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专业介绍

合集下载

中国地质大学大学专业介绍:应用心理学

中国地质大学大学专业介绍:应用心理学

中国地质大学大学专业介绍:应用心理学应用心理学一、培养目标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应该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心理学知识,了解国内外心理学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从事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论文写作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语言能力;能够独立地开展心理科学研究,毕业后能够胜任学校、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心理教育、心理咨询、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以及其他从事心理学应用领域的工作。

二、研究方向1、咨询与教育心理学2、社会与管理心理学三、课程设置表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总学时学分开课期开课单位备注学位课公共基础课SG08001第一外语1284秋、春外语系SG18001A自然辩证法322秋/春思政学院SG18001B科学社会主义161秋/春思政学院专业基础课SZ18005心理学史483秋思政学院SZ18006心理实验设计与高级统计483秋思政学院专业课SZ18012人格与社会心理学483春思政学院SZ18013心理学基本理论483秋思政学院选修课必选课SX18001B心理学专业外语402春思政学院SX18007心理学研究进展322春思政学院任选课SX18015咨询心理学专题322春思政学院SX18014发展心理学专题322春思政学院SX18012教育心理学专题322春思政学院SX18016认知心理学322春思政学院SX07104人力资源管理专题322春文管学院SX07057公共管理专题322春文管学院SG08002A俄语二外962春外语系SG08002B日语二外962春外语系SG08007英语听说322春外语系SG14013体育301秋/春体育室必修环节实践环节2思政学院开题报告1思政学院参加学术会议并作学术报告1思政学院备注:(1)学位课和必修课的考核方式为考试,任选课考核方式为考试或考查;(2)跨专业研究生,必须补修相关专业的本科生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课程2-3门(由导师指定)。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五大院系简介及2009-2011年分省录取分数统计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五大院系简介及2009-2011年分省录取分数统计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五大院系及2009-2011年分省录取分数统计一、地学院07060地质学基地班1995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地质学专业成为全国4个地质学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之一,重点培养地球科学领域高层次、研究型人才。

学校对“基地班”制定了特殊的优惠政策,如高额奖学金、专用计算机室、享有研究生同等标准的图书阅览等待遇。

其课程体系包括自然科学、地球科学、人文科学三大部分,重视培养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专业基础。

基地班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创新型、研究型,毕业生将有90%左右进入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深造。

通过硕士和博士的培养,为高等学校和科研单位输送高层次研究型人才。

理科基地实行分流—补进的动态优秀人才选拔模式,补进时在全校范围内择优选拔。

0706地质学类(地质学、地球化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本专业学生掌握地质学的野外工作技能、物质成分分析测试技术及基本的地球科学实验和鉴定技术,学习地球化学、环境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具备从事构造地质、岩石矿物、地层与古生物学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掌握环境及地球化学、环境监测与环境质量评价、资源环境规划管理的原理、方法和技能。

面向地矿、能源、环境、国土等行业的教育、科研和生产部门培养研究型、应用型人才。

地质学(地质调查,工科培养,面向行业就业)本专业学生具备地质学基础理论、数理基础、计算机与外语实用技能及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

毕业生能成为科研机构、地勘部门从事区域地质调查的专门人才,适应21世纪地球科学发展和国家在资源、环境、灾害、国土规划以及国民经济其它相关领域对地质学人才的需要。

二、资源学院0801地矿类(资源勘查工程基地班)1996年经国土资源部(原地矿部)批准创办资源勘查工程基地班,是为适应地球科学发展和实现全球找矿战略需要,探索培养适应国外、国内两个市场的宽口径外向型、复合型人才而开设的;是我国地质工科面向现代化、国际化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专业介绍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专业介绍

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 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的前⾝是北京地质学院地球物理探矿系,属建校初期最早的四个系之⼀。

国内许多地球物理学家,如傅承义院⼠、秦馨菱院⼠、翁⽂波院⼠、曾融⽣院⼠、顾功叙院⼠和刘光⿍院⼠等都曾先后在我院任教。

经过⼏⼗年的发展和⼏代⼈的努⼒,我院已形成了“以发展地球物理学为核⼼,以理⼯兼备为特⾊”的学科建设思路和“严谨求实,团结创新”的学院精神。

学院以观测地球、理解和模拟地球、有效开发和利⽤地球为主线,形成了以地球物理学为核⼼,以空间信息科学为重要⽀撑的学科群落:学院设有“地质与地球物理试验班”、“地球物理学”及“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三个本科专业;“地球物理⼯程”等六个硕⼠学位点;“地球物理学”⼀级学科博⼠授权点,“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等五个博⼠学位点,是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培养21世纪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及地球空间信息技术⼈才的重要教学和科研基地。

⼤类专业介绍 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的专业属于地球物理类,前期通识教育课程与学科基础平台课程模块全部打通,实⾏通才培养,后期学⽣可根据⾃⼰的兴趣进⼊相应的专业⽅向进⼀步深造,同时可选择指导教师,参与科学研究⼯作。

培养⽬标和要求:实现通才教育,培养学科基础扎实、富有创新精神、知识⾯宽、实践能⼒强、综合素质⾼的有志于从事地球物理及地学信息技术的优秀⼈才。

主要课程设置和教学环节:通识教育课、学科基础课、专业主⼲课、实践环节和专业选修课。

修业年限:本科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学⼠ 主要就业领域:资源、环境、灾害、国⼟规划、仪器制造、⼯业控制、信息技术,以及国民经济其它相关领域。

070801地球物理学 培养⽬标:具备坚实的数理基础和较系统的地球物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运⽤物理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的理论、⽅法和现代⾼科技⼿段,从事与地球内部结构探索、地球动⼒和演化、资源勘查和开发利⽤、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防治、⽔利、电⼒、交通等重⼤基础⼯程的勘测、⽣态环境的保护以及对污染的监测等⽅⾯的⼯作,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良好的科学素养及教学、研究能⼒的、德智体全⾯发展的⾼级专门⼈才。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专业介绍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专业介绍
中国地质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211 工程” 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之一;是国 家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大学;是拥有地质学和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两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以地球科学为主要特色,理、工、文、管、 经、法、教、哲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
底蕴深厚,历史沿革系京汉
中国地质大学创建于1952年,前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 津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的相关系(科)合并组建而成的北京地质学 院。学校于1960年被国家确定为 全国重点院校,1970年迁出北 京,1975年定址武汉,并更名为武汉地质学院。 1978年,在旧校址设立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1987年国 家教委批准武汉地质学院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两地办 学,总部设在武汉。2000年2月,学校由国土资源部划归教育部管 理。2005年5月撤销武汉总部,京汉两地分开办学均具有独立法人 资格,但国家以一个中国地质大学对其进行建设。2006年10月, 教育部、国土资源部签署共建中国地质大学协议。
目标远大,地球科学创一流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人才市场需求的不断 变化,学校顺应时代潮流,坚持突出办学特色,完善学科体系,提 升办学水平,完成了从单科性大学向多科性大学的战略转变。全校 师生把“建设地球科学一流、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大学”确立 为办学的阶段性目标,把“建设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确立 为办学的长远目标。正是在这一远大目标的指引下,学校的各项事 业正全面推进,学校的发展空间广阔而深远。
地球科学学院1999年以来共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5项(第一 完成单位3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特别是2002年以 殷鸿福院士和杨遵仪院士为首的科研集体主持研究的中国浙江省长 兴县煤山D剖面及其27c层之底被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确认为“全 球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层型剖面和点(GSSP)”,俗称“金钉 子”。作为国际对比标准,它的确立标志着所在国的地层研究水平, 为我国赢得了很高的学术荣誉。该成果被评为“2001年中国基础研 究十大进展”、“2001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和 “2001年中国十大科技新闻”。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专业介绍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专业介绍

机械与电⼦信息学院 机械与电⼦信息学院是学校通过整合优化机械电⼦等相关学科⽽组建的学院。

学院现共有教职⼯130⼈,其中教授13⼈,博⼠⽣导师3⼈,副教授32⼈,在校本科⽣2200多⼈,研究⽣280多⼈。

学院设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动化、电⼦信息⼯程、通信⼯程、⾃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和⼯业设计6个本科专业,机械⼯程、信息与通信⼯程2个⼀级学科硕⼠点,控制理论与控制⼯程、检测技术与⾃动化装置2个⼆级学科硕⼠点和5个⼯程硕⼠专业学位点。

学院在⼈才培养上强调基础宽厚,专业精深,注重创新能⼒和实践动⼿能⼒培养,着⼒培养创新型、应⽤型、复合型⼈才。

学⽣在“全国⼤学⽣电⼦设计⼤赛”、全国“挑战杯”、全国数学建模⼤赛和全国“机械创新与设计”等科技竞赛上,获得⼀等奖3项、⼆等奖5项、三等奖12项,有50多项成果获得国家专利。

学院坚持开放式办学,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

先后与美国贝尔实验室、美国国家仪器公司、美国休斯顿⼤学、挪威⼤学和澳⼤利亚南澳⼤学等单位建⽴了合作培养研究⽣及共建实验室等关系,已培养留学⽣和选派店铺⽣多名。

⼤类专业介绍 机械与电⼦信息学院包括两个⼤类,即机械类和电⽓信息类。

机械类包括“机械设计制造及其⾃动化”和“⼯业设计”两个专业,电⽓信息类包括电⼦信息⼯程、通信⼯程、⾃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四个专业。

前期将通适教育课程与学科基础平台课程相结合,后期由学⽣根据⾃⼰的兴趣进⼊相应的专业⽅向进⼀步深造,同时可选择指导教师,参与科学研究⼯作。

机械类培养⽬标: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和⼯业设计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及其应⽤能⼒,能在⼯业⽣产第⼀线从事⼯业产品造型设计、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电产品开发、机械⾃动化研究与应⽤、企业运⾏管理和产品经营销售等⽅⾯⼯作,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的⾼级⼯程技术⼈才是本⼤类专业的培养⽬标。

重点对学⽣进⾏创新性思维和新产品开发的能⼒的培养,进⾏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产品造型设计、⽣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训练。

中国地质大学的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包括矿产普查

中国地质大学的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包括矿产普查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中国地质大学的“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包括“矿产普查与勘探”、“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和“地质工程”三个二级学科,具有50年的发展历史。

2003年:国家有7个一级学科授权单位,其中5个单位参加评估,我校的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以各个单项成绩均领先的可喜成绩名列全国第一!2006年:国家有12个一级学科授权单位,其中10个单位参加评估,我校的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以总分100分,各个单项成绩均领先的可喜成绩继续名列全国第一!2007年,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以排名第一的成绩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矿产普查与勘探”二级学科于1984年成为全国首批博士点,是国家教委于1988年首批评定的国家重点学科点(1986年数学地质学科被批准为博士点;石油地质与勘探1981年成为首批博士学位授予点),1994年经湖北省教委批准为省级重点学科;1997年被重新归属为新的“矿产普查与勘探”二级学科。

该学科被认定为新一轮国家级重点学科(2001),2006年通过国家重点学科的评审。

本学科逐步形成了三个研究领域:1)固体矿产领域;2)能源矿产领域(石油和天然气以及煤、煤层气和铀方向);3)地学信息工程领域。

“地质工程”二级学科前身是探矿工程和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

原探矿工程是国家级重点学科(1988年)、第一批博士点(1981年)和博士后流动站(1986年);原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是省、部级重点学科(1984年)、第一批博士点(1981年)。

1997年我国对学科进行调整,将“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中的“工程地质”与“探矿工程”合并为“地质工程”,我校地质工程是新一轮国家级重点学科(2001),2006年通过评审。

近年来辐射新增了4个博士学科点:岩土工程(教育部批)、安全技术及工程(教育部批)、钻井工程(自设)、地下建筑工程(自设);形成了五个主要研究领域:1)探矿工程技术;2)地质工程装备及新材料;3)岩土与基础工程;4)地质灾害防治;5)地下工程及安全技术。

202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历年录取分数线及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统计表

202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历年录取分数线及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统计表

202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历年录取分数线及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统计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各省录取分数线省份专业文化分最低综合分最低浙江产品设计521261.8环境设计503251.6视觉传达设计498252数字媒体艺术502251.2山东产品设计502371.8环境设计478356.2视觉传达设计464346.202数字媒体艺术491347山西产品设计448324.96环境设计438315.78视觉传达设计429317.94数字媒体艺术432313.02河北产品设计524366.2环境设计463320.62视觉传达设计514351.22数字媒体艺术529362.8陕西产品设计547/591362.8/364.2环境设计488/451336.2/315.4视觉传达设计491/440341/312.8数字媒体艺术412/394301.6/285.4湖南产品设计514355.6环境设计467332视觉传达设计475342.4数字媒体艺术484338.8湖北产品设计491684.4环境设计468665.6视觉传达设计464664.8数字媒体艺术464665.2广西产品设计520/351373/300.6环境设计/299/285.8视觉传达设计448/244344.2/271.2数字媒体艺术464/364354.6/307重庆产品设计574374.2环境设计483326.2视觉传达设计433307数字媒体艺术402307.6四川产品设计550374.8环境设计509351.2视觉传达设计511349.2数字媒体艺术501353.4江苏产品设计260269.6环境设计286264.6视觉传达设计281264数字媒体艺术291260.4天津产品设计520371.86环境设计481339.82视觉传达设计472353.8数字媒体艺术478346.02河南产品设计508/496352/343环境设计379/387305.2/291视觉传达设计362/510287.6/363数字媒体艺术389/521288.2/365广东产品设计418305.2环境设计326275.6视觉传达设计410302数字媒体艺术358287.8安徽产品设计401361.8环境设计377354.5视觉传达设计379353.65数字媒体艺术335340.25云南产品设计535359.44环境设计508347.08视觉传达设计534347.52数字媒体艺术490346.6江西产品设计419309.002环境设计401301.994视觉传达设计403301.802数字媒体艺术326278.6福建产品设计499/423336.4/323.4环境设计465/434328.2/318.8视觉传达设计467/415328.4/301.4数字媒体艺术470/443332.6/315.8【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历年录取分数线及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统计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文化课分数线省份文史理工最低分数超一本线最低分数超一本线北京562.0147572.0735天津567.10536551.10630河北600.11383585.114100山西554.1136529.1148内蒙古5184651751辽宁5693755474吉林5381053427黑龙江552.1171524.0969上海4989649896江苏3501735322浙江6103361033安徽582.952767565.799978福建545.9956508.9867江西580.99822747558.998880455山东584.135101589.128156河南586.11370567.10083湖北583.12612513055567.10413311583湖南599.10851569.10864广东549.9929531.9746广西587.99852533.9960海南733155671.06732重庆577.2252563.2571四川584.11220512447581.11622311470贵州608.0963529.0973云南602.9647542.9742西藏(藏)//西藏(汉)//陕西559.3150538.3189甘肃543.0938517.0957青海4993641625宁夏560.24341486.20547____546.11560501.10264。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政法学院专业介绍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政法学院专业介绍

政法学院 政法学院成⽴于2003年5⽉,下设公共管理系、法学系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系,并设有环境与资源法研究所、公共管理研究所、公共经济研究所、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等五个研究所。

政法学院拥有⼀⽀学术⽔平较⾼、教学经验丰富、奉献精神强的师资队伍。

现有任职教员74⼈,其中教授16⼈,副教授16⼈,41⼈;硕⼠学位获得者38⼈,博⼠学位获得者及在读博⼠44⼈;中青年教师占全院教师的80%以上。

政法学院现有三个⼀级学科硕⼠授权专业、五个⼆级学科硕⼠点,设有⾏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法学三个本科专业。

建院以来,我院学⽣⼯作每年被学校评为“先进单位”,在学风建设、学⽣党建、学⽣综合素质的培养等⽅⾯取得明显成绩。

每届本科毕业⽣中有20%左右的同学考上研究⽣,有15%左右的同学考取公务员,就业率达91%;我院⼤学⽣每年发表学术论⽂40篇以上;四级率超过75%;毕业⽣党员⽐例超过50%。

⼤类专业介绍 公共管理⼤类下设⾏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两个专业,前期将通适教育课程与学科基础平台课程相结合,后期由学⽣根据⾃⼰的兴趣进⼊相应的专业⽅向进⼀步深造,同时可选择指导教师,参与科学研究⼯作。

培养⽬标和要求:本着“宽⼝径、厚基础、重实践、能⼒强”⽬标,要求学⽣德、智、体全⾯发展。

主要课程设置和教学环节:通适教育课、学科基础课、专业主⼲课、实践环节和专业选修课。

学制:本科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学位 主要就业领域:毕业⽣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社会团体或在城市社会管理领域从事教育⼯作、管理⼯作以及科研⼯作的专门⼈才。

110302公共事业管理 培养⽬标:具备管理学、⾏政学、经济学、法学等⽅⾯的知识和能⼒,掌握城市社会管理的基本理论、技术和⽅法,熟悉现代城市管理规律和我国城市社会管理的有关法规,具备独⽴进⾏城市社会管理的调查研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参与城市管理宏观决策的能⼒,能在城市社会管理领域从事管理⼯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