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灵接触自然
八年级《用心灵接触自然》教学设计(教案)模板

2、从眺望窗外到漫步自然
坐在自家的窗台,可以近看窗外的庭院树木,远看村落楼台、云卷云舒,生活中处处充满美景,画家用不同的绘画手法表达了他们对自然的向往。
⑴ 《窗里窗外的绿》:蜡笔+油画棒,窗外明媚的阳光与室内的静物相呼应。
通过对眺望窗外的画作赏析,让学生认识到景色不一定是在公园里,美景随处可见,培养他们善于观察生活、用心体验的学习态度;通过对漫步自然的画作赏析,使学生了解天气及时间的变化对景色描绘的明暗、色彩的影响。从室内走向室外,从驻足远眺到回归自然,美景尽收眼底,激发了学生热爱生活、向往大自然的美好愿望。
3、树叶知寒暖四季景不同
教师点评:你们的作品真棒!明暗、虚实等都表现的很好,有的还要注意疏密的变化。
学生的自评充满自信,教师的点评有夸奖和指点,评价是为了使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等有所提高,相信下面加上了情感与创造的作品会更精彩!
(三)课后拓展:
⑴ 游览附近的自然景点,如红河湿地、莲青山、台儿庄等,用摄影或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来,并写下一篇日记。
⑵ 观察不同种类的树;摸摸大树,感知树皮、树叶的质感。
板书设计
第二课《从心底接触自然》
第一课时:——赏析大师画技 感受自然风光
1、漫步大自然。
2、画家如何表现大自然。
3、怎样画好一棵树?
作业或预习
用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表现一棵树
自我评价
组长评议或同行评议(可选多
评议一单位:姓名:日期:
树叶的发芽、生长、繁盛、凋零,和气候的变化息息相关,请同学们跟着画作体会四季的景色,观察树木的生长规律。
心灵与自然的对话

心灵与自然的对话自古以来,人类与自然之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联系。
心灵与自然的对话,是人们与大自然之间的一种精神交流,它不仅能够滋养人的心灵,还能够给予人们启示和智慧。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心灵与自然的对话,以期带领读者深入思考和感悟。
一、自然的美妙与心灵的共鸣自然界的美妙景色常常使人陶醉其中,令人心旷神怡。
当我们置身于大自然之中,欣赏着蓝天白云、绿树红花、山川河流的壮丽景色时,心灵往往会产生一种深深的共鸣。
这种共鸣不仅源于自然的美丽,更源于人们内心深处对自然的向往和敬畏之情。
心灵与自然的对话,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自己。
当我们与自然融为一体时,我们会发现自己的微不足道,人类的力量与自然相比是多么渺小。
这种对比让我们意识到自己的渺小和无知,从而激发我们对于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同时,自然也是人类的良师益友,它教会我们谦逊、包容和顺应自然规律的智慧。
二、自然的启示与心灵的智慧自然界是一个巨大的宇宙,它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和启示。
心灵与自然的对话,可以帮助人们开阔思维,提升智慧。
首先,自然界的循环与变化告诉我们,一切都是相互联系的。
在自然界中,万物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这种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观念,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生存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像自然界一样,追求和谐与平衡,尊重他人,与他人和谐相处。
其次,自然界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生物和植物,它们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我们应该像自然界一样,保持开放的心态,接纳不同的观点和文化,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
最后,自然界的坚韧和生命力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自然界中有许多生物能够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生存下来,这是因为它们具备了坚韧和顽强的品质。
我们应该像自然界一样,坚持不懈地追求目标,克服困难,勇往直前。
三、心灵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心灵与自然的对话不仅是一种精神上的交流,更是一种和谐共生的方式。
只有当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处,才能够实现真正的幸福和平衡。
第2课 用心灵接触自然-苏少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2课用心灵接触自然-苏少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自然与生物的相互作用和影响2.学会运用比例关系解决绘画中的问题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包含以下三个部分:1. 自然与生物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教师可在课堂上介绍自然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引导学生关注身边各种生物的生存状态和变化,例如:气候变化对生物的影响、生物之间的互相依存等等。
2. 运用比例关系解决绘画中的问题教师可通过绘画作品的比例让学生了解比例关系在绘画中的重要性,并指导学生通过比例关系解决画面构图和细节上的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自然中各种生物的外观特征,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介绍与之相关的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教师可在课前准备相关的艺术作品、图片和视频资料,用来辅助教学。
2. 导入新知教师可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在课堂上探讨自然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并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身边各种生物的变化。
3. 拓展知识教师可通过讲解绘画作品的比例关系,让学生了解比例关系在绘画中的重要性,并指导学生通过比例关系解决画面构图和细节上的问题。
4. 练习教师可让学生进行绘画练习,通过观察自然中各种生物的外观特征,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并指导学生运用比例关系进行画面设计。
5. 总结归纳教师可在课堂上对本节课进行总结,让学生反思今天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并指导学生完成相关作业。
四、教学评价1.通过观察学生绘画作品,评价其绘画技巧和表现能力。
2.考察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课堂测试或作业测评。
五、教学小结本节课主要围绕自然与生物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运用比例关系解决绘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等方面进行探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对自然和艺术的感性认知能力以及观察和表现能力,为其之后的艺术学习和生活实践奠定基础。
用心灵去感受大自然美作文

用心灵去感受大自然美作文哎呀呀,大自然可真美呀!
我特别喜欢跑到外面去,用我的心灵去感受它。
嘿呀,每次走进大自然,我都好开心呢,哈哈。
春天的时候,我看到花儿都开啦,五颜六色的,哎呀,漂亮极了!我还会去追那些飞来飞去的蝴蝶,嘿嘿,可有意思啦。
夏天呢,我就喜欢去河边,河水清清的,凉凉的。
我会把小脚丫伸进水里,嘿呀,那感觉可舒服啦。
秋天呀,树叶都变黄啦,风一吹,就哗啦啦地往下落,哈哈,就像在下树叶雨一样呢。
冬天虽然有点冷,但是下雪的时候可好玩啦!我可以堆雪人、打雪仗,哎呀,玩得不亦乐乎呢。
我觉得大自然就是一个超级大的宝藏,有好多好多好玩的东西等着我去发现。
嘿嘿,我要用我的心灵好好地感受它的美,一直一直感受下去,哈哈!。
《用心灵接触自然》教案

第二课用心灵接触自然江心实验学校余阳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描绘的主题是以花草树木为主的自然风景,涉及速写、素描、油画、水粉、水墨等多种绘画工具和表现方法,画种和工具的罗列,是为了展现不同的绘画种类和自然风光的变化之美,学习绘画风景,可以让我们表现自然的美。
本课教学内容是第一课时欣赏了解风景画,学习风景画的取景构图方法和风景画的画法。
学情分析:对于初中的大多数学生来说,如何欣赏、分析、塑造美术作品,他们还没有确切的认识,应利用多方面教育资源,引导学生欣赏大师作品,了解经典作品,并学会取舍性临摹,提高学生的审美、动手创造能力,为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形成全面的感悟、认知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对自然风景的观察,发现自然界丰富的色彩,感受季节美。
通过对画家作品的欣赏,对风景表现形式和表现语言产生一定的认识。
欣赏不同表现方法对自然风景的塑造,学习风景画的构图方法。
技能目标:通过欣赏、讨论、观察、感受、叙说,借鉴大师和画家的手法和表现语言,尝试用油画棒、彩铅等工具表达,让学生互相学习,互相研究,掌握一定的风景绘画技能和技巧。
能大胆地运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以树为主的风景,并合作展示。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感受风景画表现的艺术美,并尽可能多地了解名画家的风景画作,提高审美素养,培养健康高雅的审美意趣。
感受大自然风光的变化及表现之美。
教学重点:自然风景画的构图方法。
通过欣赏和感受,运用自己的表现手段创造性地表现自然界的美,抒发对自然界的热爱。
教学难点:风景画作品中的艺术表现力。
引导和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审美自然界,体悟画家作品中对光、色、树木的姿态、季节的转换的反映,用自己的心灵和情感去表现自己理解的自然。
教学准备教具:收集以花草树木为主的风景画图片、多媒体课件、纸张、颜料等。
(课本、花草树木盆景、作品展示所需夹子、麻绳、吸铁石、架子等用具、学生拼图构图展示时的风景剪纸、板书)学具:收集以花草树木为主的风景画图片、纸张、颜料、毛笔等绘画写生工具。
《第2课用心灵接触自然》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苏少版八上

《用心灵接触自然》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的目标是让学生在第一课时中,通过绘画、观察、想象等综合艺术活动,理解“用心灵接触自然”这一主题的内涵,掌握初步的写生技巧,并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的感受与创作欲望。
二、作业内容作业内容分为三个部分:1. 自然写生:学生需选择一幅自然景象的实景照片或到校园内外进行实地写生,捕捉自然中的色彩、线条和形态,尝试用线条和色彩来表现所观察的自然。
2. 创意想象:基于写生的基础,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创作一幅与自然相关的主题画作。
可以是对自然景观的变形处理,也可以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场景描绘。
3. 作品描述与感悟:学生需在作品背面简述自己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所表达的情感与感悟,如对自然的理解、对生命的敬畏等。
三、作业要求1. 写生部分:要求学生在写生过程中注重观察,尽量准确地表现自然景象的色彩和形态。
写生作品应体现出对自然细节的捕捉能力。
2. 创意想象部分:鼓励学生大胆发挥想象,作品应具有创意性和艺术性。
画作应能体现学生与自然的互动关系。
3. 作品描述与感悟:要求学生在描述中真实反映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情感体验,文字应简洁明了,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
4. 格式规范:所有作品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按照教师指定的方式提交。
画作需保持整洁,背景和正面描述清晰可辨。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评价将依据学生的作品在写生准确性、创意性、艺术性和情感表达四个方面的表现进行。
2. 互评与自评: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评价作品,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同时,学生也需要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反思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
3. 教师评价: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品和评价,给出针对性的反馈和建议,同时对学生的整体表现进行评价。
五、作业反馈1. 反馈形式:教师将通过课堂讲解、个别指导和书面评语等形式,给予学生作业的反馈。
2. 改进建议:针对学生在作业中表现出的不足,教师将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帮助学生提高绘画技巧和创作能力。
八年级-用心灵接触自然-大坞中学-苗富远

(1)画面中有哪些自然风景?
(2)透视运用如何?有无光影及明暗色彩的变化?(3)给观者什么样的情感?
师小结:西方绘画语言的区别。
4.对比分析:图一、图二、图三这几幅画的作画时间有什
图二《古道夕阳》
图三《山口》
师:对大自然,画家又是如何表现的。
(1)《林间小道》:油画,细致的表现了宁静的乡村、错落的行道树、多变的云层,严谨的焦点透视让观者身临其境。
(2)《古道夕阳》:彩色铅笔,夕阳下,小路载着树影消失在远方,意境优美。
进一步阐述,透过窗户看外面,常见的视角,独特的构思,学校亲切的自然情感,一扇窗看到的景色,其实就是一幅画面。
欣赏课本《眺望窗外》
马克·夏加尔
他的风格兼有老练和童稚,并将真实与梦幻融合在色彩的构成中。
实践操作:面对教室中的一扇窗户,描绘窗外的自然景色(突出色彩与季节的关系)。
作业要求:(1)在素描纸上,采用合适的构图形式,除了表现室外的自然景色,也可添加一点室内的静物。
(2)大胆创新,有自己独特的创新思想和表现方法。
尽情表现自己的观感。
从古到今,人对自然都是怀着爱慕向往之心的,画家常用
他们的画笔尽情的描绘自然,所以,我们在欣赏中要学会
描绘自然,在描绘中还要学会保护自然,这样我们在自然
的怀抱中才能看到一个明亮的天空。
欣赏风景画.。
从心底接触自然
一、四季的色彩
夏()三、中西方比较区别:。
第2课用心灵接触自然

探究
窗外的风景就像是一幅画, 窗户看起来是很有趣的取景框。
透过取景框观察决定要表 现的风景范围。
树的画法
• 树是自然界中不可缺少的组成
树木的表现方法
树枝:逐渐变细 树干:粗壮
树木的表现方法
叶:枝尖最密集 组树:高低节奏前后穿插
实践
整体观察树木的 外型轮廓,理解分析树 干、支干、次支干之间 由粗到细、由少到多、 由简到繁的关系。
观察——写生 a.角度
写生——表现
表现——个性
作业:写生一棵树
思考
从 心
你看到了什么?
底
接
触 自
触摸到了什么?
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思考
从 心
画家如何表现季节?
底
接
触 自
画家如何传递心情?
然
感悟 大师的“笔触”
从 心 底 接 触 自 然
从 心 底 接 触 自 然
窗给大家的印象是什么?
从
心
底
接
触 自
讨
然
论
讨论
透过窗从不同 的角度看风景 有什么变化?
尝试用手做一个取景框,观察你手框中的景色。
用心灵接触自然
• ------带你走进自然的世界
春
春
春
2 第 课 用心灵接触自然
任何时候,美妙的大自 然都吸引着我们:树木、 田野、山川、河流……从 窗口向外看,四季的更替、 朝暮的变化悄悄地给我们 带来不同的惊喜。而走进 自然,则更让我们陶醉其 中。风景画便是用画笔来 描绘这样的感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二 :
表达不同的感受
义务教育教科书 苏少版《美术》 八年级上
写生练习
作业内容: 在校园中仔细观察一棵树,进行写生。 基本要求: 观察树的生长姿态,以合适的笔触详细画出 树的基本结构和枝叶 。 个性要求: 根据情感需要,表现不同树的个性。
寒冬里
枝叶凋零
行人(油画)1989 吕克(比利时)
义务教育教科书 苏少版《美术》 八年级上
探究二:
了解树的结构
主干
枝干
义务教育教科书 苏少版《美术》 八年级上
探究二 :
了解树的其他表现
义务教育教科书 苏少版《美术》 八年级上
探究二 :
了解树的其他视角
义务教育教科书 苏少版《美术》 八年级上
苏少版初中美术配套教学课件 八年级上册
用心灵接触自然
义务教育教科书 苏少版《美术》 八年级上
风 格 迥 异 的 作 品
肯特州的田园生活(水彩) 1978 欧内斯特·格林伍德(英国)
义务教育教科书 苏少版《美术》 八年级上
风 格 迥 异 的 作 品
湖畔风光 (芦苇笔 、墨水) 1948 弗洛伊德(奥地利)
义务教育教科书 苏少版《美术》 八年级上
风 格 迥 异 的 作 品
门 (油画) 1930 拉乌尔·杜菲(法国)
义务教育教科书 苏少版《美术》 八年级上
走进校园,你会发现 ……
义务教育教科书 苏少版《美术》 八年级上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窗外的美景, 让我们陶醉, 风景画便是用笔 描绘这样的感受。
眺望窗外(油画)1914-1915 夏加尔(法国)
如何取舍画面?
如何进行构图?
义务教育教科书 苏少版《美术》 八年级上
探究一: 风景画的构图
欣赏一:
在树木的变化中
寻找季节
春光中
桃花盛开
盛开的桃花(油画)1888 凡·高(荷兰)
盛夏里
枝繁叶茂
梅丹别墅(油画)1880 塞尚(法国)
在深秋
层林尽染
秋天的树林(油画)1825 庚斯博罗(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