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的塑限液限实验

合集下载

《土力学》界限含水率试验(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

《土力学》界限含水率试验(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

《土力学》界限含水率试验(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土的界限含水量与土的机械组成、矿物成分、活动性、吸附水的表面电荷强度以及颗粒比面积有关,所以根据界限含水量可以反映土的某些物理特性。

一.试验原理用联合测定仪测定土在不同含水量时圆锥入土的深度,根据含水量和对应的入土深度之间的关系在双对数坐标纸上绘出直线。

在直线上查得圆锥入土深度为20mm时的相应含水量为液限ω,然后根据Lω—p h曲线,查出塑限时入土深度p h,L求出塑限ω。

P二.适用范围测定土的液限和塑限是为了划分土类、计算天然稠度、塑性指数、液性指数,以供公路工程设计和施工之用。

本试验适用于粒径不大于0.5mm,有机质含量不大于试样总质量5%的土。

三.仪器设备1.LP-100型液塑限联合测定仪,锥质量100g,锥角30°。

2.盛土杯:直径5cm,深4~5cm。

3.天平:称量200g,感量0.01g。

4.其他:筛(孔径0.5 mm),调土刀,调土皿,铝盒,研钵(附带橡皮头的研杵或橡皮板,木碾),烘箱、干燥器,吸管,凡士林,蒸馏水等。

四.试验步骤1.取具有代表性的天然含水量或风干土样进行试验。

土中若含有大于0.5mm 的土粒或杂物时,应将风干土用带橡皮头的研杵研碎,过0.5mm筛。

2.取0.5mm筛下的代表性土样200g左右,分开放入三个盛土皿中,加入不同数量的蒸馏水,土样的含水量分别控制在液限(a点)、略大于塑限(c点)和二者的中间状态(b点)。

用调土刀调匀,盖上湿布,放置18小时以上。

测定a点的锥入深度应为20(±0.2)mm,测定c点的锥入深度时粘性土应控制在5mm以下,而对于砂类土,测定c点的锥入深度可大于5mm。

3.将制备好的土样充分搅拌均匀,分层装入土杯,用力压密使空气逸出。

对于较干的土样,应先充分揉搓,用调土刀反复压实。

试杯装满后,刮成与杯边齐平。

4.在圆锥仪锥尖上涂少许凡士林,将装好土样的试杯放在联合测定仪的升降座上,转动升降旋钮,待锥尖与土样表面刚好接触时停止升降,然后按动落锥开关,测记经过5s锥的入土深度h1。

土的液限和塑限测定试验

土的液限和塑限测定试验
双对数坐标纸上绘制h~w的关系曲线。 ①连此三点,应呈一条直线; ②当三点不在一直线上,通过高含水量的一点
分别与其余两点连成两条直线,在圆锥下沉深度为 2mm处查得相应的含水量,当两个含水量的差值小 于2%,应以该两点含水量的平均值与高含水量的点 连成一直线;
③当两个含水量的差值大于2%时,应重做试验。
26.02.2021
7
成果整理
(2)确定液限、塑限 在锥入深度h与含水量w关系图上,查得下沉深
度为20mm所对应的含水量为液限wL;查得下沉深
度为2mm所对应的含水量为塑限wP,以百分数表示。
26.02.2021
8
成果整理
(3)按下式计算塑性指数: Ip= wL-wp
式中:Ip —— 塑性指数; wp —— 塑限含水量(%); wL —— 液限含水量(%)。
(7)去掉锥尖入土处的凡士林,取10g以上的土样两个,分别放入称量 盒内,称质量,测定其含水量;
(8)重复(3)至(7)的步骤,对其它两个含水量土样进行试验,测其 锥入深度和含水量。
26.02.20216Fra bibliotek成果整理
(1)绘制锥入深度h与含水量w的关系曲线。 以含水量w为横坐标,锥入深度h为纵坐标,在
土的液限和塑限测定试验
试验步骤
(5)将装好的土样的试杯放在升降座上,转动升降旋钮,使试杯徐徐上 升,土样表面和锥体尖好接触,蜂鸣器报警,停止升降,按检测键,同 时锥体立刻自行下沉,5S时液晶显示器上显示锥入深度h1,试验毕,手拿 锥体向上,锥体复位;
(6)改变锥尖与土体接触位置(锥尖两次锥入位置距离不小于1cm), 重复5条步骤,测得锥深入试样深度值h2,h1、h2允许误差为0.5mm,否则, 应重做;

(完整版)土的界限含水率(液限和塑限联合测定法)

(完整版)土的界限含水率(液限和塑限联合测定法)

注:当两个含水率的差值不小于2% 时,应重做试验
土的界限含水率 (液限和塑限联合测定法)
本试验的目的是联合测定土的液限和塑限,用于划分土类、计算天然稠 度和塑性指数,供公路工程设计和施工使用。
本试验适用于粒径不大于0.5mm、有机质含量不大于试样总质量5%的土。
目的和适用范围
一、仪器设备
圆锥仪与盛土杯
电子天平、筛及其他工具
二、试mm筛
二、试验准备
取0.5mm筛下土样三份
湿布闷土
二、试验准备
测定a点的锥入深度,对于100g锥应为20mm±0.2mm,对于76g锥应为 17mm;
测定c点的锥入深度,对于100g锥应控制在5mm以下,对于76g锥应控制 在2mm以下。
对于砂类土,用100g锥测定c点的锥入深度可大于 5mm,用76g锥测定c 点的锥入深度可大于2mm。
三、试验步骤
分层装满盛土杯
三、试验步骤
锥入试验
三、试验步骤
锥入试验
间隔不小于1cm
三、试验步骤
分别取土测定含水率 (称量准确至0.01g,计算到0.1%)
四、结果计算
在双对数坐标上,点绘a、b、c三点含水率的h-w图
注:两个含水率的差值不小于2%时, 应重做试验
四、结果计算
塑限的确定方法:

土的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记录入土深度要求

土的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记录入土深度要求

土的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记录入土深度要求【最新版】目录1.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的目的和意义2.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的步骤3.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中入土深度的要求4.入土深度与含水率的关系5.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的实际应用案例正文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土壤力学试验方法,主要用于测定土壤的液限和塑限,为土壤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的依据。

在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中,入土深度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其准确测量对于评价土壤的性质和工程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的步骤主要包括:试杯装好土样、接通电源、调平机身、打开开关、提上锥体使锥尖接触土样表面、锥体立刻自行下沉 5 秒时自动停止下沉、指示灯亮、停止旋动旋钮、锥体复位、读数显示为零。

在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中,入土深度的要求是:三个试样的圆锥入土深度宜为 3~4mm、7~9mm 和(待测定)。

这是因为在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中,通过改变圆锥的入土深度,可以得到不同的含水率,从而确定土壤的液限和塑限。

入土深度与含水率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一般来说,入土深度越大,对应的含水率也越大。

在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中,通过测量不同入土深度下的含水率,可以绘制出液限 - 锥入深度关系曲线,从而确定土壤的液限和塑限。

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土工工程设计中,通过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可以准确了解土壤的性质,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依据。

同时,在土壤改良和治理中,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也可以为土壤改良和治理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总之,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是一种重要的土壤力学试验方法,其入土深度的准确测量对于评价土壤的性质和工程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液塑限试验方法

液塑限试验方法

液塑限试验方法(一)概述细粒土随着土中含水量的不同,分别处于各种不同的状态。

1911年瑞典农学家阿太堡将土从液态过渡到固态的过程分为五个阶段,规定了各个界限含水量,称为阿大堡限度。

土的界限含水量和土的机械组成、土粒的矿物成分,比表面积、表面电荷强度等一系列因素有关,是这些因素的综合反映。

塑性高表示土中胶体粘粒含量大,同时也表示粘土中可能含有蒙脱石或其他高活性的胶体粘粒较多。

因此,界限含水量尤其是液限、较好地反映出土的某些物理力学特性,如压缩性、胀缩性等,对工程来说,有实用意义的主要是土的液限、塑限和缩限。

液限是土可塑状态的上限含水量,塑限是土可塑状态的下限含水量。

含水量低于缩限,水分蒸发时土体积不再缩小。

事实上,上从粘滞流动状态到可塑状态、从可塑状态到半固体状态的性质和直观变化都是渐变的。

因此,在两者之间建立确定的界限都带有一定的任意性。

也就是说,其他的物质例如水从液态变到气态或从液态变到固态有直观的温度临界点,而上随含水量的变化从一状态到另一状态元明显可见的含水量临界点,这就促使各国、各行业土木工程人员实行行业约定和规范,先后发展用碟式仪法。

圆锥仪法、搓条法以及联合测定法来区分和测定土的界限含水量。

我国通用圆锥仪法测土的液限含水量,搓条法测土的塑限含水量,或联合法测土的液限和塑限含水量。

但各行业间由于历史原因,用同样方式测试时,所采用的仪器的具体尺寸、质量和测试标准不相同,这是测试工作者和应用人员必须注意的问题。

(二)液限塑限联合测定法1.仪器设备LP-100型液塑限联合测定仪;锥质量为100g锥角为300,读数显示形式宜采用光电式、游标式、百分表式。

2.试验主要步骤取有代表性的天然含水量或风干土样进行试验。

如上中含有大于0.5mm的土粒或杂物时,应将风干土样用带橡皮头的研杵研碎或用木棒在橡皮板上压碎,过0.5m的筛。

取代表性上样200g,分开放人三个盛上皿中,加不同数量的蒸馏水,使土样的含水量分别控制在液限(a点)、略大于塑限(c点)和二者的中间状态b点)附近。

液限塑限实验报告

液限塑限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液限和塑限的概念及意义;2. 掌握液限和塑限实验的操作步骤;3. 学会根据实验结果确定土的液限和塑限;4. 提高对土的物理性质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液限和塑限实验是土力学实验中的一项基本实验,用于测定土的液限和塑限,进而确定土的液塑限指标。

液限是指土样在自由状态下,从流动状态转变为塑性状态的含水率;塑限是指土样在自由状态下,从塑性状态转变为半固态状态的含水率。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仪器:液塑限联合测定仪、称量瓶、干燥箱、电子天平、蒸馏水、滤纸等;2. 材料:土样。

四、实验步骤1. 土样的准备:称取土样50g,放入称量瓶中,置于干燥箱中烘干至恒重,取出后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后计算含水率;2. 制备土样:根据土样的含水率,按液限、塑限以及二者中间状态分别制备三种不同含水率的土样;3. 液限测定:将制备好的土样放入液塑限联合测定仪的样品筒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搅拌均匀后,使土样达到液限状态,记录此时土样的含水率;4. 塑限测定:将液限测定后的土样取出,置于滤纸上,轻轻拍打,使土样达到塑限状态,记录此时土样的含水率;5. 结果计算: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液限和塑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液限:25.5%塑限:16.0%2.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该土样的液限为25.5%,塑限为16.0%。

根据液塑限指标,可以判断该土为粘土类土,具有较好的塑性。

六、实验结论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液限和塑限实验的操作步骤;2. 能够根据实验结果确定土的液限和塑限;3. 提高了土力学实验技能,为今后从事土工工程实践奠定了基础。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土样的均匀性,避免因土样不均匀导致实验结果误差;2. 液限和塑限实验过程中,应确保土样的含水率达到要求,避免因含水率过高或过低导致实验结果误差;3.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液塑限联合测定仪的校准,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八、实验总结本次液限塑限实验,通过对土样的液限和塑限进行测定,掌握了液限和塑限实验的操作步骤,提高了土力学实验技能。

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步骤

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步骤

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步骤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是一种常用于土壤工程领域的试验方法,用于评估土壤的液塑性指标。

该试验通过测定土壤的液性指标和塑性指标,可以对土壤的工程性质进行初步判定和分类。

下面将详细介绍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的步骤。

一、试验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之前,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准备好试验所需的土壤样品,并将其经过干燥处理,以消除土壤中的水分。

然后,准备好试验所需的仪器设备,包括液限仪、塑限仪、天平、烘箱等。

二、液限试验的步骤1. 取约20g左右的干燥土壤样品,加入液限仪的试验容器中。

2. 逐渐加入蒸馏水,并用试验棒将土壤样品与水混合均匀,直至形成充分混合的泥浆状。

3. 将试验容器放入液限仪中,调节液限仪的控制装置,使液限仪开始运转。

4. 在液限仪运转过程中,记录下试验容器中土壤样品的变形情况。

当土壤样品的变形达到一定程度时,液限仪会自动停止运转。

5. 根据液限仪上的刻度,读取试验容器中土壤样品的液限值。

三、塑限试验的步骤1. 取约20g左右的干燥土壤样品,加入塑限仪的试验容器中。

2. 逐渐加入蒸馏水,并用试验棒将土壤样品与水混合均匀,直至形成充分混合的泥浆状。

3. 将试验容器放入塑限仪中,调节塑限仪的控制装置,使塑限仪开始运转。

4. 在塑限仪运转过程中,记录下试验容器中土壤样品的变形情况。

当土壤样品的变形达到一定程度时,塑限仪会自动停止运转。

5. 根据塑限仪上的刻度,读取试验容器中土壤样品的塑限值。

四、试验结果的处理与分析将液限值和塑限值进行比较,可以得到土壤的液塑性指数。

液塑性指数可以用来评估土壤的工程特性,如可塑性和流动性。

根据液塑性指数的大小,可以将土壤分为非塑性土、低塑性土、中塑性土和高塑性土四个等级。

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试验方法,可以快速评估土壤的工程性质。

通过对土壤样品的液限和塑限进行测定,可以得到土壤的液塑性指数,为土壤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土的液塑限试验实验总结

土的液塑限试验实验总结

土的液塑限试验实验总结1. 引言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聊聊一个听上去挺专业的实验——土的液塑限试验。

这玩意儿其实就是帮我们了解土壤在不同湿度下的状态,就像小朋友在游乐场里玩耍,湿滑的滑梯和干燥的沙地,性质完全不一样。

这个实验可不是随便搞搞就行的,它需要我们认真对待,毕竟了解土壤的特性可是工程建设的基础啊!1.1 实验目的先说说我们搞这个实验的目的。

说白了,就是想知道土壤的流动性和可塑性到底有多大。

简单点说,就是想判断土在什么情况下会变得像泥巴一样滑溜,或者说它能被捏成什么形状。

用这两项指标,我们可以预测土壤在不同条件下的表现,就像给土壤打个预防针,让它在大雨来临时不至于“失控”。

1.2 实验步骤接下来,我们来聊聊实验的步骤。

这可不是简单的“加水、搅拌、等着”的事。

首先,我们得取样——挖点土回来,这就像咱们在夏天挖沙子一样,得找对地方!然后,把土弄成浆状,像是做泥巴饼一样,慢慢加水搅拌,直到土壤变得光滑。

这时候,我们就开始测量它的液限和塑限了,听起来很高大上,其实就是看它能流动到什么程度。

2. 结果分析经过一番折腾,我们终于得到了结果。

液限和塑限的值就像土壤的身份证,告诉我们它是什么“性格”。

比如,液限高的土壤,意味着它遇水后容易变得像河水一样流动。

而塑限则告诉我们,土壤在干燥后能保持什么形状。

这就像一个调皮的小孩,遇到水就开始乱跑,干了就乖乖待在原地。

2.1 影响因素在实验中,我们发现有很多因素会影响结果,比如土壤的类型、颗粒大小,还有水的量。

就像煮面条,水多了变得软绵绵,水少了又干得像块石头。

每种土壤都有自己的脾气,了解这些影响因素,才能更好地应对不同的土壤情况,避免在建筑中出现“翻车”事件。

2.2 数据解读有了数据后,接下来就是分析。

我们会把液限和塑限的数据整理成表格,然后通过图表来直观展示。

这个过程就像是在拼图,拼好后才能看出整体的样子。

看到数据时,心里那个美啊!你会发现,某些土壤的液限和塑限非常接近,说明它们的表现非常稳定,适合用在基础建设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的塑限试验
将土条搓至3mm,且有裂纹出现,断裂,不空心时. 3mm,且有裂纹出现 5 将土条搓至3mm,且有裂纹出现,断裂,不空心时. 表示土含水量适为塑限
土的塑限试验
搓约8~10克的土条, 8~10克的土条 6 搓约8~10克的土条,放入铝盒中
土的塑限试验
7
取两个铝盒进行平行测试
土的塑限试验
土的液限试验
2
用滴管加蒸馏水调土
土的液限试验
3
充分调匀土样
土的液限试验
4
将调好的土放入液限杯中
土的液限试验
5
将装入液限杯中的土样压实、 将装入液限杯中的土样压实、刮平表面
土的液限试验
6
保持锥体垂直, 保持锥体垂直,将平衡锥放在试样杯中心至锥尖与试样表 面接触,松开手指平稳地使锥体自重下落,沉入土样中。 面接触,松开手指平稳地使锥体自重下落,沉入土样中。
8
盖上铝盒盖
土的塑限试验
9
称铝盒加湿土重
土的塑限试验
10
打开铝盒盖, 打开铝盒盖,放入烘箱中烘干
土的塑限试验
11
称空铝盒加干土重量
土的液限试验
将风干的土样过0.5mm 0.5mm筛 用蒸馏水拌匀, 1 将风干的土样过0.5mm筛,用蒸馏水拌匀, 置于饱和器中,浸放24小时. 24小时 置于饱和器中,浸放24小时.
土的液限试验
放锥后15s 锥体入土深度恰为10mm 15s, 10mm时 7 放锥后15s,锥体入土深度恰为10mm时, 表示土样含水量即为液限
土的液限试验
8
将液限杯中的土样取出
土的液限试验
9
放调好的土样于铝盒中
土的液限试验
10
平行测试
土的液限试验
11
盖好铝盒盖
பைடு நூலகம்
土的液限试验
13
称铝盒加湿土重
土的液限试验
14
打开铝盒盖, 打开铝盒盖,放入烘箱中烘干
土的液限试验
15
称空铝盒加干土重量
土的塑限、 土的塑限、液限试验计算
按下式计算土的塑限,精确至0.%。 m − 1) × 100% wp = ( ms • 式中 wp——土样塑限,%。 • m,ms——分别为土样的湿土质量和干土质量,g。 • 本试验要求进行平行测定,当wp <40%时,平行差值不大于l%; 当wp≥40%,平行 差值不大于2%,取其算术平均值。 按下式计算液限wL,精确至0.1%。 m wL = ( − 1) × 100% ms • 式中 wL——土的液限,%, • m,ms——分别为湿土质量和干土质量,g 本试验要求进行平行测定,平行差值不得大于2%,取其平均值。
土的塑限、 土的塑限、液限试验
土的塑限试验
将风干的土样过0.5mm 0.5mm筛 用蒸馏水拌匀, 1 将风干的土样过0.5mm筛,用蒸馏水拌匀, 置于饱和器中,浸放24小时. 24小时 置于饱和器中,浸放24小时.
土的塑限试验
2
称空铝盒重量
土的塑限试验
3
将土条捏成橄榄状
土的塑限试验
4
用手掌搓滚土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