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城里最漂亮的巨人》教案
城里最漂亮的巨人幼儿园的教案设计

城里最漂亮的巨人幼儿园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故事理解分享和帮助他人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念和欣赏美丽事物的能力。
3. 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 故事《城里最漂亮的巨人》的阅读与讨论。
2. 巨人形象的创意绘画活动。
3. 分享和帮助他人的实践活动。
三、教学准备:1. 故事书《城里最漂亮的巨人》。
2. 绘画材料(水彩、画纸等)。
3. 分享和帮助他人的道具(如玩具、食物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个有关美丽的事物的话题引起幼儿兴趣,例如:“你们觉得什么是美丽的事物?”2. 阅读故事《城里最漂亮的巨人》,引导幼儿观察巨人的外貌和行为,并讨论故事中的情节。
3. 创意绘画活动: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绘制一个自己心目中的巨人形象,并分享给大家。
4. 分享和帮助他人的实践活动:模拟故事中的情节,让幼儿分组进行分享和帮助他人的游戏,如分享玩具、食物等。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故事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口语表达能力。
2. 评估幼儿在绘画活动中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观察幼儿在分享和帮助他人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是否愿意分享自己的物品或帮助他人等。
六、教学扩展:1. 组织一次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如巨人、动物等,加强他们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体验。
2. 开展一场关于美丽事物的散步活动,让幼儿在户外环境中观察和描述他们认为美丽的景物或事物。
七、家庭作业:1. 请家长协助,让幼儿在家中与家长一起创作一个关于巨人的家庭故事,并拍摄照片或绘制插图。
2. 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美丽的事物,并与他们一起分享和欣赏。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和讨论环节,是否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思考。
2. 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合作和分享行为,以培养他们的社会情感。
九、教学延伸:1. 邀请家长或专业人士来园进行关于美的讲座或展示,让幼儿拓宽视野,了解更多美丽的事物。
绘本《城里最漂亮的巨人》教案

绘本《城里最漂亮的巨人》教案教案:绘本《城里最漂亮的巨人》1.教学目标:-了解和理解绘本《城里最漂亮的巨人》的故事情节和主题-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故事叙述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和友善的行为习惯2.教学准备:-绘本《城里最漂亮的巨人》-幻灯片或白板-纸和铅笔3.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0分钟)-展示绘本封面,引导学生猜测故事内容和主题。
-询问学生是否见过巨人,巨人是怎样的形象。
步骤二:阅读绘本(15分钟)-请学生自行阅读绘本《城里最漂亮的巨人》。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用纸和铅笔记录重要的情节和细节。
-有需要可以适当展示绘本页面的插图。
步骤三:讨论和解读(20分钟)-请学生就绘本的故事情节、主题和人物进行讨论。
-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故事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巨人?他为什么被称为城里最漂亮的巨人?-描述巨人和小杰的相遇和相处过程。
-为什么小杰喜欢和巨人一起玩耍?巨人对他有什么样的影响?-故事的主题是什么?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什么?步骤四:个人创作(25分钟)-让学生以《城里最漂亮的巨人》为主题,创作一幅插画或写一个短小的故事。
-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自己的巨人形象和情节。
-鼓励学生在创作中表达自己对美的理解和友善的行为习惯。
步骤五:展示和分享(10分钟)-邀请学生将自己的创作展示给全班同学,并分享自己的创作灵感和想法。
-在听取分享时,其他学生可以对创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促进互相学习和成长。
4.教学延伸:-继续探讨“美”和“友善”这两个主题,在其他绘本或故事中寻找相关的情节和教育意义。
-引导学生创作更多关于“美”和“友善”的作品,如绘画、故事、诗歌等。
5.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包括对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和主题的理解。
-评估学生的创作作品,包括创意、表达能力和对主题的把握。
6.教学反思:通过这个教学设计,学生能够通过阅读绘本《城里最漂亮的巨人》了解到美和友善的重要性,并能够用自己的创作表达对美和友善的理解和感受。
大班语言城里最漂亮的巨人教案

大班语言城里最漂亮的巨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故事的主要角色和情节,能够简单描述故事内容。
2. 学习生词和句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故事《城里最漂亮的巨人》2. 生词:漂亮、巨人、小鸟、花朵、颜色、窗户、地毯等。
3. 句型:这是城里最漂亮的巨人、他有一双大大的眼睛等。
三、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或图书2. 生词卡片3. 画笔、画纸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教室里的装饰,引发幼儿对美的关注。
2. 讲述故事:播放故事课件或阅读图书,引导幼儿关注故事的角色和情节。
3. 学习生词:出示生词卡片,引导幼儿朗读、理解和记忆生词。
4. 句型练习:引导幼儿运用句型描述故事中的巨人。
5. 创意绘画:请幼儿画出自己心中的最漂亮的巨人,并分享给大家。
五、作业布置1. 请幼儿回家后,向家长讲述故事《城里最漂亮的巨人》。
2. 家长协助幼儿用生词卡片进行词语接龙游戏。
3. 鼓励幼儿在家里尝试用故事中的句型描述身边的人或物。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聆听故事、回答问题、互动讨论等。
2. 记录幼儿在创意绘画活动中表现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中运用所学知识和句型的实际情况。
七、教学策略调整1. 根据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和拓展。
2. 对于学习困难的孩子,提供更多的个别辅导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
3. 结合幼儿的兴趣和需求,引入更多相关的文学作品和活动,丰富他们的阅读体验。
八、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再现。
2. 开展巨人主题的诗歌创作,鼓励幼儿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创意。
3. 举办巨人时装秀,让幼儿设计和制作巨人的服装,展示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九、家长沟通与协作1. 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环境中的语言运用情况。
2. 向家长提供指导,帮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支持幼儿的语言学习。
幼儿园城里最漂亮的巨人教案

幼儿园城里最漂亮的巨人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能够听懂故事《城里最漂亮的巨人》。
2.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故事情节。
3. 能够根据故事内容进行想象和绘画。
二、教学准备
1. 故事书《城里最漂亮的巨人》。
2. 绘画纸、颜料等绘画工具。
3. 模拟道具:巨人的帽子、巨人的鞋子、巨人的手套等。
三、教学步骤
1. 导入新课
教师将模拟道具(巨人的帽子、巨人的鞋子、巨人的手套等)逐一展示,让学生猜测是属于哪一个人物的,同时简要介绍巨人。
2. 故事讲述
教师给学生讲述《城里最漂亮的巨人》故事,让学生跟着故事内容进行听读。
3. 绘画活动
教师给学生发放绘画纸和颜料等绘画工具,要求学生根据故事内容进行自由绘画,表达自己对于巨人形象的预想。
4. 故事复述
请学生们回想故事的内容,由学生自己来复述整个故事,教师可以适当进行修正和引导。
5. 思考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巨人是真实的,成为我们的朋友,我们应该怎么做?教师可以给予小提示和示范,让学生逐渐理解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友好相处的道理。
四、教学实施建议
1. 故事中有些单词和句子学生可能不认识,需要简要进行注释并阐述故事的要点。
2. 绘画活动中,教师可以适当发挥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在绘画时表达出自己的想象和主张。
3. 教师在故事复述和思考问题环节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开口说话,让学生锻炼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五、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课,学生们对于巨人形象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很
好地进行了绘画活动和语言表达训练。
针对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情境,教师要有耐心、有方法地进行教学。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城里最漂亮的巨人》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城里最漂亮的巨人》教案目标:通过讲述故事《城里最漂亮的巨人》,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教具准备:故事书《城里最漂亮的巨人》。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师生互动,询问幼儿最近有没有看过或听过有关巨人的故事。
2.展示故事书《城里最漂亮的巨人》,引起幼儿的兴趣。
Step 2:讲述故事(15分钟)1.鼓励幼儿认真观察故事封面,猜测故事的主题。
2.介绍故事的背景和主要人物。
3.讲述故事,同时展示故事中的插图,引导幼儿进入故事情境。
Step 3:图书欣赏(10分钟)1.师生一起翻阅故事书,观察每一页的插画。
2.鼓励幼儿根据插图描述故事内容。
Step 4:小组活动(15分钟)1.组织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场景进行表演,描述故事中发生的情节。
2.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上台表演,其他小组可以提问或发表评论。
Step 5:语言游戏(10分钟)1.通过问答游戏检查幼儿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2.以巨人的形象为主题,设计语言游戏,鼓励幼儿运用自己所学的词汇和句子表达巨人的形象特点。
Step 6:创作活动(15分钟)1.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绘制自己心目中最漂亮的巨人。
2.引导幼儿描述自己绘制的巨人的特点和故事。
Step 7:总结回顾(5分钟)1.让幼儿从故事中学到了什么,他们对巨人有什么新的认识。
2.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喜欢的巨人的特点,以及自己创作的巨人的形象。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们通过听故事、观察插图、语言游戏等多种形式参与到教学中来,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通过创作活动,培养了幼儿的想象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幼儿的参与性和互动性,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教案:城里最漂亮的巨人

小学优秀教案:城里最漂亮的巨人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城里最漂亮的巨人》这本书,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2. 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的善良和爱心,学会关爱他人。
3. 学会欣赏美,培养审美能力。
4.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的善良和爱心。
2. 学会欣赏美,培养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1.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
四、教学准备1. 准备《城里最漂亮的巨人》这本书的纸质版或电子版,方便学生阅读。
2. 准备一些图片或插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3. 准备一些美的事物或图片,用于引导学生欣赏美。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教室或学校的美景,让学生谈谈自己认为的美的事物。
2. 阅读故事:让学生阅读《城里最漂亮的巨人》这本书,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内容。
3. 讨论故事: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故事中巨人的看法,以及自己是否有类似的经历。
4. 欣赏美:展示一些美的事物或图片,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美,表达自己对美的看法。
5. 创造美: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一幅自己认为最美的画,并分享给大家。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关爱他人、欣赏美和表达自己的想法的重要性。
7. 作业: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人或事物,写一篇关于它们的文章,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六、教学延伸1. 组织一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选择故事中的一个角色,通过表演的方式,深入理解角色的性格特点和故事情节。
2. 开展一次绘画比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故事中的场景或角色,提升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
七、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参与活动的情况,评价学生在关爱他人、欣赏美和表达自己的想法方面的进步。
2. 鼓励学生在课后与家人或朋友分享所学内容,观察他们的反应,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八、教学反馈1. 在课后收集学生的作业和绘画作品,分析学生在关爱他人、欣赏美和表达自己的想法方面的表现,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教学设计绘本《城里最漂亮的巨人》

教学设计绘本《城里最漂亮的巨人》一、教学目标:1.语言目标:-学习并掌握绘本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形容词来描写事物;-学习如何用正确的语气朗读绘本。
2.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和热爱;-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动能力。
二、教学准备:-绘本《城里最漂亮的巨人》;-单词卡片或图片;-课件或投影仪;-板书工具。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将绘本《城里最漂亮的巨人》展示给学生,并询问学生有关巨人的知识和印象。
-鼓励学生提出巨人是什么样子的,巨人对城市的影响,巨人是不是是件好事等问题。
2.阅读与讨论(15分钟)-教师指导学生跟读绘本的标题和封面,并预测绘本的故事内容。
-带领学生一起阅读绘本,并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巨人为什么会让城市变得美丽?城市之美是否只有外表的变化?-阅读完绘本后,教师提问学生:你认为巨人为什么会选择离开?我们可以如何保护环境,创造美丽的城市?3.单词学习(10分钟)-教师出示巨人故事中出现的单词卡片或图片,让学生猜测其含义,然后教师给予解释和读音示范。
-教师通过图片和动作示范单词的意思和用法,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模仿教师的发音并进行口头练习。
4.形容词学习(15分钟)-教师介绍形容词的概念,并给出一些例子来说明形容词的作用。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绘本中的形容词,指导学生运用形容词来描述书中的事物,如巨人的外貌、城市的变化等。
-学生也可以创造自己的形容词来描述事物,如“漂亮极了”、“可爱得一塌糊涂”。
5.朗读绘本(15分钟)-教师播放绘本的语音或录制好的读物,让学生跟读。
-学生可以分组合作朗读,每个小组选择一部分内容,通过比赛的方式让朗读更有趣。
6.写作练习(20分钟)-学生以《城里最漂亮的巨人》为题目,写一篇短文章,分享自己对巨人和城市美的看法。
文章可以包括以下内容:自己的想法、巨人的样子、巨人给城市带来的美丽、保护环境等。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写作素材和写作指导。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城里最漂亮的巨人》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城里最漂亮的巨人》一、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感知巨人的形象特点。
2. 能够参与讨论,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3. 学习词语:漂亮、城里、巨人、窗户、床、地毯等。
4. 培养幼儿倾听、表达、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故事,让幼儿理解分享、帮助他人的重要性。
2. 教学难点:引导幼儿用适当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三、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城里最漂亮的巨人》2. 图片:巨人、房子、窗户、床、地毯等3. 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看故事课件,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巨人形象。
2. 故事讲述: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及巨人变化的过程。
3. 图片展示:教师展示故事中巨人、房子、窗户、床、地毯等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对应的词语。
4. 讨论: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巨人为什么成了城里最漂亮的巨人,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5. 情景扮演:分组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表演,体会故事中的情感。
6. 绘画环节:请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绘制自己心目中的城里最漂亮的巨人。
五、作业布置1. 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故事内容,讲述巨人的变化过程。
2. 家长协助幼儿用词语卡片进行词语复习,加强记忆。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故事讲述过程中的注意力集中程度,以及参与讨论和表演的积极性。
2. 评价幼儿对故事情节的理解程度,以及运用词语的能力。
3. 关注幼儿在绘画环节的表现,观察其对故事角色的认知和想象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故事讨论,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对故事的分享和表达情况。
2. 开展类似主题的绘画活动,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创作出自己心中的美丽巨人。
3. 组织类似的公益活动,让幼儿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感。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幼儿的反馈,根据幼儿的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 在讨论和表演环节,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幼儿的自信和勇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内容:绘本《城里最漂亮的巨人》
教学目标:
⒈了解故事内容,走进“乔治”这个人物。
⒉通过读图,了解文字之外的故事,感受绘本的丰富内涵,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⒊通过绘本阅读,体会“最漂亮”的含义,感受经典绘本的魅力。
教学过程:
㈠谈话导入,看封面,猜测人物形象
师: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阅读一本外国作品“聪明豆系列”的绘本书:《城里最漂亮的巨人》,它是我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任溶溶翻译的。
这位巨人的名字叫乔治。
封面上只印着乔治的一双脚,大家看乔治的脚上穿着一双乌黑锃亮的皮鞋,看起来真漂亮。
不妨让我们大胆地猜测一下:乔治(头上、脖子上、上身、下身、腰上、手腕上、手指上)会是怎样的打扮呢?
预设:乔治(西装革履)上身穿着一件淡淡的粉色格子衬衫,下身穿着一条笔挺的西裤,脚蹬一双乌黑锃亮的翻口皮鞋,脖子上系着一条黑底白条纹的领带,头上戴着一顶漂亮的绅士帽,嘴上叼着一根雪茄,手腕戴着名贵的手表,手指上戴着一个金光闪闪的钻戒,看起来漂亮极了。
㈡看扉页,观察人物形象
⒈听了大家绘声绘色的猜测,我更急于要见到乔治了。
来一起往后看扉页上的乔治,(出示课件),你为什么瞪着疑惑的大眼睛啊?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乔治啊?
(头发凌乱,衣服破旧,鞋子老式,垂头丧气,弯着腰的,一点都不自信的……)?⒉齐读:乔治是个巨人,城里最邋遢的巨人。
他总是穿着同一双棕黄色的旧凉鞋,同一件打着补丁的旧袍子。
㈢看第一页,观察其他人物对乔治的看法
⒈读到这里,你的心里肯定有疑问了。
(指名说)就让我们带着疑惑跟着穿着邋遢的乔治走进故事。
看,乔治来到了大街上,(出示课件)仔细看图,你发现了什么?
⑴大街上的人穿着讲究,与穿着邋遢的乔治形成鲜明的对比。
预设:周围的人都衣着讲究,连猫都穿着西装,优雅地洗手,小矮人为买不到衣服而吹胡子瞪眼,扫地的大妈也穿戴整齐,两位巨人不仅西装革履还戴着礼帽,是风度翩翩的绅士。
⑵大街上的人看待乔治的眼光异样,似乎在说()。
如果是你看到这样的乔治,你会怎么说呢?
预设:美人鱼爸爸用不屑的眼光来看他,男巨人斜着眼睛看他,还有一个人从窗户里探出头来看。
预设:这人走在大街上怎么能穿成这样?这也太奇怪了吧。
这个人穿得这么破旧,太寒酸了吧。
预设评价语:你很会观察,能把主人公和周围的人对比起来看。
你观察很细致,透过表情里看人物的内心世界确实是绘本阅读的好方法。
⒉周围的人虽然没有说出来,但是乔治明显感觉到了自己与周围人的格格不入,如果你就是乔治,心里(指名说),会想:(指名说)“唉,我可不想当城里最邋遢的巨人。
”
⒊乔治会怎么做呢?你怎么知道的?(能从图的细微处找到故事发展的线索,你真是一位会读书的孩子。
)
㈣学习4-6页,知道重复使用“漂亮”好处,感受必要的穿着打扮是非常必要的。
⒈看看乔治买的衣物。
课件出示书中对服饰的描写,齐读。
师:大家有没有发现,作者在描写服饰时连续用了六个漂亮,平时我们都说,不要重复使用词语,要体现语言的丰富性,是不是作者想不出别的词语来形容了呢。
看来在恰当的时候重复使用相同的词语反而能突出你要表达的情感。
⒉乔治打扮完毕,(课件出示),没打扮之前乔治是一个邋遢的巨人,打扮之后,乔治是一个(漂亮、精神抖擞、风度翩翩,气宇轩昂、一表人才、衣冠楚楚、英俊潇洒、容光焕发、相貌堂堂、帅气逼人、英姿飒爽)的巨人。
此时的乔治和原来(出示课件)那真的是判若两人啊!看来,必要的打扮自己还是应该的。
乔治手摸着条纹领带心里(得意极了、快乐极了),他说:现在,我可是城里最漂亮的巨人了!
㈤学习7-9页,读乔治和长颈鹿的故事
⒈乔治正自我欣赏的时候,一头长颈鹿站在人行道上上呼哧呼哧喘着气,大
家看长颈鹿的表情,会发生什么事了呢?采访:长颈鹿啊,你呼哧呼哧喘着气,发生什么事了?(猜)
⒉指导学生读长颈鹿和乔治的对话,重点体会长颈鹿对围巾的迫切心情。
(自读、分角色表演读)
⒊乔治,你听了长颈鹿的话,你会怎么做?(猜)
⒋咱们一起往下看,真被同学们猜到了。
指名读。
领带真的和袜子不相配吗?乔治为什么要这么说?
预设:乔治想宽慰长颈鹿,怕长颈鹿拒绝自己的帮助,让长颈鹿接受帮助以后能心安理得。
⒌课件出示:“哈哈,还真是一条不错的围巾呢!”
师:不错在哪里?
预设:长颈鹿戴上围巾很暖和,也很漂亮,其他小动物都仰着头看,很羡慕,长颈鹿高兴极了。
师:长颈鹿,你拥有了这条既漂亮有暖和的围巾,除了和巨人说“谢谢外”(课件),你还在想什么呢?(知恩图报、懂得感恩)
⒍此时走在大街上的乔治,虽然没有没了领带,但还是非常漂亮,大家又是看待他的?
预设:女巨人看得呆了;晒衣服的妇女看得入了迷;走路的人一直回头看着,都差点摔跤了。
他们心里在说:(好漂亮的巨人啊!)
⒎没有了领带的乔治一路回家,嘴里唱道:(老师领着读)。
听,乔治真的在唱歌呢。
(课件:声音)我们一起来当当快乐的乔治,乔治的表情,把双手插在裤袋里,跟着音乐一起唱起来,看谁最像漂亮的、快乐的乔治。
⒏真的好开心哪,让我们一起完整地演一演这个小故事。
男同学当乔治,女同学当长颈鹿,旁白老师来读。
能干的同学边读边把动作演进去。
㈥出示结尾,猜测故事的发展,读故事、演故事
⒈让我们继续往下读故事。
哎呀,乔治怎么成这幅样子了,仔细瞧瞧都少了什么?(课件出示:皮带、袜子、鞋子、衬衫)那么乔治一路上到底碰到哪些需要帮助的动物,这些东西分别送给他们做什么了呢?(猜)
⒉同桌讨论,补充故事,指名说。
⒊想知道你们猜对了嘛?让我们打开书细细地读一读吧。
要求:遇到对话部分,同桌两人分角色读一读,读完后也可以选择一个故事演一演。
⒋大家猜对了吗,一起来看看:填空,归纳故事主要内容。
⒌听,成了这样的乔治还在唱着快乐的歌呢。
我们都来当当快乐的乔治(课件)
㈦感受乔治的“最美丽”
⒈可是,(伤心地唱歌课件)。
此时,天气已经很冷,树叶漫天飞舞,其他动物都穿着厚衣服。
乔治却光着胳膊、光着腿成了城里最受冻的巨人。
他独自一人,坐在已经打烊了的店门口,眼泪吧嗒吧嗒往下流,好可怜啊!采访:乔治,你后悔吗?
⒉是啊,乔治穿上了原来的破衣服,马上又高兴了起来。
(能联系故事的前后猜读人物的心理活动,是一个好方法。
)穿着同样衣服的乔治心情为什么完全不同?课件出示:(齐读)一个人,如果真是愿意帮助别人,那么这种快乐就会是抑制不住的。
⒊你帮助了别人,别人也会想着你。
小动物们给乔治送来金冠和贺卡,他们在卡片上写有这样一句话:(课件)这顶金冠跟你的袍子和凉鞋最相配。
⒋课件:现在,你读了扉页之后的疑惑还有吗?为什么穿着一双棕黄色的旧凉鞋,一件打着补丁的旧袍子的乔治是城里最漂亮的巨人?
㈧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