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房率、容积率、公摊系数

合集下载

一般得房率多少才算正常

一般得房率多少才算正常

一般得房率多少才算正常文章摘要:一般购房者在买新房的时候都会很关注得房率的委托,而得房率这个数据太高会导致公共设施缺失,太低了购房者实际使用面积又少得可怜,那么一般得房率多少才算正常呢?得房率是指可供住户支配的建筑面积与每户建筑面积之比。

一般正常情况下多层的建筑物得房率为88%,高层的建筑物得房率为72%,而办公楼为55%。

1、多层住宅:得房率一般为88%-95%,公摊系数为5%-12%。

2、小高层板楼住宅:得房率一般为85%-88%,公摊系数为12%-15%。

3、高层板楼住宅:得房率一般为78%-85%,公摊系数为15%-22%。

4、高层台楼住宅:得房率一般为75%-78%,公摊系数为22%-25%。

影响得房率的因素1、建筑类型不同类型的小区建筑类型也就不相同,得房率自然就不相同。

虽然得房率直接影响到买房的实际使用面积,更与房屋性价比息息相关,但购房者千万不要一味地追求得房率,得房率太高,虽然算下来购买房屋的性价比越高,但是入住之后才会体会到其中的不便。

2、公摊面积影响得房率的直接要素就是公摊面积的巨细,而公摊面积是分摊的共有修建面积的简称,即指各产权一起占有或一起运用的共有修建面积,包含电梯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过道、值勤警卫室、为整幢楼效劳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修建面积等。

3、楼层一般来讲,楼层越高、楼层构造越杂乱,公摊份额也就越高。

再来看看板楼和塔楼,如果是南北通透户型的板楼,“得房率”一般在80%以上,户型由于方正也容易充分利用。

多层住所的话,还能省了电梯、供水设备间等公共部位。

塔楼构造能够完成一梯多户,但是“得房率”一般仅为75%,由于除了电梯井、配电机房等都算作公摊外,一层多户的规划方法也致使空间难以有用利用。

4、其它因素除了修建形状,单个开发商会经过别的方法提升“得房率”,在不额定添加公摊的程度的情况下,从户内规划方面尽量扩展运用面积,即是半关闭阳台和大飘窗。

得房率是怎么算的?买新房怎样看得房率?

得房率是怎么算的?买新房怎样看得房率?

得房率是怎么算的?买新房怎样看得房率?导读:本文介绍在房屋买房,面积分类的一些知识事项,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得房率直接影响到买房的实际使用面积,更与房屋性价比息息相关。

新房的得房率通过什么途径可以得知呢?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什么是得房率?怎么计算?得房率是套内建筑面积与建筑面积的比值,是衡量实际使用面积大小的标准之一。

例如:小明买了一套房,建筑面积100川,套内建筑面积为83川,那么得房率就是83/100*100%=83%。

二、得房率跟购房者有啥关系?1、得房率影响实际使用面积的大小公摊面积与得房率息息相关。

公摊系数是公摊面积与套内建筑面积的比值,而得房率=1-公摊系数。

公摊系数越大,得房率越小,你的房屋实际使用面积越小。

2、得房率影响房屋性价比得房率越高,房屋的性价比越高。

但得房率不是越高越好。

公摊面积包括楼梯、走廊、电梯、楼梯井等,如果公摊面积太小,会使公共区域拥挤不堪如果购买的是塔楼,一梯十多户的公摊如果太小,势必会影响正常出入,居住舒适度将大大降低。

目前市场上约定俗称的得房率标准,要求高层建筑得房率不低于70%多层建筑得房率不得低于75%得房率应有个合理的限度,并不是越高越好。

购房者不应盲目追求高得房率,当超过合理的限度时,一定要注意辨别是以牺牲居住品质为代价换来的,还是在设计上有所突破。

三、新房的得房率怎么看?新房的得房率,一般在户型图或者楼盘宣传中,不会直接展示给购房者。

实际去看房时,销售人员会告知得房率有多少。

另外,还有两种方法可以算出得房率:1、楼盘“一房一价表”上看相关数据在售楼处,尤其是期房的项目,会有“一房一价表”,表上会标着单价、朝向、户型、楼层数、建筑面积和套内面积等。

根据公式现场算出得房率,做到心中有数。

2、住建委网站上查询相关信息新房楼盘的建设,需向住建委报备。

住建委网站上有详细的信息,包括建筑面积、车位比、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周边配套、建设程序等。

以北京为例,具体操作步骤:打开“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网站,在首页点击“房屋管理”,在“房屋交易”中的“新建商品房项目”下搜索你想查询的楼盘信息,找到在售楼栋信息,点击“查看信息”,查看“建筑面积” 和“套内面积”。

高层建筑建筑面积公摊

高层建筑建筑面积公摊

高层建筑建筑面积公摊高层建筑面积的公摊公摊面积=建筑面积-实用面积所谓的公摊系数,也就是房屋的得房率。

得房率标准如下:高层塔楼住宅(75%——78%),公摊系数为(22%——25%)高层板楼住宅(78%——85%),......................小高层板楼住宅(85%——88%)多层住宅(88%——95%)得房率=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面积)÷建筑面积你用100%减去得房率就是公摊系数(1)建筑面积一般定义房屋建筑面积系指房屋外墙(柱)勒脚以上的各层的外围水平投影面积,包括阳台、挑廊、地下室、室外楼梯等。

商品房建筑面积由套内建筑面积(包括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和阳台建筑面积之和)和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每幢楼内的公用建筑面积,例如大堂、公用楼梯等)组成。

(2)使用面积房屋的使用面积,指房屋单元平面中为生活起居所使用的净面积之和。

计算使用面积时,在1987年实施的《住宅建筑设计规范》中有一些特殊的规定:跃层式住宅中的户内楼梯按自然层的面积总和计入使用面积;不包含在结构面积内的烟囱、通风道、管道井均计入使用面积;内墙面装修厚度均计入使用面积。

(3)居住面积房屋的居住面积是指房屋平面中直接供住户生活使用的居室净面积之和。

所谓净面积就是要除去墙、栏等建筑构件所占有的水平面积(即结构面积)。

(4)分摊面积公用建筑面积是指由整幢楼的产权人共同所有的整幢楼公用部分的建筑面积。

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是指每套(单元)商品房依法应当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

他们的关系及计算公式: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分摊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建筑面积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公用建筑面积=整幢建筑的面积-各套套内建筑面积之和已作为独立使用空间(如租售的地下室、车棚、人防工程地下室)的建筑面积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公用建筑面积/各套套内建筑面积之和净面积:实用面积,是指建筑面积扣除公摊面积及墙体柱体所占用的面积之后的净使用面积,俗称地砖面积。

建筑面积、套内面积、公摊面积、容积率以及土地使用面积的关系

建筑面积、套内面积、公摊面积、容积率以及土地使用面积的关系

建筑面积、套内面积、公摊面积、容积率以及土地使用面积的关系土地使用面积和建筑面积房本上建筑面积是80.28 但是土地使用面积上是14.64 ,土地使用面积14.64是该栋商品占地面积分摊到各户的面积,就是说该栋房屋占地面积分摊到你家里的就是14.64平方。

土地证上的土地使用面积一般是你的房屋建筑面积除以总层数得出的占地面积。

理解为一般多层每层的同一号房屋如302室和402室建筑面积应该相近也就是说同一号的房屋都是占用着相同的土地面积(如你所说80.28平米那么每户的平均占用土地的面积就是14.64平米)基本就是这个意思但准确的说就比较繁琐了还要涉及墙体厚度公用分摊面积等等。

其中,高层点式住宅公摊面积较小。

在设计过程中,有的过道面积偏长、设备间面积偏大,公摊系数可能在40%左右,这也是很平常的事情。

故在买房时一定要看它的得房率!建筑面积是房子所有的面积加一起,包括墙体的占地面积。

使用面积是除去墙体面积和楼道、电梯等公摊面积以后房内的净面积。

建筑面积=使用面积+公摊面积从这个公式中可以看出公摊面积直接影响建筑面积的大小公摊面积包括楼梯间、电梯间、外墙、设备间等。

砖混结构公摊系数为13%左右。

框架结构的公摊面积比砖混结构多电梯间、过道及设备间。

套内面积/使用面积/建筑面积?一般情况下,我们说的使用面积指的就是套内面积。

销售面积一般指的都是建筑面积。

商品房销售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公摊)套内建筑面积由以下三部分组成:1、套(单元)内的使用面积;2、套内墙体面积;3、阳台建筑面积。

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建筑面积。

套内房屋使用面积(GB/T 17986.1-2000 B1.2) 为套内房屋使用空间的面积,以水平投影面积按以下规定计算:a.套内房屋使用面积为套内卧室、起居室、过厅、过道、厨房、卫生间、厕所、储藏室、壁橱等空间面积的总和。

b.套内内部楼梯按自然层数的面积总和计入使用面积。

浅析商品房得房率的影响因素

浅析商品房得房率的影响因素

浅析商品房得房率的影响因素随着商品房市场的发展,开发商在房屋销售的过程中对公摊面积做文章,使得商品房买卖市场上的纠纷呈上升趋势,每个购房者都会关注商品房的得房率,而公摊面积的多少直接影响商品房的得房率,使得商品房的公摊面积界定和计算成为一个争议的焦点。

本文对商品房的各项面积释义计算方法进行概述,并分析了商品房得房率的影响因素,给购房者以借鉴。

关键词:得房率、公摊面积、套型总建筑面积1 引言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化和城镇居民住房的社会化、商品化,商品房买卖市场空前繁荣,消费者习惯按建筑面积买房,而套型总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公摊面积。

但是,由于建筑面积计算的复杂性和专业性,购房者很难知道自己买的房子面积公摊系数有多少,有没有被开发商兑水。

很多人对于影响商品房建筑面积的和公用建筑面积没有太多的了解,甚至有的人把他和住宅小区中的公共配套设施混为一谈。

因此有必要对商品房的各项面积,做一些了解,对影响商品房面积的公摊面积进行一些探讨。

本文对建筑套型的各项面积的定义以及计算规定进行解析,并对商品房的得房率影响进行分析。

2 概述在了解商品房的得房率的影响之前,先对商品房的几个建筑面积概念及其计算方式进行简单解析。

2.1套内面积《住宅设计规范》中对套内面积的解释,是指房间实际能使用的面积,不包括墙柱等结构构造的面积,即不包含阳台面积和墙体面积。

套内面积即是一般所说的“地砖面积”、“地毯面积”。

《房产测量规范》中,套内建筑面积=套内面积+套型阳台面积+套型墙体面积。

2.2公摊面积“公摊面积”是可以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的简称。

公摊面积是指由整栋楼的产权人共同所有的整栋楼公用部分的建筑面积。

公用建筑面积分为可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即公摊面积)和不可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

公用分摊建筑面积是指每套(单元)商品房依法应当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基本总结出公用建筑面积中可以分摊的建筑面积有:大堂、公共门厅、走廊、过道、电(楼)梯前厅、楼梯间、电梯井、电梯机房、垃圾道、管道井、水泵房、消防通道、交(配)电室、值班警卫室等,以及为整幢服务的公共用房和物业管理用房以及其他功能上为该建筑服务的专用设备用房;套与公用建筑空间之间的分隔墙及外墙(包括山墙),为墙体面积水面投影面积的一半。

得房率多少合适?如何计算得房率?

得房率多少合适?如何计算得房率?

得房率多少合适?如何计算得房率?导读:本文介绍在房屋装修,注意事项的一些知识事项,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大家都知道购房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需要大家详细的了解关于购房需求等一些小常识。

不知道大家了解得房率多少合适呢,每个人可以享受的购房面积和指标,应该如何计算比较适合呢,如何计算得房率呢,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的介绍关于得房率的一些小常识,让大家了解关于关于购房的详细内容,一起来看看相关的内容介绍。

得房率多少合适?1、一般情况下,多层住宅的得房率最高,基本控制在85~90%,小高层得房率约80~85%,高层一般在75~80%,办公楼为55~60%。

2、得房率:是指可供住户支配的面积(也就是套内建筑面积)与每户建筑面积(也就是销售面积)之比。

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面积。

销售面积(也称套型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俗说"公摊面积")。

3、得房率是买房比较重要的一个指标。

计算房屋面积时,计算的是建筑面积,所以得房率太低,不实惠;太高,不方便。

因为得房率越高,公共部分的面积就越少,住户也会感到压抑。

一般,得房率在80%左右比较合适,公共部分既宽敞气派,分摊的面积也不会太多,比较实惠。

4、得房率并非越高越好,得房率和公摊面积有着直接联系,与小区的相关配套密不可分,如果得房率过高,相对的公共部分的面积就会越少,那么就有可能会影响到楼梯的宽度、大堂的舒适度、电梯间的数量等,所以楼盘的得房率也需要一个度。

如何计算得房率?1、得房率:是指可供住户支配的面积(也就是套内建筑面积)与每户建筑面积(也就是销售面积)之比。

套内建筑面积=套内墙体面积+套内使用面积+阳台建筑面积。

销售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分摊得公用建筑面积。

一般多层的建筑物得房率为88%,高层的建筑物得房率为72%。

2、得房率是买房比较重要的一个指标。

计算房屋面积时,计算的是建筑面积,公共部分的面积就越少,住户也会感到压抑。

房地产开发专业术语(面积类)

房地产开发专业术语(面积类)

房地产开发专业术语(面积类)1、建筑面积住宅的建筑面积是指建筑物外墙外围所围成空间的水平面积,如果计算多、高层住宅的建筑面积,则是各层建筑面积之和。

建筑面积包含了房屋居住的可用面积、墙体柱体占地面积、楼梯走道面积、其他公摊面积等。

2、使用面积住宅的使用面积,指住宅各层平面中直接供住户生活使用的净面积之和。

计算住宅使用面积,可以比较直观地反应住宅的使用状况,但在住宅买卖中一般不采用使用面积来计算价格。

计算使用面积时有一些特殊规定:跃层式住宅中的户内楼梯按自然层数的面积总和计入使用面积;不包含在结构面积内的烟囱、通风道、管道井均计入使用面积;内墙面装修厚度计入使用面积。

计算住宅租金,都是按使用面积计算。

3、公用面积住宅的公用面积是指住宅楼内为住户出入方便、正常交往、保障生活所设置的公共走廊、楼梯、电梯间、水箱间等所占面积的总和。

开发商在出售商品房时计算的建筑面积存在公共面积的分摊问题。

4、实用面积是指“建筑面积”扣除公共分摊面积后的余额。

5、居住面积住宅的居住面积是指住宅建筑各层平面中直接供住户生活使用的居室净面积之和。

所谓净面积就是要除去墙、柱等建筑构件所占有的水平面积(即结构面积)。

一般作为衡量居住水平的面积指标。

6、套内面积俗称“地砖面积”。

它是在实用面积的基础上扣除了柱体、墙体等占用空间的建筑物后的一个内容空间的概念。

动既有章可循,也有利可图,吸引居民和机构投资住房租赁市场。

7、公摊面积商品房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主要由两部分组成:1.电梯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设备室、公共门厅和过道等功能上为整楼建筑服务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筑面积;2.各单元与楼宇公共建筑空间之间的分隔以及外墙(包括山墙)墙体水平投影面积的50%。

8、辅助面积辅助面积是指住宅建筑各层中不直接供住户生活的室内净面积。

包括过道、厨房、卫生间、厕所、起居室、贮藏室等。

9、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将建筑物整栋的公用建筑面积除以整栋楼各套套内建筑面积之和,得到建筑物的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

房地产的基础知识总结

房地产的基础知识总结

房地产的基础知识总结房地产的基础知识总结总结是对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等方面情况进行评价与描述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发扬成绩,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

那么你知道总结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房地产的基础知识总结,欢迎阅读与收藏。

房地产的基础知识总结1一、房地产的概念▲房地产的含义房地产具体是指土地、建筑物及其地上的附着物,包括物质实体和依托于物质实体上的权益。

又称不动产,是房产和地产的总称,两者具有整体性和不可分割性。

包括:a) 土地b) 建筑物及地上附着物c) 房地产物权注:房地产物权除所有权外,还有所有权衍生的租赁权、抵押权、土地使用权、地役权、典当权等。

▲房地产业与建筑业的区别房地产业是指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及维修、装饰、服务等多种经济活动的具有高附加值的综合性产业,它与建筑业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建筑业从事勘察、设计、施工、安装、维修等生产过程,它的生产结果是建筑物或构筑物。

房地产业是发包方,建筑业是承包方,房地产业归属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多种服务的第三产业,建筑业归属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属第二产业。

▲房产、地产两者间的关系及差异房产指各种明确了权属关系的房屋以及与之相连的构筑物或建筑物;地产是指明确了土地所有权的土地,既包括住宅或非住宅附着物的土地(以及各地段),又包括已开发和待开发土地。

我国的地产是指有限期的土地使用权。

房产与地产之间存在着客观的、必然的联系,主要包括几个方面:a) 实物形态上看,房产与地产密不可分;b) 从价格构成上看,房产价格不论是买卖价格还是租赁价格都包含地产价格;c) 从权属关系看,房产所有权和地产所有权是联系再一起的。

差异包括几个方面:a) 二者属性不同;b) 二者增值规律不同;c) 权属性质不同;d) 二者价格构成不同。

二、房地产的特征▲房地产的自然特征a) 位置的固定性;b) 使用的耐久性;c) 资源的有限性;d) 物业的差异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得房率、容积率、公摊系数
进入楼市,众多买房人就碰到“得房率”这个问题,“得房率”又称“使用率。

一般来讲,得房率高就意味着房屋设计经济、实用、不浪费,对购房者来说,购买相同的建筑面积,实际可占有、使用的面积就大些。

如今都是百姓投资买房,设计者务必设身处地为其精打细算。

在达到使用功能完善的基础上不要无谓地浪费面积。

只要不影响业主正常的出入及公共设施的使用,适当地增加总套内面积,减少分摊至每户的公用面积,总能受到购房者的青睐。

房屋得房率高所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对于工薪阶层而言,同样的使用面积,不仅意味着购买成本降低,而且后续办证、按揭费用及一次性的物业维修基金、每月的物业管理费都会相应减少,而室内的使用舒适度却丝毫不会降低。

但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如果说一套房子的得房率是100%,那么这套房子肯定是没有楼梯、走道的“空中楼阁”。

所以,我们看公用面积的多少,首先得看它合理不合理。

一般来说,楼内每增加一个功能,它的得房率自然会下降几个百分点。

一幢楼房总少不了楼梯间、过道、公共门厅、外墙、设备房等,这些部位占用的面积即是公用建筑面积,将分摊到每户面积中,得房率的高低正是由公用建筑面积比例的大小决定的。

近年来,人们选择住宅除了面积的要求外,还离不开对功能的要求。

楼市流行的一梯两户、高挑大堂、室内车库、宽敞的楼梯以及电梯、文化休闲设施都要以牺牲一定的得房率来获得。

为了更好的满足众多购房者的公共利益,华城世界的得房率可以高达90%,这是目前为止在市内没有的!
什么是容积率?
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

绿化率较高,容积率较低,建筑密度一般也就较低,发展商可用于回收资金的面积就越少,而住户就越舒服。

这两个比率决定了这个项目是从人的居住需求角度,还是从纯粹赚钱的角度来设计一个社区。

华城世界的容积率低至1.07.而绿化则高达35%。

如何计算公摊面积?
根据《商品房销售面积计算及公用建筑面积分摊暂行规定》,商品房按“套”或“单元”出售,商品房的销售面积为套内或单元内建筑面积与应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的总和。

通常情况下,高层建筑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要比多层建筑多一些,分摊到每户的公用面积也会增加。

如何计算公摊面积呢?
分摊的公用面积 = 套内建筑面积 X 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

1. 套内建筑面积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1) 套(单元)内的使用面积,包括卧室、起居室、厅、过道、厨房、卫生间、厕所、储藏室、壁柜等分户门内面积的总和。

a. 跃层住宅中的户内楼梯按自然层数的面积总和计入使用面积;
b. 不包含在结构面积内的烟囱、通风道、管道井均计入使用面积。

(2) 套内墙体面积
新建住宅各套(单元)内使用空间周围的维护或承重墙体,分为共享墙和非共享墙两种。

商品房各套之间分隔墙、套与公用建筑空间之间的分隔墙以及外墙(包括山墙)均为共享墙.
a. 共享墙墙体按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入套内墙体面积;
b. 非共享墙墙体水平投影面积全部计入套内墙体面积;
c. 内墙面装修厚度均计入套内墙体面积。

(3) 阳台建筑面积
a. 原设计的封闭式阳台,按其外围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b. 挑阳台(底阳台)按其底板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c. 凹阳台按其净面积(含挡板墙墙体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d. 半挑半凹阳台,挑出部分按其底板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凹进部分按其净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套内建筑面积 = (1) + (2) + (3) = 套内使用面积 + 套内墙体面积 + 阳台建筑面积。

2. 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整栋建筑物的公用建筑面积除以整栋建筑物各套内建筑面积之和,即为建筑物的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

其中,公用建筑面积由以下两部分组成:
(1) 大堂、公共门厅、走廊、过道、公用厕所、电梯前厅、楼梯间、电梯井、电梯机房、垃圾道、管道井、消防控制室、水泵房、水箱间、冷冻机房、消防通道、变电室、煤气调压室、卫星电视接收机房、空调机房、热水锅炉房、电梯工休息室、值班警卫室、物业管理用房以及其它功能是为该建筑服务的专用设备用房;
(2) 套(单元)与公用建筑空间之间的分隔墙以及外墙(包括山墙)墙体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

公用建筑面积 = 全栋建筑面积 - 全栋各套内建筑面积之和 - 单独具备使用功能的独立使用空间的建筑面积(如地下车库、仓库、人防工程等)。

虽然购房已经成为大部分人的人生必经之事,但是许多购房者对一些细节还不是很清楚,其中公摊面积如何摊就是其中之一。

房屋的公摊面积是购房中最不透明的一项,很多购房者根本搞不清什么是公摊面积?哪些面积要公摊?为什么要有公摊面积?按照许多人的看法是,公摊面积不是自己户内的面积,却要自己付钱,而且长年累月地多交管理费,更令购房者觉得“冤”的是交了钱也弄不清楚哪些公共设施是业主的,哪些公建是开发商的?这些问题无法清楚界定,纠纷也因此而产生。

众所周知,公用建筑面积是住宅建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中花园、走道、大堂等是最常见的公用面积。

公摊面积是分摊公用建筑面积的简称。

它和套内建筑面积之和构成了一套商品房的建筑面积。

在一个楼盘中,公摊面积过大,势必降低房屋的性价比。

那么,公摊面积应该占多大比例呢?
据专业人士介绍,高层楼房的分摊面积要大于多层的分摊面积。

一般来说,高层的分摊系数在0.18~0.26之间,多层的分摊系数在0.11~0.16之间。

分摊系数即整栋建筑物的公用建筑面积除以整栋建筑物各单元套内建筑面积之和。

根据2000年8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房产测量规范》规定,可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为:
1、大堂、公共门厅、走廊、过道、电(楼)梯前厅、楼梯间、电梯井、电梯机房、
垃圾道、管道井、水泵房、消防通道、交(配)电室、值班警卫室等,以及为整幢楼服务的公共用房和物业管理用房以及其他功能上为该建筑服务的专用设备用房;
2、套与公用建筑空间之间的分隔墙及外墙(包括山墙),为墙体面积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

比如一套房子总建筑面积100,公摊面积15,套内建筑面积85,公摊面积+套内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15 + 85 =100)套内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得房率(85 / 100 =85%)一般小高层的得房率在80-85,高层在75-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