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齐华《轴对称图形》课堂实录及赏析汇总
6数学《轴对称图形》课堂实录及点评

轴对称图形教材分析:《轴对称图形》这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
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对称性质的事物很多,学生对于对称现象并不陌生,例如,许多艺术作品、建筑设计中都体现了对称的风格。
人们装饰﹑布置生活环境时也经常利用轴对称图形。
通过轴对称图形的学习,学生既可以了解轴对称现象在生活中的普遍性,又能提高数学欣赏能力与空间想象能力。
教材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进而认识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为学生今后进一步探索简单图形的轴对称特性,把握简单图形之间的轴对称关系,以及利用轴对称方法对图形进行变换或设计图案打好基础。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中年级学生,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一些平面图形的特征,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自然界和生活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事物有很多,也为学生奠定了感性基础。
他们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同时具有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对于具体﹑直观的内容有较大的依赖性。
所以,本课尽量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在玩中学,在观察﹑操作中探索研究,以多媒体课件为学习媒体,让学生自主探索,在探索中发现,在探索中学习。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在观察、操作中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
2.认识对称轴,能在实物图案或简单平面图形中识别轴对称图形。
3.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过程与方法1.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回到具体的思维方法。
让学生在进一步的观察和操作中体会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2.培养观察、操作、表达、思维能力与探索意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激发学生的审美观点,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实际操作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鼓励他们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欲望。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能识别出轴对称图形。
思维在对话中灵动——张齐华“轴对称图形”教学片段赏析

师: 先说 问题—— 同学们 , 把平行
师 :但 是—— 你 能从 中发现 一 些
共 同的 东西吗 ?
Q o
要求: 小组合 作 , 先 看 一看 这 些 图
四边形 割拼 成长 方形后 ,长方 形是 平
行 四边 形吗 ?( 生答还 是 )
生: 它们的左右两边都相 同。
师 :你 的意 思是我 们探 讨 的是 指
I 6 6 f
思吗 ?
a n d r e s e a r e h 教研
生 : 我 觉得 平行 四边 形也 不一 定 形 。可正 五边 形和 等腰 梯 形 不是和 圆
那样 。 师: 他 讲 圆时 用 到 了一 个 重要 的 词, 哪 个词 , 你 知道 吗? 张老 师特 别欣 赏!
是 轴 对称 图形 , 因为对折 后 , 两边 图形
师: 同学们 , 会玩吗?
师: ( 出示一 张 白纸 ) 你会 怎 么玩 ?
生: 我会 折 飞机 。
生: 会!
没有 完全 重舍 ,所 以我认 为 它不是 轴
对称 图形 。
师: 你 们手中的作 品有这样 的特
点吗 ?再 来 比 画比 画。
形 ,然后再 猜一 猜 它是 不是轴 对 称 图 形, 六人 动 手折 一 折 、 比一 比 , 验 证 你
的猜 想 。
( 小组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义溪流 ,它使所有对话者都能够参与 和分享这一意义之溪 ,并因此能够在 群众 中萌发新的理解和共识。笔者有 幸观赏 了张齐华老师执教的 “ 轴对称 图形 ” 一课的录像 , 行云流水般的课堂 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课堂
口口口
师: 我 们 把 这 些 作 品 看 成 一 个 个
二年级上册数学《轴对称图形》教学实录及评析(精品课)

二年级上册数学《轴对称图形》教学实录及评析【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8页。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到对称现象,能找出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学习、互动。
3、情感目标: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感知对称图形的美,培养学生欣赏数学美。
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美,激发学生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对称图形,会画对称轴。
【教学难点】:识别对称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对称图形、尺子等。
【学具准备】:长方形、正方形、圆、剪刀、尺子、铅笔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对称1、提问引入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美丽的图形,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是什么特征,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上面每个图形的左边和右边,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向你们组的同学说一说。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从形状、花纹、大小、图案上观察)生:它们的花纹是一样的。
1:它们的形状是相同的。
生2生:它们的图案是一模一样的。
3:它们的左边和右边的大小、形状是一样的。
生4师:你怎么知道它们的左边和右边是一样的?生:我是看出来的。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是看出来的。
对呀,观察是学习的一种好方法。
除了观察,你还可以怎样证明呢?生:可以将它们对折。
师:请大家想想,如果我们把它们的左边和右边对折起来,会出现什么情况?请同学们动手折一折(充分让学生畅所欲言,然后课件演示对折重合)师小结:像这样把一个图形对折后,左边和右边能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对称图形”(板书:对称图形)。
2、练习:判断下面图形是否对称图形。
【评析:老师让学生观察美丽的轴对称图形为导入,轴对称图形的美强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通过让学生寻找其特征,使学生初步感知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轴对称图形》课堂教学实录

《轴对称图形》课堂教学实录《《轴对称图形》课堂教学实录》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教学内容:教材第29页例1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知道对称轴,能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经历操作、观察、想象、交流等活动,增强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感知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教学难点:认识轴对称图形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课前准备:课件、实物图片等。
教学过程:活动激趣制作轴对称图形然后从折痕的地方开始,撕下一块,再展开。
你发现这个图案有什么特点?生:两边一样。
师:这就是老师制作的图案,大家看懂制作的方法了吗?生:看懂了。
师:那请大家按照老师的方法来做一个自己的图案。
学生动手制作。
在黑板上展示学生的作品探究新知(一)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1、认识轴对称图形师:大家制作了各种各样的图案,虽然各不相同,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你发现了吗?生1:是对称的。
(板书:对称)师:谁知道对称是什么意思?(两边完全一样,对折后可以完全重合的现象叫做对称)生:对称就是两边完全一样的意思。
师:也就是两边的形状一样,大小也一样。
生2:(左右)完全一样。
(证明:对折,可以完全重合)师:哪些是左右完全一样的?(学生上台指)师:而这一张是……生:上下完全一样。
师:也就是两边完全一样。
(板书:两边完全一样)生3:是轴对称图形。
(板书:轴对称图形)师:一个新的名字,你觉得什么样的图形才是轴对称图形?生:两边完全一样的。
师:像这样通过对折(动手对折),再剪出来的图形都是对称的,也就是两边完全一样,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齐读课题)认识对称轴师:对折时,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教师画出对称轴)师:我是用什么样的线表示对称轴的?生:虚线。
《轴对称图形》课堂实录

轴对称图形课堂实录引言在数学课程中,我们经常研究和探索各种图形和形状。
其中,轴对称图形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具有很多有趣的性质和特点。
本文将记录下我们在《轴对称图形》这节课上所学到的内容和相关讨论。
什么是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是指存在一个轴线,使得图形关于该轴线对称。
这意味着,如果我们将图形沿着轴线折叠,两边完全重合。
轴对称图形有许多种类,比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这些图形都可以沿着某个中心轴线进行对折。
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轴对称图形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
在本节课中,我们重点讨论了以下性质:1. 轴对称图形的轴线是对称轴对称轴是指图形的中心轴线,沿着该轴线对称的部分是相互重合的。
对称轴可以是水平的、垂直的,甚至是斜线。
通过找到图形的对称轴,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研究图形的对称性质。
2. 轴对称图形的对称点对称点是指图形中沿着对称轴对称的点,对称点与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对称点的存在使得我们可以通过对称性质来研究和解决一些问题。
例如,在一个轴对称图形中,如果我们知道一个点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的坐标,那么我们就可以确定该点的坐标。
3. 轴对称图形的特殊性质轴对称图形还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
例如,如果一个图形是轴对称的,那么它的面积和周长可以很容易地计算出来。
通过找到图形的对称轴,我们可以将图形分为对称的两部分,并分别计算每部分的面积和周长,最后求和即可得到整个图形的面积和周长。
轴对称图形的应用轴对称图形在许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建筑设计中,许多建筑物和结构都采用了轴对称的设计,这使得建筑物更加稳定和美观。
在艺术创作中,轴对称图形也是常用的元素,它们展现了一种平衡和和谐的美感。
此外,轴对称图形还在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像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在图像压缩和图像匹配等方面。
课堂讨论和练习在课堂上,我们进行了一些有趣的讨论和练习,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讨论:找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我们选择了一个矩形作为例子,讨论了如何找到它的对称轴。
开放课堂,让学生享受数学——张齐华老师《轴对称图形》教学片段赏析

开放课堂,让学生享受数学——张齐华老师《轴对称图
形》教学片段赏析
一、引入新课
1、先听听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图形:一种特殊的平面图形,它的外观和位置没有发生任何改变,只有以一条线作为轴,将图形进行左右倒转(也称镜像),才能够完全一一对应。
2、举个例子:
比如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都是典型的轴对称图形,这几种形状可在以它们为中心放置一条中心线,将这些图形左右倒转(也称镜像)后,它们仍然看起来完全一样。
二、示范教学
1、让学生认识更多的轴对称图形:
在讲解轴对称图形时,老师可让学生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把熟悉的图案做成图
标,再让学生对着中心线端正图案,左右镜像,比如“十”字形X、椭圆、板块、上吊、左右镜像等,让学生通过自身动手实践,形象地学习、体会轴对称图形。
2、让学生积极思考和发现轴对称图形有趣的点
在讲解过程中,老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和发现轴对称图形的一些有趣的点,像什么形状是,它们有哪些共同的特点,能不能把它们画成镜像,我们在实际生活中究竟能看到多少种轴对称图形,等等;使其学生不仅要学会把图形镜像,而且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表达所想,在思维上拓展轴对称图形的相关知识,让他们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三、结合实际活动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不仅要让学生认识各种轴对称图形,在这里还可以结合实际活动来完成,比如,布置一下实际的活动任务,让学生利用手中的物品(比如竹子,纸片等物品),将其中的轴对称图形进行模拟,让学生体会轴对称图形更直观,更具体。
本文是由张齐华老师作品《轴对称图形》教学片段赏析,结合素质教育及开放课堂,着重带给学生一个深刻的数学知识探究及体会,而以实际的活动与实践来学习数学,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分析解答辩驳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实录 《轴对称图形》课堂实录

小学数学课堂实录《轴对称图形》课堂实录一、谈话导入:完整实录请下载查看师:今天,张老师非常高兴,和咱们碧波小学的六(1)班的同学在接近吃午饭的时候,上这堂课。
张老师觉得高兴,同学们,你们觉得高兴吗?(高兴)声音给了张老师不少的信心。
说实话,张老师一开始也是满怀着期待和高兴的心情,来准备上这堂课的。
可是,一走进这会场,张老师可有点高兴不起来了,为什么呢?是因为张老师心里有那么一点小小的担心,谁知道张老师可能担心什么?生1:你担心我们表现不好。
生2:担心上课时会出错生3:我觉得老师会因为我们有点紧张。
师:张老师就直说了吧。
其实张老师的担心非常的简单,只有一个字。
张老师最担心的是咱们六(1)班的同学会不会"玩"生(大声说):会师:张老师还真有点不太相信,说实话啊,现在的孩子还真不怎么会玩。
你们真会玩?生:会。
师:口说无凭,老师这里有一张白纸(出示一张白纸)如果是你的话,你会怎么玩?生1:我会折飞机师:第一次听说女孩也会折飞机,挺好!生2:我会折青蛙,然后和同学们一起玩。
师:你真是调皮、可爱。
生3:我会把它折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折出星星,然后许个愿望!师:呀,很有诗意!生:我会把这张纸剪成窗花。
师:看来咱们这一班同学还真会玩。
想知道张老师怎么玩这张纸吗?(想)那可就要认真瞧了。
师:先把这张纸对折,然后从折痕的地方,任意地撕下一块。
虽然任意,但是撕的很认真的。
想玩吗》(想)谁都有机会。
师:每个同学桌上都有一张白纸,不妨这样来玩一玩。
开始!学生撕纸(师:撕的时候可要认真了。
)师:撕完了吗?真别说,咱们苏州的小男孩,小女孩还真细致,撕的一个比一个认真,而且一个比一个小巧。
怎么小桥流水嘛。
行,怎么谁愿意把你的作品和大家展示一下?在黑板上展示学生的作品(三个学生的作品)师:同学们仔细瞧了,如果我们这些纸看作一个个图形的话?大家看一看这些图形大小怎么样?一样还是不一样?生:不一样师:形状?生:也不一样。
张齐华《轴对称图形》实录

张齐华《轴对称图形》实录张齐华《轴对称图形》实录一、谈话导入:师:好,同学们,恩简单毛遂自荐一下,我姓张,同学们可以称呼我张老师。
哎呀!张老师的记性特别差,刚刚一接触就忘了,咱们是六几班啊?生:六(1)班。
师:今天,张老师非常兴奋,和咱们碧波小学的六(1)班的同学在接近吃午饭的时候,咱们一起来,上这一节课。
张老师觉得兴奋,同学们,你们觉得高兴吗?生:高兴。
(大声齐说)师:声音给了张老师不少的信心。
说实话,张老师一开始也是满怀着期待和高兴的心情,来准备上这堂课的。
可是呀,一走进这会场,张老师可有点高兴不起来了,为什么呢?是因为张老师心里呀有那么一点小小的担心,谁知道张老师现在可能担心什么?来,你说。
生:恩,我认为你是在担心怕我们表现不好。
师:他觉得怕你们会表现不好,同学们,你们会这样吗?生:不会。
(齐说)师:不是这样的,哎,你说。
生:老师可能在担心上课时候会出错。
师:其余同学有这担心吗?生:没有。
(齐说)师:同学们不担心,我也不担心了。
好,你来。
生:我觉得老师会觉得我们有一点紧张。
师:紧张吗?生:不紧张。
师:我也不担心这个。
这样吧,张老师就直说好不好?其实张老师的担心非常的简单,就一个字,猜也猜不出来,张老师最担心的是咱们六(1)班的同学会不会“玩”。
哈腰说:会玩吗?生(大声说):会。
师:张老师有点不大相信,说实话啊,现在的孩子还真不怎么会玩。
你们真会玩?生:会。
师:口说无凭,老师这有一张白纸(出示一张白纸)如果是你的话,你会怎么玩?(生无声),不是都说挺会玩吗?好,你来。
生:我会折飞机。
师:哎呀!第一次听说女孩也会折飞机,挺好!来,你。
生:我会折青蛙。
师:然后……生:然后跟同学一起玩。
师:你真是调皮、可爱。
好的!生:我会把它折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折成星星,然后呢,许个愿望!师:呀,很有诗意!挺好!来,这位女同学。
生:我会把这张纸裁剪成一个窗花。
师:恩,好。
看来咱们这一班同学还真会玩。
念知道张老师怎么玩这张纸吗?(念)那可就认真瞧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齐华《轴对称图形》课堂实录及赏析笔者:苏小虎推荐:吕晓婷素有“数学王子”之称的张齐华老师,认识他的人都知道,听他的课是一种享受,优美的音乐、诗情画意的语言、美伦美幻的图画、巧妙的课堂环节,在张老师的课堂中处处彰显着他扎实的教学功底。
我有机会再次观摩了张老师的一节《轴对称图形》,课中的种种情节记忆犹新。
【课堂全景】一、活动激趣出一张纸。
如果是你的话,怎么玩?生:我们折飞机生:我会折青蛙,生:我们折出星星生:我会把这张纸剪成窗花。
师:先把纸对折,然后从折痕的地方,撕下一块。
会玩吗?大家玩一玩。
学生撕纸在黑板上展示学生的作品【评析:课伊始,张老师就让孩子们以一张纸怎么玩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通过对折,然后再从折痕的地方撕下,再展示出来,这一过程其实教师是让学生在动手撕纸的过程中初步感知了数学的美。
】二、探究新知1、师:如果我们这些纸看作一个个图形的话?大家看一看这些图形大小?(不一样),你们有没有发现共同的地方?生:左右两边都相同。
生:我认为它们轴对称图形的师:你是怎么知道的这个词儿的?生:我是从书上看到的。
(板书课题:轴对称图形)【评析:从撕出的纸中寻找数学的知识,教师真实独具匠心,在这样的巧妙设计中,学生自然而然地被教师引导去寻找这些图形的相同点,初步体会了左右两边相同的特点,也从学生课前的预习中得到了轴对称图形这一词,让学生初步感知图形的特点。
】2、师:再深入的观察,左右大小就是一样的吗?试想一下,假如我们把这些图形再对折的话,会怎样?生1:我认为形状也是一样的生2:我认为面积也是一样的。
生3:我认为把它叠在一起的,会重合。
师:想象一下,假如我们把这些图形沿中间的折痕对折,折痕的两侧是不是完全重合?你手中的作品有没有这样的特点。
学生动手试一试。
师:现在张老师有个问题,既然这样的图形对折后可以左右完全重合的。
那用刚才这个同学取的名称合适不合适?生:合适师:为什么合适?生:因为把它对折以后,中间的线就称为轴,而它的两边都是对称的,所以称之为轴对称图形。
师:特别了不起,刚才这位同学,一下子就抓住了两个关键的地方。
她觉得,第一个你说是轴对称,那它感觉当中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你们觉得可不可以?(生:可以)可以,那咱们就把它写下来。
事实上我们把对称轴所在的这条直线就称为对称轴,对称轴通常我们点画线来表示。
(教师示范画对称轴)看清楚了吗?在自己的作品上也画上一条对称轴。
学生动手画师:通过刚才的学习,像这样的图形,沿着一条对称轴对折后,两边可以完全重合。
这样的图形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轴对称图形。
师:瞧,大家可能没有想到吧。
我通过折一折、撕一撕,还真创造出了我们数学上的轴对称图形,说实话,有时数学就这么简单。
【评析:在初步感知之后,张老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图形的特点,利用折一折、叠一叠、比一比、画一画等方法探索、验证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让学生明确数学知识的呈现通过动手操作更容易记牢,也为下面的进一步学习做了铺垫。
】三、巩固深化1、出示一组图形师:在判断前,张老师提醒一下大家,不要过份的相信自己的眼睛的。
因为有些图形看起来像轴对称图形,但它却不是,有些图形不像轴对称图形,但它却确确是轴对称图形。
师:有没有办法呢?大家可以先猜猜,然后在口袋拿出这些图形折一折,验证一下。
学生猜,验证。
生:我认为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
因为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部分,就可以完全重合了。
生:不是,因为平行四边形的沿着对轴称不可能重合。
师:我想你与握一次。
握手并不是表示赞同你的意见。
而且因为你给我们课堂带来了第二种声音。
大家想一想,如果我们的课堂只有一种声音那多单调啊。
师:认为对的,说理由,认为不是的,说理由。
生:如果单讲这个图形,不让剪的话,就不是平行四边形了。
讨论圆,正五边形,等腰梯形,三角形。
【评析:在学习深入时,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对一些图形进行猜测、判断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并通过折一折的方法来验证猜测的正确性。
在对图形的一个个的猜测、验证的过程中,学生对于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有了深入的认识。
】2、师:数学学习讲究的是要深入。
如果说我们今天的探讨就到此位置的话,我想我们的学习还是比较肤浅的。
因为就这五个图形,我心里还有话想说,不同同学们有没有什么话想说?我先说说想说的话,举个例子就如第一个梯形,张老师想说的话是,这个梯形是轴对称,但是……?生:图上的这个梯形是轴对称图形,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梯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通过对其他梯形纸片的对折,得出没法重合。
师:学习深入了,关于梯形,话说完了。
关于其它图形,你有话说吗?生:我想说三角形的,因为有些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的。
师:比如说?生:比如说……(低头找)老师给教具(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师:这两个合适不合适?生:合适。
像这个图形,如果把它对折的话,它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对折以后,两边完全重合。
所以我认为它是轴对称图形。
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个三角形是一个什么三角形?生:等边三角形。
(有一个学生说的是等腰三角形)师:有一个声音不太和谐,说的是等腰三角形,其实等腰三角形也是轴对称图形,这些特殊的三角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师:还有话要说吗?生:认为平行四边形并不是都不是轴对称图形的。
有一种平行四边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比如菱形。
师:大家认为平行四边形当中,还有那些还会是轴对称图形。
生:长方形,正方形。
师:还有话要说吗?生:我认为所有的圆都是轴对称图形。
师:还有话要说吗?生:我认为中间的正五边形,有的五边形也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
师:你补充。
生:有些五边形不是正的,就不是轴对称图形。
【评析:在猜测判断验证了上面五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后,张老师并没就此结束了学生的思维,而是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开发学生的思维,深入图形的内在联系去感受不同的图形的特点。
】3、师:我觉得刚才的学习还不够深入。
出示等腰梯形、正五边形、圆师:这三个都是轴对称图形,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吗?生:我觉得它们的面积不同师:我觉得有点偏题了,我们今天讨论的是轴对称图形。
生:它们的形状也不同生:圆无论怎么折,都可以是轴对称图形。
那边的正五边形和梯形和圆不一样。
师:在讲圆的时候,我非常欣赏他用到一个词……是哪个词儿?生:我认为是无论。
师:无论是什么意思?生:不管怎么折。
师:其实如果从这个男孩的思路往下挖掘的话,我想他已经把我们研究的眼光集中到了对称轴上面来了。
师:这个圆无论怎么折,它都能重合。
换句话说,你认为圆有多少条对称轴?生:无数条师:肯定吗?(生肯定)我不太肯定,同学们身边都有圆,自己折折看,是不是有无数条对称轴?学生动手折一折。
师:已经确定是圆有无数条的,请把你的手高高举起来。
(全班举手)全班统一,的确,圆是有无数条对称轴。
电脑演示圆的对称轴。
师:另外两个图形,谁有什么要说的?生1:另外两个图形不像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它们只有指定的几条对称轴。
比如梯形只有一条对称轴。
生2:正五边形有五条对称轴。
生3:正五边形有五条对称轴。
师:有没有不同声音。
师:虽然张老师喜欢听不同的声音,不过当只有一个声音的时候,那就要坚信这个声音。
指名上台来边折边指一指五条对称轴。
【评析:张老师的层层递进的引导,让学生在老师的由浅入深的引导中,思维也在逐步地发展和提升。
】4、师:在我们一些熟悉的标志图案中都可以找到轴对称图形。
看一看这四个国旗。
长方形的国旗是轴对称图形,但我们要考查的是国旗的图案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谁来说一说?生:我认为加拿大国旗中的图案是轴对称图形的。
生:我认为俄罗斯国旗中的图案也是轴对称图形的。
师:中国国旗和美国国旗都不是轴对称图形,来说一说,为什么?说说中国和美国国旗都不是轴对称图形。
5、出示交通图标让学生自己找一找标志中轴对称图形的序号。
生:1、2、4、6.生2:我也认为是1、2、4、6.师:为什么3不是?生:3的标志对折以后不能重合,所以不是轴对称图形。
6、师:根据轴对称图形的一半,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想一想它是什么标志。
不说只想。
然后说说,这些是什么标志。
师:很想说吗?给你一个机会,在小组内说一说。
生:我选的是第4个,是奥运五环的标志。
生:我选的是第2个,是中国银行的标志。
生:我认为是中国古代的铜钱。
师:先来看看,中国银行的标志设计是就是参考古代铜钱的。
师:第三个是什么标志呢?生1:我认为是奔驰汽车的标志。
生2:我认为是上海大众的标志。
师:一下子男女差距就体现出来,同意男同学说的奔驰标志的举手。
(多数举手)看来男同学的可信度高些。
不过女同学,你可以想象的出它的右边是什么样子的?生2:右边应该是和左边一样的。
师:不仅仅是一样,而且是对折以后完全重合的,想象一下,把右边补充完像什么?大概像什么样子,你能想象出来吗?生:有点像方向盘。
师点出奔驰标志。
师:还有第一个。
生:是中国联通的标志。
师:今天的学习还不够,下课后,还有到网络中去搜集一些标志,看看哪些也是轴对称图形。
【评析: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在学生深入了解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后,张老师巧妙运用了生活常见的交通标志、国旗、汽车标志、银行标志让学生来辨别是否是轴对称图形,也让学生在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的基础上,也体会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7、师: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做一个轴对称图形?出示材料袋了。
让学生利用这些材料下课后做出一个图形。
四、欣赏延续欣赏:桂林山水师:张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轴对称的东西想给大家展示一下,大家能不能给张老师提供一个机会。
不过这些东西,它不是张老师自己创造的,甚至说从根本上来说它压根也不是轴对称图形,它是什么呢?我想,如果待会每一个同学用心体会的话,一定会从中体会到对称的味道。
这个事情还得追溯到去年的夏天,张老师和学校的四位同事一起去广西参加一个活动,大家都知道广西有一个什么景点?(桂林)那回来的时候就有了一次非常难忘的桂林之旅。
当我们荡舟漓江,迈入那桂林的山和桂林的水所创造的美好意境的时候,我却被展现在面前的画面所深深的震撼了,这哪里是桂林的山,桂林的水,这分明是大自然为我们创作的最完美的杰作。
让学生欣赏桂林山水,感受桂林山水的互相倒映所形成的对称现象。
师:同学们,虽然没去成桂林,但你能从中感觉到对称的味道吗?师:其实大自然对于对称的创造还远不止这些,仰望苍天,俯瞰大地,拥有生命的地方,何处没有对称的足迹。
播放生活中的动物、鸟内,昆虫,人都有对称的图形。
师:看那花丛间翻飞的蝴蝶、蜜蜂,那翱翔天地的大雁、白鸽,那横跨天空的彩虹,片片翻飞的落叶,以至于我们每一个人、每一张绽开的笑脸,同学们,难道你们就没有从中感受到对称的力量吗?有人说,是因为美,所以大自然选择了对称,但同学们,如果我们再深入地想一想,这当中仅仅因为是美吗?好,这节就上到这里,下课。
【评析:耳边听优美的音乐、张老师那诗情画意的语言、眼前的美伦美幻的图画仿佛把我们都带进了美丽的桂林山水间,一起去体会大自然的对称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