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之断句

合集下载

初三语文—文言文阅读之断句

初三语文—文言文阅读之断句

初三语文——文言文阅读之断句【考点解析】《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标准(语文)》对文言句子的朗读要求是:“根据已有的文言知识正确地朗读”。

文言文停顿断句作为古诗文的诵读的重要能力之一,是中考考查基本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初中毕业考点的常考内容之一,通常中考所占分值为2-3分。

明辨句读,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常识,因而断句能力高低,成了阅读文言文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知识点】一.什么是断句我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一篇文章甚至一本书,都是一个汉字接着一个汉字地写下来,所以古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

通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

”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òu)。

给古文断句又叫“断句读”。

二.怎样划分文言停顿划分文言停顿,一般要从句子语法结构和语意关系来进行。

三.停顿小技巧(一)句子语法结构1.主语和谓语之间、动词和宾语之间要作停顿(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可以不停顿),以使语意明确。

如:先帝/不以/臣卑鄙2.句首发语词后要停顿。

如:“至于”“夫”“若夫”“盖”等。

例:夫/君子之行3.句尾词: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末尾;耶、与(欤)、邪(耶)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等经常用于感叹句末尾。

它们的后面一般要断开。

例: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4.句首关联词后面应停顿。

例:然则/天下之事5.时间状语在句首要停顿。

如:当/先主/屯新野6.注意特殊句式,如倒装句、宾语前置、判断句、反问句等。

(二)语意关系1.国号、年号、官职、爵位、史实、地名后要停顿。

如:虞山/王毅叔远甫/刻2.在古汉语中是两个单音词,而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复音词的,要分开读。

如:可/以为师矣3.有省略成分的地方要停顿。

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4.文言文中的对话常常以“云”“曰”为标志。

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时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

例:子曰/学而时习之【练习巩固】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文言文阅读断句

文言文阅读断句

文言文阅读——断句语段1、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光映书而读之语段2: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语段3先生之书余心向之而惧其无传也久矣幸其家人自出之而终不得一寓目焉故并著于篇俾乡之后进有所感发,守藏而布之,毋使遂沉没也。

清·方苞《白云先生传》节选语段4、或谓郊岛谁贫曰岛为甚也曰何以知之以其诗知之郊曰种稻耕白水负薪斫青山岛曰市中有樵山客舍寒无烟井底有甘泉釜中尝苦干孟氏薪米自足而岛家俱无以是知之耳语段5、积善多者虽有一恶是为过失未足以亡积恶多者虽有一善是为误中未足以存人君闻此可以悚惧布衣闻此可以改容。

语段6、君子之言寡而实, 小人之言多而虚。

君子之学也入于耳藏于心行之以身君子之治也始于不足见终于不可及也。

二、运用所学的断句知识与方法,完成下列高考断句题:【语段1】孔子曰大哉尧之为君惟天为大惟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君哉舜也巍巍乎有天下而不与焉尧舜之治天下岂无所用其心哉【语段2】(2010年湖南卷)孔明,伊、周之徒也。

……权偪人主而上不疑,势倾群臣而下不忌。

厉精治蜀,风化肃然。

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

——陈亮《诸葛孔明》节选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B.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C.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D.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语段3】(2010年江苏卷)用“/”给下面文段中划线部分断句。

欧阳修尝慨《七略》四部,目存书亡,以谓其人之不幸,盖伤文章之不足恃也……然读《史》《汉》之书,而察徐广、裴骃、服虔、应劭诸家之注释,其间不得(司马)迁(班)固之意者,十常四五焉。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06文言文的断句(学生版+解析)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06文言文的断句(学生版+解析)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06.文言文的断句【思维导图】【知识要点】一、知识点断句:断句,断句又称“句读”,是阅读文言文最基本的能力。

我国古典书籍上本无标点符号,古人通读时根据文义作停顿,或同时在书上按停顿加圈点,叫做断句。

这种“句”往往比现在语法所讲的“句“短。

二、断句的方法(一)基本方法:读文段,知大意阅读。

通过语感逐字翻译句子,明确大意。

根据句意面出朗读节奏。

(二)借助词性断句。

标出文段中的重要的名词,特别是专有名词。

如人名、地名、事名、物名、官名、族名、国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朝代名、官职名等。

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

小结归纳:(1)主谓之间、谓宾之间、谓语中心词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2)古人的姓、名、字、封号、谥号、谦称、自称、别称、尊称、官名、文体名称等的后面要停顿。

(三)借助文言虚词断句在句尾的语气词:者、也、矣、焉、哉、耶、耳、邪等。

在句首的单音节发语词:夫、惟、盖、凡、苟、若、岂等。

句首的复音节虛词:至若、于是、是故、若夫、至于、嗟夫、虽然、然则等。

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焉、何如、奈何等。

(四)句首的时间词之前往往断开时间词主要有:少顷、少时、顷之、俄顷、忽、忽然、既而、俄而等。

(五)借助对话标志词断句特殊对话标志:语、曰、云、言、道、谓等。

(六)借助文言句式断句如判断句、宾语前置、倒装句等。

(1)如:…者…也,是典型的判断句式或表示判断关系的词等;【解题方法】1.主谓之间要停顿。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

2.动宾(动补)之问要停顿。

①受任/于败军之际。

3.句首语气词(发语词)要和后面的句子分开。

①盖/竹柏影也。

4. 句首表示假设、转折的连词(若,至若,而,然则)后面必停顿。

①然则/何时而乐耶?5. 句首总结性的词语如”故”、“是故”、“是以“后面必停顿。

①故/自号日醉翁也。

6.承接前文的指示代词之后要停顿,如“是”“此”。

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文言文之断句(经典优秀版)

文言文之断句(经典优秀版)

文言文之断句(经典优秀版)文言文之断句(经典优秀版)一、断句的概念和意义1.1 断句的定义断句是指在文言文写作中,将一段话分成若干个较短的句子,以便于表达思想,提高语言的清晰度和表达的准确性。

1.2 断句的意义断句在文言文中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读者理解文章的意思,把握作者的思路,阅读更加流畅。

同时,通过断句可以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二、断句的基本原则2.1 遵循语法的要求断句时应遵循语法的规定,即按照句法结构和成分的关系,将一个完整的句子分成若干个分句。

2.2 重点突出、信息分明在断句时,应着重突出句子中的重要信息,使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句子的意思。

2.3 按照逻辑关系进行断句断句时应考虑句子中各成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将具有相同逻辑关系的成分划分在一起,便于理解句子的整体意义。

三、断句的具体方法3.1 断主谓宾结构主谓宾结构是文言文中最基本的句子结构之一,断句时可以将主语、谓语和宾语分开,使句子结构更加清晰。

3.2 断状中谓结构状中谓结构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子结构之一,断句时可以将状语从谓语中分离出来,以突出状语的修饰作用。

3.3 断表语中主结构表语中主结构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子结构之一,断句时可以将表语从主句中分离出来,以突出表语的说明作用。

3.4 断并列结构并列结构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子结构之一,断句时应将并列的分句分开,以突出各个分句之间的并列关系。

3.5 断长句中的标点长句是文言文中较为普遍的一种句式,为了使句子更加清晰,断句时可以根据长句中的标点符号进行划分。

四、断句的注意事项4.1 注意整体意义断句时应注意整个句子的意思,不仅仅看局部成分的关系,以免影响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

4.2 注意避免过长或过短断句时应注意各个分句的长度,避免出现过短或过长的分句,影响阅读的连贯性。

4.3 注意避免断句过多断句时应适度,尽量避免过多的分句,使文章结构更加紧凑。

附件:本文档附带的附件包括相关的示例句子、断句练习题等。

文言文之断句(经典优秀版)

文言文之断句(经典优秀版)

文言文之断句(经典优秀版)文言文,古代中国的文学形式之一,具有独特的韵律和表达方式。

在阅读文言文的过程中,断句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恰当的断句能够帮助读者理解句子结构和意思,也能够提升文章的表达效果。

下面是一些经典优秀的断句示例,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1.断句示例一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剑号巨阙,珠称夜光。

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这是《易经》中的开篇,通过断句的方式将天地日月四时自然界的规律展示给读者。

每个句子都有一个完整的意思,也节奏感强,给人以美感。

2.断句示例二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也。

这是《论语》中的一段话,通过断句的方式凸显了其中的反问和辞章之美。

每一个问句或者陈述都独立成句,使得篇章更具有古典文言的特色。

3.断句示例三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此句出自《庄子》,只有五个字,却展示了庄子思想的深邃和独特。

通过断句,使得每个字都得到彰显,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和思考的空间。

4.断句示例四夫以官人之言是可以入耳也,非宜以道术相误也。

这是《荀子》中的一句话,通过断句将文句的重点和逻辑关系展示给读者。

每个句子的意思都比较明确,使得读者更容易理解其中的论述和观点。

5.断句示例五吾道一以贯之,有悔无他。

这是《论语》中孔子的一句名言,通过断句将思想的精义展示给读者。

每个句子都独立成章,表达了孔子道德思想中的一贯性和坚定性。

以上是一些经典优秀的文言文断句示例。

通过合理的断句,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句子的结构和表达意思。

在学习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时,断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希望以上示例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

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断句 优质课件25张

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断句 优质课件25张
√C.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 留者/是不遁也 D.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 留者/是不遁也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郑鲜之,字道子,荥阳开封人。性刚直,甚得司直之体。帝少事戎 旅不经涉学及为宰相颇慕风流时或谈论人皆依违不敢难鲜之难必切至未 尝宽假与帝言,要须帝理屈,然后置之。帝有时惭恧变色,感其输情, 时人谓为“格佞”。
√A.开封逻卒夜迹盗/盗脱去/民有惊出与卒遇/缚以为盗/民讼诸府/不胜考掠之惨/ 遂诬服/安中廉知之/按得冤状/即出民/抵吏罪/ 标志:名词 B.开封逻卒夜迹盗/盗脱去/民有惊出与卒遇/缚以为盗/民讼诸府不胜/考掠之惨/ 遂诬服/安中廉知之/按得冤状/即出民/抵吏罪/ C.开封逻卒夜迹盗/盗脱去/民有惊出与卒遇/缚以为盗/民讼诸府/不胜考掠之惨/ 遂诬服/安中廉知之/按得冤状/即出民抵吏罪/ D.开封逻卒夜迹盗/盗脱去/民有惊出与卒遇/缚以为盗/民讼诸府不胜/考掠之惨/ 遂诬服/安中廉知之/按得冤状/即出民抵吏罪/
“趣执之,无使得遁!”宦官黄锦在侧曰:“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 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帝 默然。少顷复取读之,日再三,为感动太息。尝曰:“此人可方比干, 第朕非纣耳。
A.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 无留者/是不遁也 B.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 无留者/是不遁也
忠于大王也/
(2022·全国甲卷)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楚王大说,宣言之于朝廷曰:“不榖得商于之田,方六百里。”群 臣闻见者毕贺,陈轸后见,独不贺。楚王曰:“不榖不烦一兵不伤一人 而得商于之地六百里寡人自以为智矣诸士大夫皆贺子独不贺何也”

文言文之断句(经典优秀版)

文言文之断句(经典优秀版)

文言文之断句(经典优秀版)断句(经典优秀版)章节一:断句的定义和基本原则1·1 断句的概念断句是指在进行文言文阅读或写作时,根据语句结构将长句按照合理的语义单元进行分割的过程。

1·2 断句的基本原则1) 依靠标点:根据标点符号,如顿号、句号、问号等,将长句进行断句。

2) 依靠语义结构:根据句子的语义结构和逻辑关系进行断句,使句子的意思更加明确。

3) 依靠修辞和节奏:根据句子中的修辞手法和节奏感,将长句进行断句,突出语言的艺术效果。

1·3 断句的注意事项1) 不断割破句:避免断割过度,破坏原句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2) 不断缺断:避免断缺过小,使句子过于拖沓、冗长。

章节二:断句的具体方法和技巧2·1 根据标点进行断句2·1·1 顿号:起分隔作用,将句子中的内容分隔开来,表示并列关系。

2·1·2 逗号:表示句子中的停顿,将长句分割成较短的子句。

2·1·3 句号:表示一个完整的思想或事件的结束,将长句分成若干短句。

2·1·4 问号:表示疑问句的结束,将疑问句断为独立的句子。

2·2 根据语义结构进行断句2·2·1 主谓结构:将主语与谓语分开,突出句子的主干。

2·2·2 宾语结构:将宾语与谓语分开,使句子的逻辑关系更加明确。

2·2·3 状语结构:将状语与其他成分分开,凸显句子的修辞特点。

2·3 根据修辞和节奏进行断句2·3·1 修辞手法:如设问、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根据修辞手法的特点进行断句。

2·3·2 节奏感:根据句子的节奏感,将长句断句为合乎韵律的短句,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味。

章节三:示例分析及练习3·1 示例分析:通过对经典文言文的断句分析,掌握断句的实际应用。

《文言文阅读—断句》教案+说课稿

《文言文阅读—断句》教案+说课稿

《文言文阅读——断句》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高考复习备考中的《文言文阅读—断句》,是近年高考考题中比较热衷的一个考点。

下面我将从考纲考点、学情介绍、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六个部分来进行说课。

一、说考点及考题:文言文阅读是高考考纲里明文要求的“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而断句就是考题考查考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明辨句读,进而提高学生断句能力,成了体现学生阅读文言文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

2014年在全国十七、八套试题中,有八套试题中考查了文言断句,分值都在3—5分,其中包含全国新课标卷两套,大多以选择题呈现,很少是让考生直接在文段中划分。

二、说学情:本届学生基础较差,尤其是文言知识功底薄弱,文言文阅读能力更是低下。

在平时的复习备考中,学生害怕做文言文习题,对于文言断句习题更是无法下手,大多学生采用“蒙”、“猜”、“碰”的随意办法。

三、说教学目标:针对上面所说的情况,我采取如下教学:1. 三维目标⑴知识与能力:运用文言字词知识,对文段进行断句;⑵过程与方法:通过高考真题的断句,进行总结断句的方法,让学生有法可依,按照标志去做题断句;⑶情感与价值:通过正确的断句,使学生正确理解文言文内容,从而感受文言的独特魅力,进而喜欢文言文阅读,最终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

2.教学重点:通过文言断句的指导训练,总结出一般常用的断句方法。

3.教学难点:会用断句方法对文言语段进行正确断句。

四、说教法学法:教学方法主要是讲练结合,分析归纳,合作探究三种。

根据课程改革精神,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激情,并结合高三复习备考的教学实际,让学生在讲练中进行小组合作交流,探究知识的规律性,经过分析归纳找出解题的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第一步:导课由韩愈的《师说》中“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想到“断句”(PPT打出“文言断句”)。

第二步:考纲考题简介通过简单介绍,让学生想出高中学习文言文以来遇到的断句方法都有哪些?学生小组交流:(得出断句方法)有几种,教师板书几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概括分析题:
采用“概括+分析”的形式,常常是先对人物进 行概括,然后再举事例印证分析,且往往是概 括“无错”、分析“有瑕”,故应先比“分析”,再 析“概括”,重点关注分析印证部分。它的四个 选项是依照原文顺序分层设计的。在读选项时, 重点记住选项中涉及的人物、事迹、影响、评 价等关键词语;读文时重点关注这些内容,再 回到该选项所在层次进行聚焦思考判断。
尝有路人问之,人其谓汝“夺命奸贾”,汝如何言?尼对曰,吾制铠仗弓弩,皆为治道,以暴易暴,尔等知否?殄灭苍生,吾耻 为之。然觇视诸侯征战,其铠仗致天下流血漂橹,遂戢械以止战,不言兵戎。其叔父欧比僭越,尼忍痛戮之。后为匪所劫,用匪 之械,缮为机甲,遂称钢铁侠。且寤之曰,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与诸天神地祇人间雄杰合盟,名曰复联。联雷神,破洛基,平 奥创,寰宇震栗。
(四)文言翻译
文言翻译语句的赋分点主要体现在实 词、虚词、特殊句式上,找准了这三 点,也就抓住了翻译题的命题点和基 本的得分点。
三、断句
断句,也叫句读(dòu),句末用“。” 断开,叫句;语意未完而需要停顿处 用“,”断开,叫“读”。(句读之 不知惑之不解也)
(一)如何断句
1.根据词性、语序断句。
(1)发语词领句断句:盖、(且、今)夫

(2)时间词语领句断句:是时、后、俄而、少顷 前
(3)复音虚词领句断句:然则、何为、何必、何故 (4)谦词领句断句:窃、寡人、孤、妾

(5)“故”“然”领句断句
(6)方位词领句断句:东、西、南、北、上、下等
(7)语气词句尾断句:耶(邪)、与(欤)、乎、 哉、也、矣、耳、焉等
(二)古文化常识题
古文化常识在教材中明确了10大类型:天文地理、 历法乐律、典章制度、职官沿革、文化典籍、行政 区划、宫室建筑、礼俗习俗、姓氏称谓、衣食住行。 古文化常识设题本着由易到难的原则,逐年扩大考 查范围。读到文中标注出(加点)的这几个词,再回 看题目,并对各个选项凭自身的知识积累和经验进 行预判,找出各个选项有可能设误的敏感点,进行 题文对照,思考判断。
既战,复联反目。会奥丁、伊戈二天神死于非命,寰宇灭霸因之撷取无限宝石者六。复联崩坼久之,虽兄弟阋墙,外御其侮,然 战力难以望其项背。灭霸弹指之间,寰宇半数生灵灰飞烟灭。灭霸尝以生灵众多,寰宇难堪重负,此战遂其心愿,遂隐居。其时, 尼于泰坦周旋,其亦徒亦友之蜘蛛侠,魂飞于尼怀,尼始知瓦坎达败绩。尼睹其求生之状,怅然无助。
二、文言文题型
(一)断句题:文言断句需要学生综合掌握古 汉语字、词、句及古代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常 识,同时还要求学生对这些知识融会贯通、灵 活运用。读文时读到画波浪线的句群时,不要 在原文中过多纠缠自行断句,应马上看后面的 断句题。通读选项的同时,比对四个选项的异 同点,相同之处能帮助迅速贯通阅读障碍;不 同之处就是带着问题去读文的关键点。
(8)叹词断句:嗟夫、呜呼(哀哉)、噫 (9)呼语断句:求/无乃尔是过与 (10)序数词断句:一/鼓作所,再中的固定结构、判断句、被动句、变式句等都可 以作为断句的切入点。 判断句,如“……者,……也”“……也”等; 反问句,如“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 哉”“何……为”等; 被动句式,如“为……所……”“受……于……”“见……于……”等; 固定句式,如“如……何”“况……乎”“何……为”等。
余论曰,余睹托尼,每执夜光杯酒,被绮绣,烨然若神人。其欣然之笑,固恣情纨绔之士;既被机甲,则令吾众肃然。复观其张 扬之容,吾已涕泗皆下。及死之日,天下无老幼智愚,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念其“彼乎童子,吾将护之”一言,则吾欣慰;然 其护童子,护复联,护苍生,未其护己也。悲哉!壮哉!
先是,悍匪九头蛇以尼父尝与合纵败其主纳粹,悬购天下,以刺客巴基刺之,尼双亲皆亡。此巴基者,尝于二战被执,匪以机巧 之术俾其超能,且盲信匪言。后复联征讨仇讎,延及无辜。毙者亲众有泽莫男爵衔之因尼欲知其父死状巧构名辩诓尼如九头蛇穴 名曰邀击巴基。尼与巴基战于西伯利亚,巴基挚友美队援巴基。此美队,号罗杰斯,美利坚国雄杰,亦以绝版血清于躯,骨骼奇 绝,以其不死之力,是以于复联有威名。其阅六纪而生,盖知尼父死因。然与巴基尝为同袍,知其为匪所挟,刺尼父非己愿,遂 协力拒尼。尼惑之,以其忤己,颇生怨望,战之愈疾。方美队利盾碎尼机甲,尼恨曰,还吾父造之盾,汝德不配此盾。
托尼早孤,锐志好学。其父霍华德在时,尝以其寄庠序,尼不知其父有志于国,谓其漠己。公论曰,愈恶一人愈如其人。尼既弱 冠,尽能袭承父业。造钛金甲胄匿其内,千里不留行,显达一时,见用于兵部。尝有一姝,别号小辣椒,其德婉贞、淑贤。诗经 有言,何彼浓矣,华若桃李,庶几谓之。二人相知,卿卿我我,尼既知世间有爱,遂宥其父,誓曰,孰弑吾亲,必手刃之。
文言文阅读
任军利
一、文言文选材
遵循从正史中选材的命题思路,着重于展 示传统文化中优秀品德、情操等相关内容。 文言文选文均出自“二十四史”,篇幅在 600字左右,传主多为正面人物形象,集中 赞美他们清忠履正、沉毅刚正、宽厚为政 等高尚品质,有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 德,培养考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尼与余众昏然于世,小辣椒为其育一女,夫妻相敬如宾,举案齐眉。适蚁人自量子空间复归,睹地球人众离散,悲之。遂与美队 诣尼所,进时空穿越说。尼拒之,然心未已,且于几案睹其弟子画像,遽言“彼乎童子,吾将护之”,遂造时空穿越之械,复联 余众影从,不复掣肘。穿蜗旋,逾虫洞,于平行空间复取宝石。尼见其生父,其父曰,吾愿为吾子赴汤蹈火,尼始知父爱。不虞 灭霸伺间复回,以其众清剿复联,欲寻宝石复其命。尼以机甲手套召既覆之灵魂,复联聚首,勠力同心,且有惊奇队长佐力。奈 何灭霸寰宇枭雄,复联之众皆被重创。岌岌之际,间不容发,尼用其械,重组宝石,瞋目怒曰,吾乃钢铁侠。遂倾其意念,力扣 响指,但见灭霸及其众已成灰烬。尼耗尽气力,竟卒。
3.根据修辞技巧断句
比喻、顶真、对比、排比、对偶等
4.根据其他条件断句 对话用语:语、曰、云、道、白、对、谓等 章法特点,即句子的完整性 文体特点:说、记、序 音韵断句:诗歌或散文的押韵
(二)遵循原则
1.人、官、地、物等名称中间不 停 顿 2.表示一个完整概念短语时不停顿
钢铁侠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