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集体备课记录

合集下载

美术教师教研组活动记录(3篇)

美术教师教研组活动记录(3篇)

第1篇活动时间:2023年3月15日活动地点:学校美术教室参与人员:全体美术教师主持人:张老师记录人:李老师一、活动背景为了提升我校美术教学质量,加强美术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学校决定开展美术教师教研组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教学研讨、经验分享等形式,提高美术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二、活动流程1. 开场致辞张老师首先对各位教师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本次教研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2. 集体备课(1)备课主题:小学美术《色彩的奥秘》(2)备课内容:教师们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讨论和交流。

3. 教学研讨(1)教学案例分析:教师们针对近期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心得。

(2)教学困惑解答:针对教学中的疑难问题,主持人邀请有经验的教师进行解答和指导。

4. 经验分享(1)优秀教师分享教学经验:优秀教师分享了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2)教学反思:教师们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

5. 总结发言张老师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肯定了教师们在教学中的努力和进步,并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提出了要求和期望。

三、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本次集体备课的主题是小学美术《色彩的奥秘》。

在备课过程中,教师们针对以下内容进行了讨论:(1)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2)教学重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色彩,如何运用色彩进行创作。

(3)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游戏教学、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教学过程:通过色彩知识讲解、色彩游戏、色彩创作等环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色彩知识。

2. 教学研讨在研讨环节,教师们分享了以下教学案例:(1)张老师分享了一节《色彩的奥秘》课的教学经验,她通过多媒体展示色彩知识,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色彩的奇妙。

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上册集体备课计划及活动记录

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上册集体备课计划及活动记录

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上册集体备课计划及活动记录一、活动简介本次美术上课主题为《我的母亲》,通过研究描绘母爱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了解母亲的伟大和美好。

本文档为六年级美术上册集体备课计划及活动记录,记录了具体的备课内容和活动安排。

二、备课计划1. 第一课:认识母亲的形象(30分钟)- 活动内容:教师通过图片展示和简单的讲解,带领学生认识母亲的形象、特点和重要性。

- 目标:让学生对母亲的形象有初步认识,并激发学生对母亲的兴趣。

2. 第二课:欣赏艺术作品(40分钟)- 活动内容: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关于母爱的艺术作品,如油画、雕塑等,并解释作品的内涵。

- 目标:培养学生欣赏艺术作品的能力,理解作品背后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3. 第三课:绘画母亲(60分钟)- 活动内容:学生运用各种绘画材料,绘制自己心目中的母亲形象。

- 目标:培养学生的绘画技能,表达出对母亲的感激和爱意。

三、活动记录1. 活动名称:认识母亲的形象- 时间:XX年XX月XX日- 活动描述:教师通过图片展示和简单的讲解,向学生介绍母亲的形象特点和重要性。

学生积极参与,展示了对母亲的深刻理解。

2. 活动名称:欣赏艺术作品- 时间:XX年XX月XX日- 活动描述:教师向学生展示了一些关于母爱的艺术作品,如油画、雕塑等,详细解释了作品的内涵和艺术技巧。

学生积极倾听,表达了对艺术作品的喜爱和理解。

3. 活动名称:绘画母亲- 时间:XX年XX月XX日- 活动描述:学生运用各种绘画材料,绘制了自己心目中的母亲形象。

学生用色鲜艳、线条流畅的作品展示了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以上为本次六年级美术上册集体备课计划及活动记录,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对母亲的形象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通过绘画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和爱意。

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初中美术课教研活动记录(3篇)

初中美术课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进一步提高初中美术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我校美术教研组于2022年9月30日开展了以“探索初中美术教学新路径”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交流研讨等形式,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与共同成长。

二、活动时间及地点活动时间:2022年9月30日(周五)下午2:00-5:00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三、活动参与人员初中美术教研组全体教师四、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1)活动目的:通过集体备课,共同研讨教学重难点,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

(2)活动过程:1. 主备教师展示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

2. 全体教师针对教学设计进行讨论,提出修改意见。

3. 主备教师根据讨论意见进行修改,形成最终教学方案。

4. 教研组长对本次集体备课进行总结,强调教学设计的重点和注意事项。

2. 教学观摩(1)活动目的:通过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2)活动过程:1. 观摩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展示。

2. 全体教师认真观摩,做好笔记。

3. 观摩结束后,教研组长组织教师进行评课。

3. 交流研讨(1)活动目的:通过交流研讨,分享教学经验,共同探讨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2)活动过程:1. 教师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分享教学经验。

2. 针对教学中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3. 教研组长对本次研讨活动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

五、活动总结1. 集体备课环节,教师们积极参与,共同研讨教学重难点,优化教学设计,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2. 教学观摩环节,教师们认真观摩,学习到了优秀教师的先进教学方法和技巧。

3. 交流研讨环节,教师们分享教学经验,共同探讨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促进了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与共同成长。

4.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教师们对初中美术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六、后续工作1. 教研组将继续组织类似活动,为教师提供更多学习交流的机会。

江西版二年级下册美术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江西版二年级下册美术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江西版二年级下册美术集体备课活动记录第一课时一、授课1、制作方法对比导入——点出课题师:小朋友们,我们在上几个学期的美术课中,上过很多的手工课,学到了许多新的制作方法。

2、欣赏、对比,发现新的纸工技法欣赏制作精美的插接作品。

请学生观察这些纸艺作品与以往的手工课制作纸艺作品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这些作品都巧妙的利用了插接方法。

(由学生回答、发现。

3、观察范作:师问:观察作品并告诉老师哪些比较好看,为什么?生答:纸片的图形十分漂亮,颜色丰富,搭配和谐。

4、教师边示范制作,边讲解:刚才我们经过观察,已经发现了这课要学习的内容——纸片插接制作的一些要点,现在老师把具体的制作步骤示范,让同学们进一步掌握其中的制作技法要点。

(1)设计纸片造型(2)剪。

(3)研究插接方法(4)插接。

提醒学生插接的底座一定要牢固,可选择井字格形结构。

若想插接得越高,底座建议做大些。

5、让学生先讨论,并分组动手先制作插接底座。

6、看看谁的底座最牢固,并把这个新发现方法介绍给大家。

第二课时一、布置作业:1、学生可自行分组制作。

2、要求色彩搭配合理,插接牢固。

3、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巡视辅导,发现底座不牢固的立即给予指正、修改、加以巩固。

二、评价、作品展示、比一比:选出造型夸张、拼接牢固的小组作品,比比看,谁的最有创意,谁最有办法,插得最高,由学生为主参评,小组间互相评价,讲一讲,这些作品的优缺点?相互交流插接经验。

三、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又学到了一种新的纸艺制作方法,知道了利用插接也可以做出精美的纸艺作品,其实还有很多的方法我们还没学到,老师希望你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当中多动动手,你们就慢慢会发现这其中的美,并且用自己灵巧的双手把这种美制作出来。

美术教研组活动记录文库(3篇)

美术教研组活动记录文库(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美术教学质量,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美术教师的专业成长,我校美术教研组定期开展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听课评课、课题研究等形式,提高美术教师的教学水平,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二、活动时间2022年3月10日三、活动地点美术教室四、活动主题1. 集体备课:共同探讨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设计;2. 听课评课:观摩优秀课例,提升教学技能;3. 课题研究:围绕教学难题,开展课题研究。

五、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1)备课内容: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趣味剪纸》(2)备课流程:① 主备人介绍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② 教研组成员讨论教学策略,提出修改意见;③ 主备人根据讨论意见修改教案;④ 教研组成员再次讨论,完善教案。

2. 听课评课(1)听课内容:六年级上册《走进博物馆》(2)听课流程:① 教师授课,教研组成员认真聆听;② 教师自我评价,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③ 教研组成员点评,提出改进建议;④ 教研组长总结,强调教学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 课题研究(1)课题名称:《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2)研究内容:① 分析当前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现状;② 探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策略;③ 结合教学实践,验证研究效果。

(3)研究方法:① 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美术教育研究现状;② 行动研究法:结合教学实践,探索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③ 经验总结法:对教学过程中的成功案例进行总结,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

六、活动总结本次教研活动,全体美术教师积极参与,共同探讨教学问题,分享教学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以下是活动总结:1. 集体备课环节,教师们能够认真研讨,共同优化教学设计,提高了备课质量;2. 听课评课环节,教师们能够客观评价,提出建设性意见,促进了教学技能的提升;3. 课题研究环节,教师们明确了研究方向,为今后的教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综合组美术教研活动记录(3篇)

综合组美术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我组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本学期综合组美术教研活动于2023年3月15日下午在美术教室举行。

本次教研活动以“探索创新教学,提升美术素养”为主题,旨在通过集体备课、教学研讨、课堂观摩等形式,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美术素养。

二、活动时间及地点时间:2023年3月15日下午2:00-5:00地点:学校美术教室三、参与人员参与本次教研活动的有综合组全体美术教师,共计8人。

四、活动流程1. 集体备课(1)活动内容:针对本学期美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师们进行了集体备课。

每位教师就所负责的教学内容,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2)活动过程:首先,由主讲教师就所负责的教学内容进行简要介绍,然后其他教师针对教学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最后形成一致的教学方案。

2. 教学研讨(1)活动内容:针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教师们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2)活动过程:首先,每位教师分别分享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等。

然后,其他教师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法和建议。

3. 课堂观摩(1)活动内容:由一位教师进行公开课展示,其他教师进行观摩和点评。

(2)活动过程:公开课结束后,观摩教师针对公开课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堂效果等方面进行了点评,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4. 总结与反思(1)活动内容: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总结,教师们分享了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2)活动过程:首先,教研组长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肯定了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的努力和成果。

然后,每位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分享了参加本次教研活动的收获和体会。

五、活动总结1. 教学水平得到提升:通过集体备课、教学研讨、课堂观摩等形式,教师们的教学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教学方法和手段更加丰富。

2. 教学效果明显改善:学生们的美术素养得到了有效提升,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明显提高。

美术教研组周活动记录(3篇)

美术教研组周活动记录(3篇)

第1篇日期:2023年4月10日-4月14日一、活动背景为了提升美术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美术教研组于本周开展了系列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以“提升美术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主题,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课堂观摩、教学研讨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二、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1)时间:4月10日(星期一)上午9:00-11:00(2)地点:美术教室(3)内容:本次集体备课的主题为“色彩教学”,由教研组长主持,全体美术教师参与。

首先,教研组长介绍了本次备课的目的和意义,强调了色彩教学在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

接着,各位教师针对色彩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进行了深入讨论,并分享了各自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

最后,教研组长对本次备课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

2. 课堂观摩(1)时间:4月11日(星期二)上午第一节课(2)地点:一年级一班教室(3)内容:本次课堂观摩由青年教师张晓燕老师执教,教学内容为“认识色彩”。

张老师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认识色彩的种类、色彩的变化规律以及色彩的搭配技巧。

课后,教研组全体教师对张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点评,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3. 教学研讨(1)时间:4月12日(星期三)下午3:00-5:00(2)地点:美术办公室(3)内容:本次教学研讨的主题为“如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首先,教研组长介绍了本次研讨的目的和意义,强调了审美能力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性。

接着,各位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分享了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方法。

研讨过程中,教师们积极发言,相互交流,形成了良好的研讨氛围。

4. 教学案例分析(1)时间:4月13日(星期四)上午9:00-11:00(2)地点:美术教室(3)内容:本次教学案例分析由教研组长主讲,主题为“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美术教学”。

教研组长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分析了多媒体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优势,并分享了如何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提升教学效果的方法。

美术教研课活动记载(3篇)

美术教研课活动记载(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美术教师的教学水平,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于2022年3月25日开展了美术教研课活动。

本次活动以“探索小学美术教学新方法”为主题,旨在通过课堂展示、教学研讨、经验交流等方式,提升美术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二、活动内容1. 课堂展示本次活动共展示了三节美术课,分别由三位教师执教。

以下是三节课的简要介绍:(1)一年级美术课《可爱的动物》本节课由王老师执教,通过观察、绘画、手工制作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动物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三年级美术课《美丽的风景》本节课由李老师执教,通过欣赏、分析、创作等形式,让学生了解风景画的构图和色彩搭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3)五年级美术课《卡通人物设计》本节课由张老师执教,通过讨论、分析、创作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卡通人物的特点和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 教学研讨课后,三位执教教师分别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进行了阐述。

其他教师针对课堂教学中的亮点和不足进行了点评,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研讨过程中,教师们积极参与,气氛热烈。

3. 经验交流为了使活动更加丰富,我们还邀请了校外美术专家进行经验交流。

专家结合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分享了小学美术教学的新方法、新理念,为我校美术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三、活动总结本次美术教研课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标。

以下是本次活动的几点收获:1. 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通过课堂展示、教学研讨,教师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2. 增强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本次活动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促进了教师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

3. 丰富了教学资源。

通过专家的经验交流,教师们了解到了更多的小学美术教学新方法,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4. 激发了教师的教学热情。

本次活动激发了教师们对小学美术教学的热爱,增强了教师们的职业认同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有趣的汉字(欣赏·评述)
欣赏中国古代的象形文字,使学生知道中国的汉字有一些就是从自然的风光,动、植物的形状中受启发而产生的。欣赏后也可让学生用图画的形式来表现自己的一段话。
二年级教材梳理
1.纸片插接(造型游戏)
·无题 [美] 哈林
学习要求:
·用硬纸片或画出各种图形的硬纸片,随意剪出缺口,然后插接起来,比一比看谁插接得高。
15.变了样(造型·表现)
学习要求:
·画村子里或城市里的各种变化。
·也可利用照片、图片等进行拼贴。
16.最受尊敬的人(造型·表现)
学习要求:
·画自己心目中最尊敬的人。
拓展:
·可用剪贴等方法来表现。
17.会爬的玩具(设计·应用)
学习要求:
·用纸或废旧材料,做一个会爬动的玩具。
拓展:
·评一评,议一议,谁的玩具做得好,谁的玩具最有趣。
学习要求:
·用彩泥做小鸟,用纸或草做鸟窝。
·可把做成的小鸟和鸟窝放在树杈上,看一看,说一说。
拓展:
·用绘画的形式描绘小鸟的一家。
13.故事画(造型·表现)
学习要求:
·选择中国谚语故事,或者学生自编故事,让学生画出来。
拓展:
·泥塑三个和尚抬水的故事等。
14.我们班级的标志(设计·应用)
学习要求:
·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班级的标志。
7.小挂饰(设计·应用)
用纸、纽扣或其他物品(当地的材料),用线串联起来形成小挂饰,可挂在脖子上,或套在手腕上。
拓展部分还可做挂在教室、家里的其他各种挂饰物。
8.瓢虫的花衣裳(造型·表现)
用绘画、剪贴等方法表现瓢虫,也可用半个乒乓球或带圆形的盒子,在上面装饰成瓢虫的样子。色彩可多样化。
9.生活中的趣事(造型·表现)
·世纪之钟 (上海)
·静物 (局部) [法] 塞尚
一样物体在另一样物体的前面,就产生了重叠。
一样物体在另一样物体的上面,也会产生重叠。
学习要求:
·画出或用纸剪出动物、人物,进行重叠排列。
·也可画叠罗汉图。
4.鲜艳的包装纸(设计·应用)
·包装袋 [美] 塞丝·加本
学习要求:
·可用绘画、拓印、拼贴等方法,制作包装纸。
美术组集体备课记录
参加人数:名
缺席人数:
题目
一二年级美术教材梳理
关键
教材、教法梳理
具体内容
一年级教材梳理
1.影子的游戏(造型游戏)
这一课属于造型游戏课,也就是说主要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引起对美术课的兴趣,同时从中学会一些美术知识。这课可以先在教室里用投影仪投影,在投影仪前做出各种动作和姿势让学生看影子,然后描画影子;也可以让学生创作。拓展部分可欣赏皮影戏或国外影子戏。
2.走近大自然(造型游戏)
这一课是让学生走出校门,可根据各地的季节、环境等玩沙雕(堆沙游戏)、堆雪人、用泥巴做各种造型。也可以用人造物摆放各种图形。但要注意学生的安全,搞好组织工作拓展部分,可以让学生回去用水放在冰箱里制作各种冰冻造型(溶色彩、冰花朵)。
3.花地毯(设计·应用)
学生用绘画、拼贴(旧画报、挂历、彩纸)等方法每人完成一张小的作业,然后放在一起形成一张很大的地毯。也可以分成几个小组,集体拼贴、绘画完成一张地毯。体现集体合作的精神。
16.打开的冰箱(造型·表现)
用废旧盒子,做成冰箱,另外冰箱的门可以打开。
拓展部分可用绘画的形式来表现。
17.会摇的玩具(设计·应用)
用废旧材料、画画、贴贴、剪剪做成会摇的玩具。这一课先要让学生动脑筋想一想,如何使玩具摇起来,然后再动手做。
18.电脑美术
19.化装晚会(综合·探索)
做面具、做头饰,举行化装舞会。另外,还可让学生画简单的海报、布景、请柬等。由于是综合·探索课,所以这一课的目的是把美术课与音乐、舞蹈、戏剧整合在一起。
拓展:
·也可用绘画、拼贴等方法表现孔雀。
8.叶上的“小血管”(造型·表现)
学习要求:
·观察叶子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脉,然后画叶脉,并在画面边上写几句对叶脉感受的话语。
拓展:
·也可做成书签;或把每人画的叶子,拼贴成一幅大的画。
9.漂亮的花边(设计·应用)
·原始社会马家窑文化半坡类型彩陶瓮
学习要求:
·用纸剪,或画各种花边。
(记忆画)主要让学生画生活中的各种趣事。
10.泡泡飞呀飞(造型·表现)
(想像画)可画透明的肥皂泡、可画气球。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拓展部分可用塑料袋做各种造型。
11.太空里的植物(造型·表现)
画或做想像中的太空植物。主要发挥学生的大胆想像力。
12.妈妈的节日(造型·表现)
(记忆画)可让学生回忆画“三八”节的情景,或妈妈的生日的情景,表示对母亲的爱。
18.电脑美术
学习要求:
·采用Windows画图程序制作二方连续纹样,感受电脑美术的乐趣。
编写人员:冯国勤
19.娃娃家(综合·探索)
学习要求:
·用纸、吹塑纸、绒布等各种综合材料做小型的娃娃家模型。
拓展:
·大家一起来参与,用大的纸板箱或各种综合材料做成大型的娃娃家。
20.认识图形标志(欣赏·评述)
拓展:
·也可在各种瓶、罐或日用器皿上进行装饰。
10.奇妙的脚印(造型·表现)
学习要求:
·根据人的脚印、动物的脚印,想象画出各种形象。
拓展:
·玩一玩,乐一乐。
11.蔬果变变(造型·表现)
学习要求:
·利用当地各种蔬菜、瓜果,制作各种动物。
·也可利用当地的各种植物,制作各种动物。
12.小鸟的家(造型·表现)
4.分蛋糕(造型·表现)
画出圆形的蛋糕,然后用剪刀剪开,再排列、组合。体现圆形剪开,重新排列组合的原则。
拓展部分可以画西瓜或其他圆形的东西。
5.有趣的半圆形(造型·表现)
用半圆形变化出各种动物或物品,并能添加、组合成一个画面。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能力。
6.摸一摸画一画(造型·表现)
这一课是画感觉,先让学生触摸粗糙、光滑、坚硬、柔软等具有各种质感的东西,然后把自己的感受表现出来。
·也可集体一起做一件纸片插接。
2.点、线、面(造型游戏)
·绘画 第201 [俄国] 康定斯基
美术有语言吗?有,点、线、面就是美术的最基本语言。艺术家用点、线、面组成了各种美术作品,我们也来试一试吧!
·故宫午门门上的铺首与门钉
学习要求:
·用线、碎纸片或其他材料进行点、线、面的排列。
3.重叠的形状(造型·表现)
13.香甜的水果(造型·表现)
用黏土或橡皮泥捏、团各种水果,然后装在自己做的纸盒里。
14.运动场上(造型·表现)
用黏土或橡皮泥捏各种运动场上的人物。作业完成可集体组合,讲评。
15.乘上大船游世界(造型·表现)
(集体作业)教师画一艘大船,让每个学生画各种颜色的旗子,或人物,然后贴在轮船上。
也可以命题创作。或用纸做各种船。
拓展:
·包装一件礼物送给小朋友。
5.五味瓶(造型·表现)
学习要求:
·用绘画或拼贴的方法,表现甜、咸、苦、辣、酸等味觉。
6.得奖了(设计·应用)
学习要求:
·利用各种材料或废旧物品做奖杯。
拓展:
·可用纸或布做成奖旗或奖状。
7.孔雀翩翩(造型·表现)
·室内装饰 [法] 约瑟夫·雅南
学习要求:
·可用多种材料做一个立体或半立体的孔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