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的街市教案及反思(1)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这首诗;(2)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3)理解诗歌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培养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重点:(1)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这首诗;(2)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难点:理解诗歌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培养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教学方法:朗读法、点拨法、讨论法、练习法;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引用牛郎织女的故事。

二、写作背景:20年代初期,五四运动的洪波已经消退。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依旧被帝国主义列强和他们豢养的各派军阀窒息着。

诗人在苦闷中彷徨。

他不满现实,热烈的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在灿烂星空的诱发下,写下了这首浪漫气息浓郁的诗。

三、出示目标四、请学生聆听优美的配乐试读,揣摩诗的感情;同时注意朗诵的节奏和重音。

五、听读,讨论明确朗读朗读要求:(一)节奏不宜强,声音不宜大,速度不宜快,做到轻松、柔和、舒缓。

(二)把握这首诗美好、恬静、自在、清新而略带忧郁的感情。

(三)划出诗歌的节奏并标出重音,配乐朗读。

六、配乐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1) 诗人由远远的街灯联想到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联想?2) 诗人看到明星景象时产生了那些想象?3) 天上的人们生活是怎样的呢?4) 最后一节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七、区分联想和想象:八、自主合作探讨问题:1、诗中反复出现的“定”、“定然”有什么作用?2、“那朵流星”的“朵”是不是错用?为什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教案与反思第2篇】一、教材分析《天上的街市》是诗人郭沫若1921年创作的一首现代格律诗。

诗人由现实中街灯联想到天上的明星,再由天上的明星联想到街灯,进而想象天上的街市,想象天上美丽的景色,想象天上街市里的珍奇,想象过着幸福生活的牛郎织女。

通过对天上美好生活的描绘,表现了诗人旧时代黑暗现实的痛恨,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激发人们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教案与反思第1篇】一、教学目标:1、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体会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

3、领会诗歌优美的语言和意境。

4、理解联想和想象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二、重点:品味诗歌语言。

三、难点:对诗歌主题的探讨。

四、课时: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一) 情境导入:同学们,在你们每天晚自修回家的路上,那淡淡的月色,隐约闪着几颗星星的夜空,是否吸引了你的目光我请大家一起来看,领略星空的美景。

Powerpoint(下面简称PP):星空。

这是画家和摄影师向我们展现的星空色彩图,那在诗人眼里星空又是怎样的请大家打开课文《天上的街市》,走近郭沫若,走进他的星空世界。

(二) 简介作者:问:大家以前有无接触过郭沫若和他的文章出示投影:郭沫若先生简介。

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诗人学者,代表诗集有《女神》、《星空》等。

(三) 整体感知1、请大家打开课文,自由大声地读一读,完成两件事:①圈出不熟悉的字词,借助工具书或询问老师解决。

②要求读准字音、节奏,读得流利。

2、个别学生读,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读后纠正字音、节奏。

3、老师配乐范读,学生思考:从诗中你看到了怎样的星空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小结:跟着郭沫若,我们领略了别样的星空风光图,那美丽的天上的街市,珍奇的物品、骑着牛儿的牛郎织女、似流星的灯笼,是否吸引了你的目光,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四) 读出自己。

PP:找出你最喜爱或感触最深的画面,大声读一读,并说说理由。

预设:1、第一幅画:朗读方式:对读。

关键词:明、无数、点、亮、现。

知识点:联想的特点。

2、第二幅画:朗读方式:齐读。

关键词:缥缈、美丽、没有、珍奇。

知识点:想象的特点。

3、第三幅画:朗读方式:想象读。

(语气:亲切;情感:对幸福的向往之情。

)关键词:浅浅、不甚、来往。

知识点:想象的特点。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反复朗读诗歌,品味诗句,把握诗歌所传的思想感情,进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学习本文自然的联想和丰富的想象。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导人新课1、昨天同学们都已经读了《牛郎织女》这个民间故事,谁能用一小段话概述一下?一年相会一次,虽然他们的生活有点悲惨,不很完美。

但是诗人郭沫若却怀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创造性地运用了《牛郎织女》这个民间故事,为我们写下了一首清新的抒情小诗《天上的街市》。

2、对于作者及其作品,你了解多少?(1)作者简介: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笔名沫若,四川省乐山县人。

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

1914年赴日本留学,原学医。

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五四时期积极从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文化运动。

他是我国新诗歌运动的奠基者。

他在中国文坛上骁勇地驰骋了60多年,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旗帜。

(2)文学成就:他的第一部诗集《女神》,歌颂十月革命,谴责帝国主义,斥骂中国反动派,赞美叛逆的英雄,以狂飙突进和雄壮宏伟的精神,开创了一代革命诗风,他是我国新诗歌运动的奠基者。

他创作的历史剧,无论是抗战时期的还是解放后的作品,都成为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

收在《塔》《橄榄》《海涛》《抱箭集》《归去来》等集子中的小说、散文,或控诉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或记录作者思想跃进的历程,保存了中国革命史的一些资料。

二、一读诗歌,体会音乐美。

1、生自由读,后指名朗读。

2、投影展示朗读指导:节奏不宜强,声音不宜大,速度不宜快,做到轻松、柔和、舒缓。

3、同桌互读,后师范读4、听录音,了解本诗的节奏和重音天上的街市郭沫若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反复朗读,掌握朗读的方法,并且能准确、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把握诗歌的意象;2.学习理解联想与想象在诗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3.体会诗中所蕴含着的作者追求光明、自由、幸福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完成选择,激发兴趣。

1.说说选择的依据。

2.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不仅古诗词里篇目众多,现代诗歌中也不少。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其中一首《天上的街市》。

(板书课题)二、简单介绍现代诗歌这是初中语文课本中第一首现代诗歌。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现代诗歌要关注的方面。

结构:小节/段明确:意象写法情感简单来讲,现代诗就是诗人选取一定意象,借助写作手法,传递个性化的情感的诗行,不拘泥于形式的工整和韵律的和谐。

三、“读”领风骚,取“法”乎上过渡:朗读是学习诗歌的好方法,让我们一起来读《天上的街市》。

1.首先,老师范读,同学们听读,划出诗中的意象,明确:街灯明星街市珍奇天河牛郎织女流星灯笼2.接下来,请同学们大声朗读,关注意象前面的修饰语,同时运用一二单元学到的朗读方法,尽可能读准字音,读对节奏,也就是停顿。

指导,明晰:读音有问题随时处理,词语和短语不能断开,要放在一起读,单个的提示的字,可以独立。

3.读得不错。

接下来我们分成四个组,每组读一个小节。

同学们看看这些意象连在一起,给咱们呈现出怎样的一个天上街市?或者说天上的街市是一个怎样的街市?可以用诗中的词语来表述,也可以用自己积累的词语来说说。

明确:美丽的街市陈列着奇珍异宝的街市横跨天河的街市悠游自在的街市4.那你在诗中看到牛郎织女在天上的街市过着怎样的生活呢?明确:幸福美好悠然闲适自由快乐5. 既然这样,那么我们读这首诗歌的时候,应该带着怎样的感觉去读呢?愉快、轻松、清新、美好、自在、向往请四名同学来尝试表达一下这样的感觉。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朗读并背诵诗歌,分清节奏,念准重音,读出感情。

2、理解诗中联想和想象的创作手法,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3、体会诗人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1、在感情的朗读《天上的街市》3遍,并争取背诵。

2、收集诗人的有关资料及牛郎织女的故事,理解诗歌的主题意义。

3、收集荷花的古诗、名言等相关资料,了解荷花的象征意义。

先学研究1、在感情的朗读《天上的街市》3遍,并争取背诵。

2、收集诗人的有关资料及牛郎织女的故事,理解诗歌的主题意义。

3、收集荷花的古诗、名言等相关资料,了解荷花的象征意义。

课前演说朗读自行编辑的《现代诗歌精选十二首》温故知新一星期前组织学生读汪国真的诗歌,体味诗歌的联想和想象的创作手法。

教学过程一、读注意事项:1、轻松的语调2、柔和的声音3、舒缓的速度4、注意停顿和重读个人读,小组读,集体读,通过各种读的方式加深对课文的内容的理解。

二、品1、诗人由远远的街灯联想到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联想?2、诗人看到明星景象时产生了那些遐想?3、天上的人们生活是怎样的呢?以以上问题为抓手,引导学生理解本文最大的特点就是丰富的想像与联想。

三、思1、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这首诗写作时代背景是怎样的?2、最后一节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根据小组收集到的资料,思考这首诗歌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着怎样的关联,从而理解这首诗歌的主题意义。

四、写由老师的这些摄影作品你会联想想像到什么?请试着写写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1、展示以前组织学生写的诗歌作品。

2、学生看摄影作品进行创作。

3、学生现场创作,挑选优秀作品进行交流。

4、发放广州诗友会同题诗《莲》资料,课外组织学生读一读。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教案与反思第【2】篇〗【学习目标】1、读诵诗歌,理解诗意。

2、学习联想、想像的写法。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的】1、领悟诗歌表达的中心。

2、掌握联想和想象的特点,体会它们在诗歌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1、赏析语歌的语言。

2、练习运用联想和想象。

【教学难点】领悟诗歌表达的中心。

【教学方法】读:反复朗读诗歌,初步理解文意。

讲:学生用自身的语言讲述“天上的街市”。

悟:根据诗歌提供的信息综合理解诗歌的主题。

析:赏析诗歌的语言。

练:练习运用联想和想象。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一、导入1、(出示课件):几张。

请同学们欣赏几张星空的,面对美丽的星空你想到了什么呢?2、(出示课件:课题)引入课题。

3、作者简介(出示课件):作者肖像和介绍。

二、读诗歌1、(出示课件:Flash 动画、录音朗读)学生听录音朗读。

2、(出示课件)学生个人朗读竞赛。

3、奖励优胜者一首音乐,现场配乐朗诵。

4、学生齐读。

(出示课件,节奏、重音划分)三、讲诗意1、学生用自身的话描述“天上的街市”。

要求语言流畅,重点突出,发挥想象。

2、(出示课件)教师归纳:“天上的街市,商品琳琅满目,人民自由生活”四、悟主旨1、考虑问题:⑴作者为什么要改变“牛郎织女”的故事。

⑵作者为什么写“天上的街市”而不写“人间的集市”?学生结合写作背景讨论回答。

2、教师归纳:(出示课件)表达对实际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五、析语言1、(出示课件:语言是诗歌美丽的外衣……)同学们认为诗中哪些词或句子使诗歌打扮得更加迷人,说说看。

2、(出示课件)例句:一朵(颗)流星。

六、练手法1、(出示课件)问:什么是联想和想象?本文如何运用联想和想象?2、(出示课件)想象练习:(三题任选一题)3、(出示课件)联想练习:看雕塑。

七、小结1、本课内容:⑴激情朗诵。

⑵领悟主旨。

⑶赏析语言。

⑷联想和想象。

2、课外练习:写一首诗《人间的集市》,描述我们实际中的美好生活。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天上的街市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天上的街市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天上的街市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天上的街市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反复朗读,掌握朗读方法,能准确、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能力目标:理解诗中的意象及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诗人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之情。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读准节奏,读出情感。

教学难点:感悟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目标导入很高兴在书香溢满校园的天问遇见你们,更羡慕你们在最美的年华遇见最美的诗歌。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课堂。

在这节课中我们争取做到会读诗、会品诗、会背诗,还可以试试写诗。

同学们有信心吗?二、自主学习1、故事创编①牛郎织女的故事家喻户晓,同学们听说过吧?看大屏幕(课件展示牛郎织女故事,不显示结局)②大家知道这个故事的结局是怎样的?生答③每次读到这个故事的结局时,同学们的心情是怎样的?(伤心、难过)④如果给你个权利将结局改一下,你会做出怎样的修改:生答师评:看来,在座的同学们都是一群善良、感情丰富的孩子,曾经有一位诗人以牛郎织女的故事为题材写了一首诗《天上的街市》知道这位诗人是谁吗?(答:郭沫若)你对他还有哪些了解?(这些注释上都有,要善于利用注释来学习)那么,在这首诗中牛郎织女又过着怎样的生活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学会思考。

2、自主解题问:平时拿到一篇新诗歌,你通常会做什么?(答:读)评:这是一种不错的学习方法,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不过,今天老师想跟同学们尝试一种新的方法,我们从题目读起,请同学们细读题目,你能产生哪些疑问:预设生:1、天上的街市是什么样的?2、天上的街市有哪些特点?3、为什么要写天上的街市?师引:带着这些思考去读文章,这样会更有针对性。

3、自主学习,感知内容下面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诗歌,初读时老师有个要求:读准字音,做到准确、流利。

读完之后给大家2分钟时间将你的疑惑、思考或问题的答案批注在文中空白处。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天上的街市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2024年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天上的街市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2024年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天上的街市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天上的街市教案与反思第【1】篇〗创意说明:这首诗节奏和谐,音韵优美,读来琅琅上口;语言清新朴素,描绘出一幅浪漫温馨的天国乐图。

因此可以围绕朗读来设计教学: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在朗读中想象诗歌的图画美,在朗读中品析诗歌的情感美。

教学步骤:一、学读1毖生听朗读带或老师的范读,然后自己试读,在书上标记节奏和重音。

2敝该读,教师评点、指导,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重音。

3迸涓智偾《星空》,全班小声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二、想读1痹谒娜诵∽槟诮涣骺瓮馐占的关于星空的想象的传说、故事、诗文。

2苯淌κ痉叮核脑拢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时节,因为四月的夜空总是荡漾着一股浓浓的春的气息。

我看见牛郎骑着牛儿,脸上写满了幸福温暖,他在想什么呢在想织女今天又做的什么好吃的,还是在想织女昨天的新花样织出来没有织女是个巧手的女子,也是个倔强的女子,什么事情不做到最好绝不罢休。

不过牛郎今天给她带的这本《中国织染》一定可以帮助她的。

天河浅浅的,眨眼工夫牛郎就望见那似锦的云霞和云霞中春花般的织女了。

3毖生交流自己“看到”的画面。

4迸淅郑沉醉在想象中默读。

三、析读1币鼓唤盗伲刹那间,远远的街灯全亮了;而这时,夜空中的星星也一下子现出了它美丽的容颜。

试着读这一节,读出你看到这幅流光溢彩的美景时的心情。

①老师示范读,指导朗读技巧:怀着惊喜的心情去读,重读“明”“闪”“明星”“现”“点”“街灯”。

②学生练习读。

③学生演读。

2雹偾胙生读自己写的表现天街美丽富足的文字,其他学生闭目听。

②作者在想象着这一切的时候,有着怎样的心思呢试一试,把你的心思读出来。

③指名说出朗读时的体会,教师点拨:有一点向往,有一点赞叹,有一点想飞的感觉。

④女生齐读。

3.①诗中的牛郎织女和传说中的牛郎织女的故事有什么不同,请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

②学生轻声读。

③指名学生读,在点评中引导学生总结:牛郎织女生活的幸福温馨是通过重读“浅浅的”“不甚”“来往”“闲游”“提着灯笼在走”表现出来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上的街市》教案
【教学目标】
1. 品读现代诗优美的语言,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要读清节奏,念准重音,读出感情。

2.理解诗歌中联想与想象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与想象能力。

3. 通过朗读,品味作者笔下美好的景物和美好的理想。

【教学重难点】
1.在阅读中理解诗歌对天上街市及牛郎织女的艺术描写。

2.品味、感悟现代诗的优美语言和作者奇特的联想和想象。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方法:朗读教学法合作探究法等
教学工具:配乐录音多媒体课件等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你们在一个晴朗的晚上仰望星空时,你会想到什么呢?生答。

你们的想象很丰富。

今天老师要告诉同学们,我国著名诗人郭沫若凭借自己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给我们带来了一篇美丽而又迷人的诗篇---《天上的街市》,看看他又想到了什么!
二、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1---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县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

他的著作很多,文学方面有诗集《女神》、《星空》,话剧《屈原》、《蔡文姬》、《棠棣之花》等。

《女神》是中国新文化运动诗坛的奠基之作,郭沫若也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人。

三、自主学习:
现代诗也叫“白话诗”,与古典诗歌相对而言,一般不拘格式和韵律,现代诗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更加强调自由开放和直率的陈述。

内容上主要是反映新生活,表现新思想。

1、请学生自己试读全诗,体会全诗的感情基调。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美好、恬静、自在、清新而略带一丝忧郁。

这种感情基调的诗歌应怎样朗读?
——朗读节奏不宜强,声音不宜大,速度不宜快,要做到轻松、柔和、舒缓。

2、听录音,在书上标记节奏和重音,请学生根据听录音的印象试读。

3、配乐齐读诗歌。

4、朗读并思考:
(1)、诗人由远远的街灯联想到什么?
(2)、诗人看到明星景象时产生了那些想象?
(3)、诗人所想象的天上的街市是个怎样的世界?
提示:可以加入你知道的神话中的人物,如嫦娥
知识链接
联想:是指由某人或某事而想到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

两事物之间必须具有相似点和相关点。

老师→蜡烛蜜蜂→农民花伞→蘑菇
想象:是指在头脑中对已知的事物形象进行加工,经过新的组合而创造出来的新的事物形象。

如想象20年后的我
生回答后教师明确明确:
1、诗人远望街灯若隐若现,和天上闪闪烁烁的明星很相似,由此而产生联想接着诗人又仰望苍穹,看到那闪烁不定的明星,于是自然而然地联想起远处若隐若现的街灯
2、诗人想象的事物:美丽的街市、珍奇的物品、浅浅的天河、牛郎织女自由幸福等
3、示例:牛郎织女正在天街闲游的时候,忽然下起了小雨,他们会带着他们的孩子在桂花树下躲雨,嫦娥姐姐会用桂花来款待他们呢!
四、合作探究
1、本首诗在结构形式上有什么特点?(提示:如行数、字数、押韵)
2、诗歌的语言是诗意而凝练的,请找出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

示例:第一节第一句中“明”这个词写出了人间万家灯火的壮观景象。

五、展示点拨
生回答后师明确:
1、每节四行,行数相等;偶句押韵,四句换韵;每句字数大体相等。

具有古典诗歌的形式美。

2、“现”既写出了天上的明星之多,又表现了诗人的欣喜之情。

“点”用得奇妙,它暗示天上有人把街灯点亮,一字传神,意境尽出,想象的翅膀便由此“点”展开了。

“朵”字说明了流星如花儿般美丽,与牛郎织女的美好生活相映成趣。

六、归纳提炼
诗人为何在诗中对民间传说进行如此大的改动呢?
出示作者当时的创作背景资料:1919年5月4日,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在全国展开,许多仁人志士为此热血沸腾,以为黑暗的中国从此有了新的希望。

不久,“五四”运动的高潮过去了,中国又陷入了死一般沉寂的黑夜中,此时,郭沫若从日本回到祖国,目睹眼前的一切,军阀混战,时局动荡,民不聊生,他一度的兴奋激动变为了失望和痛苦,但他并没有悲观绝望,依然执著地寻求光明与理想,把希望的目光移向浩瀚的宇宙,借助奔腾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他写下了这首美丽而又迷人的诗。

这种想像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展示)因为那时候的诗人希望大家都过上这样的幸福生活,表达了诗人对黑暗社会的不满,对美好幸福、自由生活的向往
六、检测反馈:
配乐背诵诗歌
七、课堂小结:
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我们的民族是大有希望的民族!我希望同学们经常地仰望天空,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知识和技能,做一个关心世界和国家命运的人
——温家宝
老师寄语:想象是心灵的翅膀,有了想象,我们的心灵就能飞翔
八、布置作业:
1、背诵诗歌
2、将课堂上的想象联想训练题写在作业本上。

3、搜集至少两首与牛郎织女有关的诗歌。

《天上的街市》教学反思
《天上的街市》是诗人郭沫若1921年创作的一首现代格律诗,诗人由现实中街灯联想到天上的明星,再由天上的明星联想到街灯,进而想象天上的街市,想象天上美丽的景色,想象天上街市里的珍奇,想象过着幸福生活的牛郎织女通过对天上美好生活的描绘,表现了诗人旧时代黑暗现实的痛恨,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激发人们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因此,这首诗使那个时代的读者很自然的通过对比认识现实的黑暗,激起对理想的向往并为之而奋斗今天,我们学习这首诗仍然有新的意义。

现将反思书写如下:
本课教学值得肯定的,其一是重视“情感体验”,即通过美读,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表达出来。

确实,没有读书声,就不是语文课堂。

没有与作者的情感接轨,学生就缺乏真正的感悟。

因此,上课伊始,在舒缓、浪漫的音乐中,教师以一种柔和、舒缓的语气,带着一种对幸福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背诵诗歌,学生在听读中神游了天上的街市,再结合各自轻声朗读、指名朗读、齐声朗读,比较顺利地体会了诗歌的感情,品味了诗歌的语言。

其二是学生联想想象能力的训练,即让学生想象天上的街市。

想象对于我们正处于幻想年龄的同学来说,不正是最擅长的吗?于是同学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加入牛郎织女,加入嫦娥吴刚等传说中的人物,从而体会了思想腾云驾雾的快感。

有了许多精彩片断。

其三,合作探究环节引导学生品析了语言,培养了语言的感悟能力。

明确了学习诗歌的方法之一是揣摩关键词句。

如问:“那朵流星”,“流星”本来应该用“颗”的,怎么用“朵”呢?“街灯明了”与“明星现了”中的“明”与“现”,能换吗?为什么?讨论中老师借此机会引出“闪着”与“点着”的品析,并在反复品味重点词的基础上自然小结。

总之我在这一节课教学设计上,能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这节课重视学生诵读,让学生在诵读实践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通过朗读加深体验与领悟;通过联想、想象的训练,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

我注意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教学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但是课堂上仍有一些遗憾之处。

首先,朗读没有很好地贯穿始终,在合作探究环节中没有穿插朗读,而且,总觉得学生的朗读一直未达到我想要的理想效果,
后来想一想,这与班里的男女生的投入度与表现欲有关,这个班男生非常活跃,女生不太爱举手。

另外,学生的想象丰富,教师的点评语不够精彩,应当将方法与褒奖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第三,老师应该更深入地参与到各个教学环节中,教师的感情和思想也应该参与到学生的感情和思想之中,分享学生的收获。

还有要兼顾到全体学生,包括不爱举手的同学。

课堂的广度上可以再加深一些,延伸到郭沫若的其他作品。

不应让学生的学习随着铃声戛然而止,而应产生言尽而意无穷,余音袅袅的效果。

同时营造出更加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让每位学生都能做到积极思考,调动自己的阅读感悟,运用诗歌学习的方法引导自己学习阅读诗歌。

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探索,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

熊子兰
2016-11-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