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的语法结构

合集下载

古诗鉴赏结构图

古诗鉴赏结构图

古诗鉴赏一、体裁四言五言七言杂言隋唐时有“行、吟、歌、引”等标志性词(亦称“乐府诗”)诗绝句:四句,首联颔联律诗:四联八句必须对仗(格律诗) 颈联尾联排律:多于八句小令:58字以内从篇幅上看: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可配乐歌唱句式参差不齐,可长可短从形式上看:有词牌、题目词分上下阕,或称上下片又称“诗余”古典诗歌“长短句" 调有定格“曲子词”从格律上看:句有定数“填词”字有定声“倚声”内容:多描写闺情相思,反映对大婉约派: 自然的热爱和对爱情的追求柳永、李清照等风格:明快、妍丽、清新.从风格上看内容:描写广阔的社会人生,抒发爱国情怀,描写农村生活。

豪放派:苏轼、辛弃疾等风格:写景状物,谈禅说理小令:一支曲牌构成的散曲。

最短的有16字,称“十六字令”。

从篇幅上看:套数:两支以上同一宫调组成的曲子。

散曲配乐曲演唱的唱词从形式上看:有宫调、曲牌、题目曲句式更加灵活多样,语言更趋通俗化又称“词余"关汉卿杂剧:元曲四大家白朴(供演出的剧本) 马致远郑光祖二、类别写景抒情诗从艺术手法上分即使感怀诗咏物言志诗写景抒情诗:要体会诗中情景交融的意境,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把握其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咏史怀古诗:要联系背景,领悟情感(感慨兴衰或寄托哀思或托古讽今);游赏送别诗:是借对春光流逝抒发韶华易逝、壮志未酬的感慨,或表达对亲朋、好友、爱人的无限思念之情;羁旅行役诗:是流浪他乡的诗人通过耳闻眼见而触发的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家乡的怀念;山水田园诗:是诗人把山水景物、田园风光以及人文景观作为对象,加以生动形象的描摹刻画,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从表现内容上分的生活,使之成为世人抒发情怀、表情达意、寄托理想、娱乐遣兴的有声有色的画卷;(题材)咏物言志诗:一般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比兴等手法,托物寓意,借题发挥,由此及彼,抒情言志;边塞羁旅诗:反映边疆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描写将士和亲人相互思念的深沉情感,或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赠友送别诗:通过景物渲染离别时凄凉氛围,抒发难离或劝勉之情;闺怨诗:写闺房女子对丈夫久客不归的埋怨或对远在边地征戍的夫君的思念;谈蝉说理诗:是诗人把自己类似禅宗的顿悟或对事理的体察诉之于诗句中,这类诗往往有不食人间烟火之空灵境界。

古诗文如何划分句子的停顿及练习

古诗文如何划分句子的停顿及练习

古诗文如何划分句子的停顿及练习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应遵循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不能破坏相对独立完整的意思。

一、借助语法知识分析句子的结构,读出停顿。

1、主谓短语中,主语和谓语之间应有停顿:(1)先帝/不以臣卑鄙(2)吾/视其辄乱(3)是/天时不如地利也(4)士/不可以不弘毅(5)臣/不胜受恩感激(6)环滁/皆山也(7)门人弟子/填其室(8)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9)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10)是/不可以已乎?(11)吾/谁与归(1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13)王侯将相/宁有种乎!(14)余人/各复延至其家(15)绝巘/多生怪柏。

(16)将军/百战死(1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18)臣/本布衣(19)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2、动词和补语之间应有停顿:王之弊/甚矣3、动宾短语中,动宾之间应有停顿:(1)恐/托付不效(2)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3)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也。

(4)问/今是何世(5)腰/白玉之环(6)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7)念/无与为乐者(8)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

4、介宾短语后置的文言句式,在介宾短语前应有停顿:(1)受任/于败军之际(2)奉命/于危难之间(3)生/于忧患(4)三顾臣/于草庐之中(5)苟全性命/于乱世(6)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7)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8)欲报之/于陛下也(9)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5、提前的状语,朗读时应在其后和主语之间划停顿:(1)今/天下三分(2)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6、后置的状语,应在状语前有停顿:天下苦秦/久矣。

7、充当状语的名词和中心词之间应连读,若分开读,就错将状语当成了主语,改变了句子的意思:(1)其一/犬坐于前(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8、修饰语和中心词之间不能分开:(1)其岸势/犬牙差互(2)邹忌修/八尺有余(3)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4)醉翁之意/不在酒(5)晋陶渊明/独爱菊(6)巴东三峡/巫峡长(7)潭中鱼/可百许头(8)朝廷之臣/莫不畏王9、在转折连词前一般要稍加停顿:(1)人不知/而不愠(2)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奔殂(3)见不贤/而内自省也(4)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古诗词赏析技巧归纳(古诗鉴赏十大规律)

古诗词赏析技巧归纳(古诗鉴赏十大规律)

中国书法家协会罗曼老师题名古诗鉴赏十大规律(二)六、注意品味各种语言风格一)、古诗词语言风格( 1 )清新。

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王维、孟浩然)( 2 )平淡。

也称质朴。

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陶渊明)( 3 )绚丽。

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

(李商隐、李贺)( 4 )明快。

其特点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

(白居易)( 5 )含蓄。

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此而意他,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唐人七绝)注意:其实一种语言风格不是那一个诗人所独有的,大部分诗人多多少少都有一些而已。

事实上,在做题的时候,我们往往不能单独析出一个特点,而往往连在一起说,比如简洁明快,清新平淡等等。

而诗的语言风格也远不是这些词所能够概括的。

例如:1 、简洁又表述为:洗炼(练):语言简练利落。

2 、浅显、明白如话:不雕塑饰,不加修饰。

3 、质朴清新、淡雅、自然,4 、词藻华丽5 、明快:明白通畅。

6 、沉郁顿挫、苍凉:低沉、苍劲、舒缓、悲凉等。

还有雄健、雄浑:雄壮、强健、浑厚等,这一般是用在诸如杜甫、辛弃疾、陆游等人的身上。

二)、要在意境中品味词、句:《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诗中的词、句处在统一意境中,只有在诗境中分析,才能得到正确的理解。

如注意了《月夜忆舍弟》的总体意境,就能正确理解“ 月是故乡明”,—因思乡念故乡而备觉故乡的月更明。

三)、要把握特殊语法现象:为了合乎作诗词的规则,所以往往有变式句存在。

如“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诗词中词类活用现象也要引起注意,如“ 春风又绿江南岸” 中的“ 绿” 等等。

在语言结构上,倒装一般表强调,例如: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西江月》辛弃疾)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古诗词中几种特殊句式结构

古诗词中几种特殊句式结构

古诗词中几种特殊句式结构路来森(山东省、昌乐县第三中学、路来森、邮编:262409)古典诗词中,大部分诗词的句式结构是按常规语序安排的,但由于表达的需要、或韵律的需求,出现了一些特殊的句式结构。

下面就几种情况举例分析如下。

“意象组合式”。

所谓“意象组合”,是指将几个表示事物、景象的名词并列在一起,构成诗句。

对这些诗句的理解,无法通过语法分析实现,只能借助想象和联想,将名词所代表的对象组合在一起,形成一幅画面,从而创造一种意境,借助意境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运用这种句式,最典型的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小令的前三句,完全是用九种意象并列构成的。

这九个体现意象的名词,本没有动词将它们连在一起,但借助于我们的想象和联想,就可以将九种不同的景象巧妙地组织进一个画面里,渲染出一派凄凉萧瑟的晚秋气象,从而含蓄地烘托出旅人的愁思。

“互文见义式”。

即在诗句的构成中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来表现句子的含义。

“文”是修饰的意思,所谓“互文”,是指诗文的相邻句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例如,“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如果理解成“主人下了马,客人留在了船上”就错了,应当把“主人”和“马”结合起来理解,“下马”“在船”是其共同行为,即:主人和客人下了马,又上了船。

类似的例子,我们学过的诗文中有很多,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等。

“互文见义式”的诗句,在理解上要讲究完整性,不能将互文的两个词语拆开理解。

在表达效果上,“互文见义”的结构句式,可以便于句子的整齐、押韵,可以使语句简约,避免重复叙述,可以使表达的内容圆满而富有亲和力。

“语序倒置式”。

即在诗句中,出现了各种成分前置、后置现象。

读诗时,必须将这样的句式分辨出来,否则就会影响对句子的理解。

古诗词的难点与易错点剖析

古诗词的难点与易错点剖析

古诗词的难点与易错点剖析古诗词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情感、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然而,对于许多人来说,学习和理解古诗词并非易事,其中存在着诸多难点与易错点。

一、字词理解的困难古诗词往往运用古老而独特的词汇,这些字词的含义与现代常用义有所不同。

例如,“可怜九月初三夜”中的“可怜”并非我们现代所理解的“值得怜悯”,而是“可爱”的意思。

再如“停车坐爱枫林晚”中的“坐”是“因为”的意思。

对于这些古今异义词,如果不加以准确把握,就很容易误解诗句的原意。

另外,古诗词中还常常出现生僻字。

如李白《蜀道难》中的“砯崖转石万壑雷”的“砯”字,读音和意思都较为陌生。

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古诗词时,要注重积累常见的古字词,通过查阅工具书等方式,准确理解其含义。

二、语法结构的特殊性古诗词的语法结构常常与现代汉语有很大差异。

比如语序倒装,“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正常语序应是“天外七八个星,山前两三点雨”。

这种倒装是为了满足韵律和意境的需要,但却给理解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还有省略现象,“愿君多采撷”,省略了主语“我”,完整的意思应是“(我)愿君多采撷”。

在理解诗句时,需要我们根据上下文和诗词的语境,将省略的部分补充完整,才能准确把握其含义。

三、意象与典故的隐晦古诗词中常常运用各种意象和典故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意象如“明月”常寄托思乡之情,“杨柳”多表示离别之意。

但对于不熟悉这些意象内涵的人来说,可能无法领会诗人的真正意图。

典故的运用更是增加了理解的难度。

例如,“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其中运用了“庄生梦蝶”和“望帝啼鹃”的典故,如果不知道这两个典故的出处和含义,就难以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复杂情感和深邃思想。

四、文化背景的差异每一首古诗词都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之下。

如果不了解当时的社会风俗、政治环境、哲学思潮等,就很难真正理解诗词的内涵。

比如,读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如果不了解唐代的贫富悬殊和社会矛盾,就难以深刻体会诗人对社会不公的愤怒和批判。

古诗词的难点与易错点剖析

古诗词的难点与易错点剖析

古诗词的难点与易错点剖析古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优美的意境。

然而,对于许多人来说,学习和欣赏古诗词并非易事,其中存在着一些难点和易错点。

一、语言理解的困难古诗词往往使用古代的语言表达方式,与现代白话文存在较大差异。

1、词汇含义的变化许多古代词汇的含义在现代已经发生了改变,或者变得不常用。

例如,“可怜”在古代有“可爱”的意思,“走”在古代是“跑”的意思。

如果按照现代的理解去解读,就会产生误解。

2、语法结构的不同古诗词中的语法结构常常与现代语法不同。

比如倒装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中“欲穷千里目”就是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应为“欲目穷千里”。

还有省略句,“两个黄鹂鸣翠柳”,省略了介词“于”,完整应为“两个黄鹂于翠柳鸣”。

3、典故的运用诗人为了表达丰富的内涵,常常引用典故。

如果不了解这些典故的出处和含义,就难以理解诗词的真正意思。

比如“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其中就运用了庄生梦蝶和望帝啼鹃的典故。

二、意境把握的挑战古诗词讲究意境的营造,通过简洁的文字传达出深远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空间。

1、时代背景的差异每首诗词都有其特定的创作时代背景,而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对古代的社会风貌、价值观念等了解有限,这就增加了理解诗词意境的难度。

2、诗人个人经历和情感诗人的经历和情感对诗词的意境有着重要影响。

不了解诗人的生平遭遇,就可能无法体会诗词中蕴含的复杂情感。

3、象征和隐喻的运用古诗词中常运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如“明月”常象征团圆或思乡,“梅花”常隐喻高洁的品质。

如果不能准确解读这些象征和隐喻,就难以把握诗词的深层意境。

三、韵律和格律的复杂性古诗词在韵律和格律方面有严格的要求。

1、平仄的规则平仄是古诗词音律美的重要体现,但对于初学者来说,区分平仄以及按照平仄规则创作或欣赏诗词是有难度的。

2、押韵的技巧押韵使诗词读起来朗朗上口,但不同的诗词体裁有不同的押韵规则,如律诗要求偶数句押韵,且押平声韵,而词的押韵规则则更加多样化。

古诗词语法特征——“不完全句”

古诗词语法特征——“不完全句”

三、如何理解“不完全句”?
理解古诗词必备“防骗”技能: 1. ★★不要把古诗的句子当成正常句子,而应以词 (或词组)为单位,思考词之间关系和每个词的语法 角色。
2.格律诗颔联和颈联出句和对句常是同一句型。
3.主语被省略,实在想不到,试试代入诗人或他想念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春日忆李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试着翻译:“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tips:当时杜甫在渭北,李白在江东】
【参考】我在渭北独对着春日的树木,而你在江东远 望那日暮薄云。
了结一下
1.古诗词字数有严格规定,所以会出现“不完全句”; 2.一般把没有谓语或谓语不全的句子称为“不完全 句”; 3. ★★不要把古诗的句子当成正常句子,而应以词 (或词组)为单位,思考词之间关系和每个词的语 法角色。
二、“不完全句”是什么?
不完全句:古诗词一般特指没有谓语,或谓语不全的 句子。
【默认】古诗词同样会有古汉语常见的省略主语、宾 语和介词现象。 【特别注意】古诗还有名词性词组就是一句话的句子。
二、“不完全句”是什么?
不完全句:古诗词一般特指没有谓语,或谓语不全的 句子。
【默认】古诗词同样会有古汉语常见的省略主语、宾 语和介词现象。 【特别注意】古诗还有名词性词组就是一句话的句子。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中的“渭北”和“江 东”在句子中都充当什么语法角色? A.主语 B.谓语 C.状语 D.宾语
春日忆李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古诗词的难点与易错点剖析

古诗词的难点与易错点剖析

古诗词的难点与易错点剖析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内涵吸引着无数人。

然而,对于很多学习者来说,古诗词的学习并非一帆风顺,其中存在着诸多难点与易错点。

一、字词理解古诗词中的字词往往具有丰富的含义和特定的用法,这是学习中的一个重要难点。

(一)古今异义许多字词在古代和现代的意义有所不同。

例如,“走”在古代是“跑”的意思,“妻子”指的是妻子和儿女。

如果按照现代的意思去理解,就会导致对诗句的误解。

(二)一词多义不少字词有多种含义,需要根据具体语境来判断。

以“属”为例,在“属引凄异”中是“连接”的意思,在“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中则是“类”的意思。

(三)通假字通假字的存在也增加了理解的难度。

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说”通“悦”,表示高兴。

二、语法结构古诗词的语法结构与现代汉语有很大差异。

(一)倒装句常见的有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

“何陋之有”就是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应为“有何陋”。

(二)省略句诗句中常常省略主语、宾语等成分。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实际上是“将军百战死(于沙场),壮士十年归(故乡)”。

(三)词类活用名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动词等现象较为常见。

“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就是形容词用作动词,意为“使……变绿”。

三、意象与典故(一)意象的多义性古诗词中常用各种意象来表达情感,但同一意象在不同的诗词中可能有不同的含义。

比如“月”,有时象征团圆,有时则表达思乡之情。

(二)典故的运用诗人常借用典故来含蓄地表达思想。

如果不了解这些典故的出处和含义,就难以理解诗词的深层内涵。

例如“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用了向秀作《思旧赋》和王质观棋的典故。

四、韵律与格律(一)押韵规则古诗词的押韵有严格的要求,但不同的诗体押韵方式不同。

如律诗要求偶数句押韵,而古体诗押韵则相对灵活。

(二)平仄格律平仄的协调对于诗词的音韵美至关重要。

但平仄规则较为复杂,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掌握。

五、情感把握(一)含蓄表达诗人往往不直接抒发情感,而是通过写景、叙事等方式委婉地表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词的语法结构
古诗词的语法结构与现代汉语有一定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句法结构:古诗词常采用对仗和押韵的方式,句法结构比较规整。

一般来说,句子短小简洁,常以四个字或者八个字为一句。

整体句法结构呈现对仗的韵律美。

2. 词序:古诗词在词序方面灵活多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与现代汉语相比,古诗词中常常出现状语、宾语或谓语提前的情况。

3. 典故和修辞:古诗词中常常运用典故和修辞手法,使诗词更加富有文化内涵和艺术美感。

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等,这些手法可以提升古诗词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4. 词性和词义:古诗词中的词性和词义与现代汉语有时会有所区别。

例如,古代诗词中的名词和动词常常可以互换使用,名词可以作动词使用,动词也可以作名词使用,需要根据上下文来理解。

总的来说,古诗词的语法结构相对简洁而规整,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和典故,使得诗词具有独特的艺术美感和文化内涵。

对于读者来
说,了解古诗词的语法结构能够更好地理解、欣赏和诠释古代文学作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