环境化学-青岛科技大学研究生工作部(处)

环境化学-青岛科技大学研究生工作部(处)
环境化学-青岛科技大学研究生工作部(处)

五、下面两图都是酶促反应机理表达图,试说明它们的差异,并解释之。已知其

中一个图的数学表达式为:max

max 1][1)][1(1v S K I v K i m ++=ν;写出另一图的数学表达式(20分)

图1 图2

六、土壤中植物的根系和土壤生物是土壤发生氧化还原的重要参与者,下面是土壤中离子的氧化态,写出其对应的还原态。(14分)

IV )、SO 42-、NO 3-、NO 3-、NO 、CO 2

2012年青岛科技大学825材料力学考研真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青岛科技大学 二○一二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材料力学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三道大题(共计25个小题),满分150分; 2.本卷属试题卷,答题另有答题卷,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该试题卷上或草纸上均无效。要注意试卷清洁,不要在试卷上涂划; 3.必须用蓝、黑钢笔或签字笔答题,其它均无效。 ﹡﹡﹡﹡﹡﹡﹡﹡﹡﹡﹡﹡﹡﹡﹡﹡﹡﹡﹡﹡﹡﹡﹡﹡﹡﹡﹡﹡﹡﹡﹡﹡﹡﹡﹡﹡﹡﹡一.判断对错(每小题3分,共30分) 1.低碳钢由于冷作硬化,会使材料比例极限提高,而使塑性降低。() 2.圆轴受扭时,杆内各点均处于纯剪切状态。() 3.在线弹性范围内,拉伸圆杆的体积发生变化,而扭转圆杆的体积不发生变化。() 4.平面图形中,图形对对称轴的静矩为零。() 5.梁在集中力作用的截面处,它的内力图为剪力图有突变,弯矩图光滑连续。() 6.跨度和荷载相同的两根简支梁,其截面形状不同,但抗弯刚度EI相同,则两梁的内力相同,挠度不同。() 7.矩形截面梁发生纯弯曲,梁的上下边缘各点处于单向应力状态,中性轴上各点处于纯剪切应力状态。() 8.当三向应力状态的三向应力圆成为一个应力圆时,单元体上的主应力一定有两个是相等的。() 9.在稳定性计算中,若用欧拉公式算得压杆的临界压力为F cr,而实际压杆属于中柔度杆,则实际的临界压力小于F cr,是偏于不安全的。() 10. 在线弹性和小变形的条件下,计算应力、变形和应变能都可以应用叠加法。() 二.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小变形概念是指什么?() A 杆件在弹性范围内的变形。 B 杆件在垂直于轴线方向的变形。 C 结构的节点位置与原始位置相比为微小的变化。 D 与杆件本身尺寸相比为很小的变形。 2.当切应力超过材料的剪切比例极限时,() 1 第页(共4页)

橡胶技术专业高等院校

橡胶技术专业高等院校 一、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是青岛科技大学创办历史最长、最具学科专业特色的学院之一,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50年创办的沈阳轻工高级职业学校的橡胶工艺专业。经过61年的建设,学院已发展成为我国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橡胶工程、塑料工程、高分子合成)、包装工程、印刷工程及复合材料与工程领域高级专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技术开发的重要基地,特别是橡胶工程专业已为社会输送了各类高级专业技术及管理人才近2万人,是我国橡胶工业人才培养的摇篮。 学院现有教职工99人,其中教授26人、双聘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8人、泰山学者3人(洪堡学者3人)、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3人、省级教学名师、省突出贡献专家及省拔尖人才各1人。目前各类在校生达2300人。 学院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三个博士学位授予点(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及材料工程硕士学位授予点。依托高分子学科建有橡塑材料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包括橡胶工程、塑料工程、高分子合成三个专业方向) Polymer Material and Engineering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涉及高分子量有机化合物的设计合成、结构性能、化学与物理改性、成型加工及其应用,是当代材料科学与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发端于1950年设立的橡胶工艺专业,经60年的积累和发展,已成为青岛科技大学的传统和特色学科,也是山东省重点建设的优势学科,2008年又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依托该学科建立有橡塑材料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高性能聚合物及成型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轮胎工艺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目前,本学科已发展成为我国橡胶与塑料加工工程和高分子材料合成的重要科研与开发基地,在高分子基础材料和先进材料的人才培养方面独具特色,我国高分子工业,特别是橡胶企业的领军人物和工程技术骨干大都出自我校高分子学科及其相关专业。 培养目标: 该专业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相关基础知识和专

环境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高校名称

环境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高校名称 安徽理工大学 安徽农业大学 北京大学 北京工商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长安大学 常州大学(江苏工业学院) 成都理工大学 大连工业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东北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东华大学 东华理工大学 东南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州大学 复旦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贵州大学 桂林理工大学 国家海洋局 哈尔滨工业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河北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河海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 河南大学 后勤工程学院 湖南大学 湖南农业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 华侨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吉林大学 济南大学 暨南大学 江苏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兰州大学 兰州交通大学 南昌大学 南昌航空大学 南京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南开大学 青岛大学 青岛科技大学 青岛理工大学 清华大学(含北京协和医学院) 山东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 山西大学 陕西科技大学 上海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 沈阳化工大学(沈阳化工学院) 沈阳建筑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四川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 四川师范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天津大学 同济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工程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科技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 西北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南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厦门大学 湘潭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郑州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中山大学 重庆大学 硕士点 安徽工程大学(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安徽工业大学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长江大学 大连大学 大庆石油大学(大庆石油学院) 第二炮兵工程学院 东北电力大学 防化研究院 防化指挥工程学院 广西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9年青岛科技大学材料力学B

ζ 一.是非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 构件上的某一点,若任何方向都无应变,则该点无位移。( ) 2. 拉杆伸长后,横向会缩短,这是因为杆有横向应力存在。( ) 3. 当切应力超过材料的剪切比例极限时,切应力互等定理亦成立。( ) 4. 单元体最大切应力作用面上必无正应力。( ) 5. 强度理论只能用于复杂应力状态。( )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8分) 1. 构件的承载能力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个方面。 2. 工程上通常把延伸率δ〉_____的材料称为塑性材料。 3. 若将受扭实心圆轴的直径增加一倍,则其刚度是原来的_____倍。 4. 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为 ,它的应用条件是 5. 在三向等值压缩时,脆性材料的破坏形式为 。 6. 第三强度理论和第四强度理论的相当应力分别为3r σ及4r σ,对于纯剪切应力状态,恒有43/r r σσ= 。 7. 按临界应力总图,1λλ≥的压杆称为 ,其临界应力计算公式为 ; 2λλ≤的压杆称为 ,其临界应力计算公式为 。 8. 同一材料制成截面不同的三根拉杆如图,试比较它们的应变能。当P 1= P 2= P 3时, 杆的应变能为最大; 杆的应变能为最小。 (a) (b) (c) 题8图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 低碳钢的ζ—ε曲线如图所示,应力加至k 点,然后逐渐卸载时,相应的ζ—ε关系为( )。 (A )曲线kfeo ; (B )折线kjo ; (C )直线kj ; (D )直线ki 。

2. 扭转切应力公式 ρτρp I T = 适用于( )杆件。 (A )任意截面; (B )任意实心截面; (C )任意材料的圆截面; (D )线弹性材料的圆截面。 3. 在下列关于平面图形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图形的对称轴必定通过形心; (B )图形对对称轴的静矩为零; (C )图形两个对称轴的交点必为形心; (D )使静矩为零的轴必为对称轴 4. 等截面直梁弯曲时,挠曲线的曲率最大发生在( )。 (A )挠度最大处; (B )转角最大处; (C )剪力最大处; (D )弯矩最大处。 5. 在单元体的主平面上( )。 (A )正应力一定最大; (B )正应力一定为零; (C )剪应力一定最大; (D )剪应力一定为零。 6. 力法正则方程的实质是( )。 (A)静力平衡方程; (B)变形协调条件; (C)物理方程; (D)功的互等定理。 四.作图题(共15分) 1. 作图示阶梯杆的轴力图(5分) 2. 作图示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10分) D

821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考试大纲

821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考试大纲 青岛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高分子化学考试大纲 一、本高分子化学考试大纲适用于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类专业的硕士生入学考试。 二、考试内容: (一)自由基聚合 1、连锁聚合的单体 2、自由基聚合机理 3、链引发反应 4、聚合速率 5、分子量和链转移反应 6、阻聚和缓聚 7、分子量分布 8、聚合热力学 9、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二)自由基共聚合 1、共聚物的类型和命名 2、二元共聚物的组成方程 3、单体和自由基的活性 4、Q-e概念 (三)聚合方法 1、本体聚合 2、溶液聚合 3、悬浮聚合 4、乳液聚合 (四)离子聚合与配位聚合 1、阳离子聚合单体 2、阳离子聚合引发剂 3、阳离子聚合机理 4、阴离子聚合单体

5、阴离子聚合引发剂 6、阴离子聚合机理 7、阴离子聚合在高分子合成中的应用 8、开环聚合的单体、引发剂和反应机理 9、配位聚合的基本概念 10、聚合物的立体异构现象 11、Ziegler-Natta引发剂 12、丙烯的配位聚合机理 13、极性单体的配位聚合 14、茂金属引发剂 15、二烯烃配位聚合引发剂 16、二烯烃配位定向聚合机理 (五)逐步聚合 1、缩聚反应 2、线形缩聚反应机理 3、线形缩聚动力学 4、线形缩聚物的聚合度 5、重要的线形缩聚物 6、体形缩聚 7、凝胶化作用和凝胶点 (六)聚合物化学反应 1、聚合物基团反应 三、考试要求: (一)自由基聚合 明确可以发生自由基聚合反应的烯类单体。掌握自由基聚合基本概念,如链引发、链增长、链转移、链终止。准确描述自由基聚合特征,如慢引发与快增长、分子量与聚合时间、分子量与动力学链长、自动加速现象与分子量、自由基寿命的关系。掌握自由基聚合普适性方程并能够熟练运用该方程进行计算。掌握无链转移时动力学链长的表达式。掌握有链转移时聚合度的表达式。了解阻聚与自阻聚现象。准确写出自由基聚合各基元反应方程式。掌握引发剂分解动力学方程、写出分解反应方程式。了解聚合上限温度的含义及计算公式。了解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引发剂类型、催化剂类型。

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不管我们是学习什么样的东西,相信我们都能在毫无经验的工作中学习到非常多的东西,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心得体会,无论是经验上的积累,还是人事关系的渐渐熟悉,相信都是很好的生活收获,接下来就看看为大家的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学习心得吧! 两年多的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科学习已结束,回顾两年多的学习生活,我收获了很多。 在学习上,我圆满地完成本专业课程,积极完成了老师留给的各项学习任务。 通过在校函授学习,我掌握了学习方法,锻炼了自己的毅力,培养了自己吃苦耐劳的品质,为自己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经过这两年多的学习使我在个人修养方面的素质得到了提高,本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为以后工作生活学习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让我对高分子材料方面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学以致用,在日常工作中能够更加得心应手的处理一些常见质量问题,使自身的文化理论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材料是科学与工业技术发展的基础。一种新材料的出现,能为社会文明带来巨大的变化,给新技术的发展带来划时代的突破。材料已当之无愧的成为当代科学技术的三大支柱之一。高分子材料科学已经和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并驾齐驱,在国际上被列为一级学科。高分子材料科学是材料科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现代材料科学的范围定义为研究材料性质、结构和组成、合成和加工、材料的性能这四个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高分子材料科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高分子材料的合成、结构 和组成与材料的性质、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探索加工工艺和各种环境因素对材料性能的影响;为改进工艺,提高高分子材料的质量,合理使用高分子材料,开发新材料、新工艺和新的应用领域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数据。 高分子材料科学是一门年轻而新兴的学科,它的发展要求科学 和工程技术最为密切的配合,它的进步需要跨部门、多学科的最佳协调和共同参与。目前各种合成高分子的应用已遍及国民经济的各部门,特别是军事及尖端技术对具有各种不同性能的聚合物材料的迫切需要,促使了高分子合成和加工的技术有了更快的发展,高分子成型和加工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专门工程技术了。由于加工技术理论的研究、加工设备设计和加工过程自动控制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产品适应范围扩大,原材料和产品成本降低,聚合物加工工业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在这个课堂上,我不仅了解了有关功能高分子材料的有关知识理论,更重要的是这里给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和交流平台,增进了我和同学、老师的交流,培养了自己的情商。 这无论是对未来的工作或是生活都是很有益处的,又或者是对 自身个人修为和思想都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在思想品德上,我有良好道德修养,积极乐观的心态,坚定的 政治方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坚决拥护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

中山大学物理化学试题

考试科目: 物理化学;专业: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研究方向: 本专业的各研究方向;专业: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一. (共30分) 填空与问答题(1): 1.在绝热钢弹中, 发生一个放热的分子数增加的化学反应, 则( )。(2分) (a) Q > 0, W > 0, ?U > 0 (b) Q = 0, W = 0, ?U > 0 (c) Q = 0, W = 0, ?U = 0 (d) Q < 0, W > 0, ?U < 0 2. 1 mol单原子理想气体始态为273K, 一个标准大气压, 经下列过程: (a) 恒容升温1K; (b) 恒温压缩至体积的一半; (c) 恒压升温10 K; (d) 绝热可逆压缩至体积的一半。上述四 过程中, 终态压力最大的是过程______, 终态压力最小的是过程______, 终态温度最高 的是过程______, 终态温度最低的是过程______。(2分) 3.实际气体经节流膨胀后,下述哪一组结论是正确的? ( ) (2分) (a) Q < 0, ?H = 0, ?p < 0 (b) Q = 0, ?H = 0, ?T < 0 (c) Q = 0, ?H < 0, ?p < 0 (d) Q = 0, ?H = 0, ?p < 0 4.理想气体从状态I经自由膨胀到达状态II, 可用哪个热力学判据来判断该过程的自发性 ( )。(2分) (a)?F (b) ?G (c)?S (d)?U 5. 分子配分函数的定义为( ), 其适用条件为( )。(2分) 6.热力学函数与分子配分函数的关系式对于定域子体系和离定域子体系都相同的是( )。 (2分) (a) G, F, S (b) U, H, S (c) U, H, C v (d) H, G, C v 7.有四种含不同溶质相同浓度m = 1 mol? kg-1的水溶液, 分别测定其沸点, 沸点升得最 高的是( )。(2分) (a) Al2(SO4)3 (b) MgSO4 (c) K2SO4 (d) C6H5SO3H 8. Ca(CO3)2 (s)、BaCO3 (s)、BaO(s)和CO2 (g)构成的多相平衡体系的组分数为______, 相 数为______, 自由度数为______。(2分) 9. PCl5(g)分解反应, 在473 K平衡时有48.5%分解, 在573K平衡时有97%分解, 此反应 的?r H?m________0。(请填>, < 或=) (2分)

青岛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试题

一. 判断题(10分,每题1分): 1. 反应进度与选用何种物质计算有关,和反应方程式的写法无关。 ( ) 2. 热力学第二定律规定,在绝对零度时,任何理想晶体的熵值为零。 ( ) 3. 在等温、等压的封闭体系内,不做非体积功的前提下,任何趋向于能量降低、混 乱度增大的反应都能够自发进行。 ( ) 4.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体积的容器中放入一定量的NH 4Cl 发生分解反应: NH 4 Cl (s) NH 3 (g) + HCl (g),加入惰性气体会增大总压,因此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体系中各气体的分压也将增大。 ( ) 5. 反应速率常数不只受反应温度的影响,也受催化剂的影响,但和反应物的浓度无 关。 ( ) 6. 在酸碱滴定中使用的双指示剂法就是将两种指示剂配制成一份使用,利用指示剂 颜色之间的互补作用,使滴定终点时的颜色变化更加敏锐。 ( ) 7. 因为BaSO 4的sp θK 比BaCO 4的sp θ K 小,所以不能通过与NaCO 3溶液作用将BaSO 4 转化为BaCO 4。 ( ) 8. 测定2θ Zn /Zn ?+ 的原电池符号可以写成: (-)Zn│Zn 2+ (0.1 mol·L -1)‖H + (0.1 mol·L -1)│H 2(101.325 kPa ),Pt (+) ( ) 9. 因为2θCl /Cl 1.36V -=?,22θ MnO /Mn 1.23V +=?,由此说明MnO 2不能氧化HCl 而生成Cl 2。 ( ) 10. 氧化还原指示剂本身也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其氧化型和还原型的颜色明显 不同。例如,在间接碘法中使用的可溶性淀粉就是这种类型。 ( ) 二. 填空题(30分,每空1分): 1. 已知AgBr 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100.4 kJ·mol -1,请用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298.15 K ,标准状态下AgBr (s )的生成反应 。 2. 已知反应1. C (石墨,s) + O 2 (g) = CO 2 (g) θ r m ΔH (2) =–393.5 kJ·mol -1 2. CO (g) + 1/2 O 2 (g) = CO 2 (g) θ r m ΔH (3) =–283.0 kJ·mol -1 求反应C (石墨,s) + 1/2 O 2 (g) = CO (g)的θ r m ΔH = 3. 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首先取决于反应物的本性,除此之外,反应速率还与反应物的 , 与 等因素有关。 4. 化学平衡具有的两个特点一是 ,二是 。 5. 已知H 2S 的两级离解常数分别是a1a2 θθ K , K NiS 的溶度积常数为sp,NiS θK ,反应Ni 2+ + H 2S = NiS↓+ 2 H + 的平衡常数θ=K 。 6. 测定SiO 2 的质量分数,得到下列数据:28.62%,28.59%,28.51%,求平均值 = ,相对平均偏差= 。 7. 衡量弱酸酸性强弱的指标是 ,当该指标的数值越大,说明该酸的酸性越 (强或弱)。 8. 写出NH 4HCO 3水溶液的质子条件式: 。 9. 已知H 3PO 4的a1p K θ= 2.16 , a 2p K θ= 7.21,a3p K θ= 12.32。 则24H PO -的 b p K θ = 。用0.1000 mol · L -1 NaOH 滴定等浓度的H 3PO 4有 个滴定突跃,第一化学计量点的pH= 。 10. 取一定量的混合碱试样(NaOH 、NaHCO 3和Na 2CO 3),用HCl 标准溶液滴定, 用酚酞作指示剂,终点时消耗 HCl 溶液24.32 mL ;另取一份等量试样用甲基橙作指示剂,终点时消耗 HCl 溶液48.64 mL 。混合碱的组成为 。 11. 用 作指示剂的银量法称为莫尔法。 (工科超纲) 12. 重量法测Al 的含量,已知M Al =26.98,2 3 Al O 101.96=M ,则铝的换算因数F = 。(工科超纲) 13. NH 4NO 3中N 的氧化数分别是: 和 。 14. 一般情况下,MnO 4- 氧化Cl -的速度会很慢,但在溶液中存在Fe 2+,MnO 4-氧化 Cl -的速率会 (加快或减慢)。 15. 在0.5 mol·L -1 H 2SO 4 介质中,用0.1000 mol·L -1 Ce(SO 4)2溶液滴定20.00 mL 0.05000 mol·L -1 FeSO 4溶液,化学计量点时体系的平衡电势= ? 已 知:32Fe /Fe 0.679V ++'?=,43Ce /Ce 1.4587V ++ '?=

2011年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考研真题

2011年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考研真题 青岛科技大学 二○一一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0道大题(共计41个小题),满分150分; 2.本卷属试题卷,答题另有答题卷,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该试题卷上或草纸上均无效。要注意试卷清洁,不要在试卷上涂划; 3.必须用蓝.黑钢笔或签字笔答题,其它均无效。 ﹡﹡﹡﹡﹡﹡﹡﹡﹡﹡﹡﹡﹡﹡﹡﹡﹡﹡﹡﹡﹡﹡﹡﹡﹡﹡﹡﹡﹡﹡﹡﹡﹡﹡﹡﹡﹡﹡ 第一部分:高分子化学(75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A 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自由基溶液聚合时会出现自动加速现象吗?(1)。若出现,则链终止速率常数(2),链增长速率常数(3),自由基寿命(4)。 B 何谓活性聚合(5);RLi可以引发苯乙烯活性聚合吗?(6);若想合成端羟基聚苯乙烯应加入(7),若想合成端羧基聚苯乙烯应加入(8)。 C 丁基橡胶是(9)和(10)的共聚物。丁基橡胶是采用(11)聚合机理制备的,聚合温度非常低,一般在(12)左右。

D 引发体系RCl/CuCl-联吡啶可以引发苯乙烯进行活性自由基聚合,其中RCl是(13),CuCl是(14)。其聚合反应被称作原子转移(15)聚合,此种聚合方法得到的聚苯乙烯大分子的末端存在(16)原子。 E 要想制备全同聚丙烯应该采用何种聚合机理?(17)。甲基丙烯酸甲酯于-78℃下进行自由基聚合可以得到(18)结构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高顺式1,4-聚丁二烯采用何种聚合机理得到?(19)。全同聚丙烯有旋光性吗?(20)。 F 环氧树脂用(21)交联,制备酸法酚醛时,哪个组分过量(22),不饱和聚酯树脂用(23)做交联剂,制备碱法酚醛时,其预聚物称(24)。酸法酚醛用(25)交联。 二请写出合成下列聚合物所需单体,引发剂或催化剂及聚合反应式(每题4分,共20分)1.聚醋酸乙烯酯 2.涤纶 3.氯乙烯悬浮聚合 4.PPO 5.苯乙烯活性自由基聚合 三简答题(每题3分,共15分) 1.两单体共聚合,M1的竞聚率r1=0.38, M2的竞聚率r2=1.56。 ①请比较两单体的聚合活性。 ②存在恒比点吗?若存在请计算恒比点。 ③画出共聚物组成曲线。 2.制备高压低密度聚乙烯时,需要高的压力和高的温度。请解释原因。

青岛科技大学2007物理化学

青岛科技大学2007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考试科目:物理化学(答案全部写在答题纸上) 一. 选择及填充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无非体积功的封闭系统中,等温、等压下的化学反应可用______来计算系统的熵变。 A. ΔS=Q/T B. ΔS=ΔH/T C. ΔS=(ΔH-ΔG)/T D. ΔS=nR ln(V2/V1) 2. 298 K时气相反应2 SO3(g) == 2 SO2(g) + O2(g) 的标准平衡常数为K p (1),反应 2 SO2(g) + O2(g) == 2 SO3(g) 的标准平衡常数K p (2) = _______________。 A. Kp (1) B. -Kp (1) C. 1 / Kp (1) D. [Kp (1)]1/2 3. 已知25℃时标准电极电势E (Ag+|Ag)=0.799 V,E (Cu2+|Cu)=0.337 V。25℃时电池 Cu|Cu2+(a=1)‖Ag+(a=1)|Ag 的电动势E=______V。 A. –0.462 B. 0.462 C. –1.136 D. 1.136 4. 0.1 mol·dm-3的KI溶液与等体积的0.08 mol·dm-3的AgNO3溶液相混,制得的AgI溶胶分别用以下四种电解质溶液使其聚沉,其中聚沉能力最大的是___________: A. Na2SO4 B. ZnCl2 C. Na3PO4 D. AlCl3 5. 在各种运动形式的配分函数中,与粒子运动空间有关的是______________。 A. q t B. q v C. q r D. q t与q v 6. 某系统中粒子的分布符合玻尔兹曼分布。温度T下,分布在简并度均为1的两个能级ε2和ε 1 上的粒子数之比n2/n1=____________________。 A. (ε2-ε1) / (kT) B. exp[ε2 / (kT)] / exp[ε1 / (kT)] C. exp[-(ε2-ε1) / (kT)] D. exp[-ε2 / (kT)] / exp[-ε1 / (kT)] 7. 25℃下,压力为100 kPa的2 m3气体反抗恒外压50 kPa膨胀至内、外压相等为止,此过程中气体对外做功-W=_______________。 8. 恒温、恒压下,由CaCO3(s)、CaO(s)、BaCO3(s)、BaO(s)和CO2(g)构成的多相平衡系统的独立组分数为______________,自由度数为___________。 9. CaCl2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为b,此溶液的离子平均质量摩尔浓度b±=_________。 10. 25℃下进行反应2 A ─→B 的速率常数为k,采用催化剂S后,反应速率可提高到10 k。同温度下,反应B─→ 2 A的速率常数为0.1 s-1,采用催化剂S后,此反应的速率常数k’= _______________。 二.(20分)在100 kPa下将1 mol He(g)从100℃加热到200℃,计算此过程的Q、W、ΔU、ΔS及ΔG。已知100℃下He(g)的标准摩尔熵为130.2 J·K-1·mol-1,He(g)可看作理想气体。

2012年青岛科技大学环境工程学考研试题

青岛科技大学 二○一二年硕士研究生士研究生入学考入学考入学考试试试题 考试科目考试科目:环境工程学环境工程学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四道大题(共计22个小题),满分150分; 2.本卷属试题卷,答题另有答题卷,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该试题卷上或草纸上均无效。要注意试卷清洁,不要在试卷上涂划 3.必须用蓝、黑钢笔或签字笔答题,其它均无效 ﹡﹡﹡﹡﹡﹡﹡﹡﹡﹡﹡﹡﹡﹡﹡﹡﹡﹡﹡﹡﹡﹡﹡﹡﹡﹡﹡﹡﹡﹡﹡﹡﹡﹡﹡﹡﹡﹡ 一、填空或选择(每空1 分,共40分)1、混凝机理包括 、 、 、 四种作用,铝盐混凝剂主要起 作用,而高分子混凝剂则为 2、压力损失是表征除尘器 的性能指标,进口气速越大,说明压力损失越 (填大、小或不变) 3、控制噪声的基本途径有 、 、 。 4、TSP 是指 5、写出下列字符含义A/O SV 6、常规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营养比要求一般为C:N:P= : : 。 7、土地处理系统的净化工艺包括 、 、 、 等。 8、同一种水的 A、BOD 5

和__________ 11、燃煤尾气中飞灰的浓度和粒度与煤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多种因素有关 12、袋式除尘器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作用实现除尘 13、危险废物的处理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写出弗伦德利希(Freundlich)等温式并标出各符号意义,活性炭等温吸附试验的结果可以说明哪些问题? 2、简述生物膜的构造及其进行生化反应时物质的传递过程。 3、二沉池的功能和构造与一沉池相比有什么不同?在二沉池中设置斜板或斜管为什么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4、近地层的风速廓线模式有哪些,请写出其数学表达式 5、电除尘过程中的异常荷电现象有哪几种?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 某工厂污水主要污染物为SS=400mg/L,BOD=300mg/L,COD=2000mg/L。试分析该污水的可生化性并设计一套污水处理系统,能够保证出水达到国家一级处理标准。即SS=70mg/L,BOD=30mg/L,COD=100mg/L。如果将处理后的污水回用于循环冷却水,应如何做深度处理?设回用水标准:SS=30mg/L,BOD=10mg/L,COD=60mg/L。 2、结合所学知识提出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的技术措施和经济措施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普通活性污泥法系统处理废水量为11400m/d,BOD为180mg/l,曝气池容积为3400m 运行条件为:出水SS为20mg/l(出水所含的未沉淀的MLSS称为SS),曝气池内维持MLSS 浓度为2500mg/l,活性污泥废弃量为155m/d,其中含MLSS为8000mg/l,根据这些数据计算曝气时间、BOD容积负荷、F/M负荷和污泥龄。 2、设计一台电除尘器,已知处理气体量为10000m3/min,要求的除尘效率至少要达到98%设粒子的有效驱进速度为6m/min,试求集尘板的总面积。若所用的集尘板长3m,高6m 计算所需集尘板的数目

青岛科技大学825材料力学2007-2012、2016-2017年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

青岛科技大学 二○一七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材料力学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四道大题(共计31 个小题),满分150分; 2.本卷属试题卷,答题另有答题卷,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该试题卷上或草纸上均无效。要注意试卷清洁,不要在试卷上涂划; 3.必须用蓝、黑钢笔或签字笔答题,其它均无效。 ﹡﹡﹡﹡﹡﹡﹡﹡﹡﹡﹡﹡﹡﹡﹡﹡﹡﹡﹡﹡﹡﹡﹡﹡﹡﹡﹡﹡﹡﹡﹡﹡﹡﹡﹡﹡﹡﹡﹡﹡﹡ 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对的用“√”表示,错的用“╳”表示) 1. 卡氏第二定理既可以求绝对位移,也可以求相对位移。 2. 金属材料拉伸时都有弹性、屈服、强化、局部变形四个阶段。 3. 拉伸杆件斜截面上正应力和切应力都存在。 4. 从材料力学的设计角度来看,安全系数必须大于1,且越大越好。 5. 实心圆轴抗扭截面系数的单位为长度的四次方。 6. 梁上有集中力作用的位置,剪力图有突变。 7. 梁的中性轴都位于截面高度的二分之一位置。 8. 构件上的某一点,若任何方向都无应变,则该点无位移。 9. 弹性固体的应变能是可逆的,当外力解除时,可以在恢复变形中,释放全部应变能而做功。 超过弹性范围,则应变能不能全部转变为功。 10. 两端固定细长压杆的约束系数都是0.5。 11. 围绕一点取得的单元体可以不是正六面体。 12. 铸铁水管冬天结冰时会因冰膨胀而涨裂,而管内的冰不破碎,这是因为冰处于三向近似等压 应力状态。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 是指构件在外力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 [τ]σ 2. 图示在拉力F作用下的六角螺栓,其材料的剪切许用应力是拉伸许用应力[]的一半,则螺 栓直径d和螺栓头高度h的合理比值为__________。 3. 用卡氏定理求结构某处的位移时,该处需要有与所求位移对应的载荷,如求挠度,需要 有,如求转角,则要求有。如若没有,则可采取附加力法。 4. 圆轴扭转变形前原为平面的横截面,变形后仍为平面,形状和大小均不变,半径保持为直线;相邻两截面间距离不变。这个被称为圆轴扭转的假设。 5. 图示单元体的主应力= 。 1 第页(共4页) 1

青岛科技大学化工专业实验题目及答案

一、填料塔轴向混合特性的测定 1. 用当量直径表示的彼克列数:P ed=P e d H 2. 什么是Marangoni效应?什么是Taylar不稳定? ①Marangoni效应:在相界面上由于浓度的不完全均匀,因此界面张力也有差异。这样,界面附近的流体就开始从张力低的区域向张力高的区域运动,正是界面附近界面张力的随机变化导致相界面上发生强烈的漩涡现象。这种现象称作Marangoni效应。 ②Taylar不稳定:除了相界面张力会导致流体的不稳定以外,一定条件下密度梯度的存在,界面处的流体在中立场的作用下也会产生不稳定,即所谓的Taylar不稳定。这种现象对界面张力导致的界面对流有很大的影响。 2. 微机采集数据应注意什么? 每改变一次水流量,稳定10min后才能采集数据,微机采集数据个数控制在160~200个之间,并在整个实验中保持不变。 3. 加入示踪剂原则: 示踪剂除了不与主流体发生反应外遵循以下原则:①示踪剂应与主流体溶为一体,两者应具有尽可能相同的物理性质②示踪剂浓度低时也能检测③不能发生一相转移到另一相中④示踪剂本身应具有或易于转变为电信号光信号的特点,从而能够在实验中直接使用现在仪器或计算机采集数据,以提高实验的速度与精度。 流体流量对Pe的影响:流量增大时Pe随之减小,成反比关系。 4. 填料塔顶部的电磁阀的作用是什么? 注入示踪剂、引入自来水冲洗示踪剂管路。

5. 塔底部的电导电极的作用? 将不同时刻通过电极的NaCl溶液的c(t)转换为毫伏级直流电压信号。 6. 本实验采用什么法加入示踪剂?在流体的什么地方测定示踪剂的浓度? 脉冲示踪法,在系统的出口处。 二、液液传质系数的测定 1. 自行设计液液传质系数测定实验的实验步骤,并注明注意事项。 ①清洗仪器②配料。注意先加入较重的一相,调节界面环中心线的位置与页面重合,再加入第二相③启动搅拌。调节转速到预定值,保证整个过程中处于同一流动条件下,搅拌约30min,使两相饱和④加入一定量醋酸⑤各相浓度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同时取样⑥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各相的浓度。【+2. 注意事项】 2. 简述液液传质系数测定的实验注意事项。 ①丙酮清洗仪器②加料时不要将两相位置颠倒③启动搅拌应持续一段时间,使两相相互饱和④实验过程应保证转速一致,以保证在整个过程处于统一流动条件下。 3. 在液液传质系数实验测定中,产生界面现象和界面不稳定的原因有: ①界面张力梯度导致的不稳定性②密度梯度引起的不稳定性③表面活性剂的作用 4. 液液传质系数测定实验中,“相内全混,界面无返混”的意思是? 相内全混,界面无返混”是一种理想流动状况,明显改善了设备内流体力学条件及相际接触面积对测定传质系数的影响因素,不存在单液滴技术中因液滴的形成与凝聚而造成端效应的麻烦。

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化学两套试卷及答案

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化学试卷 第一套题 一、填空题 1.尼龙66的重复单元是-NH(CH2)6NHCO(CH2)4 CO- 。 2.聚丙烯的立体异构包括全同(等规)、间同(间规)和无规立构。 3.过氧化苯甲酰可作为的自由基聚合的引发剂。 4.自由基聚合中双基终止包括岐化终止和偶合终止。 5.聚氯乙烯的自由基聚合过程中控制聚合度的方法是控制反应温度。 6.苯醌可以作为自由基聚合以及阳离子聚合的阻聚剂。 7.竞聚率是指单体均聚和共聚的链增长速率常数之比(或r1=k11/k12, r2=k22/k21) 。 8.邻苯二甲酸和甘油的摩尔比为1.50 : 0.98,缩聚体系的平均官能度为 2.37 ;邻苯二甲酸酐与等物质量的甘油缩聚,体系的平均官能度为 2 (精确到小数点后2位)。 9.聚合物的化学反应中,交联和支化反应会使分子量变大而聚合物的热降解会使分子量变小。 10.1953年德国K.Ziegler以TiCl4/AlCl3为引发剂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制得了少支链的高结晶度的聚乙烯。 11.己内酰胺以NaOH作引发剂制备尼龙-6 的聚合机理是阴离子聚合。 二、选择题 1.一对单体共聚时,r1=1,r2=1,其共聚行为是(A )? A、理想共聚;B、交替共 聚;C、恒比点共聚;D、非理想共聚。 2.两对单体可以共聚的是(AB )。A、Q和e值相近;B、Q值相近而e值相 差大;C、Q值和e值均相差大;D、Q值相差大而e值相近。 3.能采用阳离子、阴离子与自由基聚合的单体是( B )?A、MMA;B、St;C、 异丁烯;D、丙烯腈。 4.在高分子合成中,容易制得有实用价值的嵌段共聚物的是(B )?A、配位阴离 子聚合;B、阴离子活性聚合;C、自由基共聚合;D、阳离子聚合。 5.乳液聚合的第二个阶段结束的标志是(B )?A、胶束的消失;B、单体液滴 的消失;C、聚合速度的增加;D、乳胶粒的形成。 6.自由基聚合实施方法中,使聚合物分子量和聚合速率同时提高,可采用(A ) 聚合方法?A、乳液聚合;B、悬浮聚合;C、溶液聚合;D、本体聚合。 7.在缩聚反应的实施方法中对于单体官能团配比等物质量和单体纯度要求不是很严 格的缩聚是( C )。A、熔融缩聚;B、溶液缩聚;C、界面缩聚;D、固 相缩聚。 8.合成高分子量的聚丙烯可以使用以下(C )催化剂?A、H2O+SnCl4;B、NaOH; C、TiCl3+AlEt3; D、偶氮二异丁腈。 9.阳离子聚合的特点可以用以下哪种方式来描述( B )?A、慢引发,快增长, 速终止;B、快引发,快增长,易转移,难终止;C 快引发,慢增长,无转移, 无终止;D、慢引发,快增长,易转移,难终止; 10.下面哪种组合可以制备无支链高分子线形缩聚物( B )A、1-2官能度体系;B、 2-2官能度体系;C、2-3官能度体系;D、3-3官能度体系。 四、简答题

水污染控制工程考研真题汇编

全国名校水污染控制工程考研真题汇编,益星学习网可免费下载题库 目录 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污染控制工程考研真题 2015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835污染控制工程考研真题 2014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835污染控制工程考研真题 2013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835污染控制工程考研真题 2012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835污染控制工程考研真题 2.中国海洋大学水污染控制工程考研真题 2016年中国海洋大学850水污染控制工程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3年中国海洋大学环境工程初试试题回忆版 2012年中国海洋大学850水污染控制工程考研真题 2011年中国海洋大学850水污染控制工程考研真题 3.华中科技大学水污染控制工程考研真题 2010年华中科技大学844水污染控制工程考研真题 2009年华中科技大学844水污染控制工程考研真题 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水污染控制工程考研真题 2013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857水污染控制工程考研真题 2012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857水污染控制工程考研真题 2011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857水污染控制工程考研真题 2010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857水污染控制工程考研真题 2009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857水污染控制工程考研真题

5.南京理工大学水污染控制工程考研真题 2013年南京理工大学816水污染控制工程考研真题2011年南京理工大学816水污染控制工程考研真题2010年南京理工大学水污染控制工程考研真题2009年南京理工大学水污染控制工程考研真题6.其他院校水污染控制工程考研真题 2016年广东工业大学844水污染控制工程考研真题2015年广东工业大学844水污染控制工程考研真题2016年宁波大学924水污染控制工程考研真题2015年宁波大学924水污染控制工程考研真题(A)2011年青岛科技大学水污染控制工程考研真题

青岛科技大学基础化学B

. 选择题(单选, 共27分每空1.5分)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系的焓等于恒压反应热。 B. 体系的焓等于体系的热量 C. 体系的焓变等于恒压反应热。 D. 最稳定单质的焓值等于零. 2. 在标准状态下热力学数据不为零的是( ) A. (Al(s)) B. ( Al(s)) C. (Br2 (l)) D. (Br2 (l)) 3. 一个能在低温下自发,而在高温下非自发的反应,则△H , △S的值应是() A. △H <0, △S<0 B. △H >0, △S>0 C. △H< 0, △S>0 D. △H >0, △S<0 4. 反应A(g)+2B(g) →2C(g), △H<0,若想提高A(g)的转化率采用的方法有() A. 高温高压 B. 低温低压 C. 低温高压 D. 高温低压 5. 判断下列各过程中,哪种情况的△U最大( ) A. 体系放出60 kJ的热,并对环境做了40 kJ的功 B. 体系吸收60 kJ的热,环境对体系做了40 kJ的功 C. 体系吸收60 kJ的热,并对环境做了40 kJ的功 D. 体系放出60 kJ的热,环境对体系做了40 kJ的功 6.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催化剂可提高化学反应的转化率。 B. 反应的活化能越大,在一定温度下反应速率越大 C. 反应速率常数只取决于温度,与反应物,生成物浓度无关。 D. 在任何情况下,反应速率在数值上等于反应速率常数 7. 下列物质中能用酸碱滴定法直接准确滴定的是( ) A. NaF(HF的=6.31×10-4 ) B. H3BO3 ( = 5.7×10-10) C. 苯酚钠(苯酚的=1.1×10-10) D. NH4Cl ( NH3水的=1.8×10-5) 8. 已知在1mol/l的H2SO4溶液中,= 1.45v, = 0.68v,在此条件下,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Fe2+,其化学计量点的电位值是( ) A. 0.38 V B. 0.73 V C. 0.89 V D. 1.32 V 10. 在下述情况下计算溶液pH值时应采用的最简式是: 1)用NaOH 标准溶液滴定HAc至终点时( ) 2)用HCl 标准溶液滴定Na2CO3至甲基橙变色时( ) 3)用NaOH 标准溶液滴定H3PO4至甲基橙变色时( ) 4)10.0ml 0.1mol/ L HAc与15.0 ml 0.1 mol/ L NaAc混合时() A. [H+] = B. [H+] = C. [H+] = D. [H+]=Ka?C酸/C碱 E. [H+] = F. [H+] = 11. 下列电对中,标准电极电势(??)最大的是( ) A. Ag+/Ag B. [Ag(NH3)2]+/Ag C. AgI/Ag D. AgBr/Ag二填空题(共33分每空1分) 1. 化学反应等温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 当__________时反应正向进行。 2. 已知反应N2 (g) +2O2 (g) = 2NO2 (g) , = 66.36 kJ/mol , 则NO2 (g)的= ______。 3. 所谓基元反应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若aA + bB →xX + yY是基元反应, 则动力学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加入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4. 在298K 标准状态下,氢气和碘蒸汽反应生成1mol 碘化氢气体吸收26.5KJ热量,其热化学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已知= 0.54v , = 1.36v , = 1.07v ,其中最强的氧化剂是____最强的还原剂是_______,将氯水慢慢加入含Br-, I-溶液中,首先析出的是_________。 6. 反应+5Fe2+ + 8H+ ? Mn2+ + 5Fe3+ + 4H2O(已知=1.51v, = 0.771v), 反应方向是________进行,将上述反应设计成原电池,电池符号是____________,在298K, [H+] = 10.0mol/ L,其他离子浓度都为1.0 mol/ L时,该电池的电动势是__________。 7. H2C2O4( = 10-2, = 10-5)不能分步滴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可用标准溶液直接滴定到第二化学计量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可选__?________做指示剂。 8. 在氧化还原滴定中,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常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间接碘法可测定具有_____性的一类物质,以K2Cr2O7为基准物标定Na2S2O3标准溶液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酸碱指示剂的理论变色点为pH = ________,变色范围为pH = _________,指示剂的选择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