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商务礼仪差异

合集下载

各国商务礼仪差异

各国商务礼仪差异

各国商务礼仪差异商务人员在进行国际商务交往时,应当注意了解世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跨文化交流礼仪常识。

下面是第一为大家准备的各国商务礼仪差异,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握手礼仪在许多商务场合中,对于第一次见面的人,一般的礼仪便是握手和交换名片。

不过,在这一点上不同国家的礼仪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一起来看看各国的握手礼仪都是怎样的吧:中国可以承受西方式的握手礼仪,但更倾向于握得轻一点,还会稍微把目光放低一点,以示对对方的尊重。

直视对方的眼睛,会被视为不尊重。

美国在美国的商业舞台上,谁都可以先伸手。

先伸手的人往往占有一定优势:建立控制权、主动权。

并且时刻展现出一种直接和坦荡。

积极主动伸手的女性可以消除男性考虑要不要伸出手的疑虑,并且,和女性握手要像和男性一样坚决。

日本握手和鞠躬都是国际商务礼仪,握手的话要轻柔,对方鞠躬时你也要鞠躬。

俄罗斯俄罗斯人通常会用力(有时非常用力)握手,如果你以前见到过对方,对方还有可能给你一个拥抱。

俄罗斯男性会礼节性地亲吻对方的面颊,而俄罗斯女性那么只亲吻本国人,只跟外国人握手。

法国见面和离开的时候要与每个人都握手。

拉丁美洲拉丁美洲人握手轻柔,持续时间长度相当于美国的两倍,如果过快地抽出手来,就会被认为是在拒绝对方。

一个男人可以主动向女人伸手,并“亲吻”女人的手背。

欧洲虽然用的是西方的握手礼,但当东欧人和西欧人分开一段时间後,会再次握手。

例如,动身去吃午饭,以及吃完回来,握手被视为有礼貌。

阿拉伯国家男性朋友之间会在握手之後,拥抱并亲吻对方的面颊。

当他们交谈是,他们还离得很近。

如果你是一位前往某阿拉伯国家的非阿裔女性,请等男性先伸出手来,因为局部穆斯林男子不同女性握手。

经常前往西方国家的很多阿拉伯商界女性见面时会握手,请等她先伸出手。

所谓“跨文化交流”,是指不同国家或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的沟通交流。

跨文化交流通常可分为两种形式: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

其中,语言交际又分为口头语言交际和书面语言交际两种。

中韩商务礼仪差异

中韩商务礼仪差异

中韩商务礼仪差异近年来,中华大地韩流滚滚,朝鲜半岛也是汉风阵阵,“韩流汉风”一度被热炒。

那么中韩商务礼仪上有何区别呢?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一些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文化认知的差异尽管汉韩两民族在认知视觉上具有很多共同点,但他们对同一思维概念经常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

耳熟能详的中国成语“对牛弹琴”是指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对外行人说内行话,在韩国都有类似的成语“对牛念经”,意义完全相同都有“与不可言者而言”的引申义,但一个是弹琴,一个为念经,表现形式却不同;韩语里的大王八和醋坛子只有指称的概念意义,但汉语中则还包括联想的御用意义,所以对汉族人说这两个词则显得不够尊重,甚至羞辱; 同时,汉民族的爱人是说妻子或丈夫,而韩语中则指情妇或情妇,不懂得这层意思那难免会失礼了;中韩对“丈夫”这一指称对象从不同的文化视觉去认识和表达,也造成了文化差异的障碍:汉语里的当家的,掌柜的和韩国语里的主人都指丈夫,韩国语里还有一种对丈夫的称谓,翻译过来叫“外头的”,这种称谓都与分配方式有关,也与男尊女卑的宗法制度有关。

在中国自古便有“右为尊左为卑”的传统,成语“无出其右”表示“没有能胜过他或他们”,这里的“右”指上意;而左迁,左降,则是下之意。

另外,人们经常说南征北战,南辕北辙,南腔北调,在说法上“南”常常置前,而由连战皆北,追奔逐北可知,北则与败相连。

在韩国文化中,对南北左右没有尊卑之分,所以这种表达方式会使韩国人感到困惑,甚至给韩国人带来误解。

习俗文化的差异习俗文化指的是贯穿于日常社会生活和交际活动中由民族的风俗习惯形成的文化。

多民族的文化作为人类发展具有共性的东西,但更多的是由于文化差异导致的个性的东西。

1)社交礼仪中国人的礼仪原则是自卑尊人。

在与人交往时要放低姿态,谦恭待人、尊重他人,以赢得他人的尊重。

见面和别人握手的时候,只要伸出右手就可以了。

如果到人家做客,在进门与落座时,主客相互客气行礼谦让,这时行的是作揖之礼,称为“揖让”。

中国和韩国礼仪的差异

中国和韩国礼仪的差异

中国和韩国礼仪的差异首先,中韩两国在宴会礼仪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中国,宴会被视为社交的重要场合,通常在宴会上,主持人会向宾客致以热情的欢迎辞,并且适时引领大家起立和敬酒。

韩国的宴会礼仪也很注重,但流程上有所不同。

在韩国,宴会开始前,主人会向客人献上茶水和一些小菜,以示热情好客。

而在餐桌上,韩国人注重包装和摆放的美感,菜肴的样式和分类也有严格的规定。

其次,中韩两国在敬酒礼仪方面也存在一些差异。

在中国的宴会上,敬酒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仪式,通常由主人首先敬酒给客人,客人收到酒后,要站起身,向主人敬酒,并表示感谢和祝福。

而在韩国,敬酒礼仪也十分严谨,但有所不同的是,敬酒时一般是客人自己倒酒,倒满七八分,然后并拢双手,将酒杯递给对面的长者,长者接过杯子后会直接将酒喝下,并表示感谢和祝福。

最后,中韩两国在问候礼仪方面也存在一些不同。

在中国,人们见面时通常会互相问候,如“你好”、“早上好”等。

而在韩国,人们见面时也会互相问候,但问候的方式有所不同,韩国人称谓非常重要,年龄和职位是决定称谓的重要因素,一般年纪较长或职位较高的人要先打招呼,并称呼对方的姓名。

此外,在韩国,人们常常使用双手来表示尊敬和友好,当年龄较大或地位较高的人向年龄较小或地位较低的人问好时,会同时将两只手握在一起,并微微鞠躬,这是一种常见的韩国特有的问候方式。

综上所述,中国和韩国礼仪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宴会礼仪、敬酒礼仪和问候礼仪等方面。

通过了解和尊重彼此的礼仪差异,可以加深和拓展中韩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促进两国关系更好地发展。

韩国与中国商务文化的差异及影响

韩国与中国商务文化的差异及影响

韩国与中国商务文化的差异及影响商务文化是不同国家之间商业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韩国与中国这两个亚洲国家之间的商务文化差异也是非常显著的。

本文将探讨韩国与中国商务文化的差异,并分析这些差异对双方商业交流的影响。

一、商务礼仪的差异在商务交流中,韩国与中国的商务礼仪存在一些显著差异。

在韩国,人们非常重视尊重和礼貌,因此在商务场合中,韩国人更加注重礼节和仪式感。

例如,在商务会议上,韩国人通常会先行鞠躬,以示尊敬和谦卑。

而中国人则更注重实际行动和业务能力,他们更倾向于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这种差异在商务交流中可能会引发一些误解和冲突。

中国人可能会觉得韩国人过于拘谨和矫揉造作,而韩国人则可能会觉得中国人过于直接和粗鲁。

因此,在商务交流中,双方需要更多的理解和包容,以避免因为文化差异而导致的不必要的摩擦。

二、商业谈判的风格差异韩国与中国在商业谈判的风格上也存在一些差异。

在中国,商务谈判通常是一种较为正式的过程,双方会进行详细的协商和讨论。

而韩国人则更注重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在商务谈判中更加注重感情因素。

这种差异可能会导致在商业谈判中的不同策略和偏好。

中国人更注重合同和条款的明确和详细,他们更倾向于通过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的权益。

而韩国人则更注重信任和口头承诺,他们更倾向于通过人际关系来解决问题。

三、商务沟通的方式差异在商务沟通方面,韩国与中国也存在一些差异。

在中国,人们更注重正式的商务文件和书面沟通。

而韩国人则更注重口头沟通和面对面的交流。

这种差异可能会导致在商务沟通中的不同偏好和效果。

中国人更喜欢通过邮件和正式文件来传递信息,他们更注重文字的准确和详细。

而韩国人则更喜欢通过电话和会议来进行沟通,他们更注重直接的交流和表达。

四、商务文化差异的影响韩国与中国商务文化的差异对双方商业交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首先,这些差异可能导致双方在商务交流中的误解和冲突。

由于文化差异,双方可能对对方的行为和表达产生误解,从而影响商业合作的顺利进行。

跨文化商务沟通技巧解析中国与韩国之间的商业交流策略

跨文化商务沟通技巧解析中国与韩国之间的商业交流策略

跨文化商务沟通技巧解析中国与韩国之间的商业交流策略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与韩国之间的商业交流日益频繁。

然而,中国与韩国的文化差异带来了许多挑战,尤其在商务沟通方面。

本文将探讨跨文化商务沟通的技巧,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中国和韩国之间的商业交流。

一、了解中国与韩国的文化差异中国和韩国作为东亚国家,虽然相邻但文化差异较大。

在进行商业交流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并尊重两国之间的文化差异。

例如,在中国,长辈在商业场合通常被视为权威人物,而韩国强调团队合作和尊重。

理解这些文化特点对于促进商业交流至关重要。

二、借助翻译工具和专业人士由于语言障碍可能会影响商业交流的效果,我们应该寻找合适的翻译工具和专业人士。

在中国与韩国的商业交流中,可以选择使用翻译软件或者聘请翻译人员来提供准确的口译和笔译服务。

这样可以确保双方的信息传达准确无误,避免因语言问题而导致的误解。

三、注意语言和非语言沟通除了语言沟通外,非语言沟通也是商业交流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在中国和韩国,身体语言和姿势可能有不同的含义。

例如,在中国,直接的眼神接触通常被视为自信和诚实的表现,而在韩国,避免眼神接触是一种尊重的表现。

因此,对于不同的非语言信号和文化含义要保持敏感,避免引发不必要的误解。

四、避免使用委婉语和间接表达在中国和韩国的商业交流中,要避免使用过于委婉和间接的表达方式。

中国文化中,直接坦率的表达被视为诚实和坦诚,而韩国文化中注重面子和社交礼仪,喜欢使用婉转委婉的措辞。

因此,在商业交流中,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文化背景调整自己的表达方式,使其更贴合对方的沟通风格。

五、重视人际关系和信任建立在中国与韩国的商业交流过程中,重视人际关系和信任建立将极大地促进合作。

中国和韩国的商业环境中,个人关系通常比业务关系更加重要,合作伙伴之间的信任和情感联系被视为关键因素。

因此,我们应该在商业交流中注重与对方建立良好的关系,通过社交活动和面对面会议加深双方的了解和互信。

六、尊重文化差异,学习适应变化在中国和韩国的商业交流中,尊重文化差异是必不可少的。

中韩商务礼仪差异

中韩商务礼仪差异

中韩商务礼仪差异篇一:中韩商务文化的比较分析及启示中国和韩国商务文化的比较分析及启示1.中国与韩国的概况对比1.1中国的概况中国位于东南亚,面积96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3亿。

为多民族国家,共有56个民族,国旗为红旗。

通用普通话,货币为人民币。

中国是个多宗教的国家。

中国宗教徒信奉的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

中国公民可以自由地选择、表达自己的信仰和表明宗教身份。

中国现在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总量水平低。

韩联社4月28日报道称,韩国银行和金融投资行业当日发布资料显示,去年韩国GdP为1.3万亿美元,为中国9.2万亿美元GdP的14.2%,即中国GdP规模约为韩国的7倍。

而20XX年,中国GdP规模是韩国的2.4倍。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中韩GdP差距进一步拉大。

中国人喜欢红色,红色代表喜庆,吉祥,成功和兴旺发达,在汉族中带有自己文化特有的意义和联想。

1.2韩国的概况韩国位于东亚朝鲜半岛南部,面积9.9万平方公里,人口4,000多万。

全国人口均为单一朝鲜民族,通用朝鲜语。

货币为韩元,100韩元折合0.7416人民币历史上受我唐代文化影响很大。

国旗为太极旗,白地中央为红、蓝两色太极图案,周围有四组八卦符号。

白色代表土地,太极图和八卦由我国传人,象征宇宙永恒运动、均衡和协调,反映我国“易经”代表的东方哲理。

受我国佛学、儒学影响很深,居民多信奉佛教、基督教和儒教,首都汉城文庙每年春秋两季都要举行祭孔大典。

韩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居世界前列,经济发展水平居亚洲前列,外向型经济较发达。

韩国人喜欢白色,自誉为白衣民族,认为白色纯洁高尚,这种白色崇拜来自于北方阿尔泰民族对天神的崇拜。

新娘在婚礼上往往身着白色礼服,现代房屋装修也多用白色。

1.3启示如果在韩国开展国际商务活动,要尊重当地的礼仪,饮食以及习俗。

例如,可以身着白色衣服,这是韩国人比较喜欢的颜色。

遇到长辈的话就用双手握手,公共场合让男士先行,因为在韩国的传统就是大男子主义,女人一般不与人握手。

浅谈各国的商务礼仪常识

浅谈各国的商务礼仪常识

浅谈各国的商务礼仪常识1. 介绍商务礼仪是在商务场合中遵循的一套规范和方式,以维护良好的商业关系、促进合作和交流。

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习俗,商务礼仪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了解各国的商务礼仪常识是跨国商务合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将浅谈各国的商务礼仪常识。

2. 中国中国商务礼仪注重形式和仪式感,尊重长者和权威。

以下是一些中国商务礼仪的常见规范:•会议前送礼:在中国的商务环境中,会议前存在送礼的传统,这是一种展示尊重和建立合作关系的方式。

•交换名片:在商务场合中,交换名片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接收别人的名片时,应该用双手接过,并仔细查看对方的名字和职位。

•礼物选择:如果要送礼物给中国商务伙伴,应选择有代表性的礼物,如茶叶、红酒等。

应注意不要送钟表等代表分别的礼物。

•餐桌礼仪:在商务餐桌上,要注意尊重长者和权威人士的座次。

另外,应注意不要用筷子直接指向他人,这被视为不礼貌的行为。

3. 美国美国商务礼仪注重效率和直接性。

以下是一些美国商务礼仪的常见规范:•按时到达:在美国商务场合中,守时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迟到,可能会给人留下不靠谱、不重视的印象。

•握手问候:在美国,握手是非常正式和常见的问候方式。

握手时应该保持坚定的目光,并称呼对方的姓名。

•直接沟通:美国商务环境中,人们倾向于直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因此,在与美国商务伙伴交流时,应注意直接而坦诚地沟通。

•商务打扮:在美国,商务打扮通常较为随意,要求不太严格。

然而,穿着整洁、得体是必要的。

4. 日本日本商务礼仪侧重于尊重和细节。

以下是一些日本商务礼仪的常见规范:•敬酒:在日本,敬酒是一种表达尊敬和感激的方式。

当你被邀请饮酒时,应该尽量喝光杯中的酒,以示尊重。

•名字称呼:在与日本人交流时,应尽量使用对方的姓氏或称谓来称呼他们。

称呼时应保持客气和尊重。

•入场礼节:在进入日本商务场合时,应注意先敲门并等待准许后再进入。

同时,应注意脱鞋并穿上提供的拖鞋。

浅析中韩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因素

浅析中韩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因素

浅析中韩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因素中韩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因素是影响双方合作和谈判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中韩两国有着不同的历史、价值观、商业习惯和沟通风格,这些因素会在谈判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从不同的方面分析中韩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因素。

首先,中韩两国在历史和价值观方面存在差异。

中国拥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注重家族观念、尊重长辈和权威,而韩国则更加注重个人主义、荣誉感和等级制度。

在商务谈判时,中国人可能会更加强调团队合作、与人合作而不是竞争,同时对长辈和上级的看法也会影响到谈判的结果。

而韩国人则更注重个人表现和个人权益,在谈判中可能更加强调自己的立场和个人利益。

这种历史和价值观的差异是中韩商务谈判中需要充分考虑和适应的文化因素。

其次,中韩两国在商业习惯和沟通风格方面也存在差异。

中国商务文化中注重人情关系、信任和面子,而韩国商务文化则更注重合作伙伴关系、信用和效率。

在谈判中,中国人可能会通过建立人际关系和信任来达成协议,而韩国人则更注重实际的商业利益和合作条件。

同时,在沟通风格方面,中国人可能会更加注重礼节、委婉和含蓄,而韩国人则更直接和坦率。

这些商业习惯和沟通风格的差异会影响到双方的理解和合作,因此在谈判中需要注意并妥善处理这些文化差异。

此外,中韩两国在法律和政府监管方面也存在差异。

中国的法律体系和政府监管相对较为官方化和复杂,而韩国的法律体系和政府监管则更加透明和规范。

在商务谈判中,中国人可能更注重政府关系和政策支持,而韩国人则更注重法律和行业规范。

这种差异可能会导致双方在合规和风险管理方面存在分歧,在谈判中需要谨慎处理,并尽量达成共识。

最后,中韩两国在商务谈判中的风格和策略也存在差异。

中国人可能更注重长期关系和合作的稳定性,而韩国人则更注重即时效果和利益最大化。

同时,在谈判策略方面,中国人可能更倾向于妥协和寻求共赢,而韩国人则更倾向于竞争和争取自己的利益。

这种谈判风格和策略的差异需要在谈判过程中妥善处理,以实现双方的利益最大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韩商务礼仪差异篇一:中韩商务文化的比较分析及启示中国和韩国商务文化的比较分析及启示1.中国与韩国的概况对比1.1中国的概况中国位于东南亚,面积96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3亿。

为多民族国家,共有56个民族,国旗为红旗。

通用普通话,货币为人民币。

中国是个多宗教的国家。

中国宗教徒信奉的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

中国公民可以自由地选择、表达自己的信仰和表明宗教身份。

中国现在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总量水平低。

韩联社4月28日报道称,韩国银行和金融投资行业当日发布资料显示,去年韩国GdP为1.3万亿美元,为中国9.2万亿美元GdP的14.2%,即中国GdP规模约为韩国的7倍。

而20XX年,中国GdP规模是韩国的2.4倍。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中韩GdP差距进一步拉大。

中国人喜欢红色,红色代表喜庆,吉祥,成功和兴旺发达,在汉族中带有自己文化特有的意义和联想。

1.2韩国的概况韩国位于东亚朝鲜半岛南部,面积9.9万平方公里,人口4,000多万。

全国人口均为单一朝鲜民族,通用朝鲜语。

货币为韩元,100韩元折合0.7416人民币历史上受我唐代文化影响很大。

国旗为太极旗,白地中央为红、蓝两色太极图案,周围有四组八卦符号。

白色代表土地,太极图和八卦由我国传人,象征宇宙永恒运动、均衡和协调,反映我国“易经”代表的东方哲理。

受我国佛学、儒学影响很深,居民多信奉佛教、基督教和儒教,首都汉城文庙每年春秋两季都要举行祭孔大典。

韩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居世界前列,经济发展水平居亚洲前列,外向型经济较发达。

韩国人喜欢白色,自誉为白衣民族,认为白色纯洁高尚,这种白色崇拜来自于北方阿尔泰民族对天神的崇拜。

新娘在婚礼上往往身着白色礼服,现代房屋装修也多用白色。

1.3启示如果在韩国开展国际商务活动,要尊重当地的礼仪,饮食以及习俗。

例如,可以身着白色衣服,这是韩国人比较喜欢的颜色。

遇到长辈的话就用双手握手,公共场合让男士先行,因为在韩国的传统就是大男子主义,女人一般不与人握手。

2.中国与韩国国家文化的比较分析2.1基于霍夫斯泰德(Hofstede)的5维度理论的分析2.1.1中国文化在霍夫斯泰德的5维度上的得分情况2.1.2韩国文化在霍夫斯泰德的5维度上的得分情况[1]HoFSTEdEG.cultures'consequences;nternationaldifferencesnwork-relatedValues[m].Sage;BeverlyHills,1980.2.1.3启示首先从两国文化的个人主义指数得分情况接近,可以看出中国与韩国都属于集体主义倾向的国家,但韩国的集体主义倾向略高于中国。

尽管两个国家都有“人和”的特点,但是韩国由于深受美国个人主义的影响,他们的企业文化中又崇尚个人竞争,重视发挥个人能力;对于权力距离指数的得分情况,中韩两国都倾向于高权力距离的国家,并且中国的权力距离还略高于韩国,中韩两国企业都倾向于家长式管理,加之中国传统文化的深深影响,中国权力距离略高;在不确定性规避这一维度上的得分上,两国有比较大的差异,韩国在该项上得分相对来说很高,而中国的不确定性规避指数在下降,这是由于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一些企业领导者经营观念的转变,他们更关注未来的收益和发展,因此敢于冒险;在男性化得分上,中国高于韩国,韩国文化深受儒家文化的感染,其中包括中庸思想和避免极端等的非男性主义特征,而中国目前也是在提高女性地位方面很突出的亚洲国家之一;从表中可以看出,中韩两国均属于长期导向的国家,但是中国的倾向更加明显,这跟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2]汤新煌,关哲.浅析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J].哲学文化研究,20XX,8(4):57—60.2.2基于霍尔(hall)理论的分析2.2.1对中国文化的分析基于霍尔理论,从高、低语境文化理论、单向性时间和多向性时间观念和空间关系观念来对中国文化进行分析。

首先中国属于高语境文化的国家,这意味着这种文化下的人们在表达感情和传递信息时含蓄简介,用词隐晦,言简意赅,重视心领神会。

不同于低语境国家,他们的沟通都是通过直白的语言和可编码的信息表现出来。

其次,在时间观念上,中国文化属于多向性时间观念即同时完成多件事情,例如,在中国的商场内,售货员同事服务多个客人是常有的事。

并且霍尔指出,高语境文化的人通常属于多向性时间观念者。

而对于这些人在空间关系观念上也不太介意隐私问题,个人空间的大小因不同的文化而有差异,中国文化的空间关系观念不是很强烈,即人们对于自己私人空间被侵犯的抵触情绪不是很大。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中国的大学里对于学生住宿区并没有森严的戒备,学生对于陌生人闯入并不非常敏感。

2.2.2对韩国文化的分析对韩国文化的分析在基于霍尔理论的角度上也是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韩国同样作为东方亚洲国家,同中国相似,也是具有高语境的国家,即意思表达均比较隐晦。

而在时间观念上,韩国也属于多向性时间观念,同中国一样,他们把时间看成是点状的,整体的,对时间的承诺和计划变化性强。

从空间关系观念的角度,韩国因也同是高语境和多向性时间观念的国家,因此对于个人空间来说,也不是很介意个人隐私。

但由于受到美国文化的影响,还是有个别改变的趋势。

2.2.3启示通过霍尔理论对中韩两国文化进行分析后,可以看出,中国和韩国都属于亚洲国家,我们有着相似的文化传统和习俗,并且都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两国在很多方面还是有很多相似之处。

但是两个国家由于不同的发展历程和对于他国文化受影响程度的不同决定了它们文化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的。

这就决定了中韩两国在商务沟通和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不免会出现一些碰撞。

3.中国与韩国商务风格的比较分析3.1基于盖斯特兰德(Gesteland)理论对中国与韩国商务风格的界定3.1.1中国的商务风格1)中国人十分注重关系。

中国人热情慷慨,真诚对待合作者。

并且中国人十分懂得尊重别人,所以,谈判桌上一般不会盛气凌人,而更喜欢的是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中把事把情做好。

中国人一般都很谦虚含蓄,也有儒家文化要求“内敛”的原因。

2)中国公司不习惯和陌生人谈生意。

通常情况下,都会通过贸易展览会、官方贸易代表团或中介的介绍等作为最初的接触。

并且中国具有很强的等级制度、习俗、社会地位和尊敬程度,在生意场上也是一样。

要对年长职位高的人给予更高的尊重。

3)中国还是一个注重“面子”的国家。

面子和一个人的自尊、尊严和声誉有关。

中国不像欧美国家那么直接,错了可以当众直接说出来,这在中国会使被说得人觉得很丢面子,这足以破坏一个本来很有希望的谈判。

4)在语言交流方面,中国有着自己的文化。

中国人在语言交流方面保守而正式。

非语言交流明显。

并且中国人有很强的时间观念。

所以会希望外国合作者也可以重视准时性和严格遵照计划表。

3.1.2韩国的商务风格1)韩国商人对贸易谈判前都会做充足的准备。

这种准备包括对方的经营项目、资金、规模、经营作风以及有关商品的行情的了解等。

并且十分重视细节,比如明确谈判地点并创造一个和谐信赖的气氛。

2)韩国人在谈判的策略上很有方法。

依据具体的情况获取对自己方有利的最大利益。

他们的逻辑性较强,做事喜欢条理化,谈判中往往是直奔主题。

3)韩国人在进行商务谈判时善于运用非语言方式沟通。

韩国人有很多的身体语言,如果能很好地回应,那么韩国谈判者会对这样的外国人表示尊重。

他们很重视合作者的背景和经验,这赢得韩国公司的信任法宝。

4)韩国人很擅长控制自己的情绪,掩饰真实的感受。

因此,韩国谈判者也更具有冲突性。

在谈判中保持冷静,维持融洽的关系就成为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5)韩国也是一个很注重“面子”的国家。

在商务交流中要充分给予韩国商人尊重。

他们很注重礼节。

因此,在与韩国商人在进行商务谈判时要了解对方的礼仪文化,避免无礼行为。

[3]《跨文化商业行为》[丹麦]理查德R.盖斯特兰德3.1.3启示基于盖斯特兰德(Gesteland)理论,中国的商务风格和韩国日本等国都属于第二类商务风格,具有关系导向、正式、单一时间、情感保守的特点。

中国拥有者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

因此中国人在谈判中也有他们独特的特点。

中国和韩国的商务风格在很多方面是相似的,这和韩国也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有关。

但也有很多差异,最大的差异是由于韩国受美国的影响也很大,所以韩国商业人士可以比中国谈判者更加直接,有时候更有对抗性。

3.2中国与韩国商务礼仪、礼节的对比3.2.1中国的主要商务礼仪、礼节中国人在称呼上特别细心谨慎,无论是希望别人对自己的称呼还是对合作者的称呼。

可以用用中国人的姓或者组织上的头衔来进行称呼;问候时多用握手;与中国人交换名片时,要用双手并且头要轻微倾斜。

从递名片的人手中接过名片后,仔细地看几秒钟,然后把名片装到你的名片夹中;交换礼物是中国商业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中国人认为礼尚往来,这对建立关系是很有帮的,可以选择具有自己城市、地区或国家特色的有纪念性的礼物,并双手呈上礼物或双手接过礼物,以后再打开;中国商业访问者通常更加喜欢吃中餐,并且在餐桌上中国人不希望女士喝醉。

3.2.2韩国的主要商务礼仪、礼节韩国有严格的等级制度,韩国人由于在位份方面很注重,所以对韩国人的称呼也应十分谨慎;问候方式多是握手或鞠躬;交换名片时要用双手从韩国谈判者那里接过名片,用双手呈上名片或者用右手呈上,同时用左手托着右肘,然后把名片装到名片包中;通常被邀去韩国人家中做客或是从外国去韩国合作伙伴的办公室见他都要带去礼物;在韩国,宴请和被宴请是你和韩国商业伙伴建立亲密关系的必要部分。

礼节性的饮酒是了解合作者的一个传统方法。

对于男士而言,有时喝醉也是合适的。

是促进合作谈判的方法之一。

同样,韩国也不希望女士饮酒。

[4]黄心川.中韩文化的共同征及其相异性[J].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1995,6(3):20—23.3.2.3启示韩国人和中国人都有很强烈的等级地位意识,相比之下,韩国人的等级地位意识更强烈严格。

他们都有很强的“面子”意识,面子和一个人的自尊、尊严和声誉有关。

中国与韩国的谈判者在与外国谈判者最初接触时都更加倾向于有共同认识的有威望的人来进行介绍来促进合作。

此外,他们都有着很严谨的商务礼仪篇二:毕业论文-浅析中韩商务礼仪毕业论文浅析中韩商务礼仪文化作者专业应用韩语学号指导老师日期20XX年05月30日┊┊┊┊┊┊┊┊┊┊┊┊┊装┊┊┊┊┊订┊┊┊┊┊线┊┊┊目录摘要4abstract????????????????????????5引言61背景概述71.1商务礼仪的内涵71.2商务礼仪的重要性72中韩商务礼仪的实践建构72.1中韩电话礼仪72.2中韩邮件礼仪82.3中韩餐桌礼仪92.3.1中韩日常交际餐桌礼仪92.3.2中韩商务就餐礼仪102.3.2.1韩国就餐礼仪文化102.3.2.2中国就餐礼仪文化112.3.2.3中韩友人共餐时礼仪文化112.4中韩商务饮酒礼仪文化122.5中韩商务接洽礼仪文化133中国文化对韩国商务礼仪文化的影响143.1儒家对其商务礼仪思想的影响143.2儒家思想对其言行的影响153.3中国文字对韩国文字的影响154中韩企业商务礼仪文化差异165对中韩商务礼仪应用的认识175.1了解国家政策、方针及时事17┊┊┊┊┊┊┊┊┊┊┊┊┊装┊┊┊┊┊订┊┊┊┊┊线┊┊┊5.2更新与补充知识175.3了解韩国民族的性格175.4掌握敬语法的使用175.5消除心里障碍17结束语19致谢词20参考文献21┊┊┊┊┊┊┊┊┊┊┊┊┊装┊┊┊┊┊订┊┊┊┊┊线┊┊┊【摘要】中韩两国经济贸易合作前景十分广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