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法则:吸引、创造、放任三大定律
因果定律、吸引定律、应得定律、放松定律、13种定律你都知道吗

因果定律、吸引定律、应得定律、放松定律、13种定律你都知道吗因果定律世界上没有一件事是偶然发生的,每一件事的发生必有其原因。
这是宇宙的最根本定律。
人的命运当然也遵循这个定律。
人的思想、语言和行为,都是“因”,都会产生相应的“果”。
如果“因”是好的,那么“果”也是好的;如果“因”是坏的,那么“果”也是坏的。
人只要有思想,就必然会不断“种因”,种“善因”还是“恶因”由人自己决定。
我们必须先注意和明了自己的每一个想法(起心动念)会引发什么样的语言和行为,由这些语言和行为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
吸引定律人的心念(思想)总是与和其一致的现实相互吸引。
比如:一个人如果认为人生道路充满陷阱,出门怕摔倒,坐车怕交通事故,交朋友怕上当,那这个人所处的现实就是一个危机四伏的现实,稍有不慎,就真的会惹祸。
又比如:一个人如果认为这个世界的人很多人都是讲义气的血性之人,那这个人就总会碰到跟他肝胆相照的朋友。
为什么?因为人都是选择性地看世界,人只看得见和留意自己相信的事物,对于自己不相信的事物就不会留意,甚至视而不见。
所以人所处的现实是人的心念吸引而来的,人也被与自己心念一致的现实吸引过去。
这种相互吸引无时无刻不在以一种人难以察觉的,下意识的方式进行着。
人如果能控制自己的心念(思想),使之专注于有利自己的、积极的和善良的人、事、物上,那这个人就会把有利的、积极的和善良的人、事、物吸引到其生活中去,而有利的、积极的和善良的人、事、物也会把这个人吸引过去。
深信定律人如果真正深信某件事会发生,则不管这件事是善是恶、是好是坏,这件事就很可能会发生在这个人身上。
比如一个人深信积极的事物一定会发生在自己身上,积极的事物就真的可能会发生。
所以,要用好的信念,取代不好的信念。
有好的信念是一种福报,想给自己种福,必须建立好的信念。
放松定律人只有在心态放松的情况下,才能取得最佳成果。
任何心态上的懈怠或急躁,都将带来不良结果。
什么心态是最佳心态呢?答案是越清明无念越好!把目标瞄准在你想要的理想人格、理想境界、理想人际关系和理想生活等等东西上,然后放松心态、精进努力,做你该做的,不要老惦记着这些东西什么时候到来,则这些东西的到来有时候能快到令你吃惊;相反,如果你对结果越焦躁,你就越不能得到理想的结果,甚至会得到相反的结果。
自然法则三大定律

自然法则三大定律
自然法则三大定律:吸引定律、创造定律、放任自流定律。
自然法则是宇宙间一切存在和运动固有的、本质的基本法则,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自然法则定律
三大定律:
吸引定律
自主创造定律
放任自流定律
三大本质:
一切的本质都是能量
一切的本质都是振动
一切的本质都是吸引定律在运动
自然法则表现
①自然规律可以离开人的实践活动而发生作用,如日蚀、地震、风雨雷电等;社会规律的作用则是通过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表现出来的。
②自然规律起作用的有效时间比较长,社会规律起作用的有效时间一般要短得多。
③自然规律不直接涉及阶级的利益,不同的阶级、集团都可以利用自然规律为自己服务,只是在利用的目的和方向上才具有一定的阶级性;社会规律则不同,因为在阶级社会中,社会规律大多直接涉及不同阶级的利益,而且对它们的发现和利用也往往是在阶级斗争中实
现的。
由于自然规律不具有阶级性,不直接涉及人们的阶级利益,故反映这种规律的自然科学知识不具有阶级性,也不具有民族性、政治性。
自然法则三大定律包括哪些

自然法则三大定律包括哪些
自然界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系统,我们身处其中,被无数法则所约束。
在这些
法则中,有三条被称为自然法则三大定律,它们是无法被改变或逃避的。
这三大定律分别是:
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基本的法则之一。
简单地说,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
能被毁灭,只能转化形式。
这意味着在任何封闭系统中,总能量始终保持不变。
无论是地球上的物理过程还是宇宙中的星系运行,都遵循着这一定律。
第二定律:熵增定律
熵增定律是热力学中的基本原理,也是自然法则三大定律之一。
简单地说,熵
是系统中无序程度的度量,而熵增定律表明所有封闭系统的熵都会随时间增加。
这意味着系统趋向于更高的无序状态,而不是有序状态。
第三定律:热力学第三定律
热力学第三定律规定了当物体接近绝对零度时,其熵趋于一个固定值,不再发
生变化。
这意味着在绝对零度下,系统的无序程度会达到最小值。
这个定律对于研究低温物理学和凝聚态物理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综合来看,自然法则三大定律包括能量守恒定律、熵增定律和热力学第三定律。
这些定律揭示了自然界中能量和熵的变化规律,深刻影响着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
要想更好地探索自然世界,理解和遵守这些定律至关重要。
自然法则的定义和内容

自然法则的定义和内容自然法则是指规定自然界运行和发展的一系列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是控制和支配整个自然界万物运行和相互关系的普遍规律。
自然法则存在于整个宇宙之中,不受人为控制,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无形约束。
自然法则的三大特点:1.客观性:自然法则是客观存在的客观规律,不受主观意志的影响。
无论人们是否接受,自然法则永远存在并发挥作用。
2.普遍性:自然法则适用于全宇宙的各个领域,是一种普遍适用的规律。
3.必然性:自然法则对自然界中物质和现象的发展有着必然的规律性,不能随意忽视。
即便人类尚未完全了解其中的原理,但它们仍然存在并推动着自然界的发展。
自然法则的内容:1. 引力定律:引力定律由牛顿在17世纪提出,揭示了物体之间相互吸引的规律。
根据牛顿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和距离成反比。
2.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表明了能量守恒的原理,即能量不能被创造或毁灭,只能转化形式。
3. 生物的进化:达尔文的进化论揭示了生物进化的规律,生物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会发生遗传变异和适应。
4. 光的折射:光的折射规律是描述光线通过不同介质时的方向改变的物理规律。
5. 地质变迁:地球的构造和地质变迁也受到各种自然法则的影响,包括板块构造理论和地质循环等规律。
结语自然法则的定义和内容涵盖了自然界中众多的规律和原理,我们人类应当尊重自然法则、遵循自然法则,并通过学习和研究不断深化对自然法则的认识,以更好地适应和利用自然界的规律。
自然法则不断推动着世界的发展和变化,我们应当珍视与之和谐共处的机会。
自然法则三大定律内容是什么意思

自然法则三大定律内容是什么意思
自然法则是指自然界内在的、普遍的规律和规定。
为了更好地理解自然界的运行,人们提出了许多相关的理论和定律。
其中,自然法则三大定律指的是“质量守
恒定律”、“运动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在任何封闭系统中,系统内的总质量始终保持不变,质量不
会自行减少或增加,只能通过物质传递或转化来改变。
这一定律是自然界内在的基本规律之一。
运动定律
运动定律是由英国物理学家伽利略和牛顿提出的,其中最著名的是牛顿三定律。
第一定律是惯性定律,指出物体会保持在匀速运动或静止状态,除非受到外力作用。
第二定律是力的加速度定律,描述了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第三定律是作用与反作用定律,指出任何作用力都会有一个相等大小、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是指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能量可以在不同
形式之间转化,但总能量始终保持恒定。
这一定律指导着自然界中各种能量交换和转化的过程。
综合以上三大定律的内容,可以看出它们揭示了自然界内在的基本规律和有序性。
质量守恒定律告诉我们物质不会自发减少或增加;运动定律说明了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能量守恒定律则揭示了能量在自然界中的守恒和转化过程。
这些定律对于科学研究和生活实践都具有深远的意义,是我们理解自然世界和探索科学奥秘的重要基础。
自然法则三大定律内容是什么

自然法则三大定律内容
自然法则是宇宙中普遍存在的规律和原则,它们支配着整个宇宙的运行。
在自然界中,存在着许多定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自然法则的三大定律。
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法则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
它规定了在一个封闭系统内,能量是不会减少或增加的,而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
简单来说,能量无法创造也无法毁灭,只能转化形式。
这一定律适用于所有能量形式,包括动能、势能、热能等。
第二定律:熵增定律
熵增定律是自然法则中另一个重要的定律。
它指出了在一个封闭系统中,熵(混乱度)的总量永远会增加,而不会减少。
熵是描述系统无序程度的物理量,也可以理解为系统的混乱程度。
按照熵增定律,系统总是趋向于更高的熵状态,即趋向于更大的混乱度。
这一定律解释了为什么自然界中出现了各种不可逆的过程,如热传导、自发拓展等。
第三定律:热力学第三定律
热力学第三定律是自然法则中与热力学相关的定律。
它规定了在绝对零度下,系统的熵值为零。
绝对零度是温度的零点,也是热力学上的极限。
根据这一定律,任何系统在绝对零度下都会达到最低的能量状态,其熵值为零。
热力学第三定律对于研究低温物理和热力学性质有着重要意义。
以上就是自然法则中三大定律的内容。
这些定律揭示了宇宙中能量转化、混乱度增加以及温度趋向绝对零度等重要规律,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提供了基础理论支持。
在探索自然规律的过程中,我们不断认识和理解这些定律,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
什么是“自然法则”?

什么是“自然法则”?一、自然法则的推导自然法则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们是人们在不断的观察自然现象、反复实验之后得出的结论。
举个例子,万有引力定律就是由牛顿通过多次实验和运算,得出来的其中之一自然法则。
牛顿观察到一个苹果由树上掉下来,他自然而然产生了想法:为什么不是苹果向上跑了,而是向下掉落呢?他通过不断的实验和观察,考虑到地球的质量和吸引力等因素后,才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二、自然法则的分类1. 生物学中的自然法则生物学是关于生命和生物系统的科学,其研究范围包含人类、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广泛的生物。
生物学中的自然法则包括:遗传规律、代谢规律、生长与发育规律等。
2. 物理学中的自然法则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运动、能量转化以及物质与能量之间的关系的一门科学。
物理学中的自然法则包括:万有引力定律、牛顿第一、第二定律等。
3. 化学中的自然法则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化学中的自然法则包括: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速率规律、气体通用气体定律等。
三、自然法则的应用自然法则不仅仅是学术界探究的领域,也可以应用到生活的各个领域中。
比如在工程方面,根据牛顿三定律,我们能够更好地设计建筑结构;在医疗方面,根据生物学法则,我们能够更好地治疗疾病。
四、自然法则的启示自然法则的存在,告诉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科学现象和规律。
这些规律可能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难直接观察到,但是在我们遇到一些问题时它们可以给我们提供思路和方法。
比如我们借鉴物理学中的机械原理,可以用杠杆原理来解决闸门和背包等等一些问题。
总之,自然法则是我们认识和探究自然世界的一种形式。
不断发现和利用自然法则,才能更好地发展科技,推动文明进步。
自然法则之吸引定律

自然法则之吸引定律一年以前,我的生活彻底崩溃了,我把自己累得精疲力竭,我的父亲也突然去世了,我的人际关系也一团糟了。
那时,我还不知道在这最大的绝望之中将要来临的是上天最大的礼物。
我瞥见一个伟大的秘密。
我开始追踪这个秘密的历史渊源。
这个秘密曾被埋藏,这个秘密令人觊觎,这个秘密遭到封锁...我简直不敢相信,那些知道这个秘密的人,他们都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
柏拉图,莎士比亚,牛顿,遇过,贝多芬,林肯,爱默生,爱迪生,爱因斯坦。
我想把这个秘密分享给这个世界,我开始搜寻那些现在还在世的知道这个秘密的人。
一个接一个,他们出现我的面前...Bob Proctor:这个秘密,能给你任何你想要的东西...幸福,健康,财富。
Dr Joe V itale MsCD.:你可以拥有、去做、或成为任何你想要的。
John Assaraf:我们能拥有我们所选择的任何东西。
而不管这个目标有多大。
Bob Proctor:你想住什么样的房子?Loral Langemeier:你你想成为百万富翁吗?Bob Proctor:你想经营什么事业?Marie Diamond:你想有更多的成功吗?Bob Proctor:你到底想要什么?Rev.Dr.Michael Beckwith:我看到很多奇迹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
财务上的奇迹。
身体康复的奇迹,心理康复的奇迹,感情修复的奇迹...Jack Canfield:这一切的发生是因为知道如何运用这个秘密。
这就是生活的大秘密。
秘密,就是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切解答。
--爱默生Bob Proctor:现在,你可能坐在那里猜想这个秘密到底是什么。
我来告诉你我是怎样理解这个秘密的。
我们都受一个威力无穷的自然力量支配。
我们都被同一个规律指导着。
宇宙中的自然规律是如此的精确,以至于我们可以运用这些规律来建造宇宙飞船而毫无困难。
我们可以把人们送到月球。
也可以把着陆时间精确到秒的几分之一。
不论你是在印度,还是在澳大利亚,纽西兰,还是在斯德哥尔摩或伦敦,或者多伦多,或者蒙特利尔,或者纽约…我们都受同一种力量支配,一个规律支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法则是什么?(转载)自然法则是无所在无所不在,至小无内至大无外,统御宇宙一切万有的隐性秩序。
其作用范围是竖穷三际,横遍十方,覆盖一切的时空界域:无始无终,无边无际。
它是宇宙的驱动程式、宇宙的运行规律、宇宙的游戏规则。
它界定了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内在联系与互动关系。
它界定了”力”的关系: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自然法则的三大定律:吸引定律Law of Attraction自主创造定律Law of Deliberate Creation放任自流定律Law of Allowing自然法则的三大本质:一切的本质都是能量Everything is about energy一切的本质都是振动Everything is about vibration一切的本质都是吸引定律在运动Everything is about Law of Attraction信念没有对错,同频吸引-创造实相的信念(转载)这个宇宙,并不是一个你对我错,或我对你错的二分世界,只能二选一。
因为吸引定律让每一个人都是”对”的。
你相信什么,你就会创造什么;你创造什么,你就会看见什么;你看见什么,就会回过头来证明自己原先的想法是”对”的……你的信念总是自我证明的,你所不相信的总是自我证伪的。
你的信念总是创造实相(事实)回过头来支撑自己,自己是对的。
吸引定律说:同频共振,同质相吸。
创造定律说:你得到你所聚焦的。
所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想法形成不同的信念,不同的信念创造不同的实相,不同的实相都各自回过头来证明自己原先的想法是对的。
这就是为什么,大家都各执一辞,言之凿凿地向别人强调:”我说的是真的,我是有事实依据的,我是有统计数据的……我是有证据的!”。
其实,在吸引定律之下,每个人都是对的,因为每个人都能够找到事实依据支撑自己的想法。
其实,我的对不会使你变成错,你的对也不会使我变成错。
因为,我们各自创造不同的实相,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在吸引定律底下,宇宙可以同时容纳不同并且互相矛盾的实相并存并行!吸引定律让我们每个人,住在同一个地球上,活在不同的世界里……这就是吸引定律在玩的把戏。
过去如此,现在如此,未来也如此……吸引定律-宇宙的驱动程序(转载)宇宙已经内建了解决动力与轨迹的驱动程式,它是物质底层自动化运作的根据,这物质底层的秩序就叫做吸引定律。
自动化的意思是:只要对于你想要的东西聚焦并且调和能量,做到一致性与稳定性,你要的东西就会向你移动,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与你交会(Rendezvous)。
任何刻意争取的行动都不是必要,只要心血来潮(也就是灵机一动,收到源头给你信号的时候)的时候乘风而起,御风而行(Gone with the flow)就可以了这种自足动力是物质底层内建的,来自同频同质的东西先天上就是会共振相吸,所以外力的强加不但不是必要的,有时候反而会构成干扰。
这就是为什么《与神对话》里面说到要“放手由他”(Let Go and Let God)就是这个意思,也就是要符合放任定律!创造-宇宙没有意外(转载)1.创造是什么?创造就是带入经验。
有意识地,选择性地,只把自己要的带入经验,叫作自主创造。
无意识地,把自己要的不要的都混杂在一起带入经验,叫作默许创造。
2.创造是什么样的一个过程?把需要的人事物时空,以正确的组合排列牵引到位,让所要得以带入经验的一个过程。
需要的人事物时空,以正确的组合排列牵引到位,佛家叫作:因缘和合。
并且,必要的条件一个都没有少,佛家叫作:因缘具足。
因缘具足才能发生,才能成事。
所以说,宇宙里没有意外。
能量层面发生的事-转化为现实(转载)一切的发生,都需要两样东西,一个是动力,另一个是轨迹。
一切的发生,都必须有能量驱动,驱动必要的人事物时空;而且所有必要的人事物时空,必须以特定的组合排列,走到一起。
否则不可能成事。
否则所发生的必然是另一个样子。
要做到力度恰好,序列恰巧,其精确程度非人力所能够调控与操纵。
所以,一切在物质层面刚要发生的,其实已经在能量的层面发生过了。
一切在物质层面刚要开始的,其实已经在能量的层面完成掉了。
所以宇宙里是没有意外的,所有的意外,只是无意中,不知不觉地聚焦在所要(或所不要)的默许创造罢了!外在世界是内在世界的反应-自我创造和默许创造(转载)外在世界是内在世界的倒影与反映……发生在你身上的事,事先已经在你内心中发生过一遍了。
你所经验的,都是你曾经带着情绪想过的,否则不会发生……分别是你是自觉地想(自主创造)还是不自觉地想(默许创造),吸引定律都同样地作用到你的身上。
意外的惊喜表示你不自觉地想了你要的,意外的挫败表你不自觉地想了你不要的,就这么简单而已。
外在世界与内在世界只是一体的两面而已。
以意念创造用行动收割借肉身体验你最大的创造力不在于肉体,而在于意念……所以,当你想要通过肉体的行动,迫使一些事情发生,你会发现到阻力重重,并且事倍功半。
物质的最底层是能量,而意念本身也是能量,从能量的层面下手,就是从最底层去改变整个实相。
一切都那么的轻松自然,省事不费力。
行动,只有出自与意念调和一致的时候,才是具有创造力的;当行动与意念背道而驰的时候,当你从匮乏的感觉源点出发的时候,你所采取的行动都是徒劳无功的。
只有能量调和一致的时候,行动才是具有生产力的;当能量自我抵触的时候,行动是没有生产力的。
所以,在调和能量之后再采取行动,你就会一路顺风;在调和能量之前就采取行动,你就会困难重重。
行动,是享受过程中自己喜欢的部分的一种方式。
行动的主要目的不是用来创造,而是用来收割……收割意念创造的成果。
然后用你的肉身,来慢慢咀嚼它的甘美,享受自己的造物。
行动是身体的作为,造作。
用行动创造,就是希望通过身体做出某些动作,就能够带来自己想要的结果。
我们并没有排除行动作为创造的其中一项工具,我们只是说,行动不是最决定性的关键因素。
因为物质只是能量的外延,而行动只是意念的外延。
当你还没有调和能量,你采取的行动通常都是徒劳无功的。
当你调和好能量,你会接收到灵感在适当的时候采取适当的行动,去收割你的造物。
你会采取很精准经济的行动,而不是盲目庞杂的行动。
创造是先在能量的层面完成了,才到物质的层面收割。
能量的层面完成了再行动则左右逢源,如有神助;能量的层面完成之前就躐等冒进则左支右绌,碰壁处处。
创造的核心在意念,在能量。
行动和显化只是意念和能量的外延,属于创造的下游与末端。
你所愿和你所信-都会实现,专注你想要的(转载)当你只是聚焦在你想要的,宇宙就对你说:如你所愿!As you wish!当你总是聚焦在习惯相信的,宇宙就对你说:如你所念!As you believe!当所愿与所念合一,你总是得到所要的,毫无例外。
当所愿与所念分离,你却会得到你想得比较多的。
而通常我们想得比较多的,是信念而不是意愿。
因为信念是我们”习惯总是这样想”,是相对稳定而顽固的,而意愿往往被信念层层围绕,突围不出来……所以,当你总是想你所要的,你会得到;当你总是想你不要的,你也会得到!不管你怎样想,你都对,因为吸引定律让每一个人都是对的。
唯心唯物-主观客观(转载)主观是成形中的客观,客观是显化了的主观。
主观与客观只是一体的两面,不可分割。
这是一,不是两个独立存在的东西,所以说:不二法门,就是这个意思。
主观的意念,与客观的物质,会互相转化。
能量与物质,只是同一个宇宙源能的不同面向与显象。
你所持续聚焦的,都会转化成物质,并且终将在肉身的层面体验它。
唯心论与唯物论都各执一词,其实心物不二,互相转化。
放任定律-享有终极自由的终极关键(转载)放任定律说:如果我要享有自己的自由,我就必须放任别人享有他们自己的自由。
如果一个人不相信吸引定律,他就无法相信创造定律;如果一个人不相信创造定律,他就不可能相信放任定律。
每一个定律是下一个定律的基础。
每一个人创造自己的实相,没有任何人能够未经邀请而擅自闯入他人的经验造案,没有任何人能够强塞不要的经验给另一个人。
就算是表面上看起来的迫害勉强,其本质也是出自共振和鸣的自然!吸引定律与创造定律明定了:你所想的就是你所创造的,一切都是还归己身的,一切都是“包含性的”而不是“排他性的”,任何你所聚焦的都会被你的磁场包含进来。
所以,如果你放任别人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其实你就是放任自己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如果你放任别人自由选择他们所要的,你就是放任自己自由选择自己所要的。
反过来说,当你不能够放任别人,你同时也失去自己的自由了!因为,当你不能够放任他人,你必然聚焦在自己所不要的;当你聚焦在自己所不要的,你必然会吸引来自己所不要的!只有放任,你才能够纯然地聚焦在自己所要的,进而吸引来自己所要的。
所以,放任定律是一个人享有终极自由的终极关键,因为它是和创造定律是密切相关的,而创造定律是和吸引定律是密切相关的。
这三大定律构成了自然法则不可分割的三位一体。
放任的定义放任,即是放手由他,任由他。
放任即是放下想要操纵、控制他人与环境的欲望(控制外在的世界的欲望),让自然法则照着自己的方式走,而不施加人为的干预或插手。
放任就是允许自己做回自己,也允许别人做回别人。
保持透明当你体察四周人们的能量、想法和感受,仍然可以保持宁静而安住于自己的能量中,可谓之「透明」。
当你透明,你可以与各种人自在的相处。
即使周围的能量与你不太调和,你都可以试着欣赏其正面意义,发掘前往更高的道途。
你不需要创造完美的环境、消除一切负面因素或离群索居,才能获得灵性成长。
你在此学习立于地球各式能量中,成为你的大我。
即使周围的人们与你不同调,你依然能够成长、发现心中的爱。
你的强健来自于从一切负面情境的历练,从内在发掘自己的力量和方向。
看看你此刻的环境,是否围绕在让你不舒服的人或能量当中,把他们视为教导你变成透明,提供你灵性成长的机会。
何种情绪能量是你最难与之和平共处的:愤怒、挫折、焦虑、不耐、伤心、抱怨、迂腐、固执、冷漠、无力感、怠惰、迷惘、消极、无助、穷困、操纵或支配?这些正是你需要加强透明度的情绪,以增进灵性成长和获取更多能量。
你可以换工作或搬离讨厌的邻居以避开这些能量,不过你依然会吸引来类似能量的人们,直到你学会在其中保持平衡和安住于内心。
一.变成透明,不评断他人的行为变成透明,开始不随他人的作为反应。
当你对别人的行为产生情绪,你对他们的能量就不是透明的。
当你的行为发自平静与明晰而非情绪反应,这将是产生最佳结果的行为。
当他人威胁恐吓或试图控制你时,想象他们不过是一吋高。
如此你还会以相同的方式反应吗?当人们愤怒或挑衅时,把他们看成是小孩子闹脾气,因为他们表现的是小我(their little selves)而非大我。
如果某人表现出非你期待的行为,爱他、接受他而非对他发怒。
你可以藉由练习回想自己以往受困扰的情境,想象自己以爱响应。
例如,想象自己和冤家或拉扯你权力斗争的人交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