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手术拆线方法【精品】

合集下载

手术拆线方法

手术拆线方法

手术拆线方法
手术拆线是指在手术缝合后,需要将缝合线取出的过程。

正确的拆线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感染的风险,加速伤口愈合,减少疼痛和不适感。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手术拆线方法。

1. 切割拆线法。

切割拆线法是最常见的手术拆线方法之一。

使用医用剪刀或者手术刀片,将缝合线剪断,然后轻轻拉出。

在进行切割拆线时,需要注意不要剪伤皮肤,避免引起出血或者感染。

2. 拔出拆线法。

拔出拆线法是将缝合线的一端轻轻拔出,然后沿着伤口方向缓慢拔出整根缝合线。

在进行拔出拆线时,需要注意避免用力过猛,以免引起伤口再次撕裂或者出血。

3. 溶解拆线法。

溶解拆线法是指使用可吸收缝合线进行手术缝合,时间一到,
缝合线会自行溶解,不需要再次进行拆线。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长时间愈合的伤口,避免了患者再次前来拆线的不便。

4. 拉出拆线法。

拉出拆线法是将缝合线的一端固定,然后轻轻拉出另一端的拆线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较为坚固的缝合线,需要小心操作,避免拉伤皮肤或者引起疼痛。

在进行手术拆线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在拆线前,需要对伤口进行清洁消毒,避免感染;
2. 拆线时需要轻柔,避免用力过猛导致伤口再次撕裂;
3. 拆线后需要对伤口进行消毒和包扎,避免感染;
4. 如果在拆线过程中出现出血、疼痛或者其他异常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总之,正确的手术拆线方法对伤口愈合至关重要。

医护人员需
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拆线方法,并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最新外科拆线方法

最新外科拆线方法

最新外科拆线方法
最新外科拆线方法包括:
1. 缝线自溶:使用可吸收缝线,如聚酯、聚乳酸等材料制成的缝线,线在人体内逐渐被吸收,不需要再次去医院拆线。

2. 激光拆线:使用激光技术快速准确地将缝线切断,避免了传统拆线时对组织造成的损伤。

3. 剪刀拆线:传统的方式是使用手术剪刀沿着缝线剪断并拆除。

4. 矫形扣拆线:使用特殊设计的缝线和扣子,扣子上的凸起部分有利于拆线时扣子脱落。

以上是目前常见的最新外科拆线方法,选择拆线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以及医生的建议进行选择。

伤口换药拆线操作方法

伤口换药拆线操作方法

伤口换药拆线操作方法伤口换药和拆线是两个常见的医疗操作,在伤口的修复和康复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伤口换药和拆线的操作方法。

一、伤口换药操作方法:1. 准备工作:首先,需要准备以下物品:手套、消毒液、无菌的医用纱布或敷料、止血贴、一次性注射器、药膏或抗菌药物、无菌纱布、胶带、医用镊子等。

同时,确保操作环境干净整洁,保持室温适宜。

2. 拆除旧敷料:手穿戴好手套,用消毒液将双手彻底消毒。

然后,用无菌纱布或敷料擦拭伤口周围的皮肤,清除表面污物。

要注意的是,向伤口内部擦拭时要轻柔,不要用力过猛,以免引起伤口疼痛或感染。

接下来,轻轻撕开旧敷料,注意避免直接触碰到伤口。

3. 清洗伤口:拆除旧敷料后,用消毒液或生理盐水擦洗伤口,然后用一次性注射器注射生理盐水冲洗伤口。

要保证冲洗的水流顺畅,冲洗时间一般不宜过长。

在冲洗过程中,用医用镊子轻轻夹取并擦拭伤口周围的污物。

然后用无菌纱布轻轻擦干伤口及周围的水分。

4. 上药和覆盖敷料:在伤口干燥后,涂抹适量的药膏或抗菌药物于伤口表面,用医用纱布覆盖伤口,并用胶带固定。

注意,敷料要贴紧伤口,确保伤口周围没有空隙。

敷料的固定要适度,既不能过紧,也不能过松。

5. 注意观察和护理:换药后,要观察伤口的情况。

如有发炎、渗液、出血或其他不正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碰到水、土壤等可能导致伤口感染的物质,注意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干燥。

二、拆线操作方法:1. 准备工作:首先,需要准备以下物品:手套、消毒液、无菌纱布、拆线钳、剪刀、纱布固定带等。

同时,检查伤口是否已经愈合,确保伤口周围的皮肤没有感染迹象。

2. 拆除敷料:拆线之前,先用消毒液将双手彻底清洁消毒。

然后,握住伤口附近的线头,用拆线钳将线头轻轻抬起,再用剪刀剪断线头。

接下来,使用拆线钳轻轻将线索从伤口引出。

3. 清洁伤口:在将线索引出后,要用无菌纱布轻轻擦拭伤口周围,清除可能残留的血液或分泌物。

同时,可以用消毒液和生理盐水进行冲洗,确保伤口干净。

外科缝合伤口拆线

外科缝合伤口拆线

石家庄人民医专外科教研室
《外科拆线》
【目的和要求】
熟练掌握皮肤缝合线的拆线方法。

【教授内容】
1、拆线方法:按一般换药方法进行创口清洁消毒后,将线结用镊子轻轻提起,用剪刀插入线结下,紧贴针眼将线剪断。

将缝线拉出。

抽线时缝线的外露部分不经通过伤口,以免带入细菌污染伤口。

注意拉出缝线的方向应向拆线的一侧,动作要轻巧(图)。

用酒精棉球清洁伤口后,纱布覆盖,固定。

2、拆线时间:原则上应早期,以减少针眼炎症反应,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拆线的时间不能机械地规定,要视切口情况及患者全身情况全面考虑。

【一般规定拆线时间为】
(1)头、面、颈部4—5天;(2)下腹部,会阴部6—7天;(3)胸部、上腹部、背部、臀部7—9天;(4)四肢10—12天(近关节处可适当延长),(5)减张缝合14天。

有时可根据情况采用间隔拆线。

对于已经感染化脓的伤口,应及早间断拆线或全部拆线,
敞开伤口以利引流。

拆线后,对切口愈合情况作记录。

外科拆线实践教学(3篇)

外科拆线实践教学(3篇)

第1篇一、前言外科拆线是临床医学中一项重要的基本技能,对于保证手术切口愈合、预防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外科拆线实践教学进行详细阐述,旨在提高临床医生的外科操作技能。

二、外科拆线实践教学的目的1. 使学生掌握外科拆线的操作方法及技巧。

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规范的临床操作习惯。

3. 提高学生对外科拆线并发症的认识和处理能力。

4. 增强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精神。

三、外科拆线实践教学的内容1. 外科拆线基本知识(1)了解拆线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2)熟悉不同缝合方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3)掌握拆线时机及注意事项。

2. 外科拆线操作技能(1)拆线前的准备工作:洗手、戴无菌手套、铺无菌巾、检查拆线器械等。

(2)拆线方法:根据缝合方法的不同,分别介绍间断缝合、连续缝合、荷包缝合等拆线方法。

(3)拆线技巧:讲解拆线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要点,如用力均匀、避免损伤组织等。

(4)拆线后的处理:讲解拆线后的护理要点,如观察切口愈合情况、预防感染等。

3. 外科拆线并发症及处理(1)了解拆线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切口感染、愈合不良等。

(2)掌握并发症的诊断标准和临床表现。

(3)讲解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如抗感染治疗、换药等。

四、外科拆线实践教学的实施1. 实验室教学:在实验室模拟临床环境,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外科拆线操作,掌握拆线技巧。

2. 临床教学:在临床实习过程中,跟随带教老师进行外科拆线操作,观察并学习临床医生的操作方法。

3. 互动教学:组织学生进行拆线操作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4.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病例,分析拆线过程中的问题,提高学生对外科拆线并发症的认识和处理能力。

五、外科拆线实践教学的评价1. 操作技能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拆线过程中的操作规范、技巧掌握程度等方面进行评价。

2. 知识掌握评价:通过提问、考试等方式,评价学生对外科拆线基本知识和并发症处理的理解程度。

3. 团队协作评价:观察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是否能够与同学、老师进行良好沟通和协作。

外科打结法、剪线和拆线

外科打结法、剪线和拆线
• 头面颈部:术后4-5天 • 下腹部、会阴部6-7天 • 胸部、上腹部、背部、臀部7-9天 • 四肢10-12天(近关节处可适当延长) • 减张缝线14天
外科拆线
• 年老、营养不良的病人拆线时间打结法、剪线和拆线
打结递线
• 手递线法:适用于表浅部位的组织结扎。 • 器械递线法:适用于深部组织的结扎。
结扣的分类
• 方结 • 三重结 • 滑结:要避免
术中剪线
• 倾斜45度剪线,遗留线头较合适(1-2mm)。 • 深部组织结扎、较大血管的结扎,线头应
留长些(2-3mm)。 • 倾斜角度越大,遗留的线头越长。
外科拆线
• 外科拆线:指在缝和的皮肤切口愈合以后 或手术切口发生某些并发症时(如切口化 脓感染、皮下血肿压迫重要器官等)拆除 缝线的过程。
• 拆线时,不得使原来暴露在皮肤外面的线 段经过皮下组织以免招致细菌污染。
外科拆线
• 拆线时间应结合切口部位、局部血液供应 情况、病人的年龄及营养状况、切口的大 小与张力等因素综合考虑。

拆线

拆线

外科手术后拆线法
一、目的
外科手术后患者伤口愈合后拆线。

二、适应症
1、无菌手术切口,局部及全身无异常表现,一道拆线时间,切
口愈合良好者。

面颈部4-5日拆线。

下腹部、会阴部6-7天拆线。

胸部、上腹部、背部、臀部7-9日。

四肢10-12日,近关节处可延长一些,减张缝线14日方可拆线。

2、伤口有红、肿、热、痛等明显感染者,应提前拆线
三、实施要点
(一)取下伤口上的敷料,用碘伏由切口向四周消毒皮肤一遍
(二)用镊子将线头提起,将埋在皮内的线段拉出针眼之外少许,在该处用剪刀剪断,以镊子向剪线侧拉出缝线
(三)再用碘伏消毒皮肤一遍后覆盖纱布,胶布固定
四、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无菌外科操作,操作轻柔
2、根据不同组织、年龄、部位的切口,仔细观察创口和正确判断愈合情况是拆线的先决条件。

必要时可拆除1-2针缝线,探试伤的愈合强度,决定全部拆线或间断拆线。

不可再伤口愈合不良时贸然一次拆除全部缝线
3、有时可根据情况采用间断拆线。

对于已经感染的伤口应及早拆除部分缝线或全部缝线,及时换药处理。

拆线后如发现伤口愈合不良有裂开可能,可用蝶形胶布将伤口固定,并以绷带包扎
4、以下情况可考虑延期拆线:
A严重贫血、消瘦,轻度恶病质者
B严重失水或水电解质紊乱尚未纠正者
C老年患者及婴幼儿
操作步骤及评分表
科室:姓名:得分:。

外科打结法剪线和拆线

外科打结法剪线和拆线

外科打结法、剪线与拆线目的与要求:1.学会外科手术中的三种打结法。

2.掌握正确的外科打结法的一些技巧。

3.了解打结时的注意事项。

4.掌握手术中的剪线方法。

器材:示教细绳(长约50cm,预先染成两种颜色,各占一半长,便于在打结时观察线头的穿行为方向与打结后检查结扣就是否正确)、丝线卷、线剪、换药碗一套。

操作方法一、打结递线术中打结递线一般有两种方法即手递线法(图6一1)与器械递线法(图6—2)。

手递线法适用于表浅部位的组织结扎,就是指打结者握持线棒的一只手将结扎线头绕钳夹组织的血管钳递给另外一只手。

一般来说,右利手者以左手握持线棒;左利手以右手握持线棒。

器械递线法则适用于深部组织的结扎,就是指在打结前用一把血管钳预先夹住丝线的一端,将该钳夹线头绕钳夹组织的血管钳递给另外一只手再打结的方法。

二、结扣的分类临床上按作结的方法不同一般将结扣分为如下几种(图6-3):1.单结:就是外科结扣的基本组成部分,仅绕一圈,易松脱,结扎时不宜单独使用。

2.方结:因其结扎后极为牢固而成为外科手术中最常使用的结扣。

它由两个相反方向的单结扣重叠而成,适用于较少的组织或较小的血管以及各种缝合的结扎。

3.三重结;就就是在完成方结之后再重复第一个单结,使结扣更加牢固。

适用于直径较大的动脉、张力较大组织的结扎或用于肠线与尼龙线打结。

4.外科结:就是在作第一个结时结扎线绕两次以增加线间的接触面与摩擦力,再作第二结时不易松动或滑脱,因打此种结扣比较费时,故仅适用于结扎大血管。

5.假结:由同一方向的两个单结组成,结扎后易于滑脱而不宜采用。

6.滑结:尽管其结扣的构成类似于方结,但就是由于在打结拉线时用力不均,一紧一松甚或只拉紧一侧线头而用另外一侧线头打结,所以完成的结扣并非方结而就是极易松脱的滑结,术中定要避免。

三、打结法分类临床上最基本的打结法有3种:1.单手打结法:单手打结法简便迅速,又可分为右手打结法(图6—4)与左手打结法(图6—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科手术后拆线法
(一)适应证
1.无菌手术切口,局部及全身无异常表现,已到拆线时间,切口愈合良好者。

2.伤口术后有红、肿、热、痛等明显感染者,应提前拆线。

(二)禁忌证
遇有下列情况,应延迟拆线:
1.严重贫血、消瘦,轻度恶病质者。

2.严重失水或水电解质紊乱尚未纠正者。

3.老年患者及婴幼儿。

4.咳嗽没有控制时,胸、腹部切口应延迟拆线。

(三)准备工作
无菌换药包,小镊子2把,拆线剪刀及无菌敷料等。

(四)操作方法
1.取下切口上的敷料,用酒精由切口向周围消毒皮肤一遍。

2.用镊子将线头提起,将埋在皮内的线段拉出针眼之外少许,在该处用剪刀剪断,以镊子向剪线侧拉出缝线。

3.再用酒精消毒皮肤一遍后覆盖纱布,胶布固定。

清创缝合术
(一)适应证
新鲜创伤伤口。

(二)禁忌证
化脓感染伤口不宜缝合。

(三)准备工作
1.器械准备消毒钳、持针器、镊子(有齿及无齿镊)、缝合线、剪刀、引流条或橡皮膜、外用生理盐水、纱布、棉垫、绷带、胶布、75%酒精等。

2.手术者洗手,戴手套。

(四)操作方法
1.清洗去污①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②剪去毛发,除去伤口周围的污垢油腻(用肥皂水、松节油),用外用生理盐水清洗创口周围皮肤。

2.伤口的处理①常规麻醉后,消毒伤口周围的皮肤,取掉覆盖伤口的纱布,铺无菌巾。

换手套,穿无菌手术衣;②检查伤口,清除血凝块和异物;③切除失去活力的组织;④必要时可扩大伤口,以便处理深部创伤组织;⑤伤口内彻底止血;⑥最后再次用无菌生理盐水和双氧水反复冲洗伤口。

3.缝合伤口①更换手术单、器械和手术者手套;②按组织层次缝合创缘;③污染严重或留有死腔时应置引流物或延期缝合皮肤
换药术
(一)目的
检查伤口,清除伤口分泌物,去除伤口内异物和坏死组织,通畅引流,控制感染,促进伤口愈合。

(二)适应证
1.手术后无菌的伤口,如无特殊反应,3~5天后第一次换药;如切口情况良好,张力不大,可酌情拆除部分或全部缝线;张力大的伤口,一般在术后7~9天拆线。

2.感染伤口,分泌物较多,应每天换药1次。

3.新鲜肉芽创面,隔1~2天换药1次。

4.严重感染或置引流的伤口及粪瘘等,应根据其引流量的多少,决定换药的次数。

5.烟卷引流伤口,每日换药1~2次,并在术后12~24小时转动烟卷,并适时拔除引流。

橡皮膜引流,常在术后48小时内拔除。

6.橡皮管引流伤口,术后2~3天换药,引流3~7天更换或拔除。

(三)准备工作
1.换药前半小时内不要扫地,避免室内尘土飞扬;了解病人的伤口情况,穿工作服,洗净双手。

2.物品准备无菌治疗碗两个,盛无菌敷料;弯盘1个(放污染敷料);镊子2把;剪刀1把;备酒精棉球、干棉球、纱布、引流条、盐水,攸锁或氯亚明棉球,胶布等。

3.让病人采取舒适的卧位或坐位,利于暴露创口,冬天应注意保暖。

(四)操作方法
1.用手取下外层敷料(勿用镊子),再用镊子取下内层敷料。

与伤口粘住的最里层敷料,应先用盐水浸湿后再揭去,以免损伤肉芽组织或引起创面出血。

2.用两把镊子操作,一把镊子接触伤口,另一把接触敷料。

用酒精棉球清洁伤口周围皮肤,用盐水棉球清洁创面,轻沾吸去分泌物。

清洗时由内向外,棉球的一面用过后,可翻过来用另一面,然后弃去。

3.分泌物较多且创面较深时,宜用生理盐水冲洗,如坏死组织较多,可用攸锁或其他消毒溶液冲洗。

4.高出皮肤或不健康的肉芽组织,可用剪刀剪平,或先用硝酸银棒腐蚀,再用生理盐水中和;或先用纯石炭酸腐蚀,再用75%酒精中和。

肉芽组织有较明显水肿时,可用高渗盐水湿敷。

5.一般创面可用消毒凡士林纱布覆盖,必要时用引流物,上面加盖纱布或棉垫,包扎固定。

很多因素(例如张力、位置、血液循环以及伤口的方向等等)都会影响拆线的时机。

太晚拆线则会形成所请的铁道式的疤痕(epithelial-lined tract)。

拆线时可用生理食盐水或双氧水清除伤口血块,以便看清楚缝线。

拆完线后伤口马上面临张力增加的问题,张力可能会造成伤口裂开或越来越宽的疤痕。

此时可贴透气肉色胶布,每两、三天换一次。

因为疤痕成熟及强度稳定约须6个月,所以建议胶布应贴6个月,才能达到减少疤痕宽度的效果。

总之,伤口处理,第一步考虑伤口的愈合,第二步考虑达到最佳的外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