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4

合集下载

计数器的设计实验报告

计数器的设计实验报告

计数器的设计实验报告篇一:计数器实验报告实验4 计数器及其应用一、实验目的1、学习用集成触发器构成计数器的方法2、掌握中规模集成计数器的使用及功能测试方法二、实验原理计数器是一个用以实现计数功能的时序部件,它不仅可用来计脉冲数,还常用作数字系统的定时、分频和执行数字运算以及其它特定的逻辑功能。

计数器种类很多。

按构成计数器中的各触发器是否使用一个时钟脉冲源来分,有同步计数器和异步计数器。

根据计数制的不同,分为二进制计数器,十进制计数器和任意进制计数器。

根据计数的增减趋势,又分为加法、减法和可逆计数器。

还有可预置数和可编程序功能计数器等等。

目前,无论是TTL还是CMOS集成电路,都有品种较齐全的中规模集成计数器。

使用者只要借助于器件手册提供的功能表和工作波形图以及引出端的排列,就能正确地运用这些器件。

1、中规模十进制计数器CC40192是同步十进制可逆计数器,具有双时钟输入,并具有清除和置数等功能,其引脚排列及逻辑符号如图5-9-1所示。

图5-9-1 CC40192引脚排列及逻辑符号图中LD—置数端CPU—加计数端CPD —减计数端CO—非同步进位输出端BO—非同步借位输出端D0、D1、D2、D3 —计数器输入端Q0、Q1、Q2、Q3 —数据输出端CR—清除端CC40192的功能如表5-9-1,说明如下:表5-9-1当清除端CR为高电平“1”时,计数器直接清零;CR置低电平则执行其它功能。

当CR为低电平,置数端LD也为低电平时,数据直接从置数端D0、D1、D2、D3 置入计数器。

当CR为低电平,LD为高电平时,执行计数功能。

执行加计数时,减计数端CPD 接高电平,计数脉冲由CPU 输入;在计数脉冲上升沿进行8421 码十进制加法计数。

执行减计数时,加计数端CPU接高电平,计数脉冲由减计数端CPD 输入,表5-9-2为8421码十进制加、减计数器的状态转换表。

加法计数表5-9-减计数2、计数器的级联使用一个十进制计数器只能表示0~9十个数,为了扩大计数器范围,常用多个十进制计数器级联使用。

化学实验报告单4

化学实验报告单4

实验报告单四
姓名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科目_________
一、实验名称:净化过滤天然水
二、实验目的:学习吸附沉淀、过滤等基本操作
三、实验原理:过滤能把溶于水与不溶于水的物质分开。

四、实验器材:烧杯、漏斗、玻棒、自然水、铁架台、滤纸
五、实验步骤:
步骤和方法现象分析或结论
1、吸附沉淀,净化水。

取一烧杯自然水,加少许明矾,静置,观察。

加入明矾后,水较
____________。

因为明矾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作过滤器
3、组装过滤装置。

4、过滤
(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5、比较过滤后的水与未经处理的天然水未经处理的天然水____;过滤后的水__________。

问题和讨论:
1、玻璃棒在过滤中的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过滤后的水仍浑浊,原因可能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实验结论:
过滤能除去_____________________杂质。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 年月日。

4粗盐提纯实验报告

4粗盐提纯实验报告

4粗盐提纯实验报告
探究44《粗盐的提纯》实验报告
合作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步骤:
1.溶解取约5克粗盐.用量筒量取10毫升左右的水倒入烧杯里.用药匙取一匙粗盐加入水中,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一直加到粗盐不再溶解时为止.现象是:液体是(
)的(填澄清或浑浊)
2.过滤将滤纸折叠成圆锥状,置于漏斗中,接着用玻璃棒引导溶液顺棒流下.(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现象是:滤液是(
)的。

(填澄清或浑浊)
三、实验仪器和药品:
药品:
粗盐,水
器材:
量筒,烧杯,玻璃棒,药匙,漏斗,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滤纸;胶头滴管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溶解、过滤、等实验的操作技能.
2.理解过滤法分离混合物的化学原理.
二、实验原理:
粗盐中含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

不溶性杂质可以用溶解、过滤的方法除去.五、实验总结:
1、本实验共用到2次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2、2若过滤之后还存在浑浊,其可能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反思评价
1。

电子技术实验报告—实验4单级放大电路

电子技术实验报告—实验4单级放大电路

电子技术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单级放大电路系别:班号:实验者:学号:实验日期:实验报告完成日期:目录一、实验目的 (3)二、实验仪器 (3)三、实验原理 (3)(一)单级低频放大器的模型和性能 (3)(二)放大器参数及其测量方法 (4)四、实验容 (5)1、搭接实验电路 (5)2、静态工作点的测量和调试 (6)3、基本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测量 (6)4、放大器上限、下限频率的测量 (7)5、电流串联负反馈放大器参数测量 (8)五、思考题 (8)六、实验总结 (8)一、实验目的1.学会在面包板上搭接电路的方法;2.学习放大电路的调试方法;3.掌握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输出电阻和通频带测量方法;4.研究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了解射级输出器的基本性能;5.了解静态工作点对输出波形的影响和负载对放大电路倍数的影响。

二、实验仪器1.示波器 1台2.函数信号发生器 1台3. 直流稳压电源 1台4.数字万用表 1台5.多功能电路实验箱 1台6.交流毫伏表 1台三、实验原理(一)单级低频放大器的模型和性能1. 单级低频放大器的模型单级低频放大器能将频率从几十Hz~几百kHz的低频信号进行不失真地放大,是放大器中最基本的放大器,单级低频放大器根据性能不同科分为基本放大器和负反馈放大器。

从放大器的输出端取出信号电压(或电流)经过反馈网络得到反馈信号电压(或电流)送回放大器的输入端称为反馈。

若反馈信号的极性与原输入信号的极性相反,则为负反馈。

根据输出端的取样信号(电压或电流)与送回输入端的连接方式(串联或并联)的不同,一般可分为四种反馈类型——电压串联反馈、电流串联反馈、电压并联反馈和电流并联反馈。

负反馈是改变房卡器及其他电子系统特性的一种重要手段。

负反馈使放大器的净输入信号减小,因此放大器的增益下降;同时改善了放大器的其他性能:提高了增益稳定性,展宽了通频带,减小了非线性失真,以及改变了放大器的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

实验报告 范文(四)

实验报告 范文(四)

中毒事故后果模拟一、训练目的1.通过训练,学会使用PHAST软件对石油化工装置泄漏后可能发生的中毒事故进行分析,掌握使用PHAST软件建立相对模型,模拟分析中毒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

2.掌握毒性物质致死概率。

二、训练内容要求毒性气体或液体泄漏后中毒事故的模拟三、训练仪器本训练所用实验软件为:PHAST6.7四、训练方法和步骤:1.了解毒性物质泄漏中毒的原理,学习使用Vessel/pipe source 模型模拟中毒事故的方法。

2.选择Vessel/pipe source 模型3.输入相关参数(硫化氢泄漏)4.分别对扩散结果和毒性结果进行分析⑴扩散浓度结合硫化氢毒性阈限值,根据模拟结果进行分析,给出造成轻伤、重伤和死亡等不同中毒效果的浓度范围。

⑵致死概率通过看图和查看毒性报告,找出不同毒性致死概率与对应的范围,对付这些区域进行分析。

五、气体泄漏扩散浓度计算1.阈限值(TLVs)美国政府工业卫生专家协会针对多种化学物质制定了极限剂量,称为阈限值。

阈限值是空气中一种物质的浓度,其所代表的工作条件是,几乎所有的工人长期在这样的暴露条件下工作时,不会有不良的健康影响。

工人只有在工作时间才会暴露于此种毒物中,即每天八小时,每周五天。

2.阈限值与允许暴露浓度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制定了一套极限剂量,称为允许暴露浓度。

3.致死概率的计算个体致死概率可通过中毒事故后果模型计算出某一事故场景在位置处产生的毒物浓度数值,然后根据概率函数法计算得到。

六、实验体会通过本次实验学习使用了PHAST软件,并了解了毒性物质泄漏中毒的原理及相关计算。

压力容器认知训练一、训练目的及要求使学生了解并熟悉压力容器的分类、特点、安全管理及检测检验方法和事故原因分析。

掌握KZL4—13—AII型工业锅炉,LSG立式水直管锅炉安全管理及检测检验方法。

二、设备KZL4—13—AII型工业锅炉,LSG立式水直管锅炉.三、认知训练内容1.压力容器的分类和特点。

最新实验报告_实验四

最新实验报告_实验四

最新实验报告_实验四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特定条件下物质的热传导性能,并验证傅里叶定律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

通过实验测定不同温度梯度下的物质热传导率,加深对热传导现象的理解。

实验原理:热传导是热能通过物质内部分子振动和自由电子的碰撞传递的过程。

根据傅里叶定律,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与温度梯度成正比,数学表达式为:q = -kAΔT/Δx,其中q是热流量,k是热传导率,A是传热面积,ΔT是温度差,Δx是传热距离。

实验设备:1. 恒温水浴2. 热传导率测量仪3. 标准样品(如铜、铝块)4. 温度传感器5. 保温材料6. 数据采集系统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设备,确保所有设备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2. 将标准样品放置在测量仪中央,确保样品与测量仪接触良好。

3. 使用恒温水浴设定两个不同的温度,分别作为实验的高温端和低温端。

4. 将温度传感器固定在样品的两端,以便准确测量温度差。

5. 开始实验,记录不同时间间隔的温度数据。

6. 根据温度数据和傅里叶定律计算热传导率。

7. 改变温度梯度,重复步骤5和6,获得不同温度梯度下的热传导率。

8. 使用数据采集系统整理和分析实验数据,绘制温度梯度与热传导率的关系图。

实验结果:实验数据显示,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梯度的增加,热传导率呈现上升趋势。

通过对比不同材料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材料的热传导性能与其内部结构和分子振动特性有关。

结论:本次实验成功验证了傅里叶定律在描述热传导现象时的有效性,并通过对不同材料的热传导率进行测定,进一步理解了影响热传导性能的因素。

实验结果对于材料科学和热能工程领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实验报告4

实验报告4

实验四:循环结构程序设计班级:学生姓名:学号:一、实验目的1、理解循环的概念2、理解并掌握循环结构相关语句的含义、格式及使用3、学会循环的应用及控制,包括:①掌握使用循环输入多个数据的方法②掌握在多个数据中有选择地输出数据的方法③掌握在多个数据中对某种数据进行计数的方法④掌握求多个数据中最大值、最小值的方法⑤掌握使用break、continue语句终止循环4、掌握循环的嵌套二、知识要点1、循环变量、循环条件、循环体的概念2、三种循环语句的一般格式、执行过程3、理解选择结构与循环结构中“条件表达式”之不同含义4、二重循环的执行过程三、实验预习(要求做实验前完成)1、循环变量的主要用途是:2、用循环求多个数的和之前,先要把和的初始值赋为:3、用循环求多个数的乘积之前,先要把乘积的初始值赋为:4、字符变量能否作为循环变量?5、循环过程中,如果循环条件成立,但需要结束循环,可采用什么办法?6、什么叫循环的嵌套?四、实验内容(要求提供:①算法描述或流程图②源程序)1. 编程,利用循环计算以下表达式的值:(5+52)*(4+42)*(3+32)*(2+22)*(1+12)*(1/2+1/3+1/4+1/5)(for循环)include <stdio.h>#include <stdlib.h>int main(){int a;double sum=1,sum1=0;for(a=1;a<=5;a++)sum=sum*(a+a*a);printf("结果为%lf\n",sum);for(a=2;a<=5;a++)sum1=sum1+(1.0/a);printf("%lf\n",sum1);printf("结果为%lf\n",sum*sum1);return 0;}2. 编程,从键盘输入若干个整数,当输入0时,输入停止。

霍尔效应实验报告优秀4篇

霍尔效应实验报告优秀4篇

霍尔效应实验报告优秀4篇实验四霍尔效应篇一实验原理1.液晶光开关的工作原理液晶的种类很多,仅以常用的TN(扭曲向列)型液晶为例,说明其工作原理。

TN型光开关的结构:在两块玻璃板之间夹有正性向列相液晶,液晶分子的形状如同火柴一样,为棍状。

棍的长度在十几埃(1埃=10-10米),直径为4~6埃,液晶层厚度一般为5-8微米。

玻璃板的内表面涂有透明电极,电极的表面预先作了定向处理(可用软绒布朝一个方向摩擦,也可在电极表面涂取向剂),这样,液晶分子在透明电极表面就会躺倒在摩擦所形成的微沟槽里;电极表面的液晶分子按一定方向排列,且上下电极上的定向方向相互垂直。

上下电极之间的那些液晶分子因范德瓦尔斯力的作用,趋向于平行排列。

然而由于上下电极上液晶的定向方向相互垂直,所以从俯视方向看,液晶分子的排列从上电极的沿-45度方向排列逐步地、均匀地扭曲到下电极的沿+45度方向排列,整个扭曲了90度。

理论和实验都证明,上述均匀扭曲排列起来的结构具有光波导的性质,即偏振光从上电极表面透过扭曲排列起来的液晶传播到下电极表面时,偏振方向会旋转90度。

取两张偏振片贴在玻璃的两面,P1的透光轴与上电极的定向方向相同,P2的透光轴与下电极的定向方向相同,于是P1和P2的透光轴相互正交。

在未加驱动电压的情况下,来自光源的'自然光经过偏振片P1后只剩下平行于透光轴的线偏振光,该线偏振光到达输出面时,其偏振面旋转了90°。

这时光的偏振面与P2的透光轴平行,因而有光通过。

在施加足够电压情况下(一般为1~2伏),在静电场的作用下,除了基片附近的液晶分子被基片“锚定”以外,其他液晶分子趋于平行于电场方向排列。

于是原来的扭曲结构被破坏,成了均匀结构。

从P1透射出来的偏振光的偏振方向在液晶中传播时不再旋转,保持原来的偏振方向到达下电极。

这时光的偏振方向与P2正交,因而光被关断。

由于上述光开关在没有电场的情况下让光透过,加上电场的时候光被关断,因此叫做常通型光开关,又叫做常白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报告书
课程名称:C语言程序设计班级:A16养殖1班
学号:*********
*名:**
课程实验项目目录
实验项目名称熟悉C编程环境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一种C语言集成开发环境的使用(C_Free 3.5)。

(2)掌握在集成开发环境中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一个C程序。

(3)通过运行简单的C程序,掌握开发和运行一个C程序的过程。

二、实验内容
建立一个工作目录取名为:“班级”+“学号”+“姓名”+“Csy1”。

将以下各题的实验结果文件保存在该文件夹中。

1. 启动C_Free 3.5,在其集成环境中,输入下面的程序,以文件名Csy1_1.c保存在建立的工作目录中,然后再按要求进行编辑和运行调试。

调试要求:
(1)将第3行最后的";"去掉,运行程序,查看出错信息;
(2)在sum=a+b前插入一行:a=a+b; 运行程序查看输出结果。

2. 输入下面的程序,以Csy1_2.c保存文件,并进行程序编辑和运行调试。

调试要求:
(1)运行程序,分别输入10,20 、4.5,5.9 和78,18查看程序运行结果。

(2)将程序中 return (s);语句改为 return s; 运行程序,查看运行结果。

(3)将"printf"分别改为"Printf"和"print"运行程序,查看程序编译时的错误信息。

3. 编写程序打印输出如下形式的信息,并以Csy1_3.c保存文件。

*******************
You Are Good!
*******************
*4. 仿教材例1.2或例1.3编写一个C程序,输入2个整数,输出它们的和、积。

并以Csy1_4.c
1. 按时完成实验;
2. 实验内容和过程记录完整;
3.问题解答完整、正确;
4.有实验的心得或讨论;
5.实验报告的撰写认真、格式符合要求,没有抄袭行为。

优中合格不合格
报告应有教师评语和成绩。

计算机上机类的实验报告如果保存的是电子稿,也要教师批改,有评语和成绩。


1. 按时完成实验;
2. 实验内容和过程记录完整;
3.问题解答完整、正确;
4.有实验的心得或讨论;
5.实验报告的撰写认真、格式符合要求,没有抄袭行为。

优中合格不合格
(说明:实验报告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和要求、内容、原理、步骤、结果分析等。

每份实验报告应有教师评语和成绩。

计算机上机类的实验报告如果保存的是电子稿,也要教师批改,有评语和成绩。


1. 按时完成实验;
2. 实验内容和过程记录完整;
3.问题解答完整、正确;
4.有实验的心得或讨论;
5.实验报告的撰写认真、格式符合要求,没有抄袭行为。

优中合格不合格
1. 按时完成实验;
2. 实验内容和过程记录完整;
3.问题解答完整、正确;
4.有实验的心得或讨论;
5.实验报告的撰写认真、格式符合要求,没有抄袭行为。

优中合格不合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