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寺接引殿简介介绍

合集下载

白马寺简介、图片

白马寺简介、图片

白马寺简介、图片白马寺,坐落于河南省洛阳市东十二公里处,北依邙山,南望洛水。

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建造的第一座寺院。

它对中国佛教的传播和发展,对于中外文化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被尊为“释源”和“祖庭”。

1961年被国务院定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由官方营造的第一座寺院。

它的营建与我国佛教史上著名的“永平求法”紧密相连。

相传汉明帝刘庄夜寝南宫,梦金神头放白光,飞绕殿庭。

次日得知梦为佛,遂遣使臣蔡音、秦景等前往西域拜求佛法。

蔡、秦等人在月氏(今阿富汗一带)遇上了在该地游化宣教的天竺(古印度)高僧迦什摩腾、竺法兰。

蔡、秦等于是邀请佛僧到中国宣讲佛法,并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跋山涉水,于永平十年(67)来到京城洛阳。

汉明帝敕令仿天竺式样修建寺院。

为铭记白马驮经之功,遂将寺院取名“白马寺”。

白马寺外有二匹相对而立的石马,是宋代雕凿,而非汉代作品。

白马寺建寺以来,其间几度兴废、几度重修。

到隋唐时期,由于佛教的兴盛,白马寺达到鼎盛时期,全国乃至世界各国大德高僧纷纷前来朝拜,这其中就有为中日友好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唐代高僧鉴真和尚。

武则天也多次亲临,呈现空前繁荣的景象。

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写有“月明见古寺,林外登高楼。

南风开长廊,夏夜如凉秋。

”赞誉寺境幽雅的著名诗句。

唐末期在全国范围的灭佛,使白马寺受到重大打击。

宋太宗赵光义又下令重修白马寺。

元至顺四年(1333年),由大书法家赵孟頫书刻《洛京白马寺祖庭记》碑,现仍立于寺内,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我们今天看到的白马寺为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整修,大门匾额即为当时镶嵌。

如今白马寺的面积大约有四万平方米。

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铸造的一千余公斤的大钟,仍悬于殿内。

白马寺为长方院落,坐北朝南,寺内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毗卢阁、齐云塔等。

游览白马寺,不但可以瞻仰那些宏伟、庄严的殿阁和生动传神的佛像,而且可以领略几处包含有生动历史故事的景物。

河南洛阳白马寺导游词

河南洛阳白马寺导游词

河南洛阳白马寺导游词河南洛阳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老城以东12公里处,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为中国第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

现存的遗址古迹为元、明、清时所留。

寺内保存了大量元代夹纻干漆造像如三世佛、二天将、十八罗汉等,弥足珍贵。

下面是关于河南洛阳白马寺的导游词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洛阳白马寺导游词朋友们:今天我要带领大家参观的是洛阳市一处驰名的旅游景点-----白马寺。

白马寺位于今洛阳城东约12公里处,这个地点北依邙山,南临洛水,宝塔高耸,殿阁峥嵘,长林古木,肃然安静。

在它的东面不远处,蒿榛丛莽的古城垣,依旧断断续续逶迤在伊洛平原之上,勾勤出一座昔日大国京都的宏伟轮廓。

那一定是东汉洛阳城的旧址。

白马寺初创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由官府正式创建的第一座寺院,是源于南亚次大陆的佛教在广阔的中华大地赖以繁荣发展的第一座菩提道场,故历来被佛教界称为“释源”和“祖庭”。

“释源”即佛教之发源地,“祖庭”即祖师之庭院。

它对佛教在中国的流传和发展,对增进中外思想文化交流和发展各国人民的友情,是起了重要作用的。

1961年,国务院颁布白马寺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爱护单位。

1983年,国务院又颁布白马寺为全国汉传佛教重点寺院。

前不大会儿,即2019年6月2日,白马寺又被国家旅游局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点。

白马寺自东汉创建起,到董卓火烧洛阳时第一次被毁,其后兴衰毁建,到武则天时,由主持薛怀义大兴土木,达到了鼎盛。

随后又毁建不断,最近一次大规模重修是1972年为迎接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经周总理批示而进行的。

现存白马寺坐北朝南,为一长方形的院落,总面积约6万平方米左右。

门前有宽敞的广场。

寺内的主要建筑,都散布在由南向北的中轴线上。

前后有五座大殿,依次为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毗卢阁,东西两侧分别有钟、鼓楼,斋堂、客堂,禅堂、祖堂,藏经阁、法宝阁等附属建筑,左右对称,布局规整。

洛阳白马寺导游词2

洛阳白马寺导游词2

洛阳白马寺导游词篇一:白马寺导游词白马寺导游词白马寺各们朋友们,我们今天参观的下一站是享有“中国第一古刹”之称的白马寺。

白马寺位于洛阳城东约12千米处,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了。

白马寺初创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即公元6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由官府创办的第一座寺院,是源于南亚次大陆的佛教在辽阔的中华大地上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第一座提道声,被佛教界尊称是“祖庭”和“释源”。

“祖庭”即祖师之庭院,“释源”即佛教的发源地。

它对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对促进中外思想文分化交流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提到白马寺呢,我想大家的脑海里会更清晰的浮现出唐僧取经的那匹白马吧,那告诉大家的是,它可比唐僧取经早560多年呢!说到“白马寺”三个字,大家会问,既然不是白龙马的马,又为什么叫“白马寺”呢。

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寺”字。

那“寺”字是源于我国封建社会交外机构鸿胪寺的“寺”,后来成为我国的寺院的通称。

白马寺呢,民间一直流传着一个白马驮经的故事。

在东汉永平七年的一个晚上,刘秀之子汉明帝刘庄夜宿南宫,梦见一个身高丈六,头顶放光的金人自西而来,在殿庭飞绕。

第二天早上,汉明帝召集大臣,把这个梦告诉大臣们,博学的傅毅启奏道:臣听说,西方有佛,就像您梦到的那样。

明帝听罢,信以为真,于是派蔡音,秦景等十余人出使西域求佛经。

蔡秦余人于公元65年离开洛阳,踏上了“西天取经”之路。

大月氏中(今阿富汉)遇到印度高僧摄摩滕和竺法兰,见到了佛经和释迦牟尼的像,诚恳请二位高僧东赴中国弘扬佛法。

公元67年,二位高僧应邀和东汉使者一道,用白马驮载佛像,佛经返回国都洛阳。

汉明帝见之非常高兴,对二位高僧极为礼重,并安排他们在当时负责外交事务的官署鸿胪寺暂住。

公元68年,明帝下令在洛阳建寺院,为纪念白马驮经之功,取名“白马寺”。

1961年,国务院公布白马寺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国务院又公布白马寺为全国汉传佛教重点寺院,2001年6月,白马寺被国家旅游局定为国家4A级景区。

5篇介绍河南白马寺的导游词范文

5篇介绍河南白马寺的导游词范文

5篇介绍河南白马寺的导游词范文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老城以东12公里,洛龙区白马寺镇内。

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中国第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

现存的遗址古迹为元、明、清时所留。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5篇介绍河南白马寺的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5篇介绍河南白马寺的导游词范文(一)朋友们:今天我要带领大家参观的是洛阳市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白马寺。

白马寺位于今洛阳城东约12公里处,这里北依邙山,南临洛水,宝塔高耸,殿阁峥嵘,长林古木,肃然幽静。

在它的东面不远处,蒿榛丛莽的古城垣,依然断断续续逶迤在伊洛平原之上,勾勤出一座昔日大国京都的宏伟轮廓。

那就是东汉洛阳城的旧址。

白马寺初创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由官府正式创建的座寺院,是源于南亚次大陆的佛教在辽阔的中华大地赖以繁荣发展的座菩提道场,故历来被佛教界称为释源和祖庭。

释源即佛教之发源地,祖庭即祖师之庭院。

它对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对促进中外思想文化交流和发展各国人民的友谊,是起了重要作用的。

1961年,国务院公布白马寺为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3年,国务院又公布白马寺为全国汉传佛教重点寺院。

前不久,即2001年6月2日,白马寺又被国家旅游局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点。

白马寺自东汉创建起,到董卓火烧洛阳时次被毁,其后兴衰毁建,到武则天时,由主持薛怀义大兴土木,达到了鼎盛。

随后又毁建不断,近一次大规模重修是1972年为迎接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经周总理批示而进行的。

现存白马寺坐北朝南,为一长方形的院落,总面积约6万平方米左右。

门前有宽阔的广场。

寺内的主要建筑,都分布在由南向北的中轴线上。

前后有五座大殿,依次为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毗卢阁,东西两侧分别有钟、鼓楼,斋堂、客堂,禅堂、祖堂,藏经阁、法宝阁等附属建筑,左右对称,布局规整。

河南白马寺导游词

河南白马寺导游词

河南白马寺导游词【篇一】朋友们:今天我要带领大家参观的是洛阳市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白马寺。

白马寺位于今洛阳城东约12公里处,这里北依邙山,南临洛水,宝塔高耸,殿阁峥嵘,长林古木,肃然幽静。

在它的东面不远处,蒿榛丛莽的古城垣,依然断断续续逶迤在伊洛平原之上,勾勤出一座昔日大国京都的宏伟轮廓。

那就是东汉洛阳城的旧址。

白马寺初创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由官府正式创建的座寺院,是源于南亚次大陆的佛教在辽阔的中华大地赖以繁荣发展的座菩提道场,故历来被佛教界称为“释源”和“祖庭”。

“释源”即佛教之发源地,“祖庭”即祖师之庭院。

它对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对促进中外思想文化交流和发展各国人民的友谊,是起了重要作用的。

1961年,国务院公布白马寺为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3年,国务院又公布白马寺为全国汉传佛教重点寺院。

前不久,即20xx年6月2日,白马寺又被国家旅游局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点。

白马寺自东汉创建起,到董卓火烧洛阳时次被毁,其后兴衰毁建,到武则天时,由主持薛怀义大兴土木,达到了鼎盛。

随后又毁建不断,近一次大规模重修是1972年为迎接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经周总理批示而进行的。

现存白马寺坐北朝南,为一长方形的院落,总面积约6万平方米左右。

门前有宽阔的广场。

寺内的主要建筑,都分布在由南向北的中轴线上。

前后有五座大殿,依次为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毗卢阁,东西两侧分别有钟、鼓楼,斋堂、客堂,禅堂、祖堂,藏经阁、法宝阁等附属建筑,左右对称,布局规整。

山门前的这两匹石马,通高1.8米,身长2.2米,形象温驯,雕工圆润。

大家可能会问,这两匹马是否和白马寺的创建历史有关呢?关于白马寺的创建,流行的一种说法即“白马驮经”说。

据在关佛籍记载,东汉永平七年的一天晚上,汉明帝刘庄(刘秀之子)夜宿南宫,梦见一个身高丈六,头顶放光的金人自西方而来,在殿庭飞绕。

第二天早上,汉明帝召集大臣,把这个梦告诉给大臣们,博士傅毅启奏道:臣听说,西方有神,人们称其为佛,就像您梦到的那样。

中国第一古刹—白马寺

中国第一古刹—白马寺

中国第一古刹—白马寺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洛阳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官办的的第一座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

史载:东汉永平七年,汉明帝刘庄因夜梦金人,遣使西域拜求佛法。

公元六十七年,汉使及印度二高僧摄摩腾、竺法兰以白马驮载佛经、佛像抵洛,汉明帝躬亲迎奉。

公元六十八年,汉明帝敕令在洛阳雍门外建僧院,为铭记白马驮经之功,故名该僧院为白马寺。

白马寺座北面南,为一长形院落,总面积二百余亩,其主体建筑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毗卢阁五层殿堂及中国第一释迦舍利塔。

白马寺是一处保存完整、古色古香的古建筑群。

白马寺原来的建筑规模极其宏伟壮观,千百年来已几度兴衰,现存建筑多为明清两代修建。

虽不是创建时的“悉依天竺旧式”,但寺址都从未迁动过,因而汉时的台、井仍依稀可见。

整个寺庙布局规整,风格古朴。

园内古树成荫,四时落英缤纷,增添了佛国净土的清净气氛。

大千世界中国第一古刹白马寺,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白马寺的正大门平常是关闭的,游客都是从旁门进出。

“释源祖庭、佛教圣地”白马寺山门中州原善土,白马驮经来。

野鹤闻初磐,明霞照古台。

疏钟群冢寂,一梦万莲开。

劫乱今犹昔,焚香悟佛哀。

--老舍诗。

白马寺的花园白马寺的第一殿天王殿系元代建筑,明清两代均重修,为一座单檐歇山式建筑。

是明朝由原山门殿改建而成的。

白马寺大佛殿,殿脊前部有“佛光普照”、后部有“法轮常转”各四个字。

白马寺大雄宝殿白马寺大雄殿是一座悬山式建筑。

殿前有一月台,是寺院内最大的殿宇。

大雄殿殿内贴金雕花的大佛龛内塑的是三世佛:中为婆娑世界的释迦牟尼佛,左为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右为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

三尊佛像前,站着韦驮、韦力两位护法天将。

白马寺接引殿。

殿内供西方三圣。

中为阿弥陀佛立像,左边为持净瓶的观世音菩萨,右边握牟尼宝珠的是大势至菩萨,均为清代泥塑。

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首先在这里译出了第一部汉文佛经《四十二章经》。

2024白马寺导游词

2024白马寺导游词

2024白马寺导游词2024白马寺导游词1(约816字)洛阳,是一座千年古都。

闻名天下的古迹是一定少不了的,像龙门石窟、天津桥、白马寺等等等等,很多。

我最喜欢的就是白马寺了。

在我七八岁的时候,曾有幸去过一回白马寺。

我完全被这座历经两千年风雨的中国第一古刹吸引住了。

这座古刹始建于公元68年。

在1961年就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白马寺内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等很多壮观的建筑物。

而且,白马寺还是中国佛教的发源地,还被尊称为“祖庭”和“释源”。

据说:公元67年的某天晚上,汉明帝刘庄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位神仙,金色的身体有光环绕,轻盈飘荡从远方飞来,降落在御殿前。

汉明帝非常高兴。

第二天一上朝,他把自己的梦告诉群臣,并询问是何方神圣。

太史傅毅博学多才,他告诉汉明帝:“听说西方天竺(印度)有位得道的神,号称佛,能够飞身于虚幻中,全身放射着光芒,皇帝您梦见的大概是佛吧!”于是汉明帝派使者秦景、王遵等13人去西域,求佛道。

三年后,他们同两位印度僧人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回到洛阳,带回一批经书和佛像,并开始翻译了其中一部分佛经,相传《四十二章经》就是其中之一。

皇帝命令在首都洛阳建造了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以安置德高望重的印度名僧,储藏他们带来的宝贵经像等物品,此寺今天的洛阳白马寺。

白马寺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古寺,还是一个有许多生动传神的佛像和宏伟建筑的地方。

我到白马寺旅游的时候,看到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佛像。

不仅有形象生动有趣“欢喜佛”弥勒佛,还有威风凛凛的.四大天王。

形成了很大的反差。

还有一个景物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那就是齐云塔。

这座佛塔虽然不是十分壮丽,但有弧度的塔身,给人以玲珑、小巧的感觉。

白马寺,是一座历经千年风雨的古刹,是我们洛阳人的心中的骄傲!2024白马寺导游词2(约1670字)“五一”节来了,我素有登山的爱好,于是便与两三伙伴徒步去游览市郊的白马寺山。

“白马寺山”是一个很别扭的名字。

白马寺各个大殿介绍

白马寺各个大殿介绍

白马寺各个大殿介绍
白马寺的佛殿主要为五大殿,由南向北依次为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毗卢殿。

1、天王殿:大佛殿为单檐歇山式,东西面阔5间,南北进深4间,内供一佛,文殊、普贤二菩萨,迦叶、阿难二弟子,二供养人,观音菩萨等塑像,殿内装饰的较为朴素。

2、大佛殿:大佛殿为悬山式,东西面阔5间,南北进深4间,内供一佛,文殊、普贤二菩萨,迦叶、阿难二弟子,二供养人,观音菩萨等塑像,殿内四周有十八罗汉环绕,为佛祖护法,十分的庄严,静谧。

3、大雄殿:大雄殿为悬山式,东西面阔5间,南北进深4间,内供释迦、阿弥陀、药师“三世佛”,韦驮、韦力二天将,十八罗汉等23尊元代夹纻造像,韦力天将泥塑像等,殿内四周有十八罗汉环绕,为佛祖护法,十分的庄严,静谧。

4、接引殿:硬山式,面阔3间,进深2间,内供阿弥陀佛及观世音、大势至二菩萨像,与前两个殿相比较,此殿规模较小,起到一个承上启下衔接的作用。

5、毗卢殿:位于清凉台,清凉台位于摄摩腾、竺佛兰翻译佛经处,即《四十二章经》,是现存中国第一部汉译佛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接引殿是峨眉山主要寺院之一,始建于宋朝名为新殿,明朝扩建为寺,称接引殿,下面是百分网给大家整理的白马寺接引殿简介,希望能帮到大家!白马寺接引殿的介绍位置:位于四川省峨眉山境内宋时名新店,寺位于大山之麓,海拔高度2540米。

明初改建为接引庵,或称朝阳阁,后殿宇朽败。

清初顺治十七年(1660)蜀人赵翊皇重建,康熙时再建,铸有铜铁罗汉一堂。

民国五年(1916)火毁,在外参学的圣钦大和尚闻讯后即回山,当即决定恢复祖庭,经过3年准备,亲率徒果静以及两序大众于民国八年(1919)开工,因工程浩大,经数年艰辛努力,至民国十五年(1926)方可圆满。

建成后的接引殿殿宇最崇宏,佛像庄严,法器华贵,连龛壁上的彩绘罗汉均由竹禅大师所作,艺技之精湛。

1953年又经大火,后仅恢复一殿,遥不及往日。

该寺原址在1982年用于修建索下站,1995年在距原址100米外重新恢复,1997年落成,同年举行了开光法会。

接引殿的来历接引一词为佛教用语,是引导,教导的意思.根据佛教传说,在释迦牟尼未出世前,世间已有佛的出现,这个佛就是"接引道人",便是释迦牟尼前的佛祖,此佛为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据无量寿经卷上记载,过去久远劫世,自在王佛住世时有一国王发无上道心,舍王位出家,名为法藏比丘,于世自在王佛处修行,熟知诸佛之净土,历经五劫之思虑,而发殊胜之四十八愿,此后不断积聚功
德而于距今十劫之前愿行圆满,成阿弥陀佛.在此离十万亿从峨眉山金顶的日照霞光四射,到山下接引殿冰雪覆盖,这就是峨眉山.一个奇特的山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从下往上由雷洞坪到接引殿1.5公里,有两条路可走。

一为右行大路,可通汽车直达;一为左行山径,曲折迂回,俗名“八十四盘。

1988年在接引殿侧新建的直达金顶的客运索道。

全长1168米,它由海拔1540米的接引殿直达海拔3048米的卧云庵,人坐索道车厢中,俯看众山烟云缥渺,翠岚重叠,幻化奇纱。

金顶索道是目前我国海拔最高、单跨最长、坡度最大、设备好、安全舒适的客运索道之一。

佛土之西方报得极乐净土,迄今仍在彼土说法.即净土门之教主;传说中是能接引念佛人往生西方净土,所以又称"接引佛".接引殿的历史接引殿是峨眉山主要寺院之一,始建于宋朝名为新殿,明朝扩建为寺,称接引殿,也称朝阳阁,明末殿宇毁坍,佛像倒卧荒草丛中,清顺治年间,河北一80余岁老人朝山至此,其心不忍,发誓七日不食,露坐雪中,向游人募化。

老僧已饿六日,恰遇川人赵翊凰登山,大为感动,回成都劝说总督李卓捐金修复,由闻达和尚办理。

1917年毁于火,现仅存一罗汉堂,后来圣钦和尚继续扩建,筑殿三重,成为山中主要寺庙之一。

庙内有接引殿,供阿弥陀佛塑像,大雄宝殿供释迦牟尼塑像,两
旁供迦叶尊者和阿难尊者.寺中建筑,是典型的清代建筑,接引殿一年中很大一部分时间都是被冰雪覆盖,在接引殿的周围长有很多长青的松柏,显得整个殿宇更加庄严肃穆,而这些一年四季本该长青的树木,在冰雪的覆盖包裹之下有一种雪树银花的美。

现在峨眉山佛教协会正在抓紧恢复此庙。

猜你喜欢:1.白马寺大佛殿简介资料 2.成都峨眉山门票多少钱及景点简介3.峨眉山的气候特点属于什么气候4.峨眉山旅游注意事项
)步骤④中酒精的作用是:。

)这个实验说明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