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周庄水韵教案
周庄水韵语文教案

周庄水韵语文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周庄的地理位置和概况。
2. 引导学生关注周庄的水韵特色。
教学内容:1. 介绍周庄的位置、历史和风貌。
2. 探讨周庄的水系特点和水利工程。
教学活动:1. 展示周庄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知周庄的美。
2. 引导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周庄的概况。
3. 分组讨论,探究周庄的水韵特色。
作业布置:1. 让学生收集有关周庄的资料,了解周庄的历史和文化。
2. 写一篇关于周庄水韵的短文,表达自己的感受。
第二章:周庄的水系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周庄水系的形成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水乡文化的兴趣。
教学内容:1. 介绍周庄水系的形成原因和历史背景。
2. 分析周庄水系的特点和功能。
1. 引导学生观察周庄水系的地图,了解其分布情况。
2. 分组讨论,分析周庄水系的特点。
3. 举办水乡文化讲座,让学生了解周庄水系的文化价值。
作业布置:1. 让学生绘制一幅周庄水系的简单示意图,标注其主要河流和桥梁。
2. 写一篇关于周庄水系的短文,描述其特点和自己在周庄的经历。
第三章:周庄的古建筑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周庄古建筑的历史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古建筑的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介绍周庄古建筑的种类和特点。
2. 分析周庄古建筑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参观周庄古建筑,观察其建筑风格和构造特点。
2. 分组讨论,分析周庄古建筑的历史价值。
3. 举办古建筑保护讲座,让学生了解古建筑保护的重要性。
作业布置:1. 让学生拍摄一幅自己喜欢的周庄古建筑照片,并简要介绍其历史和特点。
2. 写一篇关于周庄古建筑的短文,表达自己对古建筑的感受和建议。
第四章:周庄的民俗风情1. 让学生了解周庄的民俗风情。
2. 培养学生对民俗文化的兴趣。
教学内容:1. 介绍周庄的民俗风情,如民间艺术、传统节日等。
2. 分析周庄民俗风情的特点和价值。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参观周庄的民俗风情,如民间艺术展览、传统手工艺制作等。
《周庄水韵》语文教案

《周庄水韵》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周庄水韵》。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如“水乡”、“古镇”、“石桥”等。
(3)了解周庄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合作能力。
(2)通过朗读和模仿,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春光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建筑美、艺术美的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周庄水韵》。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3)了解周庄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
2. 教学难点:(1)生词和短语的理解。
(2)对周庄文化特色的深入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展示周庄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周庄的美丽景色。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周庄的了解。
2. 朗读与背诵:(1)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周庄水韵》。
(2)鼓励学生背诵课文,加强口语表达能力。
3. 生词与短语学习:(1)解释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如“水乡”、“古镇”、“石桥”等。
(2)通过例句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生词和短语的用法。
4. 课文理解:(1)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描述和细节。
(2)回答学生对周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的问题。
四、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1)抄写并背诵《周庄水韵》。
(2)收集有关周庄的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
2. 课堂作业:(1)完成生词和短语的练习。
(2)写一篇关于周庄的短文,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评估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能力。
2. 作业完成情况:(1)检查学生家庭作业的完成质量。
(2)评估学生的课堂作业表现。
3. 学生反馈:(1)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反馈。
(2)根据学生反馈,进行教学调整和改进。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多媒体展示周庄的风景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仿佛置身于水乡之中,增强他们的直观感受。
周庄水韵教案

周庄水韵优秀教案第一章:周庄水韵的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周庄水韵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
掌握周庄水韵的特点和魅力。
1.2 教学内容:周庄水韵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周庄水韵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周庄水韵的艺术表现和文化遗产。
1.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展示周庄水韵的图片和视频。
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分享关于周庄水韵的了解。
1.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讨论和分享的情况。
学生完成相关练习题的表现。
第二章:周庄水韵的自然景观2.1 教学目标:了解周庄水韵的自然景观特点。
掌握周庄水韵的自然景观形成原因。
2.2 教学内容:周庄水韵的水系特点和形成原因。
周庄水韵的植被类型和生态价值。
周庄水韵的气候变化和季节特色。
2.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展示周庄水韵的自然景观图片。
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和体验周庄水韵的自然景观。
2.4 教学评估:学生完成相关练习题的表现。
学生参与实地观察和体验的情况。
第三章:周庄水韵的人文景观3.1 教学目标:了解周庄水韵的人文景观特点。
掌握周庄水韵的人文景观历史背景。
3.2 教学内容:周庄水韵的古建筑群和特点。
周庄水韵的古镇风貌和传统习俗。
周庄水韵的文化艺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3.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展示周庄水韵的人文景观图片。
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交流周庄水韵的人文景观。
3.4 教学评估:学生完成相关练习题的表现。
学生参与实地考察和交流的情况。
第四章:周庄水韵的艺术表现4.1 教学目标:了解周庄水韵的艺术表现形式。
掌握周庄水韵的艺术表现特点。
4.2 教学内容:周庄水韵的绘画艺术和摄影艺术。
周庄水韵的音乐艺术和戏剧艺术。
周庄水韵的民俗艺术和手工艺品。
4.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展示周庄水韵的艺术作品。
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和展示周庄水韵的艺术作品。
4.4 教学评估:学生完成相关练习题的表现。
学生参与创作和展示的情况。
第五章:周庄水韵的文化遗产5.1 教学目标:了解周庄水韵的文化遗产价值。
掌握周庄水韵的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周庄水韵的教案设计

周庄水韵的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周庄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背景培养学生对周庄水乡特色的兴趣和好奇心1.2 教学内容周庄的地理位置介绍周庄的历史文化概述周庄水乡的特色介绍1.3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展示周庄的地图和风景图片,引起学生兴趣提问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周庄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的关系第二章:周庄的水乡特色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周庄水乡的特色和魅力培养学生对周庄水乡的欣赏和保护意识2.2 教学内容周庄水乡的特色:河流、桥梁、古建筑等周庄水乡的魅力: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等2.3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展示周庄水乡的特色景观,让学生感受其魅力视频播放:播放周庄水乡的风俗活动视频,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第三章:周庄的古建筑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周庄古建筑的特点和价值培养学生对古建筑的欣赏和保护意识3.2 教学内容周庄古建筑的特点:布局、结构、装饰等周庄古建筑的价值: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等3.3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展示周庄古建筑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其特点和价值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周庄古建筑,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第四章:周庄的民俗风情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周庄民俗风情的特点和魅力培养学生对民俗风情的兴趣和参与意识4.2 教学内容周庄民俗风情的特点:节日庆典、民间艺术、生活习惯等周庄民俗风情的魅力:风情表演、特色美食、民间故事等4.3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展示周庄民俗风情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其特点和魅力视频播放:播放周庄民俗风情的表演视频,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第五章:周庄的保护与发展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周庄的保护与发展措施和成果培养学生对周庄保护与发展的关注和支持意识5.2 教学内容周庄的保护与发展措施:古建筑修复、环境保护、旅游管理等周庄的保护与发展成果:景区建设、文化遗产保护、可持续发展等5.3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展示周庄保护与发展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其措施和成果视频播放:播放周庄保护与发展的纪录片,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第六章:周庄的生态环境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周庄生态环境的特点和保护措施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和保护意识6.2 教学内容周庄生态环境的特点:水系、植被、野生动物等周庄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水资源管理、绿化工程、生态保护区等6.3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展示周庄生态环境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其特点和保护措施视频播放:播放周庄生态环境的纪录片,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第七章:周庄的旅游资源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周庄的旅游资源和特色培养学生对旅游业的兴趣和参与意识7.2 教学内容周庄的旅游资源:古建筑、水乡风光、民俗风情等周庄旅游的特色:观光、体验、文化之旅等7.3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展示周庄旅游资源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其特色视频播放:播放周庄旅游的宣传视频,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第八章:周庄的文化传承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周庄的文化传承和特色培养学生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和支持意识8.2 教学内容周庄的文化传承:传统艺术、民间故事、风俗习惯等周庄文化特色:书画、雕刻、茶文化等8.3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展示周庄文化传承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其特色视频播放:播放周庄文化的宣传片,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第九章:周庄的可持续发展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周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实践培养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和支持意识9.2 教学内容周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周庄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古建筑修复、旅游业管理、社区参与等9.3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展示周庄可持续发展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其理念和实践视频播放:播放周庄可持续发展的纪录片,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第十章:总结与反思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和总结周庄水韵的特点和魅力培养学生对周庄水韵的深入思考和保护意识10.2 教学内容周庄水韵的特点和魅力总结:生态环境、古建筑、民俗风情等周庄水韵的保护与发展思考:保护措施、可持续发展、文化传承等10.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周庄水韵的思考和观点重点解析本文教案设计涵盖了周庄水韵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水乡特色、古建筑、民俗风情、生态环境、旅游资源、文化传承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周庄水韵教案

周庄水韵优秀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周庄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背景和特色。
2. 培养学生对周庄水乡美景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内容:1. 介绍周庄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
2. 展示周庄水乡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和描述。
教学活动:1. 教师简要介绍周庄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
2. 展示周庄水乡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和描述,如河流、古桥、房屋等。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2. 收集学生的描述和评论,了解他们对周庄水乡美景的认识和感受。
第二章:周庄的河流和古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周庄河流和古桥的特点和历史。
2. 培养学生对周庄水乡独特景观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周庄河流的特点和流经的景点。
2. 介绍周庄古桥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周庄河流的图片,了解其特点和流经的景点,如富安桥、兴桥等。
2. 教师展示周庄古桥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其历史和文化背景,如钥匙桥、矛盾桥等。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2. 收集学生的描述和评论,了解他们对周庄河流和古桥的认识和感受。
第三章:周庄的房屋和建筑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周庄房屋和建筑的特点和风格。
2. 培养学生对周庄水乡独特建筑艺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周庄房屋的建筑特点,如水乡特色的墙体、屋顶等。
2. 介绍周庄建筑的风格和代表性建筑,如沈万三故居、张居正故居等。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周庄房屋的图片,了解其建筑特点,如水乡特色的墙体、屋顶等。
2. 教师展示周庄建筑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其风格和代表性建筑,如沈万三故居、张居正故居等。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2. 收集学生的描述和评论,了解他们对周庄房屋和建筑的认识和感受。
第四章:周庄的民俗和文化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周庄的民俗和文化特色。
2. 培养学生对周庄水乡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
《周庄水韵》教学设计及反思

周庄水韵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了解周庄的历史文化背景•认识周庄的特色风景和水乡文化•学习周庄的传统建筑和手工艺品•培养学生欣赏和表达艺术的能力2. 教学内容•周庄的历史文化概述•周庄的水乡特色和风景介绍•周庄传统建筑和手工艺品的欣赏与学习•周庄画家的艺术创作欣赏3.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与预习•利用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周庄的风景和文化•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步骤二:分类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讨论周庄的特色和魅力•每个小组挑选一位代表向全班介绍他们的讨论结果步骤三:专题讲解•通过PPT或者教材介绍周庄的历史文化背景、特色风景和水乡文化•引导学生了解周庄的传统建筑和手工艺品步骤四:实地参观•带领学生到周庄进行实地考察和观摩•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记录和思考步骤五:艺术创作•鼓励学生选择一个周庄的特色或者景点进行艺术创作•提供绘画、摄影、写作等多种形式的创作方式•指导学生在创作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4. 教学评价•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展示•评价学生对周庄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评价学生的艺术创作水平和表现力二、反思周庄水韵作为一篇教学设计文档,着重介绍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步骤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整个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导入与预习、分类讨论、专题讲解、实地参观和艺术创作等环节,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体验周庄的文化魅力。
在教学目标方面,通过了解周庄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特色风景,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欣赏能力。
同时,通过学习周庄的传统建筑和手工艺品,培养学生对艺术创作的兴趣和能力。
在教学步骤方面,通过导入与预习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为后续学习环节做铺垫。
在分类讨论环节,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在专题讲解环节,使用PPT或者教材进行系统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周庄的基本情况和特色文化。
在实地参观环节,带领学生亲身体验和观摩,加深对周庄的认识和理解。
课文《周庄水韵》教案

课文《周庄水韵》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了解课文《周庄水韵》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句式和修辞手法。
1.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1.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春色的热爱之情。
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对课文《周庄水韵》进行简要介绍,包括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等。
2.2 课文分析分析课文结构,提炼主题思想。
分析课文中的形象描写、情感抒发和艺术手法等。
2.3 重点词语解析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2.4 句子解析分析课文中的重要句子,讲解句子的结构和修辞手法。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教师讲解课文背景、作者生平等基本知识。
3.2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就课文内容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3.3 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具体实例,帮助学生掌握文学鉴赏方法。
3.4 欣赏法组织学生欣赏课文中的美词佳句,培养审美情趣。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周庄的美丽风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讲解课文按照教学内容,分段讲解课文,解答学生疑问。
4.3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就课文内容进行讨论,分享心得体会。
4.4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第五章:课后作业5.1 抄写课文中的美词佳句。
5.2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关于家乡风光的短文。
5.3 预习下节课内容。
5.4 搜集其他描写周庄的文章,进行比较阅读。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6.2 课后作业评价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批改,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6.3 单元测试评价在单元学习结束后,组织测试,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七章:教学拓展7.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如有条件,可组织学生去周庄或其他具有水乡特色的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周庄水韵》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周庄水韵》教学设计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了解《周庄水韵》的基本情节,理解作品中描绘的周庄古镇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
1.2 技能目标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
1.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学生对家乡和国家的认同感。
第二章: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通过分析《周庄水韵》的景物描写,感受周庄古镇的自然美和人文特色。
2.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中的情感表达,以及如何将作品中的景物描写与实际旅游体验相结合。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朗读法通过朗读的方式,让学生感受作品中的语言美和情感表达。
3.2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3 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周庄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周庄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
第四章:教学准备4.1 教师准备提前阅读《周庄水韵》,熟悉作品内容,准备相关的讨论问题和教学活动。
4.2 学生准备预习《周庄水韵》,了解作品的基本情节,准备参与课堂讨论。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通过展示周庄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周庄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2 朗读让学生分段朗读《周庄水韵》,感受作品的语言美和情感表达。
5.3 讨论引导学生围绕作品中的景物描写进行讨论,分享对周庄的感受和认识。
5.4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作品中的景物描写与实际旅游体验的关系。
5.5 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周庄的作文,可以是游记、散文或诗歌,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时的表现以及朗读时的情感投入,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6.2 作业评价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关注其对周庄的描写是否准确、生动,以及是否能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6.3 学生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周庄水韵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结合观赏课本中的插图,整体感知周庄水乡动人的情韵。
2.掌握作者三次游周庄留下的整体印象,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
(难点)
3.品读文章1-4自然段,体会作者前两次到周庄的情景和感受。
(重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周庄位于苏州城东南,昆山的西南处,古称贞丰里。
春秋战国时称摇城。
至康熙年正式定名为周庄镇。
周庄为泽国,因河成街,呈现一派古朴、明洁的幽静,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虽说历经900多年的沧桑,仍完整地保存着原有的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宛如一颗镶嵌在淀山湖畔的明珠。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当代著名散文家赵丽宏的《周庄水韵》,领略一下他笔下的周庄,以及周庄给予他心灵的感悟。
二、自主预习
1.走近作者
赵丽宏,中国当代作家,1951年生,上海人。
出版有《珊瑚》《生命草》《心画》等三十多部诗集、散文集、报告文学集。
作品多次获奖,《诗魂》获新时期全国优秀散文奖。
2.朗读课文,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
斑斓.(lán)眩.目(xuàn)晶莹.(yíng)
参差
..(cēn cī) 谛.听(dì) 娴.熟(xián)
瞬.息(shùn) 璀璨
..(cuǐ càn) 摇曳.(yè)
3.理解词义。
斑斓:颜色错杂灿烂。
迷离: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眩目:耀眼。
晶莹:光亮透明。
参差:指不整齐,不一致。
谛听:仔细听。
娴熟:熟练。
摇曳:摇动。
4.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作者三次游历的过程,都对周庄有一个整体比喻,你能把这三个句子找出来吗?
明确:第一次:第一次到周庄,正是仲春,天下着小雨,古镇被飘动的雨雾笼罩着,石桥和屋脊都隐约出没在飘忽的雨雾中,打着伞坐船游览,看到的是一幅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
第二次: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交织,黑白分明,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
第三次:我很难忘记这个奇妙的夜晚,这是一个梦幻般的夜晚,周庄在宁静的夜色中变得像神奇的童话,古镇悠远的历史和缤纷的现实,都荡漾在被竹篙和木橹搅动的水波之中。
三、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后,周庄在我们的脑海中是一个什么印象呢?
明确:充满诗情画意,如一曲悠长的乐曲,如一幅写意的画卷,如一杯醇香的美酒……“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小桥流水人家”……水给古老的旧镇带来了生命,带来了活力,增添了神采,增添了韵味……
2.作者向我们描述了旧镇周庄的哪几幅“水韵图画”?请找出其起止段落并用最美最简洁的语言来概括周庄的“水韵图画”。
采用“文字配画面,画面配文字”的方法。
明确:由总写到分写,共两个部分四幅“水韵图画”。
即
※整体水韵图画(1—3自然段)
“小桥流水人家”的周庄整体图
※三次游历周庄时的不同水韵图画(4—6自然段)
第一次——仲春烟雨笼罩的周庄迷蒙水墨画
第二次——冬天冰雪融化的周庄动感版画
第三次——春夜张灯结彩、五彩缤纷、星火辉映、水天一色的周庄七彩梦幻图
(二)品读课文1-4自然段。
1.你能找出文中作者表述对周庄水乡整体印象的句子吗?作者对这样的印象评价的句子是什么?
明确:“来到周庄,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这里的水,还有一切和水连在一起的事物。
”
这样的景象,大概只有在威尼斯才能见到。
2.写周庄时,作者将周庄与威尼斯进行了比较,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明确:通过与威尼斯的比较,突出周庄所具有的特别的“水”的特点。
3.你能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这部分内容从哪些方面描写了周庄所具备的这些特点吗?
明确:水中倒影斑斓迷离
水上石桥各呈风采
水傍古镇浑然一体
4.作者第一次游周庄,感受到周庄“是一幅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第二次游周庄,感受到周庄“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
同是一幅画,为什么有“水墨画”与“版画”的不同?
明确:“水墨画”与“版画”虽同为画,但韵味不同。
第一次游周庄,春雨蒙蒙,像雾中观景,朦朦胧胧,故像水墨画。
而第二次游周庄,是写小雪后的景色,古老的砖石与清新的白雪,黑白分明,形成鲜明的对照,给人一种清晰的感觉,所以说像版画。
四、板书设计
周庄
水韵——总体印
象:水乡第一次仲春一幅画在宣纸
上的水墨画
第二次冬天一幅色彩对比
强烈的版画
五、课外拓展
周庄这么美,如果周庄的负责人请你为周庄写一段广告词,你打算怎么写?
示例一: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中间有一个周庄。
示例二: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品读5—6自然段,体会作者第三次游周庄的情景和感受。
(重点)
2.欣赏文中准确、生动、优美的语言。
(重点)
3.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难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中国第一水乡”在周庄,拱桥、水巷、石板街、古屋,都是周庄特有的水乡风貌,在这里,更有斑斓荟萃的人文景观,让我们一饱眼福,让我们继续走进周庄,感受这人间仙境般的美景,感受这童话般的神奇与美妙。
二、自主预习
从全文的角度看,作者描述前两次到周庄所见所感的用意是什么?
明确:展示不同时令周庄的不同风采;引出第三次到周庄的非同一般的景象和感悟。
三、合作探究
(一)品读文章第5—6自然段内容。
1.作者写第三次游周庄时,重点描写了在古镇尽头看到的节日夜景,他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明确:按空间顺序写的。
①由“岸上”写到“水上”
坐船夜游,描绘水中朦胧景色。
小船经过拱桥,而至古镇尽头。
②由“天上”写到“地上”
写古镇节日夜空的礼花及河中的倒影,古镇的欢呼。
2.文中除了写石桥、流水外,还花了不少笔墨描写了彩灯、花船及礼花,写一个古镇为什么要这样写?
明确:表现了古镇水乡在改革开放后充满了生机,反映了周庄人们的幸福生活,具有对外开放意识。
由此可见作者三次到周庄,他的感受是全然不同的。
如果说第一、二两次的游历,作者更多的是试图展示周庄古朴的美的话,那么第三次游历则是要表现出周庄所具有的另一种美,那就是极具现代意识的美。
这样的两种美糅合在一起,在周庄可谓一绝。
(二)语言探究
作者文学功底深厚,驾驭语言的能力极强。
文中语言清新优美、抒情性强。
请从文中选择一处,并试着说说它的妙处。
明确:(1)“细细谛听,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仿佛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裹着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
”使用通感的修辞,将听觉和视觉融合起来,很形象,仿佛水声的热闹伸手可及。
“细细”“袅袅”“重重叠叠”等叠词的运用,产生了音韵的和谐美。
(2)“在路边,在屋脊,在树梢,在河边的石阶上,一摊摊积雪反射着阳光,一片晶莹,令人目眩。
”长短句的交叉运用,形成节奏的参差美。
(3)“倒映在水中的石桥、楼屋、树影,还有天上的云彩和飞鸟,都被这不慌不忙的木橹搅碎,碎成斑斓的光点,迷离闪烁,犹如在风中漾动的一匹长长的彩绸。
”比喻贴切生动,使所状之物活灵活现,如在眼前,给人意味深长的遐想。
(三)写法探究
读完本文,你能说说作者是怎样安排三次游周庄的详略的吗?
明确:本文写了三次游周庄所见的美景和感受,从不同季节、时间,进行多角度描写,生动地表现了周庄水乡的多姿多彩。
写第一次游周庄只用一句话,略写自己的印象,周庄“是一幅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
写第二次游周庄,就稍微详细,写色彩,写声音,绘声绘色,更为动人,说周庄“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韵味十足。
写第三次游周庄,作者感受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刻,所以浓墨重彩。
温暖的春夜,“坐船夜游,仿佛进入了梦境”。
写岸上,写河中,写花船,写音乐,写斑斓的礼花,写摇曳的彩带,淋漓尽致。
文章之详略,也就自然形成了。
四、板书设计
周庄水韵
总体印象:古雅幽美诗情画意(水乡)略写
三游周庄一游:春雨蒙蒙水墨画略写
二游:冬天雪后版画略写
三游:温暖春夜如在梦境梦幻图详写
五、课外拓展
我们刚学过《巴东三峡》,你能说说这两篇文章的相同点吗?两篇文章在构思上有什么不同?
明确:相同点:两篇文章均为游记。
《巴东三峡》展示的是旅行的全过程,本文则着重写同一景点的不同侧面;《巴东三峡》一文是按照时间和空间的双向顺序来记叙的,而本文记叙的对象、空间虽相同但随着时间转换,景色各异,三次游周庄时的所见及感受,也各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