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笔人物画技法(三)设色
工笔人物

排笔
排笔一般为羊毫 所制,其性能柔软、 含水量大,故适用于 大面积上色。 板刷 要求用羊毫所制 的板刷,其性能柔软 、含水量大,可用来 刷矾或大面积涂色
排笔 板刷
墨 砚
墨
墨是中国画最常用的材料,分为块状 墨和墨汁两种。块状墨分为油烟墨、松 烟墨和漆烟墨。 瓶装墨:“中华”、“一得阁”等。 画工笔画不能用宿墨。
颜料
马 利
颜料
传统中国画颜料可 分为水色 (植物性颜色)和石色(矿物性 颜色)两大类。 水色一般多为透明色,如曙 红、花青、胭脂、藤黄等,色质 明快 而便于晕染。 石色多为不透明 色,如朱磦 、朱砂、石 青、石绿、石黄、赭 石等,色性稳定而持久,具有覆 盖力。
国 画 颜 料 中
牌
苏 州 姜 思 序 堂 制 赭 石 膏
唐 勇 力 何 家 英 煌 《 秋 冥 》 》 拜 — 崇 敦 《
第二章 工具和材料 笔 墨 纸 砚 颜料
笔
毛笔
1、勾线笔 多选用狼毫笔为勾线笔。 要求勾线笔要有较丰富的蓄 水量,笔锋尖、细,吐墨流 畅,并富于弹性。 如鼠须、红毛、石獾勾线笔等。 2、染色笔 白云笔是由狼毫和羊毫合制的 兼毫笔, 性能适中,适于着色 渲染之用。 择笔标准:尖、齐、圆、健
吴道子 《送子天王图》局部
张萱 《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
此作品在构图上,人物安排从疏到密,从分散到集中,极富节奏 美感。画中人物形象刻画丰满,线条均用细劲圆转的游丝描法,色彩 浓润而沉着,典雅而富丽 。整幅画面景象华美,运用了以虚代实的处 理手法。
唐 张萱 《虢国夫人游春图》
《捣练图》
《捣练图》表现的是贵族妇女制作丝绢的劳动场面。全图共分 三组,画面安排非常紧凑,各组人物间构成了一种既独立又相互 呼应的节奏感。全画线描劲挺流畅,匀整细腻,设色艳而不俗。 人物形象曲眉丰颊、体态丰腴。
18春西南大学0617《工笔人物》作业答案

1、画好白描人物有三条重要途径:()、()、()。
参考答案:向中国优秀的传统艺术学习;临摹;吸收西方有价值的东西2、传统重彩画主要表现技法有:平涂、()、()、()、勾填等。
参考答案:分染、罩染、托染3、传统重彩画主要表现技法有:平涂、()、()、()、()、(参考答案:渲染;接染;皴染;积染;分染与罩染4、现代工笔人物画色彩调和的方式为:();();();()。
参考答案:面积调和;同类调和;近似调和;间隔调和5、工笔画中起笔收笔的方式有四种形态:(),虚入实出,(),虚入虚出。
各种形态中实轻重等多种变化。
参考答案:入虚出;实入实出;方圆曲直6、在白描画中,用线的技巧包括()、()、()、()、()、运动线参考答案:线的主次;结构线;轮廓线;运动线;惯性线7、传统工笔人物画常用色彩构成样式是:以墨为主,兼施淡彩;();()。
参考答案:水色为主;技法多样8、现代工笔人物画对色彩运用的拓展包括()、纯度对比、()、冷暖对比、()参考答案:补色对比;色相对比;形状对比9、现代工笔人物画色彩调和的方式为:面积调和;();();()。
参考答案:同类调和;近似调和;间隔调和10、在白描画中,用线的技巧包括()、()、()运动线、折叠线等。
参考答案:线的主次;结构线;轮廓线11、传统工笔人物画的色彩特点是:()、( )、()和单纯简洁。
参考答案:雄浑厚重;以线立骨;装饰性强12、在白描画中,用线的技巧包括()、()、()运动线、折叠线等。
参考答案:线的主次;结构线;轮廓线13、工笔淡彩人物画法特点是:( )、( )、( )、( )。
参考答案:线、形、品、色14、传统工笔人物画常用色彩构成样式是:以墨为主,兼施淡彩;();()。
参考答案:石色厚涂;墨线突出;水色为主;技法多样15、工笔画中起笔收笔的方式有四种形态:(),虚入实出,(),虚入虚出。
各种形态中虚实轻重等多种变化。
参考答案:实入虚出;实入实出;方圆曲直16、现代工笔人物画对色彩运用的拓展包括()、纯度对比、()、冷暖对比、(参考答案:补色对比、色相对比、形状对比17、创作包括()、构图、背景处理、()、制作与表现、(参考答案:立意、色调与色稿设计、题款与钤印18、“没骨”是一种不突出墨线勾勒,主要依靠()完成物象造型的工笔技法。
工笔人物画创作

工笔人物画创作浅谈工笔人物画创作工笔人物画的创作需要经历一个很长的经营和塑造的过程,作者需要用画笔慢慢勾画、用色彩慢慢渲染,最终达到墨色协调的境界。
工笔人物画创作不是简单的制作作品的过程,而是彰显作者文化底蕴、丰富经验、绘画能力和技巧的综合过程。
一副优秀的工笔人物画作品需要具有作者独有的创作风格和内涵。
让观者能够通过一幅作品而了解作者的特质。
工笔人物画色彩运用创作工笔人物画的创作需要经历一个很长的经营和塑造的过程,作者需要用画笔慢慢勾画、用色彩慢慢渲染,最终达到墨色协调的境界。
工笔人物画创作不是简单的制作作品的过程,而是彰显作者文化底蕴、丰富经验、绘画能力和技巧的综合过程。
一副优秀的工笔人物画作品需要具有作者独有的创作风格和内涵。
让观者能够通过一幅作品而了解作者的特质。
一、加强题材选择古代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诗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虽然许多人将这两句诗当作学习过程中的名句,但是对于艺术创作也具有很强的警示作用。
俗话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如果艺术离开了实际生活,就将成为空中楼阁,成为不切实际的虚幻艺术。
1.寻找真实对象而工笔人物画创作的对象是人,也就是说生活中许许多多活生生的人应该是我们创作的题材来源。
而工笔人物画创作最重要的就是题材的确立,只有确立了有意义的题材,才能进行更为深入的创作。
例如笔者在创作女性题材作品的时候,关注了身边许多普通女性形象。
特别是那些独立有思想的都市女性,给了笔者丰富的创作灵感。
2.加强资料收集在确立了都市女性这一创作切入点之后,还需要进行相关的大量的资料收集,以便让创作更具实际内涵,而脱离作者的主观想象,成为能够引起共鸣的作品。
而都市女性题材曾经有许多画家都曾涉猎,如何取得新突破,就是创作中的一个挑战。
笔者最终选择了经营服装生意的都市女性作为创作对象,对此笔者也经过长时间的环境观察,以及创作对象日常行为的观察,积累了大量的感性素材,为更好的创作作品打下了坚实基础。
工笔画技法

工笔画中的一些特殊技法、基本染色技法1冲染法。
冲染法也称撞染法,积水积色法。
积水法是先把墨或者颜色平涂,在六七成干的时候,点入清水。
积色法是先把墨或者颜色平涂,在六七成干的时候,点入颜色,一般是点入石色。
这两种办法最好先把画纸裱在画板上再进行。
2撒盐:特技的一种。
铺好底色后,趁湿在上面撒上食盐,任其自然渗化,形成雪花状的肌理效果。
3涂蜡:特技的一种。
在未画或画到中间过程时,在画面上不规则地涂抹上一些石蜡,使画面产生局部不挂色的班驳效果。
此法也可表现下雨时的效果。
4皱纸:勾好白描稿后,用喷壶把画稿稍微打湿,水不要太多,然后把画稿慢慢攥在一起轻轻揉搓,再展开扶平,用大白云笔蘸事先准备好的颜色(颜色略重),在画稿的背面皴擦点染,使颜色渗透,画稿正面产生碎瓷般斑驳的效果。
5弹点:是利用牙刷、毛笔及网筛等工具,将色在画面上弹洒成点的着色方法。
弹的点子较喷染的点子稀疏而大,而且可以使用稠厚的颜色,以便覆盖下层物象,用以表现某种景色和气氛。
6揉纸:把纸揉皱染底色,使底子出现自然纹裂的肌理。
7拓拍:把纸放在凹凸不平的底子上拓印,或用丝瓜瓤、纸团等蘸色拍打底子都可以产生不同的肌理。
8水洗:是画面的一种处理方法,可使画面更加统一、协调,同时也可以把表面浮色洗掉,使画面更加沉稳。
水洗时,先用清水把画稿打湿,用白云笔轻轻洗刷,可整体洗,也可局部洗,用力不要太大,否则会把画稿弄破。
也可以在画面颜料的水分全部都干了以后再洗。
9绢后作画:利用绢的透明性,可以在绢背后勾染,正面看有虚乎乎的效果。
也有人把主体画在绢上,把背景画在托画的纸上,画托好后产生虚实对比的效果。
关于用具绘制工笔牡丹之前,我们首先要准备好作画工具。
下面列出了绘制过程中会用到的各种画具。
因为考虑到初学者的因素,所以列出的都是市面上常见的画具,在各地美术用品商店里都可以很方便的购买到。
1、笔:主要分底色笔、染色笔、勾线笔三部分。
笔者常用的底色笔有五寸、二寸、寸半底纹笔,底纹笔要求全为羊毫所制,笔锋柔软蓄水能力强,主要用来平涂底色。
工笔画大体步骤

11.染色切忌用色太浓,想一遍就出效果,那么下面的无法进行,也就肤浅而不能深入了。
12.关于头发,可用墨与清水渲染,分出明暗之变化,注意光源。
13.若不能准确表达人物结构,可以以装饰性为主,随线渲染,自成格调。
上不透明的石色也可采用填色法,用色较厚,突出墨线,使色不碍墨,墨不碍色。色与墨线之间最好不要留下空隙,免得影响画面的工整。填色时可以用色挤压墨线来校正墨线的缺陷。填色法多用于描绘服装道具。
在整个设色过程中,往往渲染与罩色交替进行。罩色时,可以用同一种颜色多次罩色,也可以不同的色彩交替罩色来达到所追求的色调。在薄纸或绢的背面可衬一块颜色或墨色使画面正面的形象色彩更加沉稳饱满而有厚度,且保持色彩的鲜明、透气。一般背面衬托用的颜色相对比正面用色厚些。
工笔人物主要分为画线描稿、墨笔勾线、渲染着色三个步骤。
第一步:画线描稿。
需要注意人物的姿态、结构、细节,尽可能地展现人物性格与画者对人物的个体感受。要求所有的细节都能准确的呈现。最后的定稿要能清楚明白地反映局部之关系。注意对线条的梳理。可参照永乐宫与当代的工笔人物作品。(略)
第二步:勾线方法。
渲染较深色的部位时,可分数次染成,逐步加深,便于把握整体关系。如须发层层渲染,发际处过渡就易自然。
渲染时用色的深度与墨线的深度要相宜,既要发挥线在画中的形式美和主导作用,又要让色与墨线协调统一。在墨线上,尤其是在轮廓线上稍加渲染,可以使线浑圆而有厚度。
渲染完成了底色的铺陈,在此基础上就可用色彩覆盖其上,通常以平涂的手法,称为罩色。罩色不可过厚,以略能透见底色为宜。罩水色和半透明石色时较容易,而罩覆盖力强的石色,也应层层薄涂罩色。石色太厚,不易涂匀,且色彩易灰暗无光。
工笔人物画的色彩特点

工笔人物画的色彩特点工笔人物画的色彩特点工笔人物画是中国传统人物画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绘画史上,“工笔”、“意笔”的术语差异还是非常明显的,并且常以“工细”与“野逸”或“工整”与“简笔”来略加区分。
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工笔人物画的色彩特点,一起来看看吧!工笔人物画的色彩特点1、色彩形式美在工笔人物画中的表现特性色彩体现了不同画品的特征,也体现了画家的画风,色彩是绘画的语言表达形式,通过运用不同的色彩,可以传达画者想要表现的情怀。
对色彩的认识最早来自远古时代,从彩陶艺术开创以来,工匠开始了对色彩的追求,好的画品中,色彩可以传达感情,也可以传达精神,随着陶艺的不断发展,色彩成为了艺术语言的重要构成。
我国早期的很多绘画艺术家,比较重视对色彩的客观再现,希望可以还原生态自然的颜色。
在现代社会,人们的审美眼光越来越高,而且比较重视主观的表达“色彩印象”,其可以传达画家的主观思想,也可以宣泄画者的情感。
在近现代,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很多画者在应用色彩时,对色彩进行了重新认识,而且影响着画者的画风。
在西方绘画中,色彩的种类比较多,不但包括固有色、环境色,还包括光源色,西方画家还对色彩进行了细化,色彩可分为色度、明度以及纯度。
在近代形成的色彩理论极大的影响着我国当代工笔人物画色彩表达形式以及技巧,还增加了我国近现代绘画作品的丰富性。
2、传统工笔人物画与当代人物画在色彩形式美方面的差异与联系2.1传统工笔人物画的色彩形式美在传统工笔人物画中,色彩主要起着辅助线条的效果,在应用色彩时,需要先勾勒然后再进行填色,在应用的过程中,要遵循色不碍线、色不碍墨的原则。
虽然,色彩的重要性不及线条与墨色,但是却对工笔人物画的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在传统工笔人物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比如唐代的人物画,代表作有《捣练图》,画中人物端庄秀雅,行笔流程,而且色彩艳丽,画家很好的运用了色彩,将画中人物的形象表达的惟妙惟肖、淋漓尽致。
工笔人物画教学中的写意性表达

2021 No. 1 (Total No. 161)北京域市学院学裉JOURNALOFBEUINGCITYUNTVERSITY2021年第1期(总第161期)工笔人物画教学中的写意性表达索峰,许艳(阜阳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安徽阜阳236041)摘要:工笔人物画写意性的提出为高等院校工笔画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对提升国画专业应用型创新 人才的培养具有支撑性。
结合创作实践而进行的工笔画技法研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积极的推动意义。
笔 者认为在工笔人物画教学中,采取以灵动的线条、主观的色彩以及重视墨色作用等技法措施,达到人物画通透、空灵之意境,才是工笔人物画写意性的正确表达。
关键词:工笔人物画;教学改革;写意性表达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 -4513 (2021) -01 -065 -04引言工笔人物画的实质是以人物造型为基础,结合工笔人物画技法应用创作而成的绘画作品。
对工笔人物画的内涵理解直接呈现在物象的技 法表现层面,因此工笔人物画写意性的探索研 究,也是创新艺术教育实践核心理念的重要组 成部分。
工笔人物画所蕴含的写意性表现在实 践教学中即线、色、造型等。
其中写意技法的 拓展应用研究不仅可以进一步更新工笔人物画 的创作理论。
从审美的视角来看,将工笔人物 画在长期技法探索过程中所形成的创新性认知,对于当下教学改革实践具有重要推动意义。
与 此同时,我们应加倍重视学生在工笔人物画专 业领域内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 推进工笔人物画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同时 着手,促进学生在品格、知识、素养、能力等 方面的全面发展。
一、高等院校美术学教育中工笔人物画教学(一)高校工笔人物画的教学语境工笔人物画的发展从隋唐五代一直到现代,画家多表现在喧嚣的现代化城市中寻求精神自 由和心灵的和谐静雅,但既有的工笔画不能满 足人们精神的需求。
作为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 载体,工笔人物画的写意性越来越受到专业人 士的重视,各类作品层出不穷,也为工笔人物 画教学提供了参考的依据。
工笔人物画课件

色彩对比与和谐
运用对比色、互补色等手法增强画面效果,同时 注意色彩的和谐统一。
色彩心理与情感
掌握不同色彩所代表的心理和情感,合理运用以 表达画面主题。
传统色彩在工笔人物画中运用
01
传统色彩特点
了解中国传统色彩的特点和文化内涵,如五行五色等。
02
传统色彩在工笔人物画中的运用
分析传统色彩在工笔人物画中的具体运用,如石青、石绿等矿物色的使
用。
03
传统色彩与画面意境
探讨传统色彩如何与画面意境相结合,营造出独特的艺术效果。
现代色彩观念融入与创新
现代色彩观念的特点
了解现代色彩观念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如多元化、个性化等。
现代色彩在工笔人物画中的创新运用
探索现代色彩在工笔人物画中的创新运用方式,如运用新材料、新技法等。
现代色彩与传统文化相结合
形象塑造
通过精准的线条描绘,可以刻画出人物的神态、气质和性格特征 ,使形象更加生动传神。
氛围营造
运用不同的线条技法和墨色变化,可以营造出不同的画面氛围和 情感基调,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04 工笔人物画色彩 运用
色彩基本原理及搭配技巧
色彩三要素
了解色彩的色相、明度和饱和度,掌握其基本属 性和变化规律。
收藏价值
工笔人物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流派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优秀的工笔人物画 作品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具有历史、文化、艺术等多方面的价值,是收藏家们追逐的热点。
投资建议
对于工笔人物画的收藏投资,首先要注重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选择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艺 术家和作品进行收藏。其次,要关注市场动态和价格走势,理性分析投资风险,避免盲目跟风。最后 ,要注重作品的保存和保养,确保作品的完好无损和长期保存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笔人物画技法(三):设色作者:刘泉义来源:拙风文化网1.色彩稿设色之前,先要对画面的整体色彩关系有一个设想,是冷是暖,是纯是灰,是浓是淡,要多画几个不同感觉的色彩稿,相互比较,确定其一。
《春雪》(见图)是我去贵州采风后所绘。
构思时,我想表现一组人物。
少数民族服装比较艳丽,为暖色,如果占画面太大,就会影响视觉效果,所以我要把它安排在画面下部。
人物后面安排深色、冷色的山体、房屋、积雪来调整画面;既增加景深,又烘托出盛装苗女洁白美丽的头饰。
这些都是在设色之前确定下来的。
中国画设色不同于西画,它以主观色彩为主,客观色彩为辅,不考虑那么多颜色变化,抛开一切影响颜色的客观因素及光影,直逼本质。
物象本身的颜色有时只作参考或摒弃不用,画家重新设色,以适合自己的审美要求及画面的意境。
而西画写生大都忠实于客观色彩。
它受光源色、环境色、固有色等条件的制约,每个环境中的颜色都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不如中国画用色那样随意自由。
2.中国画颜料中国画颜料按其属性分为矿物质颜料和植物颜料。
矿物质颜料为不透明色,覆盖力极强,有石青、石绿、朱砂、石黄等等。
石青、石绿又分为头青、二青、三青……头青、头绿色泽最重,越往后越浅。
朱磦、赭石按其属性虽属矿物质颜料,在研制过程中是漂在上层、质地很细的颜色,具有一定的透明性,所以可把二者称为半透明色。
植物颜料为透明色,有花青、藤黄、胭脂、曙红等。
矿物质颜料一般呈粉末状,色泽鲜明沉稳,永不变色。
用时倒在干净碟子里,加浓度适中的明胶胶水调匀。
朱磦、赭石都早膏状,用温开水化开即可使用。
透明色因其透明性强,适于反复渲染,用来表现细微深入的地方。
半透明色和透明色都可作底色使用。
白色以蛤粉为上,它是用贝壳研制而成,白而不飘,永不变色。
云母色也属矿物质颜料。
因其有闪闪发亮的效果,可以产生特殊的感觉,所以我在表现银饰时经常使用。
云母色呈粉片状,有粗细之分,具有一定的覆盖性,调制方法同石色。
现在云母色种类很多,有不同色相、不同颗粒之别。
中国画颜料不止上述几种,现在又开拓了新的领域,研制出数十种矿物质中间色,冷暖各异,给我们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我想,这将会使工笔画出现一个新局面。
化学合成颜料中,上海美术颜料厂出品的锡管中国画颜料色质不错,一般情况可以代用。
不过化学合成颜料不易持久,色泽的饱和度、沉稳度等方面与天然颜料无法相比,因而正式创作时应慎用。
3.分染分染是把平面的线描按其结构、纹理,用色或墨渲染出厂定的层次和体积关系。
分染有凹染法和凸染法之分。
凸染法是渲染结构突起的部位,如额头、鼻梁、颧骨、下颏及衣服高起的地方和人体凸起的部位。
凹染法则染与之相反的结构低下去的部位。
凹染法紧贴着线条的一侧进行,凸染法则离开线条,使线条更清晰。
凹凸分染法不是截然分开的,为了更充分、更具体地表现物象,两者可结合使用。
分染用色为透明色或半透明色和墨,一般不用石色。
分染时,需一手同时握两支笔交替使用。
这两支笔为颜色笔和清水笔。
两支笔的含水程度有所区别,颜色笔的水分大于清水笔的水分。
因为水总是由多向少的地方浸化。
清水笔水分少,会很自然地把水分大的颜色引导过来,颜色自然顺着水笔渗开,呈现由浅至深的效果。
若清水笔水分大,就会把染的颜色冲乱冲花。
如分染这幅人物图(见右图),先用透明的植物色紧贴着线条—边着色,紧接着用水笔把颜色晕染开,过渡要自然。
分染脸和手的结构起伏时,因没有线条所依,故水笔接得一定要及时,立刻把颜色向四周晕染开。
如果动作慢了,颜色边缘很容易留下痕迹。
为确保安全,可先把所染部位用清水打湿再染。
分染时,切忌用水笔到刚着完色的颜色里搅和,一定要贴着颜色的边缘把颜色引出来,不然颜色就会不匀。
分染完一遍,必须等颜色彻底干透再染第二遍。
分染是借助明暗表现结构,一般先从头部开始,然后服饰、道具背景。
分染不宜面面俱到,要注意整体变化,抓住其主要部分和精彩、传神部位,深入刻画,其他部位可相对放松些。
头部分染重点在五官。
五官的刻画要严谨、充实、微妙,抓住五官的每个细节加以刻画。
肤色应根据对象的不同年龄、性别、身份及画面色调所需来设定,一般用赭石、朱磦、花青、曙红、胭脂、藤黄、酞菁蓝等几种颜色的不同搭配来表现。
肤色的分染要稍有微妙的冷暖变化,但不宜强烈。
女青年肤色分染时切忌加墨。
如加墨,则罩染粉质颜色时容易脏。
眼睛是画面中的重点之重点,分染要格外仔细。
内外眼角、上下眼睑、眼窝、眉弓、鼻根等周围微妙的结构变化要深入得体。
上眼睑线条的内外分别用淡墨和淡色反复渲染,使其具有一定的厚度。
渲染时要注意虚实变化。
染外眼角时注意上下眼睑的关系。
外眼角染得要虚些,和肤色联系起来。
黑眼球要注意深浅、虚实变化,要有透明感,高光可留可不留。
白眼球稍具体积即可。
眉毛分染注意结构及深浅变化,注意四周要虚,不然缺乏真实感。
鼻子根据不同角度分别对待。
一般正面鼻子的鼻梁两侧不要染得过于对称,强弱应有所区别。
鼻孔不宜加墨渲染,用稍重些的暖色分染即可。
鼻头稍作体积处理,染鼻翼相对放松些。
嘴唇一般用曙红分染,唇中线染得稍重些,上下嘴唇的边缘注意虚实变化,唇裂要表现得含蓄自然,嘴角要着力刻画,它能体现一个人的神情。
嘴唇重的地方加胭脂分染,浅的地方加赭石。
耳朵的分染不要过分强调明暗关系,要注意其结构及颜色变化,一般耳垂血色较明显,可用曙红由下往上逐渐过渡。
这里示范一幅头部分染图(见图),注意体会上述讲解。
分染额头要注意其高点及发际部位。
发际处于肤色与头发交接处,如果分染不当,头发会显得不自然。
可将肤色稍稍染进发根里一些,颜色可相对重些。
颧骨用色根据不同人的具体情况可深可浅,注意其结构及虚实变化。
脸颊血色(腮红)显示人的健康状况,不可不染。
要注意其位置,用淡曙红分染,染得要含蓄自然。
染时可先用清水把脸颊部位打湿,趁半干时着色晕开,这样既不留笔痕,又显得润泽自然。
头发分染要把握住头部整体结构的变化及头发本身的变化,借助光源塑造形体。
头发的高光留不留都可。
若留高光,则不能过亮、过散。
先根据头发的分组情况进行反复渲染,然后再整体分染,注意其结构的转折变化。
分染头发一定要注意虚实变化,尤其是边缘线及发际部位,处理不当就会显得板和假。
分染头发切忌没有变化,死黑一片,一定要蓬松自然。
这里示范的是人物头部细节的分染(见图),请着意体会上述部位的分染要领。
手的分染同分染五官一样,是体现情绪的重要环节,决不能忽视。
应注意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差异:女青年的手分染得要含蓄内在,关节的转折变化不宜过分强烈;男青年的手要表现得充分、有力,结构变化要明显、硬朗,以显其阳刚;老年人的手要注意其皱纹及筋脉的细节刻画,要丰富、充实,以展现其沧桑感。
分染手时要注意手心、手背的颜色变化。
一般手心和指端比手背的颜色偏红,可用曙红进行渲染。
指甲及指甲根部的月牙形状也要认真刻画。
衣服分染按人体的基本结构转折关系及衣纹的起伏关系进行。
要沿着线条的一侧着色,相互衬托,使其具有—定的层次和体积。
颜料根据不同服饰的色彩选定,基本以同类色的透明或半透明色分染。
如朱砂色用曙红或朱磲分染、石绿用草绿分染、石青用花青色分染。
白刨匠饰一般用赭石加淡墨分染。
分染色、墨时,每遍的颜色不宜过重,一遍遍地反复数次,由浅及深,由薄及厚,直至达到满意的效果。
注意头遍颜色必须干透后方可上第二遍颜色,不然会把头遍颜色带起来,越染越脏。
一般来讲,颜色分染的遍数愈多愈显厚重。
但遍数多了也容易出现浮色,显得颜色漂而不匀,这时就需用清水轻轻地洗一遍,把浮色洗掉。
清洗后如出现漏矾情况,可上一遍胶矾水,干后再接着染。
纸本在清洗肘要谨慎,不然会起毛或破裂。
这里所附是—幅分染范图(见图),请用心体会手和衣服的分染技巧。
清洗画稿和配制胶矾水是工笔人物画创作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两项技艺。
“洗”作为一种特殊方法,可增加画面效果。
这里我们见到的是下面垫水彩纸洗出的肌理,重色为洗前的颜色(见图)。
清洗方法是:把画板倾斜放好,用清水把要洗的部位及其周围用板刷刷湿(以防洗掉的颜色附着在周围地方),然后用板刷轻轻地有秩序地来回刷洗,用力要均匀。
浮色洗掉后,用清水冲洗一遍,然后用板刷轻轻地把水吸走就行了。
为了使所洗部分干得快,可用生宣纸吸之,或用气吹风吹干。
胶矾水是画工笔画必不可少的。
现在卖的熟绢、熟宣纸的胶矾程度不是很够,经过反复渲染或清洗,很容易出现漏矾现象,这时就可用胶矾水刷一遍后再画。
为了画面需要,有时要自己制作熟宣纸或熟绢。
方法是:把生宣纸或生绢平铺在毛毡上,用板刷蘸饱胶矾水,横竖呈十字交叉涂匀。
干透后,如觉不足,还可再刷一遍。
调制胶矾水,最好用食用明胶。
这种胶色淡,且杂质少,又很牢固。
矾通常用食用明矾。
比例为100克胶50克矾1250毫升水(二两胶一两矾二斤半水),不过水的比例根据自己所需的稀稠程度可多可少。
先把明胶用开水化开,漂去杂质待用,再把明矾研成粉末倒入化开的胶水里(加矾之前,先试一下胶水的温度,不烫手即可,如胶水的温度太高即放入明矾,明矾的作用会减弱),等明矾化开调匀后即可使用。
4.撤稿分染完成后,若是没经拷贝,直接把绢或纸绷在铅笔稿上画的,就必须把铅笔稿撤掉。
因直接落墨所使用的绢或纸透明度很强,下面的铅笔稿线条及一些素描效果会直接影响墨线和颜色的效果,不容易正确判断颜色的深浅,所以必须撤掉铅笔稿。
撤铅笔稿的方法是:先把绢或纸从画板上揭下来,把铅笔稿撤掉,再用一张与画面同大的白纸实裱在画板上,干后再把分染的画空裱在白纸上,干透绷平后再画。
撤掉铅笔稿后,如觉分染不够,可再接着分染。
5.着色这个阶段是在分染的基础上用透明或半透明色涂大面积颜色,营造画面的气氛。
颜色要单纯、鲜明,涂得要匀净,也是反复数遍而成。
涂色时所用颜色调得要多些,以防不够用。
如重新再调,色彩就很难衔接上。
毛笔蘸色要饱满,一笔接一笔轻轻涂染,不要留空隙。
涂过的地方,最好不要再用笔乱蹭。
有些地方稍微汪着点颜色也不要紧,干后自然会均匀。
涂色时,切忌毛笔蘸色不足,或用笔来回乱涂,这样不容易染均匀。
着色阶段也是为罩石色而铺底色的阶段,其作用是使石色厚重、沉稳。
着色和铺底色一般用分染时所用的颜色。
如这幅范图(见图)基本以分染时用色为准,按其区域平涂。
肤色用赭石花青涂匀,以加强厚重感。
背景色为赭石加淡墨。
着色后如觉分染不足,可再接着分染。
有时为了使画面色彩丰富,或追求特殊的艺术味道,也可用补色作为底色。
如石绿用赭石或朱磦作为底色,就会有冷中透暖、暖中含冷的艺术效果。
着色反复数遍后,往往会出现颜色不匀或浮色,这时可用上节所讲的清洗方法清洗一遍。
6.罩染罩染是在分染和着色的基础上,平涂石色或半透明的粉质颜色。
这一步已接近作画步骤的尾声,因此要十分谨慎,不能着急。
因罩色后不宜改动,所以颜色一定要准确,薄厚、浓淡适中。
最好把调好的颜色先在小纸片上试一下,干后看颜色是否准确再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