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戏第一第二课时导学案

合集下载

《藏戏》导学案(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16篇)

《藏戏》导学案(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16篇)

《藏戏》导学案(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16篇)2022-12-12《藏戏》导学案(精选16篇)《藏戏》导学案篇1教学目标:1、学习并积累鼻祖、旷野、随心所欲等词语和优美语句。

2、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教学准备:通过网络或者图书馆等查询藏戏的由来、历史变化及主要剧目等相关信息;藏戏面具图片。

课时安排:1课时自学导航: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正确读写生字词,积累优美语句。

3.本文在介绍藏戏时采用什么修辞手法?4.说说藏戏是怎么形成的,有什么特色。

5.向父母简单介绍藏戏。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藏戏的有关图片,配乐介绍:藏戏是藏族的传统剧种,它简单到没有舞台灯光和道具,仅一鼓一䥽伴奏;复杂到每个角色都要带着象征身份的面具;它漫长到要演出三五天还不会结束......藏戏,以不可抗拒的魅力,一代代传承下来。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藏戏是怎样形成的,有着怎样的特色。

(板书课题)二、读课文,理清思路1.藏戏同其他剧种相比,独具魅力的地方是什么?2.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画出相关语句。

(戴着面具演出;没有舞台;一部戏演三五天还没有结束。

)三、朗读品味,了解藏戏的特点(一)读第一部分,初步了解藏戏的特点1.找读前三自然段,说说你都听出了什么。

(藏戏有三个突出特点;世界上这样的剧种很少,而藏戏是其中之一;连续三个排比式的问句,更加突出了藏戏的特点,其中还有着民族的自豪感。

)2.练习朗读后,找学生朗读,要求分别读出藏戏的特色;藏戏剧种的稀少;中国拥有藏戏的自豪。

(二)读课文第三部分,具体了解藏戏的特点1.默读8自然段到最后,找与第一部分相对应的具体描写。

(8--16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戴着面具演出的特点;17--18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演出没有舞台的特点;19-20自然段写的是藏戏一部戏要演出三五天的特点。

小学语文展示课《藏戏 》优秀教案导学案

小学语文展示课《藏戏 》优秀教案导学案

小学语文展示课《藏戏》优秀教案导学案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公开课7、《藏戏》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并积累“鼻祖、旷野、随心所欲”等词语和优美语句。

2.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教师教法
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2、学生学法
自读自悟,小组合作学习,全班汇报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传统戏剧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了解藏族的文化。

二、教学重点
通过默读,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准备
通过网络或者图书馆等查询藏戏的由来、历史变化及主要剧目等相关信息;藏戏面具图片。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藏戏的有关图片,配乐介绍:藏戏是藏族的传统剧种,它简单到没有舞台灯光和道具,仅一鼓一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藏戏》导学案

《藏戏》导学案

4 藏戏导学案设计者:丛台区广安小学六年级安静学习目标:1、默读课文,能说出藏戏的主要特色,了解作者从哪几方面介绍藏戏的。

2、理清文章脉络,找出藏戏的形成及艺术特色,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独特和丰富文化内涵。

学习重、难点:了解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介绍藏戏的,以哪方面的内容为主。

体会藏戏的独特魅力。

知识链接:(一)藏戏介绍:藏戏,是一种藏族戏曲剧种,藏语中叫“阿吉拉姆”或“拉姆”,是“仙女姐妹”或“仙女”的意思。

藏戏被誉为“活化石”。

17世纪时,从寺院宗教仪式中分离出来,逐渐形成以唱为主,唱、诵、舞、技等基本程式相结合的生活化的表演。

藏戏历史悠久,肯有缜密的表演程式,在藏族人民精神生活中肯有无法替代的地位,至今在藏族地区有较好的留存。

不过近年来,藏戏和内地的戏曲剧种一样,随着时代的变革,现代艺术和娱乐形式的出现,也面临着观众减少、剧团生存艰难、传统表演技艺逐渐流失等问题。

(二)故事人物介绍:唐东杰布,明代著名建筑师、藏戏创始人。

藏民历来把他看作是创造戏的“戏神”和修建桥梁的铁木工匠的“祖师”,是藏族人民心中创造、智慧、力量的化身。

他将佛教经典中的传记同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内容融在一起,创作一种将人物性格同舞蹈、唱腔相结合的表演艺术,形成了藏戏艺术的雏形。

因此,藏族人民把唐东杰布尊称为藏戏的开山鼻祖。

学习过程一、我了解的戏曲戏曲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剧种繁多有趣,我和道的戏曲种类有:二、读课文,学习词语1.我能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

2.针对文中不懂的词语,我能通过查阅资料、工具书或者联系上下文理解其意思。

三、默读课文,把握结构1.思考:作者是从和两方面介绍藏戏的。

2.课文中哪些自然段讲了藏戏的形成?哪些自然段介绍了藏戏的艺术特色?四、朗读品味,了解藏戏的特色认真读文,思考: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写藏戏的特色的?哪些特色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作者是从、、来写藏戏的特色的,其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相关语句。

六年级语文《藏戏》导学案一课时

六年级语文《藏戏》导学案一课时

六年级语文《藏戏》导学案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学会词语:“鼻祖、旷野、随心所欲。


2.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以及作者在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难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
二、导学过程:
(一)预习检测:
1.我国的戏曲文化丰富多彩,有许多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地方剧种,你通过查阅资料、询问他人知道哪些?
2.你通过联系上下文,并查阅工具书或请教学师、学友,弄清“鼻祖、旷野、随心所欲”的意思,写在下面。

(二)自主学习:
1.自由读书2遍。

自己试着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之后再和组内同学说一说,一会准备组间展示。

2.藏戏的重要特征和特色都有哪些?快速浏览课文,请你用“__”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并和组内同学交流。

3.藏戏这一民族艺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作者是怎样使藏戏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呢?(自学提示:你可以从作者的语言表达特色方面考虑,比如:词语、修辞等。

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交流展示:
1.小组展示以上小题。

2.反复朗读重点句子,可借助肢体动作进行理解、体会。

展示提示:小组在展示时,要有明确分工,其他小组的成员认真倾听,可补充,可质疑,可评价。

最后其他小组一名代表举手打分。

(三)我的总结:
1.我学到的知识:
2.我学到的方法:
3.我还有其他的收获:(四)课堂检测:《同步训练》一、二题。

六年级下语文导学案-藏戏-人教新课标版

六年级下语文导学案-藏戏-人教新课标版

课型:预习课设计:审核:审批:班级:小组:姓名:使用时间:月日星期课题: 7 藏戏第 1 课时累计课时学习过程(定向导学:教材页至页)流程及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和方法一、目标解读1、学习并积累“剧种、面具、激流、发誓、鼻祖、咆哮、旷野、布施、柔顺、压抑、一无所有、哄堂大笑、能歌善舞、赞叹不已、身无分文、两面三刀、随心所欲”等词语和优美语句。

2、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3、学习文章准确生动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二、夯实基础一)字词积累1、认真读一读学习目标里的词语,并把它们抄写在下面方格里。

2、我能给下列加粗倾斜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一无所有的唐东杰布招来的只有一阵哄堂大笑。

ōng òng②.随着雄浑的歌声响彻雪山旷野有人献出钱财,…A. qèB. chè③.雪山江河作背景草原大地作背景。

A. bēiB. bèi④.观众在吃喝玩耍中看戏一出戏演他个三五天毫不稀罕大家随心所欲优哉游哉毫无倦意。

A. zhāiB. zāi⑤..藏戏的艺人们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钹为其伴奏。

A. bóB. bá⑥.妖魔的面具青面獠牙以示压抑和恐怖。

A. liàoB. liáo3、按照课文前的阅读提示进行自主阅读,想一想:藏戏是怎么形成的?一个叫()的年轻僧人想为百姓造福,于是通过()位能歌善舞的姑娘以艺术和善良感召人们,在( )江上建成了( )座铁索桥。

这7人组成的藏戏班子,开创了一个新的艺术流派,诞生了一个为人们接受并赞叹的剧种——()。

学法指导:1、书写要规范工整,而且要懂得:读写的目的是记住它们!2、要善于利用手中的工具书,是多音字的要整理好笔记,区分清楚。

多音字笔记:哄背3、从相应的段落中找信息,自己再加以整理,弄清了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左边的空填起来并不难的。

【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4《藏戏》导学案

【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4《藏戏》导学案

藏戏学案
预学单
1.搜集资料:了解“藏戏”的特点。

2.初读课文:读2~3遍,初步了解内容及表达特点。

3.认读词语:借助词典,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传奇、咆哮、旷野、吉祥、柔顺、象征、妖魔、恐怖、一无所有、哄堂大笑、能歌善舞、赞叹不已、身无分文、两面三刀、别无所求、随心所欲
4.再读思考:藏戏,是什么样的一种戏剧呢?有什么独特之处?藏戏是怎样形成的?
5.精读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藏戏的,将详写和略写的分清楚。

助学单
句子解析
1.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
连续三个反问句组成了排比句,点明了藏戏的特点:戴面具,没有舞台,一部戏可以演出好几天。

从而突出强调藏戏的特点,颇具特色,先声夺人,引起共鸣,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2.还是从西藏那个僧人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讲起吧。

承上启下。

前三段总括藏戏三大特点,此处用这段话引出下文,
介绍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及藏戏的形成过程。

3.雪山江河作背景,草原大地作背景。

藏戏的艺人们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钹为其伴奏。

他们别无所求,只要有观众就行。

“不要……不要……不要……只要……”句式的运用有什么好处?
能够在对比中突出说明藏戏是一种简朴的、大众化的艺术。

唐东杰布组成藏戏班子的目的是“劝人行善积德、出钱出力、共同修桥”。

所以对演出舞台、道具等没有过多的要求,只要有观众,能起到宣传效果就行。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藏戏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藏戏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藏戏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藏戏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说说藏戏有什么特色,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的,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2.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 播放戏曲音乐,欣赏不同的戏曲剧种。

2.播放藏戏视频,介绍藏戏:其实,还有一个剧种,它一直流传于我国的最高处,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它就是藏戏。

(板书课题)3.默读课前导语,看看本课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默读课文,注意默读的速度。

画出文中不懂的词语,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想想意思。

2.出示“旷野、布施、开山鼻祖”等词语,认读、理解词语。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说说藏戏有什么特色,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的。

2.交流收获。

(戴着面具演出;没有舞台;一部戏演三五天还没有结束。

本文主要写了藏戏的形成、特点和作用。

重点写了藏戏的特点和作用。

)四、精读课文,合作探究。

1.课文浓墨重彩地向我们详细介绍了藏戏的艺术特色,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感受藏戏独特的艺术魅力,边默读边思考藏戏有什么特点,做好批注后,在小组内合作探讨,然后在全班交流。

2.交流汇报。

(1)藏戏的面具。

①藏戏的面具有什么特点它为什么能历经几百年仍保留到现在②藏戏的面具到底是如何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来突出人物性格的呢从文章中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体会。

③展示藏戏面具,出示京剧脸谱。

你觉得藏戏的面具与京剧的脸谱有什么异同了解了藏戏的面具,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藏民的智慧和艺术天分。

这也是藏戏千百年后仍具魅力的地方。

(2)藏戏的舞台。

与现在的流行音乐、其他地方戏的舞台相比,藏戏的舞台简单到什么程度(藏戏的艺人们不求高档的舞台,不求华丽的服装,他们将雪山江河、草原大地当作背景,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钹为其伴奏,只要有观众即可。

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 7藏戏 第一课时|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 7藏戏  第一课时|人教新课标
藏戏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目前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二、基础过关(自主学)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发誓()旷野()鼻祖()压抑()
蜂拥而至()肃然起敬()脱缰()吞噬()
婀娜()()巫女()獠牙()招徕()
钹()
2、解释词语。
吞噬:
雄浑:
压抑:
招徕:
开山鼻祖:
随心所欲:
两面三刀:
二、合作探究(互助学)
导学流程设计
一、知识链接
藏戏是藏族戏剧的泛称,是以民间歌舞形式表现故事内容的综合表演艺术。藏戏在历史上多伴随节庆、庙会、集市、募捐等民俗活动,主要在拉萨、日喀则、山南和康区的集镇、乡村或庄园演出,其形式和风格带有强烈鲜明的藏民族特点和浓郁突出的雪域神奇色彩。
演出时一般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顿”,是开场白;第二部分称为“雄”,是正戏;第三部分称为“扎西”,意为祝《曲结诺桑》《朗萨姑娘》《苏格尼玛》《白玛文巴》等剧目,多含有佛教内容。
1、藏戏有什么特色,我能来概括?
2、藏戏是怎样形成的?(用自己的话来概括)
3、课文运用了什么表达方法,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呢?
三、拓展延伸:利用课下时间搜集地方戏曲的资料
四、回顾总结(反思学)
比较《北京的春节》与《藏戏》在写法上的异同。
授课反思:
语 文 导 学 案
班级姓名日期
学科
语 文
编制人
审核人
课时
第一课时
课型
新 课
课 题
7藏戏
学 习 目 标
1会正确读写15个生词。2了解藏戏,体会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3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的形象描述,领悟表达方法。
学 习 重 点
了解我国传统艺术丰富的文化内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藏戏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1.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仅有丰富多彩的节日风俗,还有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你知道祖国有哪些戏曲种类吗?
2.出示图片学生:看一看,猜猜这些分别属于那个剧种。

3.介绍藏戏。

西藏的地方剧种,是藏族戏剧的泛称。

以歌舞形式表现故事内容。

藏剧没有化妆,主要是面具。

藏剧传统剧目都含有佛教内容。

它是中华民族历史最悠久的戏剧之一,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

这么多年,藏戏,以不可抗拒的魅力,一代代传承下来。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藏戏是怎样形成的,有着怎样的特色。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把感觉难读或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2.教师出示词语。

(课件出示)
(1)学生自读,写出拼音。

(2)教师出示拼音,强调易错音。

(3)再读生字词。

3.出示重点词语,读一读,写一些
4.我这里有这样一个句子,我们一起来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借助ppt.讲解“哄”“转”这两个多音字的使用注意事项。


4.刚才读课文的时候,你会发现课文中出现了很多词语,有一些词平时很少见,你知道它们的意思吗?我把词的意思写出来,我读意思,你来写出相应的词语,看看你能不能写对。

(师读后面的意思,生写前面的词语,)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2.交流收获。

(出示课件)
3.谈感受
孩子们,今天我们只是初读课文,不知道你有什么感受?我没有办法听到你们说什么,但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受:(出示最后一屏内容,分享感受。


四、作业布置
1.写出两个多音字的读音并组词。

2.摘抄课文中你印象深刻的词语或句子。

第二课时
一、检查字词,回顾大意。

(课件出示)
1.检查读音,指名读。

2.课文是从那几个方面来介绍藏戏的?
二、精读课文。

课文浓墨重彩地向我们详细介绍了藏戏的艺术特色,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感受藏戏独特的艺术魅力,边默读边思考藏戏有什么特点?
(一)了解藏戏的特点
1.随文讲解藏戏的特点,理解文意:
课件出示: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
藏戏有三个突出特点——戴着面具演出、没有舞台、演出三五天不结束
2.讲解修辞的作用。

课文开篇以三个连续的反问句构成排比,突出强调藏戏的特点(没有舞台、三五天不能结束、戴着面具)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3.学生读这三个句子,要求用自豪的语气读
4.了解藏戏中面具的特点。

②结合具体的面具,说一说每种颜色分别象征着什么。

5.师生合作读,感受藏戏的特点和前后呼应的表现手法。

6.对照开头,体会写法:说一说这样开头有什么好处
5.你想看藏戏吗?为什么?
(二)了解藏戏的形成过程
1.思考藏戏是怎样形成的,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有哪些神奇色彩?
3.学生交流,相互分享:
(1)结合“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涉水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一句,从“脱缰、咆哮、吞噬”等词语来体会雅鲁藏布江的凶险。

一个年轻的僧人想为百姓造福,要与天抗争,这是无比勇敢的举动。

(板书:为民造福)
(2)创造奇迹的传奇:一无所有→58座铁索桥。

七兄妹组成的藏戏班子,以艺术和善良感召人们,大家由哄笑到献出人力、物力、财力,在江上建了58座铁索桥,从中可以体会到齐心协力、人定胜天的不屈精神。

(3)艺术的传奇:僧人→藏戏的开山鼻祖。

这个仅由7人组成的藏戏班子,开创了一个新的艺术流派,创造了一个深受人们喜爱的剧种。

4.把你的感受带入文中,有感情地读一读吧。

5.小结:这个传奇的故事深深扎根在藏民的心中,唐东杰布不愧为藏戏的开山鼻祖。

时至今日,每一个藏戏剧团都会供奉他的画像。

他接受着一代又一代艺人的膜拜,也让我们顿生敬意。

六、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师生合作朗读课文,交流:你有什么新发现吗?这样写妙在哪里?(感受藏戏的特点和详略得当的表达方式。

)
2.回顾全文,本课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说)
3.不同的地方不仅有不同的节日风俗,还有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你还了解哪些有特色的艺术形式,试着用本文学习的表达方法去描述一种你熟悉的艺术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