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哺乳假的时间规定是什么
2020年新劳动法关于产假规定

2020年新劳动法关于产假规定孕期安排《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七条规定:“女职工在怀孕期间,所在单位不得安排其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不得在正常劳动日以外延长劳动时间;对不能胜任原劳动的,应当根据医务部门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劳动。
怀孕七个月以上(含七个月)的女职工,一般不得安排其从事夜班劳动;在劳动时间内应当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
”产假时间《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八条第一款规定:“女职工产假为98天,其中产前休假15天。
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
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根据中央五中全会关于全面“两孩”政策的部署,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已经取消了相关鼓励晚婚晚育的条款,在新法实施后,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无论是一孩还是两孩,甚至一些符合地方法规规定的再生育三孩以上的,都可以享有延长生育假的相关奖励,及其其他相关的社会福利。
当前男女初婚年龄已经到了25岁左右,初育年龄到了26岁以上,针对这种情况,国家不再专门鼓励晚婚晚育,因为年龄太大,对于母婴的安全、保健,对于高龄产妇的身体健康等等方面都不利。
总的来讲,新法还是鼓励大家按照政策生育,在晚婚晚育方面不再做限制,而确定的是自主采取相关的避孕节育措施,自主安排家庭生育计划。
难产产假剖腹产、iii度会阴破裂:98天基础上增加30天;吸引产、钳产、臀位产:98天基础上增加15天。
流产假怀孕不满2个月(包含2个月)15天怀孕不满4个月30天;怀孕4个月以上(包含4个月)42天;怀孕满7个月以上遇死胎、死产、早产不成活75天流产产假《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八条第一款规定:“女职工怀孕流产的,其所在单位应当根据医务部门的证明,给予一定时间的产假。
”具体时间可以根据各地各行业的规定或由所在单位酌情考虑。
上班哺乳假《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九条:“有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女职工,其所在单位应当在每班劳动时间内给予其两次哺乳(含人工喂养)时间,每次30分钟。
育儿假最新规定2020

育儿假最新规定2020
2020年产假最新规定国家规定产假天数具体如下:
1、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
2、难产,增加产假15天;
3、生育多胞胎,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4、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
5、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6、晚育产假,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省计划生育条例规定。
2020年关于我国产假的工资规定
我国劳动法明确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90天的产假。
这90天又分为,产前假15天、产后假75天两部分。
所谓产前假15天系指预产期前15天的休假。
休产假不能提前或推后若孕妇提前生产可将不足的天数和产后假合并使用; 若孕妇推迟生产可将超出的天数按病假处理如果(只要有医院证明就可以向单位请病假但病假期间不能享受产假待遇)。
除了90天法定基本产假天数由于一些特殊原因女职工能享受增加天数的产假。
难产、多胞胎的因素有劳动法和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明文规定;但是晚育、独生子女的因素各地方的规定有所不同。
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有些单位在女职工产假天数问题上自行制订标准只要产假天数不短于现行法律、法规、政策的规定保护女职工合法权益的力度更强
应当予以认可。
女职工哺乳假规定

女职工哺乳假规定
根据当前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女职工享有哺乳假。
哺乳假是指女职工在生育后一定时间内,有权利在工作时间内进行母乳喂养或者泵奶,以满足婴儿的营养需求。
下面是女职工哺乳假的规定:
1. 哺乳假的起始时间:根据国家或地区的规定,哺乳假一般从女职工产假结束之日起,直至婴儿满足一定年龄要求,一般为6个月至1年不等。
2. 哺乳假的时长:哺乳假的时长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公司政策及女职工的个人选择而定。
一般来说,哺乳假的时长为每天工作时间内的1小时,不计算在正常工作时间内。
3. 哺乳假的补助金: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法律规定,在哺乳假期间,雇主需要支付女职工的工资或者给予相应的津贴,以弥补女职工因哺乳而减少的工作时间。
4. 哺乳假的安排:女职工在享受哺乳假期间,有权利选择在工作场所或者专门的哺乳室进行母乳喂养或泵奶。
雇主有责任为女职工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私密的哺乳环境,并为她们提供必要的设备和用品,如哺乳椅、冰箱存储奶瓶等。
5. 哺乳假的延长和灵活安排:如果女职工需要延长哺乳假的时间,一般可以和雇主商议后再行安排。
同时,也可以与雇主商议调整工作时间,如弹性工作时间、部分远程办公等,以便女职工能够更好地照顾婴儿。
总而言之,女职工的哺乳假是为了保护女职工的权益,使她们能够有更好的环境和条件继续母乳喂养婴儿。
同时,也是为了促进婴儿的健康成长。
虽然每个国家和地区的规定有所不同,但普遍的目标是为了保障女职工的权益和婴儿的发展。
2020年最新产妇休假规定放多少天

2020年最新产妇休假规定放多少天产假时间《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八条第一款规定:“女职工产假为98天,其中产前休假15天。
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
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1、产前假工资规定孕期工资女职工怀孕七个月以上(按28周计算),如工作许可,经本人申请,单位批准,可请产前假两个半月。
提醒注意的是,请长病假女职工不享受产前假。
这两个半月的产前假只能按预产期在产假前执行。
至于女职工请产前假期间的工资按本人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发给”。
保胎假期间的工资a.连续工龄<2年者:病假日应得工资按职工病假日平均工资的60%计发;b.连续工龄≥2年且<4年者,病假日应得工资按职工病假日平均工资的70%计发;c.连续工龄≥4年且<6年者,病假日应得工资按职工假期日平均工资的80%计发;d.连续工龄≥6年且<8年者,病假日应得工资按职工病假日平均工资的90%计发;e.连续工龄≥8年者,病假日应得工资按职工病假日平均工资的100%计发。
2、产假工资规定(产期)产假,“工资”应全拿。
女职工产假期间一般不从单位领工资,而是享受生育生活津贴,有多长产假,就领多久的生育生活津贴。
(一)从业生育女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累计满一年的,其生育生活津贴按本人生产或流产当月的城镇养老保险费缴费基数乘以本人按规定享受的生育生活津贴期限计发。
(二)从业生育女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累计不满一年的,其生育生活津贴按本人生产或流产当月本市企业职工月最低工资标准乘以本人按规定享受的生育生活津贴期限计发。
3、哺乳假工资规定(哺乳期)女职工六个半月哺乳假期满后,确有困难,要求继续请假为婴儿哺乳的,各单位根据生产和女职工的实际情况,哺乳假可酌情延长,但不得超过一年。
这期间,其工资按本人工资的百分之七十发给(生活确实有困难的,可适当提高,但最高不超过本人工资的百分之八十)。
第十一条对妊娠期的女职工,不应延长其劳动时间;对从事频繁弯腰、攀高、下蹲、抬举、搬运等容易引起流产、早产的工作,或者经区、县级以上医疗机构证明不宜从事原工作的,应暂时调做其他适当工作或酌情减轻工作量。
2020劳动法对产假待遇的新规定

2020劳动法对产假待遇的新规定第一、保胎假,工资按照病假发第二、产前假,工资按照八成发第三、产假领生育生活津贴第四、哺乳假,六个半月按照工资八成发,再延长期间按七成发。
女职工流产产假期限及产假工资待遇:①三个月以下的,产假十五天;②三个月以上(含三个月)至四个月的,产假三十天;③四个月以上(含四个月)至七个月的,产假四十二天;④七个月以上(含七个月)的,按正常产假处理。
执行细节(二)难产者,增加产假十五天,多胞胎生育者,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十五天。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七条规定:“女职工在怀孕期间,所在单位不得安排其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不得在正常劳动日以外延长劳动时间;对不能胜任原劳动的,应当根据医务部门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劳动。
怀孕七个月以上(含七个月)的女职工,一般不得安排其从事夜班劳动;在劳动时间内应当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
”产假时间《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八条第一款规定:“女职工产假为90天,其中产前休假15天。
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
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流产产假《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八条第一款规定:“女职工怀孕流产的,其所在单位应当根据医务部门的证明,给予一定时间的产假。
”具体时间可以根据各地各行业的规定或由所在单位酌情考虑。
上班哺乳假《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九条:“有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女职工,其所在单位应当在每班劳动时间内给予其两次哺乳(含人工喂养)时间,每次30分钟。
多胞胎生育的,每多哺乳一个婴儿,每次哺乳时间增加30分钟。
女职工每班劳动时间内的两次哺乳时间,可合并使用。
哺乳时间和在本单位内哺乳往返途中时间,算作劳动时间。
”晚育者产假《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二十五条:“公民晚婚晚育,可以获得延长婚假、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
”各地规定不一,具体参照所在省份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条例》。
2020年劳动法规定产假是放多少天

2020年劳动法规定产假是放多少天第七条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14周的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2周;难产的,增加产假2周;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2周。
女职工生育或者流产的医疗费用,用人单位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用人单位未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
用人单位应当在每日的劳动时间内为哺乳期间女职工安排不少于1小时的时间作为哺乳时间;生育多胞胎的,每多哺乳1个婴儿,每日增加1小时的哺乳时间。
第一,保胎假,工资按照病假发保胎假是由医生开证明,所以按病假待遇发放工资。
第二,产前假,工资按八成发。
怀孕7个月以上,如工作许可,经本人申请,单位批准,可请产前假两个半月。
部分属于地方法规规定必须给假的情况,单位应批准其休假,工资按照员工以往每月实发工资标准的八成发。
第三,产假,生育津贴在实行生育保险社会统筹的地区,支付标准按本企业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支付;在没有开展生育保险社会统筹的地区,生育津贴由本企业或单位支付,标准为女职工生育之前的基本工资和物价补贴。
产假包括:98天+30天(晚育)+15天(难产)+15天(多胞胎每多生一个婴儿),领生育津贴。
生育津贴是国家补贴给企业,用来发放产假期间工资的,但它的计算方法与公司在社保处的申报工资基数有关,所以实际中的生育津贴与产假工资并不相等,所以有规定:产假工资和生育津贴,就高领取,简单说来就是:1.如果员工的产假工资(即员工以往每月的实发工资标准,下同)高于生育津贴,那就按产假工资发员工就OK,生育津贴下来,归企业.2.如果员工的产假工资低于生育津贴,那可以先按产假工资发员工,然后生育津贴下来,将与产假工资的差额补给员工,剩下的还是归企业.第四,哺乳假,六个半月按照工资八成发,再延长期间按七成发。
女职工生育后,若有困难且工作许可,由本人提出申请,经单位批准,可请哺乳假六个半月,工资按员工以往每月实发工资标准的八成发,再延长期间按七成发。
哺乳假三个月法律规定(3篇)

第1篇导语:为了保障女性职工在哺乳期间的权益,我国《劳动法》和《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等法律法规对哺乳假作出了明确规定。
本文将详细解读哺乳假三个月的法律规定,帮助广大女性职工了解自己的权益。
一、哺乳假的概念哺乳假是指女性职工在产假结束后,根据法律规定,在一定期限内享有的带薪休息时间。
在此期间,女性职工可以专心照顾婴儿,同时享受相应的待遇。
二、哺乳假的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法》第六十三条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
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产假的,由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规定。
”2.《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十三条规定:“女职工哺乳未满一周岁的婴儿,用人单位应当给予女职工哺乳假。
哺乳假为三个月,产假期间和哺乳假期间,女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和福利待遇不变。
”三、哺乳假的时间规定1.哺乳假期限: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十三条规定,哺乳假为三个月。
2.哺乳假起始时间:哺乳假从产假结束后开始计算,即从女职工分娩后九十天起计算。
3.哺乳假结束时间:哺乳假三个月后结束,女职工应恢复正常工作。
四、哺乳假期间的待遇1.工资待遇:哺乳假期间,女职工的工资待遇不变,用人单位应按照正常出勤支付工资。
2.奖金、津贴、补贴和福利待遇:哺乳假期间,女职工的奖金、津贴、补贴和福利待遇不变,用人单位应按照规定发放。
3.社会保险待遇:哺乳假期间,女职工应继续缴纳社会保险费,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五、哺乳假期间的权益保护1.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哺乳假期间的女职工劳动合同: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哺乳而解除劳动合同。
2.用人单位不得降低哺乳假期间的女职工工资:哺乳假期间,用人单位不得降低女职工的工资待遇。
3.用人单位应保障哺乳假期间的女职工休息时间:用人单位应合理安排工作,保障哺乳假期间的女职工有足够的时间照顾婴儿。
六、违反哺乳假法律规定的法律责任1.用人单位违反《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十三条规定,未给予女职工哺乳假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罚款。
2020年产假的工资是规定怎么计算

2020年产假的工资是规定怎么计算生产女职工的产假:单胎顺产90天,其中产前休息十五天,产后休息七十五天;难产者,增加15天;符合计划生育晚育条件的,另增加晚育假15天;多胞胎生育者,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自然流产女职工的产假:妊娠3个月以内自然流产或者宫外孕者,产假30天;妊娠3个月以上7个月以内自然流产,产假45天。
产假,“工资”应全拿。
女职工产假期间一般不从单位领工资,而是享受生育生活津贴,有多长产假,就领多久的生育生活津贴。
(一)从业生育女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累计满一年的,其生育生活津贴按本人生产或流产当月的城镇养老保险费缴费基数乘以本人按规定享受的生育生活津贴期限计发。
(二)从业生育女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累计不满一年的,其生育生活津贴按本人生产或流产当月本市企业职工月最低工资标准乘以本人按规定享受的生育生活津贴期限计发。
另外,根据《<上海市城镇生育保险办法>实施细则》第十二条规定,从业妇女,其生产或者流产当月领取的生育生活津贴,因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收入高于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300%、超过部分不计入缴费基数而不足其缴费年度工资性收入的,不足部分应当由单位发放。
在很多人眼里,产假申请书可能就是一张纸,因此也有很多人都不看重产假申请书,很多时候都草草了事,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才追悔莫及。
所以,有必要普及一下产假申请书的作用,提高大家的关注力度。
1、产假申请书能表示你与公司或者单位人事部门正式提出过申请,而非擅自离职。
2、产假申请书可以代表自己的利益,因为产假申请书中著名了申请的原因、休假时间等信息。
3、公司或者单位需要凭借这份申请书纳入人事出勤考核,并且依据它确定你是休产假,再根据相关规定发放生育津贴。
产假请假条中有几大要素不可少,申请单位的领导、申请原因、假期时长、申请人签名、申请时间以及国家规定的相关法律条文附件。
当然最后还必须要有感谢语,这个是基本规范语也是基本的礼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哺乳假的时间规定是什么
一、2020年哺乳假的时间规定是什么?
1、《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九条对哺乳未满1周岁婴儿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
用人单位应当在每天的劳动时间内为哺乳期女职工安排1小时哺乳时间;女职工生育多胞胎的,每多哺乳1个婴儿每天增加1小时哺乳时间。
2、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办法第二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为有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女职工安排每天不少于一小时哺乳时间;女职工生育多胞胎的,每多哺乳一个婴儿每天增加一小时哺乳时间。
女职工比较多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女职工的需要设立哺乳室。
机场、车站、码头、大型商场等公共场所应当设置母婴室,并配备相应的设施,为哺乳提供便利条件。
3、广东省实施《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办法第十七条对哺乳未满1周岁婴儿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
用人单位应当在每天的劳动时间内为哺乳期女职工安排1小时哺乳时间;女职工生育多胞胎的,每多哺乳1个婴儿每天增加1小时哺乳时间。
哺乳时间和在本单位内为哺乳往返途中的时间,视同其正常劳动并支付正常工作时间的工资
女职工符合计划生育规定分娩,产假期满后抚育婴儿有困难的,经本人申请,领导批准,可请哺乳假。
二、哺乳假工资如何发放
请3个月、6个月哺乳假的工资,均按本人基本工资加职务岗位津贴、省直补贴的80%发给,不影响晋级、调整工资并计算工龄。
请一年(含法定产假)哺乳假的,工资照发,职务(岗位)津贴、省直补贴停发。
不影响晋级、调整工资并计算工龄。
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不发。
1、双生以上的女职工,可实行产后休息一年,其产假以外的工资,按本人基本工资的80%发给。
2、哺乳时间:对抚育未满周岁婴儿的女职工,在每班工时内应给予两次哺乳时间(包括人工喂养),每次哺乳时间单胎为30分钟。
也可将两次哺乳时间合并使用。
双生以上者的哺乳时间,按单胎哺乳时间相应成倍增加。
哺乳时间及途中往返时间应扣除劳动定额,工资照发。
3、婴儿满周岁后,确诊为体弱儿,可适当延长哺乳期,但最多不超过六个月。
4、确诊患有更年期综合症的女职工,症状较重,每月可给予公假休息1-2天。
我国法律上明确规定了对于哺乳假的相关情况,哺乳期的妇女可以按照法律规定的情况来进行合法的认定和处理,如果对相关情况的处理存在异议的,或者用人单位不予享受哺乳假的,可以向劳动仲裁部门申请劳动仲裁来进行裁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