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公开课教案

合集下载

计算机网络教学设计(精选10篇)

计算机网络教学设计(精选10篇)

计算机网络教学设计(精选10篇)计算机网络教学设计(精选10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计算机网络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计算机网络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探究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阅读科学资料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2、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信息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了解传递和信息方法的发展过程初步认识现代通信网知道保存信息方法的变革促进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3、情感态度:培养学习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科学的探究方法激发学生对现代技术发展为人类生活带来的便捷提出希望,并为此努力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方法人类信息的传递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冲“鸿雁传书”“狼烟滚滚”到现在的信息数字化,可以说人类的信息传递方式有了质的飞跃。

特别是近几十年来网络的飞速发展使人类真正实现了沟通的零距离。

本课正是在此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对网络的学习了解人类在信息传递方式上的飞速发展。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认识信息保存方法的变革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相关录象资料、挂图、几条新闻录象、磁带、磁盘、光盘、竹简、木简教学流程一、导入1、在我们这个世界里经常有很多事情发生。

就像美国对伊拉克动武这件事情,你是怎么知道的?你知道信息是怎样传递和保存的吗?我们一起来研究板书课题二、教授新课1、介绍信息的传递方法(1)我们先来解决一个问题:什么是“信息”?你认为什么是“信息”?(新闻、消息、知识等)(2)信息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了能看的远、听的远,人们很早就渴望“千里眼、顺风耳”,于是,人们想出了很多办法来传递信息。

(3)阅读P32第一段2、讨论保存信息的方法和变革给生活带来的影响(1)随着信息的传递向更快、更远、更准的方向发展,人们保存信息的方法也发生了重大变革。

从古到今,聪明的人类想出了什么方法呢?你能不能按照时间的顺序排列出?(2)究竟你列出的顺序对吗?我们一起来揭示答案。

《计算机网络》教案

《计算机网络》教案

《计算机网络》教案教案标题:计算机网络课时数:2课时教案目标: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计算机网络的结构和通信方式;3.了解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和现代网络技术;4.了解网络安全和网络管理的基本知识。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特点;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3.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硬件组成;4.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

第二课时:网络通信和互联网1.计算机网络的通信方式;2.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3.互联网的发展历程;4.现代网络技术及其应用。

教学方法:1.讲授:通过教师讲解,向学生传授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案例分析:通过具体实例,加深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认识;3.讨论交流:通过小组讨论或课堂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4.实践操作:通过网络实验或模拟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网络操作和应用。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1.引入:通过提问和讨论,调动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机网络的重要性和作用;2.讲解: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让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有一个初步的认识;3.示例分析:通过实例分析,解释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硬件组成;4.练习:布置小组讨论或个人作业,让学生总结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硬件组成。

第二课时:1.复习:对上一次课的要点进行复习,巩固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的理解;2.讲解:介绍计算机网络的通信方式和拓扑结构,让学生了解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3.示例分析:通过实例分析,解释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和现代网络技术的应用;4.讨论交流:以小组讨论或课堂互动的形式,让学生互相分享对现代网络技术的了解和应用案例;5.实践操作:通过网络实验或模拟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网络,并体验网络的应用。

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积极性和参与度;2.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情况;3.实验操作:评价学生对网络操作和应用的掌握程度。

计算机网络技术公开课教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公开课教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公开课教案第一节: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与发展历程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实现信息的传输和共享的技术体系。

它是现代信息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对于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本节中,我们将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由若干个计算机节点和连接这些节点的通信链路组成。

每个节点可以是一台计算机、一个服务器、一个路由器等。

通信链路可以是有线的,也可以是无线的。

通过这些节点和链路,计算机网络可以实现信息的传输和共享。

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

最初,计算机网络主要用于军事和科研领域,以实现远程计算和数据共享。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互联网的出现,计算机网络逐渐普及到了商业和个人领域。

现如今,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第二节: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与协议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是指计算机网络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和交互方式。

而协议则是计算机网络中各个节点之间进行通信时所遵循的规则和约定。

在本节中,我们将介绍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一些常见的网络协议。

1.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可以分为两种: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和对等体系结构。

在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中,有一个或多个服务器提供服务,而客户端通过与服务器的通信来获取服务。

在对等体系结构中,各个节点之间平等地进行通信和数据共享。

2. 常见的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各个节点之间进行通信时所遵循的规则和约定。

常见的网络协议有TCP/IP协议、HTTP协议、SMTP协议等。

TCP/IP协议是互联网中最常用的协议,它定义了数据如何在网络中传输和路由。

HTTP协议用于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传输超文本。

SMTP协议用于电子邮件的发送和接收。

第三节: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与通信方式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是指计算机网络中各个节点之间的连接方式。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案(优质)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案(优质)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案(优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教材《计算机网络》的第四章,主要内容包括:网络层服务、路由算法、分组转发与拥塞控制。

本节课将围绕这些内容展开,使学生了解网络层的基本概念,理解路由算法的原理,掌握分组转发与拥塞控制的技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网络层的基本服务,理解网络层在计算机网络中的作用。

2. 使学生了解路由算法的种类及原理,提高他们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路由算法的能力。

3. 让学生掌握分组转发与拥塞控制的技术,提高网络传输效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网络层服务、路由算法、分组转发与拥塞控制。

难点:路由算法的设计原理、拥塞控制的实现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网络拓扑图、PPT。

学具:笔记本电脑、网络实验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网络故障案例,引导学生思考网络层的作用。

2. 教材讲解:详细讲解网络层的服务、路由算法、分组转发与拥塞控制的概念和原理。

3. 例题讲解:分析典型例题,让学生理解路由算法和拥塞控制的应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就网络层服务、路由算法、分组转发与拥塞控制的技术展开讨论,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6. 网络实验:让学生动手进行网络实验,验证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网络层服务、路由算法、分组转发与拥塞控制的概念、原理和流程。

通过板书,帮助学生清晰地理解所学知识。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简述网络层的服务。

答案:网络层的服务主要包括数据传输、路由选择、拥塞控制等。

2. 题目:请解释什么是路由算法。

答案:路由算法是一种用于确定数据包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最优路径的算法。

3. 题目:请阐述分组转发与拥塞控制的技术。

答案:分组转发是指网络设备根据数据包的目的地址,将其从一个网络接口转发到另一个网络接口。

拥塞控制是指通过调整网络中的数据流量,防止网络拥塞的发生。

《计算机网络》教案

《计算机网络》教案

《计算机网络》教案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课程目标: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

2.掌握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原理和相关技术。

3.熟悉常见的网络协议和网络安全知识。

4.培养学生的网络编程和网络管理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课:计算机网络基础概念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分类-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按网络规模、网络拓扑结构和网络应用等2.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互联网的发展历史和现状-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第二课: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1.物理层的作用和方法-物理层的概念和作用-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调制解调器2.数据链路层的基本概念和功能-数据链路层的定义和作用-数据链路层的帧结构和帧同步方法3.以太网和局域网技术-以太网的特点和发展-局域网的基本概念和常见技术第三课:网络层和传输层1.网络层的功能和路由技术-网络层的定义和作用-路由器和路由选择算法2.传输层的功能和常见协议-传输层的定义和作用-TCP和UDP的特点和应用场景第四课:应用层和网络安全1.应用层协议和常见应用-应用层协议的定义和作用-HTTP、FTP和SMTP等常见应用层协议2.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常见攻击方式-网络安全的定义和重要性-常见的网络攻击方式和防御方法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主要以讲授为主,辅以案例分析和实践练习。

在讲解基本概念和原理时,结合实际案例和网络拓扑图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在课堂上安排实践练习环节,如搭建局域网、配置路由器等,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评估方法:课堂作业、小组讨论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估。

课堂作业主要是练习题和简答题,用于巩固和检测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小组讨论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期末考试主要测试学生对整个课程的掌握程度,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参考教材:。

计算机网络教学设计精选3篇

计算机网络教学设计精选3篇

计算机网络教学设计精选第一篇:计算机网络教学设计——网络协议一、教学目标1.理解网络协议的概念、作用和分类。

2.掌握TCP/IP协议族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3.熟悉常用的网络协议和其功能。

二、教学内容1.网络协议的概念和作用2.网络协议的分类3.TCP/IP协议族的基本结构和特点4.常用的网络协议和其功能三、教学方法1.理论讲解结合案例2.实验演示3.小组讨论四、教学过程1.引入部分在讲解网络协议之前,先让学生了解网络协议的概念。

并通过案例,引入网络协议的重要性。

2.主体部分(1)网络协议的概念和作用网络协议是指计算机在进行互联网通信时,必须遵守的规则和标准。

它可以定义传输数据的格式、传输速率、传输控制过程、错误处理方法、应用程序接口等多方面的内容,使不同厂商生产的计算机系统能够互相通信。

(2)网络协议的分类网络协议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分为多种,如层次结构、功能分类、应用类型等。

其中,在层次结构上最为常用的是OSI参考模型和TCP/IP参考模型。

(3)TCP/IP协议族的基本结构和特点TCP/IP协议族是互联网的核心协议,由四层组成,分别为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

其特点包括:端到端通信、面向连接和独立于传输媒介。

(4)常用的网络协议和其功能常用的网络协议有很多,如HTTP、FTP、SMTP、DNS、TELNET等。

它们分别用于网页浏览、文件传输、电子邮件、域名解析和远程登录等功能。

3.实验部分让学生通过实验,掌握网络协议的具体应用。

4.总结部分在讲解完网络协议的基本知识后,对学生进行总结和归纳。

可以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发表个人看法和收获。

五、教学评价1.教学效果评价:通过考试或实验,测评学生对网络协议的掌握程度。

2.教学过程评价:通过教学反馈,检查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进。

3.教学质量评价:从教学效果和教学过程两个方面综合评价教学质量。

计算机网络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计算机网络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计算机网络教案一、教案概述计算机网络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之一,对于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案旨在通过系统的教学安排和合理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全面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2.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各层次结构和相关协议;3. 熟悉常见的网络设备和工具的使用方法;4. 能够构建简单的局域网和广域网,并进行故障排除;5.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持续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1.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分类1.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和趋势2.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2.1 OSI参考模型和TCP/IP参考模型2.2 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的功能和协议3. 网络通信原理和技术3.1 数据的传输方式和编码方式3.2 路由选择和数据链路控制4. 网络设备和工具的使用4.1 网络设备的分类和功能4.2 常见的网络工具和软件的使用方法5. 局域网和广域网的构建和管理5.1 局域网的拓扑结构和组网原理5.2 广域网的搭建和连接6. 网络安全和故障排除6.1 常见网络安全威胁和防护措施6.2 网络故障分析和排除方法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教师讲解、演示和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技术原理;2. 实践操作:通过实验和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自体验网络设备和工具的使用,提高实践能力;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解决实际问题;4. 课堂互动:引入互动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氛围。

五、教学评估方式1. 平时表现:考察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和实验报告;2. 期中考试:以闭卷方式进行,主要考察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3. 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生对整个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4. 实践操作:通过实验报告和项目考核,考察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计算机网络 教案

计算机网络 教案

计算机网络教案《计算机网络》教案一、教学内容概述本节课主要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初步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重要性。

2.掌握计算机网络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

3.能够对计算机网络进行简单的实践操作。

三、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举例子,让学生认识到计算机网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2.概念讲解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如互联网、局域网、广域网等。

3.组成结构讲解计算机网络的组成结构,包括网络通信设备、传输介质和网络协议等内容。

4.工作原理讲解计算机网络工作的基本原理,包括数据传输的方式、网络拓扑结构和路由选择等内容。

5.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配置和使用,如网络设置、文件共享等。

6.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与学生交流和讨论。

四、教学资源1.计算机网络教材和课件。

2.多媒体设备和计算机。

3.实验室设备和网络环境。

五、教学评估1.通过课堂讨论和互动,检查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的理解。

2.通过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对计算机网络配置和使用的掌握程度。

3.通过问题解答和小结,评估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综合理解和掌握情况。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进度,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问题和困惑,及时解答和引导。

最后,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和完善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开课教案
科目:计算机网络
课题: 交换机配置文件备份与恢复
知识目标:
1、在本次课中要向学生传授交换机上传、下载服务器的安装和配置;
2.学生学习交换机上传配置命令,完成交换机Flash内存中保存的配置文件上传到服务器备份功能;
技能目标:
1.学生通过本次课学习能较好较快完成交换机配置电缆的连接和登录交换机命令操作平台;
2.学生能成功搭建交换机上传(TFTP)服务器;
3.学生能较好利用交换机机配置命令完成交换机上传备份;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细心、仔细,严谨的工作作风
2.培养学生对待操作性质的工作要按步骤操作,做到有条不紊的工作作风。

教学重点:Copy配置命令
教学难点:多个设置IP和Copy的使用
教学形式:讲解、演示、操作
教学设备:DCS-3950交换机、调试线、网络、交流电源线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地点:江阳职高教学楼6-1
教学内容:
一.引入部份
1、复习上次课内容
(1) 恢复出厂设置命令
Set default
配置过程:
switch>enable
switch#set default
Are you sure? [Y/N] = y
switch#write
switch#show startup-config
This is first time start up system.
switch#reload
Process with reboot? [Y/N] y
(2) 新课引入
对交换机做好相应的配置之后,管理员会把正确的配置文件从交换机上下
载并保存在稳妥的地方,防止日后如果交换机出了故障导致配置文件丢失的情况出现。

有了保存的配置文件,直接上载到交换机上,就会避免重新配置的麻烦。

二.新课内容
1、交换机配置文件上传、下载技术
交换机上传、下载技术不能延用计算机传统的技术(如:FTP、HTTP等),而要用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的专用上传、下载技术,即TFTP技术
如拓扑图
TFTP:简单方面讲是一种软件,TFTP是FTP服务器的简化版本,特点是功能不多,小而灵活。

TFTP使用方法:
1.准备好TFTP软件,可从互联网上下载或网络设备商提供。

2、需安装TFTP软件,安装了TFTP的计算机就称为TFTP服务器。

该电脑就具备了与网络设备进行上传、下载的功能。

3、需简单设置,主要是设置上传、下载文件保存文件夹路径和服务器权限。

二.上传、下载交换机配置文件命令格式
1、显示交换机配置命令
因要对交换机文件进行备份,首先要知道怎样查看交换机内存中的文
件。

格式:Show Flash
说明:(1)该命令在交换机配置平面的特权命令模式下执行。

(2)Flash:是交换机内存名
例:显示交换机配置文件
switch>enable
switch#show flash
file name file length
nos.img 3537043 bytes
startup-config 0 bytes
running-config 845 bytes
.img :文件是操作系统文件,文件较大。

Startup-config和running-config 是配置文件。

2.上传、下载命令
上传、下载是同一个命令即copy,在实现功能时,根据不同的参数实现不同的功能。

上传格式:
Copy 交换机配置文件名TFTP://服务器IP地址/新文件名
下载格式:
Copy TFTP://服务器IP地址/新文件名交换机配置文件名说明:
(1)上传、下载功能实现是改变Copy 后面的服务器地址参数实现
(2)使用Copy命令具备的条件
①交换机和TFTP服务器的IP地址要在同一个网段(如上图)
②该命令在交换机配置平面的特权命令模式下执行。

三、上传、下载操作步骤演示
1、还原交换机为出厂设置
switch>enable
switch#set default
2、进入交换机的vLan 1模试配置交换机IP(192.168.1.1)
switch>
switch>enable
switch#config
switch(Config)#interface vlan 1
switch(Config-If-Vlan1)#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3、设置计算机IP(192.168.1.2)地址
4、在计算机上安装TFTP软件
5、设置TFTP上传、下载文件夹路径和权限
(1) 在磁盘上新建文件
(2) 设置文件夹
(3)设置权限
(4)连接网线重启TFTP软件
6、测试交换机与TFTP服务器网路是否畅通。

如果不通就重新操作(2、3、4)。

在电脑上执行ping 192.168.1.1 测试
7、进入交换机配置平台,在特权模式下执行show flash命令查看交换机配置文件。

进入特权模式执行下面命令
switch#show flash
8、在特权模式下执行copy命令,对配置文件rounning-config 上传备份。

switch#copy running-config tftp://192.168.1.2/run20090319 9.在特权模式下执行copy命令,对配置文件rounning-config 下载恢复。

switch#copy tftp://192.168.1.2/run20090319 running-config
10、完成所有操作,谢谢!!
四、课堂练习
1、对交换机的Running-config上传备份
要求:服务器的IP为192.168.2.2
交换机的IP为192.168.2.1
2、把TFTP服务器上保存的Running-config备份文件恢复到交换机上
3、对交换机的操作系统上传备份。

4、对交换机的操作系统下载恢复
五、小结
1、交换机配置文件上传、下载用于备份、恢复的命令
上传格式:
Copy 交换机配置文件名TFTP://服务器IP地址/新文件名
下载格式:
Copy TFTP://服务器IP地址/新文件名交换机配置文件名
2、TFTP服务器的安装和使用方法
3、上传、下载的步骤
六、作业
1、在互联网上下载另一种版本的TFTP软件(如中文版),在实训室实训
测试
2、默写上传、下载详细步骤。

七、板书
交换机上传、下载配置文件
上传技术:TFTP技术
显示配置文件命令:Show Flash
上传、下载命令:Copy命令
上传格式:
Copy 交换机配置文件名TFTP://服务器IP地址/新文件名
下载格式:
Copy TFTP://服务器IP地址/新文件名交换机配置文件名八、课堂回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