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构件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合集下载

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作者:————————————————————————————————日期: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21-90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1年3月1日关于发布国家标准《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通知(90)建标字第241号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5〕1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修订的《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已经有关部门会审。

现批准《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21-90为国家标准,自1991年8月1日起施行。

原《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工程》TJ321-76,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0年5月17日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3本标准是根据原国家计委计综〔1985〕1号文的要求,由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负责,具体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对《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工程》TJ321-76进行修订而成。

在修订过程中,修订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原标准执行以来的经验,吸收了部分科研成果,并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由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本标准共分七章和五个附录。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本标准的名称改为《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适用范围扩大到包括施工现场生产的预制混凝土构件的质量检验和评定;增加了混凝土分项的质量检验和评定;在各分项评定的基础上,补充了对预制构件检验批质量等级评定的规定;提出了确定每批构件产品率的要求和以此对构件外观质量和允许偏差项目抽查的合格点率加以修正的方法;与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相配套,给出了相应的结构性能检验指标及其计算方法;扩大了结构性能检验评定中二次抽样检验方法的应用范围等。

预制构件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预制构件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预制构件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项目 楼板、梁、柱 长度 尺量检查 ±20 墙板 ±4 楼板、梁、柱 ±5 尺量一端及中部、取其中 墙板 ±3 偏差绝对值较大处 楼板 ±5 内墙板 ±3 尺量一端及中部、取其中 内叶 0,±3 夹心保温外墙板 偏差绝对值较大处 外叶 ±3 总厚度 ±3 柱、梁 ±5 楼板、梁、柱、墙板内表面 5 2m靠尺和塞尺量测 墙板外表面 3 楼板、梁、柱 L/750且≤20 拉线、直尺量测最大侧向 墙板 L/1000且≤20 弯曲处 楼板 10 调平尺在两端量测 墙板 5 楼板 5 尺量两个对角线 墙板 ±5 中心线位置 5 尺量检查 孔尺寸 ±5 中心线位置 10 尺量检查 洞口尺寸、深度 ±10 预埋板中心线位置 5 预埋板与混凝土平面高差 0,-5 预埋螺栓孔中心线位置 2 尺量检查 预埋螺栓外露长度 +10,-5 预埋套筒、螺母中心线位置 2 预埋套筒、螺母与混凝土表面高差 0,-5 中心线位置 3 尺量检查 外露长度 ±5 中心线位置 5 尺量检查 长度、深度、宽度 ±5 <12m ≥12m且 <18m ≥18m 允许偏差 ±5 ±10 检验方法
宽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高度
表面平整度 侧向弯曲 翘曲 对角线差 预留孔 预留洞
预埋件
预留插筋 键槽

预制构件的质量检验与验收方法

预制构件的质量检验与验收方法

预制构件的质量检验与验收方法预制构件是指在工厂或预制场所组装、加工完成后,再运至施工现场进行拼装的构件。

在建筑工程中,预制构件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可以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期、降低成本。

然而,如何确保预制构件的质量符合规定标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预制构件的质量检验与验收方法。

一、质量检验方法1.外观检查外观检查是质量检验的首要步骤,通过检查预制构件的外观是否完整,表面是否平整,边角是否齐全等,来评估其整体质量。

通常可以用目视和触摸的方式进行外观检查,也可使用便携式测量仪器进行测量。

2.尺寸测量尺寸测量是判断预制构件尺寸是否符合要求的重要方法。

通过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测量预制构件的长度、宽度、高度等尺寸参数,与设计图纸中的要求进行比对,以确定其尺寸是否合格。

3.物理性能测试物理性能测试是评估预制构件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

这包括材料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冻性能等参数的测试。

可以使用相应的测试仪器和设备进行物理性能的测定和评估,确保预制构件能够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

4.结构性能检验结构性能检验主要针对预制构件的受力性能进行评估。

通过应用静力学原理和结构力学知识,对预制构件进行受力分析和承载性能计算,来验证其结构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二、质量验收方法1.外观验收外观验收是验收预制构件整体质量的重要环节。

施工单位应按照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对预制构件外观进行检查。

包括检查外表面平整度、颜色一致性、边角齐全性等,以确保预制构件在外观上符合要求。

2.尺寸验收尺寸验收是判断预制构件尺寸是否符合要求的重要环节。

施工单位应按照设计方案和相关规范,采用测量仪器和工具对预制构件的尺寸进行测量,与设计要求进行比对和验证,确保尺寸符合规范要求。

3.性能验收性能验收是评估预制构件物理性能和结构性能的关键环节。

施工单位应按照设计要求,对预制构件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冻性能等物理性能进行测试和评估。

同时,结合受力分析和结构计算结果,验证预制构件的受力性能是否满足要求。

预制构件质量检验要求

预制构件质量检验要求

预制构件质量检验要求1一般规定1.1预制构件生产时应制定措施避免出现外观质量缺陷。

预制构件的外观质量缺陷根据其影响预制构件的结构性能、安装和使用功能的严重程度,可按表1I的规定划分严重缺陷和一般缺陷。

2主控项目2.1预制构件结构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验数量:按批检查。

检验方法:结构性能检验报告或有关质量记录。

1.12预制构件的脱模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应根据构件脱模受力情况确定,且不得低于混凝土设计强度的75%。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检查混凝土试验报告。

2.3采用先张法生产的构件,在混凝土成型时预应力筋出现断裂或滑脱应及时予以更换;采用后张法生产的预制构件,预应力筋出现断裂或滑脱总根数不得超过2%,且同一束预应力筋中钢丝不得超过1根。

检查数量:逐件检验;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张拉记录。

2.44先张构件预应力筋实际建立的预应力值与设计规定检验值的相对允许偏差不应超过±5%o检查数量:每工作班应抽查1%,但不应少于3件。

检验方法:检查预应力筋应力检测记录。

2.5采用应力控制方法张拉时,张拉力下预应力筋的实际伸长值与计算伸长值的相对允许偏差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应超过±6吼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张拉记录。

2.6后张构件预应力筋的孔道灌浆应密实、饱满。

检查数量:逐件检验;检验方法:观察和检查灌浆记录。

2.7预制构件的预埋件、插筋、预留孔的规格、数量、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和量测。

2.8预制构件的粗糙面深度、面积等应满足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和量测。

2.99预制构件的键槽数量和规格等应满足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和量测。

2.10陶瓷类装饰面砖与构件基面的粘结强度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工程饰面砖粘接强度检验标准》JGJ11O和《外墙饰面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JGJ126的规定。

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预制构件质量检验与验收标准

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预制构件质量检验与验收标准

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预制构件质量检验与验收标准引言: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装配式建筑在市场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成为解决住房短缺、快速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方式。

而预制构件作为装配式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问题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物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使用寿命。

因此,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对预制构件进行质量检验与验收是至关重要的。

一、预制构件质量检验标准1.表面平整度和尺寸精度预制构件表面平整度是衡量外观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应根据设计图纸和相关规范要求检查表面是否平整、光滑,并使用尺规等测量工具测量尺寸精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强度和稳定性预制构件的强度和稳定性对于保证整个建筑结构的安全起着关键作用。

在质量检验过程中,应通过进行抗压试验、抗震试验、承载能力试验等方式检查预制构件的强度和稳定性是否符合要求。

3.材料质量及耐久性预制构件所使用的材料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在质量检验中,应核对材料相关证明文件,并进行抗风、防水、防腐等耐久性试验,以确保预制构件具备良好的抗风、防水和耐腐蚀能力。

4.几何形状与位置偏差几何形状与位置偏差是评估预制构件制造过程中精度控制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使用测量设备和工具,如全站仪、三坐标测量仪等,对预制构件的尺寸、角度和平行度等进行测量,并与设计要求进行比较,以判断其几何形状与位置是否存在偏差。

二、预制构件质量验收标准1.外观质量外观质量是直接影响建筑物整体美观性的因素之一。

在验收过程中,应检查预制构件表面是否光滑,无明显裂缝、剥落或变形现象,并注意颜色、纹理等方面是否与设计要求相符。

2.尺寸精度尺寸精度是衡量预制构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验收过程中,应使用测量工具进行尺寸测量,并与设计图纸进行核对,以确定其是否满足相关标准。

3.强度及稳定性预制构件的强度和稳定性对建筑物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因此,在验收环节需要进行抗压试验、抗震试验等,以保证预制构件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达到设计要求。

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21-90[1]

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21-90[1]

不应有 不应有 不应有 不应有 不应有

条 钢筋和钢丝焊接的外观质量 应符合表
的规定
检查数量 按工作班逐批检验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
钢筋和钢丝焊接的外观质量要求



质量要求
脱点及漏点


周边两行 中间部分
错点伤筋 起弧蚀损 接头表面裂纹
闪光接触对焊 卡具处钢筋烧伤
级钢筋
电弧焊
焊缝表面裂纹 烧伤和较在焊瘤
到包括施工现场生产的预制混凝土构件的质量检验和评定 增加
了混凝土分项的质量检验和评定 在各分项评定的基础上 补充了
对预制构件检验批质量等级评定的规定 提出了确定每批构件产
品率的要求和以此对构件外观质量和允许偏差项目抽查的合格点
率加以修正的方 法 与 现 行国 家 标 准 混 凝 土 结 构 设 计 规范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预制混凝土构件 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的通知
建标字第 号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
号文的要求 由中国建筑科学研
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修订的 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评定标
准 已经有关部门会审 现批准 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评定标

为国家标准 自 年 月 日起施行 原 建筑
安装 工 程 质 量检 验 评 定 标 准 钢 筋 混 凝 土 预 制 构 件 工 程
构件工程
进行修订而成
在修订过程中 修订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 认真总结了原
标准执行以来的经验 吸收了部分科研成果 并广泛征求了全国有
关单位的意见 最后由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会同有关部门审查
定稿
本标准共分七章和五个附录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 本标准

混凝土预制构件质量检测标准

混凝土预制构件质量检测标准

混凝土预制构件质量检测标准一、前言混凝土预制构件质量检测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预制构件的材料、制作、运输、安装等方面,详细介绍混凝土预制构件的质量检测标准。

二、材料质量检测1.水泥(1)外观检验:水泥应为灰色或浅黄色粉末,无结块和气泡。

(2)质量指标:水泥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175-2007中规定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成分指标。

(3)强度检验:每批次的水泥应进行强度检验,符合设计要求。

2.骨料(1)外观检验:骨料应无泥块、粘土块、碎屑及有害物质,色泽均匀。

(2)质量指标:骨料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14684-2011中规定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成分指标。

(3)强度检验:每批次的骨料应进行强度检验,符合设计要求。

3.混凝土添加剂(1)外观检验:添加剂应为无色透明或淡黄色液体、无异味、无杂质。

(2)质量指标:添加剂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8077-2008中规定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成分指标。

(3)强度检验:每批次的添加剂应进行强度检验,符合设计要求。

三、预制构件制作质量检测1.预制构件模具(1)外观检验:预制构件模具应平整光滑、无断裂、变形、损伤等缺陷。

(2)尺寸检验:模具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3)强度检验:模具应符合设计要求的强度指标。

2.混凝土浇筑(1)混凝土的浇注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严禁出现漏浆、堆积、假拼、随意切割等情况。

(2)混凝土浇筑应分层进行,每层浇筑完成后,应进行密实处理。

(3)混凝土的浇筑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超厚、超薄均应予以纠正。

3.养护(1)混凝土养护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严禁出现养护不到位、时间不足等情况。

(2)混凝土养护期间,应进行适当的湿润处理,以保证混凝土的养护质量。

(3)混凝土养护期满后,应进行抽样试块,检测强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四、预制构件运输质量检测1.预制构件装车(1)预制构件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装车,严禁超载和超限。

(2)预制构件的装车应安全牢固,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碰撞、倒塌等事故。

预制构件质量标准及保证措施

预制构件质量标准及保证措施

预制构件质量标准及保证措施一、预制构件安装施工前质量控制措施1构件制作的模板分项工程、钢筋分项工程和混凝土分项工程质量验收,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及《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的要求执行。

2.构件生产时门窗子分部工程,饰面板(砖)子分部工程和涂料子分部工程质量,按照《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要求执行。

3.预制构件生产用原材料水泥、砂子、石子、钢筋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规范要求。

4.进入现场的预制构件必须进行验收,其外观质量、尺寸偏差及结构性能应符合设计及《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的要求。

5.构件安装前,应认真核对构件型号、规格及数量,保证构件安装部位准确无误。

6.用于检查和验收的检测仪器应经检验合格方可使用,精密仪器如经纬仪和水平仪等应通过国家计量局或相关单位进行检验。

二、预制构件安装检验质量标准1.预制构件安装施工质量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及《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的规定。

2,预制PC构件应采用吊装梁吊装,吊装时应保持吊装钢丝绳竖直。

3.预制PC墙板节点区后浇混凝土应采取可靠的浇筑质量控制措施,确保连续浇筑并振捣密实。

4.预制构件安装完成后,应采取有效可靠的成品保护措施,防止构件损坏。

5.预制内墙板安装质量标准条板隔墙安装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三、装配式结构节点区施工质量标准6.预制墙板现浇节点区混凝土浇筑前,应进行预制墙板甩出钢筋及构件粗糙面隐蔽验收。

7.预制墙板节点区后浇混凝土应采取可靠的浇筑质量控制措施,确保连续浇筑并振捣密实。

8.预制构件安装完成后,应采取有效可靠的成品保护措施,防止构件损坏。

四、预制构件拼缝防水节点施工质量标准1预制构件拼缝处防水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具有合格证及检测报告。

必要时应提供防水密封材料进场复试报告。

2.拼缝处密封胶打注必须饱满、密实、连续、均匀、无气泡,宽度和深度符合要求,胶缝应横平竖直、深浅一致、宽窄均匀、光滑顺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0~5
9
板、墙板对角线差
≤10
mm

钢尺量两个对角线
10
板、墙板、柱、梁表面平整度
≤5
mm
2m靠尺和塞尺检查

11
梁、墙板、薄腹梁、桁架预应力构件预留孔道位置偏差
≤3
mm
钢尺检查
12
翘曲

≤L2/750
mm
调平尺在两端量测
墙板
≤L2/1000
注:L2为长度。
拉线、钢尺量最大侧向弯曲处
/
墙板、薄腹梁、桁架
不大于L2/1000,且不大于20mm
5
预埋件
中心位移

≤10
mm
钢尺检查
螺栓位移
≤5
螺栓外露长度偏差
+10~0
6
预留孔中心位移
≤5
mm
钢尺检查
?
7
预留洞中心位移
≤15
mm
钢尺检查
8
主筋保护层厚度偏差
)

+5~3
mm
钢尺或保护层厚度测定仪式量测
梁、柱、墙板、薄腹梁、桁架

表预制构件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类别
序号
检查项目
质量标准
单位
检验方法及器具
主控项目
$
1
结构性能检验☆
预制构件应进行结构性能检验。结构性能检验不合格的预制构件不得用于混凝土结构
检查结构性能试验报告
2
外观质量☆
{
不应有严重缺陷,对已出现的严重缺陷,应按技术处理方案进行处理,并重新验收
观察,检查技术处理方案
观察检查





1
外观质量
@
不宜有一般缺陷,对已出现的一般缺陷,应按技术处理方案进行处理,并重新验收
观察,检查技术处理方案
2
长度偏差
板、梁
+10~5
|
mm
钢尺检查

+5~10
墙板
±5
薄腹梁、桁架
+15~10
(
3,取其中较大值
4
侧向

弯曲
梁、柱、板
不大于L2/750,且不大于20mm
3
尺寸要求☆
预制构件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安装、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对超过尺寸允许偏差且影响结构性能和安装、使用功能的部位,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设计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
^
观察,检查技术处理方案
4
构件标志和预埋件、插筋、预留孔洞
预制构件应在明显部位标明生产单位、构件型号等。构件上的预埋件、插筋和预留孔洞应符合标准图或设计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