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合集下载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质量标准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质量标准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质量标准<1>基层1、沥青面层施工前应对基层进行检查,基层质量不符合要求的不得铺筑沥青面层。

2、新建沥青路面的基层按结构组合设计要求,选用沥青稳定碎石、沥青贯入式、级配碎石、级配砂砾等柔性基层;水泥稳定土或粒料、石灰与粉煤灰稳定土或粒料的半刚性基层;碾压式水泥混凝土、贫混凝土等刚性基层;以及上部使用柔性基层,下部使用半刚性基层的混合式基层。

3、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基层与沥青层宜在同一年内施工,以减少路面开裂。

4、以旧沥青路面作基层时,应根据旧路面质量,确定对原有路面修补、铣刨、加铺罩面层。

旧沥青路面的整平应按高程控制铺筑,分层整平的一层最大厚度不宜超过100mm。

5、以旧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作基层加铺沥青面层时,应根据旧路面质量,确定处治工艺,确认能满足基层要求后,方能加铺沥青层。

6、旧路面处理后必须彻底清除浮灰,根据需要并作适当的铣刨处理,洒布粘层油,再铺筑新的结构层。

<2>材料<2.1>一般规定1、沥青路面使用的各种材料运至现场后必须取样进行质量检验,经评定合格方可使用,不得以供应商提供的检测报告或商检报告代替现场检测。

2、沥青路面集料的选择必须经过认真的料源调查,确定料源应尽可能就地取材。

质量符合使用要求,石料开采必须注意环境保护,防止破坏生态平衡。

3、集料粒径规格以方孔筛为准。

不同料源、品种、规格的集料不得混杂堆放。

<2.2>道路石油沥青1、沥青路面采用的沥青标号,宜按照公路等级、气候条件、交通条件、路面类型及在结构层中的层位及受力特点、施工方法等,结合当地的使用经验,经技术论证后确定。

(1)对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夏季温度高、高温持续时间长、重载交通、山区及丘陵区上坡路段、服务区、停车场等行车速度慢的路段,尤其是汽车荷载剪应力大的层次,宜采用稠度大、60℃粘度大的沥青,也可提高高温气候分区的温度水平选用沥青等级;对冬季寒冷的地区或交通量小的公路、旅游公路宜选用稠度小、低温延度大的沥青;对温度日温差、年温差大的地区宜注意选用针入度指数大的沥青。

沥青路面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沥青路面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
7
压实度
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有关标准规定
称质量检查
8
面层厚度偏差
沥青混凝土、沥青碎石
±5
mm
挖坑、钢尺检查
贯入式、表面点治
±10mm,且不大于±10%




1
面层平整度
沥青混凝土、沥青碎石
≤5
mm
3m直尺或靠尺及塞尺随机检查
贯入式、表面点治
≤10
mm
2
路面宽度偏差
±30
mm
用钢尺检查
3
路面中线标高偏差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日最高气温大于15日最低气温大于温度计测定和检查施工记录混合料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现场称量观察检查初期养护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观察检查施工缝伸缩缝留设应符合设计要求和gb50092的规定应紧密平整边缘垂直成线观察检查表面质量表面应平整坚实不得有脱落掉渣裂缝推挤烂边粗细骨料集中等现象接槎平顺不得有明显轮迹不得有积水观察检查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有关标准规定称质量检查面层厚度偏差mm挖坑钢尺检查面点治10mm且不大于10面层平整mm3m直尺或靠尺及塞尺随机检查面点治10mm路面宽度偏差30mm用钢尺检查路面中线标高偏差20mm用水准仪检查路面横向坡度偏差坡长的05坡度尺或用水准仪检查mm用钢尺检查取最大值注1
温度计测定和检查施工记录
3
混合料配合比
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现场称量,观察检查
4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初期养护
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观察检查
5
施工缝、伸缩缝留设
应符合设计要求和GB 50092的规定,应紧密、平整,边缘垂直成线

沥青路面施工中的质量检验与验收流程

沥青路面施工中的质量检验与验收流程

沥青路面施工中的质量检验与验收流程一、引言沥青路面施工作为道路建设中重要的一环,其质量检验与验收流程决定着道路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

本文将详细介绍沥青路面施工中的质量检验与验收流程。

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沥青路面施工之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 设计方案审核:施工前,需对路面设计方案进行审核,确保设计满足相关要求和标准。

2. 材料准备:准备所需的沥青、矿粉、沥青混合料及其他辅助材料,并进行质量检测,确保材料符合标准。

3. 设备检查:检查施工所需的机械设备、施工车辆等,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安全可靠。

三、施工过程的质量检验1. 基础处理:在进行沥青路面施工前,需要对基础进行处理。

质量检验包括基础的平整度、厚度等,以确保基础符合要求。

2. 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检验:根据设计要求,对沥青混合料进行配合比检验,包括沥青和矿粉的配比等。

3. 沥青热稳定性检验:通过热稳定性试验,检验沥青在高温下的稳定性,以确保沥青路面能够耐受高温环境。

4. 沥青层厚度检验:在施工过程中,通过测量沥青层的厚度,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5. 沥青密实度检验:采用密实度试验法,检验沥青的密实度,以确保沥青路面的质量。

四、施工完工后的验收流程施工完工后,需要进行验收工作,以保证施工质量和道路安全性。

1. 沥青路面平整度检验:利用测平仪等仪器测量路面平整度,对施工完成的沥青路面进行检验。

2. 路面标线检验:检查路面标线的精度和规范性,确保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3. 施工成本核算:对施工过程中的成本进行核算,确保施工过程合理、经济。

4. 环境保护验收:对施工所产生的污染物进行处理和清理,确保环境保护得到落实。

五、总结沥青路面施工中的质量检验与验收流程是确保道路质量和行车安全的关键环节。

除了上述提及的质量检验和验收点,还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其他相应的检验和验收工作。

只有通过严格的质量检验和验收流程,才能保证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延长使用寿命,提高行车安全性。

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质量的检测的项目都有什么呢

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质量的检测的项目都有什么呢

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质量的检测的项目1、路基:压实度(检查方法:灌水法、灌砂法或环刀法;检查频率:每1000平方取每压实层抽查3点);道路弯沉(检查方法:弯沉仪检测;检查频率:每车道、每20m测1点);2、基层:原材料质量检测(检查方法:查检验报告、复验;检查频率:按不同材料进场批次,每批检查一次);压实度(检查方法:灌水法、灌砂法;检查频率:每1000平方取每压实层抽查3点);基层、底基层试件作7d无侧限抗压强度,(检查方法:现场取样试验;检查频率:每2000平方抽检1组(6块));道路弯沉(检查方法:弯沉仪检测;检查频率:每车道、每20m测1点);3、沥青面层:原材料质量检测(沥青:检查方法:查出厂合格证、检验报告并进场复验;检查频率:按同一厂家、同一品种、同一标号、同一批号进场的沥青(石油沥青每100t为一批,改性沥青每50t为一批)每批次抽检一次;沥青混合料所用的粗集料、细集料、矿粉、纤维稳定剂等:检查方法:观察、检查进场检验报告;检查频率:按不同品种产品进场批次和产品抽样检验确定);沥青混合料:检查方法:测温;检查频率:全数检查);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检查方法:现场取样试验;检查频率:每日、每品种取样一次);压实度(检查方法:马歇尔试验;检查频率:每1000平方取抽查1点);面层厚度:(检查方法:钻孔或刨挖;检查频率:每1000平方取抽查1点);道路弯沉(检查方法:弯沉仪检测;检查频率:每车道、每20m测1点)。

关于透水砖人行路面质量监督情况的报告透水砖人行路面具有良好的透水、透气性能,雨后不积水,雪后不打滑,可使雨水迅速渗入地下,补充土壤水和地下水,是取代彩板砖人行路面的新一代市政道路施工工艺。

透水砖是以无机非金属材料为主要原料,经成型等工艺处理后制成,具有较大水渗透性能的铺地砖,其边长大小、厚度、颜色可以按照建筑模数和设计要求确定,主要物理性能包括抗压强度、耐磨性、保水性及透水性。

沥青路面质量控制

沥青路面质量控制

沥青路面质量控制标题:沥青路面质量控制引言概述:沥青路面是公路建设中常见的路面类型之一,其质量直接影响着道路使用的安全和舒适度。

因此,对沥青路面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沥青路面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等多个方面介绍沥青路面质量控制的相关内容。

一、施工前的质量控制:1.1 确定施工方案:在施工前,需要根据道路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施工方案。

1.2 检查施工材料:对沥青、石料、添加剂等施工材料进行检验,确保质量符合标准。

1.3 确定施工环境:检查施工现场的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等是否适宜施工。

二、施工中的质量控制:2.1 沥青拌和:控制沥青拌和的温度和时间,确保拌和均匀。

2.2 摊铺厚度控制:通过调整压路机的速度和振动频率,控制沥青摊铺的厚度。

2.3 碾压质量控制:根据设计要求,控制碾压的次数和速度,确保路面的平整度和密实度。

三、施工后的质量控制:3.1 路面平整度检测:使用激光平整仪等设备对路面平整度进行检测,确保符合要求。

3.2 路面密实度检测:通过核密度仪等设备对路面的密实度进行检测,保证路面的结实性。

3.3 路面质量验收:进行路面验收,确保路面质量符合设计要求,达到交付使用标准。

四、质量问题处理措施:4.1 发现质量问题及时处理:如发现路面开裂、坑洼等质量问题,及时采取修复措施。

4.2 质量问题原因分析:对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原因并加以改进。

4.3 质量问题整改跟踪:对质量问题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五、质量控制的重要性:5.1 保障道路使用安全:优质的沥青路面能够提高道路使用的安全性,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5.2 延长路面使用寿命:严格质量控制可以减少路面病害的发生,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5.3 提升道路使用舒适度:质量合格的沥青路面能够提升驾驶舒适度,减少车辆磨损和燃油消耗。

结语:通过对沥青路面质量控制的全面介绍,我们可以看到,对沥青路面施工全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沥青路面施工 沥青路面质量检查与验收

沥青路面施工 沥青路面质量检查与验收
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 中,必须按规定的检查 项目与频度,对各种原 材料进行抽样试验,其 质量应符合规定的技术 要求。
1、原材料
1)粗集料: 2)细集料
3)矿粉
4)石油沥青:
外观(石料品种、 颗粒组成(筛分) 外观
针入度(2~3天1次)
含泥量等)
砂当量
针片状颗粒含量 含水量
<0.075 mm含量 软化点(2~3天1次)
一.施工前的材料与设备检查
使用成品改性沥青的工程,应要求供应商提供所使用的改 性剂型号、基质沥青的质量检测报告。使用现场改性沥青的工 程,应对试生产的改性沥青进行检测。
施工前应对沥青拌和楼、摊铺机、压路机等各种施工机械和 设备进行调试,对机械设备的配套情况、技术性能、传感器计 量精度等进行认真检查、标定,并得到监理的认可。
含水量
延度(2~3天1次) 含蜡量(必要时)
颗粒组成(筛分) 松方单位重
压碎值
磨光值洛杉矶磨耗值含水量2、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检验
混合料外观 拌和温度:传感器自动检测、显示打印 矿料级配: 0.075mm 逐盘在线检测
≤2.36mm ≥4.75mm 每台拌和机每天1~2次,抽提筛分与标准级配比较 沥青用量(油石比):逐盘在线检测,计算机采集数据 计算。 每台拌和机每天1~2次,抽提实验。
二、铺筑试验路段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在施工前应铺筑试 验段。其他等级道路在缺乏施工经验或初 次使用重大设备时,也应铺筑试验段。当 同一施工单位在材料、机械设备及施工方 法与其他工程完全相同时,也可利用其他 工程的结果,不再铺筑新的试验路段。 试验段的长度,通常为100~200m并选在正 线上铺筑。
三.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与检查
四、交工验收阶段的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

沥青路面验收标准

沥青路面验收标准

精心整理
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主控项目
1)沥青混合料面层压实度,对城市快速路、主干路不应小于96%;对
次干路及以下道路不应小于95%。

2
度)。

233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4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允许偏差应符合表8.5.1的规定。

表8.5.1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允许偏差
规定。

检查数量:按不同材料进场批次,每批次1次。

检验方法:查出厂合格证及进场复检报告。

2压实度不应小于95%。

检查数量:每1000m2抽检1点。

检验方法:灌砂法、灌水法、蜡封法。

3弯沉值,不得大于设计规定。

检查数量:按设计规定。

检验方法:每车道、每20m,测1点。

4面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允许偏差为-5~+15mm。

1沥青、乳化沥青的品种、指标、规格应符合设计和本规范的有关规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批次。

检验方法:查出厂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进场检验报告。

一般项目
2集料应压实平整,沥青应洒布均匀、无露白,嵌缝料应撒铺、扫墁均匀,不应有重叠现象。

3沥青表面处治允许偏差应符合表9.4.2的规定。

表9.4.2沥青表面处治允许偏差。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试验检测与质量控制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试验检测与质量控制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试验检测与质量控制沥青混凝土路面作为公路工程主要路面结构之一,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建成使用后的寿命和性能。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做好试验检测与质量控制工作,可有效提高施工质量。

1沥青混凝土质量检测1.1弯沉值测定法在施工过程中,弯沉值测定可采用以下方法:(1)采用激光弯沉仪: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将激光弯沉仪准确地固定在汽车的后轮胎缝隙中,做好测量前的准备工作;为确保最终测量数据的准确性,需要进行反复多次的试验,将获取的大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求出数据的平均值,将其作为最终测量得到的结果。

(2)采用落锤式弯沉仪检测:在使用过程中,应保证落锤时呈现自由落体的状态,对路面产生一定的冲击力,促使路面出现弯沉。

其优点是速度快、精度高、对交通几乎不产生干扰。

(3)采用贝克曼梁测定路面弯沉值,在施工过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此方法操作简便、测试速度慢,对试验人员水平要求较高。

1.2抗滑性能检测路面的抗滑性能与行车安全有直接关系,宏观构造深度和摩擦系数直接影响抗滑性能。

(1)宏观构造深度:手工铺砂法是目前工程上常用的方法,该方法是在同一个检测点需要进行反复多次测验,利用控制粒径的细砂铺在路面,以嵌入凹凸不平的表面空隙中砂的体积与覆盖面积之比测得平均深度,测试路段应干燥,对试验人员的检测水平要求较高。

(2)摩擦系数:数字式摆式仪,零位标定和摆值读取均由角度传感器和控制程序自动完成,避免了指针式摆式仪的不稳定性和数据误差,提高了测试结果的稳定性和准确度。

此外,横向力系数测试系统在路面工程质量验收时可以连续采集路面的横向力系数。

1.3平整度检测保持路面的平整度是确保行车舒适性的重要前提。

(1)3m直尺法测量最大间隙:由于全部人工操作的原因,人为因素大、精度低、检测效率低,因此,只适用于施工过程进行质量控制,不适用公路竣工验收。

(2)标准差:目前我国规程规定的标准仪器只有3m8轮平整度仪,测定时,以8个轮为基准面,沿路面测试路段纵向位置以一定的间隔量采集试验轮的垂直位移,通过数理统计的方法计算该测试路段的标准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度计测定和检查施工记录
3
混合料配合比
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现场称量,观察检查
4
初期养护
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观察检查
5
施工缝、伸缩缝留设
应符合设计要求和GB 50092的规定,应紧密、平整,边缘垂直成线
观察检查
6
表面质量
表面应平整、坚实,不得有脱落、掉渣、裂缝、推挤、烂边、粗细骨料集中等现象,接槎平顺,不得有明显轮迹,不得有积水
表5.24.8沥青路面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类别
序号
检查项目
质量标准
单位
检验方法及器具




1
沥青和矿料质量
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有关标准规定
检查出厂合格证件及试验报告
2
施工温度控制
石油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130℃~160℃,摊铺温度不应低于100℃;煤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90℃~120℃,摊铺温度不应低于70℃;日最高气温大于15℃,日最低气温大于5℃
±20
mm
用水准仪检查
4
路面横向坡度偏差
坡长的±0.5%
坡度尺或用水准仪检查
5
井框与路面高差
≤5
mm
用钢尺检查,取最大值
注1:标准质量密度采用马歇尔稳定仪或30MPa成型法测定。
注2:在旧路上进行表面处治,可不检查中线高程和横坡偏差。
观察检查
7
压实度
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有关标准规定
称质量检查
8
面层厚度偏差
沥青混凝土、沥青碎石
±5
面点治
±10mm,且不大于±10%




1
面层平整度
沥青混凝土、沥青碎石
≤5
mm
3m直尺或靠尺及塞尺随机检查
贯入式、表面点治
≤10
mm
2
路面宽度偏差
±30
mm
用钢尺检查
3
路面中线标高偏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