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邮轮港的经验
发展航运金融的国际经验借鉴及启示

发展航运金融的国际经验借鉴及启示伦敦、新加坡、HK等国际航运中心经验证明,完善的航运金融服务体系对航运中心建设至关重要,航运业的发展离不开船舶融资、航运保险、航运衍生品交易等高端服务和配套税收政策支持。
一、发展航运金融的国际经验(一)拓宽航运企业融资渠道。
由于航运业具有资金密集、风险大的特点,航运企业要发展船舶运力、扩大船队规模必须广拓船舶融资渠道。
现有船舶融资方式主要包括船舶贷款、海运信托计划、船舶融资租赁以及私募股权基金。
1.日本政府通过优惠贷款和贴息政策对航运企业给予资助。
在向船厂提供优惠出口信贷和担保方面,1994年,日本政府提供的贷款额为船舶建造价格的84%,贷款利率仅为6%,还款期限14年,优惠期8年(优惠期内仅偿付利息);在给予利息补贴方面,日本政府对船厂的商业贷款提供2.5%-3.5%的利息补贴。
此外,日本政府针对船东制定了特殊的税收策优惠和折旧政策,进一步优化其资产负债结构。
如,根据“储备基金免税制度”,船东可以基金形式留存一笔收入,若该收入在规定期限内用于购置新船,则可获得免税优惠;船东除可按最大比例20.6%的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外,在购置船舶的第一年允许计提12%-18%的特别折旧。
2.新加坡推出海事金融激励计划发展海运信托基金。
新加坡海事局于2006年推出了海事金融激励计划(Maritime Finance Incentive Scheme,MFI),针对船舶租赁公司、船务基金和海事商业信托制定了优惠的税收措施,以此鼓励海运信托基金发展(见表1)。
海运信托基金可以使一些难以获得银行贷款的中小型船舶公司通过基金公司获得船舶使用权,而无需投入巨额的初始费用。
海事金融激励计划规定,只要租赁船舶的注册地为新加坡且由特许国际航运企业计划(AIS)企业经营,则船舶租赁公司、船务基金和海事商业信托在10年优惠期内购买船舶获得的租赁收入、套期保值收入、股息收入将永久豁免缴税直至船舶被出售;负责海运信托基金或企业的投资管理人所获得的收入可享受10%的优惠税率,期限10年;海运信托基金分红免征所得税,支付的利息无预提所得税。
我国邮轮母港的规制现状与发展对策

我国邮轮母港的规制现状与发展对策我国邮轮母港是指具备完善设施和服务的港口,可以为邮轮提供停靠和辅助服务的基地。
邮轮母港的建设与规制对于邮轮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邮轮母港的规制现状相对滞后,需要加强规范制定和改善服务水平。
为此,我提出以下发展对策。
第一,加强政策与法律法规制定。
邮轮母港的发展需要有系统的政策和法律法规支持,从而保障其正常运营和发展。
政府可以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和支持邮轮母港的建设,提供税收优惠政策和财政支持。
还需要强化对邮轮旅游业的监管,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邮轮运营和市场秩序。
第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邮轮母港需要具备完善的设施和服务,包括码头、停车场、候车室、海关检验等。
政府可以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进程。
要提高服务水平,配备专业的工作人员,提供便捷的出入境手续和配套服务,提升旅客体验。
加强航线开发和宣传推广。
邮轮母港的发展离不开多样化的航线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政府可以与邮轮公司合作,共同开发新的航线产品,推进邮轮旅游的发展。
要加大对邮轮旅游的宣传推广力度,提高公众对于邮轮旅游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第四,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
邮轮母港的发展需要具备一定的人力资源和技术支持。
政府可以加强与高校合作,培养专业人才,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技术支持。
鼓励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提升服务水平和竞争力,推动邮轮母港的可持续发展。
第五,加强与国际合作。
邮轮母港是国际邮轮公司的重要选择标准之一。
政府可以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吸引国际邮轮公司入驻我国母港。
也要加强与其他国家邮轮母港的合作,互相学习和借鉴经验,共同推动邮轮旅游业的发展。
我国邮轮母港的规制现状相对滞后,需要加强政策制定和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加强航线开发和宣传推广,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以及加强与国际合作。
只有这样,才能促进邮轮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国际邮轮港的经验

国际邮轮港的发展案例与经验借鉴一、国际邮轮港口经营管理案例分析(一)美国迈阿密邮轮码头1. 美国迈阿密邮轮码头简介业界常用这样一句谚语来形容迈阿密在邮轮业中的地位:“全球70%的邮轮从北美始发,其中70%又从迈阿密出发”。
迈阿密一直享有“世界邮轮之都”(Cruise Capital of the World)的美誉,同时也是美国国首屈一指的海港城市,海岛旅游资源丰富。
如图3-1中A(迈阿密邮轮码头)及图3-2所示。
迈阿密邮轮码头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地处美国东南部最大的都市圈,也是全美第四大都市圈。
图3-1:迈阿密邮轮码头地理区位图图3-2:迈阿密邮轮码头全景图2. 美国迈阿密邮轮码头发展经验(1)现代化的港口设施和四通八大的交通网络为邮轮码头的深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美国迈阿密邮轮码头拥有包括休息大厅、商务会议大厅以及停车场等在的各种现代化港口基础设施。
据悉,迈阿密邮轮码头的办票大厅拥有多个办票柜台,能够确保游客在10分钟办理完手续。
客运大楼2万平米的建造面积和候船大厅6800个座位保证登轮的游客有足够的空间休息。
此外,迈阿密邮轮码头所在地交通非常便利,距离大型购物商场、酒店宾馆仅有几分钟车程,距最近的机场更是只有15分钟车程。
同时,当地还有发达的公共交通系统。
(2)无微不至且便捷的人性化服务理念是迈阿密邮轮码头的生命线。
迈阿密邮轮码头除了拥有规的客运业务流程,其私人汽车与汽车、自动银行等服务也让游客感受到了无微不至的关怀。
客运大厅透明的玻璃幕墙使得游客在安检时即可看到后面的登船流程,这一人性化的设计无形中提高了整个通关速率。
除此以外,迈阿密邮轮码头的便捷式服务也给游客提供了极大的便。
邮轮码头边的沙滩浴场等配套服务也为游客的出行增添了多乐趣,打消了候船时的乏味与空虚。
(3)先进的管理操作系统为邮轮码头的高效运营提供了重要保障。
迈阿密邮轮码头将先进的管理操作系统运用到邮轮码头的管理中来,大大提高了邮轮码头的运作效率。
发展海南邮轮母港的美国经验借鉴

发展海南邮轮母港的美国经验借鉴作者:王珏黄景贵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5年第02期海南已经意识到邮轮旅游的巨大潜力,并积极促进其发展。
邮轮母港竞争力是发展邮轮旅游经济的关键。
通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估美国8个较为典型的母港找到影响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并基于分析结论与美国经验,就如何加强邮轮母港竞争力提出建议。
海南可借鉴美国经验促进邮轮母港建设与发展。
通过比较、评估美国8个典型母港竞争力,从中获得好的发展经验。
一、构建邮轮母港竞争力指标体系选择了分布在7个不同州的8个典型美国邮轮母港:福罗里达州的迈阿密港、纽约州的纽约港、德克萨斯州的加尔维斯顿港、华盛顿州的西雅图港、阿拉巴马州的莫伯港、福罗里达州的坦帕港、路易斯安娜州的新奥尔良港、加利佛利亚州的圣地亚哥港。
(一)邮轮母港竞争力指标体系建立竞争力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旨在找到影响邮轮母港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对比和评估美国邮轮母港的竞争力。
根据系统性、可比性、可测性、数据可得性等原则构建母港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表1)(二)分析过程需将逆向指标(Ozone,PM2.5,PM10,SO2,NO2,CO,离市中心距离)正向化,方法为在逆向指标标准化数值上乘以-1。
运用SPSS18.0软件提取主成分(5个主成分,其特征值均大于1,分别为6.271、 3.361、2.364、1.653及1.431;此外,前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已达到85.309>85%,取前4个主成分即可)。
从初始因子载荷矩阵表(表2)可知航道宽度,区域经济影响力、登船数、离港北美邮轮游客数、离港北美邮轮数、Ozone、PM2.5等指标在第一主成分(F1)上有较高载荷,说明第一主成分基本反映了这些指标的信息,主要反映母港经济水平和发展能力、邮轮发展和母港生态环境情况。
集装箱贸易的标准货柜单位、美国水运外贸货物金额、带来就业数量等指标在第二主成分(F2)上有较高载荷,说明第二主成分基本反映了这些指标的信息,主要反映母港经济发展情况。
[指南]发展上海国际邮轮经济
![[指南]发展上海国际邮轮经济](https://img.taocdn.com/s3/m/d2edfb10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f6.png)
[指南]发展上海国际邮轮经济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和经济中心,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游客的热门目的地。
近年来,随着邮轮旅游的兴起,上海国际邮轮经济逐渐崭露头角,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为了进一步发展上海国际邮轮经济,本指南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政策支持1.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国内外邮轮公司在上海设立航线,增加邮轮航班。
2.优化税收政策,对于邮轮产业的相关企业,给予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
3.完善相关法规,加强邮轮旅游市场监管,保障游客权益。
二、基础设施建设1.加大邮轮港口建设投入,提高邮轮港口的硬件设施水平,满足大型邮轮的停靠需求。
2.完善邮轮港口周边的交通配套设施,如地铁、公交等,方便游客出行。
3.建设邮轮产业集聚区,吸引相关企业入驻,形成产业链。
三、旅游产品创新1.开发多元化的邮轮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如亲子游、老年人的养生游等。
2.加强与邮轮旅游相关的景点建设,如邮轮主题公园、邮轮博物馆等。
3.推广上海邮轮旅游品牌,提高上海邮轮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人才培养与引进1.加强与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的合作,培养邮轮产业的专业人才。
2.设立人才引进计划,吸引国内外邮轮产业的高端人才来上海发展。
3.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邮轮产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五、国际合作与交流1.加强与全球邮轮产业发达城市的合作,学习借鉴先进经验。
2.积极参与国际邮轮组织,提高上海在国际邮轮产业中的地位。
3.举办国际邮轮产业展览、论坛等活动,促进国内外企业和专家的交流与合作。
重点和难点解析:政策支持1. 鼓励和引导国内外邮轮公司在上海设立航线,增加邮轮航班。
解析:政府可以通过提供补贴、税收优惠等方式,激励邮轮公司在上海开设新的航线。
政府还可以简化审批流程,为邮轮公司提供更加便利的经营环境。
这将有助于吸引更多的邮轮公司来到上海,增加航线和航班数量,满足游客的出行需求。
2. 优化税收政策,对于邮轮产业的相关企业,给予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
上海:打造国际知名邮轮母港

10 | 交通与港航特别策划 SPECIAL FEATURE
我国“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制定邮轮旅游发展规划,有序推进邮轮旅游基础设施建
设,改善和提升港口、船舶及配套设施的技术水平,使得邮轮产业发展跃升为热点话题。
上海是中国海上重要门户,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头城市,也是联结“一带一路”的节点之一,有着丰
富的港口资源,以及以长三角为主的邮轮旅游发展广阔腹地。
经过21年的发展,上海邮轮母港已初具规模、正加速推进。
特别是近几年,上海把发展国际邮轮母港作为建成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抓手,依托上海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平台,加快推进邮轮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构建邮轮旅游产业链,不断提升邮轮综合管理服务水平,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是市场的快速发展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比如旅客出入境结构失衡、低价质次、市场运营环境有待改善等,因此,需要从各个方面改进和完善,全方位推进上海邮轮旅游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提升上海国际邮轮母港的国际竞争力,打造世界一流邮轮母港。
上海:打造国际知名邮轮母港
统筹、策划:陈文彬,王梅
特约组稿:上海国际邮轮经济研究中心。
我国邮轮产业发展的国际经验借鉴及对策研究

近年来,世界邮轮产业发展加速东移,促进了我国邮轮产业的快速发展。
经过“黄金十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亚太第一、世界第四大邮轮市场,但是与欧美等邮轮产业发达国家相比,产业发展水平不高,产业链还不完善,经济贡献也有待提高。
这就需要我们在发展本土邮轮产业的同时,一方面要审视自身发展模式存在的不足及问题,另一方面也要借鉴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发展邮轮产业成熟经验。
通过对标欧美邮轮产业的发展模式,吸取适用的经验,为我国邮轮产业的发展提供实践指导。
一、邮轮及邮轮产业邮轮(Cruise Ship ),最初是以固定航线、固定日期航行的,为洲际间或者距离较远的两地运送邮件和旅客的大型海上运输工具[1]。
后来,随着航空运输业的发展,邮轮作为邮件运送的交通工具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其作为旅客运输的作用也逐渐减弱,取而代之的是作为游船而继续被使用和优化,成为了海上高端旅游场所[2]。
邮轮旅游的兴起和发展促进了邮轮经济的大发展,由此形成了包括邮轮设计建造、邮轮经营管理、邮轮港口建设及管理、其他旅游服务设施的产业化发展[3]。
我国邮轮产业发展的国际经验借鉴及对策研究罗玉杰叶欣梁孙瑞红【摘要】随着我国邮轮建造工作的开展,我国邮轮经济已经迈入了全产业链发展。
虽然我国邮轮旅游市场经历了十年的黄金发展期,但整个邮轮产业仍然属于起步阶段,特别是产业上游和中游非常薄弱甚至缺失,行之有效的发展模式仍在探索中,这给我国邮轮产业的发展带了一定困扰。
通过探析欧美邮轮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与形成路径,针对我国邮轮产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邮轮产业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邮轮产业;欧美;发展路径;经验借鉴;对策【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供给结构调整下我国本土邮轮旅游开发研究”(16BGL110);国家旅游局旅游业青年专家人才计划“邮轮产业经济发展、碳排放与环境影响研究”(TYEPT201416)。
【作者简介】罗玉杰,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财务会计、邮轮经济;叶欣梁,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邮轮经济、邮轮装备管理等;孙瑞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邮轮经济、可持续旅游与环境管理等。
国际邮轮港口运营管理制度

国际邮轮港口运营管理制度一、引言随着全球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邮轮旅游在世界各地不断兴起。
作为邮轮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邮轮港口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了保障国际邮轮港口的高效运营和管理,各国纷纷建立了相应的制度,并不断完善和更新。
本文将重点探讨国际邮轮港口运营管理制度的特点和重要性。
二、国际邮轮港口运营管理制度的特点1. 法律法规的支持国际邮轮港口运营管理制度是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的,以确保港口运营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这些法律法规包括但不限于海关法、边防法、海事法等,旨在保障国际邮轮运营的安全可靠性和高效性。
2. 多部门协调合作国际邮轮港口运营管理涉及多个部门的职责,包括海关、边防、海事、卫生检疫等。
为了确保港口运营的顺利进行,各部门需要紧密合作,共同制定并执行相关规章制度,并加强信息共享和沟通,以提高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3. 安全管理优先作为国际邮轮的重要交通枢纽,港口的安全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国际邮轮港口运营管理制度强调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包括但不限于安全检查、应急预案、灾害防护等方面。
通过严格的安全管理,可以有效预防和应对各类安全风险,确保旅客和货物的安全。
4. 港口服务和设施的协调规划为了提供优质的港口服务,国际邮轮港口运营管理制度需要对港口服务和设施进行协调规划。
例如,合理安排停靠时间和泊位分配,确保船舶的顺利进出港口;提供完善的卸货、装货和仓储设施,以满足船舶和旅客的需求。
三、国际邮轮港口运营管理制度的重要性1. 促进邮轮旅游产业发展良好的港口运营管理制度可以为邮轮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高效的港口运营可以吸引更多的邮轮公司选择在该港口停靠和起点。
而良好的管理制度可以为邮轮旅客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推动邮轮旅游市场的繁荣。
2. 加强国际邮轮港口间的合作国际邮轮港口运营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有助于不同国家之间的邮轮港口合作。
通过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各港口可以分享经验和资源,相互学习和促进共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邮轮港的发展案例与经验借鉴一、国际邮轮港口经营管理案例分析(一)美国迈阿密邮轮码头1. 美国迈阿密邮轮码头简介业界常用这样一句谚语来形容迈阿密在邮轮业中的地位:“全球70%的邮轮从北美始发,其中70%又从迈阿密出发”。
迈阿密一直享有“世界邮轮之都”(Cruise Capital of the World)的美誉,同时也是美国国内首屈一指的海港城市,海岛旅游资源丰富。
如图3-1中A(迈阿密邮轮码头)及图3-2所示。
迈阿密邮轮码头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地处美国东南部最大的都市圈,也是全美第四大都市圈。
图3-1:迈阿密邮轮码头地理区位图图3-2:迈阿密邮轮码头全景图2. 美国迈阿密邮轮码头发展经验(1)现代化的港口设施和四通八大的交通网络为邮轮码头的深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美国迈阿密邮轮码头拥有包括休息大厅、商务会议大厅以及停车场等在内的各种现代化港口基础设施。
据悉,迈阿密邮轮码头的办票大厅拥有多个办票柜台,能够确保游客在10分钟内办理完手续。
客运大楼2万平方米的建造面积和候船大厅6800个座位保证登轮的游客有足够的空间休息。
此外,迈阿密邮轮码头所在地交通非常便利,距离大型购物商场、酒店宾馆仅有几分钟车程,距最近的机场更是只有15分钟车程。
同时,当地还有发达的公共交通系统。
(2)无微不至且便捷的人性化服务理念是迈阿密邮轮码头的生命线。
迈阿密邮轮码头除了拥有规范的客运业务流程,其私人汽车与汽车、自动银行等服务也让游客感受到了无微不至的关怀。
客运大厅透明的玻璃幕墙使得游客在安检时即可看到后面的登船流程,这一人性化的设计无形中提高了整个通关速率。
除此以外,迈阿密邮轮码头的便捷式服务也给游客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邮轮码头周边的沙滩浴场等配套服务也为游客的出行增添了许多乐趣,打消了候船时的乏味与空虚。
(3)先进的管理操作系统为邮轮码头的高效运营提供了重要保障。
迈阿密邮轮码头将先进的管理操作系统运用到邮轮码头的管理中来,大大提高了邮轮码头的运作效率。
据悉,该邮轮码头能够同时满足八千名游客的上下船需要。
此外,先进的信息系统还被广泛应用于邮轮码头内部交通的指挥上来。
这些现代化的管理服务手段为迈阿密邮轮码头的高效运营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4)全方位、主动式的营销和推广活动增加了迈阿密邮轮码头的市场知名度和活力。
迈阿密邮轮码头会定期或不定期地策划不同的主题活动来吸引不同层次、不同喜好的游客。
如一月份的装饰艺术周末、椰林艺术节、迈阿密国际游艇展;二月有南海滩美酒美食节;三月是展示迈阿密拉丁风情的“迈阿密狂欢节”等。
此外,迈阿密邮轮码头总是能根据抓住游客的需求,主动地开发出各种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
例如,为使游客能够充分利用登轮前和下船后的时间体验当地旅游特色。
与此同时,为满足喜欢购物的游客的需求,迈阿密邮轮码头打造了贝赛德市场购物一条街。
(二)新加坡邮轮中心1. 新加坡邮轮中心简介新加坡邮轮中心始建于1991年,位于港湾城,是新加坡第一个邮轮码头,也世界著名的邮轮母港。
如图3-3中B位置(新加坡邮轮中心)和图3-4所示。
图3-3:新加坡邮轮中心地理区位图图3-4:新加坡邮轮中心全景图新加坡邮轮中心水深12米,拥有两座国际候客站和2个300m长,250m宽的超大型邮轮泊位,能够提供24小时一站式服务。
但是,其回旋处过于狭窄,无法停泊超大型邮轮。
2. 新加坡邮轮中心发展经验(1)“枢纽型”的邮轮港口发展模式值得借鉴。
新加坡邮轮中心位于班丹海峡内,西邻马六甲海峡的东南侧,东出新加坡海峡,是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航运要道。
陆上交通也十分便捷,东海岸的高速公路、阿逸拉惹高速公路和中央高速公路等主要高速公路由此通过。
港湾地铁站正好位于港湾中心,通过东北地铁线把港湾中心和新加坡其他地区连接起来。
此外,邮轮中心距离樟宜机场仅有21公里,约半小时车程,这为邮轮游客节省了大量时间。
新加坡邮轮中心通过建造符合国际标准的邮轮码头,吸引邮轮到港停靠,从而发展成为区域航线重要的节点。
这种“枢纽型”的邮轮港口发展模式值得借鉴。
(2)完善的邮轮港口综合服务配套。
邮轮港口与其它港口的最大区别在于,邮轮港口是一个旅游目的地,并具有综合服务的功能。
新加坡邮轮中心位于新加坡港内,毗邻新加坡最大的购物中心之一—怡丰城,其对面的圣淘沙岛坐落着众多的旅游景点。
除此以外,新加坡邮轮中心的离境大厅所在的港湾中心是新加坡大型的商务和消费中心。
这里设有多个时装店、银行、饭店、美食广场和超市,满足游客的购物需求。
(3)行业联盟式的战略推广模式效果明显。
在邮轮港口的宣传推广方面,新加坡邮轮中心通过行业(邮轮港口)联盟的方式获得了市场知名度与行业认可。
2010年6月新加坡邮轮中心和上海中国邮轮港口缔结为"姊妹港",并共同倡议发起成立亚洲邮轮港口协会。
该协会的目的在于促进邮轮港港口运营商和业主之间的共同理解,将亚洲邮轮业期望的共同标准提升到国际水平的服务及运作。
通过与区域内国家:中国、印度、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斯里兰卡、菲律宾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区的邮轮港口实现战略联盟,新加坡邮轮中心的推广和宣传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4)高效的管理运作为新加坡邮轮中心赢得了巨大的行业声誉。
新加坡邮轮中心的高效运作是其取得成功又一重要因素。
据悉,每年约有数百艘国际邮轮到访新加坡港。
因为其出色的接待效率,新加坡邮轮中心也被世界组织誉为“全球效率最高的邮轮码头经营者”。
高效的管理运作为邮轮中心赢得了行业声誉和游客的认可。
(三)西班牙巴塞罗那D号邮轮港1. 西班牙巴塞罗那D号邮轮港简介位于欧洲南部和地中海西岸的巴塞罗那邮轮码头(Moll de Barcelona)是世界邮轮游客和邮轮公司最青睐的目的港口之一。
根据皇家国际邮轮杂志(Lloyd’s Cruise International) 的统计资料,巴塞罗那是欧洲第一大邮轮目的地港口,世界排名第四。
如图3-5中A位置、图3-6、图3-7以及表3-1所示。
图3-5:西班牙巴塞罗那D号邮轮港地理区位图图3-6:巴塞罗那邮轮港示意图图3-7:巴塞罗那D 号邮轮港PALACRUCEROS全景图表3-1:巴塞罗那D号邮轮港基本信息表2. 西班牙巴塞罗那D号邮轮港发展经验(1)港口的景观化设计。
根据邮轮港口也是旅游目的地的设计理念,巴塞罗那D号邮轮港口候船大楼充分考虑了港口的景点化设计,在其露台上即可远眺不远处湛蓝的地中海,景色相当优美。
这种景观化的邮轮港口设计不仅舒缓了游客通关的紧张氛围,也为邮轮港口的经营管理提供了便利。
(2)“私人服务型”的邮轮港口管理模式为巴塞罗那D号邮轮港注入了发展活力。
巴塞罗那港共有7个专用邮轮泊位,分别由3 家不同的公司经营,其中D 号邮轮港由嘉年华集团投资建设,目前由Costa Crociere 公司经营,被称作PALACRUCEROS,于2007 年投入使用,距离市区2.5 km。
巴塞罗那D号邮轮港由嘉年华集团投资兴建,并由Costa Crociere 公司来负责日常的经营。
这种私人部门负责投资邮轮港口基础设施和经营性设施,并根据自身的商业目标进行港口运作的邮轮港口管理模式是典型的“私人服务型”模式。
(3)以人为本、客户至上的人性化的服务理念。
为使游客有一个温馨的休息环境和便利的消费条件,D 号码头候船大厅提供了包括贵宾休息室、儿童游乐区和免税店在内的多元化服务。
据悉,巴塞罗那D 邮轮港内并无专门“一关三检”区域。
反观目前国内邮轮港口的服务现状,“一关三检”占用了候船大楼的大量面积,游客等候区域反而较小。
巴塞罗那D号邮轮港这种以人为本、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值得学习。
(4)高效的管理水平得益于科学的工作流程和运作效率。
巴塞罗那D号邮轮港口的运作效率值得一提。
据了解,D 号邮轮港仅有 5 名全职管理人员便能够为游客提供出入境手续办理和行李处理等服务,并保持了邮轮港快捷、舒适的环境,取得了令游客满意的表现。
这无疑是得益于其高效的工作效率和科学的管理流程。
(四)香港启德邮轮码头1. 香港启德邮轮码头简介启德邮轮码头(Kai Tak Cruise Terminal)全长约850米,楼高3层,大楼内有长达42米的无柱空间。
码头设有两个泊位,水深均达12米至13米,泊位面积为850米乘35米,分别可以停泊长达455米及395米的邮轮。
启德邮轮码头建筑物及首个泊位于2010年5月动工。
基本信息如表3-2、图3-8、图3-9所示。
表3-2:香港启德邮轮码头基本信息表图3-8:香港启德邮轮码头地理区位图图3-9:香港启德邮轮码头全景图2. 香港启德邮轮码头发展经验(1)“地主型”邮轮港的管理模式值得借鉴。
据悉,启德邮轮码头由香港政府投资兴建,码头硬件出租给码头营运商并收取租金,政府则保留土地及码头的业权。
2012年3月启德邮轮码头的营运和管理由环美航务、皇家加勒比邮轮及信德集团辖下的冠新公司等3家公司组建的新公司:Worldwide Cruise Terminals Consortium(WCT ,全球邮轮码头财团)承租。
政府则根据WCT的营运表现收取营运商的浮动租金,WCT 可根据市场情况和变化,制定邮轮停泊的收费标准,并作出适当调整。
政府将会通过管理委员会及营运商家所提交的服务承诺及考核指标,监察码头的营运情况。
不难发现,香港启德邮轮码头的管理模式是典型的“地主型”邮轮港“政府投资建设、企业管理运营”的运行模式。
这种管理模式不仅减轻了政府的负担,同时也提高了邮轮港口的生命力和活力。
(2)积极主动、组合式的邮轮港口宣传推广模式。
据了解,为提升市场知名度,香港启德邮轮港与邮轮公司合作投资宣传。
并定期邀请香港旅游业人士、启德邮轮码头营业商Worldwide Cruise Terminals Consortium、皇家加勒比国际邮轮、公主号邮轮、歌诗达邮轮及其所属公司Canival Asia、Crystal Cruises、Azamara Club Cruises和丽星邮轮以及邻近邮轮港口、码头负责人来到香港参观启德邮轮码头,以及举行邮轮论坛。
除此以外,香港启德邮轮港积极加强与香港旅游业议会的合作,通过在启德邮轮码头主办邮轮假期博览会和举行讲座来推介相关行程,介绍邮轮种类、船上注意事项、岸上观光及旅游保险等,从而大大加深了香港市民对邮轮旅游的接受和喜欢程度。
二、相关国际经验对中国邮轮港口的启示(一)完善邮轮港口配套,提升邮轮港综合服务水平邮轮港口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综合配套作为支撑,而不仅仅是承担一个普通客运港口的职能。
从迈阿密邮轮码头、劳德代尔堡邮轮港、新加坡邮轮中心和西班牙巴塞罗那邮轮港的发展实践中不难发现,一个成功的邮轮港口一定是一个配套设施丰富、功能完备,并且能够提供现代化服务的“综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