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回顾·拓展八》教案和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回顾拓展八》课教学设计6

《回首·拓展八》教课方案
学习目标
沟通自己对毛主席的认识,联合自己的习作,沟通场面描绘的收获和使用,沟通本学期的语文学习感觉。
朗诵背诵毛主席的诗词。
阅读成语故事,感觉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广阔胸襟。
课前阅读有关毛追的有关资料。
准备好本单元的习作练习。
教课过程
沟通“我眼中的毛泽东”◆讲话导入
.经过我们在课内外阅读有关毛泽东主席的文章,我们开一次沟通会,题目就是“我眼中的毛泽东”。
.提出沟通要求:语言要通畅,资料要翔实。
◆小组沟通
在四人小组内先沟通,评出本组的代表。
◆全班沟通
沟通场面描绘的收获和使用在小组内读出自己习作中的场面描绘,请
同学评一评描绘得如何.沟通本学期语文学习的感觉谈谈在这学期的
语文学习中,你感觉最深的是什么?试着填写下边的内容.
我最喜爱的课文是
(),由于我从中知道了()
我最喜爱的人物是(
),由于我从他的身上()
我印象最深的是(),由于我还有好多的收获()朗诵背诵毛主席诗词
◆朗诵《卜算子·咏梅》,要读得正确、有神韵.
◆自由读,小组读,指名读,展现读,配乐读.
◆沟通毛主席的其余诗词.
阅读成语故事
◆阅读成语故事,谈谈对祁黄羊的印象。
◆沟通对“大公至正”的理解。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回顾·拓展八》优质课教学设计_3

《回顾拓展八》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交流自己对毛主席的了解。
2、结合自己的习作,交流场面描写和人物描写的收获和使用。
3、交流本学期学习语文的感受,以及在知识、方法、习惯等方面的学习收获。
4、阅读诗词,进一步领略毛泽东作为诗人、词人的文学风采。
积累优美诗句,进一步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5、读懂成语故事,理解“大公无私”的含义。
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后的体会和受到的启发。
教学重、难点:1、交流自己对毛主席的了解;交流场面描写和人物描写的收获和使用。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词的大意,背诵《卜算子·咏梅》,理解《卜算子·咏梅》的含义。
读懂成语故事。
1、课前回顾、阅读毛泽东的相关资料。
2、总结自己一学期的学习收获。
3、学生搜集了解《卜算子·咏梅》的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交流平台)一、谈话导入,揭示主题。
1、通过我们在课内课外阅读相关毛泽东主席的文章,这节课我们共同交流一下“我眼中的毛泽东”。
(板书:交流平台)2、交流要求:语言要通顺,材料要详实。
二、交流感受,总结方法。
1、交流对毛泽东的印象。
(1)读了本组的几篇课文,你心中的毛主席是什么样的?(2)学生思考后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多角度评价(是了不起的伟人,是慈爱的父亲,是百姓的朋友,是独领风骚的诗人,是虚怀若谷的伟人,是心里有他人的好人……),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对毛泽东的理解。
2、交流场面描写和人物描写的收获和使用。
(1)结合学过的课文《开国大典》《青山处处埋忠骨》的描写方法,想一想自己在习作中的使用。
(2)在小组内读出自己习作中的场面描写或者人物描写,请同学帮你评一评你描写得怎样。
(3)师生共同交流。
3、交流本学期的语文学习收获。
(1)试着独立填写下面的内容。
①我最喜欢的课文是______________,因为我从中知道了_________________。
②我最喜欢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_,因为我从他的身上_________________。
五年级语文上册回顾拓展八教学设计

《回顾拓展八》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交流平台本次“交流平台”安排的交流任务比较重,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眼中的毛泽东是什么样的;2.有关场面描写和人物描写的方法及运用;3.本学期语文学习的收获。
其中前两方面的内容是针对本组而言的,最后一项内容是针对整个学期而言的。
认识毛泽东,学习场面描写和人物描写的方法是本组教学的重点,通过前面四篇课文的学习,在这里应该进行小结。
教学时,首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了解多少就谈多少,认识到什么程度就谈到什么程度。
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梳理和归纳,特别是对学生可能产生的偏颇认识要积极引导,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
无论是学生发表意见,还是教师梳理、归纳,都要注意紧密联系课文实际,既要有观点或想法,也要有丰富的事实材料支撑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交流本学期语文学习的收获,要经过充分准备,可同全学期学生的语文素质发展状况评价结合起来。
事前,组织学生回顾本学期的语文学习情况,做好自我总结,准备好能够反映自己语文学习收获的相关资料,如,好词佳句积累本、作业、试卷、作文本、日记、成长记录。
交流时,要求学生用事实说话,可以边介绍,边出示相关资料,实实在在地反映学习收获。
也可以举办语文学习方法、经验交流会。
交流后,组织学生相互评价,评出相应的等级和各个方面的学习标兵,通过激励性评价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
日积月累本次“日积月累”安排的是毛泽东所写的一首词,这首词写于1962年冬,当时正是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派联合起来反华闹得正凶的时候,也是我国遭受三年特大自然灾害,经济上遇到困难的时候。
毛泽东写此词,首先在干部中传阅,用意在鼓励大家敢于蔑视困难,战胜困难。
词的大意是:风风雨雨刚把春天送走,漫天飞雪又迎春天来到。
看悬崖已结下百丈坚冰,凌寒霜却盛开花枝艳俏。
虽艳俏却不同桃李争春,只把那春消息向人间预报。
等鲜花光灿灿开遍山野,那梅花在花丛摇曳含笑。
通过这首词的阅读,学生可以进一步领略毛泽东作为诗人、词人的文学成就。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回顾·拓展八》优质教案_16

理解毛泽东(文学鉴赏)
鉴赏篇目:《七律·长征》《开国大典》《青山处处埋忠骨》《毛主席在花山》
教学目标:走近毛泽东,感受他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通过对四篇课文的阅读,丰富学生对毛泽东的理解。
深刻理解到他是杰出的诗人,是伟大的领袖,是慈爱的父亲,也是普通群众。
一、导入,启发学生理解。
1、谈谈自己对人物的印象。
二、选择所要阅读的课文,感知人物毛泽东。
指导学生阅读《七律·长征》《开国大典》《青山处处埋忠骨》《毛主席在花山》。
1、学生阅读课文,完成表格。
2、出示《七律·长征》的范读录音,1949年开国大典的视频。
(随机)
3、班级交流,丰富和完善自己对人物毛泽东的认知。
三、教师总结。
这堂课,我们欣赏了第八单元四篇文章,分别是《七律·长征》《开国大典》《青山处处埋忠骨》《毛主席在花山》。
虽然每个同学都没有精读,但是,我们通过文学鉴赏的方式,抓住文章中的关键语句谈感受,谈体会,丰富了对伟人毛泽
量。
四、板书设计
理解毛泽东
亲切单一丰富伟大
……非凡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肤浅深刻。
小学五年级语文《回顾·拓展八》教学设计(1)

小学五年级语文《回顾·拓展八》教学设计(1)1.激发学生交流自己在本单元学到的表达方法、学习收获和体会。
2.了解广告语的风趣、幽默。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交流平台)一、异域风情展示会1.遐想回味同学们在本组课文中我们领略了亚洲、欧洲、非洲的风情,平时在电视、电影、书报、或外出旅游中,也一定看到、听到、感受到了许多异域的风土人情,那儿的风俗习惯、独特的民族文化,人们特有的生活方式,与众不同的风光、歌舞、民族服饰等,同学们一定难以忘怀,同时也一定很想把它们说出来与大家共享。
现在请同学们认真回忆回忆,在记忆的长河中,异国、异地的风情,给你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
2.异域风情交流(1)小组交流:请喜欢外国风情的同学自由组合为一组,钟情于国内风情的同学自由组合为一组,如果有对少数民族歌舞特别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另外组合在一起,可以说一说,也可以唱一唱,还可以跳一跳。
(2)班级交流:每组推荐大家感兴趣的节目上台表演。
大体分为下面三大部分:夸一夸我眼中的异域风情;唱一唱我心中的异域歌曲;跳一跳我喜爱的异域舞蹈。
二、阅读收获交流会1.弹奏阅读交响前奏。
同学们是否发现,作者在描写异国风情时,用上了许多不同的表达方法,比如作者写威尼斯的小艇时,作者紧扣小艇,介绍了人们的生活与小艇息息相关,人和小艇奏成了一曲美妙的生活乐章。
同学们在本单元阅读中一定还发现了许多巧妙的写法,有许多你们喜欢的方式,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下本单元和本学期的学习收获,开一个阅读收获茶话会。
2.召开茶话会。
老师出示第七单元课文片断: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许多窗子都连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
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同学们认真读读这段话,想想从这段话中,你可以尝到哪些表达方法?(引导学生欣赏这段话中作者把花的美和人的心灵美紧紧结合在一起,通过种花这件事来表现人物崇高的思想境界这一写法。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回顾·拓展八》优质教案_2

课题第八单元梳理与归纳课时 1教材解读本单元共四篇文章,《七律长征》、《开国大典》、《青山处处埋忠骨》、《毛主席在花山》,这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毛泽东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读后,让人深深地感到毛泽东—他是杰出的诗人,他是伟大的领袖,他是慈爱的父亲,他和普通的群众在一起。
教学目标1、理解27个生字,会写17个生字。
2、感受毛泽东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重点难点体会人物特点和人物描写方法师生互动改进与反思一.激趣导入请同学们回忆我们以前学习过哪些描写长征的文章?你能谈谈自己的感受吗?在我国的革命历程中,有一次伟大的壮举有一座不朽的丰碑,那就是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二,新授1,这是一首七言律诗。
所谓的七言诗就是七言八句。
言,就是字,每行有七个字,一共有八句话。
就是七律。
七律诗中间四句两两相对应,而且朗读的时候还有和谐的韵律与鲜明的节奏。
2,学生背诵这首诗3,这首诗共有八句话,每两句为一联,分别被称作首联-颔联-颈联-尾联4,抓字眼、明诗意、想诗境、悟诗情5,长征时,战士们遇到了哪些困难?从这句诗中的哪些词能够体会出来?红军战士面对这些困难的态度是什么?从哪个词能够看出来?6,出示《开国大典》中的一些片段你能感受到什么?1、学生回忆课文内容,能够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2、、根据宁晋县实验三小集体备课 课堂教学设计专用第 页7,你觉这些段落中使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呢?开国大典中的毛泽东是个怎样的人呢?8,考考你对这些词语掌握的怎样?9,毛泽东除了有伟人的风采外,他还有凡人的情怀 10,这两句是毛泽东的什么描写? 11,毛泽东在花山与群众的关系怎么样呢? 12,文中使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呢?13,看看我们是不是梳理了文中人物的描写方法 14,你学到了吗?考考你15,毛泽东不但是个伟人,也是个凡人,同样也是名诗人,让我们再欣赏几首毛泽东的诗吧 三、总结 四、作业课下载收集一些毛泽东的诗学生提出问题再讲解效果会更好教学反思本课是带领学生梳理已经学过的课文,如何把学过的课上出点新意来,备课前我深入的思考了一下,本着以四篇文章都涉及到的主要人物-毛泽东为主线,以调动学生经验背景、引进学习资源为辅,在感悟语言情感、体会课文的意境。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回顾·拓展八》优质教案_14

课外古诗词教学——区别陆游与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2、了解词的大意,比较陆游与毛泽东的词。
重点难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比较毛泽东与陆游的词,理解时代不同,性格不同,经历不同,审美情趣不同,所以词的思想内涵也就明显的不同,这是理解本课的一个难点。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温故知新同学们,我们在以前已经接触到了中国诗词的一个重要的表现手法,那就是――托物言志。
谁能解释托物言志是什么意思?对,就是借助对一件是物的描写、歌咏来表现作者内心的思想与情感。
这节课,我们又将学习毛泽东的一首咏梅词。
二、自主阅读,以读悟情请同学们反复地读读课文,想想词中写了梅花的什么特点,赞扬了梅花怎样的品格,在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带着饱满的感情来读课文。
每个人在小组内读,小组推荐人读给全班听,最后大家齐读。
结合具体词句,充分交流见解;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自己来解答问题。
教师相机点拨,使学生理解词中的深层含义。
1、“风雨”、“飞雪”、“悬崖”、“百丈冰”等词语烘托出了梅花生长的自然环境,表现出梅花坚韧不拔的性格,“风雨”与“飞雪”的并存点出了梅花盛开的季节是早春,这也为下片赞颂梅是报春使者做了铺垫。
2、从“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能够读出梅是报春的使者,却不争春邀宠,居功自傲,表现了梅花谦逊的作风。
3、从“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从中笑”能够读出百花盛开之时,梅花却无比欣慰地飘落从中,表现了梅的豁达与无私。
四、由情导读,因读成颂1、过大家的讨论,我们对这首词有了深入一步的了解,请同学们边读边想象画面,有感情地读。
2、播放网上下载的名家配乐朗诵,让学生学习朗读的技巧。
3、播放音乐,让学生自己配乐朗诵。
五、对比阅读,深入感悟1、阅读陆游咏梅词,简介创作背景。
(乾道二年,陆游因“力说张浚用兵”,受到了卖国派的打击,被罢免了隆兴通判的职位。
五年级语文上册回顾拓展八教学反思新人教版(最新整理)

回顾拓展八
七、教学反思:
让文本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载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升实践能力,积累材料和经验,努力学习语言,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
尊敬的读者:
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档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顾拓展八
【教学目标】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说说眼中的毛泽东是什么样的。
2、交流有关场面描写和人物描写的方法及运用;
3、在知识、方法、语言、习惯、练笔等方面的学习收获。
4、阅读诗词,进一步领略毛泽东作为诗人、词人的文学成就。
弄懂成语故事的内容,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后的体会和受到的启发。
5、养成多读书,勤积累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注重积累知识,运用知识,喜欢阅读。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学会综合评价,增强学习语文的信心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交流平台
一、交流平台
1、读了本组的几篇文章,你心中的毛主席是什么样子?
学生从多角度评价(是了不起的伟人,是慈爱的父亲,是百姓的朋友,是独领风骚的领袖,是虚怀若谷的伟人,心里有他人的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谈对毛泽东的认识。
(对知识有一个整体上的衔接,对人物有一个综合的评价,对今后的学习,是一个提炼的过程,思维得到训练。
)
2、对场景描写和人物描写,你学会了哪些方法?结合学过的课文《开国大典》、《青山处处埋忠骨》的描写方法,谈自己在习作中的运用。
3、这学期你在语文学习中,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从多角度汇报:语言、方法、习惯、体会、同学之间的评价等都可以。
)
4、自由组合,分小组进行讨论,并交流新得。
5、进行交流评价。
6、教师小结:
同学们,转眼一个学期即将过去,在刚才的发言中我听到了你们学习的收获,真为大家高兴,希望能在平时的生活中多听,多记,多想,做一个有心人!
第二课时日积月累、展示台
一、日积月累
1、自由读词:
(先读一读──通过自由读、同座互读、指名读、范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了解词牌名、写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1962年冬,当时正是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派联合起来反华闹得正凶的时候,也是我国遭受三年特大灾害,经济上遇到困难的时候。
毛泽东写此词,首先在干部中传阅,用意在鼓励大家敢于蔑视困难,战胜困难。
)
3、熟读词句,说说自己读懂了意思的诗句,提出难以理解的诗句。
4、教师点评释译。
5、比一比,看谁读得有感情,看谁背得快。
6、你还读过毛主席的那些诗词,读给大家听。
(师生共同交流)
沁园春《长沙》、菩萨蛮《黄鹤楼》、西江月《井岗山》、清平乐《蒋桂战争》、采桑子《重阳》、如梦令《元旦》、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菩萨蛮《大柏地》、清平乐《会昌》、忆秦娥《娄山关》、《十六字令三首》、七律《长征》、念奴娇《昆仑》、清平乐《六盘山》、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七律《和柳亚子先生》、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浪淘
沙《北戴河》、水调歌头《游泳》、蝶恋花《答李淑一》、七律二首《送瘟神》、七律《到韶山》、七律《登庐山》、七绝《为女民兵题照》、七律《答友人》、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七律《和郭沫若同志》、卜算子《咏梅》、七律《冬云》、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虞美人《枕上》、七律《洪都》。
把学生的兴趣由课上引导到课外,扩大阅读面,拓展自己的视野,使语文素养整体提高。
二、成语故事
1、阅读成语故事,想想讲了什么,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大公无私:指办事公正,没有私心。
现多指从集体利益出发,毫无个人打算。
)2、朗读比赛。
3、分组讲成语故事。
(师生共同评价)
4、讲讲你课外收集的成语故事:
5、教师小结:
在课外多读书,积累自己的知识,拓展视野,看谁的收获最大。
教学反思:
交流平台
本次“交流平台”安排的交流任务比较重,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眼中的毛泽东是什么样的;2.有关场面描写和人物描写的方法及运用;3.本学期语文学习的收获。
其中前两方面的内容是针对本组而言的,最后内容是针对全学期而言。
认识毛泽东,学习场面描写和人物描写的方法是本组教学的重点,通过前面四篇课文的学习,在这里应该有个小结。
教学时,首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认识了多少就谈
多少,认识到什么程度就谈到什么程度。
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教师也要进行必要的梳理和归纳,特别是对学生可能产生的偏颇认识要积极引导,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认识。
无论是学生发表意见,还是教师梳理、归纳,都要特别注意紧密联系课文实际,既要有观点或想法,也要有丰富的事实材料支撑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交流本学期语文学习的收获,要经过充分准备,可同全学期学生的语文素质发展状况评价结合起来。
事前,组织学生回顾本学期的语文学习情况,做好自我总结,准备好能够反映自己语文学习收获的相关资料,如,学到的新知识记录本,积累本。
交流时,要求学生用事实说话,可以边介绍,边出示相关资料,实实在在地反映学习收获。
也可以举办本学期语文学习成果发布会、展览会。
交流后,组织学生相互评价,评出相应的等级和各个方面的学习标兵,并给予相应的荣誉称号,如“小作家”、“小书法家”、“小演讲家”等,通过激励性评价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
日积月累
本次“日积月累”安排的是毛泽东所写的一首词,这首词写于1962年冬,当时正是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派联合起来反华闹得正凶的时候,也是我国遭受三年特大灾害,经济上遇到困难的时候。
毛泽东写此词,首先在干部中传阅,用意在鼓励大家敢于蔑视困难,战胜困难。
词的大意是:
风风雨雨刚把春天送走,
漫天飞雪又迎春天来到。
看悬崖已结下百丈坚冰,
凌寒霜却盛开花枝艳俏。
虽艳俏却不同桃李争春,
只把那春消息向人间预报。
等鲜花光灿灿开遍山野,
那梅花在花丛摇曳含笑。
通过这首词的阅读,学生可以进一步领略毛泽东作为诗人、词人的文学成就。
可按如下基本步骤指导学生积累:先读一读──通过自由读、同座互读、指名读、范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再讲一讲──教师简要说说词的大意,以便于学生记忆;最后背一背──学生熟读能背。
成语故事
这篇成语故事讲的是“大公无私”这个成语典故。
大公无私:指办事公正,没有私心。
现多指从集体利益出发,毫无个人打算。
查字典返回查字典首页>>
教学时,应以学生独立阅读为主,由学生自己查阅工具书读懂成语故事。
再组织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后的体会和受到的启发,并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教师可引
导学生把阅读成语故事的热望延伸到课外,鼓励学生多读书,勤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