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广夏公司审计案例共31页

合集下载

“银广夏事件”案例分析..

“银广夏事件”案例分析..

《财经》杂志遍访业内专家,专家认为其原因: 第一,以天津广夏萃取设备的产能,即使通宵达旦运作,也生产不出其所宣称的 数量; 第二,天津广夏萃取产品出口价格高到近乎荒谬; 第三,银广夏对德出口合同中的某些产品,根本不能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设备 提取。
二、是在天津海关查到了最关键的证据: 天津广夏1999年度出口额仅为480万美元,2000年度更是只有3万美元。 这表明其所宣称的1999年出口5610万马克、2000年出口1.8亿马克的说法纯 为编造。 三、其签下60亿合同的德国买家据称为一家百年老店,但事实上是注册资金 仅5万马克的小型贸易公司; 四、其据称出口创汇创利的"超临界萃取产品",在产量产品和价格上均被专 家证实不具可能性。
银广夏事件之——致命一击
2001年8月3日,《财 经》杂志发表“银广夏陷阱” 一文,银广夏虚构财务报表 事件被曝光。随后证监会介 入调查,确认了银广夏造假 事宜,该事件引发诸多连锁 反应。
银广夏事件之——骗局被揭穿
《财经》经调查确切获知,银广夏从1999年开始在市场上
散布的“利润神话”全系子虚乌有的编造: 一、是利润虚造明显:
银广夏之——公司荣誉
•被中证亚商评选为“第二届中国最具发展潜力上市公司50强”第38位;
•被香港《亚洲周刊》评为“2000年中国大陆一百大上市企业排行榜”第8名。
•2000年7月上旬《新财富》按国际标准排出新财富100强,并且还隆重推出29家 市场价值被严重低估的蓝筹股,其中第6名就是银广夏。一时《新财富》洛阳纸 贵。
经查实:
•银广夏公司通过虚构交易对象、伪造销 售合同、伪造出口报关单、虚开增值税 专用发票、伪造免税文件和伪造金融票 据等手段,虚构主营业务收入,虚构巨 额利润达7.45亿元,其中: •1999年虚构1.78亿元,2000年虚构5.67

审计失败案例分析(银广夏事件)

审计失败案例分析(银广夏事件)
• 如果中介机构所指派的执业人员已经严格遵守执业准则勤勉尽责也无法发现虚假成分的, 中介机构不承担民事责任。
审计失败和法律责任的防范
• 完善审计制度 • 加强审计监督 • 强化审计人员法律意识 • 严格划分相关责任,严厉打击
违反法律的行为
审计失败案例分析(银广夏事件)
2001年银广夏利润造假案
֍1994年6月上市的银广夏公司,曾因其骄 人的业绩和诱人的前景而被称为"中国第一 蓝筹股"。 ֍2001年8月,《财经》杂志发表"银广夏陷 阱"一文,银广夏虚构财务报表事件被曝光。 ֍专家意见认为,天津广夏出口德国诚信贸 易公司的为"不可能的产量、不可能的价格、 不可能的产品"。
深圳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解体
֍公司自1998年至2001年期间累计虚增利 润77 156.70万元 ֍2001年 1-6月虚增 894万元,实际亏 损2 557.10万元。 ֍2001年9月后,因涉及银广夏利润造假 案,深圳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解体。财 政部亦于9月宣布,拟吊销签字注册会 计师刘加荣、徐林文的注册会计师资格; 吊销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资格, 同时,将追究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负责 人的责任。
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的法律责任
• 独立审计准则没有引入风险导向审计,致使签字注册会计师履行了必要的审计程序却没 有发现银广夏管理层的舞弊行为。
• 深圳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疏于执行已颁布的独立审计准则,在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道德两 方面均存在重大过失。
• 中介机构所指派的执业人员在执业过程中违反执业准则,未尽高度注意义务或者忠实义务 的,给委托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应当退还委托人交纳的委托费并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深圳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的原因

银广夏案例审计分析

银广夏案例审计分析

1.银广夏事件综述
❖天津广夏造假始于1995年, 造假利润从1995年的 200余万元开始, 发展到2000年的5亿多元, 创下 了惊人的利润 业绩。而真相是: 最近几年, 天津 广夏每年亏损1500万元至2000万元。
❖ 不可能的产量 ❖ 不可能的价格 ❖ 不可能的产品
1.银广夏事件综述
❖经调查, 除天津广夏, 银广夏在各地的主要控股 公司几乎都在利润上作过手脚:
❖ 天津广夏成立于1994年,原名天津宝洁制品有限 公司,1997年12月31日更名为天津广夏(集团)有 限公司。
1.银广夏事件综述
案例 分析
2.基于审计基本流程下的分析
造假流程
销售合同
伪造单据
发票 银行票据
账单
虚构销售收入
出具虚假财务报表
1.银广夏事件综述
❖ 1994-1998年:从单纯做软磁盘开始转向多元化,但盈利
营业收入
2.基于审计基本流程下的分析
❖ 对银广夏进行审计的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注册 会计师刘加荣、徐林文在对应收账款进行实质 性程序时,未能有效执行应收账款函证程序。
2.基于审计基本流程下的分析
❖ 注册会计师未有效执行分析性测试程序,对于银 广夏在2000年度营业收入大幅增长的同时生产用 电的电费却反而降低的情况下没有进一步执行分 析性测试程序。
❖ 上海广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通过虚假确认电视片广告收入 、拍摄费用等虚增利润;
❖ 武汉世贸大厦( 银广夏控股子公司) 通过虚构售房收入等 手段虚增利润;
❖ 芜湖广夏公司虚增利润的手段是多计资本化利息费用、少 计经营费用、多提折旧等;
❖ 在深圳, 被称为发展战略支撑点的广夏投资公司, 实际是 一家空壳公司;
❖ 面对银广夏2000年度生产卵磷脂的投入产出比率 较1999年度大幅下降的异常情况,注册会计师既 未实地考察,又没有咨询专家意见,而轻信银广 夏管理当局声称的“生产进入成熟期”,出具无 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2012124_银广夏财务舞弊事件

2012124_银广夏财务舞弊事件

银广夏财务舞弊事件银广夏事件是资本市场上最广为人知的造假事件。

银广夏投资者的巨额损失,又引发了股民要求建立证券市场民事诉讼和赔偿机制的呼声,银广夏案也被称为“中国证券民事赔偿第一案”。

2006年12月21日,公司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利用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解决中小股民诉讼问题的议案》,决定向特定股东转增15435023股,特定股东按照人民法院的生效法律文书代公司向中小股民诉讼原告支付赔偿股份,而这批股份按照公司2007年5月27日公告所称已经于5月25日完成过户。

这也表明,银广夏事件从东窗事发到完成民事赔偿经过了漫漫征途即将收尾。

银广夏事件是上市公司中财务造假的一个典型案例。

银广夏事件始末:1999年底至2000年初,为了夸大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业绩,达到增资配股的目的,时任天津广夏(集团)公司财务总监的董博,在原银广夏董事、财务总监、总会计师兼董事局秘书丁功民的指令和原银广夏董事局副主席兼总裁李有强的同意下,在采取虚构进货单位、虚假购入萃取产品原材料、伪造销售发票、进出口报关单、银行进账单等手段的同时,又指使时任天津广夏萃取有限公司总经理的阎金岱伪造萃取产品生产纪录,阎便让天津广职工刘文军、李东、郑娟等人伪造萃取产品原料入库单、产品出库单等,由董博编入天津广夏公司1999年度财务报表中。

其中,制作虚假萃取产品出口收入2.39亿元,后该虚假财务报表经深圳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后,并人银广夏年报,导致银广夏向社会发布虚假净利润1.28亿元。

2000年底至2001年初,时任天津广夏董事长的董博在丁功民的授意、李有强的认可下,伪造虚假出口销售合同、银行汇款单22笔,共计2.45亿元,以及销售发票、出口报关单等5笔,共计4.76亿元,并继续采取1999年度造假手法,虚做萃取产品出口收入7,24亿元,导致银广夏向社会发布虚假净利润4.18亿元。

2001年5月,李有强承诺2001年中期利润分红资金由天津广夏承担。

银广夏公司审计案例33页PPT

银广夏公司审计案例33页PPT
银广夏公司审计案例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Thank you

“银广夏”审计案例

“银广夏”审计案例

全国M P A c c 教学案例库案例编号:案例名称:“银广夏”审计案例适用课程:《审计理论与实务》知 识 点:风险导向审计理论与实务关 键 词:银广夏 审计 案例案例摘要:该案例首先对银广夏财务造假事件进行简要叙述,以便使用者对案例形成初步的整体印象。

之后的正文包括银广夏公司基本情况、案件发端、案件调查及处理三个部分,分别对银广夏公司历史变迁、生产状况、财务造假事件的披露及调查处理过程进行描述。

提供单位: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案例作者:李亚如编写时间:2009年3月31日全国M P A c c 教学案例库“银广夏”审计案例“银广夏”事件2001年8月,《财经》杂志发表“银广夏陷阱”一文,银广夏虚假财务报告事件被曝光。

之后,中国证监会迅速组织力量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认定: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自1998年至2001年期间,累计虚构销售收入10亿多元,虚增利润7.7亿多元,而天津广夏在造假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

从原材料购进到生产、销售、出口,天津广夏伪造了全部单据,包括采购材料合同、购货发票、银行汇款单、出口销售合同等。

负责银广夏审计业务的深圳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及其签字注册会计师,违反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为银广夏出具严重失实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最终,参与造假者受到法律惩处。

一、银广夏公司基本情况 银广夏全称是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6月17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交易代码000557)。

公司上市之初,主营业务是软磁盘生产和销售,但该行业竞争十分激烈,每生产一张磁盘就要亏损2美分,因此公司走上转型之路。

此后,银广夏每年均在为维持10%的净资产收益率而奔忙,项目换了一个又一个,从软磁盘生产以后,银广夏进入了全面多元化投资的阶段。

1996年年报称银广夏已经“成功地由创立之初的三家软磁盘生产企业的单一产业公司发展为拥有27家全资、控股子公司和分公司的跨行业实业公司”,到2000年更发展成有40余家参股、控股公司的庞杂规模,从牙膏、水泥、海洋物产、白酒、牛黄、活性炭、文化产业、房地产,到葡萄酒和麻黄草,大部分项目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盈利水平始终貌不惊人,每次都仅是维持在10%净资产收益率的配股生命线上方而已。

银广夏-审计案例分析

银广夏-审计案例分析
这样,董博虚构天津广夏萃取产品出口收入23 898.60万 元。
2. 2000年的造假过程 2000年没有在虚构原材料供货方。据董博称,依旧是
接受丁功民的指示,伪造了虚构出口销售合同、银行汇款单、 销售发票、出口报关单以及德国诚信贸易公司支付的货款进 账单,同时,同样指使天津广夏职工伪造了虚假财务凭据。
一直以来,有关银广夏公司的正面报道颇多,公司在有关 萃取产品销售、发张和进一步投资的公告方面,给人民的 印象是信息披露及时、全面。这些给社会各界留下了良好 的印象,严重误导了公众包括注册会计师。在这种情况下, 很少有人对银广夏公司的财务报告产生怀疑,注册会计师 无疑也是收到同样的心理影响,在当时的情况下对公司的 财务报告给予了肯定。”
2001年8月7日,《财经》杂志发表《银广夏陷阱》(以 下简称《陷阱》)一文披露,银广夏利润赖以实现,以及其神 话得以延续的秘密武器在于萃取技术和利用该技术进行的生产 销售活动,而所谓的萃取技术和萃取产品是“不可能的产量、 不可能的价格、不可能的产品”。
《陷阱》发表后,社会舆论一片哗然。2001年8月8日,三 大证券报同时刊登《证监会正式立案稽查银广夏公司事件》。 文中称:“就银广夏公司涉嫌造假的事件,中国证监会已于8 月3日针对此事正式立案稽查,并于8月5日派稽查组抵达银 川。”据调查,发现以下事实:
银广夏公司1998—2001年间共计虚增利润77 156万元, 其中,1999年虚增17 781万元,2000年虚增56 704万元,从 原料购进到生产、销售、出口等环节,公司伪造了全部单据, 包括销售合同、发票、银行票据、出口报关单和所得税免税文 件等。
具体的造假过程包括: 1. 1999年的造假过程 天津广夏的董事长董博承认,1999年11月,他接到广夏财务 总监丁功民的电话,要求他将每股利润做到0.8元。董博便进 行了相应的计算,得出天津广夏公司需要制造多少利润,进而 根据这一利润,计算出天津广夏需要多大的产量、多少销售量 以及购入多少原材料等数据。

财务造假经典案例

财务造假经典案例

经典审计案例之一:“银广夏”上市公司造假案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银广夏)是1993年经宁夏回族自治区体改委和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批准,采用社会筹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是宁夏首家上市公司,1994年6月17日,银广夏A股(股票代码:000557)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上市6年内公司的资产总额从1.79亿元增至24.3亿元,股本从7400万股扩张至50526万股,税后利润增长率达540%,具备了成为中国未来大蓝筹股的潜力。

这是自治区确定的中药现代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生态建设先进企业经营;高科技中药制药生产、销售;动植物养殖、销售;食品、日用化工品生产、销售;房地产开发、销售;餐饮业、酒店业;葡萄酒的生产、销售(建成3.24万亩酿酒葡萄种植基);公司采用多项高新技术治理沙漠,在沙漠治理及生态农业方面的卓越成绩受到党和政府、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赞誉,获得多项荣誉。

江泽民主席称赞银广夏不但治了沙,改善了生态环境,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做了一件大好事,开创了我国企业治沙的先河,在西部大开发中打响了头一炮。

胡锦涛副主席赞扬说:你们是西部大开发的先行者。

曾因其骄人的业绩和诱人的前景而被称为“中国第一蓝筹股”。

(是指具有稳定的盈余记录,能定期分派较优厚的股息,被公认为业绩优良的公司的普通股票,又称为"绩优股")这只股票是1999年12月30日股价开始启动,至2000年4月19日已涨至35.83元。

次日实施了优厚的分红方案10转增10后,即进入填权行情,2000年12月29日完全填权并创下37.99元新高,折合为除权前的价格75.98元,较一年前启动时的价位上涨440%。

复权后股价更是高达340元。

2001年8月,媒体对银广夏会计报表造假进行了全面报道,据财政部、证监会、中注协的调查表明,银广夏从1998年至2001年期间,累计虚增销售收入104962.6万元,少计费用4945.34万元,导至虚增利润77156.7万元,其中1998年虚增利润1776.1万元,1999年虚增利润17781.86万元,2000年虚增利润56704.74万元,2001年上半年虚增利润894万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