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知识点整理

合集下载

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知识点归纳整理第一单元时分秒1、钟面上有12大格,60小格,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时针最短最粗,秒针最细最长)秒针走1小格是1秒,秒针走一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这是分针正好走一小格。

2、进率。

(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1时=60分60分=1时1分=60秒60秒=1分半时=30分30分=半时3、(1)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2)解决时间问题一般思路和公式: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经过时间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

最大的二位数是99, 最小的二位数是1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五位数是9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2、笔算加减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10,就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作10,加本位再减;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特别注意:中间是0的退位减法,例如:309-189;1000-428等3、⑴加法公式:加数+另一个加数=和加法的验算: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

另一个加数+加数=和②和-另一个加数=加数⑵减法公式:被减数—减数=差减法的验算:①差+减数=被减数②减数+差=被减数③被减数—差=减数特别注意:验算时“验算”别忘了写!!!第三单元测量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m))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km))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2、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三年级单元知识盘点三

三年级单元知识盘点三

三年级单元知识盘点三
数学
•除法初步认识:掌握除法的基本概念和意义,会进行简单的除法计算。

•长度单位:了解常见的长度单位,如厘米、米等,掌握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

•重量单位:了解常见的重量单位,如克、千克等,掌握重量单位的换算关系。

•角的认识:了解角的概念,认识常见的角类型,如锐角、直角、钝角等。

语文
•课文内容掌握:掌握本单元所学的重点课文内容,能够复述或背诵部分课文。

•生字生词:掌握本单元所学的生字生词,了解其意义和用法。

•阅读理解:通过阅读课文和课外读物,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

•写作练习: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写作练习,如写日记、看图写话等。

英语
•词汇积累:掌握本单元所学的重点词汇,能够听、说、读、写部分单词。

•语法知识:了解一些基本的语法知识,如名词的复数形式、动词的时态等。

•口语练习:通过模仿和练习,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听力训练:听懂简单的英语对话和短文,理解其大意。

科学
•动物世界:了解一些常见动物的习性和特点,如猫、狗、鸟等。

•植物生长: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特点,如种子发芽、开花结果等。

•自然现象:了解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如风、雨、雷、电等。

•环境保护: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知道如何保护环境。

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免费

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免费

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免费三年级知识点和重难点(一)数与计算(1)一位数的乘、除法。

一个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另一个乘数一般不超过三位数)。

0的乘法。

连乘。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0除以一个数。

用乘法验算除法。

连除。

(2)两位数的乘、除法。

一个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另一个乘数一般不超过三位数)。

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

乘法验算。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连乘、连除的简便算法。

(3)四则混合运算。

两步计算的式题。

小括号的使用。

(4)分数的初步认识。

分数的初步认识,读法和写法。

看图比较分数的大小。

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二)量与计量千米(公里)、毫米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吨、克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三)几何初步知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平行四边形的直观认识。

周长的含义。

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四)应用题常见的数量关系。

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五)实践活动联系周围接触到的事物组织活动。

例如记录10天内的天气情况,分类整理,并作简单分析。

小学数学不好怎么提升对于刚入门的小学生来说,数学是个很模糊的概念;或者,数学在他们看来,只不过是口袋里的零花钱罢了,所以数学学得再好似乎都不影响正常生活。

久而久之,这门功课就被淡忘,因而就学不好了。

所以应当从培养兴趣开始。

一、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

”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

作为老师,要善于诱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1、以生动的实例,描述枯燥的概念,使比较抽数学知识,利用数学知识,来提高孩子学习的兴趣。

2、利用思辨问题或实验结论作引导。

这样既可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又可启发孩子的思考。

3、提出矛盾的问题,引起学生的疑惑。

学生产生疑惑,探求真理的愿望,也是激发学习兴趣的手段之一。

4、诱发求知欲。

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想对未知事物的了解,是激发学习兴趣的一个契点。

二、发散思维能力。

三年级语文主要知识点有哪些

三年级语文主要知识点有哪些

三年级语文主要知识点有哪些三年级语文主要知识点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读不完的大书》1、书中自少年五彩的梦;书中自有中年朴质的影;书中自有老年夕阳的红。

2、书是大海,他给我带来了遨游的快乐;书是梯子,他给我带来了攀登的路径。

3、读书能让我的眼界开阔,读书能让我更容易的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读书能让我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

4、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5、书是钥匙,能开启智慧之门。

书是阶梯,帮助人们登上理想的高峰。

书是良药,能医治愚昧之症。

书是乳汁,哺育人们成长。

书是你的最好伴侣,与你共度美好时光。

6、书籍是人类精神的粮食,是人类忠实的伙伴,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炎夏的凉荫,是严冬的炭火,是治狂医骄的良药,是灵魂的伊甸园;书籍是沙漠的甘泉,是沧海的灯塔,是哺婴儿饥的乳汁,是智慧的长明灯。

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

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能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

三年级必背知识点总结归纳

三年级必背知识点总结归纳

三年级必背知识点总结归纳三年级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年级,学生在这一阶段开始接触到更多的学科知识,并逐渐建立起对知识的基础理解。

在这个阶段,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必备的知识点,以确保他们能够顺利进行学习,建立扎实的学科基础。

下面是三年级必背知识点的总结和归纳。

1. 数学知识点1.1 数字的认识与运算- 认识自然数和零,包括数的读法和写法。

- 数的比较大小,使用“大于”、“小于”、“等于”等符号进行表示。

- 完成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掌握简单的口算技巧。

- 学会使用算式表示问题,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2 数量的认识和计算- 认识和读写1至100的数字。

- 了解整数的概念和特性。

- 进一步认识和使用加减法,包括进位和退位运算。

- 学习简单的乘法和除法,理解乘法和除法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1.3 图形的认识和运用- 认识和描述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 学习图形的特征和性质,如边、角、面等。

- 掌握图形的名称和相关术语,如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等。

- 进一步了解图形的对称性和轴对称的概念。

2. 语文知识点2.1 识字与拼音- 学习认识和书写一些常用的基础汉字。

- 学习并掌握汉字的拼音,加深对拼音与汉字的相互关系的理解。

- 通过拼音组词,提高词语的拼读能力。

2.2 语法与写作- 学习使用正确的语法,如正确使用词类、拼写和标点符号等。

- 培养正确的书写习惯,包括字母的大小写和笔画的书写顺序。

- 提高对句子结构和语言表达的理解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阅读和写作。

2.3 阅读理解与写作技巧- 学习阅读课文,并能够理解和归纳文章的主旨内容。

- 掌握阅读理解的基本技巧,如寻找关键词、理解上下文等。

- 培养简单的写作能力,如写日记、写人物描写等。

3. 科学知识点3.1 生命与健康- 了解人体的基本组成和器官的功能。

- 掌握保持身体健康的基本方法,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

- 学习并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勤洗手、多喝水等。

3.2 环境与资源- 认识和保护自然环境,了解地球的重要性和脆弱性。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全册(上下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全册(上下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全册(上下册)知识点总结上册 (1)第一单元时分秒 (1)第三单元测量 (1)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2)第五单元倍的认识 (3)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 (4)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 (4)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4)下册 (6)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6)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6)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 (7)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7)第五单元面积 (8)第六单元年、月、日 (9)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 (10)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分别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时针最短,秒针最长)2、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

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3、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是秒针。

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秒。

4、秒表:一般在体育运动中用来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

5、常用时间单位:时、分、秒。

6、时间单位:时、分、秒,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60。

1时=60分1分=60秒半时=30分30分=半时7、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

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

8、计算一段时间,可以用结束的时刻减去开始的时刻。

第三单元测量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做单位。

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m)做单位。

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km)做单位。

2、运动场的跑道,通常1圈是400米,2圈半是1000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5、1厘米中间的每一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6、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单位不同时,要先转化成相同的单位再计算。

7、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

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作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作单位;表示大型物体的质量或载质量一般用“吨”作单位。

三年级语文主要知识点汇总

三年级语文主要知识点汇总

三年级语文主要知识点汇总三年级语文主要知识点汇总一、要掌握的词。

1.匕首、牙齿、轻型、展翅高飞、谜团、茂密、凶猛、望而生畏、两亿、漫游、吊桥、剑龙、脸型白茫茫、白生生、喜盈盈、傻乎乎、甜丝丝、香喷喷、槐花、肩膀、挎包、摇摆、顿时、搅拌、咸菜蒜泥、炒饭、芝麻、蜜蜂、攻击、伸缩、窃窃私语、肌肉、遇到、爬行、千辛万苦、长途旅行、海底危险、甲藻、剪刀、商量、水性、英雄、漆黑、翻山越岭、聚集、躲藏、阿姨、社会、冒着2.沼泽、覆盖、庞然大物、梁龙、亲戚、锋利、神秘、破壳而出、翱翔、海豚、坚硬、瑞雪初降维吾尔族、小辫儿、醇香、沉浸、香气扑鼻、陈醋、俊俏、大大咧咧、熏醉、山山洼洼、是否、乌贼器官、闪烁、硅藻、峡谷、稀有金属、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普通、免费、警报、日月潭、披荆斩棘拯救、一筹莫展、又累又饿、降伏、制服、青山环抱、树木葱茏、饥饿二、按要求写词。

1.描写海边景色的词:烟波浩渺、一碧万顷、一帆风顺、风平浪静、鸥水相依、海波不惊、波涛汹涌、惊涛拍岸2.春天开的花:郁金香、樱花、杜鹃、牡丹、梨花、桃花、丁香、君子兰3.夏天开的花:牵牛花、凤仙花、一串红、荷花、仙人掌、月季4.秋天开的花:桂花、菊花5.冬天开的花:水仙、梅花6.描写人们心情和活动的词:、心旷神怡、谈笑风生、流连忘返、兴高采烈、喜气洋洋7.含有“天”和“地”的成语:惊天动地、欢天喜地、上天入地、铺天盖地、翻天覆地、昏天黑地8.带有“虎”字的成语:谈虎色变、望虎生畏、生龙活虎、羊入虎口、狐假虎威、虎头蛇尾三、词语搭配。

大片大片的沼泽、茂密的森林、坚硬的外壳、锋利的匕首、白生生的槐花、降伏恶龙、神秘地消失、香喷喷的槐花饭、好客的孩子、动人的传说、年轻的渔民、喜盈盈的满足、拯救日月、细心地照顾、波浪汹涌的海面、年轻的英雄、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酸溜溜的陈醋、商量办法、迅速地行走、各种各样的声音、闪烁的星星、凶猛的野兽、温暖的港湾、的风景区、高举火把、大声地吼叫、景色奇异的世界、高超的本领、晴朗的夜空、清清的小溪、美丽的小村庄、缓缓地流过、景色奇异的海底、平静的湖面、轻轻地荡漾、皎洁的月亮、五颜六色的贝壳、傻乎乎的小小子、树木茂盛的丛林、清澈甘甜的泉水、自强不息的骆驼、飞沙走石的沙漠一副眼镜、一口水井、一片花瓣、一条条槐花、一阵阵笑声、一篇篇文章、一幅幅字画、一头骆驼、一门礼炮、一颗卫星、一片片树叶、一枝枝铅笔、一首首诗歌、一轮明月、一弯新月、一对翅膀、一片森林、一个孩子、一条鲈鱼三年级语文知识点复习提纲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结局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三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

三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

三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一、加法和减法1. 加法和减法的定义加法是指把两个或多个数值加在一起所得到的结果。

减法是指两个数之差的运算。

2. 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加法的计算方法:首先把同类项的数值相加,然后把结果相加。

例如:5 + 6 + 7 = 18。

减法的计算方法:先把被减数和减数的单位对齐,然后把减数从被减数中减去,得到的差就是答案。

例如:12 - 6 = 6。

3. 加法和减法的练习加法和减法是基本的算术运算,需要多次练习才能熟练掌握。

可以通过口算、练习册或游戏等方式进行练习。

二、数的大小比较1. 数的大小比较的定义数的大小比较是指比较两个或多个数值的大小关系。

2. 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数的大小比较有以下几种方法:(1)用大小关系符号表示大小关系,例如“>”、“<”、“=”。

(2)用把数排列在数轴上的位置比较大小关系。

(3)用数的大小进行比较,例如比较 5 和 10 的大小。

3. 数的大小比较的练习数的大小比较的练习需要反复练习,可以通过口算、练习册或游戏等方式进行练习。

三、数的分解和组合1. 数的分解和组合的定义数的分解是指将一个数值分解成两个或多个数值的和。

数的组合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数值组合成一个数值的和。

2. 数的分解和组合的方法数的分解和组合有以下几种方法:(1)分解和组合的数值必须符合数学运算规律。

(2)分解和组合的数值必须满足运算顺序。

(3)分解和组合可用于数的大小比较。

3. 数的分解和组合的练习数的分解和组合需要多次练习才能熟练掌握,可以通过口算、练习册或游戏等方式进行练习。

四、乘法和除法1. 乘法和除法的定义乘法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数值相乘所得到的结果。

除法是指把一个数值分成几个部分的运算。

2. 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方法乘法的计算方法:先将两个数值的各位数字逐一相乘,然后得出结果的个位数、十位数和百位数。

例如:25 × 2 = 50。

除法的计算方法:先用一个小数除数去试除被除数,然后用一个余数去试除下一个被试数,直到被试数小于除数为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知识点整理
1.三年级知识点整理把0三年级知识点整理的0.
2.估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时;先把两、三位数看作接近的整十、整百数;再去和一位数相乘.
3.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除了相差关系;还有倍数关系.
4.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注意“倍”不是单位.
5.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也就是求几个这个数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6.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乘法时;从个位算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两、三位数的个位、十位和百位上的数;乘到哪一位;积就写在那一位的下面.
7.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乘)时;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两、三位数中个位、十位、百位上的数;哪一位上乘得的数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8.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乘得方法与不连续进位乘得方法相似;都是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另一个乘数的个位、十位、百位上的数.与哪一位相乘;积的个位上的数就写在那一个数的下面;哪一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前一位的乘积必须加上进上来的数.
9.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
10.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三位数中每一位上的数(包括0);当个位乘得的积需要向十位进位时;将进上来的数直接写在十位上;如果个位上没有进位;那么十位上就用0占位.
11.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先用一位数去乘多位数末尾0前面的数;再看多位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第2单元千克和克
1.一般物体的轻重可以用手“掂一掂”或用秤“秤一秤”来进行比较.
2.秤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千克是比较大的质量单位;可以用符号“kg”表示;千克又叫公斤.
3.用秤称物体时;指针指向几;就是几千克;如果指针接近几;那么称出的物体就大约是几千克.
4.计量比较轻的物体;常用克作单位.“克”是比较小的质量单位;用符号“g”表示.
5.千克和克之间的关系是:1千克=1000克.
第3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
1.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个角;且四个角都是直角;都有四条边;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每条边都相等.
2.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条边;并且相对的边相等;都有四个角;并且都是直角.正方形是一种特殊的长方形.
3.一个封闭图形的一周的长度叫作它的周长.
4.如果图形是规则图形(如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那么可以先测出各条边额长度再相加;这样就得到这个图形的周长;如果是不规则的图形;那么可以用细绳沿着它的边线围一围;围成一圈细绳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5.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长方形的周长是长方形四条边的总长度;即长方形的周长=长+宽+长+宽;所以长方形的周长=长×2+宽×2;还可以表示为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其中第三种方法最简便.
6.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第4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1.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被整除)的口算方法:先用十位或百位上的数除以一位数;再在商的末尾添上和被除数中个数相同的0.
2.口算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时;先把几百几十看成几十几个十;再除以一位数;得几个十;结果就是几十.
3.口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被整除);可以先把两位数拆成几十和几;再用几十和几分别除以一位数;最后把两次算得的结果加起来.
4.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被整除)时;先用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一位数;商写在十位上;再用被除数个位上的数除以一位数;商写在个位上.
5.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前两位能被整除)的方法: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分别用百位、十位和个位上的数除以一位数;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
6.验算没有余数的除法;用商和除数相乘;看结果是否等于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如果结果等于被除数;那么说明计算是正确的;如果结果不等于被除数;那么说明计算是错误的.
7.验算有余数的除法;用商和除数相乘再加上余数;看结果是否等于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如果结果等于被除数;那么说明计算是正确的;如果结果不等于被除数;那么说明计算是错误的.
8.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被整除)时;应先从被除数的十位除起;十位上余下几;就表示几个十;这几个十要与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变成几个十;再继续除以除数.注意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另外;每次除后的余数要比除数小.
9.估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被整除)的除法时;用百位上的数除以一位数;商是几;结果就是几百多.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被整除)的除法的笔算与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被整除)的除法的笔算方法类似;从被除数的最高位百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上.在计算的过程中;百位上有余数;要与十位上的数合起来继续除;十位上有余数;要与个位的数合起来继续除;每次除得的余数要比除数小.
10.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从最高位算起;如果被除数百位上的数不够除;那么就要用被除数的前两位数除以除数;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每次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11.0表示没有;0除以一个不是0的数表示把0平均分成若干份;那么每份还是0.为什么要强调除以不是0的数呢?这是因为在除法中;0不能作除数.举例验证:(1)8÷0;算式的结果是多少?根据乘、除法的关系;8应等于除数和商的积;0和任何数相乘都不能得到8;因此;8÷0不能得到商.(2)0÷0;算式的结果是多少?根据乘、除法的关系;被除数0应等于除数0和商的积;因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所以0÷0的结果可以是任何一个数;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所以0作除数无意义;0不能作除数.
12.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如果被除数的十位上的数是0;且前面没有余数;那么这一位上的商就是0.
13.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到被除数的十位正好除尽;且个位上又是0.就不必再除下去;直接在个位上写0.
14.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在求出商的百位后;如果除到被除数的十位时不够商1;那么要写0占位;余下的数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继续除.
15.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如果除到被除数的十位正好除尽;而被除数个位上的数又比除数小;不够商1;那么就不必再除;直接在商的个位上写0;被除数个位上的数移下来作为余数.
第5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1.在解决这类问题时;首先要弄清楚题中每个条件的含义;看清要求的问题;可以从条件开
始想起;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可以列式计算;也可以列表得出答案.
2.解答此类问题时;可以借助线段图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根据数量关系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题中有一个条件不同;解答方法也会不同.
3.沿着一条线一一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如果两端的物体相同;那么排在两端的那种物体比排在中间的另一种物体多1个;如果两端的物体不同;那么这两种物体的个数一样.
第6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1.平移是物体沿直线运动;本身方向和大小不发生改变.
2.旋转是物体绕某一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本身的方向发生改变;但形状和大小都不发生改变.
3.对折后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4.剪一个轴对称图形的方法:先将纸对折;然后画出要剪图形的一半;再沿所画的图形剪下来;最后打开;就得到一个轴对称图形.
第7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一)
1.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物体的几分之一.
2.同样大的物体;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越少;平均分的份数越少;每一份就越多.所以分子是1的份数;分母小的反而大;分母大的反而小.
3.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平面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分母就是几;表示这样的几份;分子就是几.
4.比较分数的大小;可以借助示意图.在示意图中;涂色部分多的分数就大.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
5.同分母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6.同分母分数相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