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发芽实验1要点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手册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手册[部分]1—1种子发芽实验(一)一、实验内容:种子发芽实验二、器材:(每生)放大镜1个、绿豆种子4粒、塑料盒2个、标签4张、纸巾1块(每组)水1杯、滴管1个三、规范操作要点:按照教材第4页的图和文字所示的方法和要求做实验。
四、操作建议:1、实验前要先观察种子形状,记录下相关的特征和数据,并把它们画下来;2、按照实验计划用标签给种子分组编号;3、要告诉学生隔一段时间就去观察一次,及时做记录。
五、还需要配什么器材:盒子或黑色塑料袋1个、一些潮湿的土壤、(冰箱)。
1—2种子发芽实验(二)一、实验内容:整理分析实验记录的信息二、器材:(每组)实验后发芽的和不发芽的种子、放大镜1个。
三、规范操作要点:略。
1—4蚯蚓的选择一、实验内容:探究蚯蚓生长环境实验二、器材:(每组)长方形扁纸盒2个、蚯蚓10条左右、干土和湿土若干。
三、规范操作要点:1、学生先谈谈对蚯蚓生活环境的了解,做出自己的猜测。
2、分组设计对比实验方案,并验证自己的猜测。
1—6做一个生态瓶一、实验内容:生态瓶的设计和制作二、器材:(每组)做生态瓶的容器1个、半桶水、一些洗净的沙和小石子、一些捕捞工具。
三、规范操作要点:1、讨论建造生态瓶所需的的生物和非生物自然环境。
2、准备材料,做一个生态瓶。
四、操作建议:1、讨论时要考虑生物和非生物的种类、数量、食物和其他关系等。
2、建造好的生态瓶要进行管理和长期的观察、记录。
1—7改变生态瓶一、实验内容:改变生态瓶的生态环境实验二、器材:(每组)已建造好的生态瓶1个、小鱼若干、水草若干、漏网1个。
三、规范操作要点: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其中一个内容进行预测、实验、观察记录和分析。
2—1光和影一、实验内容:研究影子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二、器材:(每组)手电筒1个、4K白卡纸1张、长方体小木块1个、铅笔1枝、尺子1根。
三、规范操作要点:按照教材25页的图和文字所示的方法和要求做实验。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知识要点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知识要点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一种子发芽实验(一)(二)1.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
2.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3. 种子发芽实验采用的是(对比)实验的方法,要能够控制实验的条件,例如:要看水分对种子发芽的影响,不控制的条件为(光、温度、空气、养分),要控制的条件为(一组种子加适量的水,另一组种子保持干燥);要看光对种子发芽的影响,不控制的条件为(温度、水、空气、养分),要控制的条件为(一组种子受到光照,另一组种子不受到光照,放在黑暗的地方);要看温度对种子发芽的影响,不控制的条件为(光、水、空气、养分),要控制的条件为(一组种子放在常温下,另一组种子放在低温下)。
4. 种子发芽阶段需要的养料由(子叶)提供,不需要施肥。
二观察绿豆芽的生长1. 植物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植物生长的环境包括:(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阳光)、(土壤)。
植物生长需要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阳光、土壤。
2. 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3.香蕉树、松树、仙人掌三种植物生活在什么地方?它们的叶同它们生存的环境有什么关系?香蕉树生活在热带,长着宽叶,可以更多的蒸发水来适应炎热。
松树生活在高山上少水,叶子是针状叶,这样可以减少水分蒸发适应缺水,仙人掌生活在沙漠等干旱的地方,叶子是刺状叶,减少水分蒸发,适应干旱。
三蚯蚓的选择1.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2.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要。
3.动植物都会对它们需要的(生存环境)进行选择。
4.请你说出企鹅、青蛙这两种动物各是怎样适应环境的?企鹅生活在寒冷的南极,它们混身长满了厚厚的毛,身上有厚厚的脂肪,这样可以适应寒冷的气候。
青蛙,生活在水里和陆地上,到了秋天,它就会钻到泥土里冬眠,这样它就可以安全的过冬了,来年春天它就会回到地面上来。
四食物链和食物网1.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互相影响的。
《种子发芽实验(一)》优秀教案

《种子发芽实验(一)》教案【教材分析】教材结构:种子发芽实验:讨论种子发芽的条件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种子的发芽实验本课由三个活动组成:(1)提出要解决的问题,(2)讨论用实验证明种子发芽条件的方法,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
(3)设计并制定实验方案。
活动一:提出要解决的问题1、绿豆发芽需要哪些条件?教材提示的“土壤、水分、气温"是学生熟识的,如果给学生更多的空间,还可能提出什么来呢?(空气、阳光、肥料、休眠期……2、改变其中的一个条件,可能会有什么结果?(学生可能会说“种子不能发芽了")!草率吗?也是现实及真实的。
追问:是这样吗,你们有什么依据?你能证明给大家看吗,怎么做呢?这样自然地进入了下一活动。
(科学教师就应该学会追问) 活动二:种子发芽需要那些条件,讨论用实验证明1、明确:(1)只能改变一个条件。
(2)有些条件是便于控制,而有的是难以控制或只能用于观察的。
2、提示学生:研究要围绕一个主题,同时明确研究的方法—-设计实验。
3、如何引导学生有序、全面地思考呢?提出问题--——进行假设—-——设计方案设计并制定实验方案,书本中,提示“光、温度、水等三个条件,适合我们进行实验研究”。
活动三:配备实验装置实验方法和过程,有不少环节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细化和明确。
例如:教材提示把绿豆种子种在纸巾而不是土壤里,为什么要这样改?不改可以吗?教材提示每个盒子种两颗种子,为什么要这样做?具体怎样一步一步地操作?放多少纸巾、怎样折、怎样放、种子怎么种到纸巾里、每个盒子里滴多少水、配备好器材后怎么保管?是可以提示学生在之后的观察活动中应该注意观察哪些内容,怎样观察。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种子的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适宜的温度、水、充足的空气。
2、通过交流实验设计,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制定实验计划的步骤和主要内容,明确对比实验的规则(或方法)。
过程与方法:经历设计绿豆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初步掌握设计对比实验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种子发芽实验,感受实验的乐趣,激发学生对观察实验的兴趣。
种子发芽实验知识点总结

种子发芽实验知识点总结种子发芽实验是生物学中的基础实验之一,通过观察种子在不同条件下的发芽情况,可以了解种子的生长规律、影响因素等知识。
以下是关于种子发芽实验的知识点总结。
一、种子的发芽过程种子的发芽过程包括种子吸水、劣生长和伸长生长三个阶段。
1. 种子吸水种子在湿润的环境下吸收水分,外部壳层开始膨胀,内部胚乳开始活化。
2. 劣生长种子吸收到充分的水分后,胚乳开始代谢活动,分解储藏物质,产生呼吸作用,释放出能量,驱动胚轴伸长,带动种子壳层裂开。
3. 伸长生长伸长生长是指胚轴伸长,带动种子壳层裂开并延伸出新根和新芽。
新根向下生长,便于种子吸取更多的水分和养分;新芽则向上生长,向光源蔓延。
二、影响种子发芽的因素种子发芽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水分、温度、光照、氧气和种子自身的因素等。
1. 水分水分是种子发芽的重要因素,种子吸水后才能开始发芽。
但是,过多的水分会导致种子腐烂,过少的水分则会影响种子发芽,所以适宜的水分含量对于种子发芽至关重要。
2. 温度温度对种子发芽也有着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适宜的温度有利于种子的发芽,而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则会影响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速度。
3. 光照光照对于一些种子的发芽也有一定影响,有些种子需要光照才能发芽,而有些种子则需要在黑暗环境下发芽。
4. 氧气氧气是种子生长发育的必需气体,对于种子的呼吸作用和能量代谢有着重要影响。
5. 种子自身的因素种子自身的品质、种类、存放时间等因素都会对种子的发芽产生影响,如老化、种子外壳的坚硬度、种子的品质等。
三、种子发芽实验的方法进行种子发芽实验是生物学中常见的实验之一,主要通过种子在不同条件下的发芽情况来了解影响因素。
下面是种子发芽实验的一般步骤:1. 准备材料:种子、培养皿、滤纸等2. 准备实验条件:适宜温度、适宜湿度、适宜光照等3. 播种:将一定数量的种子放置在培养皿上4. 实验观察:观察种子在不同条件下的发芽情况,记录种子发芽的时间、比率等数据5.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结果分析,得出结论四、种子发芽实验的意义种子发芽实验是生物学中基础的实验之一,通过对种子发芽情况的观察,可以了解种子生长发育的规律、影响因素等知识,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 了解种子生长发育规律通过种子发芽实验,可以了解种子在不同条件下的发芽情况,从而了解种子的生长发育规律。
实验报告模板种子发芽实验(一)

实验报告模板种子发芽实验(一)实验报告模板:种子发芽实验引言:种子是植物繁衍生长的基础,种子的发芽率直接关系到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种子发芽实验常用于评估种子的质量。
实验目的:本实验目的是通过观察不同时间、不同浓度的激素溶液条件下华北欧芹(Apium graveolens var. rapaceum)种子的发芽情况,了解种子的萌发机制及激素对其影响。
实验材料:华北欧芹种子、25mL醋酸纤维素、1g 6-BA(6-苯基腺嘌呤)、酒精灯、移液器、纱布、显微镜等。
实验步骤:1.将25mL醋酸纤维素溶液加入稠密的草纸或干净的毛巾中,将含有醋酸纤维素的纱布拿出并留意附着在其表面的阻塞物。
2.将甘油溶液分别注入10mL和20mL的两个烧杯中,再向两个烧杯中各注入适量的蒸馏水,使甘油浓度分别为2%和3%。
3.向四个离心管中分别注入约3克的华北欧芹种子,分别加入0.5mL 2%甘油溶液、0.5mL 2%甘油溶液和2mg/L的6-BA溶液、0.5mL 3%甘油溶液和2mg/L的6-BA溶液,0.5mL纯蒸馏水,在28℃下,孵育7天。
4.用医用外科刀在各离心管内浸泡木槌塞的底端间断切断,用双手捏住离心管上端,用力往下轻弹3次。
此时,充分扩散的籽粒将从不可同时塞进去的木槌塞那里径直跑出来。
5.用显微镜观察各离心管种子的发芽情况,统计不同处理组的发芽率并进行比较。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结果,不添加激素的纯蒸馏水组和低浓度甘油溶液组的种子发芽率显著低于添加高浓度甘油溶液组和添加6-BA激素的组。
6-BA激素的添加显著提高了种子的发芽率和活力。
实验讨论:种子的萌发是植物生长的第一步,它对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的影响。
种子萌发需要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养分,生长激素也对种子的萌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实验结果表明,适当的添加激素和高浓度甘油溶液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活力。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种子发芽是复杂的生物学过程,需要适宜的物理和化学条件,并受到激素调节。
种子快速发芽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种子发芽是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其速度和质量直接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发育。
为了提高种子发芽率,缩短发芽时间,本实验旨在研究不同方法对种子快速发芽的影响,为农业生产和园艺实践提供参考。
二、实验目的1. 探究不同处理方法对种子快速发芽的影响。
2. 优化种子发芽条件,提高发芽率。
3. 为农业生产和园艺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 种子:选择生长周期较短、发芽率较高的植物种子,如黄瓜、豆角、辣椒等。
- 实验器具:培养皿、滤纸、水、温度计、定时器等。
2. 实验方法(1)实验分组将种子分为5组,每组50粒,分别进行以下处理:A组:正常发芽组,将种子放入培养皿中,用滤纸吸湿,保持湿润,置于室温下发芽。
B组:温水浸泡组,将种子放入温水中浸泡30分钟,取出后用滤纸吸湿,置于室温下发芽。
C组:低温处理组,将种子放入4℃冰箱中冷藏24小时,取出后用滤纸吸湿,置于室温下发芽。
D组:高温处理组,将种子放入40℃水中浸泡30分钟,取出后用滤纸吸湿,置于室温下发芽。
E组:化学处理组,将种子放入0.1%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30分钟,取出后用滤纸吸湿,置于室温下发芽。
(2)发芽观察记录每组种子的发芽时间、发芽率、发芽势等指标。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发芽时间从实验结果来看,A组(正常发芽组)的发芽时间为5天,B组(温水浸泡组)的发芽时间为3天,C组(低温处理组)的发芽时间为4天,D组(高温处理组)的发芽时间为7天,E组(化学处理组)的发芽时间为6天。
可见,温水浸泡法和低温处理法可以显著缩短种子的发芽时间。
2. 发芽率A组(正常发芽组)的发芽率为80%,B组(温水浸泡组)的发芽率为90%,C组(低温处理组)的发芽率为85%,D组(高温处理组)的发芽率为75%,E组(化学处理组)的发芽率为80%。
可见,温水浸泡法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3. 发芽势A组(正常发芽组)的发芽势为75%,B组(温水浸泡组)的发芽势为85%,C组(低温处理组)的发芽势为80%,D组(高温处理组)的发芽势为70%,E组(化学处理组)的发芽势为75%。
种子萌发的实验报告(3篇)

种子萌发的实验报告(3篇)【导语】种子萌发的试验报告怎么写出亮点?整理了3篇优秀的《种子萌发的试验报告》通用版范文,有规范的开头结尾写法和标准的书写格式。
是您写出深受大家欢迎的综合报告抱负参考模板,盼望对您有所关心。
【第1篇】种子萌发的试验报告一、做试验1.材料工具(1)常见的种子(如:绿豆黄豆)40粒。
(2)有盖的罐头4个,小勺1个,餐巾纸8张,4张分别标有1、2、3、4的标签,胶水,清水。
2.方法步骤(1)在第一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然后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拧紧瓶盖。
置于室温环境。
(2)在其次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然后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洒上少量水,使餐巾纸潮湿,拧紧瓶盖。
置于室温环境。
(3)在第三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倒入较多的清水,使种子沉没在水中,然后拧紧瓶盖。
置于室温环境。
(4)在第四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洒入少量清水,使餐巾纸润湿,拧紧瓶盖。
置于低温环境里。
通过观看,我发觉1、3、4号罐中种子未发芽,而2号罐中种子发芽了。
二、讨论1.为什么同样优质,同样品种的种子有的发芽,有的没有呢?当一粒种子萌发时,首先要汲取水分。
子叶或胚乳中的养分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
随后,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
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然而,种子的萌发需要相宜的温度,充分的空气和水分。
1号种子未发芽是由于它虽有充分的空气和相宜的温度,但无水分,所以它不行能发芽。
2号种子既拥有相宜的温度和充分的水分,还有水分,所以它发芽了。
3号种子未发芽是由于它被完全浸泡在水中,而水中没有氧气,所以它也不行能发芽。
4号种子也因缺相宜的温度未发芽。
物理试验报告·化学试验报告·生物试验报告·试验报告格式·试验报告模板三、争论结果通过此次试验,我发觉了种子的萌芽需要充分的空气、水分和相宜的温度。
认真地观看,我还看到发芽后的植物上有一些细细的,白白的根毛,其实他们能提高吸水率。
种子的发芽实验报告

种子的发芽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观察种子的发芽过程,了解种子生长的基本原理,探究影响种子发芽的因素。
实验材料,玉米种子、水、玻璃瓶、湿纸巾、温度计。
实验步骤:1. 准备玻璃瓶和湿纸巾,将湿纸巾放入玻璃瓶中,确保湿度适宜。
2. 在湿纸巾上均匀摆放玉米种子,然后再放入一层湿纸巾,保持湿度。
3. 将玻璃瓶放置在室内温度适宜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4. 每天观察种子的发芽情况,并记录下来。
5. 在观察的同时,注意保持玻璃瓶内的湿度,确保种子的生长环境。
实验结果:第一天,玉米种子表面无明显变化,湿纸巾保持湿润状态。
第二天,部分玉米种子开始出现微小的裂缝,有些种子开始发芽。
第三天,大部分玉米种子均已经发芽,幼苗开始生长。
第四天,幼苗继续生长,根部逐渐加粗,茎叶开始展开。
第五天,幼苗生长迅速,根部向下延伸,茎叶呈现出翠绿的颜色。
实验分析: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发现了种子发芽的基本过程。
在适宜的湿度和温度条件下,种子会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发芽生长。
这说明湿度和温度是影响种子发芽的重要因素。
另外,观察发现,种子的发芽过程中需要充足的水分和氧气,这也是种子生长的必要条件。
实验总结: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对种子的发芽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今后的实验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究其他因素对种子发芽生长的影响,比如光照、土壤等因素。
通过不断的实验探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种子生长的规律,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结语:种子的发芽实验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种子生长的基本过程,也让我们对植物生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希望通过这次实验,能够激发大家对植物生长的兴趣,也希望我们能够在今后的实验中不断探索,为科学研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周围环境,பைடு நூலகம்有当环 境满足它们需要的时候,它们才能生存下 来。
各种生物之间也有着许多复杂的关系。 例如,动物的生存一般都离不开植物,一 些动物离不开另一些动物。在这一单元里, 我们将学习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外界条件如 何的影响生物的生活,生物如何适应它们 的生活环境,生物活动又是怎样影响自然 环境的。
2、准备实验材料,想清楚操作方法。 ① 准备两个不漏水的盒子 ② 在盒内点纸巾并按三个洞 ③ 在纸巾上各放3颗绿豆 ④ 往一个纸巾上滴水,一个不滴 3、每天观察种子的变化,并把发现记录下来。
种子发芽和
实验开始时间:
的关系实验记录表
班组: 姓名:
日期
月日 月日
种子的变化
实验组
对照组
月日 月日
科学小常识
我们的“种子发芽”实验计划
我们提出的问题 我 们 的 推测 两个组的相同条件 两个组的不同条件
实验的方法
在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 中,光、温度、水等三个 条件,是适合我们进行实 验研究的。
请选择其中的一个条 件进行实验研究。
三、种子的发芽实验
1、观察绿豆种子,测量它们的大小,并用词 汇描述它们。
许多有趣的问题,等着我们去研究呢!
1、种子发芽实验(一)
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
绿豆
一、讨论: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
二、设计:种子发芽实验 对比实验——让一个条件发生变化
讨论设计实验计划: 1、你们想研究什么问题,你们计划怎样 做? 2、你们预测结果会是怎样的? 3、你们的研究中,改变了什么条件? 4、哪些条件是没有改变的? 5、怎样知道改变的条件是不是对种子发 芽产生了影响? 6、在实验研究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什么?
种子萌发的最低温度为 6-7℃,12-14℃能正常发
芽,最适宜温度为2025℃,最高为35℃。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