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级历史下册 罗斯福新政上课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罗斯福新政课件(共44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罗斯福新政课件(共44张PPT)
A改革银行制度 B整顿农业
C调整工业
D兴建公共工程
4、根据《国家工业复兴法》,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
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
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上述
措施体现了罗斯福新政最突出的特点是( A.使政府获得一举多得之利
D)
B.人民生活得到进一步改善
C.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
6、罗斯福新政的结果是(D )
• A消灭了经济危机的根源 • B改变了美国社会的性质 • C化解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 • D使美国经济摆脱了危机并逐渐复苏
7、 阅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 读 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 材 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 料 秩序的新应用。 ------ 罗 斯 福
经济危机袭击下的德国失业工人
在排队领取土豆等救济食品的人们
6、影响: 2、垄断资本家为保持商品品价格维持大量销毁产品
仅1933年一年就有640万头猪被活活扔到河 里淹死,有5万多亩棉花被点火烧光。
同样在英国,在法国,在荷兰,在丹麦, 整箱的桔子,整船的鱼,整袋的咖啡豆被倒进 大海,无数的奶牛、小羊被杀死。巴西资本家
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与指导
5、一位美国学者在评价罗斯福新政时写道:“罗斯福新政之
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 上的成功。其中“政治上的成功”不包括( )
• A.美国经济缓慢恢复过来
• B.资本主义制度得到巩固与发展
A
• C.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
• D.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华盛顿
摆脱英国的 殖民统治
独立战争 取得民族独立;
林肯 罗斯福
废除黑人奴隶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罗斯福新政课件(21张PPT)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罗斯福新政课件(21张PPT)
度能,力对者儿 提童 供、 救残 济疾 。人、无谋社生会福利
罗斯福新政—“新”改变的是什么?(特点
材料 罗斯福的前任胡佛总统沿用一贯的“自由放任” 政策,不同意任何形式的政府干预,使得危机迟迟得 不到解决;从1933年罗斯福就任总统开始,就采用国 际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政府出台了《国家工业 复兴法》等700多个法令,建立了几十个委员会和管 理局,政府支出达350亿美元。
“最好的经济是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最好的政府是不干预经济的政府。
放任 这两位伟大的改革家分别是谁?
垄断资产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经济 美国在二战后频繁地爆发经济危机:1948—1949年、1953—1954年、1957—1958年和1960年。
政策 阶级 掩 从1933年罗斯福就任总统开始,就采用国际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政府出台了《国家工业复兴法》等700多个法令,建立了几十
知识结构
改革有阵痛,但不改革就是长痛。 改革关头勇者胜,气可鼓而不可泄。
变 “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1935的《社会保障法》:政府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对儿童、残疾人、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 左图反映了美国罗斯福新政的哪一方面举措? 巩固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根本)。 这两位伟大的改革家分别是谁?
“一个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不能把年轻人注入工业体系之中,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 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是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 从1933年罗斯福就任总统开始,就采用国际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政府出台了《国家工业复兴法》等700多个法令,建立了几十 个委员会和管理局,政府支出达350亿美元。 1973年,由石油危机引发了美国在二战后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 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本国国情出发。 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本国国情出发。 大量企业破产,银行倒闭,失业人数激增,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失业人数更是超过3000万。 1935的《社会保障法》:政府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对儿童、残疾人、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 摆脱经济危机(直接),缓和阶级矛盾, 罗斯福新政—“新”改变的是什么?(特点 一位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社会主义国家。 ——罗斯福 增加就业, 稳定社会; 1929——1945年美国失业率 1933年《国家工业复兴法》:由政府指导各行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生产规模、产品价格、销售市场的分配…… 凡是接受法规的企业,政府一律发给印有“我们尽我们的职责”的蓝鹰标志。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一位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社会主义国家。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课件(共35张PPT)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课件(共35张PPT)

政府优惠贷款补偿农民
缩减农业产量,稳定农
产品的价格,政府以优
惠贷款补偿农民的损失,
以复兴农业。
“新政”实施前,只有10%的乡村能用 上电。到1941年,由于政府的低息贷款的
投入,已有40%乡村用上了电力。
阅读材料:
罗斯福就任不到11天,全国四分之三的银行重新开业, 股票价格上涨15%,金融恐慌基本结束。
同我站在一起的人,都突出地显示
这一标志。这对实现我们的目标是
至关重要的。” 美国《全国工业复兴法》的蓝鹰标志
金门大桥
田西水利工程中的水坝
当时美国兴办的最大的工程
大规模兴建公共工程使失业者重新获得工作
兴办公共工程 国会拨款7.5亿美元 建造田纳西水利工程
增加就业
刺激消费
稳定社会
完善设施
拯救农业
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盲目扩大生产,造 成生产过剩,预示着经济危机的到来。
1929年10月24日的华尔街。街上的人们像热 窝上的蚂蚁。当天有11个金融家自杀了。 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崩溃,这一天被称 为“黑色星期四”。
焦虑不安的人们注视着华尔 街股票的下跌
黑色星期四的华尔街
导火索:
等待救济的失业者
新政的实施是否如罗斯福所说的 “永远地纠正”了“我们经济制
度中的严重缺点”?为什么?
• 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 • 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治标不治本
为什么罗斯福被称为美国历史 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带领美国人民摆脱经济危机
罗斯福,一位出身高贵的总统,一
位腿部残疾的总统,一位空前绝后的总
统,一位最终成就了伟业的总统,他的
对“蓝鹰”标志,罗斯福曾有
拯救工业
一番颇为生动的解释:“在战争中, 在夜战的朦胧中,士兵们都在肩上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 罗斯福新政课件(共34张PPT)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 罗斯福新政课件(共34张PPT)
Recovery(复兴)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4、推行“以工代赈”
通过投资兴建大量公共设施,如水库、发电站、 公路、桥梁、机场、运动场、公园等,为失业者 提供就业机会。
——使就业人数增加,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
Relife(救济)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5、社会福利
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福利体制, 建立应急的救济机构,利用过剩物资救济 失业家庭。
Reform(改革)
1933年《国家工业复兴法》:由政府调节 工业生产中的问题,各个工业企业制订本 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规章确定各企业的 生产规模、产品价格、销售市场的分 配……凡是接受法规的企业,一律发给印 有“我们尽我们的职责”的蓝鹰标志。
蓝鹰标志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3、调整农业政策
通过《农业调整法》,对全国农业生产和销售进 行调节,限制产量,保护农产品价格。
吸尘器
已进入美国 寻常百姓家
洗衣机
电风扇
电冰箱
电话
美国经济空前繁荣: 20世纪20年代
到1924年,美国掌 握的黄金总额已达世界 黄金储存量的1/2,控 制了国际金融市场,世 界金融中心由伦敦移到 纽约。美国由战前的债 务国变成了债权国。当 时的美国被称为世界金 元帝国。主要资本主义 国家的经济“繁荣”一 时。
困线产上。 相
材料对二:
在过(资2本)政主府义国不家干,政预府经不过济多,干生预经产济盲,生目产扩处于大无。
政府剩状态。为追求利润,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规模。
材料三:
为减轻产品的积压,美国政府和资本家使用了大量刺
激手(3法)资鼓励本人家民消刺费激,如消有费意,压低制贷造款利虚息假,以繁分荣期。付款
等方式刺激人们提前消费等。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 罗斯福新政课件(共23张PPT)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 罗斯福新政课件(共23张PPT)

外贸 缩减 工业 下降 失业 人数
46.2% 40.6% 28.4% 16.5% 8.4% 1/3 70% 69.1% 50% 48% 50% 2/3
1700万 476万 300万 85万 300万 3000万
(3)破坏性特别大
沉重打击了资本主义世界
美国人民讽刺总统的无能,把各种 衰败景象都以“胡佛”命名。
1、原因:
(1)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2)直接原因:
①生产相对过剩。
②出现了全国性的股票投机活动。
2、爆发:
____年,一场空前的经济大危机迅速 席卷了____以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1929年10月24日,
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 股票崩溃,一场空前 的经济大危机迅速席 卷了美国以及整个资 本主义世界。这一天
自信从容 无所畏惧
有人说:林肯拯救了美国,而 他拯救了整个资本主义制度 。
四、罗斯福新政
1、目的:为了应付日益严峻的经济危机
2、特点: 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
3、内容:
(1)整顿金融体系。通过《 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
》,
(2)调整农业政策.通过《
》,调节农
业的生产和销售,限制产量, 保护价格。
——罗斯福
人民生活得到保障
4、结果:
美国经济缓慢复苏,人民生活改善
5、评价:
(1)积极性:新政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 了深远影响。
(2)局限性: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 下做出的政策调整,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 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 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我们尽我们的职责”的蓝鹰标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说课课件(24张PPT).ppt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说课课件(24张PPT).ppt

说教学过程
新政的背景:从繁荣到危机
生产过剩
生产
盲目扩大生产
消费
消费能力低下
病态经济
说教学过程
新政的背景:从繁荣到危机
黑色星期四的华尔街
经济 大危 机爆 发标 志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崩溃, 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四”。
说教学过程
表现
经济大危机—表现
金融业: 银行倒闭,股市崩溃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说课件
• 说教材 • 说学情 • 说教学目标 • 说重点难点 •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过程 •说练习巩固 •说板书设计 •说教学反思
说教学过程
他 创 造 了 美 国
美国国家纪念公园的“总统山”
他 拯 救 了 美 国
他呢?
说教学过程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
罗 斯福 新 政
说教学过程
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经济大危机
新政根本目的:
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统治
胡 佛
说教学过程 新政的措施: 课堂活动:联邦听证会
民众代表团:
1.股市崩溃了,银行破产了,想贷款恢复生产也做不到,更不敢去银 行存款。 2.企业倒闭了,没有倒闭的工厂也到处压低价格,一直亏损,工人整 天在闹事,无法正常工作。 3.农产品价格猛跌,市面上买不到面粉、牛肉、牛奶。 4.失业人数多,到处都是流浪汉,不敢出门,出门就被抢,甚至有生 命危险。
说教学过程
工业组: 新政的措施:
企业破产 市场萧条
中心措施—— 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国家工业复兴法》
企业怎样做才能得到蓝鹰标志?
企业必须进行公平竞争和公平对待工人, 遵守规定等才能得到蓝鹰标志。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罗斯福新政》课件(共50张PPT)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罗斯福新政》课件(共50张PPT)

(3)但新政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
社会的根本矛盾。
经济危机的影响
美国:失业工人、退伍军人示威游行
法国:工人罢工频繁,社会动荡
德国:工人罢工接连,法西斯乘机得势
日本:军国主义迅速抬头 美国是怎样应对经济危机的? 罗斯福新政
罗 斯 福
一、罗斯福实施新政的背景(原因)
阅读课本P40—P43页 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
胡佛:政府不干预,自由放任主义
罗斯福当选总统
富兰克林·罗斯福,一直被视为美 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是 20世纪美国最受爱戴的总统,也
是美国历史上唯一连任4届总统的
人,他是第一个坐着轮椅走进白
宫的强者,并开创了自己和历史
的新时代!
当选后面临的时局
金融危机:货币贬值,赋税增加 财政危机:政府财政收入锐减 工业危机:工业企业倒闭 农业危机:农产品生产“过剩”,出现滞销 贸易危机:商品交换锐减 社会危机:失业问题严重
美国纽约举行的盛大游行
请问:面对经济危机,当时的总统胡佛采取什么措施? 结果如何?
赫伯特·克拉克·胡佛
危机爆发时的美国总统胡佛
1929年10月24日(要您饿死)华尔街股票市场的崩溃,危机首先在美 国爆发。胡佛总统基本延续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使得经济危机迟迟得不 到解决。
“自由放任”政策
• “自由放任”政策是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 义传统经济政策。它认为市场机制是一只 “看不见的手”,能够自动调节经济活动; 政府的干预只能造成低效率和浪费,所以 没有政策就是好政策。“只有管得少,才 能管得好”,社会经济事务最好由不受国 家权力干预的个人决定,政府扮演好经济 “守夜人”的角色足矣。
面临这样的时局,美国人 内心充满了恐惧,罗斯福 采取了什么方式,安慰美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 罗斯福新政课件(33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  罗斯福新政课件(33张PPT)
The only thing we have to fear is fear Itself。
--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
探究2:阅读教材P61,假如同学们是罗斯福的 “智囊团”成员,请你们为罗斯福总统出谋划策
应该如何“管”?
第一组:财政金融委员会 第二组: 工业委员会 第三组: 农业委员会 第四组: 社会福利与就业委员会
资本家在销毁商品
资本家故意大量销毁产 品,拔掉田里未长成的 棉花,宰杀幼猪,把大 量的牛奶倒入河中,任 凭成熟的水果烂在技头, 玉米和小麦被当作燃料 付之一炬。英国资本家 把整船的橘子倾入大海, 巴西资本家则销毁了两 千多万袋咖啡。
工人砸碎工厂的玻璃
示威者与警察发生冲突
美国纽约举行的盛大游行
美国经济大减速
“大萧条”
从1929年到1933年,前后共5个年头。
影响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从金融危机波及到 工业、农业和商业各个部门,危机不断深化。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1/3以上, 国际贸易下降2/3以上,失业工人有3000万 人之多。
3.特点: 时间 长、 范围广、 破坏性大
等候领救济面包的长队 大危机时期美国穷人居住的棚屋区
①新政期间,美国经济开始了缓慢的复苏,工业和生产 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材料二: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新政”开创了市场
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 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 共同影响经济,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同时得以发 挥。——《大国崛起》 新政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公众对美国民主制度的信 心……美国国内一度出现的法西斯组织没有了市场。
1637年——荷兰郁金香危机,郁金香价格炒高; 1720年——英国南海泡沫事件,贿赂政府以股票换取国债,股价 虚高; 1837年——美国金融恐慌,第二合众国银行以票据维护自身稳定; 1907年——美国银行业危机,银行贷款大量押在股市和债券; 1929-1933年——美国股市崩盘,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 20世纪70年代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通货膨胀; 1987年——“黑色星期一”,中东局势紧张,华尔街出现崩溃; 1994-1995年——墨西哥金融危机,震撼全球; 1996年——日本楼市泡沫,房价下跌50%;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2007-2009年——美国次贷危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好的经济是完全自由的市场 “在这个不幸的时代,我们要
经济,最好的政府是不干预经
制定出一些计划来,把希望重 新寄托在那些压在经济金字塔
济的政府。生产是企业的事情, 底层,被人遗忘了的人们的身
国家不应该去管 。”
上。我为你们和我自己在这里
表示决心,要为美国人民举办
新政。 ”
自由 放任 政策
胡佛
新政 罗斯福
目的: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
罗斯福新政的措施
大危机中境况最惨的还是农业,农产品大量滞销, 农民负债累累,农产品价格已跌到历史最低点,猪肉三分 一磅,牛肉五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元钱。
对农业的调整:通过《农业调整法》
目的:保证农产品价格
罗斯福新政的措施
全美有1/4的人失业,达到1700万,在大大小小的城市中,饥民们排成长队,只为 等候免费的面包和一点点汤。绝望像阴云一样笼罩了整个美国。当时,美国各大 媒体都不得不用这两个字来形容30年代初的形势,那就是“恐惧”
大量企业破产,银行倒闭,失业 人数激增,人民深受其害
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情况表
美国 德国 6% 28.4% 16.5% 8.4% 1/3 工业下降 70% 69.1% 50% 48% 50% 2/3
失业人数 1700万 476万 近300万 85万 300万 近3000万
第13 课 罗斯福新政
一、从“繁荣”到危机(经济大危机)
(1)繁荣:20世纪20年代,美国 经济空前繁荣;但繁荣表象下却潜 藏着巨大的危机。 (2)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基本制 度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 (3)直接原因:全国性股票投机 活动出现。
经济大危机爆发
开始的国家:美国
“黑色星期四”来临。 在经历过短暂的虚假繁荣后,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 约股市突然打了个喷嚏,这 个喷嚏迅速蔓延,整个美国 都感冒了,接下来,所有资 本主义国家都被感染。资本 主义世界陷入到了一场前所 未有的病痛之中。
Dpressed Thirties——“萧条的三十年代“
经济大危机 抗议引失发业了的示严威重游行
的政治危机
德国希特勒上台
日本的扩张
经济危机的影响: 对世界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失业人数更是 超过3000万,民不聊生,社会动荡 ,引发了各国国内的政治与社会危 机,法西斯势力趁机发展壮大,加 剧了世界局势的动荡。
生产过剩 对工业的调整 企业破产 (中心措施)
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加强政府对工业的 调控。通过《全国劳工关系法》,一定范围内 维护工人利益,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
农产品 价格猛跌 对农业的调整
通过《农业调整法》,保证农产品价格
失业剧增 矛盾重重
推行以工代赈 兴建公共设施,提供就业机会
整顿金融体系:通过《紧急银行法案》,整顿银行
目的:恢复银行信用
罗斯福新政的措施
1932年,美国的国民收入从1929年的874亿美元下降到417亿美元,工业生产 1932年比1929年下降46%,13万家工商业公司破产,钢铁工业下降了近80%, 汽车工业下降了95%。工人工资降低40%。
对工业的调整(中心措施) 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加强政府对工业的调控。 通过《全国劳工关系法》,一定范围内维护工人利益
占全股国银市行崩总溃数的银4行9%。破产
1932年,工业生产指数比1929年下降了46.2%,有13万 家以上的工厂倒闭。钢铁工业下降了80%,汽车工业 下降了95%,农产品批发价格下跌54%,农民的农业净 收入从61亿美元降到20亿美元,100多万家农场破产。
企业倒闭农业减产
经济危机的影响:对美国
开始的标志:1929年美国股 票突然暴跌
开始的行业:金融业
特点:
涉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
材料1:从金融业迅速波及到几乎所有部门;从美国迅速蔓延 到所有资本主义国家。
材料2:一般的经济危机持续一年最多不过两年,而30年代初 的危机持续了长达5年之久,有的甚至更长。
材料3:资本主义世界生产减少了36%,失业工人3000多万, 几百万农民破产,上万家银行倒闭。整个资本主义的损失比 一战的破坏还要严重。
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工人失业
1929年10月24日的华尔街。街上 的人们像热窝上的蚂蚁。当天有 11个金融家自杀了。 从1929年9月繁荣的顶峰到1932 年夏天大萧条的谷底,道琼斯工 业指数从381点跌至36点,缩水 90%. 1929—1933年美国股票价 值损失总额达740亿美元,超过 1928年美国的国民收入总额。危 机期间,破产的银行达1万多家,
二、罗斯福新政:1933年 1、背景:
① 1929年-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引发政治危机 ②罗斯福担任美国总统 2、 直接目的:摆脱经济危机 3、根本目的:巩固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巩固 资产阶级统治)
4罗斯福新政的措施
据统计,到1933年初,美国银行倒闭事件已经上升到五千五百家, 有九百万储户失去了自己的存款。1933年3月3日,就是新任总统 罗斯福宣誓就职的前一天,全国已有32个州的银行全部关闭,整个 金融系统瘫痪,人们手拿支票,却无法兑现。
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由政府 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的完成这一任务
——罗斯福
田纳西水利工程中的水坝
旧金山金门大桥
推行“以工代赈”:兴建公共设施
社会福利: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应急的救济机构
目的:提供就业机会,稳定社会秩序
危机
措施
股市崩溃 银行倒闭 整顿金融体系 通过《紧急银行法案》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
走近罗斯福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 1882年1月30日—1945年4月12日),美国第32任总统, 美国历史上唯一连任超过两届(连任四届,病逝于第四届 任期中)的总统,美国迄今为止在任时间最长的总统。
◆1921年夏天,罗斯福 带全家在坎波贝洛岛休 假,在扑灭了一场林火 后,他跳进了冰冷的海 水,因此患上了脊髓灰 质炎症(俗称小儿麻痹 症)。高烧、疼痛、麻木 及终生残疾的前景,并 没有使罗斯福放弃理想 和信念,1924年,他又拄 着双拐重返政坛。1932 年竞选总统已双腿瘫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