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4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教案 苏科版

合集下载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教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教案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第4节“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本节主要介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类型、产生原因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 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20Hz~20000Hz;2.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类型:次声波、超声波;3. 声音的产生原因:振动;4. 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如B超、声呐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类型、产生原因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2. 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3.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验证物理规律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产生原因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2. 教学重点: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类型及其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振动器、声呐等);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遇到的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现象;2. 理论讲解:介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类型、产生原因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3. 实验演示:进行相关实验,如振动器实验、声呐实验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人耳听不到的声音;4. 随堂练习:让学生回答相关问题,如“人耳为什么听不到次声波和超声波?”、“次声波和超声波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等;6.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思考和探究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在生活中的更多应用。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类型:次声波、超声波产生原因:振动应用:B超、声呐等七、作业设计1. 请列举生活中你听到过但不知道是什么声音的例子,并尝试解释其产生原因;2. 请查阅资料,了解次声波和超声波在医疗、海洋探测等方面的应用,并结合实例进行说明;3. 思考一下,如何利用次声波和超声波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理论讲解、实验演示、随堂练习等环节,使学生了解了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类型、产生原因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1.4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教教学设计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1.4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教教学设计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1.4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原因和特点;2.能力目标:能够分析和解释人耳听不到的声音产生的原因;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增强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

二、教学重点1.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原因;2.人耳无法感知的声音特点。

三、教学内容1.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概念;2.人耳无法感知的声音特点;3.声音波长与频率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实验器材、教学课件;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一段无声的视频片段或播放低音频率的音乐,引发学生对人耳无法感知声音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思考。

步骤二:概念讲解(15分钟)1.教师通过PPT,首先向学生解释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概念。

说明人耳能够感知的声音范围的上限和下限。

2.教师向学生介绍不同声音频率对应的声音和物体的实例,让学生了解不同频率声音对人的影响。

3.教师利用PPT或实验器材演示一些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实例,如超声波探测器、次声波发生器等,让学生亲身感受人耳无法感知的声音。

步骤三:讨论与实验(25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人耳无法感知的声音的实例,并找出这些声音的特点。

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通过不同频率的声音波发生器来观察声音的变化,进一步理解声音频率对人耳的影响。

步骤四:概念梳理(10分钟)1.教师总结学生讨论的结果和实验观察的现象,帮助学生梳理人耳听不到声音的特点和原因。

2.教师通过PPT,讲解声音波长与频率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不同频率声音波长的变化对人耳的影响。

步骤五:拓展(10分钟)教师通过举例让学生了解人耳无法感知的声音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如超声波在医学诊断和工业检测中的应用等,拓宽学生对声音的认识。

步骤六:小结与巩固(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整理本节课的笔记,做好复习准备。

2021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声现象 四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名师教案 苏科版

2021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声现象 四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名师教案 苏科版
D组:超声波能使清洗液剧烈振动,有去污作用,人们制成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还能使塑料膜之间摩擦生热,粘合在一起,制成超声波焊接器。
E组:次声波是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飞机飞行,火箭发射,火车,汽车奔驰都会产生次声。大自然中火山爆发,陨石坠落,地震,海啸,台风,雷电都会产生次声波,它能传的很远,能轻易绕过障碍物,无孔不入。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声现象 四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名师教案1 苏科版
教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Hz-xx
(2)通过交流与合作,了解超声波的特点,了解超声波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
(3)了解次声波的特点及其危害。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超声与次声,感受超声与次声。
给学生观看B超图像。
总结:超声波具有定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可用于测距、清洗、焊接,医院里还用于击碎患者肾结石,免于病人开刀的痛苦。
3、次声波
次声波人耳听不见,它却时刻潜伏在我们身边,它是怎么产生,有哪些危害,请E组同学上台汇报。
癖结:地震产生次声波会使房屋倒塌,对人类造成伤害。科学家正在研究、监测和控制次声波,有效避免它的危害,并利用它预报地震,台风和监测核爆炸。
学生阅读P21页的“生活·物理·社会”。
了解一些动物的听觉范围,并说出与此相关的生活习性。
A组:人胶利用超声波定向性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特点制成声纳,可以发现潜艇和鱼群,还可以测绘海底形状。
B组:超声波可以成像。医院利用B型超声波诊断仪做胃部、腹部检查,还可以观察胎儿的发育情况。
C组:利用超声波的多普勒效应制成速度测定器,交警在高速公路上测定车辆的速度。
三、课堂练习

2021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4人耳听不见的声音教案 苏科版

2021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4人耳听不见的声音教案 苏科版
(二)超声波在生活中的应用。
看一看:
用多媒体播放声呐形成的声波、胎儿的B超图像,超声波速度测定器。
动脑思考:
(1)教材中五幅超声波的应用分别利用了超声波的什么特点?
生:共同讨论分析,说出自己的看法。
师:总评总结。
设问:(2)实际生活中超声波的作用还有哪些?
学生:根据自己课前查找的相关资料,发表看法。
教师:点评回答情况。
三、
拓展
延伸
四、
课堂
小结
五、
布置
作业
板书
设计



40374 9DB6鶶30273 7641癁29827 7483璃25893 6525攥l34123 854B蕋31166 79BE禾$20088 4E78乸32868 8064聤36524 8EAC躬Z[31613 7B7D筽
知道什么是超声波,什么是次声波
难点
超声波与次声波的特征及应用解释。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提要
教 学 环 节
集 备 意 见
个 人 复 备
一、
复习
旧知
引入
新课
在我们生活中,我们能听见蜜蜂飞舞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为什么听不见蝴蝶飞舞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呢?
二、
讲授
新课
(新知
探究)
(一)探究“人耳听觉的频率范围”。
多媒体播放:蜜蜂、蝴蝶在花上飞舞。
(屏幕显示下列内容,学生自主阅读、学习)
(1)人耳能听到的声波的频率范围:20Hz——xx0Hz;
(2)频率高于xx0Hz长声波叫做超声波;
(3)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做次声波;
(4)人和一些动物听觉的频率范围表。
(教材P20 表格内容)

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学案2021--2022学年上学期苏科版物理八年级

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学案2021--2022学年上学期苏科版物理八年级

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学案 20212022学年上学期苏科版物理八年级在设计这个学案时,我旨在通过一系列有趣且互动性强的活动,让学生们能够理解并掌握声音传播的基本原理,尤其是人类耳朵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

活动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同时增强他们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教学目标明确地定位于让学生们了解人耳的听觉范围,并能够通过实验验证不同频率和振幅对声音响度的影响。

我期望通过本节课,学生们能学会使用简单的科学仪器,如频率计和声级计,从而提高他们的实践技能。

在本节课中,我将重点讲解人耳的听觉机制和声音的物理特性,难点则在于如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频率和振幅对声音特性的影响。

我会通过一个简单的引入活动,让学生们注意到的声音,并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我们能听到某些声音,而其他声音却听不到。

然后,我会播放一段不同频率和振幅的声音样本,让学生们用耳朵去感受并尝试描述这些声音的特点。

进入实验环节前,我会先向学生解释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大约是20Hz到20,000Hz,并简要介绍频率和振幅对声音特性的影响。

随后,学生们将被分成小组,每组都会得到一套实验器材,按照指导步骤进行实验。

第一项实验是验证人耳听觉范围。

学生们需要使用频率计来测试不同频率的声音,并记录下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

这个过程中,他们会发现耳朵对于高频和低频声音的敏感度不同。

第二个实验是探究振幅对声音响度的影响。

学生们会用不同的力度敲击同一个物体,使用声级计测量声音的响度,并记录数据。

通过对比不同力度下的声音响度,学生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振幅的变化对声音响度的影响。

在活动过程中,我会巡回指导各个小组,解答他们遇到的问题,并确保实验操作的正确性。

对于活动的重难点,我会特别强调听觉范围的界定和实验数据的准确记录,鼓励学生们积极思考和讨论实验现象。

课后反思环节,我会询问学生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感受,并根据他们的反馈进行教学方法的调整。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1.4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导教学设计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1.4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导教学设计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1.4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导教学设计I. 教学目标1.知道人耳听不到的声音是指频率小于20Hz或大于20000Hz的声音。

2.了解人耳范围内正常可以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

3.理解不同生活场景中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特点和应用。

II.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对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范围和特点进行认识和理解。

2.教学难点:学生了解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在不同生活场景中的应用。

III. 教学准备1.课件:准备一张包含人耳听觉范围和不同场景应用的PPT。

2.实验器材:频率计、声压计。

3.实验材料:不同频率的声源。

IV. 教学过程步骤1. 导入新知识1.在课堂上播放一段20Hz和20000Hz之间的声音,让学生听后思考这样的声音是否能被人耳听到。

2.引导学生讨论,解释为什么有些声音可以被人耳听到,而有些声音人耳无法感知。

步骤2. 学习新知识1.在PPT上展示人耳听觉范围的图表,包括低于20Hz和高于20000Hz的频率范围。

解释图表中的内容。

2.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有哪些声音超出了人耳的听觉范围。

步骤3. 实验探究1.将频率计和声压计连接起来,让学生观察和记录频率计和声压计的示数。

2.依次使用不同频率的声源,从低频到高频使学生观察示数的变化。

记录观察结果。

3.引导学生讨论观察结果,总结哪些声音无法被人耳听到。

步骤4. 拓展应用1.在PPT上展示几个应用场景的图片,如医学超声波、蝙蝠的超声波导航等,让学生思考这些场景中为什么使用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2.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可能接触到的其他应用场景,如防狗笼中的超声波等。

步骤5. 知识总结1.在PPT上归纳总结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和特点,让学生进行朗读和默写。

步骤6. 课堂练习1.在PPT上设计一些选择题和解答题,检验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2.学生完成课堂练习后,进行答案解析和订正。

V. 教学延伸1.带领学生参观科技馆等相关场所,通过展品和展示解释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原理和应用。

8年级物理苏科版上册教案《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8年级物理苏科版上册教案《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8年级物理苏科版上册《四、人耳听不到的声音》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超声波的特点,了解超声波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

2.了解次声波的特点及其危害。

3.拓宽学生视野,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渗透环境保护意识教育。

4.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查找资料,整理资料以及交流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分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

三、实验器材音频发生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加湿器手提电脑四、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大家听说过小狗会做算术吗?请大家看段视频,(播放视频)小狗真的这么聪明吗?想让你家的小狗也变的这么聪明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学完本节课内容,你也可以训练小狗做算术。

板书课题: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2. 人和一些动物听觉的频率范围大家看,这是音频发生器,用它可以发出各种频率的声音,请问同学们什么是频率,频率单位是什么?(学生回答),好我们用音频率发生器发出声音,大家来听一听。

打开音频发生器,他有×100档,×10档,×1档,发出1500Hz的声音,同学们能听到吗?然后发出15Hz声音,同学们能够听到吗?(学生回答),那么它是不是还在发声呢?下面找一个同学来摸一摸纸盆,有什么感觉?(学生说出感受),(纸盆在振动,在发声)。

纸盆在振动说明它在发声,但是我们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

有些频率声音是我们人耳听不到的,每个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并不相同,一般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为:20~20000Hz ,频率高于20000 Hz的声音是超声波,低于20 Hz的声音是次声波。

板书:可听声:频率在20~20000Hz之间。

1. 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 Hz。

2. 次声波:频率低于20 Hz。

在我们生活中,蝴蝶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5-6次,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300—400次,我们能听到谁飞行发出的声音?(学生回答),那为什么听不到蝴蝶发出的声音呢?(学生回答)。

人的听觉的范围是20~20000Hz,那动物的听觉频率范围呢?接下来请大家阅读:人和一些动物听觉的频率范围,并思考:哪些动物能听到超声波,哪些动物能听到次声波?(学生阅读,回答)刚看到的小狗做算术视频,小狗肯定没有这么聪明,只是狗的主人向小狗发出了超声波信号,大家也可以用超声波训狗器训练你家的小狗。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教学设计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教学设计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道人耳的听觉范围是有限的,了解人耳可以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2.了解低于人耳听觉范围的声音被称为次声,高于人耳听觉范围的声音被称为超声;3.能够举例说明次声和超声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1.理解人耳听力范围的概念,区分次声和超声;2.掌握次声和超声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1.理解次声和超声的产生机制;2.掌握次声和超声的应用领域。

四、教学准备1.教学工具:多媒体投影仪、计算机、音频设备;2.教学材料:PPT、课件、音频片段;3.实验器材:音叉、超声波发生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投影仪播放一段频率在人耳听觉范围内的声音,让学生感受到声音对人的影响,并提出问题:人耳可以听到哪些声音?•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知识介绍(10分钟)•通过PPT呈现人耳的听力范围,包括低音和高音的频率范围。

•解释次声和超声的概念,并说明它们分别对应的频率范围。

3. 归纳总结(5分钟)•与学生一起总结人耳听力范围、次声和超声的概念,并进行强调。

4. 案例分析(10分钟)•利用音频设备播放一段次声示例,例如风的声音、地铁的声音等。

•利用音频设备播放一段超声示例,例如蝙蝠发出的声音等。

•引导学生观察和听取这些声音,并辨别其不同。

5. 探究实验(15分钟)•利用音叉和超声波发生器进行实验,分别产生低频音和高频音。

•让学生观察实验过程,并记录观察结果。

•引导学生思考次声和超声在实验中的表现,并让学生得出结论:人耳无法听到超声。

6. 应用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讨论次声和超声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例如,次声被用于地震预警、动物间的通信等;超声被用于医学超声成像、清洁等领域。

•引导学生思考次声和超声的应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7. 拓展延伸(10分钟)•设计小组活动,要求学生合作进行课外拓展,寻找更多次声和超声的应用,并进行汇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1.4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教案苏科版
教学目标
1、知道人的听觉范围是20HZ——xx0HZ;
2、了解超声波的特点和应用,知道次声波的危害及监测;
3、通过对超声波和次声波的研究、激发学生对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1. 人的听觉频率范围;超声波的特点和应用;次声波的危害和监测。

2. 两种声波的特点及应用。

教具和学具
音频发生器、音箱;人和动物听觉频率范围图片,声纳的应用,B超图象,课外兴趣小组汇报的音像资料(ppt文件亦可,课前安排好)。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手在空中来回摆动几下;
问:你听到手振动发出的声音了吗?
你能听到蜜蜂飞行翅膀振动发出的“嗡嗡”声吗?
实用文档
能听到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所发出的声音吗?
生:没有
这说明了什么呢?
人耳听觉的频率范围是有限的。

(学生思考作答)
二、新课教学:
(一)波的基本特征:
1、人与动物听觉范围
(板书)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活动:测一测你的听觉频率范围,用一台音频发生器连音箱由低到高发出不同频率的声音。

用同样方法再测一组同学听觉频率范围。

生甲:闭眼睛刚听到声音举手直到听不到声音手放下。

生乙:根据动作记录相应声音频率的数值,就是甲同学听觉频率范围。

用同样方法再测一组同学听觉频率范围。

实用文档
请阅读书本并引导学生小结:
总结:人耳听到的声波频率从20HZ到xx0HZ,我们称做可听声。

频率高于xx0HZ 的叫超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

请对图表发表你的看法:
生讨论作答:人和一些动物听觉频率范围,比较猫、狗、蝙蝠、海豚能听到超声波,大象、狗能听到次声波等。

2、超声波
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这些特点请兴趣小组同学给大家汇报。

A组同学汇报:人们利用超声波定向性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特点制成声纳,可以发现潜艇和鱼群,还可以测绘海底形状。

B组同学汇报:超声波可以成像。

医院利用B型超声波诊断仪做胃部、腹部检查,还可以观察胎儿的发育情况。

实用文档
C组同学汇报:利用超声波的多普勒效应制成速度测定器,交警在高速公路上测定车辆的速度。

D组同学汇报:超声波能使清洗液剧烈振动,有去污作用,人们制成超声波清洗器。

超声波还能使塑料膜之间摩擦生热,粘合在一起,制成超声波焊接器。

针对学生疑问,作简要解释适度评价学生的汇报
总结: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可用于测距、清洗、焊接,医院里还用于击碎患者肾结石,免于病人开刀的痛苦。

3、次声波
次声波人耳听不见,它却时刻潜伏在我们身边,它是怎么产生,有哪些危害,请E组同学上台汇报。

E组同学汇报:次声波是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飞机飞行,火箭发射,火车,汽车奔驰都会产生次声。

大自然中火山爆发,陨石坠落,地震,海啸,台风,雷电都会产生次声波,它能传的很远,能轻易绕过障碍物,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危害,使人恐惧、恶心、神经错乱,甚至
实用文档
五脏破裂。

强度大的次声会对机器设备、建筑物产生破坏。

总结:地震产生次声波会使房屋倒塌,对人类造成伤害。

科学家正在研究、监测和控制次声波,有效避免它的危害,并利用它预报地震,台风和监测核爆炸。

1、收集猫、狗、蝙蝠、海豚等你感兴趣的动物发出声音的频率范围,并与同学交流。

2、除了歌唱家、音乐家之外,还有哪些人的工作与声有关,把它们列出来,讨论,找出一种分类的方法。

课后布置
1.进一步查询与超声波和次声波相关的内容,对其有更深刻的了解。

2.完成的相关问题。

教学资源
通过网络收集教学资源。

教学评析
实用文档
学生平时都是通过感觉器官来感知周围的世界,因而他们对于感觉不到的、未知的事物往往充满了好奇。

因此本节课的关键就是如何引导他们感知这些听不见的声音,提高他们的探究兴趣。

通过多种途径了解人耳听不见的声音,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拓视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28096 6DC0 淀36580 8EE4 軤40429 9DED 鷭:x27119 69EF 槯32030 7D1E 紞
实用文档
33008 80F0 胰23631 5C4F 屏38197 9535 锵37026 90A2 邢23547 5BFB 寻c
实用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