砷毒性

合集下载

砷的毒性危害人体健康 危害人体各个系统

砷的毒性危害人体健康 危害人体各个系统

消化系统毒性:肠胃道症状通常是在食入砷或经由其它途径大量吸收砷之后发生。

肠胃道血管的通透率增加,造成体液的流失以及低血压。

肠胃道的黏膜可能会进一步发炎、坏死造成胃穿孔、出血性肠胃炎、带血腹泻。

心血管系统毒性:因自杀而食入大量砷的人会因为全身血管的破坏,造成血管扩张,大量体液渗出,进而血压过低或休克,过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发现心肌病变,在心电图上可以观察到QRS较宽,ST段下降,T波变的平缓,及非典型的多发性心室频脉。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慢性砷暴露会造成血管痉挛及周边血液供应不足,进而造成四肢的坏疽,或称为乌脚病。

神经系统毒性:砷在急性中毒24-72小时或慢性中毒时常会发生周边神经轴突的伤害,主要是末端的感觉运动神经,异常部位为类似手套或袜子的分布。

中等程度的砷中毒在早期主要影响感觉神经可观察到疼痛、感觉迟钝,而严重的砷中毒则会影响运动神经,可观察到无力、瘫痪。

皮肤毒性:砷对皮肤的损害主要是慢性砷中毒所致,科学研究已观察到,长期砷暴露对机体的影响首先是皮肤,皮肤色素改变,皮肤角化和皮肤癌,较常发生在眼睑、颞、腋下、颈、乳头、阴部,严重砷中毒的人可能在胸、背及腹部都会发现深棕色上散布白点的病变。

砷引起的过度角质化通常发生在手掌及脚掌,看起来像小粒玉米般突起。

血液系统毒性:不管是急性或慢性砷暴露都会影响到血液系统,可能会发现骨髓造血功能被压抑且有全血球数目下降的情形,常见白血球、红血球、血小板下降,而嗜酸性白血球数上升的情形。

红血球的大小可能是正常或较大,可能会发现嗜碱性斑点。

呼吸系统毒性:砷对呼吸系统的影响主要是肺功能受损的临床表现。

研究表明,燃煤污染型砷中毒对肺间质损害显著,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限制性通气功能异常,肺功能检查异常率为82.2%,多项肺功能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

生殖系统毒性:砷会透过胎盘而我们发现脐带血中砷的浓度和母体内砷的浓度是一致的,曾有一个怀孕末期服用砷的个案报告,马上生产而新生儿在12个小时内就死去,解剖发现肺泡内出血,脑中、肝脏、肾脏中含砷浓度都很高。

砷的毒性认知

砷的毒性认知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关于“砷”的毒性研究[摘要]:近年来,砷的存在及其毒性逐渐被大众所认知。

砷是对人体及其他生物体有毒害作用的致癌物质。

砷污染主要存在于有色金属冶炼、合金、制酸、制革、农药、杀虫剂和皮革的防腐剂等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水中。

这些高砷含量的工业废水排入水体,导致某些地区的地下水砷本底含量超过饮用水的最大允许值,严重危害了当地居民的安全和健康。

本文阐述了砷的主要存在形式,毒性机理、在生物体内的代谢吸收、表现形式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相关性的治疗方法,科学地减缓砷污染所造成的危害。

一、化学名片砷 (arsenic)是一个知名的化学元素,元素符号As,原子序 33。

第一次有关砷的纪录是在1250年,由大阿尔伯特所完成。

它是一种以有毒著名的类金属,并有许多的同素异形体,黄色(分子结构,非金属)和几种黒、灰色的(类金属)是一部份常见的种类。

三种有着不同晶格结构的类金属形式砷存在于自然界(严格地说是砷矿,和更为稀有的自然砷铋矿和辉砷矿,但更容易发现的形式是砷化物与砷酸盐化合物,总共有数百种的矿物是已被发现的。

砷与其化合物被运用在农药、除草剂、杀虫剂与许多种的合金中。

[21]二、砷的存在形式自然界中处处有砷:火山喷发、含砷的矿石。

在工厂中,砷是熔炉 ( 铅、金、锌、钴、镍 ) 的副产品,其它有可能的砷暴露如下:(1) 自然界:含砷的矿石,地下水。

石头中的砷元素-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石头中的砷元素-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石头中的砷元素-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砷(As)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地壳中的元素,被称为石头中的砷元素。

砷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多种形式存在,常见的有无机砷和有机砷两种形式。

无机砷通常以砷酸盐或砷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矿石、土壤、岩石和地下水等介质中,而有机砷则主要存在于生物体内,如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

石头中的砷元素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话题,因为它在一定情况下可能对人类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尽管砷元素广泛存在于地球上,但高浓度的砷元素污染通常是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

工业废水、煤矿和冶金等工业过程以及农业化肥的使用等都可能导致砷元素的释放和累积。

砷元素的毒性和危害不容忽视。

无机砷是一种强有毒的物质,其毒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化学形态。

砷元素在人体内可以积累,并且与多种健康问题有关,如皮肤病、癌症、神经系统损害等。

此外,砷元素对环境生物多样性和水生生态系统也具有潜在的危害,对水生生物和陆地生态系统产生毒性影响,破坏生态平衡。

为了管理和控制砷元素的危害,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

他们在砷元素的来源、迁移转化和影响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寻找有效的治理和防控方法。

由于砷元素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砷元素管理需要综合考虑工业控制、土壤修复、水资源管理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重点探讨砷元素在石头中的来源和分布特征,以及其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同时,我们还将讨论砷元素在石头中的意义,并探索对砷元素的管理和控制方法。

通过这篇文章的阅读,希望读者能对砷元素及其在石头中的存在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为砷元素的管理和控制提供一定的参考。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点: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叙述:第一部分:引言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石头中的砷元素进行概述,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第二部分:正文正文部分将分为两个小节。

首先,我们将详细讨论砷元素的来源和分布。

我们将介绍砷元素在地壳中的普遍存在情况,以及其在不同类型石头中的含量和分布情况。

环境污染物砷的危害

环境污染物砷的危害

砷的危害与防治一、砷的来源自然的来源,主要来自母岩或土壤母质的风化,地壳中砷的含量约1.8 mg/kg ;自然的土体中,砷含量范围为0.2~40 mg/kg ,帄均浓度为5 mg/kg 。

海水中砷的含量帄均浓度为3 µg/L ,每年流入海洋的砷量达1.5×10-7 kg,估计海洋中砷的总重量达4.3×1012 kg 。

火山喷发物中砷含量约20 mg/kg。

大气中砷的主要来自土壤和植物体的释出,估计每年从地表以蒸气型态逸散至大气中的砷,约有2.37×二、工业上砷的污染:工业上砷的污染,主要来自排放的废水。

焦炭、含砷黄铁矿床、及其它金属矿场的冲出物;玻璃器皿制造、木材防腐剂、陶瓷制造业、冶金工业、制革厂、纺织业、染料厂、炼油工业、稀土金属工业等都可能排放出含砷废水。

若此含砷废水流入河流中或湖泊中,不仅危害到水中动植物,亦可能渗透到土壤中,而危害到陆生的动植物。

工业上的砷污染,也是造成人体砷中毒的祸首。

三、农业上砷的污染:砷除了可作为除草剂、杀虫剂和杀菌剂以外,还可作为干燥剂及木材防腐剂。

常见的含砷杀虫剂有砷酸铜、砷酸镉、砷酸铅、砷酸钙、砷酸铁及砷酸锰等;亚砷酸钠则可当作去除虱子的浸液。

而最常见的除草剂则有MSMA(monosodium methanearsonate)和双甲基砷剂;由于具高效率且低成本,常被用来防治棉花种植地的多年生杂草,双甲基砷剂杀草方面不具有选择性,是属于萌后处理接触型杀草剂,亦是一有效的土壤杀菌剂。

含砷农药的大量及长期使用,会使大部分的砷进入土壤并残留,而影响植物生长,甚至发生毒害作用。

以上这一些有毒的砷大都来自人类文明的废弃物,少部分来自生物体的代谢物;若长久累积,将使我们居住的环境以及人类本身遭受砷污染的危害。

四、砷对人体所造成的影响对人体而言,砷中毒之主要来源为水或食物。

例如进入鱼体内的砷,主要是以arsenobetaine及arsenocholine的型态存在,此两种型态的砷几无毒性,且易从人体排出。

砷中毒是怎么回事?

砷中毒是怎么回事?

砷中毒是怎么回事?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砷中毒的病理病因,砷中毒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砷中毒病因
*一、病因:
砷中毒(arsenicpoisoning)一般由于应用含砷药物剂量过大所致,也可由于误食含砷的毒鼠、灭螺、杀虫药,以及被此类杀虫药刚喷洒过的瓜果和蔬菜,毒死的禽、畜肉类等。

三氧化二砷(又称砒霜,红、白信石等)为我国北方农村常用的拌种、杀灭害虫药,毒性很大,其纯品外观和食盐、糖、面粉、石膏等相似,可因误食、误用引起中毒。

亦有因饮食被三氧化二砷污染的井水和食物而发生中毒者。

母亲中毒可导致胎儿及乳儿中毒。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砷中毒病因,砷中毒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相关内容叙述,更多有关砷中毒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砷中毒”找到更多扩展内容,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您!
第1 页。

砷化学元素

砷化学元素

砷化学元素砷化学元素,符号As,是一种非金属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5周期、第16族。

砷在地壳中含量较高,常以砷化物形式存在。

砷的化学性质与磷相似,具有一定的毒性。

本文将对砷的基本信息、性质与用途、毒性及其影响、环境分布与污染来源以及防治措施进行介绍。

一、砷的基本信息砷化学元素是一种灰白色固体,分子量为74.92,熔点为115℃,沸点为2200℃。

砷在自然界中主要以砷矿石的形式存在,也可通过生物合成。

砷的氧化态为+3和+5,常见的砷化合物有砷酸盐、亚砷酸盐等。

二、砷的性质与用途砷具有多种性质,包括半导体性能、催化性能、抗菌性能等。

在工业上,砷及其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半导体材料、农药、医药、染料等领域。

此外,砷还用于制作合金、玻璃着色以及木材防腐等。

三、砷的毒性及其影响砷具有较高的毒性,人体摄入一定剂量后可导致中毒。

砷中毒的主要症状包括神经系统损害、肝脏损害、肾脏损害等。

长期暴露于砷污染环境中,还可能导致皮肤癌、肺癌等恶性肿瘤。

四、砷的环境分布与污染来源砷在地壳中含量较高,自然环境中普遍存在。

然而,人类活动导致砷污染的现象日益严重。

砷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砷矿开采与加工、含砷废水排放、农药使用、煤炭燃烧等。

五、砷污染的防治措施针对砷污染,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防治措施。

包括加强砷矿资源管理、规范砷化工产业发展、提高废水处理技术、推广无砷农药、优化煤炭燃烧技术等。

此外,还需加强砷污染监测和风险评估,提高公众对砷污染的认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总之,砷化学元素作为一种非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然而,砷的毒性使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砷的测定分析方法

砷的测定分析方法

砷的测定分析方法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砷的测定分析方法一、前言地方性砷中毒是近年来被发现并列入地方病。

虽然历史较短,仅有十几年,但涉及的面积广、人口多、病区复杂、病情严重。

我省也发现有饮水型高砷区。

中国的砷危害特别是水中含有危险浓度的砷,已成为潜在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21世纪中国急需解决的饮水卫生重大问题。

砷是一种原生质毒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效应,已被美国疾控中心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确定为第一类优先控制的致癌物质。

而随着我国饮水型和燃煤型砷中毒病区的不断扩大,高砷区的确定和砷中毒病人的诊断正成为我国地方性砷中毒防治的中心工作。

而饮用水、燃煤、各种砷污染物及暴露者各种生物材料中砷含量的测定对于高砷区的准确判定和患者的正确诊断尤其是早期诊断起着关键作用。

二、砷的化学性质砷是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五族元素,砷(As,原子量)是一种斜方六面体的灰黑色非金属,具有金属光泽,能升华,沸点:615℃。

单质砷的化学活性不高,不溶于水、酸或醇类,无毒性。

As的化合物有三价(As2O3)和五价(H3AsO4)两种。

在氧化剂作用下或在空气中加热都可氧化成As2O3(砒霜),可与卤素和硫化合。

一般不与碱溶液作用。

1.砷的氢化物性质已知的砷的氢化物有:As2H2、As4H2、AsH3。

在酸性溶液中:金属锌、铝及其他许多金属与砷化合物反应生成砷化氢。

AsO33-+3Zn+9H+→3Zn2++3H2O+AsH3↑AsO43-+4Zn+11H+→4Zn2++4H2O+AsH3↑硼氢化钾(KBH4)还原砷化合物也生成砷化氢。

KBH4+2H2O→KBO2+4H2↑2As3++BH4-+2H2O→2AsH3+BO2-+H2↑上述反应是广泛用于产生砷化氢后以多种检测技术来测定砷的基础。

砷化氢是一种很强的还原剂,能分解重金属盐使重金属沉积出来。

砷的存在形态和毒性、饮料及其他食品中砷的限量与来源

砷的存在形态和毒性、饮料及其他食品中砷的限量与来源

砷的存在形态和毒性、饮料及其他食品中砷的限量与来源一、砷的存在形态及毒性1、砷的毒性及对人体的危害在食品安全方面,砷元素被认为是一种有毒有害元素,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

低剂量的无机砷如果被长期摄入,虽然不会产生急性中毒反应,但对身体健康还是有很大的威胁,容易引发皮肤癌、膀胱癌、肾癌等疾病。

砷和癌之间的关系,现已成为地方病调查和临床诊断等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

2、砷的存在形态及毒性科学研究发现,砷元素以许多不同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空气、土壤、沉积物和水中发现的主要砷化物有亚砷酸盐、砷酸盐等无机砷和一甲基砷和二甲基砷等简单烷基化有机砷。

海产品中则主要以砷甜菜碱和砷糖等结构较为复杂的有机砷形式存在。

不同的砷形态具有不同的物理及化学性质,特别是其毒性依赖于其化学形态。

砷的无机化合物一般具有毒性,随化合价和结合基团不同,其毒性依照砷化氢、三氧化二砷(俗称砒霜)、亚砷酸、砷酸的顺序依次减小,食物或水中的无机砷(如亚砷酸根)进入人体之后,能与带巯基的酶生成稳定的螯合物,使得很多生物酶的活性降低或消失,严重干扰细胞的生物功能、结构和正常代谢;而砷的有机化合物毒性一般比无机砷要小得多,甚至有些烷基化程度较高的有机砷化合物,如砷甜菜碱、砷糖等,几乎没有毒性。

砷是高度毒性的元素,其毒性取决于砷的化学形式。

过去一般公认无机砷(iAs)比甲基化砷化合物的毒性大,据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相关研究报道,三价的甲基化砷化物毒性远远大于无机砷,因此砷的形态分析成为非常重要的课题在环保、食品检验检疫行业开展了深入的研究。

美国EPA将冷阱−还原蒸汽−原子吸收法推荐为四种毒性较高的砷的形态分析的标准方法【有毒性的砷的形态:As(III) - As(V) – MMA – DMA】。

“砷和砒霜并不一样,砒霜是三氧化二砷,是一种砷的化合物,不该将砷与砒霜划等号。

现行的技术主要是使用原子荧光来进行砷的检测,区别总砷和无机砷的,主要是前处理方法的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脉和口服药代动力学比较
A
轻度血管 舒张—— 水肿 血容量减 少 低血压、 心衰、心 律失常 (QT间期 ) 长期—— 周围血管 病变,乌 脚病
B
急性—— 腹痛、腹 泻、消化 道出血 慢性—— 不易观察 到 水样腹泻 呕血 口腔炎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Text Text
心血管系统
胃肠道
砷的生理学毒理学作用
C
作用于肾 毛细血管、 肾小管、 肾小球引 起肾损伤 少尿、蛋 白尿、血 尿
G
肝毒性— —产生脂 肪浸润、 中央坏死、 肝硬化、 黄疸
H
皮肤癌
肺癌
膀胱癌
神经系统
血液
肝脏
致癌作用
砷的生理学毒理学作用
砷中毒治疗
洗胃,灌入活性炭。注意防治和纠正脱
水、休克及电解质紊乱。
螯合治疗:二巯基丙醇、青霉胺、

巯丁二酸
透析
毒性
MMA Ⅲ DMA Ⅲ
organic arsenicals
As5+
As3+
吸收:迅速。 分布:主要储存于肝、肾、心、肺。少量分布于肌 肉、神经组织。因为角蛋白的高巯基含量,砷在头 发和指甲中的含量最高。给药两周后开始在头发沉 积并稳定数年。因为与P的化学相似性,在骨骼与牙 齿沉积很久。砷易通过胎盘。 消除:多种途径(粪、尿、汗、乳汁、头发、肺), 主要通过尿,尿排泄半衰期3-5天。
砷毒性
自然界中砷循环
自 然 界 中 砷 暴 露
01
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
02 燃煤型地方性砷中毒 03
作为冶炼铜、锌、铅的 副产品释放到环境中
04 含砷的农药和除草剂
05 动物饲料
1958万
内蒙
饮 水
山西 新疆
吉林
宁夏 青海
燃 煤
贵州 陕西
安徽
北京
中国地方性砷中毒分布调查 ( 总报告 )
无机砷在人体内的生物转化
D
色素沉着 皮疹、瘙 痒 过度角化、 蜕皮 米氏线 皮肤癌 Text
Text
胃肠道
肾脏
皮肤
砷的生理学毒理学作用
E
周围神经 病变—— 感觉迟钝、 肌肉无力、 腱反射减 弱、肌肉 萎缩 重症—— 烦躁不安、 谵妄、意 识模糊、 昏迷
F
贫血、白 细胞减少 嗜酸粒细 胞增多 红细胞大 小不等 可能影响 叶酸代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