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烈士小故事革命烈士小故事搜集一个简短的革命先烈的故事
革命烈士的爱国小故事【四篇】

【导语】正是因为有这么多的⾰命烈⼠的牺牲,才有我们现在伟⼤富强的新中国。
下⾯是整理分享的⾰命烈⼠的爱国⼩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查看更多请点击⼉童故事频道。
【篇⼀】⾰命烈⼠的爱国⼩故事:刘胡兰 刘胡兰,原名刘富兰,1932年10⽉8⽇出⽣于⼭西省⽂⽔县的⼀个中农家庭。
母亲早亡,⽗亲刘景谦续娶胡⽂秀为妻。
胡⽂秀将刘富兰名中的“富”字改为⾃⼰的姓⽒“胡”,从此更名刘胡兰。
继母积极投⾝于妇救会⼯作,并⾮常⽀持刘胡兰参加⾰命。
刘胡兰8岁上村⼩学,10岁起参加⼉童团。
1945年10⽉,刘胡兰参加了中共⽂⽔县委举办的“妇⼥⼲部训练班”。
学习了⼀个多⽉,回村后她担任了村妇⼥救国会秘书。
1946年5⽉,刘胡兰调任第五区“抗联”妇⼥⼲事;6⽉,刘胡兰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并被调回云周西村领导当地的⼟改运动。
1946年秋,国民党军⼤举进攻解放区,⽂⽔县委决定留少数武⼯队坚持⽃争,⼤批⼲部转移上⼭。
当时,刘胡兰也接到转移通知,但她主动要求留下来坚持⽃争。
这位年仅14岁的⼥共产党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往来奔⾛,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队打击敌⼈。
云周西村的反动村长⽯佩怀,为阎锡⼭军派粮派款、递送情报,成为当地⼀害。
1946年12⽉的⼀天,刘胡兰配合武⼯队员将其处死。
阎锡⼭匪军恼羞成怒,决定实施报复⾏动。
1947年1⽉12⽇,阎军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被捕。
她镇静地把奶奶给的银戒指、⼋路军连长送的⼿绢和作为⼊党信物的万⾦油盒——三件宝贵的纪念品交给继母后,被⽓势汹汹的敌⼈带⾛。
刘胡兰在威逼利诱⾯前不为所动,被带到铡⼑前眼见匪军连铡了⼏个⼈,怒问⼀声:“我咋个死法?”匪军喝叫“⼀个样”后,她⾃⼰坦然躺在⼑座上。
刘胡兰烈⼠牺牲时,尚未满15周岁。
【篇⼆】⾰命烈⼠的爱国⼩故事:马⽴训 马⽴训是⼋路军的爆破英雄。
抗⽇战争中,他共参加40余次战⽃,完成爆破突击任务20余次。
他苦练杀敌本领,不断⾰新爆破技术,采⽤偷爆、飞爆、空爆、连环爆等爆破⽅式,炸死⽇伪军500余⼈,被誉为“爆破⼤王”。
革命烈士小故事 搜集一个简短的革命先烈的故事

革命烈士小故事搜集一个简短的革命先烈的故事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搜集一个简短的革命先烈的故事谢了。
但要快!解决了药品不足的问题;创办卫生学校;称他是一个高尚的人、理事。
他的胸外科医术在加拿大、英国和美国医学界享有盛名,他受加拿大和美国派遣,率领一个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来到延安。
白求恩积极投入到组织战地流动医疗队出入火线救死扶伤的工作中,为减少伤员的痛苦和残废,他把手术台设在离火线最近的地方。
他提议开办卫生材料厂,坚持留在前线指导战地救护工作。
他说、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和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编写了多种战地医疗教材并亲自讲课。
他拒绝了很多特殊的照顾,他的牺牲精神,延安各界举行追悼大会,题了挽词,并于12月21日写了《纪念白求恩》一文,高度赞扬白求恩伟大的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向着伟大的路,开辟前面的事业!”12月1日。
临终前他讲的最后一句话是:“努力吧,于11月12日凌晨在河北省唐县黄石口村逝世,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
1939年10月下旬:“你们不要拿我当古董,要拿我当一挺机关枪使用。
”终因伤势恶化,转为败血症,医治无效、工作热忱、责任心,均称模范,但他不顾伤痛,发着高烧,白求恩在河北省涞源县摩天岭战斗中抢救伤员时左手中指被手术刀割破。
白求恩以年近50之躯,多次为伤员输血,一次竟连续为115名伤员做手术,持续时间达69个小时诺尔曼·白求恩1890年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格雷文赫斯特镇。
1916年毕业于多伦多大学医学院。
白求恩1935年加入加拿大。
1935年被选为美国胸外科学会会员,获学士学位,1938年3月,为了援助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1936年冬志愿去西班牙参加反法西斯斗争。
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身患肺结核、胃病,对有关人员进行了严厉批评,并派人磨成面粉,•送给党校改善生活。
有人说他是老一套。
”当时有个县长贪污腐化。
参考资料、开除党籍的处分,赵博立即召开区委会议,•给予这个县长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关节炎等多种疾病,•为了照顾他的身体,•上级发给他一瓶鱼干油丸。
中国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简短(7篇)

中国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简短(7篇)不忘历史才能开拓将来,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能够激励我们更加努力,英勇前行。
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中国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简短(7篇)。
盼望可以关心大家。
中国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篇1苏中少年英雄——周银海周银海,1933年生,江苏靖江侯河乡幸福村人。
家境贫困,主要靠父母种地主的租田糊口,生活朝不保夕。
幼小的周银海不得不帮大人干活,有时挖点野菜充饥。
1940年新四军东进,周银海的家乡获得解放,从而使他有机会入学读书,接受革命教育。
1943年,乡里成立农抗会和儿童团,周银海兴奋地报了名,成为一名儿童团员。
从今,他白天上课,晚上到村头、路口站岗放哨,每次都能精彩地完成任务。
一天傍晚,周银海扛着红缨枪在路口站岗,突然村外来了一人。
此人身穿长袍,头戴礼帽,腋下夹着一只小布包,像是教书先生。
周银海想:“怎么从来没有见过这个人?”于是便举起红缨枪,挡住来人要路条。
那人见此状况,赶忙掏出路条给周银海看。
这时,乡农抗会吴会长正好路过此地,一看来人是县委的陈部长,两人不禁哈哈大笑。
陈部长见周银海办事仔细,表扬了他,并鼓舞他好好学习,跟共产党干一辈子革命。
从今,周银海在儿童团干得更精彩了,不久当上了儿童团团长。
此后,他常常带领儿童团员在村里唱歌、上操,在路口站岗、放哨,还多次协作民兵破路拆桥,经常受到区乡干部和村民的赞扬。
1946年,土地改革运动在周银海的家乡绽开。
那里有8家大地主,都是远近著名的吸血鬼,剥削农夫心狠手毒。
运动中,周银海带着儿童团员,协作民兵监视地主的行动。
在一次斗争地主的大会上,他领着儿童团不时高呼口号,使斗争大会开得非常热闹。
这年冬天,蒋介石撕毁“停战协定”,大举攻击解放区。
国民党军队对靖江实行重点“清剿”。
由于靖江是苏中解放区南部的“门户”,侯河区是靖江县的老解放区,迎祥乡又是靖江的土改试验乡,所以国民党反动派决心要将这里的共产党员和革命干部斩尽杀绝。
1947年1月18日早晨,国民党整编第四师对侯河地区进行“扫荡”。
革命先辈的英雄小故事(通用20篇)

革命先辈的英雄小故事(通用20篇)导语:历史是经过岁月洗刷留下来的证明,在今天的我们看来“革命”二字不过是纸上的寥寥几笔。
可是在爱国的勇士心里,那却是对于未来生活的希冀,是反抗压迫的使命。
下面是革命先辈的英雄小故事,欢迎阅读。
革命先辈的英雄小故事篇11925年生于黑龙江省林口县刁翎镇的四合村。
因父亲“王皮袄”参加“抗联”并任第五军军部副官,房屋被日寇烧毁。
她和弟弟妹妹们跟着妈妈到处躲避日伪汉奸的追捕,王惠民12岁时就随父亲上山参加“抗联”第五军。
不久,她爸爸英勇牺牲了,小惠民在战场上表现更加英勇。
1938年10月下旬在乌斯浑河激战中,她为祖国的解放事业流尽了最后一滴血献出宝贵的生命,当时只有13岁。
革命先辈的英雄小故事篇2曹玉海(1923——1951年),山东省莒县人943年6月参加革命,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第114师第342团第l 营任营长。
1951年2月12日,在朝鲜第四次战役汉江南岸坚守防御作战中,美军1个团在24架飞机、52辆坦克和大量火炮配合下,向他们营守卫的京安里以北350。
3高地凶猛进攻。
他勇敢机智,靠前指挥,组织部队打退敌人3次进攻。
当一部分敌人突人阵地时,他带领部队英勇反击,不幸中弹牺牲,时年28岁。
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
革命先辈的英雄小故事篇3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沫源县出现了一位全国闻名的抗日小英雄,他的名字叫王二小。
王二小牺牲时才七岁,在日本鬼子扫荡一条山沟的时候,为了掩护几千名老乡和干部,他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气急败坏的日本鬼子把王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
干部和老乡脱离了危险,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牺牲了。
王二小的动人事迹很快传遍了解放区,每一个老乡都含着眼泪,歌唱二小放牛郎,《晋察冀日报》在头版报道了王二小的英勇事迹。
晋察冀边区的文艺战土方冰和劫夫很快创作了后来传唱全中国的着名儿童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精选7篇)

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精选7篇)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素材(精选7篇)缅怀革命先烈,追红色记忆、寻红色足记、承红色精神。
你了解多少有关革命先烈的事迹材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素材(精选7篇)。
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篇1董存瑞:1929年10月15日出生于察哈尔省(今河北省)怀来县南山堡的贫苦农民家庭,7岁时上过几天学堂,后因家贫而辍学。
抗战爆发后,他的家乡成了抗日游击区,他13岁时就曾掩护过八路军干部,当上了儿童团团长。
年少的董存瑞机灵聪明,很有骨气,被称为“南山堡的王二小”。
1945年春,董存瑞参加了当地抗日自卫队,同年7月参加了八路军。
1946年4月初,在察北重镇独石口遭遇战中,他机智地夺下敌人的一挺机枪而被记大功一次,被部队授予勇敢奖章。
1947年初的长安岭狙击战,他在班长牺牲、副班长重伤的情况下,挺身而出自任班长,如期完成了狙击任务,又立大功一次。
至牺牲前,他共立大功3次、小功4次,荣获3枚勇敢奖章和一枚毛泽东勋章。
1947年3月,在平北整训期间,董存瑞入了党。
毛泽东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号召后,各战略区的部队纷纷练习城市攻坚战。
当年解放军没有飞机,也缺少坦克,攻坚主要靠有限的炮兵和步兵实施爆破。
董存瑞带领的班被师、团领导誉为“董存瑞练兵模范班”,他本人也被授予“模范爆破手”的称号。
1948年5月初,董存瑞所在部队参加冀热察战役。
隆化县城是热河省会承德的拱卫,敌人事先在这里修筑了大量碉堡,有些特殊构筑的暗堡还被称为“模范工事”。
1948年5月25日,进攻隆化县城的战斗打响。
董存瑞所在的6连负责拔除敌人核心阵地——隆化中学。
临出发前,身为爆破组组长、在比武中夺得“爆破元帅”的董存瑞,代表大家表决心:“我就是死后化成泥土,也要填到隆化中学的外壕里去,让大家踩着我们把隆化拿下来!”他带领战友接连炸毁了敌人3个炮楼5个地堡。
打开隆化中学东北角的外围工事之后,敌人隐藏在围墙外干河道上桥形暗堡的机枪突然开火,部队遭受严重伤亡,突击受阻,而派去爆破的战友又一个个在中途倒下。
10个简短的革命英雄小故事事迹10篇

10个简短的革命英雄小故事事迹10篇10个简短的革命英雄事迹篇1在1935年11月,赵一曼率领的部队被日伪军包围,她要团长带队突围,自己担任掩护,左手手腕中弹负伤。
她在村里隐蔽养伤被敌人发现,奋起迎战时左大腿骨被子弹打穿,因流血过多昏迷而被捕。
她被押到哈尔滨伪滨江省警务厅受刑后几度昏迷,仍坚贞不屈。
她生命垂危时,日寇担心死去得不到口供,把赵一曼送进哈尔滨市立第一医院监视治疗。
负责看守她的伪满警察董宪勋和医院女护士韩勇义,都为她的英勇所感动,又听她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于是决心参加抗联队伍。
在二人帮助下,她于1936年6月28日深夜逃出哈尔滨,朝抗日游击区的方向走。
伪骑警队在第三天凌晨追上了她们乘坐的马车,赵一曼再次被捕。
敌人反复折磨了赵一曼一个月,她只是怒斥敌人:“你们可以让整个村庄变成瓦砾,可以把人剁成烂泥,可是你们消灭不了共产党员的信仰!”赵一曼负伤被捕解到哈尔滨后,日寇和伪满的警察头目立即对她进行审讯。
此时,她伤口不断流出的鲜血湿透了棉衣,依然滔滔不绝地痛斥日寇侵占中国东北的暴行。
负责审讯的日本特务恼羞成怒,竟用竹签从她的指甲缝中钉进去,用鞭子狠戳赵一曼的伤口,使她几次昏死过去。
日寇将赵一曼送到医院,伤势刚好一点,日寇又在病床前审问,赵一曼依然坚不吐实,日寇拳打脚踢,她的伤口再度破裂,又昏迷过去。
医护人员甚至包括看守的警察都对她产生了敬佩。
”10个简短的革命英雄事迹篇2刘胡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人(现已更名为刘胡兰村)。
1945年进中共妇女干部训练班,1946年被分配到云周西村做妇女工作,并成为中共候补党员。
1946年秋,国军大举进攻解放区,文水县委决定留少数武工队坚持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
当时,刘胡兰也接到转移通知,但她主动要求留下来坚持斗争。
这位年仅不到14岁的女党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往来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
云周西村的反动村长石佩怀,为阎锡山军派粮派款、递送情报,成为当地一害。
中国英雄烈士故事简短7篇

中国英雄烈士故事简短7篇中国英雄烈士故事篇1杨靖宇是我党我军优秀的高级军事指挥将领。
他原名马尚德,字骥生。
1905年出生,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6年7月,任中共南满省委书记、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等职。
他率部长期转战于长白山麓、松花江、鸭绿江畔,活动足迹遍及30个县,是我国的英雄。
杨靖宇牺牲前五天。
“讨伐队”将已无力奔跑的杨靖宇包围在一片小树林中。
他们逐步逼近到50米处,喊话劝降,对方“连答应的神色也没有,依然用手枪向讨伐队射击”。
日军见生擒困难就猛烈开火,有一弹击中胸部,对方才“被打倒而绝命”。
日军根据追踪估算,认为他缺粮已有半个月,完全断粮也至少在5天以上,能够在零下20摄氏度且没有房屋的山林中坚持下来简直不可思议,于是将遗体送到县医院解剖。
当肠胃被切开后,看到的只是草根和棉絮。
日本军官狠狠地说:“算他是支那的一条好汉!”日本关东军在烈士殉难处破例举行了一个祭奠仪式和对躯体的葬礼,以杨靖宇的顽强为为纪念他,1946年,东北人民政府将蒙江县改名为靖宇县。
中国英雄烈士故事篇2王璞从小跟随父母参加抗日工作,11岁时被选为儿童团长。
他经常带领小伙伴们拿着红缨枪,站岗放哨查路条,给八路军送信带路。
王璞工作认真,学习也很刻苦。
他对自己要求很严格,每学一篇新课文,都要做到会认、会写、会讲、会用。
为了对付鬼子扫荡,民兵大搞地雷战,王璞不仅仅学会了布雷,还学会了造雷。
一次,他用自制的地雷炸死了一个汉奸,还协助民兵抓住了两个鬼子。
1943年春天,鬼子扫荡到王璞的家乡,王璞和乡亲们躲进山里。
一天早上,鬼子包围了王璞和乡亲们。
鬼子拿着汉奸带给的名单,让村干部、干部家属和军烈属站出来,王璞和他妈妈张竹子挺胸昂首站在最前面。
鬼子把刀架在王璞的脖子上,威逼他说出八路军兵工厂的枪和弹藏在哪里。
王璞勇敢地推开鬼子的刺刀,带领在场的二十多名儿童团员高呼:"我们不能忘记五不誓约,我们至死不当汉奸。
红色烈士故事简短7篇

红色烈士故事简短7篇红色烈士故事简短【篇1】在河北省隆化县北郊,长眠着模范党员、全国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的英灵。
在苍松翠柏中,矗立着一座雄伟的纪念碑,碑上铭刻着朱德总司令的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董存瑞,1929年生,河北省怀来县人。
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
当过儿童团团长,13岁时,曾机智地掩护区委书记躲过侵华日军的追捕,被誉为“抗日小英雄”。
1945年7月参加八路军。
后任某部六班班长。
1947年3月加入共产党。
他军事技术过硬,作战机智勇敢,在一次战斗中只身俘敌10余人。
先后立大功3次、小功4次,获3枚“勇敢奖章”、1枚“毛泽东奖章”。
他所领导的班获“董存瑞练兵模范班”称号。
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
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
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
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
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
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
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
危急关头,他毅然决然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我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年仅19岁。
红色烈士故事简短【篇2】抗美援朝战争中,黄继光舍身堵枪眼的英雄壮举,激励和教育了几代人。
他那奋不顾身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为人们所景仰,他的英雄事迹为人们所传颂。
黄继光,四川省中江县人。
1930年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
曾当过儿童团团长和民兵,被评为民兵模范。
1951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
1952年7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作战勇敢,立三等功1次。
1952年10月,在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所在营与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激战4昼夜后,于19日夜奉命夺取上甘岭西侧597.9高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革命烈士小故事-革命烈士小故事搜集一个简短的革命先烈的故事
搜集一个简短的革命先烈的故事
谢了。
但要快!
解决了药品不足的问题;创办卫生学校;称他是一个高尚的人、理事。
他的胸外科医术在加拿大、英国和美国医学界享有盛名,他受加拿大和美国派遣,率领一个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来到延安。
白求恩积极投入到组织战地流动医疗队出入火线救死扶伤的工作中,为减少伤员的痛苦和残废,他把手术台设在离火线最近的地方。
他提议开办卫生材料厂,坚持留在前线指导战地救护工作。
他说、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和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编写了多种战地医疗教材并亲自讲课。
他拒绝了很多特殊的照顾,他的牺牲精神,延安各界举行追悼大会,题了挽词,并于12月21日写了《纪念白求恩》一文,高度赞
扬白求恩伟大的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向着伟大的路,开辟前面的事业!”12月1日。
临终前他讲的最后一句话是:“努力吧,于11月12日凌晨在河北省唐县黄石口村逝世,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
1939年10月下旬:“你们不要拿我当古董,要拿我当一挺机关枪使用。
”终因伤势恶化,转为败血症,医治无效、工作热忱、责任心,均称模范,但他不顾伤痛,发着高烧,白求恩在河北省涞源县摩天岭战斗中抢救伤员时左手中指被手术刀割破。
白求恩以年近50之躯,多次为伤员输血,一次竟连续为115名伤员做手术,持续时间达69个小时诺尔曼·白求恩1890年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格雷文赫斯特镇。
1916年毕业于多伦多大学医学院。
白求恩1935年加入加拿大。
1935年被选为美国胸外科学会会员,获学士学位,1938年3月,为了援助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1936年冬志愿去西班牙参加反法西斯斗争。
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
他身患肺结核、胃病,对有关人员进行了严厉批评,并派人磨成面粉,•送给党校改善生活。
有人说他是老一套。
”当时有个县长贪污腐化。
参考资料、开除党籍的处分,赵博立即召开区委会议,•给予这个县长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关节炎等多种疾病,•为了照顾他的身体,•上级发给他一瓶鱼干油丸。
”
赵博有很强的群众观念,对违犯群众利益的行为从不姑息。
有一次部队行军,经过敌占区青竹湖一带,群众影响极坏,经查实后,而他却不肯服用,万万不能丢,教育他说:“不论在根据地还是在敌占区,都要紧密依靠群众。
他发现身后的马正在吃大田里的大豆,立即批评了警卫员小任,马上派人送到医院,给伤病员补养身体:“这个老一套是党的优良传统。
革命烈士小故事在一次战斗后,部队缴获了一部分小麦,他回答,后勤部门悄悄给赵博留下100公斤,赵博知道后,不讲情面。
他始终把自己看作革命队伍中的普通一员,
从不搞特殊化赵博曾任鲁南区党委书记兼鲁南军区政委
狼牙山五壮士
徐雪云烈士,青浦区白鹤镇青龙村人。
1945年参加革命,解放战争中先后参加孟良固、淮海和解放上海等战役。
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
平时工作中,徐雪云认真负责,在柳上里战斗中,荣立三等功;在上甘岭战役中,他带领战士们一次又一次的打退了美帝国侵略的进攻。
战斗即将结束时,徐雪云不幸中弹,壮烈牺牲,英年二十八岁。
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给徐雪云代立喜报。
回答者:0 - 门吏三级3-24 22:07
马豪,原名冯圣发,慈溪县慈城镇(今宁波市江北区)人。
1939年加入中国,1942年参加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1947年5月在华东野战军一纵队二旅(1947年1月旅改称师)四团二营四连参加孟良崮战役,在围歼敌七十四师战斗中光荣牺
牲。
(一)
1923年,马豪出生于慈溪县慈城镇东高楼址。
父亲冯可钧是杭州一家中药铺店员,靠工薪维持家庭生活,失业时生活无着,靠母亲当女佣或借债、典当、编织草帽等微薄收入度日。
由于家庭贫困,马豪读到小学毕业就失学了。
当时正值七七芦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慈溪与全国各地一样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马豪受到抗日救亡运动的进步思想激励,积极投身救亡活动。
他废寝忘食地到处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激起了群众抗日救国的热情。
同时受其大哥冯伯华、二哥冯舜华(均系党员)的影响,于1939年加入中国。
入党后参加了地下党组织的秘密游击队,并担任了慈溪县地下党的秘密联络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