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浙江高考作文题目

合集下载

2017年浙江高考作文题目+范文

2017年浙江高考作文题目+范文

2017年浙江高考作文题目+范文2017年浙江高考作文题目+范文2017年浙江高考作文题目未公布!最新消息小编会为大家及时更新,以下是2017年浙江高考作文题目及范文,欢迎大家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网上购物,视频聊天,线上娱乐,已成为当下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业内人士指出,不远的将来,我们只需在家里安装VR(虚拟现实)设备,便可以足不出户地穿梭于各个虚拟场景:时而在商店的衣帽间里试穿新衣,时而在足球场上观看比赛,时而化身为新闻事件的“现场目击者”……当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世界中的“现实”时,是选择拥抱这个新世界,还是刻意远离,或者与它保持适当距离?对材料提出的问题,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论述类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

②标题自拟。

③不得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真题解析今年浙江卷作文题,可说是情理之中。

它与近年的高考作文题保持了浙江卷的特点。

一是延续了与生活对接的风格。

当今是个互联网遍布的时代,人们总在网络与社会、虚拟与现实中穿梭。

作文材料的内容对每个学生而言,都是日常关注并熟悉的话题。

材料是接地气,学生发挥空间很大。

二是审题难度不大,作文从生活表现、发展趋势、对待态度三个层面表达了“虚拟世界”所包含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快捷地掌握作文题所指向的论述对象,清楚了三种不同的对待态度,这让考生快速通过好审题关。

三是作文仍沿袭近来的“思辨型题目”,仍然考查二元关系“虚拟与现实”。

考生对“虚拟”不是简单地持以否定或肯定态度就可以完成作文。

四是命题有效防止套话作文,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世界中的“现实”,这是一个很有规范意义的命题,考生写作必须在这个命题框架下构思;否则就有离题、跑题之嫌,这就在保证有话可说的前提下,有效地规避了套话作文。

作文材料给出了三种态度:拥抱代表着融入与沉浸,刻意远离代表着拒绝与抵制,保持适当距离代表着适度接近、理性对待。

2017浙江高考作文解析

2017浙江高考作文解析

2017年高考今日开考,今年浙江卷的作文题是: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心灵之书”,对此你
有怎样的思考?请对作家的观点加以评说。

(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的作文)
记者邀请到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教师、文学博士崔勇对作文题进行点评。

崔勇点评:有字之书,很好理解。

就是我们日常所见的各类书籍。

它是人类过去的精神生活的留存——含括智慧和愚昧;无字之书,也比较好理解,一般来说它指的是我们所面对的纷繁复杂的当下社会。

心灵之书呢,也好理解,它就是要求我们在人生过程中的“心灵成长”和“内心关照”,也就是和“头顶上的星空”相对应的“内心的律令”——自我的道德诉求。

所以说,这个题目相对来说比较好理解,也就是说,学生可以比较容易把握题旨。

把握好题旨,写起来就不太会跑题。

其次,这个题目比较有思辩性。

它暗含着要对这“三本书”之间的关联进行分析。

最终要落实在“心灵之书”上来。

因为无论是有字之书,还是无字之书,最终都是要完成“心灵之书”,也就是“自我成长”。

再则,阅读广泛、思维活跃的学生,还可以联系到《西游记》中师徒四人最后在灵山取“有字真经”和“无字真经”的故事,来展示自己的阅读和思考的才华。

总之,这个题目可写,能写。

总体来说,不错。

【浙江卷】2017年高考高分作文赏析(共8篇)

【浙江卷】2017年高考高分作文赏析(共8篇)

浙江卷】2017 年高考高分作文赏析(共8 篇)2017 年浙江高考语文卷的作文题目是这样的: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心灵之书”。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

【注意】①自拟题目。

②不得少于800 字。

③不得抄袭、套作。

题目分析◎杭州市瓶窑中学何立庆先引用孔子的一段话,《论语·子路》篇记载:孔子的学生子路问孔子,如果卫国的国君要你去帮助他治理国家,您老人家首先要做的事情是什么?孔子回答说:“必也正名乎!”子路说,有这样的事情啊?老师,您也太迂腐了吧,您怎么正名啊?孔子回答说,子路,你这个人好粗鲁,君子对于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就让它空着,不懂就让它不懂,不要自以为是去解释,要知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

这段“名正言顺”的话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名”是什么?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一般的概念,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意思,“正” 的标准是什么?是在特定的语境中对这个一般的概念作出最合理(符合语境)的解释,只有这样,你对“名”的阐述才能合理合规合情合法,在各种场合说得通,说得令人信服,即达到“可言”的程度,并且对于自己的阐述不能随便马虎(“无所苟”)。

那么,对孔子的言论,我们可以确立四个维度:“名”的对象和内涵,“正”的标准和判断,“可言”的思辨和依据,“无所苟”的态度和价值。

如果把这四个维度引申到对2017 年的我省高考作文的审题立意之中来,那么,毫无疑问,首先应该对“有字之书” “无字之书”“心灵之书”这三本书的内涵作出合理的解释,根据一般的理解,“有字之书”是通过视力和听力读取的书,“无字之书”是人生的阅历感悟、前人的经验教训、社会的发展规律、自然的进程演变等,“心灵之书” 是情感的跌宕起伏、精神的收放自如、思想的迸发延伸、灵魂的激越飞扬等。

(完整word版)2017浙江卷高考语文试题真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word版)2017浙江卷高考语文试题真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风靡.(mí)各大城市的共享单车给大众出行带来了便利,但乱停乱放,妨碍交通,成为城市“烂疮.(chuāng)疤”,则与共享的初衷背道而驰。

B.某某快递公司陷入“自噬.(shì)”的困境,背后是快速扩张带来的后遗症;加盟模式曾是其业绩突飞猛进的密诀,但也是动摇其大厦基石的蚁穴.(xué)。

C.近日,《我是范雨素》一文在网上刷屏,开篇一句“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zú)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得极为拙劣”,便让很多人不禁.(jìn)潸然泪下。

D.作为一部主旋律片,《湄公河行动》真实再现了那场发生在金三角的缉.(jī)毒战役,片中抓捕过程之惊险,战斗场面之惨烈,令人咋.(zé)舌。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A项,风靡mǐ;B项,秘诀;C项,不禁jīn。

【考点定位】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后2—3题。

有人曾将人工智能与人类之间存在的微妙关系,称为“智慧争夺战”。

【甲】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欧洲开启..了“人脑项目”,集神经科学、医学和计算机等多领域为一体,试图从科学高地上把握技术。

这种“智慧竞争”不只是人类脑科学研究的自我赶超,更包括心理与情绪在内的自我认知。

让这场智能革命惠及所有的人群,使得人人可以享受智能的红利,这是时代付与..我们的使命。

【乙】不管..达到临界值,超过人类智能总和的“奇点时刻”能否到来,我们都应当从智慧的延伸中,努力升华那独一无二....的想象与思考,理性与善良。

【丙】这或许才是人类认识自己、激发潜力的关键所在。

2.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启B.付与C.不管D.独一无二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B.乙C.丙【答案】2.B3.B【解析】2.试题分析:B项“付与”错误,应是“赋予”。

2017年高考语文浙江卷作文范文《品读人生三书,书写智慧华章》!

2017年高考语文浙江卷作文范文《品读人生三书,书写智慧华章》!

2017年高考语文浙江卷作文范文浙江卷: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心灵之书”,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对作家的观点加以评说。

(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的作文)范文1《品读人生三书,书写智慧华章》作家之言,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

人生于世,需读“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方能洞察世事,丰盈内心,成就智慧人生。

“有字之书”乃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我们获取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古今中外,典籍浩如烟海,每一本书都蕴含着作者的思想和智慧。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

通过阅读有字之书,我们可以领略古今中外的文化瑰宝,了解历史的兴衰荣辱,感受文学的魅力,掌握科学的奥秘。

从《论语》中我们领悟到为人处世的道理,从《物种起源》中我们了解到生物进化的规律,从《理想国》中我们思考着社会的理想形态。

有字之书为我们打开了知识的宝库,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

然而,“无字之书”同样不可或缺。

社会是一本博大精深的无字之书,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人际交往中的纷繁复杂、大自然的神奇奥秘,都是这本书的内容。

我们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在挫折中学会坚强,在与人相处中懂得宽容。

一次旅行,让我们领略不同的风土人情;一份工作,让我们体验职场的酸甜苦辣;一场公益活动,让我们感受奉献的快乐。

无字之书让我们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我们的认知更加全面、深刻。

“心灵之书”则是我们内心世界的写照,是对自我的审视和对人生意义的探寻。

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我们容易迷失方向,心灵之书能让我们回归内心的宁静,找到真实的自我。

当我们面对功名利禄的诱惑时,心灵之书提醒我们保持清醒,坚守道德底线;当我们遭遇挫折和困难时,心灵之书给予我们勇气和力量,让我们重新振作。

只有读懂心灵之书,我们才能拥有坚定的信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不被外界的喧嚣所干扰,不被世俗的观念所左右。

读好这三本大书并非易事,需要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探索和领悟。

2017浙江卷高考语文试题真题及答案

2017浙江卷高考语文试题真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风靡.(mí)各大城市的共享单车给大众出行带来了便利,但乱停乱放,妨碍交通,成为城市“烂疮.(chuāng)疤”,则与共享的初衷背道而驰。

B.某某快递公司陷入“自噬.(shì)”的困境,背后是快速扩张带来的后遗症;加盟模式曾是其业绩突飞猛进的密诀,但也是动摇其大厦基石的蚁穴.(xué)。

C.近日,《我是范雨素》一文在网上刷屏,开篇一句“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zú)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得极为拙劣”,便让很多人不禁.(jìn)潸然泪下。

D.作为一部主旋律片,《湄公河行动》真实再现了那场发生在金三角的缉.(jī)毒战役,片中抓捕过程之惊险,战斗场面之惨烈,令人咋.(zé)舌。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A项,风靡mǐ;B项,秘诀;C项,不禁jīn。

【考点定位】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后2—3题。

有人曾将人工智能与人类之间存在的微妙关系,称为“智慧争夺战”。

【甲】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欧洲开启..了“人脑项目”,集神经科学、医学和计算机等多领域为一体,试图从科学高地上把握技术。

这种“智慧竞争”不只是人类脑科学研究的自我赶超,更包括心理与情绪在内的自我认知。

让这场智能革命惠及所有的人群,使得人人可以享受智能的红利,这是时代付与..我们的使命。

【乙】不管..达到临界值,超过人类智能总和的“奇点时刻”能否到来,我们都应当从智慧的延伸中,努力升华那独一无二....的想象与思考,理性与善良。

【丙】这或许才是人类认识自己、激发潜力的关键所在。

2.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启 B.付与 C.不管 D.独一无二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 B.乙 C.丙【答案】2.B3.B【解析】2.试题分析:B项“付与”错误,应是“赋予”。

2017年浙江高考作文题目出炉

2017年浙江高考作文题目出炉

2017年浙江高考作文题目出炉
导读:本文2017年浙江高考作文题目出炉,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为这一天,我们准备了太多年。

无论结果如何,过程中的成长收获都值得你我珍藏。

下面是高考栏目为你整理的“2017年浙江高考作文题目出炉”,希望对你有帮助!
2017年浙江高考作文题目出炉【高考作文:2017年浙江高考作文题目出炉!】
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心灵之书”,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对作家的观点加以评说。

(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的作文)
阅读延伸:
以物为线索
【特点】
在叙事的过程中,让某一物品在事件的各个阶段重复出现,并通过各种手段加强它的形象。

这种物件往往起过渡作用或象征和点明中心思想。

以人为线索
【特点】
以人为线索叙事,要注意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人物性格的统一,
还要注意人物年龄特征、外貌、动作、地方和民族特征、生活习惯等方面的统一。

否则,容易造成混乱。

以思想变化为线索
【特点】
这种写法,思想发展的主线要分明。

思想变化的各个阶段贯要自然,对照要清楚。

2017年高考浙江卷优秀、满分作文(5篇)

2017年高考浙江卷优秀、满分作文(5篇)

2017浙江卷优秀作文
原题回放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

注意:①题目自拟。

②不得少于800字。

③不得抄袭、套作。

﹌﹌﹌﹌﹌﹌﹌﹌﹌﹌﹌﹌﹌﹌﹌
在书本与大地中浇灌心灵
曾有作家言人生不可或缺三本书:有字之书,无字之书
与心灵之书,窃以为他所言极是。

人唯有在书页蹁跹于指尖,双足扎根于生活,同时不断翻阅,省察,增删,直面截然不
同于外界的内心,方能成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浙江高考作文题目
导读:本文2017浙江高考作文题目,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高考中没有失败,它带给每个人的深刻思考刻骨铭心的经历和感受都是不可多得的财富。

我们为理想而奋进的过程,其意义远大于未知的结果。

高考资讯请关注高考网。

2017浙江高考作文题目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心灵之书”,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对作家的观点加以评说。

(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的作文)
顺叙法
【特点】
顺叙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叙述事情,这就跟事情发生发展的实际情况相一致,所以易于把文章写得条理清楚,脉络分明。

运用顺叙,要注意剪裁得当,重点突出。

否则,容易出现罗列现象,犯平铺直叙的毛病,像一本流水帐,使人读了索然无味。

倒叙法
【特点】
倒叙并不是把整个事件都倒过来叙述,而是除了把某个部分提前外,其他仍是顺叙的方法。

采用倒叙的情况一般有三种:一是为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把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部分提到前面,加以
突出;二是为了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三是为了表现效果的需要,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倒叙时要交代清楚起点。

倒叙与顺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还要有必要的文字过渡,做到自然衔接。

特别要注意,不要无目的地颠来倒去,反反复复,使文章的眉目不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