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四项的临床意义最新版本

合集下载

高血压五项临床意义

高血压五项临床意义

高血压五项临床意义高血压五项指标的生理功能、分泌调节及临床意义一、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PA)轴机体应激时,HPA轴通过释放促肾上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来调节皮质醇的分泌。

这会导致垂体释放ACTH,从而刺激肾上腺皮质释放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反馈抑制下丘脑和垂体,以达到自稳作用。

HPA轴紊乱会导致肾上腺疾病,引起继发性高血压。

因此,检测HPA轴对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很重要。

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是一种多肽类激素,促进肾上腺皮质的组织增生以及皮质激素的生成和分泌。

ACTH的生成和分泌受CRF的直接调控。

分泌过盛的皮质激素反过来也能影响垂体和下丘脑,减弱它们的活动。

ACTH分泌呈现日节律波动,入睡后ACTH分泌逐渐减少,午夜最低,随后又逐渐增多,至觉醒起床前进入分泌高峰,白天维持在较低水平,入睡时再减少。

ACTH增高可见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异位ACTH综合征、库欣病、Nelson综合征、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遗传性肾上腺皮质对ACTH不反应综合征、周期性ACTH、ADH分泌增多综合征、手术、创伤、休克、低血糖等。

ACTH降低可见于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肾上腺皮质腺瘤或癌、单纯性ACTH缺乏综合征、医源性ACTH减少等。

ACTH检测的临床意义是鉴别皮质醇增多症,判断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功能状态。

肾上腺皮质肿瘤患者血皮质醇增高,而血ACTH水平极低;垂体依赖性皮质醇增多症,ACTH常轻度升高;异位ACTH综合征:ACTH含量明显增高,见于恶性肿瘤。

XXX和皮质醇的节律变化是相互关联的。

XXX的分泌受到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调节,而皮质醇的分泌则受到ACTH的调节。

在正常情况下,ACTH和皮质醇的分泌呈现昼夜节律。

ACTH的分泌在早晨最高,晚上最低,而皮质醇的分泌则在早晨最高,晚上最低。

这种节律变化受到生物钟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然而,一些疾病状态可以破坏这种节律变化,例如库欣综合征和抑郁症等。

高血压四项的临床意义

高血压四项的临床意义

高血压四项的临床意义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是由一系列激素及相应的酶组成,通过对血容量和外周阻力的控制,调节人体血压、水和电解质平衡,来维持机体内环境恒定。

另外,它与一些肾脏疾病及与肾脏有关的疾病有密切关系。

目前检测血浆中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Ⅰ(AⅠ)、血管紧张素Ⅱ(AⅡ)和醛固酮(ALD)已成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分型诊断、治疗及研究的重要指标。

对一些有关肾脏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发病机理的探讨有着重要意义。

临床意义肾素活性(PRA)和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Ⅰ(AⅠ)在转化酶的作用下形成AⅡ。

AⅡ是目前已知体内最强升压物之一。

检测血浆中PRA和AⅡ浓度已成为肾性高血压、内分泌型高血压的诊断所必需,也是高肾素低血容量型高血压、低肾素高血容量型高血压、正常肾素正常血容量型高血压分类的依据。

肾性高血压和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鉴别诊断:前者基础值增高,对立位、低钠和速尿的激发反应正常,后者基础值常低下,特别是激发反应低下。

肾血管性高血压测定有助于确定是否适宜手术治疗:当侧枝循环建立,患侧/健侧的比值正常或仅轻度增高,手术效果不好;当比值明显增高才提示手术可以获得明显降压效果。

分泌肾素的肿瘤如近球小体瘤等,外周血浆肾素活性增高。

急性肾功衰竭病人血浆肾素活性明显升高,血液透析后随病情改善而恢复正常。

慢性肾功衰竭伴高血压时,测定血浆肾素活性有助于区分可治性(血容量高,肾素活性不高)和顽固性(肾素活性增高)高血压,前者透析疗法有效,后者则透析效果不佳。

醛固酮(ALD)增高见于:生理情况下:低盐饮食、大量钠离子丢失、钾摄入过多可致醛固酮分泌增加;妇女月经的黄体期,妊娠后期可见醛固酮增高;体位改变,立位时升高,卧位时降低,故测定醛固酮时要固定采血方式。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如肾上腺醛固酮瘤,双侧肾上腺皮质增生,分泌醛固酮的异位肿瘤等患者。

由于醛固酮分泌增加,导致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加,临床表现为高血压和低血钾综合征。

高血压四项的实验室检测与临床意义

高血压四项的实验室检测与临床意义
3、申请单上应注明标本采集时患者的体位
4、肾素活性测定:实际上是测定单位时间内血浆中血管紧张素Ⅰ(AngⅠ)的产生速率,试验时需进行二次AngⅠ测定
5、在不同温度反应下测定血管紧张素AI两次,根据两次AngⅠ测定结果计算PRA
6.区分体位抽血,卧位为早晨起床前采血;立位为起床后用速尿40mg并站立2小时后采血。项目名称ຫໍສະໝຸດ 检测方法样本量临床意义
备注
高血压四项(A1(37℃)、A1(4℃)、肾素活性(PRA)、醛固酮(ALD))
放免法
血浆 1.8ml
EDTA抗凝
高血压诊断,
分型等应用。
1、标本采集前1--3天应控制盐的摄入
2、清晨肾素活性最高,标本应在此时间采集(分立位和卧位),不需冰水浴,分离血浆后冰冻保存送检
卧位时PRA值约是立位状态时的50%左右,而坐位状态的PRA值约是立位的75%左右。2h到高峰。ALD浓度在20-30min后才有延迟的升高,但其最高峰的面积和增加至最高所需的时间与PRA相似。
㈢患者准备:
•钠摄入量:患者应普钠饮食三天后再进行检测,钠摄入量高会降低PRA和ALD的水平,而摄入量低则能使其提高。另外,患者应测定取血前24小时尿钠含量,以供分析结果时参考;
•药物因素:1,避孕药;2,利尿剂、血管扩张剂、钙离子拮抗剂、a-受体阻断剂;3,β-受体阻断剂、可乐宁;4、非甾体类抗炎药、甘草。
测定前患者应停用降压药3周以上;停用利尿剂4周以上;停用避孕药6周以上;不宜停药的患者虑改用对实验影响较小的药物;
例如:不适停药的病人应改服胍乙啶等影响PRA较小的降压药。)
价格: 91元(卧位)。
价格: 91元(立位)。
㈠ EDTA-K2抗凝的血浆样本,(注意:血清样本不能检测)。

老年高血压患者尿常规检测中四项指标的临床意义

老年高血压患者尿常规检测中四项指标的临床意义

老年高血压患者尿常规检测中四项指标的临床意义目的探讨尿常规检验中常用四项指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诊断中的意义。

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60歲)患者92例,比较不同分级和病程高血压患者的24h尿蛋白定量(UTP)、尿N-乙酰-B-D 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微量白蛋白(mALB)以及尿β2微球蛋白(β2-MG)。

结果Ⅱ、Ⅲ级高血压的UTP、NAG、mALB及β2-MG均较Ⅰ级高血压显著升高(P<0.05),且3级显著高于2级(P<0.05);病程越长,患者的UTP、NAG、mALB及β2-MG越高,20年三组各项指标水平差异显著(P<0.05)。

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检测尿UTP、NAG、mALB及β2-MG 有利于早期诊断肾功能损害,指导临床治疗决策。

标签:高血压;老年患者;尿常规检验;肾功能损害高血压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群,是导致老年人群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病具有起病隐匿以及病程进展缓慢等特点,随着病程的进展可诱发全身小动脉硬化,其中,肾脏为主要损害靶器官[1]。

传统肾功能检查手段往往难以发现患者的早期肾功能损害,在临床治疗中往往仅重视降压治疗,忽略高血压性肾损伤的治疗[2]。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患者92例,均符合WHO高血压诊断标准,除外继发性高血压、恶性肿瘤、糖尿病、肝脏疾病、原发性肾病以及结缔组织病变患者。

年龄60~80岁,平均(72.3±2.1)岁;病程5~36年,平均(18.7±2.1)年,其中,20年24例。

高血压分级:32例Ⅰ级,36例Ⅱ级,24例Ⅲ级。

1.2 方法在接受尿检前3d均详细讲解检查目的、方法,并嘱患者饮食宜清淡,勿进浓茶、咖啡等。

应用美国IMAGE自动分析仪测定24h尿蛋白定量(UTP)、尿N-乙酰-B-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微量白蛋白(mALB)以及尿β2微球蛋白(β2-MG)四项指标,操作严格按照实验室规程及说明书执行,检测过程中严格执行质量控制。

高血压四项的临床意义

高血压四项的临床意义
评估心力衰竭的风险和病情严重程度。
高血压四项与其他心血管疾病
总结词
高血压四项指标的异常升高也可能与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如心律失常、心肌炎等。
详细描述
除了冠心病和心力衰竭,高血压四项指标的异常升高也可能与其他心血管疾病有关。例如,心律失常可能与肾素 -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异常激活有关,而心肌炎患者的血浆肾素活性和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可能会异常升高。 因此,高血压四项指标的监测对于全面评估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和病情具有重要意义。
事件的风险。
高血压四项与心力衰竭
总结词
高血压四项指标的异常升高与心力衰竭的发 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是评估心力衰竭风险的 重要参考。
详细描述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状态,其发 生和发展与高血压四项指标的异常升高密切 相关。这些指标的异常可能表明体内循环系 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异常状态,如心肌肥厚、 心肌缺血、心肌纤维化等,进而导致心力衰 竭的发生。通过监测高血压四项指标,可以
总结词
高血压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高血压四项检查 有助于预测和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详细描述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事件,其发生与高血压、动脉 粥样硬化等因素密切相关。高血压四项检查中的血管紧 张素Ⅱ和醛固酮等指标可以反映机体的血管紧张状态和 神经内分泌调节功能,对于预测脑卒中的发生具有一定 的价值。通过高血压四项检查,可以评估个体脑卒中的 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脑卒中的发生风险 。
05
高血压四项的未来研究方向
探索高血压四项与其他疾病的关联
要点一
高血压四项指标与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肾脏疾病等慢性病之…
研究高血压四项指标的变化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肾脏 疾病等慢性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早期发现和预防这些疾 病。

老年高血压尿常规检验中常用四项指标的应用价值分析

老年高血压尿常规检验中常用四项指标的应用价值分析

老年高血压尿常规检验中常用四项指标的应用价值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老年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老年高血压的发病率也在逐渐增加。

高血压是指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老年人群中患有高血压的比例相对较高,而高血压如果不及时控制,会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尿常规检验是临床诊断中一项简便易行的检查手段,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肾脏功能、泌尿系统状况等。

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尿常规检验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常用的四项指标包括尿蛋白、尿胆红素、尿潜血和尿白细胞。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患者的肾功能、泌尿系统的状况以及炎症反应的程度。

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对尿常规检验中常用的四项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帮助医生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来说,尿常规检验及其中的四项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1.2 研究目的老年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会给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

尿常规检验是检测老年高血压患者肾脏功能的重要方法,常用四项指标包括尿蛋白、尿糖、尿酮体和尿胆红素。

本文旨在分析这四项指标在老年高血压尿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探讨其临床意义,并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对这四项指标的研究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病情,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老年高血压尿常规检验中常用四项指标的应用价值,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依据,促进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诊断和治疗。

2. 正文2.1 高血压的定义及危害高血压是指静脉压、动脉压或动脉脉压持续增高的一种疾病。

通常情况下,成人静脉血压大于140/90mmHg被认定为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严重威胁着大多数老年人的健康。

高血压会直接影响心脏、脑血管、肾脏等重要器官的功能,导致心脏病、脑卒中、肾功能损害等多种严重并发症。

老年高血压患者尿检中四项指标的临床意义

老年高血压患者尿检中四项指标的临床意义

老年高血压患者尿检中四项指标的临床意义摘要】目的研究尿检中常用的四项指标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的临床诊断意义。

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8月间我院病房收治的9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了回顾性临床病例收集,并对患者进行分组分级研究,按高血压的等级以及高血压病史分析患者住院期间的尿检结果,对患者尿蛋白定量(UTP)、尿β2微球蛋白(尿β2-mG)、尿微量白蛋白(尿mALB)以及N-乙酰-B-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进行分析研究。

结果研究发现,老年高血压患者UTP、尿β2-mG、尿mALB、NAG的水平较正常值有明显的上升,而且这种上升的趋势随着血压的升高以及病史的增长呈现明显的增加(P<0.05)。

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均有一定程度的肾功能损伤情况,UTP、尿β2-mG、尿mALB、NAG可作为早期诊断老年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伤的重要指标。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尿检临床意义【中图分类号】R44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9-0186-01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民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血压的发病率亦呈现了明显的上升趋势。

特别是6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高血压病的比例更是居高不下,高血压病成为了中老年人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1]。

临床上高血压病引起的并发症极多,高血压性肾病就是其中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

以往医务人员对高血压性肾损伤的认识程度不够,认为高血压的治疗就是降压为主,忽略了其早期并发症诊治。

本研究对9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了回顾性临床病例收集,并对患者进行分组分级研究,阐述 UTP、尿β2-mG、尿mALB、NAG在诊断早期高血压性肾病方面的重要性。

具体数据公布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92例老年高血压病例均来自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8月间收治的60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

其中男性患者44人,女性患者48人。

年龄60至79岁不等,平均年龄71.1±2.3岁。

高血压四项检测临床应和注意事项

高血压四项检测临床应和注意事项
*资料来源:中国疾控中心慢病防控中心
血压(mm/Hg)
正常高值 1级高血压 2级高血压 3级高血压
其他危险因素,靶器 官损害和疾病
SBP 130-139 SBP 140-159 SBP 160-179
或DBP
85-89 或DBP
90-99
或DBP100109
SBP≥180
或DBP ≥ 110
无其它风险因素
侯秀芝 女 67 2.43 323.86 133.25 7.45 337.83 45.34
金素琴 女 72 1.48 123.50 83.36 2.28 171.49 75.35 邵海林 男 51 2.50 254.34 101.74 6.25 289.56 46.33
尚勃 男 35 0.26 91.09 354.63 1.42 98.08 68.99 邱书明 男 51 0.22 207.52 941.79 0.92 237.69 258.37 刘艳芳 女 52 0.70 125.01 178.46 0.72 170.37 237.24 江凤玉 女 71 2.95 203.42 69.00 2.95 340.54 115.27 万艳红 女 49 0.56 1577.57 2823.18 0.35 1924.43 5425.40 赵继星 男 38 0.17 126.50 748.72 0.77 168.95 218.92 王喜凤 女 62 0.61 112.88 183.57 0.72 151.15 211.32 徐亚萍 女 56 0.10 175.38 1702.70 0.28 218.52 776.26 罗培梅 女 58 0.01 196.56 31469.53 0.85 172.92 204.00 武永栓 男 52 0.52 239.58 457.45 1.98 274.30 138.86 李文英 女 48 3.83 156.74 40.90 19.34 264.92 13.70 钱艳丽 女 38 1.97 554.97 282.25 10.07 794.17 78.83 乔惠平 女 43 5.95 123.80 20.80 13.23 158.18 11.95 龚冠军 男 56 1.77 388.60 220.02 3.21 361.83 112.84 赵建钧 男 48 0.78 95.77 123.39 1.68 173.15 102.8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RA和ALD的水平,而摄入量低则能使其提高。另外,患者应测定 取血前24小时尿钠含量,以供分析结果时参考; • 药物因素:1,避孕药;2,利尿剂、血管扩张剂、钙离子拮抗剂、a -受体阻断剂;3,β-受体阻断剂、可乐宁、非甾体类抗炎药 测定前患者应停用降压药3周以上;停用利尿剂4周以上;停用避孕 药6周以上;不宜停药的患者虑改用对实验影响较小的药物;
卧位时PRA值约是立位状态时的50%左右,而坐位状态的PRA值约是立位的75%左右。2h到高 峰。ALD浓度在20-30min后才有延迟的升高,但其最高峰的面积和增加至最高所需的时间与 PRA相似。
.
高血压四项检测的注意事项
㈢患者准备: • 钠摄入量:患者应普钠饮食三天后再进行检测,钠摄入量高会降低
* 基础状态(卧位):受试者进普通饮食,采血前卧床过夜或卧位1.5~2h后再采血, 以EDTA-K2抗凝;
* 激发状态(速尿+立位):在基础状态下采血后,给受试者注射呋塞米(速尿),按 0.7mg/kg体重比例,最大剂量不超过50mg,保持立位,活动2h(暂禁食、禁水) ,2h后采血,抗凝剂同卧位;
.
高血压四项内容及应用
• 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RAAS)是调节血管功能,维持血 压的重要的内分泌控制系统。它的生理作用很复杂,涉及的器官广 泛,几乎全身各系统都有它作用的踪迹。它是人体内环境稳定不可 缺少的调控系统。
• 高血压四项:肾素活性(PRA),醛固酮
(ALD)
<AⅠ (4℃,37 ℃)>
• 高血压四项应用:
目前检测血浆中肾素活性(PRA)和醛固酮(ALD)已 成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分型诊断、治疗及研究的重 要指标。对一些有关肾脏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发病机 理的探讨有着重要意义。 .
高血压四项针对人群
(1)中、重度血压升高的年轻患者; (2)症状、体征或者实验室检查有怀疑线索(如肢体脉动搏
低危
低危
3个或更多的风险因素,MS, OD或疾病
中危
高危
已有心血管疾病或肾脏疾病
极高危
极高危
MS:代谢综合征;OD:亚临床器官损害
.
低危 中危 高危 极高危
中危 中危 高危 极高危
高危 极高危 极高危 极高危
血压调节机制:
长期精神不良刺激 (包括遗传易感)
大脑皮层功能紊乱
垂体ATCH
血管舒缩中枢形成固定收缩兴奋灶 肾上腺皮质分泌 (盐素—保钠排钾)
正常
正常高值 1度高血压 2度高血压 3度高血压
SBP 120-129 SBP 130-139 SBP 140-149 SBP 160-170 SBP≥180
或DBP 80-84 或DBP 85-89 或DBP 90-99
或DBP100109
或DBP ≥ 110
无其它风险因素
平均风险 平均风险
1-2个风险因素
动不对称性减弱或者缺失,腹部听到粗糙的血管杂音,近 期明显怕热/多汗/消瘦/血尿/明显蛋白尿等); (3)降压药联合治疗效果很差或者治疗过程中血压曾经控制 良好但近期内又明显升高;
(4)急进性高血压和恶性高血压患者。
.
高血压四项检测的注意事项
一、分析前
㈠ EDTA-K2抗凝的血浆样本,血清样本不能检测。 ㈡体位(需要申请单及报告单上注明):
血管疾病的总发病率和死亡率已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 2004 年卫生部统计资料表明,我国城市人口心脑血管疾 病死亡率为200/10 万人,农村为142/10 万人,分别占死 亡构成的37%和28%;居死亡原因首位
•高血压是造成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
我国高血压的地区、人群及时间分布
一、地区分布
地区差异明显:北高南低,华北和东北属于高发区,沿海高于内地,城市高于 农村。
二、人群分布
02年调查显示,我国18岁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达到18%,全国患病人数约 1.6亿,男、女性高血压患病率差别不大,青年期男性略高于女性,中年后 女性稍高于男性,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仅30.2%、24.7%、
6三.1%、。时间分布
1959年、1979年和1991年三次大规模高血压抽样调查显示: 高血压的患病率分别为5.11%、7.73%、11.88%,1980 ~1991年高血压患病 率升高了54%。
高血压四项检测注意事项与临 床意义分析
放免室/廖权利 2011.12
.
内容提要
➢高血压诊断标准与流行病学 ➢高血压的分类及主要病因 ➢继发性高血压的主要检查手段 ➢高血压四项的内容及针对人群 ➢高血压四项检测的注意事项(分析前、 分析中及分析后) ➢高血压四项临床意义分析 ➢实例——报告单解读
.
高血压诊断标准
.
血压升高可导致
• 血压升高是中国人群脑卒中发病的最重要危险 因素
• 血压升高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血压 急剧升高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 高血压是引起心力衰竭的主要病 因之一
.
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风险分层
依据血压水平和伴随存在的危险因素对患者进行总体心血管风险分层
高血压(mm/Hg)
其它风险因素,OD或疾病
收缩压≥140mmHg 和/或舒张压≥90mmHg
——《2003 年WHO/ISH 高血压处理指南》
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目标:
对于一般高血压患者降压目标应是140/90mmHg 以下; 对于合并糖尿病或肾病等高危病人,血压应降至 130/80mmHg 以下。
.
流行病学
•目前,我国每15 秒钟就有一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心脑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
儿茶酚胺分泌增高
全身细小动脉痉挛、硬化
肾缺血
血压升高
血容量
水钠潴留
肾素 血管紧张素II
醛固酮
.
摄钠过多及遗传 钠敏感
高血压的分类
• 原发性高血压:
以高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或不伴有多种心 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征。 原发性高血压目前尚无可根治方法。
• 继发性高血压:
由某些确定的疾病或病因引起的血压升高。 可通过手术得到根治或改善,因此,及早明确诊 断能明显提高治愈率或阻止病情进展。
.
继) • 肾血管性高血压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 嗜铬细胞瘤
• 皮质醇增多症(Cushing综合征)
• 主动脉缩窄
.
继发性高血压检查手段
• 血浆肾素活性 • 血及尿醛固酮 • 血及尿儿茶酚胺,尿17羟皮质类固醇 • 动脉造影 • 肾和肾上腺超声 • CT 或MR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