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做题技巧资料讲解
高考阅读理解题答题技巧及解题套路汇总

高考阅读理解题答题技巧及解题套路汇总明确阅读题解题型1、记叙文(1)全文讲一个故事,只讲故事。
一般在A篇,如果短,就当看小说一样看下去,考验你词汇量的时候来了!看完以后一般就能选出来了,这里只是需要注意细节题看到类似于“__为什么要__”的题,就返回去,把那里的情节再细看一遍。
这样一篇3分钟必须搞定。
(2)半篇讲故事,半篇议论。
一般会引申出一个道理,遇到这种题先把故事部分看完,用大概30秒想他要解释什么道理。
然后不看文章了,看题。
只看题目不看选项,一般会有类似(1)的题目,马上选好,然后,看故事下面的那一段,只看一段,然后你大概就知道是什么道理了。
后面的题可能会是概括道理,猜词之类的题,比如,看到“__应该是下列的什么词”,你就翻回去看那个词,联系上下句,跳过那个词,自己想应该是什么,然后和四个选项比对。
(3)全篇在讲一件事,但不是有情节的故事。
这种文章就先看开头一段,再直接看题,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直接找有关的段落再看。
2、说明文(1)启事。
这种有点像广告,一般会讲一种活动之类的,文章自己就会小标题分清。
这类是送分题。
(2)事物说明。
比如谁谁谁发明的,为什么发明,用途之类的,这种题也不难,按顺序来,单词认识就OK。
(3)事件说明。
举个例子,二战时期某个战役的大概流程。
这种题考的一般是细节题,细心点就好。
3、议论文议论文其实没什么好讲的,主要就是逻辑问题,能看懂就行。
阅读理解做题技巧(1)单词。
一直在强调单词,这是砖瓦,是必备的。
高考3500绝对够用了,不是说限制你们,人往高处走嘛,但是,3500还不会,最基本的意思都没搞定就不要好高鹜远。
这里说的搞定是像quite和quiet必须能分清,而且每一个意思必须都知道,翻译的时候也要会变通。
(2)句子。
最基本的句子不说了,讲讲长难句。
遇见很长的句子,首先,把它的定语部分和状语部分先括起来,就是先不看。
就用中文来举例,狠狠地吓坏了我支撑生命的活跃跳动着的小心脏。
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的复习资料

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的复习资料语文阅读理解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考察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检验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理解能力。
掌握一些有效的答题技巧,对于提高阅读理解的分数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语文阅读理解的答题技巧复习资料:1. 仔细阅读题目,明确要求。
在开始阅读文章之前,先仔细阅读题目,了解题目的要求和重点,这样在阅读文章时就能够有针对性地寻找答案。
2. 快速浏览全文,把握大意。
在做题前,快速浏览一遍文章,对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有助于在回答问题时快速定位相关信息。
3. 精读重点段落,寻找细节。
在快速浏览的基础上,对于文章中的关键段落进行精读,特别是那些包含问题答案的段落,要仔细分析和理解。
4. 利用题目中的关键词。
在阅读文章时,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是寻找答案的线索。
在文章中找到这些关键词,通常就能找到问题的答案。
5. 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在回答问题时,要注意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这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和情感色彩。
6. 注意文章中的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往往能够增强文章的表现力,理解这些修辞手法对于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意图非常重要。
7. 学会归纳和总结。
在回答问题时,要学会从文章中提取关键信息,进行归纳和总结,这样能够使答案更加简洁明了。
8. 检查答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在完成答案后,要检查答案是否完整,是否准确反映了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意图。
9. 练习和反思。
多做阅读理解练习,每次练习后都要进行反思,总结自己在答题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改进和提高。
10. 保持耐心和细心。
阅读理解需要耐心和细心,不要因为急于求成而忽略了文章的细节,要相信通过不断的练习和积累,阅读理解能力会逐步提高。
通过以上这些技巧的复习和实践,相信在语文阅读理解方面会有所提高。
记住,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续的努力和练习。
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一般是有一定模式的。
这一点不论散文还是小说都死一样的。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欢迎阅读。
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1一、反复阅读,感知选文大意解答阅读理解题阅读是基础。
有些同学不论是在平时的练习中还是在考场上,对出现在自己面前的选文总是没有耐心仔细阅读,一目十行之后提笔就答题,其准确率可想而知。
记住,浮躁是答题的大忌,你必须静下心来,将你面前的选文通读两至三遍,这时你方能去解答文后的试题。
通读之后,该文的文体、大概内容在你的脑海中应有个初步印象。
二、明确基本概念,变简答题为选择题同我们学习理化学科一样,基本概念的掌握在语文学习中也是非常重要的,有些同学由于对知识点的把握不牢固,常常会弄出张冠李戴的笑话。
当问到这篇说明文选段采用了何种说明顺序时,有的同学回答采用了“总——分”的顺序,这显然是将说明顺序和说明文的结构混为一谈。
如果你概念清晰,起码在回答问题时能找到正确的切入点。
问到表达方式,你会知道在议论、抒情、记叙、描写、说明中进行选择;提到记叙文的记叙顺序,你会知道答案必在顺叙、倒叙、插叙、补叙之中;谈到议论文的论证方式,那定是立论、驳论二者选一。
如此一来,似乎不知如何做答的简答题也简化成了选择题,答题的思路更加清晰。
当然,语文学习中的基本概念远远不止以上列举的几种,它需要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有意识地去发现,去积累。
采用知识卡片,将平时学到的基本概念记录下来,不失为积累的一种好方法。
三、将问题带回文段中再次阅读在解答试题时,我们不妨将问题带回文段中,在反复阅读之后,答案有时会清晰可见。
同学们会发现,很多时候我们可以用文中的原文加以做答,这样做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原文的语言有时比我们自己组织的语言要简练、明确、生动。
因此,学会在文段中寻找有用信息,是阅读能力中最基本的能力,当遇到考查“这”、“那”、“它”等代词的指代作用时,我们可以用自己所寻找到的答案去替代这些代词,看看文段是否说得通,衔接是否恰当,以此检验答案的正确性。
语文阅读理解最常考7个考点及解题技巧

语文阅读理解最常考7个考点及解题技巧做阅读题必须有四种意识:1、文体意识:根据文章的不同体裁去答题2、语境意识:联系文章中心和上下文答题3、文本意识:坚信一切答案可以在文章中找到,答题不能脱离文本4、题目意识:注意答在问中,从问题中找命题意图和答题要点和要求,注意按分值答题做阅读题的流程:1、速读,确定体裁和中心2、初看题目,明要求,再通读原文3、依据要求,确定有效阅读区域,反复斟酌,并作答4、复查,是否按照要求作答,是否表述明确。
记叙文(散文、小说)阅读常考题型及答题技巧考点一:把握文章内容,概括文章所写事件常考题型:阅读全文,概括文章写了关于谁的几件事/一件事。
或者“简要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答题技巧:文段中事例的概括:①必须包括两个要素:人物+事情;“谁做了什么”或“谁怎么样"②其他要素如:时间(季节、年代)、地点、环境如果有特定意义,也应概括在内。
可用这样的模式:“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什么事”+“什么结果”考点二:品味题目常考题型:①为什么以此为题?②谈谈你对题目的理解。
③试分析题目的作用。
④给文章加(换)题目。
答题技巧:文章的标题是“文眼”,统帅全文。
它的作用主要有概括主要故事情节、文章的线索、揭示文章的中心、点明写作对象等作用。
答题技巧:(1)先看题目本义:词语含义概括内容(点明写作内容如主要事件人物等)(2)再思考深层含义:中心(主旨):与中心的关系(揭示了,点明了)人物:与人物关系(表现人物性格;表明作者情感;是作者感情触发点)结构:线索、悬念表现手法:象征(3)最后分析其效果:运用比喻、化用诗词、引用歌词、一语双关等生动形象、新颖含蓄、言简意丰、发人深思、引起阅读兴趣等(议论文的题目一般点明论点或论题;说明文常点明说明对象或特征)可以从——内容上、主题上、线索、设置悬念上等方面进行品味。
示例:(1)主题上结合中心必答,如象征性的散文题目,也可以这样回答:拟题巧妙,一语双关,本指……实指……,突出主题,耐人寻味。
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总结10篇)

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总结10篇)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一):技巧一——读材料所谓“读材料”,就是要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粗读全文资料,把握文章主题。
了解材料的基本大意,理清材料的层次和段落。
在浏览全文,了解全文的概貌之后,应记住文章的要点,重要的结论以及一些关键性的人名、地点、定义和数字,不一样的人名、地点可用铅笔在试卷上分别打上不一样的记号,以便查找。
阅读理解试题的文字材料主要用来测试阅读速度、理解本事和记忆本事。
有的采用一个句子,有的采用一段文章或整篇文章。
资料广泛,题材各异。
以题目的难易程度分析,人们常常把它们分为表层理解和深层理解。
所谓表层理解就是对文中的客观事实的感知和记忆;所谓深层理解是根据文中的客观事实,在认真思考后进行逻辑推理、总结或概括,得出结论。
通常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第一遍需要速读,首先要重点理解文章的体裁是记叙文还是说明文。
答题时切忌文章都没完整的阅读过试卷上的文字材料,就匆匆忙忙地写答案。
最好先把文章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
其次要初步理清文章的思路。
一般来讲,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
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归纳中心思想。
它在要求概括段落大意一类的阅读理解的解题中,往往是行之有效的一个办法。
有的要用“顺读法”,就是先读短文后读题目,然后再读短文寻找正确答案。
有的采用“倒读法”,就是先读题目(四个选项不读)后读短文,最终寻找答案。
我比较赞成“倒读法”,因为这种阅读方法是带着问题阅读,目的明确,容易集中,能及时抓住文中与解题关系密切的信息,从而节省了阅读时间。
“倒读法”对表层理解的题目(提问时间、地点、原因等)效果最好,对深层理解的题目,要从短文的整体资料出发,进行概括和总结,分析所供给选项,作出准确的确定。
所以,解答这类题的中心步骤就是阅读,既要阅读短文,又要阅读题目。
阅读时要注意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效率。
阅读理解解题步骤和技巧

阅读理解解题步骤和技巧大致可以总结为:1、速读原文材料;2、看清题目要求;3、细找文中原话;4、认真回答问题。
(一)速读原文材料,了解主要内容,揣摩中心思想。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要重视对题目的理解,还要抓住文章的中心句。
(二)看清题目要求——平心静气审题,切忌粗心大意学生在审视阅读理解的问题要求时,要抓住关键的字、词或句子作为扣题作答的要点。
1、基础知识,牢牢掌握。
阅读题型多种多样,但是一定有基础知识的考察,比如填标点符号、填关联词语、填拼音、找错别字、找出文中的近反义词,摘抄比喻句、划出中心句等等。
这些考察的是学生的基础知识,课堂里一定训练过,粗心的同学却往往会与正确答案失之交臂。
例如要求圈出正确的词语,有的同学反而把错误的词语划去了。
类似的情况,在考试时常常能见到,粗心是一部分同学在该题项中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在做这些基础知识的题目时要格外仔细,这些题目尽量不要失分。
2、生字新词,不要着急。
试题中一旦出现生词,一般会注上词义,如果没有注出词义,那么学生应该这样处理:①利用先解字再解词的方法理解这个词的大致意思;②联系上下文理解;③有的生词是故意不给注释的,是要在题目当中出现的。
最常见的两种情况:一是,要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二是,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3、弄清问题,巧用“原话”。
对于一些题目,原文中有明显的准确答案,要善于利用阅读文字材料中的“原文”材料,进行回答。
①有的问题是根据文中的句子设计的,可以从文中一句找到正确的答案;②有的问题是根据文中的一段话设计的,因此可以从文中的某一段找到正确的答案;③有的有的问题是根据整篇文章设计的,要求学生认真弄懂全文意思,根据文中提供的线索或信息进行逻辑推理。
4、想像说话,联系生活。
学生做阅读理解的时候,最怕碰到回答问题和想像写话,例如: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读文后的感受。
或是: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请写几句话。
这样的题目往往要先从课文中说起,你喜欢主人公的什么品质,然后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自己是怎样做的。
现代文阅读答题方法与技巧

现代文阅读答题方法与技巧
1.了解题型特点:现代文阅读题主要包括主旨大意题、细节理解题、
推理判断题等,通过了解题型的特点和解题思路,能更好地把握题目的考
点和答题要求。
2.理清文章结构:在阅读文章之前,可以先浏览一下文章的结构,了
解每个段落的大致内容和逻辑关系,这有助于把握文章的整体脉络和主线。
4.注重关键词: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关键词的提取和理解。
关键词
可以是事物的名称、时间地点、程度性词语等,通过抓住关键词可以更快、准确地找到答案。
5.注意语境理解:理解词句的含义需要考虑它们所处的具体语境。
有
时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下可能有不同的含义,需要根据上下文来进行具
体理解。
7.从整体把握文章:现代文表达方式多样,常常需要从整体把握文章
的思想内容。
有时题目会出现一些抽象概念或比喻,需要通过整体理解来
回答相关问题。
8.多做练习与总结:通过多做一些现代文阅读练习题,可以熟悉题目
的出题思路和解题技巧,并加深对于文章的理解和把握。
同时,在做题后
要总结归纳,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问题,并予以改进。
总之,现代文阅读答题需要注重对于文章的理解和把握,同时还需要
熟悉题型的特点和解题技巧。
通过不断的阅读和练习,积累经验并且加以
总结,相信能够提高现代文阅读的能力。
阅读理解的答题技巧和解题方法

阅读理解的答题技巧和解题方法阅读理解的答题技巧和解题方法1、阅读理解的考查要求;(1)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以积极用以说明主旨和大意的事实和细节。
(2)既了解具体的事实,也理解抽象的概念(3)既理解字面的意思,也理解深层的含义,包括作者的态度和意图等(4)理解某句某段的含义,理解全篇的逻辑关系,并据此进行推理和判断(5)既能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去理解,也能结合常识去理解阅读理解选择题目类型;细节理解题、词句理解题、主题、主旨题、猜测词义题、推理判断题。
2、答题技巧和解题方法(1)略读法。
关键是在能抓住*要点的前提下以个人最快的速度阅读,获得足够多的信息来回答有关主旨和大意的问题。
要特别注意*首尾两段;第一段往往点明*的主题或者作者意图而最后一段常常总结归纳或重述*的主要内容。
要学会寻找*段落的主题句,因为把每段主题句的意思归纳起来实际就是全文的中心思想,*的主题句也可能出现在段落的中间或结尾。
多用于议论文、应用文主旨大意题及细节题的考查。
(2)查阅法:考生可以不阅读整篇*,只需找出可能包含所需信息的部分,然后加以阅读就行。
查阅法主要用于获得具体的信息,即:谁、什么、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原因以及如何发生等有关内容或具体的数字。
多用于图表类的应用文。
(3)同义互释法:在高考中有些深层理解题或推理判断题可以采用同义互释法。
即题干中的关键词和*中的关键句中的关键词意思用法是否接近或一致。
(4)判断推理法;有时四个选项中不止一个可以作为答案,这时该意识到该题是推理判断题,要根据*的主旨和作者的意图,选择比较,去伪存真,选出最佳答案。
3.具体要求;(1)弄清*体裁,快速理解*。
对不同体裁*,根据其题材特点,运用不同的方法快速阅读正确理解。
记叙文一开始交待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然后详细叙述原因。
议论文中,作者先提论点,再加以分析,或举例论证,得出结论。
说明文中,作者先提出说明对象,然后从时间、空间、用途、方法、步骤等不同侧面加以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英语阅读理解解题技巧一、高考试卷中常见题型的特点及解题要点1. 细节判断题以原文中某一句话或某一个短语为入手点,考查学生对细节的理解。
很多同学在做这种题目时比较喜欢在选项中寻找原文中的句子,但往往照抄原文的句子并不一定是正确选项。
做这类题目时,应关注选项和原句的细微差别,选择与原文意思和所问问题都相符的答案。
2. 单词释义或句意解释题要求考生以上下文内容为参考,尝试理解文中出现的生词、短语或句子。
这类题目的解题关键在于其上下文,因为在考查点前后出现的内容往往是对这个词的解释、说明、举例等。
如When things are getting hard, a voice inside my head tells me that I can't achieve something. Then, there are other distractions, such as family or hobbies. The key is to concentrate. 由前面的other 可知distractions是与第一句基本相同的意思,第一句话表达的就是让人注意力分散的事情,下文又提到家庭、爱好,同时提到关键在于集中注意力。
结合上下文可知distractions意为activities that turn one's attention away。
3. 主旨大意题如果是考查整篇文章的主旨大意,可以把文中每段的首句串起来考虑。
若是仅考查某一段落的中心思想,则可将该段的首、尾句综合起来考虑。
4. 标题选择题标题的选择要遵循“精、准、全”三原则。
“精”是指要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出文章的中心;“准”是指标题的选择要注意文章的外延和内涵,不能扩大或缩小文章的内容;“全”是指标题的选择应该排除掉那些片面的选项,而正确地选取能包含文章的主要内容及作者要表达的观点的选项。
5. 推理判断题题目中常含有infer, conclude, know/learn from the passage,imply等类似的词。
这类题目的选项特点是:第一,有些错误的干扰选项只是对原文的简单重复,而非推断出来的结论;第二,有些选项根据我们已有的常识是正确的,但却不是基于文章;第三,一些选项因果倒置,看似从原文中推导出来的结论,实际却与原文不符。
推理判断题是阅读理解中最难的一类问题。
我们必须以原文为依据去合理推测才能找到合适的答案。
遇到一些很难在原文中找到明确的解题线索的题目,可以根据词句隐含的意义和作者的语气去分析推导答案。
6. 作者的观点、态度题解题的关键是要看作者在文中用了什么样的口气。
若用褒义词,显然是赞成;若用贬义词,显然是反对;若客观陈述,则是中性的立场,不偏不倚。
因此,同学们在做这种题目时,应注意其中所使用的一些形容词,另外,我们可以寻找文中的转折词,一般转折词后面的文段表明了作者的观点。
如:Sports can help you keep fit and get in touch with nature. However, whether you are on the mountains, in the waves, or on the grassland, you should be aware that your sport of choice might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the environment. Golf, as you may know, eats up not only large areas of countryside, but also tons of water.文中however, eat up等词的使用,说明了作者对高尔夫等运动持反对态度,而更倾向于有利于环保的运动方式。
二、对平时的训练建议2.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在平时训练时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首先要避免“指读”。
很多学生喜欢用手或笔指着文字读,这种阅读习惯容易使思维停留在手指着的局部单词上,会阻碍对中心思想的理解。
而且这种方法比默读慢得多,会影响阅读的速度。
其次要避免出声阅读。
嘴唇随着文字而蠕动或发出细小的声音都会大大地影响阅读速度。
还要避免过多地停顿回读。
在阅读过程中由于对某个词语或句子不太明白,眼睛过多地重复同一个词语或句子,这样既影响阅读速度,又影响对文章的连贯理解和较好地获取中心意思,而且易使眼睛和大脑疲劳。
3. 掌握适当的阅读技巧(3)文——题——文。
即先快速通读全文,对文章形成总体印象,了解全文的题材、主要结构、中心思想、主题段、主题句,然后读问题,明白该文章的考查点,最后,再带着问题跳读文章,寻找与答题内容有关的词句,这样既提高了做题的准确性,又能有效地利用时间。
因此,文——题——文阅读理解方法是多数人采用的,可提高阅读速度的有效方法。
4. 积累文化背景知识5. 注重长难句的理解近几年的高考阅读理解题十分注重借助复杂语境考查考生对语言语法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
所选阅读材料中常有大量复杂单句和复合句,以此来增强句子结构的复杂性和语境理解难度。
所以,理解长句、复杂句成了考生顺利理解阅读材料,提高阅读速度的关键。
一般地说,造成长难句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1)修饰语过多;(2)并列成份多;(3)语言结构层次多。
在分析长难句时应采用“先缩后扩”的方法。
先缩,即首先找出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这样就抓住了句子的主干,也就从整体上把握了句子的结构。
后扩,分析句子主干以外的从句或短语的功能以及和主干的相互关系。
例如:非谓语动词的成分是什么,其逻辑主语是哪个,定语从句所修饰的先行词是哪一个,介词短语修饰哪个词,and 连接的是哪些并列成分等等。
英语有句谚语Practice makes perfect,同学们如果能科学训练,持之以恒,阅读水平就会有质的飞跃。
高中英语阅读理解题型及解题技巧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英语试题,我们不难看出,阅读理解能力是高考考查的重点,自始至终占主导地位,并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做好阅读理解,是获得高考英语高分的关键。
阅读理解能力测试的主要要求是:1.阅读材料,理解材料的主旨大意,以及用以说明主旨大意的事实和细节。
2.既理解具体的事实,也理解抽象的概念。
3.既理解文章的字面意思,也理解深层含义,包括作者的态度、意图等。
4.既理解某句、某段的含义,也理解全篇的逻辑关系,并据此进行推理和判断。
5.既能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去理解,也能结合中学生应具有的常识去理解判断。
根据这五项要求,我们可将阅读理解多项选择题归纳为以下几种题型:主题主旨大意,细节理解题,综合推理题,概括归纳题,观点归纳题,人物评价题,词义句义理解题,指代关系题,内容排序题等。
下面结合自己平时教学中的经验体会,谈一谈做英语阅读理解题的技巧与策略。
一.主旨大意题阅读理解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它是全文的概括与总结。
能否抓住这个中心,取决于读者的总结能力。
每篇短文都有其主题思想,而作者表现主题思想的手法各不相同。
这就需要我们挖掘相同点,寻找解题的方法。
常见题型1.主题型: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ssage ?What does this passage mainly discuss?Wh at’s the topic of this passage ?2.标题型:What’s the best title?The best title for this text is (to tell ) ______.3.目的型: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text is ________.The author’s purpose of writing this text is to _______.What’s th e main purpose of the passage?解题指导1.抓住主题句。
它们一般位于文章的开头或结尾。
同时,也可以贯穿各段中心句进行总结。
2.抓住文章逻辑线索,理清发展脉络。
作者往往会采取举例、比较、分类、归纳等不同方法来组织文章。
3.把握文章的体裁,分清文体,确定思维方向。
4.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辨清褒贬态度。
二.词义理解题词义理解是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指标。
无论一个人的词汇量有多大,都会在阅读中碰到生词。
对词义的理解往往会影响到对全文的准确把握。
阅读过程中,为保证适当的阅读速度,一般不必频繁的停下查字典。
对于不妨碍全文理解和出现频率较低的生词,跳过即可。
词义理解包括:生词词义和熟词新义。
解题指导1.利用语境、常识和语法关系推断词义。
①抓住所需推断词汇前后的“mean”或系动词或破折号等直接定义该词的部分。
②抓住文章主旨与该段所表达的中心。
特别对于议论文要牢记论点与论据的相互支撑关系。
③通过例证、比喻、对照、插入语等语法结构推断词义。
2.利用词根、前后缀与合成词推断词义。
三.句意理解题句意理解题是常见的阅读题型。
它不仅考查对句子表层意思的理解能力。
有时还需要读者结合上下文和平时的知识积累、生活常识和人生阅历来判断或推断句子的深层含义。
常见题型1.开门见山型:问题中直接要求读者对文中某一句进行理解。
The underlined sentence may tell us that ______.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sentence mean?2.隐含理解型:题目中未直接点出考查句,需要我们根据题干和选项信息找到并理解该句。
①简单理解:通过理解句中关键词,明确句内关系以获得正确答案。
②综合理解:需要结合语境、分析上下文关系,获得正确答案。
解题指导1.根据题干,缩小并锁定相关句段。
2.挖掘选项异同点寻找提示。
3.利用各类词义理解技巧逐一突破关键词。
4.抓住表示因果、转折、递进、并列等关系的连词,准确把握句内各分句以及该句所在段落各句间的逻辑关系。
四.概括归纳题在词义与句义理解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总结归纳某一段或几段的大意,对于把握文章主旨,分析全文结构都是至关重要的。
此类题型考查了读者段落或文章某一版块的理解概括能力。
常见题型1.单段型:要求归纳某一段大意。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last paragraph ?According to the third paragraph ,the Britons think that ___.In paragraph 2, the writer uses the example of the ancient Greek athletes toshow that _____.2.多段型:要求归纳多段大意或多段细节总结某一非全文主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