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车电阻和阻值的公式
物理阻值公式

一、欧姆定律部分1.I=U/R(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I=I1=I2=…=In (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电流处处相等)3.U=U1+U2+…+Un (串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4.I=I1+I2+…+In (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干路上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5.U=U1=U2=…=Un (并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都等于电源电压)6.R=R1+R2+…+Rn (串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7.1/R=1/R1+1/R2+…+1/Rn (并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8.R并= R/n(n个相同电阻并联时求总电阻的公式)9.R串=nR (n个相同电阻串联时求总电阻的公式)10.U1:U2=R1:R2 (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的关系:电压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阻之比)11.I1:I2=R2:R1 (并联电路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流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阻的反比)二、电功电功率部分12.P=UI (经验式,适合于任何电路)13.P=W/t (定义式,适合于任何电路)14.Q=I2Rt (焦耳定律,适合于任何电路)15.P=P1+P2+…+Pn (适合于任何电路)16.W=UIt (经验式,适合于任何电路)17. P=I2R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18. P=U2/R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19. W=Q (经验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其中W是电流流过导体所做的功,Q是电流流过导体产生的热)20. W=I2Rt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21. W=U2t/R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22.P1:P2=U1:U2=R1:R2 (串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串联电路中,电功率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压、电阻之比)23.P1:P2=I1:I2=R2:R1 (并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流、电阻的关系:并联电路中,电功率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流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电阻的反比)物理量(单位)公式备注公式的变形速度V(m/S)v= S:路程/t:时间重力G (N)G=mg m:质量g:9.8N/kg或者10N/kg密度ρ(kg/m3)ρ= m/vm:质量V:体积合力F合(N)方向相同:F合=F1+F2方向相反:F合=F1-F2 方向相反时,F1>F2浮力F浮(N) F浮=G物-G视G视:物体在液体的重力浮力F浮(N) F浮=G物此公式只适用物体漂浮或悬浮浮力F浮(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ρ液:液体的密度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 F2L2 F1:动力L1:动力臂F2:阻力L2:阻力臂定滑轮F=G物S=h 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G物:物体的重力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h:物体升高的距离动滑轮F= (G物+G轮)/2S=2 h G物:物体的重力G轮:动滑轮的重力滑轮组F= (G物+G轮)S=n h n: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机械功W (J)W=FsF:力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有用功W有=G物h总功W总W总=Fs 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时机械效率η=W有/W总×100%功率P (w)P= w/tW:功t:时间压强p (Pa)P= F/sF:压力S:受力面积液体压强p (Pa)P=ρghρ:液体的密度h: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的竖直距离)热量Q (J)Q=cm△tc:物质的比热容m:质量△t:温度的变化值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Q(J)Q=mq m:质量q:热值电磁波波速与波长、频率的关系C=λνC:波速(电磁波的波速是不变的,等于3×108m/s)λ:波长ν:频率。
伺服电机制动电阻计算公式

伺服电机制动电阻计算公式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中,伺服电机的应用那可是相当广泛。
而要确保伺服电机能够稳定、高效地运行,了解制动电阻的计算公式就显得至关重要啦。
咱先来说说为啥要用到制动电阻。
想象一下,伺服电机就像一辆正在高速行驶的汽车,当你想要快速停下来的时候,就得有一个强大的“刹车系统”。
制动电阻就扮演了这个刹车的角色,它能帮助电机快速消耗掉多余的能量,实现平稳制动。
那这制动电阻的计算公式是咋来的呢?咱们一步一步来拆解。
首先,得搞清楚几个关键的参数。
比如说电机的额定功率、额定转速、最大制动转矩等等。
这些参数就像是解开谜题的钥匙。
制动电阻的计算公式大致是这样的:R = U² / (0.1047 × (T × n) -P)。
这里的“R”就是咱们要算的制动电阻值,“U”是电机的额定电压,“T”是最大制动转矩,“n”是电机的额定转速,“P”则是电机的额定功率。
为了让您更清楚这公式咋用,我给您讲个我之前碰到的事儿。
有一次,我们工厂的一台设备出了问题,伺服电机在制动的时候老是不太对劲,要么停得太慢,要么就有点抖动。
我和同事们就开始排查,最后发现是制动电阻的设置出了差错。
我们赶紧根据电机的参数,用上面的公式重新计算了制动电阻的值。
记得当时,大家围在一块儿,拿着纸笔,一边对照着电机的说明书找参数,一边嘴里还念叨着:“这额定功率可别弄错了,还有这转速……”那场面,紧张又认真。
经过一番计算,终于算出了新的制动电阻值。
更换之后,嘿,那台伺服电机制动的时候顺溜多了,设备也正常运转起来。
从那以后,我对这个制动电阻的计算公式就记得更牢了,也更加明白准确计算制动电阻的重要性。
在实际应用中,可不能马虎大意,每个参数都得准确无误,不然就会像我们那次一样,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总之,掌握好伺服电机制动电阻的计算公式,能让我们在处理相关问题时更加得心应手,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提高生产效率。
希望您在使用这个公式的时候也能顺顺利利的!。
定值电阻公式

定值电阻公式
定值电阻公式是指在电路中,由于电阻器的阻值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可以利用定值电阻公式来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功率等参数。
具体来说,在直流电路中,定值电阻公式可以表示为:
U = I × R
其中,U 表示电阻器两端的电压,I 表示通过电阻器的电流,R 表示电阻器的阻值。
此外,在交流电路中,由于电流和电压都是随时间变化的,因此需要借助复数的概念来描述电阻器的阻抗,定值电阻公式可以表示为: Z = R + jX
其中,Z 表示电阻器的阻抗,R 表示电阻器的电阻,X 表示电阻器的感抗或容抗。
在实际应用中,定值电阻公式可以用于计算电路中的电压分压、电流分流、功率消耗等问题,是电路分析中的重要基础知识。
- 1 -。
刹车制动电阻和无感电阻的详细资料

刹车制动电阻和无感电阻的详细资料刹车制动电阻作用:当变频器带动的电机或其他感性负载在停机的时候,一般都是采用能耗制动的方式来实现的,就是把停止后电机的动能和线圈里面的磁能都通过一个别的耗能元件消耗掉,从而实现快速停车。
当供电停止后,变频器的逆变电路就反向导通,把这些剩余电能反馈到变频器的直流母线上来,直流母线上的电压会因此而升高,当升高到一定值的时候,变频器的制动电阻就投入运行,使这部分电能通过电阻发热的方式消耗掉,同时维持直流母线上的电压为一个正常值。
简单的说就是:惯性大的系统,变频器减速的时候电机处于发电状态,变频器直流母线电压升高,当电压升到一定值时,接通刹车制动电阻,将电动机产生的能量以热量的形式释放。
那刹车制动电阻时所消耗的能量是哪里来的?1、自由停车变频器没有了输出,电机绕组端开路,没有了电流,没有了旋转磁场,也没有了感生电势;2、如果不是自由停车,变频器就有输出,电机绕组端就有电压,有电流,有旋转磁场,就有感生电势,这时转子在负载惯性运动下拖着发电,并被逆变桥整流成直流回馈到变频器直流部;3、这时,负载的惯性动能就转化为直流部的电能,使直流部电压升高,为了不出现直流部过压,必须用电阻短接直流电压放电,这个电阻就叫制动电阻;4、这时电动机处于发电制动状态,如果哪个制动电阻烧断,直流部会过压保护,变频器停止输出,电机失去制动,如果是起重机就发生溜钩!设计原理:在变频调速系统中,电机的降速和停机是通过逐渐减小频率来实现的,在频率减小的瞬间,电机的同步转速随之下降,而由于机械惯性的原因,电机的转子转速未变。
当同步转速小于转子转速时,转子电流的相位几乎改变了180度,电机从电动状态变为发电状态;与此同时,电机轴上的转矩变成了制动转矩,使电机的转速迅速下降,电机处于再生制动状态。
电机再生的电能经续流二极管全波整流后反馈到直流电路。
由于直流电路的电能无法通过整流桥回馈到电网,仅靠变频器本身的电容吸收,虽然其他部分能消耗电能,但电容仍有短时间的电荷堆积,形成“泵升电压”,使直流电压升高。
如何计算电阻器的电阻

如何计算电阻器的电阻电阻器是电路中常用的元件,用于限制电流的流动。
计算电阻器的电阻是在电路设计和分析中的基本操作。
本文将介绍如何计算电阻器的电阻,并提供一些实例进行演示。
1. 电阻器的电阻公式电阻器的电阻可以根据其阻值(单位为欧姆)和功率(单位为瓦特)来计算。
一般情况下,电阻器上会标有阻值和功率的数值。
2. 串联电阻器的计算如果电路中存在多个串联的电阻器,其总电阻可以通过将各个电阻器的阻值相加来计算。
例如,假设有两个串联的电阻器R1和R2,它们的阻值分别为10欧姆和20欧姆,那么总电阻Rt= R1 + R2 = 10欧姆+ 20欧姆 = 30欧姆。
3. 并联电阻器的计算如果电路中存在多个并联的电阻器,其总电阻可以通过将各个电阻器的阻值倒数相加后再取倒数来计算。
例如,假设有两个并联的电阻器R1和R2,它们的阻值分别为10欧姆和20欧姆,那么总电阻Rt=(1/R1 + 1/R2)^(-1) = (1/10欧姆 + 1/20欧姆)^(-1) = (2/20欧姆 + 1/20欧姆)^(-1) = (3/20欧姆)^(-1) = 6.67欧姆。
4. 电阻器的颜色编码在实际应用中,电阻器上常常使用颜色环进行编码,以表示其阻值。
通常,一个电阻器上会有三个或四个颜色环,每个颜色代表一个数字或系数。
根据颜色环的排列组合,可以确定电阻器的阻值。
具体的编码规则可以参考电子技术手册或在线电子工具。
5. 电阻器的误差电阻器的实际阻值可能会与标称阻值存在一定的误差。
通常,电阻器的误差会在其标注上进行说明。
例如,一个10欧姆电阻器的标注为±5%,意味着其实际阻值可能在9.5欧姆到10.5欧姆之间。
6. 温度对电阻器的影响电阻器的阻值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通常,电阻器的温度系数会在其标注上进行说明。
例如,一个100欧姆的电阻器的温度系数为50 ppm/℃,则表示每升高1℃,其阻值会增加50 ppm(百万分之五十)。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如何计算电阻器的电阻。
制动电阻计算

制动电阻选型方法
1、制动力矩或制动电阻计算(380V系列)
92% R=780/电动机KW
100% R =700/电机功率
110% R=650/电动机KW
120% R=600/电动机KW (大于7.5KW电机)
R=400/电动机KW (小于7.5KW电机)
注:①电阻值越小,制动力矩越大,流过制动单元的电流越大;②不可以使制动单元的工作电流大于其允许最大电流,否则要损坏器件;
③制动时间可人为选择;④小容量变频器(≤7.5KW)一般是内接制动单元和制动电阻的;⑤当在快速制动出现过电压时,说明电阻值过大来不及放电,应减少电阻值。
2、电阻功率计算方法:
电阻功率=电机功率*(10%--15%)
一般负荷W(Kw)=电机功率* 10℅
频繁制动(1分钟5次以上)W(Kw)=电机功率* 15℅
长时间制动(每次4分钟以上)W(Kw)=电机功率* 20℅
一般制动电阻器的选择应使制动电流Is不超过变频器的额定电流Ie,制动电阻最大功率Pmax要小于1.5倍的变频器功率,然后与过载系数相乘。
过载系数与减速时间和持续制动时间有关,具体要厂家提供电阻器过载系数及参数样本
表1:制动电阻快速选型速查表
RZX制动电阻箱。
电阻连接的等效变换公式

电阻连接的等效变换公式电阻是电路中常见的元件之一,它可以对电流的流动产生阻碍作用。
在实际的电路中,我们经常需要对电阻进行等效变换,以便更好地分析和设计电路。
本文将介绍电阻连接的等效变换公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公式。
1. 串联电阻的等效电阻当多个电阻依次连接在一起,形成串联电路时,它们的等效电阻可以通过简单相加得到。
假设有两个电阻R1和R2串联连接在一起,它们的等效电阻可以表示为:Req = R1 + R2如果有更多的电阻串联连接在一起,可以依次相加得到总的等效电阻。
2. 并联电阻的等效电阻当多个电阻同时连接在电路中,形成并联电路时,它们的等效电阻可以通过倒数相加后再取倒数得到。
假设有两个电阻R1和R2并联连接在一起,它们的等效电阻可以表示为:1/Req = 1/R1 + 1/R2如果有更多的电阻并联连接在一起,可以依次倒数相加后再取倒数得到总的等效电阻。
3. 三角形电阻网络的等效电阻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电路中的电阻可以组成一个三角形网络。
对于三角形电阻网络,我们可以通过等效变换将其转化为星形电阻网络,以便更好地分析和设计电路。
三角形电阻网络的等效电阻可以通过下式得到:Req = R1 * R2 / (R1 + R2 + R3)其中,R1、R2和R3分别表示三角形电阻网络中的三个电阻。
4. 星形电阻网络的等效电阻与三角形电阻网络相对应的是星形电阻网络。
对于星形电阻网络,我们可以通过等效变换将其转化为三角形电阻网络。
星形电阻网络的等效电阻可以通过下式得到:1/Req = 1/R1 + 1/R2 + 1/R3其中,R1、R2和R3分别表示星形电阻网络中的三个电阻。
5. 电阻的温度系数电阻的阻值是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这是由于电阻材料的特性所决定的。
电阻的温度系数是描述电阻阻值随温度变化的程度的指标,通常用符号α表示。
电阻的阻值与温度的关系可以用下式表示:Rt = R0 * (1 + α * (T - T0))其中,Rt表示温度为T时的电阻阻值,R0表示参考温度T0时的电阻阻值,α表示电阻的温度系数。
制动电阻阻值选型计算公式

制动电阻阻值选型计算公式制动电阻在很多电气设备和系统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比如说变频器、电梯系统等等。
要选对制动电阻的阻值,那就得有个靠谱的计算公式。
咱们先来说说为啥要选对制动电阻阻值。
就拿电梯来说吧,电梯上升的时候,电动机使劲儿拉着轿厢往上跑,这时候电动机消耗电能做功。
可电梯下降的时候,轿厢自己有往下跑的趋势,这时候电动机就变成了发电机,会产生电能。
如果不把这多余的电能消耗掉,那系统可就乱套啦,可能会出各种故障。
这时候制动电阻就派上用场啦,它能把多余的电能转化为热能消耗掉。
那怎么选阻值呢?这就得靠公式啦!一般来说,制动电阻阻值的计算公式是:R = Uc² / (0.1047 × (T × P - 0.2 × √(T × P) ) )。
这里面的Uc 是直流母线电压,T 是制动时间,P 是制动功率。
举个例子吧,有个变频器,直流母线电压是 700V,要求制动时间是 5 秒,制动功率是 50kW 。
那咱们就来算算这个制动电阻阻值。
先算括号里的,0.1047×(5×50 - 0.2×√(5×50)) ,这算出来大概是 25.2 。
然后 700²÷25.2 ,算下来制动电阻阻值大约是 1944 欧姆。
可别觉得这公式一用就万事大吉啦。
实际应用中,还得考虑好多因素呢。
比如说环境温度,如果周围温度太高,电阻散热不好,那就得选个阻值稍微小一点的,不然电阻太热可能会出问题。
还有电阻的功率,选小了可扛不住那么大的能量消耗,会被烧坏的。
我之前在一个工厂里就碰到过因为制动电阻阻值选得不对出的问题。
那是一套大型的生产设备,制动电阻阻值没选好,结果运行了没多久,电阻就热得发烫,最后直接罢工了。
整个生产线都停了下来,那损失可大啦!后来经过仔细计算和重新选型,才解决了问题,让生产线又正常运转起来。
所以说呀,制动电阻阻值选型可不能马虎,这公式虽然重要,但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更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刹车电阻和阻值的公式
刹车电阻(也称为制动电阻或制动器电阻)是一种用于限制或控制电
流流动的电子元件。
它可以将电能转化为热能,通过释放热量来限制电流。
在汽车、电动车、火车等车辆的制动系统中,刹车电阻用于吸收制动过程
中的动能,从而减速或停止车辆。
刹车电阻的阻值是一个关键参数,它决定了电阻对电流的限制程度。
刹车电阻的阻值通常由其材料的电阻率、尺寸和形状所决定。
刹车电阻的阻值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R=ρ*(L/A)
其中,R是电阻的阻值(单位为欧姆,Ω),ρ是电阻材料的电阻率(单位为欧姆·米,Ω·m),L是电阻的长度(单位为米,m),A是电
阻的横截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²)。
通常情况下,刹车电阻的电阻率在公式中是一个已知的参数。
电阻率
是一个物质的特性,表示单位体积内电流通过的电阻。
不同材料的电阻率
会有所不同,因此不同的材料制成的刹车电阻阻值也会有差异。
对于刹车电阻的尺寸和形状,可以通过定义电阻的长度和横截面积来
计算。
电阻的长度是指电流从一个端子流向另一个端子所经过的距离。
横
截面积是指电阻截面在垂直方向上的面积。
如果刹车电阻的形状是一个长方体,那么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其横
截面积:
A=w*h
其中,A是横截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²),w是长方体的宽度(单
位为米,m),h是长方体的高度(单位为米,m)。
当刹车电阻的形状和尺寸不规则时,可以通过实际测量获得横截面积。
通过以上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刹车电阻的阻值。
阻值越大,刹车电
阻对电流的限制能力越强。
这意味着刹车电阻可以吸收更多的电能,并将
其转化为热能,从而减速或停止车辆。
总之,刹车电阻的阻值由其材料的电阻率、长度和横截面积决定,可
以通过相应的公式计算得到。
刹车电阻的阻值越大,其限制电流的能力越强,对于制动系统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