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肿块细针穿刺细胞学的病理诊断
细针穿刺吸取细胞学检查对乳腺肿瘤病理结果及临床价值分析

细针穿刺吸取细胞学检查对乳腺肿瘤病理结果及临床价值分析作者:周丽红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2年第30期【摘要】目的探讨细针穿刺吸取细胞学检查对乳腺肿瘤的病理结果分析及临床价值。
方法对我院收治的73例乳腺肿瘤患者进行FNAC。
结果经本组FNAC病理诊断良性肿瘤28例(38.4%),恶性肿瘤为45例(61.6%)。
患者经术中冰冻切片或术后组织病理学证实,良性肿瘤为26例,恶性肿瘤为41例,FNAC诊断阳性符合率为91.8%,假阳性率为8.2%。
结论乳腺FNCA是一种准确、可靠、安全的诊断方法,能更方便、直观的检测出肿块的性质,在乳腺肿瘤早期发现及明确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为医生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关键词】细针穿刺吸取细胞学;乳腺肿瘤;冰冻切片;早期乳腺癌乳腺肿瘤是妇女常见病之一。
目前,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生活和工作压力的加大,导致妇女乳腺肿瘤的发生率呈不断的上升趋势。
据临床资料统计表明,其发病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10%。
早期乳腺癌的治愈率较高,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到85%~90%以上[1],但是,一旦癌细胞出现转移,五年生存率仅仅为18%[2]。
因此,早期确诊肿瘤的良性和恶性,可以对临床医师选择手术的方式提供更有利的指导,从而大大的改善了患者的预后。
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2年4月分别对73例乳腺肿瘤患者进行细针穿刺吸取细胞学检查(FNAC),分析其在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73例乳腺肿瘤患者,均为女性,年龄为24~67岁,平均年龄为(53.8±4.1)岁。
患者均因乳房胀痛及肿块就诊,其中单侧为61例,双侧为12例;乳腺皮肤有橘皮样改变为3例,同侧腋窝可扪及肿大淋巴结为4例,乳头溢液者为3例。
患者术前均行超声及FNAC检查,肿瘤最大3.2 cm×4.0 cm×4.0 cm,最小0.4 cm×0.4 cm×1.0 cm,术后行常规组织病理学检查。
乳腺包块穿刺细胞学检查与病理诊断的对比

乳腺癌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且越来越年轻化,严重危及了患者的生命安全。
在临床中,对乳腺癌患者予以尽早诊断、尽早治疗,是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手段。
目前,穿刺细胞学作为一种新兴肿瘤诊断方式,具有微创、操作简单、经济等优势,主要就是用细针穿刺病灶,取少量细胞成分予以涂片检查,在疾病诊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1]。
基于此,本文现选取92例2018年10月~2020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乳腺包块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穿刺细胞学与病理诊断的临床价值,报道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92例2018年10月~2020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乳腺包块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最小年龄为22岁,最大年龄为78岁,平均年龄为(45.27±3.58)岁;肿块最小直径为0.85cm ,最大直径为6.85cm ,平均直径为(4.15±1.05)cm 。
本研究所选病例均获得了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均知情同意。
1.2方法穿刺细胞学检查:指导患者取坐位,确定穿刺点,做好标记,之后常规消毒穿刺部位。
操作者用左手拇指、食指对肿块与周围皮肤进行按压,右手拿着注射器,与皮肤表面呈45°进针,进入肿块后,用右手中指拉出针芯,保持注射器负压状态,在肿块内多角度、多方向抽吸2~3次,之后缓慢放松针芯,消除负压状态,快速拔针,然后压迫止血。
拿掉针头,后拉针筒,将空气吸入注射器,然后插入针头,将标本推至载玻片涂片上,用浓度为95%的酒精固定10min ,染色后用显微镜予以观察。
病理诊断:在手术治疗中,将切除的肿块制成不同切面,之后置于载玻片上,做成4张印片,采用HE 染色法处理,镜检后予以细胞学诊断。
1.3观察指标比较穿刺细胞学检查与病理诊断的结果。
依据Bethesda 标准进行分级[2]:Ⅰ级为良性病变,未见恶性细胞与非典型细胞;Ⅱ级为非典型性病变,可见非典型细胞,但未见恶性细胞;Ⅲ级为可疑恶性病变,可见非典型细胞,但无法确定为癌症;Ⅳ级为恶性病变,可见恶性特征明显的肿瘤细胞。
乳腺肿块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

多普勒超声显像及其引导的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乳腺肿块的鉴别诊断价值

�摘要� 目的 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探讨多普勒超声显像及其引导的 细针穿刺 细胞学检查 在可触及 乳腺肿 块中的 术前运用二维� 彩色及能量多普勒超声对 127 例乳腺肿块进行超声检查 , 分析 127 例经过病 理证实, 85 例恶性, 42 例良 性�根据乳腺 肿块的
其二维声像图� 多普勒的血流特征, 然后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为超声� 无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 查, 以上结果均与病理相对照�结果 二维声 像图 及彩 色多 普勒� 能量 多普 勒超 声对 乳腺 肿块 的诊 断, 其灵 敏度� 特异 度� 准确 度分 别为 91.8% � 81.0% 和 88. 2% , 经 R OC 曲线分析 , 曲线 下面积 为 0.864 , 差异具 有统计 学意义 ( P < 0. 01 ) � 0% ) 高于无超 声引 导的 诊断符 超声引导的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对乳腺 肿块的 病理诊断 符合率 ( 98. 合率( 84. 2% )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 �结 论 检查对诊断乳腺肿块性质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 � 关键 词� 超声检查, 多普 勒; 活组织检查, 细针; 乳腺肿瘤 多普勒超声显像� 超声引 导的细针穿 刺细胞学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 电子版 ) 2011 年 5 月第 5 卷第 9 期
C hi n J Cl i ni cia ns( El ect ronic Ed i t ion) , Ma y 1, 2011, V ol . 5, No. 9
� 2 56 3 �
� 论著 �
多 普 勒超 声 显 像 及 其 引 导 的 细 针 穿 刺 细价 值
98% , i t wa s hi g her t ha n t he s i m pl e F NAC ( 84. 2% ) .The d i f ferences w e re si g ni f i ca nt ( P < 0. 05 ) . C D op p l er ul t ra soni ci m a g i nga nd F NAC t ha tg u i d ed by u lt ra s ou nd i s very a pp l i ed a nd va l ua bl e for d i a g nosi ngbrea s t neop la sm . � K � Ul tra s onog ra p hy, D op p l er ; Bi op sy, fi neneed le; Brea st ne op l a s m s
104例乳腺肿块针吸细胞学检查病理分析

可能是 因为肿块体积较小 , 部位深 , 触诊不清 , 穿刺未 能正确刺人
恶变组织 , 仅抽 吸到周边 的纤维脂 肪组织或腺 病组织 , 因此作 出
未找到恶性细胞。如果穿刺细胞学 阴性而临床高度怀疑恶性的 ,
应 重 复 穿刺 以 提 高 阳 性 率 , 加 做 术 中冰 冻组 织 切片 检 查 。 并 针 吸 细 胞 学 检查 可 疑癌 2 例 , 经 石蜡 切 片证 实 , 1 后 良性 病 变
增大 , 核染色质增多和核变 圆, 针吸 细胞 裸核增多 给诊断带来 一 定 的困难 , 存加上 医生持有保守心理 , 诊断 良性病 m造成漏诊 ;
而 恶 性 肿 瘤 中 一 部 分 分 化 较 好 癌 形 念较 小 , 胞 较 少 , 形 性 不 细 异
12 方法 .
() 1 穿刺时患者平 卧位 , 常规 消毒皮肤 , 穿刺 者左手
济快 速 , 确 诊 恶 性 肿 瘤 , 者 可 省 去 冰 冻 的 麻 烦 , 直 接 进 行 根 若 患 可
治手 术 。
大 部 分 良性病 变涂 片 中背 景 干 净 , 皮 细 胞 较 少 , 片 或 成 上 成 团分布 , 个细胞分布少 , 胞看 不到异型性 , 见到双核 裸核 、 单 细 常 肌 上皮 细胞 、 汗 腺样 细 胞 、 沫 细 胞 、 肪 细 胞 、 有 中 性 粒 细 大 泡 脂 也
明显 , 制片欠佳 , 色不清 , 染 细胞 重叠 , 造成诊断J 的困难 , 在加上 诊 断大夫对恶性肿瘤细胞认识不足 , 怕过诊造成 医疗事故 。今后 应加强对细胞形 态 的认识 的基 本功训 练 , 进一 步提 高诊断 的准
确性 。
者, 均经冰冻切 片、 石蜡切片 , E染色常规病理检查确诊 。 H
乳腺癌的辅助检查与病理诊断

乳腺癌的辅助检查与病理诊断乳腺癌作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临床上具有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特点。
准确、及时地进行乳腺癌的辅助检查和病理诊断,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乳腺癌常用的辅助检查手段以及病理诊断的相关内容。
乳腺癌的辅助检查主要包括:乳腺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等。
1. 乳腺影像学检查乳腺影像学检查是乳腺癌诊断中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乳腺X线摄影、乳腺超声、乳腺磁共振等技术。
(1)乳腺X线摄影:乳腺X线摄影是乳腺癌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可通过乳腺钼靶、乳腺钼酸钠注射检查等方式,观察乳腺内的结构、密度等情况,帮助确定肿块的性质。
(2)乳腺超声:乳腺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无辐射的检查手段,通过超声波的反射和传播特性,观察乳腺内的结构、肿块的形态、边界、血流情况等,对于乳腺肿块的定性、定位和定性有较高的准确性。
(3)乳腺磁共振:乳腺磁共振是一种高灵敏度的乳腺影像学检查手段,对于早期和多中心性乳腺癌的检出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但是成本较高,临床应用相对有限。
2. 肿瘤标志物检测乳腺癌的肿瘤标志物检测是通过测定患者血清或体液中特定肿瘤标志物的水平来辅助乳腺癌的诊断和监测疗效的方法。
(1)CA15-3:CA15-3是目前临床应用较广泛的乳腺癌肿瘤标志物,通常用于监测乳腺癌的治疗效果和疾病进展情况。
(2)CEA:可作为乳腺癌的辅助诊断指标,尤其在晚期乳腺癌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3.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是一种简便、低创伤的乳腺癌辅助检查方法。
通过将极细的针头插入肿块或可疑乳腺区域,采集细胞进行细胞学检查。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可以明确肿块的良恶性,但是其敏感性和特异性相对较低,对于病理诊断存在一定局限性。
4. 组织病理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是乳腺癌最可靠、最准确的诊断手段。
通过乳腺活检、手术切除标本等方式,将乳腺肿物组织进行常规石蜡切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组织结构和染色阳性的肿瘤标记物,以确定乳腺癌的类型、浸润深度、分级和分子化性等信息。
乳腺癌的细胞学检测与诊断

乳腺癌的细胞学检测与诊断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可以发生在男性,但较为罕见。
及早的细胞学检测与准确的诊断对于乳腺癌的治疗与预后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乳腺癌的细胞学检测方法以及在诊断中的应用。
一、细胞学检测方法1.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测(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简称FNAC)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测是一种简单、可靠的乳腺癌细胞学检测方法。
该方法通过使用细针将乳腺肿块内的细胞抽取出来,并在显微镜下进行细胞学检查。
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痛苦轻等优点,适用于囊性和实质性乳腺肿块的细胞学检测。
2. 刮片细胞学检测(Scraping Cytology)刮片细胞学检测是一种常用的乳腺癌细胞学检测方法。
该方法通过刮取乳房表面的细胞来进行细胞学检查。
这种方法适用于表面可见的乳腺肿块和乳头溢液的细胞学检测。
3. 组织细胞学检测(Tissue Cytology)组织细胞学检测是通过活组织或切除标本进行的细胞学检测方法。
它采用镜下细胞学技术,对切取的乳腺组织进行细胞学分析,以确定组织发生的恶性变化。
组织细胞学检测具有高度准确性和确诊率,是乳腺癌诊断中最可靠的方法之一。
二、细胞学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1. 鉴别良性与恶性乳腺肿块细胞学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一大应用是鉴别良性与恶性乳腺肿块。
通过细胞学检测可以观察细胞形态、细胞核的形态和大小、染色质等特征,从而判断肿块的性质。
良性乳腺肿块的细胞学特征往往规则性更好,核大小一致,细胞排列有序;而恶性乳腺肿块的细胞学特征则较为异质性,核大小不一,细胞排列不规则。
2. 活检前评估细胞学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还可以进行活检前评估。
活检是一种获取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的方法,但由于其创伤性和费用较高等缺点,细胞学检测可以在活检之前进行初步评估。
在细胞学检测结果为恶性的情况下,可以直接进行手术治疗或其他进一步检查;而在细胞学检测结果为良性的情况下,可以避免无谓的手术风险。
细针穿刺细胞学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a g no s t i c a c c ur a c y o f br e a s t l u m ps a r e hi gh,e s pe c i a l l y i mp or t a nt f o r br e a s t c a nc e r s c r e e n i n g. I t a l s o c an p a r t i a l l y s ub — s t i t ut e f r o z e n s e c t i o n i n br e a s t c a nc e r s ur ge r y a nd de t e r mi ne t he hi s t ol o gi c a l t y pe of s om e b e ni g n t um o r s .
[ A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v a l u e o f f i n e n e e d l e a s p i r a t i o n c y t o l o g y( F NAC)i n t h e d i
・
9 4 1 3年 4月 第 1 0卷 第 8期
L a b Me d C l i n , Ap r i l 2 0 1 3 , Vo 1 . 1 0 , N o . 8
・
论 著 ・
细 针 穿 刺 细胞 学在 乳 腺 肿 块 诊 断 中的 临床 应 用
李 沛 , 杭 国琴 , 许 云 , 杨 荣生 , 彭 骏( 湖北 中医药大 学附属 医 院/ 襄 阳市 中医医院
【 摘 要】 目的
4 4 1 0 0 0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腺肿块细针穿刺细胞学的病理诊断
细针穿刺细胞学( 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C)因其简便快捷安全准确性高不需要特殊设备和价格低廉而被临床广泛应用,尤其在基层医院更为适用。
对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本文收集乳腺细针穿刺细胞学127例进行病理诊断,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7病例中,年龄11~73岁,平均(42±9.2)岁,病程3 d~5年。
1.2 方法: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用10 ml一次性注射器配7号注射针头,左手固定肿块,右手持注射器刺入肿块内,形成负压抽吸数次;再改变方向抽吸,吸取足够的标本;然后放负压退针,将针吸材料均匀涂玻片数张,用95%酒精固定10 min后,伊红染色,光镜观察。
2、结果:252例中恶性肿瘤诊断的正确率为98.5% (66/67),良性病变诊断正确率为95.1% (176/185)。
假阳性率为1.5% (1/67)。
总正确率为96.0%(242/252)。
图:乳腺癌针吸细胞学与病理组织学的对比
3、讨论:
乳腺肿块在临床上很常见,肿块的性质决定手术切除方式及预后。
细针针吸细胞学作为临床乳腺肿块定性诊断方法,具有方法简便、安全快捷、经济实用和诊断率高等优点,近似于无创伤,同时不会导致癌细胞的转移,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
乳腺肿块的鉴别非常重要,一部分肿块根据病史体征及触诊即能确定,但有一些肿块需经过多种检查手段才能确诊,尤其须经病理检查才能确定。
远红外透照、热图、钼靶照相、CT都对乳腺肿块的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
但影像学的检查并不能完全代表病理性质。
如乳腺纤维瘤恶变早期影像学并不能见到毛刺状边缘这一特征性的癌性包块的影像改变。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是接近于病理切片检查的一种方法,可以直观检查细胞的情况。
FNAC的诊断主要依据下列基本要素:①涂片背景;②细胞分化程度;③细胞的排列;④裸核的细胞形态等。
如果术者穿刺准确且手法熟练,则检出阳性率较高。
若经验丰富,则可通过FNAC作出病理分型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