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疾病控制中心工作计划

疾病控制中心工作计划

疾病控制中心工作计划一、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加强传染病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并控制疫情的传播。

强化与医疗卫生机构的协作,共同开展防控工作。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传染病防控意识。

针对重点人群和高危人群,开展健康教育和干预措施。

二、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制定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计划,推动健康素养的提升。

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普及健康知识。

加强对学校、社区和企事业单位的健康教育,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推广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

三、疾病诊断和治疗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加强与医疗机构的合作,提高疾病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康复率。

加强对罕见病和疑难杂症的研究和治疗,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积极推广中医药等传统医学的应用,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

四、培训和人才培养加强对疾病控制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专业能力和素质。

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培养优秀的人才队伍。

举办学术交流活动,促进疾病控制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鼓励工作人员参加国内外培训和学习,提升个人能力。

五、公共卫生应急建立健全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加强应急物资的储备和管理,确保在突发事件中能够迅速提供救援物资。

与公安、消防等部门建立协作机制,共同应对公共卫生事件。

开展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应急处置的实战能力。

六、参与政策制定和实施积极参与国家和地方的政策制定,为疾病控制工作争取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协调,推动政策的落实和实施。

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发挥专业优势,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七、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的疾病控制技术和经验。

参与全球公共卫生事务,为全球传染病防控做出贡献。

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开展疾病控制合作,共同应对跨国公共卫生挑战。

在国际会议和论坛上发声,展示我国在疾病控制领域的成果和贡献。

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指导意见

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指导意见

附件:第一章总则为加强和规范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的建设,保证有效实施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疫情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控制、实验室检测与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和技术指导与应用研究等职能,制定本意见。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从本地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好现状与发展、需要与可能的关系。

必须坚持科学、合理、实用、节约的原则,根据服务人口数量、服务内容与需求量等因素,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卫生规划,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同时,体现标准化、智能化、人性化的特点,适当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确定实验室建设规模。

本意见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的基本指导原则,是编制、评估、审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重要依据,各地应结合本地区疾病预防控制技术水平和工作实际需要参照执行。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用房包括业务、实验、行政及保障用房,其中实验用房面积占总建造面积的比例为:省级不少于41%、地级不少于40%、县级不少于35%。

第五条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职能分工应建立下列功能实验室省级: P3实验室,份子生物学实验室,肠道细菌检测实验室,食源性病原菌分离鉴定实验室,呼吸道病毒实验室,肠道病毒实验室(含脊灰实验室) ,HIV 确认实验室,结核病参比实验室,地方病实验室,寄生虫病实验室,消毒实验室,杀虫实验室,食品、化妆品、水质、涉水产品等健康相关产品微生物实验室,霉菌分离及鉴定实验室,虫媒病毒实验室,毒理室及感染动物房,放射防护检测实验室,职业卫生检测室,化学毒物及毒素检测实验室,普通理化实验室,生化实验室。

地级:份子生物学实验室,血清学实验室,肠道菌实验室,食源性病原菌分离鉴定实验室, HIV初筛实验室,结核病参比实验室,地方病实验室,寄生虫病实验室,消毒实验室,杀虫实验室,食品、化妆品、水质、涉水产品等健康相关产品微生物实验室,霉菌分离及鉴定实验室,放射防护检测实验室,职业卫生检测室,常见化学毒物检测实验室,普通理化实验室。

潼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检测能力提升项目

潼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检测能力提升项目

潼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检测能力提升项目为了提升疾控中心理化试验室、微生物实验室,提高实验室检测能力,该项目主要对实验室设备、实验室净化系统配套设备设施及基础材料进行采购及安装。

一.项目实施地点与内容1、实施地点:潼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采购内容:为潼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采购一批设备、实验室净化系统配套设备设施及基础材料,并进行安装、调试。

二、项目费用组成本项目采购预算为200.OO万元,本项目属于交钥匙项目,投标报价二产品费(含税)+运输费+包装费+安装费+调试费+产品辅材费+验收费+售后服务费+保险费+相关伴随费用等。

三、交付时间及地点:1、交付时间:合同签订生效后60日历天内交货完毕、并安装调试完成2、交付地点:潼关县(采购人指定地点)四、运输、包装要求:1、包装:应采取防潮、防晒、防腐蚀、防震动及防止其它损坏的必要措施。

中标人应承担由于其包装或防护措施不妥而引起的货物锈蚀、损坏和丢失等任何损失造成的责任或费用。

2、运输:选择运输风险小、运费低、距离短的运输路线。

运杂费一次包死在总价内,包括生产厂到交货地所需的装卸、运输(含保险费)、现场保管费、二次倒运费、吊装费等费用。

五、服务要求1、中标人需要提供合理的项目整体实施方案,能按照项目分解节点并可跟踪实施。

2、中标人提供的所有设备、备件需与现有设备(环境)相兼容。

3、中标人需要提供品控管理方案,对产品品质有管理管控过程,有独立品管部门和专门品管人员,确保产品使用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完善。

4、中标人需要提供安装服务实施方案,根据货物交付时间节点,落实送货安装时间和人员安排,确保按期交付使用。

5、售后服务要求:5.1日常维护:定期对设备和配件进行检查并排除故障。

5.2质保期内,质保期内出现异常或故障,正常工作日应在6小时内、节假日应在12小时内到达现场处理并将信息反馈采购人;故障严重不能及时解决时,应关闭故障仪器的数据采集通道并告知采购人。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4综合目标管理方案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4综合目标管理方案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4综合目标管理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案头那厚厚的方案草案上。

我拿起笔,开始构思这个方案,思绪如同流水般涌动,我尽量让文字流畅自然,模仿那些网络热门方案的写作风格。

一、总体目标1.提升疾控中心硬件设施,包括实验室、办公环境等。

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疾控中心整体素质。

3.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4.加强与各级政府、部门的沟通协作,形成合力。

二、具体措施1.完善硬件设施(1)实验室建设:提高实验室检测设备水平,确保检测速度和准确性。

(2)办公环境:改善办公条件,提高工作效率。

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1)招聘专业人才:加大招聘力度,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疾控中心。

(2)培训提升:定期组织培训,提高专业人员业务水平。

(3)激励机制:设立绩效考核制度,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

3.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1)疫情监测:建立健全疫情监测网络,及时掌握疫情动态。

(2)疫苗接种:加大疫苗接种力度,提高疫苗接种率。

(3)健康教育:深入开展健康教育,提高群众防病意识。

4.加强沟通协作(1)与政府部门沟通: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争取政策支持。

(2)与医疗机构协作:建立紧密的协作机制,共同应对疫情。

(3)与社区配合:发挥社区作用,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三、工作重点1.疫情防控(1)做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确保全县人民应接尽接。

(2)加强疫情监测,及时发现、报告、处置疫情。

(3)做好秋冬季流感防控,减少疫情对人民群众生活的影响。

2.健康教育(1)深入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群众防病意识。

(2)利用新媒体平台,扩大健康教育覆盖面。

(3)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健康教育,培养健康生活方式。

3.疾病监测(1)完善疾病监测网络,提高监测数据质量。

(2)加强对重点疾病的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加强与上级疾控部门的沟通,共享监测数据。

四、时间安排1.2024年1-3月:完成硬件设施改造,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县医院疾病与控制工作计划

县医院疾病与控制工作计划

县医院疾病与控制工作计划
1.健康教育和宣传工作
在县医院开展健康教育和宣传工作,重点针对常见传染病、非传染病和慢性病进行卫生宣传,提高群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2.疾病监测和报告工作
建立完善的疾病监测和报告机制,及时掌握各类传染病、食源性疾病和职业病的发病情况,确保及时报告并开展相应的控制措施。

3.传染病防控工作
加强传染病防控工作,制定相应的传染病防控方案,及时处置疫情,做好密切接触者的监测和隔离工作。

4.慢性病防控工作
开展慢性病防控工作,重点关注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病的防控工作,提高患病人群的自我管理能力。

5.应急公共卫生事件处置
制定应急公共卫生事件处置预案,建立应急响应机制,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6.环境卫生监测和管理工作
加强环境卫生监测和管理工作,确保医院环境卫生的整洁和安全,防止院内感染和交叉感染的发生。

7.卫生检疫工作
加强卫生检疫工作,做好进出境人员和物品的卫生检疫工作,及时发现和防控输入性传染病。

8.药品和医疗器械监管
加强对药品和医疗器械的监管工作,防止使用假劣药品和器械,确保医疗安全。

9.卫生信息统计和分析
加强卫生信息统计和分析工作,及时掌握疾病流行趋势,为病情监测和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0.卫生教育和培训
开展卫生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全体医护人员和公众的卫生防控意识和应对能力。

疾控中心实验室建设方案

疾控中心实验室建设方案

疾控中心实验室建设方案疾控预防和控制中心(CDC)是一个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国家部门,其建设水平的高低反应了一个国家对社会公共卫生安全的保障程度。

自全球性的SARS 疫情和禽流感发生后,国家加大了在这方面建设的力度,并投人大量的资金对各省、市、县的CDC进行改建或新建。

CDC要求具备的功能从CDC 的服务对象来分主要为二大类:一类是服务于公共卫生,主要涉及到食品、日用品等国家要求的一些检验科目,如:微生物学检验、卫生学检验等。

另一类是为了应付突发事件的科目,如:突发的疫情、流行性疾病等。

省、市、县的各级CDC所需的检测要求和内容是不一样的,但总体来说内容比较繁多,主要包括:疾病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疫情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控制、实验室检测分析与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技术指导与应用研究等职责。

其最大检验的类别数量为25项、内容数量为79项、项目数量为225项,具体测试的项目主要有:寄生虫、性病和艾滋病、鼠疫、理化分析、卫生微生物、病原微生物、毒理实验、病原微生物、急性传染病、病媒、虫媒、血吸虫等。

正因为CDC担负着以上的检测任务,所以其工作的程序安排,包含着很大部分的不确定性,除了在管理上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制度外,实验室的布局和硬件的设施也是尤为重要的环节,在某种程度上说是至关重要的。

目前的状况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加强了这个领域的投人和建设,特别是SARS疫情的爆发和禽流感的发生,使人们看到CDC在保障人民健康中的重要性,从而促进了各地CDC的建设。

就目前而言,国家还没有一个完整和系统的关于CDC的建设规范,而是套用和引用一些相关领域的规范,目前使用的规范和准则主要有:《微生物和生物医学生物安全通用准则》WS233-2002,《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GB50346-2004,《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4,《科学实验建筑设计规范)JG J91-93,《采暖、通风、空调、净化设备术语》GB/T16803一1997,《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2001,《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JGJ71-1990。

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指导意见

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指导意见

精心整理附件: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指导意见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的建设,保证有效实施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疫情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控制、实验室检测与评价、健康教育35%。

第五条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职能分工应建立下列功能实验室省级:P3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肠道细菌检测实验室,食源性病原菌分离鉴定实验室,呼吸道病毒实验室,肠道病毒实验室(含脊灰实验室),HIV确认实验室,结核病参比实验室,地方病实验室,寄生虫病实验室,消毒实验室,杀虫实验室,食品、化妆品、水质、涉水产品等健康相关产品微生物实验室,霉菌分离及鉴定实验室,虫媒病毒实验室,毒理室及感染动物房,放射防护检测实验室,职业卫生检测室,化学毒物及毒素检测实验室,普通理化实验室,生化实验室。

地级: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血清学实验室,肠道菌实验室,食源性病原菌分离鉴定实验室,HIV初筛实验室,结核病参比实验室,地方病实验室,寄生虫病实验室,消毒实验室,杀虫实验室,食品、化妆品、水质、涉水产品等健康相关产品微生物实验室,霉菌分离及鉴定实验室,放射防护检测实验室,职业卫生检测室,常见化学毒物检测实验室,普通理化实验室。

场所、消杀产品和卫生产品卫生质量分析,健康相关物品材料的安全性和卫生质量分析,大型医用设备应用质量检测,食物中毒、职业中毒、农药中毒事件毒物分析,化学污染事件因素检测分析,核恐怖、放射污染事件因素检测分析,急性、亚急性、亚慢性与慢性毒性试验,刺激性与过敏性试验、致癌与致畸毒性试验,营养与保健食品功能评价,化妆品功能评价,其他健康相关物品有关功能评价。

地级:开展免疫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常见细菌、病毒、霉菌培养分离鉴定,生物恐怖、中毒事件微生物培养初步分离鉴定,食品、水、空气、涉水产品、化妆品等的卫生质量检测,消毒灭菌效果检测,健康相关物品微生物检测,寄生虫病病原学检测,寄生虫病中间宿主的种群鉴定和密度测定,寄生虫病中间宿主和虫媒的抗药性测定,作业场所、公共场所、生活居住环境有毒有害因素的相关实验,饮用水和水源水质分析,食物中毒、职业中毒、农药中毒事件毒物及化学污染事件因素检测初步分析。

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指导意见

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指导意见

附件: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指导意见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的建设,保证有效实施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疫情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控制、实验室检测与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和技术指导与应用研究等职能,制定本意见。

第二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从本地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好现状与发展、需要与可能的关系。

必须坚持科学、合理、实用、节约的原则,根据服务人口数量、服务内容与需求量等因素,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卫生规划,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同时,体现标准化、智能化、人性化的特点,适当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确定实验室建设规模。

第三条本意见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的基本指导原则,是编制、评估、审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重要依据,各地应结合本地区疾病预防控制技术水平和工作实际需要参照执行。

第二章功能与建设规模第四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用房包括业务、实验、行政及保障用房,其中实验用房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为:省级不少于41%、地级不少于40%、县级不少于35%。

第五条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职能分工应建立下列功能实验室省级:P3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肠道细菌检测实验室,食源性病原菌分离鉴定实验室,呼吸道病毒实验室,肠道病毒实验室(含脊灰实验室),HIV确认实验室,结核病参比实验室,地方病实验室,寄生虫病实验室,消毒实验室,杀虫实验室,食品、化妆品、水质、涉水产品等健康相关产品微生物实验室,霉菌分离及鉴定实验室,虫媒病毒实验室,毒理室及感染动物房,放射防护检测实验室,职业卫生检测室,化学毒物及毒素检测实验室,普通理化实验室,生化实验室。

地级: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血清学实验室,肠道菌实验室,食源性病原菌分离鉴定实验室,HIV初筛实验室,结核病参比实验室,地方病实验室,寄生虫病实验室,消毒实验室,杀虫实验室,食品、化妆品、水质、涉水产品等健康相关产品微生物实验室,霉菌分离及鉴定实验室,放射防护检测实验室,职业卫生检测室,常见化学毒物检测实验室,普通理化实验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设备及安装项目实施方案********有限公司二零一*年*月一、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设备及安装项目(二)、建设单位:**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三)、项目建设规模:本项目原属**县汽车客运站的1区附属办公楼。

现**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桐梓县汽车客运站(1区附属办公楼)的业主单位,计划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际使用需求对该楼进行装修改造。

本项目为一层(局部)、二、三、四层,装修面积:4600m2。

(四)、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建设内容为实验室装修、专用台柜、给排水、电气、净化暖通、空调、通风及废气处理、废水处理等配套设施。

(五)、建设地点:**省**县。

(六)、项目投资:约652.09万元。

二、必要性分析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不断增长,该所现有疾控中心人员比例、公共卫生检测设备及办公场地已无法满足全县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需要。

根据该县面积及人口总数基数,根据目前**县的人口状况统计,辖区人口约80万人。

根据《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标准》的相关指标进行测算,拟改造疾控中心业务楼建设规模为4600平方米。

三、项目效益本项目的实施会大力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加大重大传染病、地方病等防治力度,全面提高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

加强疾病控制体系能力建设,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促进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四、设计依据甲方提供的建筑图经甲方确认的平面图《科学实验室建筑设计规范》JGJ91-9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18《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2017《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2013年版)《建筑内部装修防火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54-2005《天然大理石建筑板材》GB/T 19766-2016《建筑用轻钢龙骨》GB/T 11981-2008《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GB50346-2011《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 50037-201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供配电设计规范》GB50052-2009《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20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火灾自动报警设计规范》GB50116-201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技术标准》GB51309-2018《医疗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312-2013《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筑技术规范》GB50881-2013《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GB50346-2011《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2013《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367-2012《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筑技术规范》GB50881-2013《室内卫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42-2002《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16《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实验室变风量排风柜》JG/T222-2007《风机、压缩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201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2014《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2008《制冷设备安装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74 2010《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2013《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591-2010《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GB50346-2011《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6国家及贵州省现有的相关规范、规定及标准五、实施方案1、装修设计(1)、地面:办公区采用采用800*800mm地砖,实验区采用800*800mm地砖,洗涤室采用300*300地砖。

(2)、隔墙:办公区墙体采用120/200墙体(页岩空心砖,M7.5水泥砂浆砌筑)/轻钢龙骨+双面12mm防火石膏板隔墙,实验室隔墙主要采用50mm厚阻燃硅岩彩钢夹芯板隔断。

气瓶间墙体采用防爆墙,原有窗户加装防爆膜作为泄压面,安全隔离实验区域。

(3)、墙面:办公室刷乳胶漆,洗涤室采用粘贴墙砖。

(4)、吊顶:办公区顶面刷乳胶漆,实验区采用微孔铝扣板吊顶、净化区域均采用50mm厚阻燃硅岩彩钢夹芯板吊顶。

(5).门窗:办公区采用成品套装门,实验室区域采用成品套装门和彩钢隔断部分采用50mm厚成品彩钢板门,门上设可视窗(更衣室除外),气瓶间门:采用优质防爆门。

观察窗采用采用1mm厚铝合金边框,5mm厚钢化玻璃固定窗。

2、给排水设计(1)给水给水水源由市政给水管网引来;给水范围:卫生间、实验室用房,给水管管材采用PP-R管。

(2)排水a、含有一般致病微生物的实验废水宜设专用排水管道以便污水消毒。

b、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实验废水可采用专用容器收集后送往集中废水储存槽,然后送往公共废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c、毒理实验室、含有机溶剂的废水应单独设置排水系统。

d、含有酸、碱、氰、等无机物的实验废水宜独立设置排水管道。

e、含有酸、碱的实验室废水排水系统应选用耐酸碱的材料制作,含有氯仿、苯系列的溶剂型污染物的实验废水应采用耐有机溶剂腐蚀的材料制作。

f、实验废水应进行无害化处理,水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的要求。

3、电气设计(1)设计内容:低压配电、动力、照明、等电位接地、出入口控制、视频监控、综合布线等系统。

(2)照明设计:选用LED灯具,自带功率补偿。

显色指数Ra≥80,色温5000K,统一炫光值UGR<19。

照度、功率等参数及LDP参看《照明节能判定表》。

(3)设备、电线缆选型及敷设、安装:a.由低压配电柜引出的电缆沿桥架敷设,电缆桥架安装须将全场连接成电气通路.主干电缆为WDZB-YJY型。

b.照明和插座分别配线选用WDZC-BYJ电线,JDG管内敷设。

走道疏散灯具、气瓶室内配线选用ZRBV电线,JDG管内敷设,走道应急照明线路穿管敷设须在线管上涂防火漆保护。

c.本工程严禁采用触电防护类别为0类的灯具。

d.管线通过伸缩缝处具体做法详《钢导管配线安装》(03D301-3) P39、40。

e.开关、插座和照明灯具靠近可燃物时的隔热、散热等防火措施。

(4)等电位接地:在有洁净要求和设备接地要求的房间内设置镀锌铜排闭合接地环,并引出至构造柱与结构主筋可靠连接,要求室内所有金属裸露部分均需与接地环连接,并需与洁净空调系统连接。

4、净化空调设计三层P2负压室采用一套独立系统AHU3-1,送风方式上送下侧排,选用直膨式全新风净化空调机组。

空调与PF3-1/PAU3-1联锁控制,开机顺序先排风再送风,关机顺序反之。

净化机组集中控制,全自动运行,紫外线灯和空调实行触摸屏本地控制。

实现房间内温湿度自动调节。

三层PCR采用一套独立系统AHU3-2,送风方式上送下侧排,全送全排空调系统。

选用数码变容量空调机组。

空调与PF3-2联锁控制,开机顺序先排风再送风,关机顺序反之。

净化机组集中控制,全自动运行,紫外线灯和空调实行触摸屏本地控制。

实现房间内温湿度自动调节。

三层无菌室采用一套独立系统AHU3-3,送风方式上送下侧回,选用直膨式恒温恒湿净化空气处理空调机组。

新风与回风经过混合后,并经净化空调处理(温湿度调节、初中效过滤)到净化房间经过高效过滤器过滤后送入到房间。

净化机组集中控制,全自动运行,紫外线灯和空调实行触摸屏本地控制。

实现房间内温湿度自动调节。

5、通风及废气处理设计对于集中大量释放有害物质的实验操作点,可采用局部机械排风,对于分散、微量释放有害物质的实验操作点采用全面机械排风措施,但应避免全面通风对局部排风气流的横向干扰。

(1)通风系统设计参数a通风设备设计风量单台1.5米通风柜设计风量1500m³/h单台1.8米通风柜设计风量1800m³/h单台万向抽气罩设计风量300m³/h单台原子抽气罩设计风量600m³/h单台通风试剂柜设计风量600m³/hc、风管设计风速主管风速8~12m/s,支管风速6~9m/sd、通风系统:四层共采用8套通风系统,其中6套直排系统,2套VAV通风系统,针对实验室排出的有机和无机气体,分别采用活性炭吸附箱吸附和酸雾喷淋塔中和来进行净化处理。

6、集中供气系统设计实验室气体管路供气系统工程包括气瓶室、主管道和室内支管,以及到各个用气点的管道、阀门及其附件。

主要工艺流程:气瓶室对钢瓶气体进行一级减压,一级减压后的气体通过主管道进入室内支管,再经由二级减压器进行二次减压,最终输送到终端使用点。

实验室高纯气体控制系统要求:集中供气系统提供不间断的供气;气体的输出压力稳定,流量能够满足仪器的需求;仪器所需气体的纯度不降低;使用和维护方便、简单;整个供气系统的高安全性和可靠性。

气瓶室安全设计要有:可燃气体泄露报警系统、紧急排风系统。

气瓶室安装手动双侧汇流排、球阀、可燃气体泄漏报警系统、以及阻火器、排空功能。

实现气体不间断供应和安全输送,气瓶室区主要的控制阀门、阻火器排空等装置都安装在气瓶室区墙壁的合适位置,便于操作人员观察和控制。

所有气体管路系统要求采用精密全自动无缝焊接,不允许卡套,法兰等。

采用高纯氩气进行焊接保护,焊口做到不氧化,内外成型,严禁出现内外焊接渗漏。

所有管道必须在较洁净的空间施工安装,不允许杂质,灰尘等颗粒进入管内影响精密仪器使用。

供气主管道安装在楼板下方,吊顶上方,实验室内的支管明装,根据现场实际路径进行布置,便于检查和维修。

各个用气点根据设备要求配置二级减压阀等附件。

7、实验室专用台柜实验台采用钢木结构(主钢架:框架采用1.8mm厚40*60mm镀锌方管+柜体E1级三聚氰胺双饰面板),台面板选用12.7mm厚实心理化板,边缘双层加厚,总厚度≥25.4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