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教案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第4节“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本节主要介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类型、产生原因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 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20Hz~20000Hz;2.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类型:次声波、超声波;3. 声音的产生原因:振动;4. 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如B超、声呐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类型、产生原因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2. 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3.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验证物理规律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产生原因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2. 教学重点: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类型及其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振动器、声呐等);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遇到的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现象;2. 理论讲解:介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类型、产生原因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3. 实验演示:进行相关实验,如振动器实验、声呐实验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人耳听不到的声音;4. 随堂练习:让学生回答相关问题,如“人耳为什么听不到次声波和超声波?”、“次声波和超声波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等;6.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思考和探究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在生活中的更多应用。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类型:次声波、超声波产生原因:振动应用:B超、声呐等七、作业设计1. 请列举生活中你听到过但不知道是什么声音的例子,并尝试解释其产生原因;2. 请查阅资料,了解次声波和超声波在医疗、海洋探测等方面的应用,并结合实例进行说明;3. 思考一下,如何利用次声波和超声波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理论讲解、实验演示、随堂练习等环节,使学生了解了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类型、产生原因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教案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教案《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嘿,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世界上有好多声音是我们的耳朵根本听不到的呀?老师在课堂上给我们讲了这个神奇的知识,我当时就惊呆了!你们能想象吗?就像我们在一个大大的房间里,明明还有很多东西存在,可我们就是看不到。
声音也是这样,明明有好多声音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耳朵却没办法捕捉到。
老师说,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是有范围的,大概在20 赫兹到20000 赫兹之间。
低于20 赫兹的声音叫次声波,高于20000 赫兹的声音叫超声波。
这就好像是一个声音的“门禁系统”,只有在这个范围内的声音才能被我们的耳朵“放进来”。
你们说,次声波是不是很神秘?老师给我们讲了好多关于次声波的例子。
比如说,大象之间就能发出次声波来交流。
哎呀,我就在想,大象是不是在悄悄地说着什么秘密,而我们人类却一点儿都不知道?这就好像我们在玩捉迷藏,大象藏在了我们找不到的地方,偷偷地说着话,多有趣啊!还有地震、火山爆发的时候也会产生次声波。
这难道不是大自然在给我们发出一些特殊的“信号”,只是我们接收不到吗?再来说说超声波。
蝙蝠就能发出超声波来“看”路,它们在黑黑的夜里飞来飞去,一点儿都不会撞到东西。
这难道不像是它们有了一双超级神奇的“眼睛”吗?还有医院里的B 超检查,也是利用了超声波。
这多厉害呀,不用开刀,就能知道我们身体里面的情况。
我下课的时候还跟同桌讨论呢,我说:“你说要是我们能听到所有的声音,那世界得有多吵闹啊?”同桌摇摇头说:“那估计我们的脑袋都要被吵炸啦!”可不是嘛,也许正是因为我们只能听到一部分声音,这个世界对我们来说才刚刚好。
所以呀,同学们,这个世界充满了神奇和未知,还有好多好多我们不知道的东西等着我们去探索呢!我们可不能满足于现在知道的一点点知识,要不断地去学习,去发现更多的秘密!你们说是不是?。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探索未知音域人耳之外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探索未知音域人耳之外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人耳能够感知到的声音范围其实是相当有限的。
从轻柔的微风低语到激昂的摇滚乐,从鸟儿的清脆鸣叫到雷鸣的轰然巨响,这些都在人耳可听的范畴之内。
然而,就在我们所熟悉的声音领域之外,还存在着一个广阔而神秘的世界,那是由人耳听不到的声音所构成的。
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大约在 20 赫兹到 20000 赫兹之间。
低于20 赫兹的声音被称为次声波,而高于 20000 赫兹的则被称为超声波。
次声波和超声波虽然无法被我们的耳朵直接捕捉,但它们在自然界和人类的生活中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先来说说次声波。
大自然中的许多现象都会产生次声波,比如地震、火山喷发、海啸等。
在地震发生前,地壳的运动可能会产生次声波,尽管我们听不到,但一些动物却似乎能够感知到这种微妙的变化,从而表现出异常的行为。
这或许是它们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发展出的一种特殊能力,以帮助它们提前察觉到潜在的危险。
此外,次声波还可以在大气中传播很远的距离,并且不容易被衰减。
这使得科学家们可以利用次声波来监测大气层中的活动,例如研究风暴的形成和发展。
超声波同样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医疗领域,超声波成像技术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的诊断工具。
通过向人体内部发射超声波,并接收反射回来的声波,医生可以获得人体器官的图像,从而帮助诊断疾病。
这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对于孕妇的产前检查尤为重要,能够让医生观察到胎儿的发育情况。
除了医疗,超声波在工业上也大有用处。
超声波清洗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利用超声波在液体中的振动和空化效应,可以有效地去除物体表面的污垢和杂质。
在焊接领域,超声波焊接技术能够实现高精度、高强度的焊接,并且不会对材料造成过多的热损伤。
在军事领域,次声波和超声波也都有其独特的价值。
例如,一些国家研发了次声波武器,利用强大的次声波对敌人造成伤害。
而超声波则可以用于水下探测和通信,因为超声波在水中的传播性能优于普通声波。
《四、人耳听不到的声音》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开门见山地介绍了人耳能听到的声波的频率范围并在些基础上给出了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定义。
然后根据初中学生的认识水平及特点,常识性地介绍了超声波的特点及应用,简略地介绍了次声波的特点及其危害,以期引起学生对现代声学技术及其应用的兴趣和关注。
本节教学,将有助于学生对“声音是一种波”“声音具有能量”有更具体更深入的认识。
二、学情分析人们通常是利用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感觉器官来识别、认知客观世界的。
凡在人们感觉器官所能感觉到的事物,容易被人们承认、识别和接受,并产生印象,引起思考和探究的兴趣。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研究的是人不能直接用听觉器官感知的声波段,如何使初中生对“人耳听不见的声音”产生兴趣,关键的引导他们感知这些听不见的声音的存在。
三、教学目标设计1、知识与过程:(1)了解超声波的特点;(2)知道超声波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3)了解次声波的特点及其危害。
2、能力与方法:(1)通过演示实验,引导学生探究物理现象;(2)训练学生运用准确的物理语言表述观察到物理现象;(3)培养学生查找、整理相关资料以及交流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超声波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的了解、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2)通过对次声的来源及其危害的分析,加强学生的社会观点和环境保护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超声波的特点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次声波的来源及其危害。
五、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学生平时都是通过感觉器官来感知周围的世界,因而他们对于感觉不到的、未知的事物往往充满了好奇。
因此本节课的关键就是如何引导他们感知这些听不见的声音,提高他们的探究兴趣。
通过多种途径了解人耳听不见的声音,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拓视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六、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耳外声波自然界的密码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耳外声波自然界的密码《人耳听不到的声音:耳外声波自然界的密码》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人耳所能听到的声音范围其实相当有限。
而那些人耳听不到的声音,正如同自然界隐藏的密码,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和解读。
人耳能够感知的声音频率范围大约在 20 赫兹到 20000 赫兹之间。
低于 20 赫兹的声音被称为次声波,高于 20000 赫兹的声音则被称为超声波。
这些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先来说说次声波。
在自然界中,许多大型的自然现象都会产生次声波。
比如地震、火山爆发、海啸等。
当地球内部的能量积聚到一定程度并突然释放时,会产生强烈的震动,这种震动所引发的次声波能够在地球上传播数千公里。
科学家们通过监测这些次声波,可以提前对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进行预警,为人们争取宝贵的应对时间。
不仅是自然灾害,动物们也能感知到次声波,并利用它来进行交流和生存。
大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大象可以通过发出和接收次声波来与远距离的同伴沟通,这种能力使它们在广阔的草原和森林中能够保持联系,共同寻找食物和水源,抵御外敌。
而对于一些海洋生物,如鲸鱼,次声波同样重要。
它们在深海中利用次声波来导航、寻找猎物以及与同伴交流。
次声波在海洋中的传播距离很远,这使得鲸鱼能够在广阔的海洋中保持联系,形成复杂的社会结构。
超声波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应用同样广泛。
蝙蝠就是利用超声波进行定位和捕食的高手。
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这些超声波遇到物体后会反射回来,蝙蝠通过接收反射回来的超声波,能够精确地判断出物体的位置、形状和大小。
这种独特的能力使蝙蝠在黑暗中能够自如地飞行,捕捉到飞行中的昆虫。
除了蝙蝠,海豚也是利用超声波的能手。
海豚通过发出超声波来感知周围的环境,包括其他海洋生物的位置和形状。
这使得它们在海洋中能够迅速捕捉到猎物,避开障碍物,并且与同伴进行有效的交流。
在人类生活中,超声波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3、次声波的作用:
1)科学家通过研究和监测,将它作为预报地震、 台风的依据和监测核爆炸的手段。
2)次声波武器
知者加速
想一想,人耳不能听到声音的原因可能是
(1)_________________
(2)_ (3)___
声源振动的频率
_;
响度小 _________________;
声源在真空中 _______________.
2、超声 的应用
方向性好
声呐(阅读书27页)
声呐-发出超声波-回声-探 测海底形状、测定潜艇鱼群位 置等。
方 向 性 好
超声波诊断仪(B 超)检查、治疗 疾病
穿透能力强
超声波探伤仪探测金属内部缺陷
穿透能力强
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
超声波清洗器
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
超声波焊接器
超声波粉碎胆结石
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你有这样的疑问吗?
地震之前,蛇、鼠等都会出洞,许多动物 都表现为不耐烦的状态,而我们人类却毫 无感觉,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可能是地震前发出我们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一、人耳可听声范围
1、可听声波(正常人耳朵听到声音):
频率在20——20000Hz之间的声音
2、超声波:
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
3、次声波
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
声
你注意过吗?
试一试将你的手在空中来回摆动,你能听到 声音吗?
人们能听见蜜蜂飞行时翅膀振动的声音吗? 能听见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的声音吗?
不是所有的声源振动发出的 声音,我们都能听得到的。
二、超声波
1、超声波的三个显著特点:
1)方向性好
2)穿透能力强
3)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人耳听不见的声音教学课件

思考
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 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秒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的深 度是多少米?应用这种方法能不能测量月亮到地球 的距离?为什么?
(4×1500)÷2 = 3000(m) 不可以,因为声波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应用
(1)声呐
方向性好
(2)B型超声波诊断仪(B超) 穿透能力强
思考
一个声源在振动,但人耳却听不见声 音,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1)没有传声介质 (2)声音的响度太小 (3)声音的频率过高或过低
典例分析
1.“B超”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但是人们听 不到它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 A ) A.声音的频率高于人的听觉频率 B.声音的频率低于人的听觉频率 C.声音的频率高于人的发声的频率 D.声音的频率低于人的发声的频率
超声波速度测定器
信息快递
如果声源一直在移动,那么,在声源前 方的声波会被“挤压”而变密,而在声源后 方的声波会被“拉长”而变疏。当声波变密 时,引起鼓膜振动的次数增多,你就会感到 音调变高;反之则音调变低。人们把这一现 象叫做多普勒效应。
超声波能使清洗液剧烈
超声波还能使塑料膜之
振动,有去污作用,人们制 间摩擦生热,粘合在一起,
THANKS!
(3)超声波速度测定器 多普勒效应
(4)超声波清洗器 声能易于集中
(5)超声波焊接器 声能易于集中
(6)超声波体外碎石 声能易于集中 (7)超声波金属探伤仪 穿透能力强
思考
发生强烈地震,夺走了很多人的生命,在清理现场时 很少发现有老鼠、狗等的尸体,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三、次声波
1、次声波的特点
(1)传得很远 (2)很容易绕过阻碍物 (3)而且无孔不入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知识点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知识点
1.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有超声波呀!比如医院里用的B 超,就是利用超
声波来检查身体内部的情况呢,这多神奇呀!
2. 还有次声波呢,地震的时候会产生次声波,虽然我们听不见,但动物们可能会有奇怪的反应哦!像大象是不是就可能感觉到不对劲呢?
3. 蝙蝠可是能发出和听到超声波的高手哟!它们靠这个在黑暗中自由飞行和捕捉猎物,哇,是不是超厉害的!
4. 一些海洋生物也能利用人耳听不见的声音来交流和导航呢,真有意思啊!
5. 你说科技多厉害呀,能利用这些我们听不到的声音发明各种有用的东西,像超声探伤仪,能检测机器有没有问题呢!
6. 次声波要是强度大了还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呢,所以可别小瞧它们哦!
7. 那些利用超声技术的洗碗机、清洗机,洗得可干净啦,这都是利用了人耳听不见的声音呀!
8. 你想想,如果没有对这些人耳听不见的声音的研究,我们得错过多少有趣的发现和应用呀!
9. 反正呀,人耳听不见的声音真的有好多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呢,我们可不能小瞧它们!
我的观点结论:人耳听不见的声音虽然我们平时感觉不到,但它们在很多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好好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心校初中部电子备课教案
(4)超声波焊接机
超声波测距超声波测速仪超声波清洗器[点拨]师:次声波的特征:传播距离远,不容易被吸收。
三、应用迁移
类型一: 超声波与次声皮
[例1]蝴蝶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次,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
为什么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而不能发现飞行的蝴蝶?
超声波测距
)最好用超声波。
因为超声波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
(2)459 m
)远处发生风暴会产生次声波,次声波传播速度比风浪的速度快得多,并能.阅读下列短文,然后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