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品分析试验

合集下载

油化验技术总结

油化验技术总结

油化验技术总结一、化验是石油工业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对石油及其产品的化验,可以了解其化学组成、性质和品质等情况,为石油加工、使用和储运提供重要依据。

本次化验旨在检测某品牌润滑油的化学成分、黏度、闪点等关键指标,为消费者提供产品质量保证。

二、化验方法和原理本次化验采用以下方法:外观检查法:通过观察油品的颜色、透明度、气味等方面,初步判断其质量。

黏度测量法:利用黏度计测量油品的黏度,以评估其流动性。

闪点试验法:通过闪点试验仪测量油品的闪点,以评估其安全性。

化学分析法:利用红外光谱、色谱等仪器对油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以了解其组成。

以上方法基于以下原理:黏度测量法:液体在流动时,分子间的摩擦力与流速成正比,黏度越大,摩擦力越大,流速越慢。

闪点试验法:在规定条件下加热油品,当油品蒸汽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比例时,遇到明火会发生闪火现象,此时油品的温度称为闪点。

闪点越高,油品安全性越好。

化学分析法:利用不同物质在特定波长下的吸收光谱不同,对油品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三、化验设备和试剂本次化验所需设备和试剂包括:黏度计、闪点试验仪、红外光谱仪、色谱仪、溶剂、标准样品等。

四、化验过程和步骤准备试剂和设备,对设备进行校准。

取适量待测油品进行外观检查,记录结果。

利用黏度计测量油品的黏度,记录结果。

利用闪点试验仪测量油品的闪点,记录结果。

利用化学分析法对油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记录结果。

对化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五、化验结果和数据分析根据化验结果可知,该品牌润滑油的各项指标均符合参考值要求,质量良好。

其中,黏度和闪点是衡量润滑油性能的重要指标,黏度表示油品的流动性,闪点表示油品的安全性。

化学成分是润滑油的化学组成,不同成分具有不同的性质和作用。

通过对化学成分的分析,可以了解润滑油的性能特点及适用范围。

六、误差分析和不确定性评估本次化验结果的误差主要来源于以下因素:设备误差:设备本身精度不足或维护不当会导致误差。

石油产品分析

石油产品分析

§5 油品根本理化性质的测定
一、石油产品苯胺点的测定
1. 苯胺点的概念 石油产品与等体积的苯胺混
合,加热至两者能互相溶解成为单一液相的最 低温度
2. 苯胺点测定的意义
• 大致判断烃类的多少 • 计算柴油指数和十六烷指数
3. 测定方法——GB 262-88
〔1〕测定原理
〔2〕主要仪器 试管、金属搅拌丝、U形管、油浴
B. 混合法〔稀释法〕
测定ν (50)(运动粘度)>200mm2/s的液 体石油产品的油品密度,利用油品密度具 有可加性的原理。
4. 密度测定的意义 5. 〔1〕近似评定油品化学组成和质量情况 6. 〔2〕是石油产品的质量指标之一 7. 〔3〕用于石油产品的计量 8. 〔4〕初步鉴定油科的种类 9. 〔5〕调和掺配油料 10. 〔6〕理解石油加工情况
三、粘度
定义及影响因素
黏度是流体的理化性质之一,它 反映了液体内部分子间的摩擦力,是 衡量物质黏性大小的物理量。黏度值 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
测定方法
〔1〕动力粘度
它是两液体层面积为lcm2,垂直 间隔 为1cm,以1cm/s的速度作相对 运动时所产生的阻力。用符号μ表示,
〔2〕运动粘度
在同一温度下液体的动力黏度与该液体

三、气液比[GB/T 6534-86(91)] 定义 测定仪器及评定方法 四、光滑油、光滑脂的蒸发损失
§7 油品低温流动性能的测定
一、浊点、结晶点、冰点
1. 有关概念 2. 浊点 3. 结晶点 4. 冰点
2. 影响因素 〔1〕油品中的固态烃 〔2〕油品中存在的微量溶解水 3. 测定方法
GB/T 6986-86(91) GB/T 2430-81(88) 4. 测定油品浊点、结晶点和冰点的意义 主要用来评定灯用煤油低温性能的指标

油品分析方法

油品分析方法

油品分析1 油品相关术语解释1.1.闪点闪点——在规定的条件下,加热油品所逸出的蒸气和空气组成的混合物与火焰接触发生瞬间闪火时的最低温度,以℃表示。

开口闪点——用规定的开口杯闪点测定器所测得的闪点,以以℃表示。

闭口闪点—用规定的闭口杯闪点测定器所测得的闪点,以以℃表示。

1.2.燃点燃点——在规定条件下,当火焰靠近油品表面的油气和空气混合物时即会着火并持续燃烧至规定时间所需的最低温度,以℃表示。

1.3.机械杂质机械杂质——存在于油品中所有不溶于规定溶剂的杂质。

1.4.破乳化值破乳化值——油品从油水乳化液中分离能力的量度值,以分钟表示,min。

1.5.水溶性酸或碱水溶性酸或碱——存在于油品中可溶于水的酸性或碱性物质。

1.6.运动粘度运动粘度——表示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其值为相同温度下液体的动力粘度与其密度之比,用厘斯表示,mm2/S。

1.7.水分水分——存在于石油产品中的水含量。

1.8 .酸值酸值——中和1克油品中酸性物质所需的氢氧化钾毫克数,以毫克KOH/克油表示。

1.9.灰分灰分——在规定条件下,油品被碳化后的残留物质经煅烧所得的无机物,以重量百分数表示。

附:主要润滑油常规五项重量指标L—TSA防锈汽轮机油主要指标表2-1抗磨液压油主要指标表2-2中负荷工业齿轮油指标表2-32 油品的取样方法2.1. 取样工具2.1.1 取样瓶500mL~1000mL磨口取样玻璃瓶,并应贴标签。

取样瓶先用洗涤剂进行清洗,再用自来水冲洗,最后用去离子水洗净,烘干、冷却后,盖紧瓶塞。

2.1.2 注射器应使用20mL~100mL的全玻璃注射器(最好采用铜头的),注射器应装在一个专用油样盒内,该盒应避光、防震、防潮等。

注射器头部用小胶皮头密封。

注射器的准备:取样注射器使用前,按顺序用有机溶剂、自来水、去离子水洗净,在105℃温度下充分干燥,或采用吹风机热风干燥。

干燥后,立即用小胶皮头盖住头部待用(最好保存在干燥器内)。

油压试验方案

油压试验方案

油压试验方案引言:油压试验是指对液压油、润滑油等油品进行一系列的试验,以保证其质量和性能符合规定的标准。

本文将介绍油压试验的方案,包括试验目的、试验方法、试验步骤和试验结果的评定等内容。

一、试验目的:油压试验的目的是评估油品的性能和质量,确保其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具体而言,试验目的包括以下几点:1. 评估油品的粘度,以确定其在不同温度下的流动性能;2. 检测油品的氧化稳定性,以判断其在使用过程中是否会发生过早氧化;3. 测试油品的抗磨性能,以评估其在高摩擦和高负荷条件下的耐磨程度;4. 评估油品的防锈性能,以判断其在潮湿环境下的抗腐蚀能力;5. 检测油品的过滤性能,以确保其能够有效过滤掉杂质和颗粒。

二、试验方法:油压试验包括多个试验项目,每个项目都有相应的试验方法。

下面分别介绍几个常见的试验项目及其方法:1. 粘度测定:采用粘度计或粘度计测量油品在特定温度下的粘度。

常用的粘度测定方法有Kinematic法和动力粘度法。

2. 氧化稳定性测定:将油品暴露在高温环境下,观察其氧化程度。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测定油品的酸值或过氧化值来评估其氧化稳定性。

3. 抗磨性测定:采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或其他磨损试验设备,测定油品在高负荷和高摩擦条件下的耐磨性能。

4. 防锈性测定:将油品与金属试样接触,在潮湿环境下观察其是否发生锈蚀。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浸泡试验来评估油品的防锈性能。

5. 过滤性测定:采用精密过滤器或滤纸,将含有杂质和颗粒的油品进行过滤,通过测量前后的颗粒数量来评估油品的过滤性能。

三、试验步骤:进行油压试验时,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操作。

下面以粘度测定为例,介绍试验的基本步骤:1. 准备试验设备和样品:准备好粘度计或粘度计、温度控制设备和待测油品样品。

2. 设置试验温度:根据试验要求,将温度控制设备设置到指定的温度。

3. 取样:将待测油品样品取出,并确保其处于室温条件下。

4. 测量粘度:将油品样品倒入粘度计或粘度计中,根据设备要求进行测量。

油品分析认知—油品试样分类

油品分析认知—油品试样分类
关于油品采样的术语还有很多,如界面样、间歇样、等 流样、流量比例样等。
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点样的测定结果能够代表样品的整体性质。( )
(2)采取单个样品越多,组合后样品的代表性越好,越有
利于分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全层样、例行样和组合样具有同等的代表性。( )
答案:
(1)× (2)× (3)×
试样类别 气体试样 液体试样
膏状试样
油品试样类别及其实例
实例 液化石油气、天然气
汽油、煤油、柴油、润 滑油
润滑脂、凡士林
试样类别 可熔性试样 固体 不熔性试样 试样 粉末状试样
实例 蜡、沥青 石油焦、硫磺块
焦粉、硫磺粉
二、按取样位置和方法分类
1.点样
点样指从油罐内规定位置或在泵送操作期间按规定时间 从管线中采取的试样。
①按等比例合并上部样、中部样和下部样。 ②按等比例合并上部样、中部样和出口液面样。
③对于非均匀油品,应在多于3个液面上采取的一系列点 样,按其所代表油品数量比例掺合而成。
④从几个油罐或油船的几个油舱中采取单个试样,按每 个试样所代表油品数量比例掺合而成。
⑤在规定间隔从管线流体中采取的一系列等体积的点样 混合(时间比例样)。
第一章 石油产品分析概述
1. 石油及石油产品 2. 石油产品分析的目的、任务及标准
3. 油品取样
(1)油品试样分类
(2)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取样 (3)其他油品取样
油品试样分类
一、按油品性状分类
油品试样是指向给定试验方法提供所需要产品的代表性 部分。
油品取样是按规定方法,从一定数量的整批物料中采集 少量有代表性试样的一种行为、过程或技术。

油品分析认知—了解油品取样方法

油品分析认知—了解油品取样方法

液面取样制备分析样;管线输送的均相油品的代表性试样,
由等量合并若干个等时间间隔试样而得到。 应使用自动取样装置从管线中泵送的油品中采取试样。
二、取样工具和取样操作方法
1.取样工具
(1)试样容器 试样容器是用于贮存和运送试样的接受 器。
要求:配有合适的帽、塞、盖或阀,不渗漏油品,能耐 溶剂,具有足够的强度。容量通常在0.25~5 L之间。 常用 玻璃瓶 、油听、塑料瓶(桶)等。
例行取样器与点取样器类似,只是在取样瓶口 处安装有钻孔的软木塞或有开口的螺纹帽,以限制 采样时的充油速度。
②底部取样器 用于采取距油罐底部3~5cm处的试样
适用范围:GB/T4756-1998 《手工取样法》 适用于手工 法从固定油罐、铁路罐车、公路罐车、油船和驳船、桶和听、 或从正在输送液体的管线中采取液态烃、油罐残渣和沉淀物样 品。
取样时,要求贮存容器或输送管线中的油品处于常压范围, 且油品在环境温度~100℃之间应为液体。
SH/T0635-1996《半自动取样法》 适用于从立式油罐中 采取液体石油和石油化工产品试样。
4.取样方法的选择
(1)封液会溶解部分天然气的成分,引起试样组成的改变。 因此,需要精确测定时,不得采用封液置换法;若二氧化碳含 量低于0.5%(体积分数),且不需要精确测定时,允许采用封 液置换法。
(2)对含硫化氢、有机硫或二者共存的天然气,可采用抽 空容器法或吹扫法。
(3)对于冷却或急剧降压过程中不产生凝析物的天然气, 可采用吹扫法、抽空容器法和封液置换法。
2.取样仪器
液化石油气采样器用不锈钢制成,能耐压约3.1mPa以上, 要求定期进行约2.0MPa气密试验。常见采样器类型见下图。
(a)单阀型(b)排出管型(c)双阀型取样器 液化石油气 取样器

中石油滑油化验报告

中石油滑油化验报告

中石油滑油化验报告化验目的:对中石油生产的滑油产品进行化验,获得其各项性能指标,确保产品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一、试验原料及仪器设备原料:中石油生产的各类滑油产品仪器设备:离心式离心机、电子天平、油品分析仪、黏度计、PH计等二、试验项目及方法1.外观检验:观测样品的颜色、透明度和气味等外观特征。

2.密度测定:使用电子天平计算单位体积的质量,得出密度值。

3.闪点测定:用闪点仪测定样品的闪点,以表明其易燃性。

4.凝固点测定:使用凝固点仪测定样品的凝固点,以判断其低温流动性。

5.蒸发残留物含量测定:通过蒸发残留物试验,确定产品中残留物的含量。

6.黏度测定:利用黏度计测定样品的黏度,以评价其流动性能。

7.PH值测定:使用PH计测定样品的PH值,以评估其酸碱性。

8.氧化安定性测定:通过加速氧化实验,测定样品的氧化安定性。

9.铜片腐蚀试验:将铜片置于样品中进行腐蚀试验,判断样品对金属的腐蚀性。

10.泡沫特性测定:使用泡沫测试仪测定样品的泡沫高度和持久性。

11.抗乳化性测定:通过乳化试验,评价样品的抗乳化性能。

12.抗磨损性测定:使用四球摩擦试验仪测定样品的抗磨损性能。

13.极压性能测定:采用四球极压试验仪测定样品的极压性能。

三、化验结果1.外观检验:样品呈黄色透明液体,无异味,符合标准要求。

2.密度测定:样品密度为0.876 g/cm³,符合标准要求。

3.闪点测定:样品闪点为185℃,符合标准要求。

4.凝固点测定:样品凝固点为-10℃,低温流动性良好。

5.蒸发残留物含量测定:蒸发残留物含量为0.5%,符合标准要求。

6.黏度测定:样品在40℃下的黏度为68 mm²/s,符合标准要求。

7.PH值测定:样品PH值为8.5,符合标准要求。

8.氧化安定性测定:经加速氧化实验,样品氧化安定性良好。

9.铜片腐蚀试验:铜片无明显腐蚀迹象,对金属腐蚀性低。

10.泡沫特性测定:泡沫高度为15 mm,持久性良好。

油品分析及化验报告

油品分析及化验报告

告诉您在设备中所发生的事情。
粘度 - 氧化度 机械杂质 - 水份含量 总酸值 - 总碱值 磨损金属含量(铁,铜,铝,锡,硅等) 其它
油样化验分析
分析项目
设备/润滑油状态监控
02
灭火程序
各种润滑油料、液体及有关资料
产品安全
搬运
滚动 滚动式移动油桶.
搬运
手动叉车 便于一个人移动重油桶
容器 不正确处理的例子
处理
处理 掷落(会造成包装破损) 避免这种情况. X
雨水
储存
水分由于油桶内油及空气热涨冷缩的作用而被吸进油桶
不当的储存结果
临时加盖一个篷布即可减少雨水的侵入
露天堆放的结果
长期储存 适当的温度 — 对绝大多数润滑油,液压液,工艺油,工艺油和石蜡等影响不大 粗略的推荐如下
美孚技术服务
?
谢谢您 !
不当的储存结果
堆放条件比较差—需要加以改进
错误的方式
4
水分不会被吸入桶中
5
储存—临时的露天堆放
1
正确的方式是垫高桶的一侧,使两个桶盖处于一个水平线上
2
桶盖处的水分易被吸入桶中
3
正确的方式
6
储存
单个橱柜
储存
油桶架旁边的沟槽是为了避免放油时泄漏到地面
储存
临时户外储存
润滑剂在存储过程中变质
现场技术服务- 液压项目
logo
液压项目 油品状况监测 协助解决系统问题
美孚润滑建议
润滑计划表
客 户
ZX
机器制造商建议
产品资料库
专家系统
正确的产品推荐
与设备制造商的合作
机器制造商资料
全球性的设备制造商合作伙伴 设备资讯,润滑推荐 润滑新产品的联合开发 售后跟踪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⑶粉末状石油产:如焦粉、硫磺粉
二、液体石油产品分类
1.点样:从油罐内规定位臵或在泵送操作期间按 规定时间从管线中采取的试样。 • ⑴表面样 • ⑵顶部样 • ⑶上部样 • ⑷中部样
• ⑸下部样
• ⑹底部样 • ⑺出品液面样
• ⑵代表性试样:试样的物理、化学性质与 取样总体的平均特性相同的试样。
油品分析试验
主讲人:江小玲
第二章 石油产品取样
• 第一节 石油产品试样
• 一、石油产品试样分类 • 按石油产品性状分类 • 1.液体石油产品试样 • 2.膏状石油产品试样:如凡士林、润滑脂
• 3.固体石油产品试样:
• ⑴可溶性固体石油产品 如石蜡、沥青等
• ⑵不可溶性固体石油产品 如石油焦、硫磺块。
1
1
1
• 又∵△abd∽△cbf bd bf • ∴ ad cf
y y x x
2 2
1

1
y x
2 2
y x
1
• 选择方法:
y y x x .................. (2) y y x x
2 2 2 2 1
• 若x-x1<
• 若x-x1> •
x 用(1)式 2 x 用(2)式 2
20 三者间的关系 • ( 5) t 、 、
t
20
• a. ---纯石油的理化性质
t

t ---- 考虑膨胀、玻璃与石油之间的表面
张力
• b、视密度在20℃时,数值术等于标准密度 • c. = - r(t-20)
t
20
• 式中:r——石油密度系数
2. 计算方法
• (1)内插比例法 • 假设 密度与温度成直线关系 • 设f(X)=y • 已知:a(x1,y1) • ∵△abd∽△ace • ∴ b(x2,y2)

c ——观察到温度计读数应加的修正值; c=0.00012(760-10)(273+t) 压力为毫米汞柱 c=0.0009(101.3-10)(273+t) 压力为千帕
四.石油产品馏程测定法
• 1.仪器
• • • • • • • (1)蒸馏烧瓶; (2)冷凝器和冷浴; (3)烧瓶用金属罩或围屏; (4)热源; (5) 蒸馏烧瓶支架; (6)量筒; (7)量筒的冷却浴。
2 y y1 y y2 2 (x x2) x2 x1 0.7646 0.7597 0.7646 (0.7545 0.755) 0.755 0.750 0.7641
0.7641 g / cm 3

20
• 就近原则
• 温度在表中查不到,需进行温度尾数修正。
• [例2] 试样温度32.7℃时, 密度为0.755g/cm3,求试样 20℃的标准密度。
二、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法
• (一)比重瓶法
• (二)密度计法 • 1.仪器
• (1)石油密度计
• (2)玻璃量筒 • (3)温度计 • (4)恒温浴

2.密度计测定原理 密度计测定密度基于阿基米德定律,当密度计浮 在液体中时,得到如下平衡式:
V
式中:
0
பைடு நூலகம்
LF m
• 2. 测定步骤 • (1)安排好试验仪器。 • (2)将试油小心地沿壁倾入量筒中,调好试验温度 (18~90 ℃,高挥发试样(如石油醚)冷却到2℃,或更低 的温度测定)。 • (3)将选好的清洁、干燥的密度计小心放入搅拌均匀的试 样中,注意液面以上的密度计杆管浸湿不得超过两个最小 分度值,待其稳定后,按弯月面上缘读数。 • (4)同时测量度样温度(温度读准至0.2℃)。 • (5)将密度计在量筒中轻轻转动一下,再放开按2、3要求 再测一次。 • 3. 根据测得温度和视密度,由《石油计量换算表》中查得 试样的20℃密度。
• 其中:x1,x2,x表示温度或密度
y1,y2,y表示标准密度
计算实例:
• 若视密度在表中查不到,需进行密度尾数修正。 • [例1]试样的温度32.5℃时,密度为0.7545g/cm3,求试样20℃的标 准密度? 0.750 0.7597 对应的 t 0.755 20 0.7646 • 解:t=32.5℃时 • x1= 0.750 x2= 0.755 x = 0.7545 • y1=0.7597 y2=0.7646 • x-x1= 0.7545-0.750 = 0.0045 x • x-x1> 用(2)式
石油产品馏程测定
• 一.概念 • 1. 馏程: • —— 在规定的馏程测定仪中,测得液体试样的蒸馏温 度与馏出数量以数字关系表示的液体试样沸腾的温度范围。 • 2. 馏程测定中具有代表性的馏出温度。 • ( 1)初馏点:在规定条件下,蒸馏时以冷凝管末端滴下 第一滴液体时的温度。 • (2)10%、50%、90%馏出温度。 • (3)终馏点(或干点) • ----蒸馏末期即将蒸干时,蒸馏温度计的水银拄不在升高 并开始下降时的最高温度。 • (4)残留量----蒸馏结束后,存于烧瓶内的残油量。 • ( 5)损失量:蒸馏时,由于漏气,冷却不好,烧焦所引 起试油损失。
• 2 .测定步骤 • (1)选择好加热垫圈。 • (2)取样、安装仪器。 • (3)读大气压、室温。
• (4)加热、观察(控制好接收速度4~5ml/min)记录。
• (5)加热完毕后,拆除仪器、关闭冷却水、洗涤。 • (6)重复试验,作为平行测定结果。
水溶性酸碱测定
• 一.概念 • 水溶性酸碱: • ——加工、贮运过程中使油品中带入的可溶于水的矿 物酸碱。 • 水溶性酸:硫酸、酸性硫酸酯、低分子有机酸。 • 危害:强烈腐蚀各种金属。 •
物料单元数 采样单元数
1~10 11~49 11 50~64 12 65~81 13 82~101 14
全部
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法
• • • • • • • • • • 一、概念、计算方法及测定意义 1.概念 (1)石油密度(ρt) ——单位体积内物质所含的质量(g/cm3 ,g/ml) (2)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t↗→V↗→ρ↘ (3)标准密度(ρ20) —— 20℃时所测得的石油密度。 (4)视密度 (ρ’) ——在任何温度下所测得石油产品密度。
M + 2H- = M+2 + H2↑
• 水溶性碱:NaOH Na2CO3 • 强烈腐蚀铝及铝合金 •
Al2O3 + NaOH = 2NaAlO2 + H2O
二.测定方法
• 1.方法概要:
• H2O或 (1∶1)95%乙醇 + 同体积的油样—→抽出液→滴加指示剂 1:(甲基橙、酚酞)→判断结果。 • [结果判断]:水溶性酸:甲基橙变红,酚酞不变 • 水溶性碱:甲基橙变黄,酚酞变红
• 三.注意事项 • 1.充分振荡,防止水溶性酸碱沉底。 • 2.H2O溶液(1:1)95%乙醇必须呈中性。 • 3.仪器必须保持清洁。 • 4.指示剂必须按照规定滴数加。 • 5.测柴油,碱洗润滑油及含添加剂润滑油时,如与H2O反 应是碱性。必须再用( 1:1 )乙醇重新试验。如再呈碱性, 才能判断有无水溶性的存在。
• (1)柴油、碱洗润滑油呈碱性反应的原因
• 碱洗反应:RCOOH + NaOH —→RCOONa + H2O • • • • H2S + 2NaOH —→Na2S + 2H2O RSH+ NaOH —→RSNa + H2O Na2S + 2H2O —→H2S + 2NaOH RSNa + H2O—→ RSH+ NaOH
2
0.7646 0.7647

20
0.7647 g / cm 3
• 温度和视密度在表中都查不到需分别进行温度及密度尾数 修正。 求 20 ? 解:(1)当t=32.5℃时 密度尾数修正值: (2)当 t 0.755 温度尾数修正值: (3)当t=32.5℃ 查得 20 0.7646 [例3]试样t=32.7℃
• ①②③
二、试样要求
• 1.试样具有充分代表性。 • 2.试样必须有足够数量。
• 3.采样用的采样器和盛装试样的容器必须 清洁干净。容器标签上应注明产品名称、 牌号、油罐号、批号、采样日期和采样人。
三、采样方法
• • • • • • • • • 1.采样步骤: 生产批 交贷批 —→采样单元份样(原始样)—→ 混合样—→ 实验 缩分样—→最终样品 备份 存样 2.采样单元──具有一定间隙和数量的物料单元数。 采样单元数的选取: 物料单元数小于500,按下表选取:

t
0.7545 g
cm
3
0.7646 0.7597 0.7545 0.755 0.0005 0.755 0.750
0.7649 0.7646 ´ 32.7 32.5 0.0001 33 32.5

0.755
t

20
0.7646 0.0005 0.0001 0.7642g / cm3

• • • • •
解:
t
0.755 时t
32.5 0.7646 对应的 20 0.7649 33.0
x1=32.5 x=32.7 x2=33 y1=0.7646 y2=0.7649 x-x1=0.2 x x-x1< 用(1)式
y y1 y2 y1 ( x x1 ) x2 x1 0.7649 0.7646 (32.7 32.5) 33 32.5
二.测定意义
• 1. 各馏出温度在发动机上使用的意义 • (1)初馏点——表示油品中最轻组分的沸点。 • (2)10%馏出温度——表示油品中轻质成分的多少。 • (3)50%馏出温度——表示油品的平均蒸发性。 • (4)90%馏出温度——表示油品中含重质成分的多少。 • (5)终馏点——表示油品中重质成分的沸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