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性浅静脉炎的治疗方法
双下肢静脉血栓的治疗方法

双下肢静脉血栓的治疗方法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双下肢静脉血栓这种疾病吧?这种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在显著上升,在发病早期常常呈现疼痛,肿胀,皮肤青紫等情况,而到后期则会清洁加重,可能导致猝死。
那么双下肢静脉血栓有什么样的治疗方法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血栓性浅静脉炎的治疗1.一般性治疗:卧床休息,抬高患肢超过心脏水平,局部热敷,必要时可穿弹力袜或用弹性绷带包扎。
避免久立或久坐。
2.药物治疗:止痛药有:保泰松、吲哚美辛(消炎痛)、吡罗昔康(炎痛喜康)、阿司匹林等,一般不必用抗生素治疗。
急性期浅静脉血栓范围较广时建议使用低分子肝素等抗凝治疗,避免血栓蔓延至深静脉系统导致肺栓塞。
二、深部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约离床面20~30cm,膝关节微屈曲位。
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使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
起床后应穿长统弹力袜,穿着时间为6周~3个月。
2.抗凝治疗(1)肝素:静脉注射肝素使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达到正常的1.5-2倍,维持治疗5—7日。
但静脉注射肝素的剂量较难控制,掌握不慎就可能引起出血,因此较安全的方法可用低分子量肝素,皮下注射。
(2)华法林:肝素治疗5天后口服华法林,直到凝血INR 指数(凝血激酶时间,PT)达正常水平的2-2.5倍。
其后,给予维持量持续3~4月。
3.溶栓疗法常用药物有尿激酶、链激酶和纤维蛋白溶酶。
由于较易引起出血,其长期疗效并不胜于抗凝疗法,因此一般只在合并肺栓塞时使用。
对于不能使用抗凝治疗的患者,又发生肺栓塞危险较低的情况,可试着用抬高肢体和局部热敷的方法。
4.介入治疗:分永久性和临时性腔静脉滤器植入术。
一般认为,以下情况是腔静脉滤器植入的指证:(1)病人已发生肺栓塞事件;(2)血栓蔓延到下腔静脉;(3)病人在规范抗凝的情况下,仍发生栓塞事件;(4)病人有出血现象存在不能使用抗凝剂者;(5)病人处于脑血管意外或重大外科围手术期,抗凝治疗可能导致致命性出血者;(6)髂静脉内存在漂浮血栓者;通过上面文章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双下肢静脉血栓的治疗方法,已经有了大概的了解了吧?我们一定要在早期加紧对这种疾病的注意,及早进行治疗和预防,这样才可以避免疾病恶化的可能,促进身体的早日健康。
浅表性血栓性静脉炎

浅表性血栓性静脉炎简介∙受累静脉局部红肿、疼痛、压痛,皮肤温度高,可触及条索状物。
多发生于下肢,常见的原因为静脉曲张。
∙一种良性疾病,但也可伴有深静脉血栓形成乃至形成肺栓塞。
∙应该在所有怀疑该病时,进行双功能超声检查。
∙若复发性发作并呈游走性,特别是无静脉曲张的病人,应进一步检查是否存在促凝血状态。
∙治疗上应用弹力长袜、制动、抗生素、非甾体类抗炎药,应用抗凝治疗预防静脉血栓栓塞并发症,中西医结合治疗有一定疗效。
定义∙浅表性血栓性静脉炎是指中等大小的浅表静脉自限性的血管炎。
常表现为浅表静脉的疼痛、压痛、硬结和/或红斑。
伴随皮肤温度高和红斑常可触及条索状或结节状物。
最常发生于下肢的隐静脉及其分支。
也出现在上肢、前胸或者颈部静脉,常由于静脉曲张、高凝状态、静脉穿刺插管和给药引起。
一般SVT专指下肢的血栓静脉炎。
流行病学∙SVT是一种相对常见的病理状态,但是其确切的发病率很难正确评估,部分原因是由于本病为良性和自限性疾病,缺乏对其进行全面的研究。
Tecumseh社区卫生研究显示,SVT的发病率随年龄而增加,男性从三十几岁的每年0.05/1000增高至八十几岁的每年1.8/1000人,而女性分别为0.31/1000和2.2/1000[1]。
大多数研究显示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平均年在60岁以下[1]。
在中国尚缺乏流行病学方面的资料。
病因∙病因诊断取决于本病的发生部位。
下肢的SVT,主要病因仍然是静脉曲张。
静脉曲张的局部损伤常为SVT发生的促发因子。
在特发性、游走性或者复发性SVT或者无静脉曲张时,需要确定是否存在其它的病理状态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特别是白塞氏病和伯格氏病)、恶性肿瘤和易栓状态[1],包括:因子V Leiden基因变异、凝血酶原G202010A基因变异、肝素辅因子2缺陷、蛋白S和蛋白C缺陷,抗凝血酶III缺陷、狼疮抗凝物和抗磷脂抗体缺陷、纤溶活性异常、口服避孕药、激素替代治疗、妊娠、肥胖、长期制动、最近的外科手术、创伤、硬化疗法、静脉血栓栓塞病史、静脉输注低张和高张溶液、使用药物(包括安定、胺碘酮、万古霉素、海洛因)和静脉插管[1]。
中医治疗护理血栓性浅静脉炎

月, 我院对 S T P患者采用 中医 中药治疗 , 取得 了很好 的疗效 , 现 将有关治疗与护理经验 总结如下 。
1 临 床 资 料
①避免采用下肢静脉给药 , 特别是静 脉 留置针 的使 用 , 以免
因机械性刺激加重炎症扩散 ; ② 应用 活血化瘀药 物时 , 注意 观察 女性患者有无月经量增多 、 经 期延长 现象 ; ③ 每次换药 时注 意观
小 儿 泄 泻 论 治
王 辉
( 湖北省仙桃市 中医院儿科 , 湖北 仙桃
4 3 3 0 0 0 )
关键词 : 小儿泄泻 ; 中医药疗法 ; 健 脾止泻汤
中图分类号 : R 7 2 5 . 7
文献标 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0一o 7 o 4 ( 2 0 1 3 ) 0 6- 0 0 4 9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 1
功 能不全 的风 险增 加约 3 0 %[ ”。 自 2 0 1 1年 9月 一2 0 1 2年 9
气虚者 在服 用清 热 利湿 、 活血 化瘀 中药 后 , 易 出现 腹 泻等 症, 因此可进食大枣 、 苹果 、 白扁 豆、 山药、 薏 米、 南瓜 等性平偏温 补的食品。痰湿者宜食用健脾祛 湿的食物 , 每 日食盐少于 3 g , 避 免食用过多的动物性脂 肪和高胆 固醇食物。
共治疗观察 4 6例 , 均为 2 0 1 1 年 9月 一 2 0 1 2年 9月我院收治 血栓性浅静脉炎患者 , 其 中男 3 2例 , 女1 4例 ; 年龄 5 0— 7 0岁 ; 病 程1 —1 0 余 年。按照参考 文献 的临床 分期 , 4 6例 中有局部 缺 血期 2 8 例, 营养障碍期 l 8例 。
良性血栓性浅静脉炎,为你介绍有效治疗方法

良性血栓性浅静脉炎,为你介绍有效治疗方法如果患上的血栓性浅静脉炎还是良性的话,那么治疗的难度并不大,但不能因此而轻视,需要在心里引起足够的重视,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同时要了解这种疾病的治疗原理。
★一、良性血栓性浅静脉炎治疗原理根据这一原则立法为:益气行血,搜风祛寒,活血通络,散结止痛,清热解毒。
石家庄同宝周围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吴同保副主任医师,在家传秘方的基础上又有创新,以“蜈龙通脉汤”(该疗法已申报《河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了解详情点击可进入)加减治疗脉管炎、动脉硬化闭塞症、血栓性静脉炎等肢体血管病取得了神奇的效果。
组方以蜈蚣、地龙、全蝎——通脉止痛,解毒散结。
乌梢蛇、制川乌——搜风通络,散寒止痛。
人参、黄花——益气扶正驱邪,行血通络。
水蛭、土元、三棱、莪术、穿山甲——活血破血,去瘀生新。
地丁、金银花、生目草——清热解毒,缓急止痛。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肢体血栓性浅静脉炎可因不同的原因所造成,如:①静脉内注射刺激性或高渗I生溶液,如高渗葡萄糖、红霉素、链霉素、有机碘等,均能刺激浅静脉内膜,造成静脉壁损伤,迅速发生血栓,并有明显的炎症反应。
②静脉内反复置留插管,超过24h,持续性输液,常可使浅静脉壁遭受直接损伤,形成血栓,迅速出现炎症反应。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③下肢静脉曲张时,由于静脉壁严重变形,静脉血液淤滞,足靴区皮肤因营养性变化,易受慢性感染,使曲张的静脉遭受缺氧和炎症性损害,酿成血栓性浅静脉炎。
★三、病理变化血栓性浅静脉炎一开始是广泛的整条浅静脉血栓形成,迅速导致整条浅静脉壁的炎症反应,甚至累及静脉周围组织,并有渗出液,因而在受累静脉的局部表现有疼痛、肿胀和质地比较柔韧,有压痛的条索状物。
1周后随炎症的消退和渗出物的吸收,遗留无痛性硬索,局部色素沉着,表示血栓经过机化和再管化的过程。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重新建立新条件下的血液循环。
有时急性炎症可被慢性炎症状态替代,血栓静脉发生纤维化变化。
血栓性静脉炎怎样治疗?

血栓性静脉炎怎样治疗?*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血栓性静脉炎的治疗方法,治疗血栓性静脉炎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血栓性静脉炎应该吃什么药。
*血栓性静脉炎怎么治疗?*一、西医*1、治疗治疗方法的选择与病期有密切关系。
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以减轻疼痛,并可使血栓与血管内膜黏紧以免脱落,但要注意足及趾部活动;抬高患肢以利下肢静脉回流,其位置宜高于心脏水平,并使膝关节处于放松之屈曲位;局部热敷,应用抗生素以控制感染;使用弹性绷带压迫静脉,增加血液回流以减轻水肿。
2.溶栓疗法适用于病程不超过3天的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常用尿激酶和链激酶两种,前者不良反应较少,静脉滴注1.5~4万U,每12小时1次,共7~10天,然后应用抗凝疗法。
3.抗凝疗法适用于病期超过3天的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或是作为手术后及溶栓疗法后的应用,以预防血栓形成和复发。
常用肝素和香豆素衍化物。
前者每天2~2.5万U;后者可选用华法林,首日量20mg,次日减半,第3天再减半作维持量,约2个月,以使凝血酶原值能维持25%为标准。
4.祛聚疗法作用是防止血小板聚合和减低血液黏稠度。
适用于浅表性血栓性静脉炎,也可作为其他疗法的辅助治疗和预防性应用。
常用静脉滴注右旋糖酐40(低分子右旋糖酐),口服双嘧达莫(潘生丁)25mg和阿司匹林0.3g,3次/d。
5.手术疗法适用于原发于髂股静脉的血栓形成而病期不超过48h的患者,进行Fogarty导管的取栓术,术后再用抗凝疗法2个月,以防再发。
*2、预后病情反复有并发症者预后不佳。
无并发症,治疗及时者预后良好。
*温馨提示:上面就是对于血栓性静脉炎怎么治疗,血栓性静脉炎中西医治疗方法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更详尽的有关血栓性静脉炎方面的知识,请关注疾病库,也可以在站内搜索“血栓性静脉炎”找到更多扩展资料,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55.血栓性静脉炎中医诊疗方案

血栓性静脉炎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1995年颁布的《血栓性浅静脉炎的诊断标准》。
(1)有静脉曲张病史。
(2)沿下肢浅静脉走向,局部突然出现红肿、疼痛的索条状物。
(二)证候诊断参照《周围血管科常见疾病证候诊治指南》(2015年)[1]。
脉络筋挛热瘀证:下肢青筋卷曲成团,病变筋脉红肿热痛,呈红肿硬索,肿痛,发热。
舌质暗红,脉弦紧。
二、治疗方法(一)辨证论治脉络筋挛热瘀证治法:清热利湿、活血通脉。
1.推荐方药:四妙丸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苍术、牛膝、黄柏、薏苡仁、桃仁、生地、赤芍、当归、川芎、地龙、丹参等。
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
2.中医外治法:选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金黄散外敷,用清茶调匀,薄薄涂于患处。
(二)西药治疗规范应用改善静脉回流药物、溶栓药物、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药物,同时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和合并症,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
(三)护理调摄要点患者应卧床休息,制动;合理膳食,禁忌辛辣、油腻等;注重心理护理,及时告知本病知识及注意事项,帮助患者消除焦虑、紧张心理。
三、疗效评价参照1994年《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
(一)评价标准1.临床治愈:患肢发红、肿胀、疼痛、灼热消失,硬结节或索条状肿物消退。
2.显效:患肢发红、肿胀、疼痛、灼热消失,硬结节或索条状肿物变软、变小。
3.有效:患肢发红、肿胀、灼热基本消失,疼痛减轻,结节或索条状肿物变软。
4.无效:患肢发红、肿胀、疼痛、灼热,硬结节或索条状肿物无变化或加重。
(二)评价方法根据患者入院和出院当天病情,按照疗效标准进行评价。
参考文献:[1]中华中医药学会周围血管病分会,周围血管科常见疾病证候诊治指南(2015年) [J]. 河北中医,2016,38(1):151-160[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中医治疗静脉炎有哪些方法

中医治疗静脉炎有哪些方法
静脉炎为一种反复发作的疾病,常因过度劳累、经常站立等而引起病情发作,走路时疼痛症状会明显加重,经过一晚上的休息后明显减轻,如果能及时进行治疗的话预后情况比较理想,下面就为大家来介绍一下静脉炎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一起来深入的了解下。
(1)血栓性浅静脉炎:
脉络瘀阻: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
药用桃仁、红花、当归、白芍、川芎、丹参、元胡、鸡血藤、水蛭。
方以桃仁、红花、当归、白芍、川芎、丹参、元胡、鸡血藤、水蛭共用可达瘀血去脉络通、疼痛止之效。
发生于下肢者可加牛膝,发生于上肢者可加桑枝;肿胀者加滑石、桂枝通阳利水;红肿者加公英、地丁清热解毒;浮肿晨轻暮重者加升麻、黄芪升阳利水。
(2)深部静脉血栓形成:
脉络湿瘀:治法:活血化瘀,利湿通络。
方药:活血通脉饮加减。
药用丹参、赤芍、当归、川芎、金银花、土茯苓、赤小豆、生苡仁。
方以丹参、赤芍、当归、川芎活血化瘀;金银花、土茯苓、赤小豆、生苡仁清热利湿通络。
痛甚者加炮甲珠、制乳香、制没药活血止痛;素体阳虚,畏寒肢冷者,去银花,加桂枝、细辛、附子温阳;气虚者加党参、黄芪益气健脾。
以上就是中医治疗静脉炎的几种方法,首先是需要了解静脉炎的具体病因,才能对症选择中医方子,另外在治疗的时候还建议大家的是,可以多吃一些能促进血液循环的食物,比如说是生姜等,少食用一些寒性食物,以免使得病情症状出现加重现象发生。
清营解瘀汤治疗急性血栓性浅静脉炎临床观察

if mmainwi e n yn e ud c cin na l t t t g igJ y eo t o h h Qi i o
赵 诚 曹烨 民
( 海 市 中西 医结 合 医院 , 上 海 ,2 0 8 ) 上 00 2
中图分类号 :1 2 . 2 1 21 3 3
.
.
8. 4 .
C ii l o r a o C ie e dc e 0 2 V 14 No1 l c u n l f hn s ii 1 o . ) n aJ Me n 2 ( .3
清 营 解 瘀 汤 治 疗 急 性 血 栓 性 浅 静 脉 炎 临 床 观 察
Cl i a b e v to n te t g a u et r mb sso p r c a en i c l s r ai n o a i c t o n o r n h o i fs e f i l i u i v
周 围 伴 有 皮 肤 灼 热瘙 痒 。患 者 纳 可 ,二便 调 ,无 糖 尿 病 及 足 癣
史 。体检:右小腿静脉怒张 ,胫中较左侧粗 lm,皮肤暗红灼 c
中 医诊 断 标 准 参 照 《 中医 病 证 诊 断疗 效标 准 》制 定 。 2 治 疗 方 法
热 ,伴多条浅静脉条索 ,压痛 ( )。舌红 ,苔薄腻 ,脉滑 。 +
内外 兼治 ,观 察 症 状 变 化 。 结 果 : 治愈 5 5例 :好 转 8 。 结论 : 清 营解 瘀 汤 治疗 急 性 血 栓 性 浅 静脉 炎 疗 效 显 著 。 例
【 关键词 】 清营解瘀汤 ;急性血栓性浅静脉 炎
[ b tat Obet e T bev ecii l f c fh n fn eudc c o et gauetrm oi o p r c l A s c] r jc v : oo sre h l c et o eQig gJ y eot ni t ai c t ho b s f u ef i i t n ae s t i i i nr n s s i 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血栓性浅静脉炎的治疗方法
导语:血栓性浅静脉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相信对于我们这些很少了解医学知识的人来说是相当陌生的,所以我们往往无法及时的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
一
血栓性浅静脉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相信对于我们这些很少了解医学知识的人来说是相当陌生的,所以我们往往无法及时的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
一般我们在生活中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我们可以采用冬青树叶以及红糖煲汤的方法来治疗,对于严重的血栓性静脉炎,我们建议患者还是要通过手术的方法。
急性期静脉局部疼痛,发红呈条状或网状,沿静脉走向有压痛性索条,1~2周后红肿消退,代之以色素沉着,及硬如绳的索条。
部分病人可伴有全身在不适。
反复发作的静脉炎,伴皮肤色素沉着,血栓机化后变硬。
对于一般性血栓性静脉炎仅表现为表浅的、局限的、轻度触痛的静脉炎症反应,可口服轻型止痛药,如阿司匹林和使用循序减压弹力袜,并鼓励患者继续参加日常的活动。
如因静脉曲张所致血栓性浅静脉炎,且症状持续存在,做病变累及的曲张浅静脉剥脱,能加快缓解症状。
当血栓性静脉炎与静脉置管有关时,应立即拔除导管,进行细菌培养,并选用合适的抗生素。
如果怀疑为脓毒性血栓性静脉炎,应立即切除全部累及的静脉段,切口完全敞开待二期缝合,或者以后做皮肤移植。
同时使用合适的全身抗生素治疗。
脓毒性血栓性静脉炎累及深静脉时,除使用针对性的抗生素外,抗凝治疗十分必要。
较广泛的血栓性静脉炎如出现严重程度的疼痛、发红和广泛蔓延,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理疗热敷等,且往往以后者为最有效。
下床活动时,应穿用弹力袜或弹力绷带。
如果合并皮肤溃疡或淋巴感染,可应用一些抗感染药物,一般情况下不需要使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