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必修二综合》(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必修二全一册课件ppt(打包14套) 语文版11

一、通假字 (1)其良家子年二十已 下 . (2)良家少年皆富饶子弟,不闲 军旅 . (3)朝廷处分已定,兵甲无阙 . (4)梁成阻涧为陈 以待之 . 通“ 以” 通“娴”,译为“熟习” 通“ 缺”,译为“缺少” 通“ 阵”,译为“军队的行列”
二、古今异义 (1)常思风尘 之变以逞其志 .. 古义:战乱 今义:比喻旅途劳累 (2)幽、冀之兵至于 彭城 .. 古义:到达 (3)朝廷处分 已定 .. 古义: 处置谋划 今义:多指对犯罪或犯错误的人做出处罚的决定 (4)遣诸不经事少年 拒之 .. 古义: 年青人 今义:人十岁到十五岁的阶段 今义: 表示另提起一件事的连词
[明大意] 淝水之战是我国军事史上一次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通过 苻坚以强盛始、以失败止的经历,表现出他是一个好大喜功、 色厉内荏的人物;通过对谢安临战不乱的言行描写,表现了他 的大将风度。 本文按时间顺序,以前秦、东晋两方为线,先写双方的战 前准备,在交战时两线交汇,又通过写交战时双方的部署,得 出前秦失败、东晋以弱胜强的最终结果。作者写此战,主要想 让人从中吸取前秦失败的教训和借鉴东晋胜利的经验。
客卿, 李斯也在被逐之列。 李斯得知自己被驱逐之后直言进谏, 上了流传百世的《谏逐客书》 ,秦王览表,采纳,李斯重被重 用, 后来为秦王兼并六国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但是同一个人的 身上却发生了不同的事情。 秦始皇去世后二世即位, 二世即位 后大兴土木,疯狂地搜刮民脂民膏,李斯实在看不下去,于是 上书劝谏,二世大怒,在赵高的谗言下,李斯成为了历史上死 得最惨的丞相, 死无全尸, 一代名臣死于自己所忠诚的国君之 手,实在令人叹息。但是这也正说明了二世不能纳谏,李斯死 后不久,秦朝就夭折在二世的手中。
统一南北。秦建元十九年(晋太元八年,公元 383 年)七月,秦王 苻坚自恃国强兵众,不听群臣劝谏,调集 90 万大军分三路攻晋。 淝水之战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的。 淝水之战,前秦失败。苻坚统一南北的希望彻底破灭,北方 暂时统一的局面也随之解体,再次分裂成更多的地方民族政权, 鲜卑族的慕容垂和羌族的姚苌等其他族贵族重新崛起,各自建立 了新的政权,苻坚本人也在两年后被姚苌所杀,前秦随之灭亡。 淝水之战也成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载入军事史,对后世兵家的 战争观念和决战思想产生着久远的影响。
高中语文必修二ppt2(13份) 人教课标版12

2、圣明的君主 3、美好的理想
(2)词中的"美人"指什么?歌词表达 主人怎样的情怀?
明确: “美人”指所倾心的对象,代表 一种理想的追求。它表现了作者的政 治感慨,是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仍 然坚持对生活的执着态度,坚持对朝 廷政事关切而不甘沉沦的情怀。
如 泣舞怨 孤幽如 舟壑慕 之之, 嫠潜如 妇蛟泣
合作探究:完成第四五段的学习。
• 解释下列词的意思
• (1)消长: ——。 盖: ——。
• (2)肴核: ——。狼籍: ——。
• (3)相与枕藉: ——。既白: ——。
• 2.词类活用
• 不知东方之既白( ——。 )
• 3.指出特殊句式的类型并翻译
• (1)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 ——)
• (2)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
——林语堂《苏东坡传•序》
乌台诗案
• 1056年, 苏轼首次出川赴京考试。翌年,他 参加了礼部的考试,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 高中进士第二名,其弟也高中进士,一时“三苏” 名声鹊起。但适逢母亲病故,苏轼归家服孝,于 1059年期满,重回汴京。
• 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入第三等,为 “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1066年逢其父于汴京病故,再一次扶丧归家。
学习第二段 1。自学完成下面习题:
解释下列词的意思
(1)乐甚:——。 扣舷: —— 。
(2)空明: —— 。 流光: —— 。
(3)溯: —— 。 渺渺: —— 。
(4)美人: —— 。
倚歌: —— 。
(5)和:——。 袅袅: —— 。
(6)缕: —— 。 幽壑: —— 。(7)嫠妇: —— 。
2. 词类活用
(2)词中的"美人"指什么?歌词表达 主人怎样的情怀?
明确: “美人”指所倾心的对象,代表 一种理想的追求。它表现了作者的政 治感慨,是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仍 然坚持对生活的执着态度,坚持对朝 廷政事关切而不甘沉沦的情怀。
如 泣舞怨 孤幽如 舟壑慕 之之, 嫠潜如 妇蛟泣
合作探究:完成第四五段的学习。
• 解释下列词的意思
• (1)消长: ——。 盖: ——。
• (2)肴核: ——。狼籍: ——。
• (3)相与枕藉: ——。既白: ——。
• 2.词类活用
• 不知东方之既白( ——。 )
• 3.指出特殊句式的类型并翻译
• (1)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 ——)
• (2)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
——林语堂《苏东坡传•序》
乌台诗案
• 1056年, 苏轼首次出川赴京考试。翌年,他 参加了礼部的考试,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 高中进士第二名,其弟也高中进士,一时“三苏” 名声鹊起。但适逢母亲病故,苏轼归家服孝,于 1059年期满,重回汴京。
• 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入第三等,为 “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1066年逢其父于汴京病故,再一次扶丧归家。
学习第二段 1。自学完成下面习题:
解释下列词的意思
(1)乐甚:——。 扣舷: —— 。
(2)空明: —— 。 流光: —— 。
(3)溯: —— 。 渺渺: —— 。
(4)美人: —— 。
倚歌: —— 。
(5)和:——。 袅袅: —— 。
(6)缕: —— 。 幽壑: —— 。(7)嫠妇: —— 。
2. 词类活用
高中语文必修二ppt2(13份) 人教课标版2

切磋( cuō ) 鲜( xiǎn )为人知
解释下列词语:
• 刮目相见: 比喻另眼看待
• 时阅数载:时间经过几年。阅,经过
• 长足: 形容进展迅速
• 长(zhǎng)斯校:当此校校长。长,领导
• 提携(xié):比喻在事业上扶植后辈 • 姑不具论: 暂且不作论述。具,陈述。
• 宗旨既乖:宗旨既然错误。乖,错误。
终南山上,借此得到很大的名声而做了大官,后来 用“终南捷径”比喻求官最近便的门路,也比喻达 到目的的便捷途径。 • 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做榜样。 • 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也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 “衷”也作“中”。
• 予今长斯校 • 而在大学则不然
• 盖以法科为干禄之终南捷径也 • 若徒志在做官发财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蔡元培 北大之父
北先 大生 影改 响变 了了 中北 国大
没有北大就没有五四,而没 有蔡元培先生就没有北大。
, .
北大历史
北大历史
• 它能以“未名”而扬名天 下,是因为那些曾在湖边 散步、凝神的大师们,是 他们自由、深邃而悠远的 思想熏陶,让这湖水、这 园林生出了一种独特的灵 气。有一首诗曾一度在北 大流行:
17岁考取秀才,18岁设馆教书。武昌起义 后回国,1912年1月就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 总长。并下令改京师大学堂为北京大学。 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40年3月5日在香 港病逝。
他提倡学术自由,科学民主。主张学与术 分校,文与理通科。将“学年制”改为“学 分制”,实行“选科制”。
• 蔡元培的贡献就在于,他把陈腐的北大,变成了学术至上的真 正大学。他提出“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的教育思想 ,延请陈 独秀等大批新学人物和刘师培等旧学人士进入北大,并裁减了 不称职的教员,清除了一大批腐朽守旧的人物。以坚决的气魄, 采取一系列对症下药的措施,一步步地改造北大,使北大逐步 显示出全新的风貌。不到两三年时间,北大便从一个培养官僚 的腐朽机构一跃而成为全国进步青年仰慕的学府。
解释下列词语:
• 刮目相见: 比喻另眼看待
• 时阅数载:时间经过几年。阅,经过
• 长足: 形容进展迅速
• 长(zhǎng)斯校:当此校校长。长,领导
• 提携(xié):比喻在事业上扶植后辈 • 姑不具论: 暂且不作论述。具,陈述。
• 宗旨既乖:宗旨既然错误。乖,错误。
终南山上,借此得到很大的名声而做了大官,后来 用“终南捷径”比喻求官最近便的门路,也比喻达 到目的的便捷途径。 • 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做榜样。 • 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也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 “衷”也作“中”。
• 予今长斯校 • 而在大学则不然
• 盖以法科为干禄之终南捷径也 • 若徒志在做官发财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蔡元培 北大之父
北先 大生 影改 响变 了了 中北 国大
没有北大就没有五四,而没 有蔡元培先生就没有北大。
, .
北大历史
北大历史
• 它能以“未名”而扬名天 下,是因为那些曾在湖边 散步、凝神的大师们,是 他们自由、深邃而悠远的 思想熏陶,让这湖水、这 园林生出了一种独特的灵 气。有一首诗曾一度在北 大流行:
17岁考取秀才,18岁设馆教书。武昌起义 后回国,1912年1月就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 总长。并下令改京师大学堂为北京大学。 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40年3月5日在香 港病逝。
他提倡学术自由,科学民主。主张学与术 分校,文与理通科。将“学年制”改为“学 分制”,实行“选科制”。
• 蔡元培的贡献就在于,他把陈腐的北大,变成了学术至上的真 正大学。他提出“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的教育思想 ,延请陈 独秀等大批新学人物和刘师培等旧学人士进入北大,并裁减了 不称职的教员,清除了一大批腐朽守旧的人物。以坚决的气魄, 采取一系列对症下药的措施,一步步地改造北大,使北大逐步 显示出全新的风貌。不到两三年时间,北大便从一个培养官僚 的腐朽机构一跃而成为全国进步青年仰慕的学府。
高中语文必修二全一册课件ppt(打包14套) 语文版

二、写准字形
虏 dá鞑 (1) 挞 鞭tà 薪xiǎnɡ饷 (2) 晌 shǎ nɡ 午
dì 缔 造 谛 (3)真dì 并dì 蒂 莲 接nà纳 讷 (6)木nè 方ruì 枘 圆凿
mù 募 集 幕 (4)夜mù 羡mù 慕
通jī缉 辑 (5)编jí 修qì 葺
三、用准词语 (一)明确词义 (1)天命无常:上天的意志或上天主宰之下的人们的命
运不是固定不变的。
(2)晴天霹雳:晴天打响雷。比喻突然发生的意外事件。
mēnɡ 蒙 骗 . 受ménɡ (4)蒙蒙 . 内蒙古měnɡ .
2.语境辨析法 (5)昏庸无道的隋炀帝乘龙舟南下巡视时,让习惯在闺 阁中纺纱织布、刺绣扎花的纤 ( xiān )弱女子充当纤 ( qiàn)夫 . . 或划桨摇橹。 (6)他接住了对手一个有力的短打球,在他将球迅疾投 出之后,他的臂 ( bì) 膀处产生一种剧痛 —— 肩膀和胳臂 . . ( bei )之间脱臼了。
要。足:够得上,配,值得。
[辨析正误] 他总是把我们不厌其烦 的教导置之度外 ,认为这些经验无 .... .... . 足轻重 。 ... 辨析: “置之度外”是指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此 处使用“置之不理”更恰当。
(二)易混辨析 ,他向各位评 填 委作长达一个小时的 申述 报告。 一 (2)当下正值快递业务旺季,市邮政管理局要 填 扎实做好快递业务旺季消费者 申诉 处理工作,确 保消费者 申诉 得到有效处理。 都是动词,都有“说明情况”的意思。
二、从生活中积累 2015 感动中国人物、学生口中的“莫爸爸”、广西都安高中 的原校长莫振高,任教三十多年来跑遍每一位贫困生的家,将了 解的情况一一记录在册, 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了近 300 名学生; 并利用休息时间,来到全国各地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做演讲、 做动员,只为通过社会力量,帮助更多的贫困学生。一共筹集了 3 000 多万元善款,让 1.8 万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因积劳成疾, 莫振高于 2015 年 3 月 9 日突发心脏病去世。默默小人物,无私 大奉献,他用生命奏出了精彩的人生乐章。
(共17套)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全套) 精品教学课件PPT汇总+单元整合PPT

-4-
1
荷塘月色
自主梳理
首 页
预习导引
核心归纳
佳作赏析
新课助读
《荷塘月色》是一篇以写景状物为主的抒情散文,写于1927年7月。 当时作者在清华大学教书,住清华园西院。文章中描写的荷塘就在 清华园。这一年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处于苦闷彷徨中。 他自己也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他 最终还是选择了“暂时逃避的一法”。但是他毕竟是一个爱国的民 主主义者,面对黑暗现实,不能安心于这种“超然”。
词语 点 zhuì chuò 学 chuò 泣 niǎo 娜 xiāo 雄 fú 水 易错字 缀 辍 啜 袅 枭 凫 词语 qiàn 影 jì ng 妆 jīng 纶 diān 量 diàn 记 diǎn 脚 易错字 倩 靓 腈 掂 惦 踮
-10-
1
荷塘月色
自主梳理
首 页
预习导引
核心归纳
佳作赏析
新课助读
-5-
1
荷塘月色
自主梳理
首 页
预习导引
核心归纳
佳作赏析
新课助读
他曾表白:“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 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 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这年7月 的一个静谧月夜,作者为了排遣心中的苦闷,到清华园古井堂附近 的荷塘小径散步,忽然觉得“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 瞬间领悟到了“独处的妙处”。这种无牵无挂独自受用无边荷香月 色的自由境地,就是他要摆脱现实的扰乱、追求刹那安宁的心境的 反映。《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这种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
自主梳理
首 页
预习导引
高中语文必修二ppt2(13份) 人教课标版

——
一 切 景 语 王皆 国情 维语
一
景
素淡、宁静 朦胧、柔和
情切
景
景语
情
苦闷、忧郁 困惑、寻觅
交皆 融情
语
一切景语皆情语
总结:
• 作者融情于景,即景抒情,那轻纱般掩映下的 荷塘月色,反映的恰是作者当时微妙的心思。 他要无牵无挂独自受用无边的荷香月色,就是 要摆脱“心里颇不宁静”,而追求刹那间安宁 的心境的反映。由这种情绪所决定,荷塘月色 全是一派幽静安宁的景象,然而这种淡淡的喜 悦并没有使作者真正变得超然,宁静复又不宁 静,回环往复,深切而又微妙地反映了他“乐 得暂时忘记”而又不能“忘记”的万般苦恼的 心情。作者一路写景,也一路抒情,随着景象 描写的展开,构成了宁静与不宁静交替出现的 感情层次,流贯在无边荷香月色里的,正是作 者感触甚重的脉脉情思。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袅娜的开着
有 袅 娜 地 开 着 的
有 羞 涩 地 打 着 朵 儿 的
又 如正 碧如 天一 里粒 的粒 星的 星明
珠
,
又 如 刚 出 浴 的 美 人
立足点:荷塘边
月色下的荷塘
❖荷叶
田田 亭亭的舞女的裙
比
形 态
素
美淡
❖荷花 袅娜 羞涩
喻 动
拟态
明珠 星星 美人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 无福消受了。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 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 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 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高中语文必修二全一册课件ppt (10)

(4)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也 .. 古义:意外的变故 今义:表程度的副词,很,十分 (5)将军战河北 ,臣战河南 .. .. 古义:黄河以北,黄河以南 今义:河北省,河南省 (6)而听细说 .. 古义:小人之言 今义:详细说来
三、一词多义 1.幸 ①妇女无所幸 . ②故幸 来告良 . 2.故 ①君安与项伯有故 . ②故 遣将守关者 . ③广故 数言欲亡,忿恚尉(《陈涉世家》) .
《鸿门宴》 送走了动荡的春秋战国, 却迎来了残 暴苛刻的秦帝国,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华 大地再次陷入纷乱。那是一段痛苦的历 史,也是一段丰富的历史,那段历史借 民众的痛苦丰富了自己的内涵底蕴。你 看:英雄豪杰,横空出世,纷纷攘攘, 逐鹿中原,斗智斗勇,拼死对决。于是就有了“指鹿为马” ,有了“破 釜沉舟” ,有了“约法三章” ,有了“楚河汉界” ,有了“暗度陈仓” , 有了“背水一战” ,有了“四面楚歌” ,有了“十面埋伏” 。这一幕幕 “历史剧”中,还有一幕精彩绝伦的——“鸿门宴” 。
连词,尚且 副词,将要 副词,将
介词,比
介词,对,向
介词,在
11.然 ①然 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 ②不然 ,籍何以至此 . ③项王默然 不应 . 12.之 ①珍宝尽有之 . ②项伯乃夜驰之 沛公军 . ③为之 奈何 . ④吾得兄事之 . ⑤与之 同命 . ⑥沛公之 参乘樊哙者也 .
连词,然而
代词,这样
尽 禁得起 介词,趁机 副词,于是,就
wé i,动词,做,干 wé i,动词,认为
wé i,动词,是 wè i,介词,替
⑤吾属今为 之虏矣 . ⑥何辞为 .
w èi ,介词,被
w éi , 句末语气助词, 表反问, 可译为“呢”
9.且 ①臣死且 不避,卮酒安足辞 . ②若属皆且 为所虏 . ③且 为之奈何 . 10.于 ①长于 臣 . ②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 项羽曰 . ③樊哙覆其盾于 地 .
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材完整复习 PPT课件 图文

《诗经》分为“风” “雅” “颂” 三部分。
《诗经》的基本表现手法为“赋、比、 兴”。
“风”有十五国风,为各国当地的土风民谣。 “雅”是宫廷乐歌,分大雅、小雅。 “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分周颂、鲁颂、商颂。
赋 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
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
比 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借一个事
bó 单薄 鄙薄 日薄西山
薄 báo 薄被 薄饼
bò 薄荷
修辞
博喻 就是接连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
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又叫连比。 运用博喻能加强语意,增添气势。博喻能 将事物的特征或事物的内涵从不同侧面、 不同角度表现出来。
如:"砰"一声,郎平的一记重扣,激 起了全场经久不息的欢呼声和鼓掌声,像海 涛击岸,像山洪爆发,像飞瀑倾泻。观众们 蜂拥到场子里,将一束束散发着馨香的鲜花, 献给教练、领队和姑娘们。
人教版教材语文 必修2
教材复习
必修2的基本结构
1、写景状物散文
圈点批注 反复诵读
阅读 2、先秦南北朝诗歌 鉴赏 3、古代山水游记
反复吟咏 关注手法 体验古人情趣
4、演讲辞
情感力量 表现手法
1、亲近自然
写景要抓住特征
表达 2、直面挫折 交流 3、美的发现
4、想象世界
学习描写 学习抒情 学习虚构
5、演讲
通感 指文学艺术创作和鉴赏中各种
感觉器官间的互相沟通。在通感中,颜色似 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 会有重量。
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 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 月色》)
清香乃是嗅觉,歌声乃是听觉,作者 将两种感觉互通,即为通感。
教学重难点
《诗经》的基本表现手法为“赋、比、 兴”。
“风”有十五国风,为各国当地的土风民谣。 “雅”是宫廷乐歌,分大雅、小雅。 “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分周颂、鲁颂、商颂。
赋 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
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
比 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借一个事
bó 单薄 鄙薄 日薄西山
薄 báo 薄被 薄饼
bò 薄荷
修辞
博喻 就是接连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
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又叫连比。 运用博喻能加强语意,增添气势。博喻能 将事物的特征或事物的内涵从不同侧面、 不同角度表现出来。
如:"砰"一声,郎平的一记重扣,激 起了全场经久不息的欢呼声和鼓掌声,像海 涛击岸,像山洪爆发,像飞瀑倾泻。观众们 蜂拥到场子里,将一束束散发着馨香的鲜花, 献给教练、领队和姑娘们。
人教版教材语文 必修2
教材复习
必修2的基本结构
1、写景状物散文
圈点批注 反复诵读
阅读 2、先秦南北朝诗歌 鉴赏 3、古代山水游记
反复吟咏 关注手法 体验古人情趣
4、演讲辞
情感力量 表现手法
1、亲近自然
写景要抓住特征
表达 2、直面挫折 交流 3、美的发现
4、想象世界
学习描写 学习抒情 学习虚构
5、演讲
通感 指文学艺术创作和鉴赏中各种
感觉器官间的互相沟通。在通感中,颜色似 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 会有重量。
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 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 月色》)
清香乃是嗅觉,歌声乃是听觉,作者 将两种感觉互通,即为通感。
教学重难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18 2013年上学期
(2)悲伤与旷达——《赤壁赋》 及时行乐,在有些场合、有些时候是一剂良 药,但这不能成为人一生的处世态度。从古至今, 能把这一剂药用好的除苏东坡外,恐怕没有几人 了。这不是一种消极避世,而是人的涵养达到最 高意境的一种体现。屈原的忠心与烈节令人敬佩, 然其“自投汨罗”的态度却让人不敢苟同;李白 的豪放与飘逸让人欣赏,然其放纵无度的行乐与 狂欢却让人不能认同。而东坡居士却做到了这两 方面的结合,真君子也!本文可为以下话题提供 素材:悲伤与旷达、悲与喜、审视人生、人生的 十字路口、一花一世界。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18 2013年上学期
词语辨析
5.留连· 留恋 辨析:二者都有“舍不得离开”的意思。不同 的是:“留连”指留恋不止,舍不得离去,如“留 连忘返”;“留恋”指不忍舍弃或离开,如“就要 毕业离校了,大家都十分留恋这学习过的地方”。 例句:①从今年起,温州荔枝节采取购门票的 方式,让游客进园区自由采摘。这一举措使得许多 游客留连忘返。 ②对于自己保持良好成绩的诀窍,韩国公认的 “神箭手”金水宁有一句很令人受启发的话,那就 是,“我决不留恋射出去的箭”。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18 2013年上学期
6.装饰· 妆饰 辨析:二者都可表示有所修饰,其不同点 是:作动词时,“装饰”是指在身体或物体的 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美观,既可指人又可 指物;“妆饰”是指打扮的意思,侧重指人。 作名词时,“装饰”是指装饰品,而“妆饰” 是指打扮出来的样子。 例句:①化妆的历史由来已久,根据各国 的史料考证,头部作为人类最重要的部位,一 直是人们妆饰的重点。 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购房后的房 间装饰成为众多业主最重要的首选,这也直接 促成了装修行业的兴起。
必修二综合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18
2013年上学期
主题解读
《荷塘月色》通过对月下荷塘的描写,抒写作者 在政治形势剧变之后,在严酷现实的重压下的苦闷、 彷徨和寂寞的心境,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情 绪以及对未来美好自由生活的朦胧追求。《故都的 秋》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多个角度将北平的 秋展现得似乎真实但又充满梦幻色彩,似乎很近但又 很远。表达了作者对平静、清幽、充满鸟语花香的生 活的向往;《囚绿记》一文,展示了人心灵中最真实 最永恒的一面,那就是:和平安宁,优美诗意的生活 才是人真正的需要,但当一种东西侮辱你自由的时候, 人会为了自由而反抗,甚至牺牲。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18 2013年上学期
(4)离苦与乡愁——《采薇》、《涉江采芙蓉》 寒冬,阴雨霏霏,雪花纷纷,一位解甲退役的 征夫在返乡途中踽踽独行。道路崎岖,又饥又渴; 但边关渐远,乡关渐近。此刻,他遥望家乡,抚今 追昔,不禁思绪纷繁,百感交集。艰苦的军旅生活, 激烈的战斗场面,无数次的登高望归情景,一幕幕 在眼前重现。《采薇》,就是三千年前这样的一位 久戍之卒,在归途中的追忆唱叹之作。 《涉江采芙蓉》是游子思乡之作,只是在表现 游子的苦闷、忧伤时,采用了“思妇调”的“虚拟” 方式:在穷愁潦倒的客愁中,通过自身的感受,设 想到家室的离思,因而把一种性质的苦闷,从两种 不同角度表现出来。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18 2013年上学期
素材运用
苦闷与追求——《荷塘月色》 在那个铁屋子一样的时代,像朱自清一样的 知识分子的苦闷无处不在。人们感到苦闷,是由 于自我被压抑。因为尝试使生活有新的目的和意 义,所以充满追求的生活富有了崭新的意义。苦 闷的人总是在行走,在行走中思考,在行走中寻 找,在寻找中追求。四处行走,四处寻找,毕生 追求:或许,这就是生命的一种表现形式!
(2)追求与坚守——《离骚》 两千多年前的伟大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在遭到 小人谄毁被流放时,依然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 依然热爱着自己的祖国,坚持对美好理想的追求, 用一种磐石般的坚贞诠释人生的崇高,从而感动 着世世代代的人。他用一颗高贵的心灵挥洒出惊 天动地的华章——《离骚》,永远是文学宝库中 的精品。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18 2013年上学期
优美与诗意——《囚绿记》“绿”是无法被 囚禁的,优美与诗意同样如此。对于“优美”与 “诗意”的理解是不是只有优美的生活环境、美 好的人际关系、自由放飞的心灵呢?其实不尽然! 对事业、学业的坚持不懈的追求,这种追求本身 就具有优美的诗意。所以,不管是欢乐还是痛苦, 不管是成功还是失意,都可以是有诗意的,生活 都可以是优美的。关键在于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 关键是我们要热爱生活,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 意志、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的每一个过程, 这样,我们就能获得优美而诗意的生活。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18 2013年上学期
宁静与清幽——《故都的秋》故都有着一
种宁静,秋天尤其如此。生命从宁静中来,终
须归于清幽。然而,喧嚣红尘使宁静变成了明
日黄花,这个社会到处充斥着人心的浮躁。享
受宁静与清幽,就是享受生命旅程中最感动的
时刻,就是享受灵魂的安详。一片落叶,一丝 阳光,都会使你感受到生命深处悄悄蔓延开来 的美好。
制作 18
2013年上学期
素材运用
1. 素材点拨 (1)生与死——《兰亭集序》如何看待生与死?王羲 之在本文中给我们做了一个深刻的回答。在他看来,对 生的执著、对死的排斥,是人所共有的感情,是客观存 在的,人的生命到了尽头都是要死的。他感到人事在变 迁,历史在发展,由盛到衰,由生到死,都是必然的。 因为人生无常,时不我待,所以要珍惜时光,眷念生活, 追求真实,表现了一种积极、高旷的宇宙情怀,充满了 哲理思辨,从而彻底地否定了老庄的齐生死的观点,树 立了自己的生命意识——“生死亦大矣”。文笔洗练, 文风纯正,发人深省,令人回味。本文可为以下话题提 供素材:生与死、人生意义、自然与心灵、生活态度。
是哲人,是老师,留心观察大自然,你会满载而
归,猛然顿悟!本文可为以下话题提供素材:自
然与人生、意志与目标、治学态度、人生感悟。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18 2013年上学期
主题解读
从演讲词《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我们看 到,蔡元培先生对中国教育的贡献并不仅仅停留在思 想的层面上,更在于他提出并实施了许多具有深远意 义的主张和措施。从他的演说词中,我们感受到一名 学者和思想家的包容性的襟怀及坦荡无私的崇高境界。 《我有一个梦想》中马丁· 路德· 金用激情飞扬、极富 感召力的语言展示了那种生命不息、为人民请命不止 的崇高献身精神,揭示自由、平等、民主是人类追求 的一个永恒主题。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 文中总结了马克思对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伟大功绩, 告诫我们要学习马克思坚定、无私地为人类解放而斗 争的崇高精神。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18 2013年上学期
古代散文(二)
《兰亭集序》 《赤壁赋》
《游褒禅山记》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Fra bibliotek制作 18
2013年上学期
主题解读
本单元的三篇课文都是古代写景记游的散文, 读后让人掩卷深思。《兰亭集序》先抒写山水游赏 之乐,感情再由乐转悲,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着对 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赤壁赋》记述了作者与 朋友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见所感,以作者的主观感 受为线索,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由月 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他虽身处 逆境而强调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文章由游起兴, 由景生情,由情入理,意脉突出,行文流畅自如。 《游褒禅山记》记叙游览褒禅山,抒发游后感想: 无论治学处事,都要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 的态度。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18 2013年上学期
(3)自然与人生——《游褒禅山记》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自然万物之 中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给人以智慧的启迪。 由游山洞,作者得出了“尽吾志也而不能志者, 可以无悔矣”的结论;由“仆碑”得出了“学者 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的感悟。大自然是智者,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18 2013年上学期
《孔雀东南飞(并序)》中刘兰芝与焦仲 卿的婚姻悲剧,揭露了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 摧残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热情讴歌了刘 兰芝、焦仲卿忠贞不渝的爱情和对压迫者的反
抗精神,反映了人民群众对被迫害者的无限同
情和追求婚姻自由、珍惜爱情生活的强烈愿望。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18 2013年上学期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18 2013年上学期
熟语积累
5.不远千里:不认为千里遥远,不怕路途遥远。 例句:汶川地震发生后,带着同样刻骨铭心 的惨痛记忆,带着感恩与回报的心,唐山好汉宋 志永和他的12个农民弟兄不惜举债,不远千里来 到四川地震灾区进行抗震救灾。 6.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 成,反而坏事,也说“拔苗助长”。 例句:钢琴家石叔诚特别提醒家长和老师在 培养琴童时不要揠苗助长,一味追求高难曲目。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18 2013年上学期
第二章 中国古代诗歌专题
古代诗歌(一)
《〈诗经〉两首》 《离骚》
《孔雀东南飞(并序)》
《诗三首》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18 2013年上学期
主题解读
这个单元选择的是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它们分 别是《〈诗经〉两首》、《离骚》、《孔雀东南飞(并序)》、 《诗三首》。《氓》是一首弃妇诗,主人公对爱情是坚贞的, 是有彻底反抗的;《采薇》、《涉江采芙蓉》是征夫思乡诗; 《离骚》是屈原的在自己的美好理想遭到打击,自己被放逐 之后的一首诗;《孔雀东南飞(并序)》是一首乐府民歌,热 情讴歌了刘兰芝、焦仲卿忠贞不渝的爱情和对压迫者的反抗 精神;曹操的《短歌行》是言志与抒情相结合的慷慨之诗; 《归园田居(其一)》是陶渊明在辞官归隐之后的诉志诗。这 一时期产生了在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上都堪称后世诗歌典范 的伟大作品,诗人们在许多方面都做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 新诗体、新流派和新的表现手法相继出现,为唐代诗歌高潮 的出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悲伤与旷达——《赤壁赋》 及时行乐,在有些场合、有些时候是一剂良 药,但这不能成为人一生的处世态度。从古至今, 能把这一剂药用好的除苏东坡外,恐怕没有几人 了。这不是一种消极避世,而是人的涵养达到最 高意境的一种体现。屈原的忠心与烈节令人敬佩, 然其“自投汨罗”的态度却让人不敢苟同;李白 的豪放与飘逸让人欣赏,然其放纵无度的行乐与 狂欢却让人不能认同。而东坡居士却做到了这两 方面的结合,真君子也!本文可为以下话题提供 素材:悲伤与旷达、悲与喜、审视人生、人生的 十字路口、一花一世界。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18 2013年上学期
词语辨析
5.留连· 留恋 辨析:二者都有“舍不得离开”的意思。不同 的是:“留连”指留恋不止,舍不得离去,如“留 连忘返”;“留恋”指不忍舍弃或离开,如“就要 毕业离校了,大家都十分留恋这学习过的地方”。 例句:①从今年起,温州荔枝节采取购门票的 方式,让游客进园区自由采摘。这一举措使得许多 游客留连忘返。 ②对于自己保持良好成绩的诀窍,韩国公认的 “神箭手”金水宁有一句很令人受启发的话,那就 是,“我决不留恋射出去的箭”。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18 2013年上学期
6.装饰· 妆饰 辨析:二者都可表示有所修饰,其不同点 是:作动词时,“装饰”是指在身体或物体的 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美观,既可指人又可 指物;“妆饰”是指打扮的意思,侧重指人。 作名词时,“装饰”是指装饰品,而“妆饰” 是指打扮出来的样子。 例句:①化妆的历史由来已久,根据各国 的史料考证,头部作为人类最重要的部位,一 直是人们妆饰的重点。 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购房后的房 间装饰成为众多业主最重要的首选,这也直接 促成了装修行业的兴起。
必修二综合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18
2013年上学期
主题解读
《荷塘月色》通过对月下荷塘的描写,抒写作者 在政治形势剧变之后,在严酷现实的重压下的苦闷、 彷徨和寂寞的心境,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情 绪以及对未来美好自由生活的朦胧追求。《故都的 秋》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多个角度将北平的 秋展现得似乎真实但又充满梦幻色彩,似乎很近但又 很远。表达了作者对平静、清幽、充满鸟语花香的生 活的向往;《囚绿记》一文,展示了人心灵中最真实 最永恒的一面,那就是:和平安宁,优美诗意的生活 才是人真正的需要,但当一种东西侮辱你自由的时候, 人会为了自由而反抗,甚至牺牲。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18 2013年上学期
(4)离苦与乡愁——《采薇》、《涉江采芙蓉》 寒冬,阴雨霏霏,雪花纷纷,一位解甲退役的 征夫在返乡途中踽踽独行。道路崎岖,又饥又渴; 但边关渐远,乡关渐近。此刻,他遥望家乡,抚今 追昔,不禁思绪纷繁,百感交集。艰苦的军旅生活, 激烈的战斗场面,无数次的登高望归情景,一幕幕 在眼前重现。《采薇》,就是三千年前这样的一位 久戍之卒,在归途中的追忆唱叹之作。 《涉江采芙蓉》是游子思乡之作,只是在表现 游子的苦闷、忧伤时,采用了“思妇调”的“虚拟” 方式:在穷愁潦倒的客愁中,通过自身的感受,设 想到家室的离思,因而把一种性质的苦闷,从两种 不同角度表现出来。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18 2013年上学期
素材运用
苦闷与追求——《荷塘月色》 在那个铁屋子一样的时代,像朱自清一样的 知识分子的苦闷无处不在。人们感到苦闷,是由 于自我被压抑。因为尝试使生活有新的目的和意 义,所以充满追求的生活富有了崭新的意义。苦 闷的人总是在行走,在行走中思考,在行走中寻 找,在寻找中追求。四处行走,四处寻找,毕生 追求:或许,这就是生命的一种表现形式!
(2)追求与坚守——《离骚》 两千多年前的伟大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在遭到 小人谄毁被流放时,依然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 依然热爱着自己的祖国,坚持对美好理想的追求, 用一种磐石般的坚贞诠释人生的崇高,从而感动 着世世代代的人。他用一颗高贵的心灵挥洒出惊 天动地的华章——《离骚》,永远是文学宝库中 的精品。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18 2013年上学期
优美与诗意——《囚绿记》“绿”是无法被 囚禁的,优美与诗意同样如此。对于“优美”与 “诗意”的理解是不是只有优美的生活环境、美 好的人际关系、自由放飞的心灵呢?其实不尽然! 对事业、学业的坚持不懈的追求,这种追求本身 就具有优美的诗意。所以,不管是欢乐还是痛苦, 不管是成功还是失意,都可以是有诗意的,生活 都可以是优美的。关键在于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 关键是我们要热爱生活,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 意志、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的每一个过程, 这样,我们就能获得优美而诗意的生活。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18 2013年上学期
宁静与清幽——《故都的秋》故都有着一
种宁静,秋天尤其如此。生命从宁静中来,终
须归于清幽。然而,喧嚣红尘使宁静变成了明
日黄花,这个社会到处充斥着人心的浮躁。享
受宁静与清幽,就是享受生命旅程中最感动的
时刻,就是享受灵魂的安详。一片落叶,一丝 阳光,都会使你感受到生命深处悄悄蔓延开来 的美好。
制作 18
2013年上学期
素材运用
1. 素材点拨 (1)生与死——《兰亭集序》如何看待生与死?王羲 之在本文中给我们做了一个深刻的回答。在他看来,对 生的执著、对死的排斥,是人所共有的感情,是客观存 在的,人的生命到了尽头都是要死的。他感到人事在变 迁,历史在发展,由盛到衰,由生到死,都是必然的。 因为人生无常,时不我待,所以要珍惜时光,眷念生活, 追求真实,表现了一种积极、高旷的宇宙情怀,充满了 哲理思辨,从而彻底地否定了老庄的齐生死的观点,树 立了自己的生命意识——“生死亦大矣”。文笔洗练, 文风纯正,发人深省,令人回味。本文可为以下话题提 供素材:生与死、人生意义、自然与心灵、生活态度。
是哲人,是老师,留心观察大自然,你会满载而
归,猛然顿悟!本文可为以下话题提供素材:自
然与人生、意志与目标、治学态度、人生感悟。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18 2013年上学期
主题解读
从演讲词《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我们看 到,蔡元培先生对中国教育的贡献并不仅仅停留在思 想的层面上,更在于他提出并实施了许多具有深远意 义的主张和措施。从他的演说词中,我们感受到一名 学者和思想家的包容性的襟怀及坦荡无私的崇高境界。 《我有一个梦想》中马丁· 路德· 金用激情飞扬、极富 感召力的语言展示了那种生命不息、为人民请命不止 的崇高献身精神,揭示自由、平等、民主是人类追求 的一个永恒主题。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 文中总结了马克思对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伟大功绩, 告诫我们要学习马克思坚定、无私地为人类解放而斗 争的崇高精神。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18 2013年上学期
古代散文(二)
《兰亭集序》 《赤壁赋》
《游褒禅山记》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Fra bibliotek制作 18
2013年上学期
主题解读
本单元的三篇课文都是古代写景记游的散文, 读后让人掩卷深思。《兰亭集序》先抒写山水游赏 之乐,感情再由乐转悲,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着对 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赤壁赋》记述了作者与 朋友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见所感,以作者的主观感 受为线索,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由月 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他虽身处 逆境而强调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文章由游起兴, 由景生情,由情入理,意脉突出,行文流畅自如。 《游褒禅山记》记叙游览褒禅山,抒发游后感想: 无论治学处事,都要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 的态度。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18 2013年上学期
(3)自然与人生——《游褒禅山记》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自然万物之 中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给人以智慧的启迪。 由游山洞,作者得出了“尽吾志也而不能志者, 可以无悔矣”的结论;由“仆碑”得出了“学者 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的感悟。大自然是智者,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18 2013年上学期
《孔雀东南飞(并序)》中刘兰芝与焦仲 卿的婚姻悲剧,揭露了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 摧残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热情讴歌了刘 兰芝、焦仲卿忠贞不渝的爱情和对压迫者的反
抗精神,反映了人民群众对被迫害者的无限同
情和追求婚姻自由、珍惜爱情生活的强烈愿望。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18 2013年上学期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18 2013年上学期
熟语积累
5.不远千里:不认为千里遥远,不怕路途遥远。 例句:汶川地震发生后,带着同样刻骨铭心 的惨痛记忆,带着感恩与回报的心,唐山好汉宋 志永和他的12个农民弟兄不惜举债,不远千里来 到四川地震灾区进行抗震救灾。 6.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 成,反而坏事,也说“拔苗助长”。 例句:钢琴家石叔诚特别提醒家长和老师在 培养琴童时不要揠苗助长,一味追求高难曲目。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18 2013年上学期
第二章 中国古代诗歌专题
古代诗歌(一)
《〈诗经〉两首》 《离骚》
《孔雀东南飞(并序)》
《诗三首》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18 2013年上学期
主题解读
这个单元选择的是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它们分 别是《〈诗经〉两首》、《离骚》、《孔雀东南飞(并序)》、 《诗三首》。《氓》是一首弃妇诗,主人公对爱情是坚贞的, 是有彻底反抗的;《采薇》、《涉江采芙蓉》是征夫思乡诗; 《离骚》是屈原的在自己的美好理想遭到打击,自己被放逐 之后的一首诗;《孔雀东南飞(并序)》是一首乐府民歌,热 情讴歌了刘兰芝、焦仲卿忠贞不渝的爱情和对压迫者的反抗 精神;曹操的《短歌行》是言志与抒情相结合的慷慨之诗; 《归园田居(其一)》是陶渊明在辞官归隐之后的诉志诗。这 一时期产生了在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上都堪称后世诗歌典范 的伟大作品,诗人们在许多方面都做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 新诗体、新流派和新的表现手法相继出现,为唐代诗歌高潮 的出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