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实验环境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ppt
环境生态学课件PPT(共 63张)

的在短期内人群大量发病和死亡事件。(1马斯河谷2多诺拉3光
3.环境问题的第一次高潮(20世纪50—60年代)
环境问题的第一次高潮出现在20世纪50—60年代,当时环 境问题突出。自产业革命-1984年臭氧层空洞,“八大公害” 事件,是第一次环境问题高潮。
八大公害事件 :是指在世界范围内,由于环境污染而造成的
八次较大的轰动世界的公害事件。 公害事件:因环境污染造成
二.环境构成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自然环境:
是人类出现之前就出现的,是人类目前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和自然 资源的总称。是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类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能量和 自然现象的总体。
人工环境:
从狭义上: 来讲是指人类根据生产,生活,科研,文化,医疗等需要而创造的环
境空间,如人工气候室,无尘车间,温室,密封舱,各种建筑,人工园 林等。 从广义上:
2008。 5.尚玉昌 著《生态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 6.同济大学 编《城市环境保护》,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7.毛文永 编《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概论》,中国环境科学出版
社 1998-5。 8.周曦 编《生态设计新论》,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3-6。 9.《环境生态学》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8。 其他与生态学相关书目,特别须关注关于生态景观的书目。
三是由于上述原因造成生物资源的破坏,而导致生物多样性丰 富度的下降,大量物种灭绝或处于濒危境地。生物多样性的破坏 必然会导致人类的生存危机,人类对于这个问题严重性的认识还 远远不够。
二、环境问题的由来和发展
。 环境问题是随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和加剧的
1.环境问题的萌芽阶段(工业革命以前) 农业和畜牧业出现以前,人类活动以生活活动为主,以生理代谢过程
生态学野外实验讲课PPT

❖ 在种群生态学研究中,常常需要了解和预测种群的 空间分布问题。
❖ 种群个体在空间的分布有均匀型、随机型和聚集型 三种格局类型。
研究林分概况(位置、林龄、密度) 由于林木的胸径是一个最容易测定的测树因子,而且林木的胸径与其叶面积、枝量、叶量和根量等影响林木生长的重要测树因子有高 度的正相关,所以利用胸径因子的竞争指数是比较适宜的。 林木个体之间空间竞争定量化调查 相对盖度=某一物种盖度/所有物种盖度和; 这种关联可以是正的、负的或不存在。 样方面积不小于群落的最小面积。 油松人工林叶面积指数测定 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调查 对实验内容所获得的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后所获得的各类结果。 Ⅳ级:大树,胸径>22. 胸径尺一面读数为胸径实测值,另一侧为整化径级。 种群的空间格局是种群的空间特征之一,由于环境因子复杂多样,以及种内、种间的竞争,任何一个种群在一定的空间内都会呈现出 特有的分布形式。 野外调查过程中发现哪些问题、建议? 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调查 见各类参考文献的引言部分;
本次野外调查和内业处理工作得到了?? 等同学的大力帮助,在此表示谢意。
❖ 曲仲湘(1952)将植物种群个体分成4个 立木级,具体标准为:
❖ Ⅰ级:幼苗+幼树,胸径<2.5cm; ❖ Ⅱ级:小树,胸径2.5-7.5cm; ❖ Ⅲ级:中树,胸径7.5-22.5cm; ❖ Ⅳ级:大树,胸径>22.5cm。
森林更新、演替趋势调查—— 分层频度
植物种间联结分析Biblioteka ❖ 种间关联指种间相互吸引或排斥的性质。这 种关联可以是正的、负的或不存在。物种之 间的共生、竞争或捕食等关系都是导致种间 存在关联的因素,此外还有它感作用、物种 之间对环境需求的相似或差异等方面的原因 。也可能存在种间缺乏相互作用的情况下却 存在正的或负的关联的情况
《生态学实验》PPT课件

精选课件ppt
1
实验一 植物群落结构调查
一、实验目的
• 掌握植物群落结构观察的基本方法。 • 学会根据取样调查数据分析植物群落结
构特征 • 了解人工植被群落(人工草地和人工林
地)的布局、管理及其作用。
精选课件ppt
2
实验一 植物群落结构调查
二、实验方法和对象
• 调查对象:在当地有代表性的植物群落开 展调查。
• 花卉温室的设施:建筑结构;覆盖 材料等。
精选课件ppt
18
实验二 人工环境调控
• 温室环境控制
温度:加温;降温措施等 光照:遮光和增加光照措施 湿度:与外界通风等 空气:调控 温室环境的自动控制系统
精选课件ppt
19
实验二 人工环境调控
• 小结:
• 人工环境控制的主要措施有那些?它 们的原理是什么?
精选课件ppt
12
• 由于森林群落空间占用很大,不易操作, 因此学习观察植物群落水平结构的方法时, 常选用灌丛群落或者草本群落来进行。例 如,在观察草本群落时,一般是先在圈定 好的调查样方(地)数量指标。
精选课件ppt
13
(三)植物群落结构分析
1. 植物群落结构描述
描述植物群落结构(此处主要指空间结构) 的基本内容包括:
• 在人工群落中认为因素的影响
精选课件ppt
15
(四)小节
• 根据实验观察数据,详细描述所观察植物 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特征。
• 举例说明影响植物群落结构的环境因素, 以及这些环境因素与群落结构之间的复杂 关系。
• 通过实验你学到了哪些关于植被群落的知 识?
• 你认为如何更能有效的改进群落结构?
《环境生态学》PPT课件

–
寄生 (Parasite)~活的生物從別的生物體取得食物
2. 競爭性排斥 (Competition Exclusion)~
– 當生活/生存必需品/因素 (如食物、水、光線及礦物質)成為 限制因子時,兩個或多個生物體對此會互相產生競爭現象。 當兩種物種在同一生活區 (niche)之下無法長久共存,而會 產生競爭性的互相排斥現象,此乃生態學上的原則 (principle)。
族群的生態學
• 族群的成長率(Growth rate):族群的成長
率(Growth rate)是由出生率(Birth rate)、死亡 率(Death rate)及遷入和遷出率(Rate of Immigration and Emigration)所決定。 • 假如資源受到限制,正在成長中的族群會受環 境負荷量 (Carrying Capacity of Environment) 的關係而減緩。
族群的生態學
• 生物時時都得對生活環境種種挑戰,諸如溫度 的據變、陽光、水和食物的短缺或者它種生物 的獵殺,一個生物體乃至於一個物種能否成功 地生存下去,完全決定於他們能不能在這些挑 戰下存活與繁衍。 • 因此,生物和環境之間的作用便決定了某一物 種的數量與分佈範圍;而研究這種交互作用的 便是生態學 (Ecology)。 • 生態學的生物組織範圍,小到一個物種的單 位—族群 (Population),大到生物圈 (Biosphere)。
細菌、真菌、黴菌 蚯蚓、線蟲、螃蟹
動物屍體、植物的有機廢物…等 有機物粒子為食
生態系內的能量流動
所有生態系的活動是能量推動 的,而能量的最終來源就是
太陽
• 生態系內的生物組成一個或多個食物鏈, 每一食物鏈包括一系列的營生階層。 • 植物從環境﹝如土壤、水及空氣﹞獲得 無機養分,並轉成有機質。 • 有機養分可輾轉被初級消費者 (草食性動 物 )及次級消費者 (肉食動物) 所取用。 • 植物或動物之屍體或廢物所包含的養分 可被分解者 (如細菌、真菌) 分解成無機 營養而回環境。
《环境生态学实验》多媒体课件下载-PowerPoint

实验三 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测定
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戚春林
实验目的及仪器设备:
目的和意义 通过对群落中的物种多样性的测定,认识多样性指数的生 态学意义及掌握测定物种多样性的方法。
仪器、设备和材料 1m2样框,铅笔,野外调查记录表格,计算器。
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戚春林
Pn=ΔB+L+G ΔB=B2-B1
式中,ΔB为t1~t2间植物的生长量,L为此期间的枯死及脱落量,G为草食动物吃掉的量。此式为 生产量测定的基本公式。
二、仪器、设备及材料 1、烘箱,筛,剪刀,锄头,1m2的样框,标签,电子天平,米尺,薄膜塑料袋,纸信封。 2、手锯,弹簧秤,粗天平,卡尺,透明方格板,记录纸。
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
H
s
Pi log2
i 1
Pi
log2
N
1 N
s
ni log 2 ni
i 1
信Hm息ax=量l是og未2s确;定当的群量落,中H全值部越样大本,为多一样个性种指时数,越即高P。i=当s/群s时落,中信各息个量种最的小个,体H数mi目n=相0。等时,即Pi=1/s时,信息量最大, 均匀度
据下式求出每层的叶面积(S): S=S0×W/W0
式中,S为样品叶片面积;S0为标准纸面积,S0=样品叶片重׃标准纸重;W为每层的总 干重;W0为样品叶片干重。
根据表2-5中的数据,可作出群落的生产结构图。
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戚春林
草本群落地上部分生产量的测定与分析:
初次取样
在群落中选定3个样地,样地大小据群落具体情况而定,草本群落一般采用1m×1m,分别编号为样 地1、样地2和样地3。用木桩把样地标出,初次取样时,把
《生态学实验》课件

实验操作的基本方法
野外采样
根据研究目的和实验设计,在野 外选择合适的地点和时间进行采 样。
数据记录与整理
准确记录实验数据,包括观测指 标的测量结果、实验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中的异 常情况等。
01 02 03 04
室内实验操作
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必要的实验 操作,如培养、观察、测量等。
数据分析与解读
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实验数据进 行处理和分析,得出结论并解释 生态现象。
ABCD
清晰性和条理性
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按照逻辑顺序组织内容, 使读者易于理解。
分析和讨论
对实验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并与相关理论或预期 进行比较,提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测。
实验报告的评审与修改
01
同行评审
邀请同学或老师对报告进行评审, 提出意见和建议。
格式审查
检查报告的格式是否符合要求,图 表、图片等是否清晰美观。
04
短期实验
在较短时间尺度内进 行的实验,如种群增 长实验、竞争排斥实 验等。
生态学实验的设计原则
实验结果应具有可重复性,以便 对实验结果进行验证和推广。
实验对象和条件应具有代表性, 能够反映实际情况,以便将实验 结果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
控制性原则 可重复性原则 随机性原则 代表性原则
在实验过程中,应尽可能控制其 他干扰因素,确保实验结果的准 确性和可靠性。
04
实验报告的撰写
Chapter
实验报告的结构与格式
标题页
包含实验名称、作者姓名、学号、指导教师 等信息。
目录
简要介绍报告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实验目的
明确阐述实验的目标和意义。
实验报告的结构与格式
环境生态学实验多媒体课件

环境生态学实验多媒体课件2023-11-11CATALOGUE目录•环境生态学实验概述•水环境生态学实验•大气环境生态学实验•土壤环境生态学实验•环境生态学实验数据统计与分析•环境生态学实验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环境生态学实验概述01掌握环境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环境因素对生物生长和生态平衡的影响学习如何通过实验手段解决环境生态学问题实验目的与意义实验内容与步骤准备实验材料和设备,如植物、土壤、水样等进行实验操作,记录观测数据,并进行分析设计实验方案,确定实验变量和观测指标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结果和结论实验安全与注意事项注意保护实验场地和设备,保持实验室整洁注意实验安全,遵守实验室安全规程注意保护个人和他人安全,避免意外事故发生在指导下进行实验操作,不要私自进行危险操作水环境生态学实验02使用合适的容器和方法采集水样,注意避免容器对水样的污染。
采集方法保存方法运输方法将水样保存在清洁、避光的容器中,并尽快送至实验室处理。
运输水样时要确保容器密封,避免摇晃和振动,并注意保持低温。
03水样采集与处理0201检测水样中的pH值、水温、溶解氧、浊度、总悬浮物等指标。
检测指标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检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如均值、标准差等。
分析方法根据分析结果解释水质的状况,评估其对环境和生物的影响。
结果解释水质检测与数据分析采用现场调查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水生生物进行调查和识别。
水生生物调查与评估调查方法根据水生生物的种类、数量、分布等指标,评估水环境的质量和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评估指标根据评估结果提出保护和治理建议,为环境保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评估结果解释大气环境生态学实验03总结词大气污染物监测是通过对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检测和测量,以评估大气环境质量和人类健康风险。
详细描述大气污染物监测包括采样和分析两个步骤。
采样通常在室外不同地点进行,如公园、学校、商业区等,以收集足够的数据。
分析则包括化学分析、生物分析和生态学分析,以确定污染物的种类、浓度和来源。
环境生态学全套ppt课件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生态学的发展史
¨ 生态学的萌芽时期(公元16世纪以前) ¨ 生态学的建立时期(公元17世纪至19世纪) ¨ 生态学的巩固时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 ¨ 现代生态学时期(20世纪60年代至今)
前苏联-克什卡洛夫(Кашкаров ,1945) ¨ 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的分布和多度的科学—澳大利亚-安德
列沃斯(Andrewartha, 1954) ¨ 生态学是研究决定有机体的分布与多度的相互作用的科学-
加拿大克雷伯斯(Krebs,1972,1978,1985) ¨ 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科学—美国-奥德姆
生态学的建立时期
¨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开始,欧洲科学探索活动再度 兴起,崇尚科学调查与科学实验。一些生态学的 理论开始形成。生态学达到一呼即出的境地。 1866年Heackel 提出Ecology一词,并首次明确 生态学的定义。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环境生态学主要研究领域
¨ 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变化原理与规 律
¨ 生态系统受损程度的判断 ¨ 各类生态系统的功能与保护措施的研究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第二章 生物与环境
¨ 环境与生态因子 ¨ 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基本原理 ¨ 生物与主要生态因子的相互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有样品都放在烘箱中在80℃下烘至恒重,在干燥器中冷却后称干重。如果样品太多,可分别称 鲜重W,再在感量为0.1g天平称出部分样品W1,烘干后,在感量为0.01g天平上称得W2,据下式 求得每一样品的总干重X:
X=W21×W
测定结果记录于表2-6中。
最终取样
在取样末期,从样地2上把死植物体收集起来;把样地3的全部植物体自地表剪下,死物质与活物 质分开。所有样品均以上述方法处理。
表1-1 树冠内光照强度测定记录表
实验步骤:
分组测定不同群落中光照强度的分布:选择两个不同的群 落类型,在每一群落中随机设置3个样点(如群落上层、 中层、下层),水平分层测定光照强度,每层重复4次, 结果填入表1-2,取平均值,计算各层的相对光强。
表1-2 群落内光照强度测定记 录表
注意事项:
表2-5 植物群落分层刈割记录
草本群落生物量的计算:
根据需要可测定叶面积和株数。叶面积测定可取部分叶片作样品,用描画法画在纸上 (或把叶子摆在照相用的感光纸上,压以玻璃板,下已知面积的相同质量的标准纸样,同前者一起放在烘箱中于60℃下 烘4h。在干燥器中冷却后,用分析天平称重。
样地1的地上部分自地表剪下,把活物质和死物质(包括地表、地面的所有死植物体)分开,装 入不同的口袋中,并作上记号。从样地2上消除所有的活植物体,把所有死的植物体都留在原地,
用以测定生长期内死植物体的消失率。如果死物质可能从样地上由于正常分解以外的过程而损失, 或会从附近地段加进死物质的话,样地在测定期间应用金属网罩上。
实验步骤:
草本群落地上部分生物量的测定与分析 按分层刈割法测定草本群落地上部分的生物量,当区分出每层的种类组成及
光合系统及非光合系统时,可以反映群落的格局、种间关系。在不同季节测 定,还可了解群落的动态。 (1)确定样方 根据群落情况决定样方大小及数目,一般采用1m×1m的样方,样地的重复 数量须按统计学的要求来设计。在样方四角竖立标杆,首先确定每层的厚度 (高度1m以下的群落以10为宜,1m以上的群落用15或20)。先在样方内测 定各层的相对照度。然后拉上水平线,以线的高度为准进行剪割。剪割完上 层后,用同样方法剪下一层。剪时应尽量按照群落原有的自然状态,斜生叶 片就斜着剪。剪掉了上层,如果有些枝叶翘起,则应把它固定到原来的位置。 每层的样本应分别用塑料袋装好,贴上标签,以防水分损失。 (2)样品分类、测重和干燥 剪割完成后,把各层样品按叶(光合系统)、茎、花、果(非光合系统)分
分。这应该与经济上有用的部分的产量和农林牧业中往往称为生产力的产量区别开来。 群落初级生产力是整个生物圈中生命部分对太阳能第一次固定后,保留在生态系统有机体中能量的
描述。这部分能量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源泉,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测定植物初 级生产力,使我们能够了解群落中不同植物种的生长特点,生产力的大小,为我们提供比较不同植 物经济、生态、社会价值的参考依据。此外,通过分析植物生产力的大小,参考植物在群落中的位 置和生态作用,可以揭示不同种植物在群落中的作用,从而为人类利用和改造生态系统提供理论的 依据。 用收获法测定群落的净初级生产量时,首先需从测定群落的生物量入手。生物量(B)是一定面积 内某一时间所具有的植物物质的总量,单位为g(干重)2。设开始时间(t1)与终了时间(t2)的 生物量分别为B1和B2,则 =ΔB+L+G ΔB=B2-B1
生态学实验
实验一 植物群落中光照强度的测
定
实验目的及仪器设备:
实验目的: 了解测定光照强度的几种途径,并掌握照
度计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通过不同树冠内及不同群落中光照强度的
测定,认识植物和光的相互影响。 仪器设备:
实验步骤:
分组测定不同树冠内光的分布:在校园中选择树冠密实与 疏散的树木各一株,分层测定树冠内的光照强度,分层时, 层面必须与入射光垂直,同时测定树冠外的光照强度作为
总初级生产量()是指一定期间内植物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有机物同化量。其中,包括同一期间内植 物体因呼吸而失去的有机物的消耗量。而净初级生产量()是指从总初级生产量(=总光合量)中, 减去植物各器官因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R),即
=+R 或 =-R 此外,净初级生产量在植物群落中还指植物的全部有机物生产量,包括经济上未必有用途的地下部
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将光电池直接暴露于强光下,以保持 其灵敏度。
光探头要准确地放置在测定位置,使光电池与入射光垂直。 每一次测定量程开关必须遵循从高档到低档的顺序,以免
烧坏仪器。当屏幕显示“1”时表示过载,需将量程开关 调高一档;当屏幕上的第一位数字为“0”时,需将量程 开关调低一档,以增加精确度。 每次用毕,及时关闭电门,以免使电流计受损。 温度与湿度会影响仪器的灵敏度,不能把照度计存放在潮 湿或温度超过40℃的地方。
实验报告与讨论:
绘制不同树冠内光的削减图,比较它们的异同,并讨论有 关树木补偿点的问题。
绘制不同群落中的削减曲线,并加以比较、分析。
实验二 草本群落生物量的计算
实验目的及仪器设备:
通过植物群落光合作用生产的有机物质,称之为初级生产。初级生产又分为总初级生产和净初级生 产两个概念。生产力通常以单位土地面积和单位时间里,由植物生产的有机物质的量(干物质量或 除去灰分的干物质量)来表示,也可以用碳量,或者热能量来表示,单位为2·a或2·a。
据下式求出每层的叶面积(S): S=S0×0 式中,S为样品叶片面积;S0为标准纸面积,S0=样品叶片重׃标准纸重;W为每层
的总干重;W0为样品叶片干重。 根据表2-5中的数据,可作出群落的生产结构图。
草本群落地上部分生产量的测定与分析:
初次取样
在群落中选定3个样地,样地大小据群落具体情况而定,草本群落一般采用1m×1m,分别编号为 样地1、样地2和样地3。用木桩把样地标出,初次取样时,把
数据记录于表2-6中。
表2-6 生产测定期始末活物质的烘干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