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面与天气

合集下载

锋面系统与天气学案

锋面系统与天气学案

锋面系统与天气学案摘要:在气象学中,锋面系统是指不同气团之间形成的边界区域,常常伴随着天气变化。

本文将介绍锋面系统的定义、分类及其对天气变化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天气学知识分析锋面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一、介绍锋面系统是气象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指的是不同气团交汇的边界区域。

气团是指在气象学中以某种特定的温度、湿度和气压为特征而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空气体。

当不同气团相遇时,由于其不同的性质,会形成一个锋面系统。

二、分类根据不同的气团性质和运动方式,锋面系统可以分为冷锋、暖锋、和锋。

1. 冷锋:冷锋是冷空气团在边界区域内向前推进的锋线。

冷空气团通常比周围的暖空气团较重,而且冷空气在相对静止的大气环境中下沉,导致较高的气压。

冷锋通常伴随着雷暴、降水和明显的温度下降。

2. 暖锋:暖锋是暖空气团在边界区域内向前推进的锋线。

暖空气团通常比周围的冷空气团较轻,而且暖空气在相对静止的大气环境中上升,导致较低的气压。

暖锋通常伴随着持续的降水和气温上升。

3. 不稳定锋:不稳定锋是两个不稳定气团相遇形成的锋线。

不稳定气团指的是温度和湿度差异较大的气团。

不稳定锋常常会引发严重的天气现象,如暴风雨、龙卷风等。

三、锋面系统对天气的影响锋面系统对天气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影响:1. 降水:锋面系统在形成过程中常伴随着降水。

当冷锋与暖锋相遇时,由于气团的不稳定性,容易形成降水。

这种降水通常比较持续而且强度较大。

常见的天气系统---锋面系统与天气

常见的天气系统---锋面系统与天气

课堂小结
黑色三角冷冰冰, 降温下雨刮大风。
冷锋
符号半圆暖融融, 连续降水锋前成。
暖锋
三角半圆线居中, 阴雨连绵缓慢行。
准静止锋
8
暖锋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方向移动的锋
暖锋的移动方向 暖锋降水在锋前
锋前
锋后
冷气冷团气团
暖气暖团气团
受暖锋影响天气
暖锋
B
A哈尔滨
C
✓过境前: 冷气团控制,天气晴朗、气温低、气压高
✓过境时: 连续性降水或者雾
✓过境后: 暖气团控制,天气转晴、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常见天气系统
冷锋、暖锋天气对比
天气示意图
天气实例
夏季暴雨、冬季寒潮、 北方冬春季节沙尘暴、 一场秋雨一场寒
一场春雨一场暖
气团位置 过境时 过境后
冷气团在锋下,暖气团在锋上
都会出 现阴天、降水等天气现 象,降水主要集中在冷气团一侧
多晴朗天气
准静止锋
(1)概念: 冷暖气团势力相当或者受到高大地形 的阻挡,使锋面来回摆动的锋
(2)天气: 阴雨连绵
一、锋面的形成
1.气团: 位于对流层下部,在水平方向的一定 范围内,物理属性(如温度、湿度、 稳定度等)相对均匀的大团空气。
冷而重
暖而轻
冷气团
暖气团
性质:气温低、气压高、 密度大
性质:气温高、气压低、 密度小
只受单一气团控制时,气团内部物理属性稳定, 天气多晴朗为主
2.锋: 锋面与锋线统称为锋
符号
冷锋
暖锋
锋前进方向 冷气团运动方向 雨区位置 降水主要集中在锋后或附近
暖气团运动方向 降水主要集中在锋前或附近
过境前 暖气团控制,T高、P低、晴朗 冷气团控制,T低、P高、晴朗 天 气 过境时 降温、阴天、下雨、刮风、降雪 连续性降水或者雾 特 征 过境后 冷气团控制,T 、P 、天气转晴 暖气团控制,T 、P 、天气转晴

锋面与天气

锋面与天气

重/难/突/破 1.看锋面坡度
利用示意图判断锋面类型
冷气团运动速度快,冷气团势力强大时,形成的冷锋锋面坡陡; 暖气团运动速度慢,暖气团势力强大时,形成的暖锋锋面坡缓。
2.看雨区范围及位置
不论冷锋还是暖锋,降水都主要在冷气团控制范围内。 3.看冷气团运动方向
若冷气团的运动只有向暖气团一个方向,说明冷气团势力强, 应为冷锋;若冷气团遇到暖气团时有回转运动,则说明暖气团势力 强,为暖锋。
角度Ⅱ.影响我国的准静止锋与天气
试/题/调/研 (2014 上海卷)北半球西风气流受青藏高原阻挡,分为南北两支, 冬季,西风气流南移,其南支气流沿青藏高原南缘向东移动,带来 暖湿气流。读图,回答 3~4 题。
3.在我国,南支暖湿气流与北方南下冷空气势均力敌,相持
不下,从而在昆明与贵阳之间形成( A )
D.乙图中锋面过境后狂风大作,出现短时雷暴天气
2.我国东部受甲图锋面影响时会出现的天气是( C )
A.长江下游伏旱
B.华北平原春旱
C.东北寒潮
D.江淮梅雨
解析 第 1 题,根据图中信息和所学锋面系统知识判断,甲图 中冷气团向暖气团移动,暖气团被迫抬升,形成冷锋。 乙图中暖 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形成暖锋,所以甲图中锋面过境后出现降 温,气压升高,晴朗天气,乙图中锋面过境后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天气晴朗,B 项正确。第 2 题,冬、春季节我国北方的寒潮、沙尘 暴,以及夏季北方的暴雨,都是冷锋造成的。
重/难/突/破 利用图中低压槽的方位判断锋的类型
一般来说,无论是北半球还是南半球,低压中心偏东侧的低压 槽处分布有暖锋,偏西侧的低压槽处分布有冷锋。
角度Ⅳ.变式图中锋的类型判断
试/题/调/研 8.下图为探空气球 10 天中在低空随气流漂移路线图,图中数 字所指的黑点为每天相同时刻的气球位置。图中①②两点间近地面 可能受( B )

锋面系统与天气PPT课件

锋面系统与天气PPT课件

例:下图是北半球某地区近地面天气模式
示意图。读图回答①—③题。
①m地的风向是(A )
A.西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东北风
D ②此时m、n两地的一般天气状况是( ) A.m、n两地都晴 B.m、n两地都有雨 C.m地有雨,n地晴 D.m地晴,n地有雨 第25页/共28页
③下图中,正确反映该天气系统过境期间,
第11页/共28页
合作探究: 锋面气旋的判读
下图为北半球的锋面气旋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问题:

低压


1、图中A、B、C、D四地中,目前在冷气团控
制下的A是、_D_____,在暖气团控制下的B是、_C______。
2、在图中画出A、C两地的风向。
第12页/共28页

低压

3、甲处和乙处的由于两侧气团性质不同形成了不同的锋
冷锋、暖锋过境前、中、后天气的特点。
冷锋过境
暖锋过境
过境前
过境中
过境后
气温高,气压 阴天、大风、降温、 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冷锋 低,天气晴朗 降雨、降雪等天气 天气转晴
暖锋
气温低,气压高, 天气晴朗
多连续性降水
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天气转晴
第1页/共28页
锋面分类
冷锋
暖锋
概念
冷气团主动移 向暖气团
暖气团主动移向 冷气团
降水区
集中在锋后
主要在锋前
天 过境前 气温高,气压低, 气温低,气压高,

天气晴朗
天气晴朗
特 过境时 阴天、大风、降温、 多有连续性降水

降雨、降雪等天气
过境后 气温降低,气压
升高,天气转晴

锋面系统与天气教案

锋面系统与天气教案

锋面系统与天气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锋面系统的概念、类型及特点。

2. 使学生掌握锋面系统与天气的关系,能预测天气变化。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锋面系统的概念及分类2. 锋面系统的特点3. 锋面系统与天气的关系4. 锋面系统的观测与预报5. 实例分析:我国常见的锋面系统及天气现象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锋面系统的概念、类型、特点及与天气的关系。

2. 难点:锋面系统的观测与预报,实例分析。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锋面系统的概念、类型、特点及与天气的关系。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我国常见的锋面系统及天气现象。

3.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进行锋面系统的观测与预报。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五、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锋面系统的图片、示意图、案例分析等。

2. 实物模型:锋面系统模型。

3. 天气预报软件:用于实践操作。

4. 学习材料:相关书籍、文章、案例。

5. 黑板、粉笔:用于板书。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天气预报,引导学生关注锋面系统。

2. 讲解:讲解锋面系统的概念、类型、特点。

3. 案例分析:分析我国常见的锋面系统及天气现象。

4. 实践操作:使用天气预报软件,进行锋面系统的观测与预报。

5.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6.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课后总结锋面系统与天气的关系,并进行实例分析。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观察学生对锋面系统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课后作业:1. 总结锋面系统与天气的关系。

2. 分析我国常见的锋面系统及天气现象。

3. 实践操作:尝试预报未来几天的天气,关注锋面系统的变化。

九、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分析其对锋面系统的掌握程度。

3.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天气预报软件上的操作能力。

锋面系统与天气教案

锋面系统与天气教案

锋面系统与天气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锋面系统的概念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2. 培养学生观察天气现象,分析天气变化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气象知识的兴趣,培养其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1. 锋面系统的定义及分类2. 锋面系统的形成与移动3. 锋面系统与天气的关系4. 常见天气现象与锋面系统的关系5. 实例分析:我国常见的锋面系统及天气影响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锋面系统的概念、形成与移动,以及锋面系统与天气的关系。

2. 难点:锋面系统的分类及实例分析。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锋面系统的概念、形成与移动,以及锋面系统与天气的关系。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我国常见的锋面系统及天气影响。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察和分析结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近期的天气图,引导学生关注锋面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2. 新课导入:讲解锋面系统的定义、分类及形成与移动。

3. 案例分析:分析我国常见的锋面系统及其带来的天气影响。

4. 小组讨论:让学生观察最近的天气现象,分析其与锋面系统的关系。

5.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天气变化,学会运用锋面系统知识分析天气现象。

六、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锋面系统基本概念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以及他们对天气现象与锋面系统关系的分析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习题,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际天气案例。

七、教学资源:1. 天气预报视频:展示不同锋面系统带来的天气变化。

2. 天气图:提供近期我国的天气图,方便学生观察锋面系统的移动和影响。

3. 气象知识手册:作为课后阅读资料,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气象学。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锋面系统的概念、分类及形成与移动。

2. 第二课时:分析锋面系统与天气的关系,讲解我国常见的锋面系统及天气影响。

常见天气系统知识点总结

常见天气系统知识点总结

常见天气系统知识点总结一、锋面与天气:1.气团与锋:气团: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

如冰洋大陆气团、冰洋海洋气团、极地海洋气团、极地大陆气团、热带海洋气团、热带大陆气团、赤道气团等。

当某地受某单一气团影响时,其天气是比较稳定的,且和该气团的性质相一致。

锋:冷暖空气相遇时二者的交界面叫锋面,锋面向冷气团一侧倾斜;锋面与地面相交的线称为锋线;锋面和锋线统称为锋。

当某地受到锋的影响时,常会出现云、大风、降水等天气变化。

2.锋的类型与天气:(1)冷锋与天气:v 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锋面向暖气团一侧移动。

v 移动速度一般较快。

v 过境前受暖气团影响,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

v 过境时易出现云雨( 雪)大风,降水往往出现在冷锋锋线之后。

v 过境后受冷气团影响,天气转晴,气温下降,气压增高。

v 我国一年四季均有冷锋现象,尤其冬半年常见。

v 我国冬季的寒潮、夏季北方暴雨、春季沙尘暴都是由于冷锋影响造成的。

(2)暖锋与天气:v 暖气团主动移向冷气团,锋面向冷气团一侧移动。

v 移动速度较慢。

vv 过境时易出现连续性降水或雾,降水往往出现在暖锋锋线之前。

v 过境后受暖气团影响,天气转晴,气温上升,气压下降。

v 在我国出现频率低于冷锋,主要见于东北及长江中下游。

(3)准静止锋与天气:v 冷暖气团势均力敌,或遇地形阻挡,较长时间在一个地区摆动。

v 易造成阴雨连绵的天气。

v 我国初夏长江中下游的梅雨、冬季云贵地区的华西秋雨就是由于准静止锋的影响造成的3.锋的图形表示方法:二、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及其天气:1.部分基本概念:低压与高压:指气压分布状况;低压:中心气压低于四周;高压:中心气压高压四周。

气旋与反气旋:指低压区和高压区的气流状况。

低压区气流运动形式称为气旋;高压区气流运动形式称为反气旋。

低压槽:由低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

高压脊:由高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2.低压和气旋:水平方向:北逆南顺;垂直方向:中心气流上升;低空辐合-高空辐散天气:云雨天气举例:台风3.高压和反气旋:水平方向:北顺南逆;垂直方向:中心气流下沉;低空辐散-高空辐合天气:晴朗少雨天气举例:我国夏季伏旱、秋季秋高气爽、冬季寒潮等天气三、等压线分布图的阅读:(锋面气旋的阅读)v常见天气系统v 过境时易出现连续性降水或雾,降水往往出现在暖锋锋线之前。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常见的天气系统】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常见的天气系统】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常见的天气系统】考点一锋面与天气1. 气团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的空气。

根据气团的性质可分为气团和气团。

2. 锋面特征(1) 锋面是一个狭窄倾斜的过渡地带,锋面上侧一定是团,下侧为团。

(2) 锋面两侧温度、湿度、气压差异很大。

(3) 锋面附近天气变化剧烈。

3. 锋面与天气(1) 冷锋与天气过境后气压,气温降低,天气过境时常出现天气,雨区:为主过境前单一气团控制,温暖(2) 暖锋与天气过境后气温,气压,天气过境时可能形成降水或天气,雨区:主要在锋前过境前单一气团控制,低温(3) 准静止锋与天气①特点:冷暖气团势力相当,锋面移动幅度。

②天气:降水强度小,多形成降水。

1. 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的对比冷锋暖锋准静止锋主气冷气团强,暖气暖气团强,冷气势均力敌要区别团势力团弱团弱移动方向冷气团的移动方向暖气团的移动方向来回摆动雨区位置大部分在锋后锋前延伸到锋后很大范围雨区范围小中大图示锋图简图雨区天气特征过境前单一暖气团控制,晴朗、温暖、气压低单一冷气团控制,低温、晴朗、气压高暖气团平衡抬升或爬升,形成持续性降水过境时常出现大风、雨雪、降温等天气现象连续性降水和雾过境后天气转晴、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冷气团控制)天气转晴、气温上升、气压下降(暖气团控制)天气实例我国大多数降水天气,北方夏在我国出现得较少,大多伴随江淮地区的梅雨季节;贵阳冬半年“天无三日晴”季的暴雨,冬春季节的大风、沙暴、寒潮着气旋出现。

春秋季一般出现在江淮流域和东北地区,夏季多出现在黄河流域(1) 冷气团和暖气团都是一个相对概念,是和该气团到达地区的温度相比而言的,所以不要认为冷气团温度一定低,而暖气团温度一定高。

(2) 锋面处冷暖气团交会,暖气团上升而容易产生降水,但不一定所有的锋面处都产生降水。

当锋面上的暖气团比较干燥时,就不能形成降水。

如我国北方春季的沙尘暴天气。

2. 我国东部锋面雨带的移动规律(1) 锋面类型①北进过程主要是暖锋,②南退过程主要是冷锋,③6月江淮流域主要是准静止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锋面与天气【考点命题规律分析】[考点趋势剖析]考点分析命题趋势锋面天气系统是高考必考内容,江苏地理卷每年都一组试题考查锋面天气系统的;其他课标卷考查的频率较大,主要考查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的判断及天气,以选择题和综合题的形式出现,难度系数为0.65左右根据对近5年来对这个考点考查的统计,该考点常以气压场分布图,气候要素变化图,天气变化文字描述等图文材料为命题的切入点,题型灵活多样,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考点分层透析]【典型例题】(2015·全国卷Ⅱ,4、5,8分)2013且7月30日,我国西北某地出出沙尘暴,图Ⅰ示意该地当日14时-24时气温、气压随时间的变化、据些完成⑴~⑵题。

⑴强沙尘暴经过该地时间段是A.16时-17时B.17时-18时C.18时-19时D.19时-20时⑵与正常情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该地A.气温水平差异减小B.水平气压梯度增大C.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D.大气逆辐射减弱【图形解读】【解析】第⑴题,由图中信息知,强沙尘暴经过该地时,气温降低、气压升高,与冷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气温、气压变化情况相似,可推断导致强沙尘暴的天气系统为冷锋,读图可以看出18时-19时气温、气压变化最剧烈,因而判断强沙尘暴经过该地时间段是18时-19时。

第⑵题,强沙尘暴由冷锋天气系统造成。

正常情况下,当强沙尘暴经过时,冷锋两侧的冷、暖气团之间的气温和气压差异较大,导致该地气温水平差异增大,水平气压梯度增大,风力增大,形成强沙尘暴;其次,强沙尘暴天气会导致天空飞沙蔽日,类似于乌云满天的情况,对太阳辐射削弱多,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少,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大气逆辐射增强。

【答案】⑴C ⑵B冷锋暖锋准静止锋概念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移动的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方向移动的锋冷暖气团势力相当,使锋面来回摆动的锋相同点气团位置:冷气团密度大,在锋下;暖气团密度小,在锋上;锋面附近气温、气压等差异大,风力大倾斜方向:锋面向冷气团一侧倾斜气团势力冷气团强,暖气团弱暖气团强,冷气团弱势均力敌移动方向冷气团的移动方向暖气团的移动方向来回摆动锋前锋后暖气团在前,冷气团在后冷气团在前,暖气团在后锋面倾角较大较小小雨区位置锋前锋后均有,以锋后为主锋前延伸到锋后很大范围雨区范围小中大锋图简图天气图雨区图过境前天气单一暖气团控制,温暖晴朗单一冷气团控制,低温晴朗单—气团控制,天气晴朗过境时天气暖气团被冷气团抬升,常出现阴天、下雨、刮风、降温等天气现象暖气团沿冷气团徐徐爬升,冷却凝结产生连续性云雨暖气团平衡抬升或爬升,形成持续性降水过境后天气冷气团替代了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骤降,天气晴朗暖气团占据了原来冷气团的位置,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单—气团控制,天气晴朗天气实例我国大多数降水天气,北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季节的大风、沙暴、寒潮,“一场秋雨一场寒”我国南方地区的“一场春雨一场暖”华南“清明时节雨纷纷”;江淮地区的梅雨季节;贵阳冬半年“天无三日晴”[考点规律揭秘]冷锋与暖锋的判断技巧1.根据锋的符号来判断若天气形势图中出现符号,则表示冷锋,且有三角锯齿的一侧是锋前,也是锋的移动方向;若出现符号,则表示暖锋,且有半圆形的一侧是锋前,也是锋的移动方向。

2.根据冷、暖气团运动方向来判断若冷气团的运动只有向暖气团一个方向,说明冷气团势力强,应为冷锋;若冷气团遇到暖气团时有回转运动,则说明暖气团势力强,为暖锋。

3.根据锋面坡度来判断冷气团运动速度快,冷气团势力强大时,形成的冷锋锋面坡度较大;而暖气团运动速度慢,暖气团势力强大时,形成的暖锋锋面坡度较小。

4.根据雨区范围及位置来判断不论冷锋还是暖锋,降水都主要在冷气团控制范围内。

5.根据气温、气压的变化来判断【提示】确定锋面雨带的位置,关键是理解好“锋前”和“锋后”中的“前”和“后”的含义。

“前”“后”既相对于锋面移动的方向而言,也相对于锋线(锋面与地面的交线)而言。

【示例】(2015·浙江绍兴、金华联考)读下列天气系统示意图,回答⑴~⑵题。

⑴下列关于两图中各地天气的描述正确的是A.A处气压高于C处B.A地风力大于B地C.C处的降水范围远大于D处D.B地气温一般低于D地⑵关于上图两天气系统与我国某地的天气现象,阐述正确的是A.图甲所示天气系统比图乙所示天气系统更易出现雷暴雨天气B.我国夏季登陆的台风多与图甲所示天气系统有关C.我国长江中下游的梅雨天气多由乙图所示天气系统造成D.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多与图乙天气系统有关【解析】第⑴题。

结合锋面与地面夹角、云系分布和比例尺知,甲、乙两图天气系统分别为暖锋和冷锋,A处气压低于C处;由于A地气压梯度较小,风力小于B地;结合比例尺知C处的降水范围远大于D处;B地位于冷锋锋前,气温一般高于D地。

第⑵题,雷暴雨为强对流天气,暖锋中部可能出现;台风与低压系统有关;梅雨为准静止锋控制下的天气;我国北方夏季暴雨与冷锋有关。

【答案】⑴C ⑵D【考点经典试题训练】[3年高考真题](2015·江苏地理,9、10,4分)下图为2015年5月1日14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读图回答1~2题。

1.该日,下列地区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是( )A.江苏大部分地区遭受冻害B.重庆发生滑坡泥石流C.青海大部分地区普降暴雨D.浙江沿海受台风袭击2.图中锋面系统过境前后,江苏天气变化与下列图示相符的是( )(2014·江苏5、6,4分)下图是2014年4月30日20时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虚线范围内出现沙尘天气,其中最易发生沙尘暴的地点是A.甲B.乙C.丙D.丁4.锋面过境时,M地可能出现的天气变化是A.气温升高,出现降水B.气温降低,天气转晴C.风力增强,出现降水D.风力减弱,天气转阴5.(2014·山东文综·T9·4分)下图为甲地所在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P1和P2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地经度相同。

此后,来自乙地的气团使甲地的天气发生明显变化。

造成此次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是A.气旋B.反气旋C.冷锋D.暖锋6.(2014·浙江文综,37(3))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一下图为云贵两省部分区域及相邻地区略图。

材料二图中准静止锋是我国自然地理的重要分界。

下表为图中安顺和昆明的气候统计数据。

安顺(海拔1392 m) 昆明(海拔1891 m)月份12 1 2 12 1 2 平均气温(℃) 6.5 4.3 5.8 8.2 8.1 9.9 降水量(mm) 17.6 23.0 24.2 11.8 15.8 15.8 降水日数(d) 11.2 16.5 15.4 3.8 4.4 4.67.(2013·江苏地理,25,3分)图是2013年5月15日14:00欧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甲、乙、丙、丁四地天气状况及其成因的描述,可信的有(双选题)A.甲地阴雨,受冷锋影响 B.乙地降雨,受暖锋影响C.丙地晴朗,受反气旋影响 D.丁地强风,受上升气流影响[创新预测试题]一、选择题(2015·大庆模拟)2015年2月21日,黑龙江省中北部地区普降大雪,省内多条高速公路封闭,给人们出行带来严重影响。

据此完成1~2题。

1.形成此次降雪的近地面天气系统是2.该天气系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副热带高压势力强B.亚洲高压势力强C.东南季风势力强D.印度低压势力强(2015·山东滨州3月模拟)下图a为北半球某区域近地面图,图b示意沿甲乙线的气压变化,图c示意沿丙丁线的气压变化。

据此回答3~4题。

3.关于图示区域可能出现的天气系统,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沿甲乙线出现冷锋 B.沿甲乙线出现暖锋C.沿丙丁线出现冷锋 D.沿丙丁线出现暖锋4.未来几天,乙地将要经历的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A.天气转晴,气压升高B.连续阴雨,气温升高C.风和日丽,湿度降低 D.狂风暴雨,气温降低(2015·长沙长郡中学月考)安徽省某中学气象兴趣小组,根据亚欧大陆局部地区等压线分布形势图,探究该省秋末冬初天气变化状况。

据此完成5~6题。

5.根据上图,学生绘制了四幅安徽省天气要素变化图,最接近实际状况的是6.该气象兴趣小组预报了安徽省未来两天天气状况,其预报结果最可能出现的是A.皖北地区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危险等级较高B.皖南地区可吸人颗粒物空气污染指数增加C.皖北地区雨过天晴,农作物易受低温冻害影响D.江淮地区出现狂风、暴雨、冰雹等强对流天气(2015·湖北省重点高中高三期中联考)读下图,回答7~8题。

7.此锋面形成的季节多在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8.此时贵阳附近的天气特征是A.阴雨连绵B.晴空万里C.大雪纷飞D.暴风骤雨(2015·苏锡常镇四市调研)2015年1月华北地区多次出现雾霾天气,下图是该区域1月15日—16日的空气质量分布图。

读图完成9~10题。

9.该时段区域内有一次明显的锋面活动,推测16日11时锋线的大致位置A.甲线附近 B.乙线附近C.丙线附近 D.丁线附近10.有关下列地区污染物浓度变化的原因,正确的是A.A地因在冷空气源地附近,风力强,污染物浓度下降B.B地因吹偏南风,湿度上升,污染物浓度将升高C.C地因位于锋后,盛行上升气流,污染物浓度升高D.D地因冷暖空气相遇,挤压聚集,污染物浓度升高(2015·黄山市第一次质检)2012年3月30日受冷空气活动影响,我国北方地区出现了沙尘天气。

下图是某时刻地面气压(百帕)分布图。

读图完成11~13题。

11.图中甲乙两地此刻的气压差值有可能是A.40百帕B.45百帕C.50百帕D.55百帕12.图示时刻A. 乙和丙两处都盛行下沉气流B.E地和丁地风向相反,风力丁地小于E地C.甲处气流上升,乙处出现暴风雪D.丙处气流下沉,丁处正遭受台风侵袭13.研究发现,沙尘暴在许多生态系统形成和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是抵抗全球变暖的幕后英雄。

理由是①沙尘的洲际运动携带的多种营养成分是浮游植物生长必不可少的肥料和物质基础②海洋浮游植物在光合作用时,吸收二氧化碳方面的作用并不亚于陆地植物③沙尘暴所携带的碱性沙尘可以中和大气中的酸性物质,大大降低酸雨的酸性④沙尘暴把细小却包含养分的尘土携上3000米高空,穿越大洋,形成新的陆地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二、综合题9.(2014杭州七校联考)下图为东亚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图(单位Hpa),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⑴甲地气压值为___________。

⑵乙、丙两地风力更大的是______,判断理由:________________。

⑶未来48小时内,丙地将经历一次明显的天气变化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