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地域文化(专)2021年7月期末考试

合集下载

国开一网一(甘肃) 地域文化(本)第一次形考答案(95分)

国开一网一(甘肃) 地域文化(本)第一次形考答案(95分)

国开一网一(甘肃)地域文化(本)第一次形考答案(95分)1.丝绸之路:(BC)多选题 (5 分)A.在三国时期设立西域都护后益加畅通B.经敦煌出玉门关和阳关C.沿线重要都市都有不少胡商D.在明朝后走向衰落2.齐家文化:(AB)多选题 (5 分)A.因1924年首先发现于广河县齐家坪遗址而得名B.陶器造型优美,各种带耳器显著增多,弧形大耳成为鲜明特点C.多单耳罐、筒状杯和双肩耳圜底罐D.出现了成批的祭祀使用的青铜礼器3.半山类型彩陶:(CD)多选题 (5 分)A.纹饰十分罕见B.出现了最早的打击乐器——彩陶鼓C.大型贮藏器壶、瓮、罐等成为主要器型D.锯齿纹非常盛行,成为其主要特征4.关于大地湾遗址:(AB)多选题 (5 分)A.1988年,大地湾遗址被列入第三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大地湾遗址是新石器时代遗址C.大地湾遗址在考古学上共有三期文化D.大地湾遗址第一期文化和半坡文化时代相同5.司马贞《三皇本纪》记述:(AB)多选题 (5 分)A.伏羲制作渔网,教人们狩猎,又称为“伏牺氏”B.伏羲画出了八卦C.伏羲制作马车,故名号“大公”D.伏羲建都在关中地区6.关于天水伏羲庙:(AB)多选题 (5 分)A.天水伏羲庙又名太昊宫B.天水伏羲庙俗称人宗庙C.天水伏羲庙又名太昊庙D.天水伏羲庙又名先天殿7.大地湾遗址仰韶文化早期:(AB)多选题 (5 分)A.距今约6500年至5900年B.发掘出可称为“陇原第一村”的较完整的原始聚落C.编号H398灰坑中,发现了一批碳化植物种子D.陶器以三足、圜底、圈足器为主8.丝绸之路从敦煌向西经过两个关隘后,再经白龙堆(今库姆塔格沙漠),就进入了广大西域地区这两个关隘指的是:(AB)多选题 (5 分)A.玉门关B.阳关C.嘉峪关D.肩水金关9.马厂类型彩陶:(AB)多选题 (5 分)A.彩陶纹饰以黑彩为主B.四大圆圈纹和变体神人纹为其重要特征C.多单耳罐、筒状杯和双肩耳圜底罐D.出现了最早的打击乐器——彩陶鼓10.丝路重镇张掖:(AB)多选题 (5 分)A.城市中心鼓楼又称镇远楼B.元代置甘肃行省,张掖为省会C.有大佛寺、天梯山石窟、土塔、罗什寺塔等古代建筑D.东晋李暠在张掖建立西凉国,后迁都酒泉11.马家窑类型彩陶:(AB)多选题 (5 分)A.多采用曲线构图B.内彩特别发达,多装饰在盆、钵内,以旋涡纹和水波纹为主C.非常盛行锯齿纹D.出现了大量的墨绘符号12.丝路重镇武威:(CD)多选题 (5 分)A.保存有全国最大的唐代佛教大佛殿B.马蹄寺石窟被称为中国“石窟之祖”C.所藏西夏碑是独一无二的稀世珍宝D.白塔寺是西藏纳入中国版图的历史见证13.辛店文化:(AB)多选题 (5 分)A.其陶器以夹砂红褐陶为主B.双钩纹是辛店文化陶器的标志性纹饰C.辛店彩陶文化与其他彩陶文化区别不明显D.四大网圈纹是辛店文化彩陶的标志性纹饰14.文献中记载伏羲的主要贡献是:(AB)多选题 (5 分)A.养牺牲以充庖厨B.结网罟,教民渔猎C.建宫殿,开驿道D.尝百草,播五谷15.长城沿线的古城遗址中:(AB)多选题 (5 分)A.锁阳城是酒泉通往敦煌古道上的一座边城B.锁阳城、常乐古城、石包城互为策应,有鼎足之势C.石包城是明代所修的重要城堡D.居延塞紧靠着玉门关16.长城沿线的古城遗址中:(BD)多选题 (5 分)A.锁阳城由南北两个方形的主城组成,总面积约30万平方米B.锁阳城、常乐古城、石包城互为策应,有鼎足之势C.石包城是明代所修的重要城堡D.居延塞主要由烽燧亭障等边防设施组成17.关于甘肃彩陶:(AB)多选题 (5 分)A.大地湾遗址诞生了迄今为止我做最早的一批彩陶B.甘肃彩陶文化绵延了5000多年,是各地彩陶中历史最为悠久的C.从时间发展看,仰韶文化最早、大地湾文化次之,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等又次之D.马家窑文化的彩陶时间发展序列是马家窑类型、马厂类型和半山类型18.四坝文化:(AB)多选题 (5 分)A.因最早发现于永昌县四坝滩而得名B.四耳带盖罐、腹耳壶等陶器是其代表性器物C.陶器质地细腻,以单耳杯是其代表性器物D.出现了神人纹鸟形壶19.骆驼城遗址和锁阳城遗址:(BC)多选题 (5 分)A.骆驼城遗址是河西走廊现存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秦汉古城遗址B.骆驼城遗址位于张掖市高台县西南约20千米处C.锁阳城遗址是集多种遗迹为一体的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D.锁阳城遗址位于河西走廊西端、黑水河的昌马冲积扇西缘20.大地湾遗址文化:(AB)多选题 (5 分)A.第一期类型是迄今为止在渭河流域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文化B.第一期类型发现了我国最早的彩陶C.第四期类型又称为仰韶文化早期,距今约5900年D.彩陶常见花纹为猪、羊等动物纹饰。

电大地域文化形成性考核册答案答案

电大地域文化形成性考核册答案答案

电大地域文化形成性考核册答案答案电大地域文化形成性考核册答案答案《巴蜀历史与文化》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一、选择题1.A2.D3.B4.A5.B6.B7.D8.D9.A10.D11.C12.ABC13.ABC14.ABCFH15.ABCD16.ABCDE17.ABC1 8.ABC19.ABCD20.ABCDE21.A22.C23.D(p33)24.B25.A26.A(p53)27.A28.B29.C30.A31.ACDF32.BCD33.ABCDE34.ABCDE35.A BCD36.ABC37.ABCDEF38.ABCD39.ABCD40.AB二、判断题(说明:F=FALSET=TRUE考试时无特殊说明应用“×”和“√”)1.F2.F3.T4.T5.F(p4)6.F7.F8.T9.F10.F11.F12.T13.F14.F15.T16.F17.F18.T19.F20.F三、问答题(以教材内容为基石,归纳提炼时用语简洁扼要)1.参见教材p2-42.参见教材p73-82作业2一、选择题1.A2.B3.ABC4.ABCD5.B6.A7.C8.ABC9.C10.D11.B12.A13.书院p11514.A15.C16.B17.D18.A19.D20.Dp13621.BC22.AC13.ACD14.CD15.ABCD16 .B17.A18.C19.A20.B21.D22.C23.A24.A25.D26.CE27.ACD28.CE29.ABE30.AC3 1.AD32.BC33.ABD34.BD35.ABD二、判断题(说明:F=FALSET=TRUE)1.T2.T3.F4.T5.F6.T7.T8.T9.T10.F11.T12.T13.T14.F15.T16.F17.T18. F19.T20.F21.F22.T23.F24.T25.F26.T27.F28.T29.F三、问答题(以教材内容为基石,归纳提炼时用语简洁扼要)1.参见教材p912.参见教材p1253.参见教材p141、p153、p157并网上查询相关资料作业3:一、选择题1.ABCD2.ABCDE3.ACDE4.BCD5.BCD6.ABCD7.BCD8.CD9.ABCD10.ACD11.B12.D13.D14.B15.D16.D17.B18.C19. A20.B21.B22.B23.A24.D25.B26.C27.D28.A29.B30.B31.C32.A33.B34.C35.AB CD36.ABCDE37.BCDE38.AC39.ABCD40.ABCD41.ACDE42.ACD43.CDE44.ABCD45.A BCE二、判断题(说明:F=FALSET=TRUE)1.F2.T3.F4.T5.F6.T7.T8.F9.T10.T11.F12.T13.T14.F15.F16.F17.T18. T19.T20.T21.F22.F23.F24.T25.T26.T27.T28.F29.T30.F三、问答题(以教材内容为基石,归纳提炼时用语简洁扼要)1.参见教材p1621632.参见教材p192194作业4:一、选择题1.ABCE2.ACDE3.ABDE4.ABDE5.BCD6.BCDE7.BCD8.ABCD9.ABCDE10.BCE11.E12.C13.C14.D15.B16.A17.E18.B 19.B20.C21.B22.C23.D(p240)24.B25.B26.A27.B28.B29.C30.A31.B32.A33.B34.ACD35.ABDE36.ACDE37.BCD38.AC39.CD40.ACE41.BCD42.BD43.CDE二、判断题(说明:F=FALSET=TRUE)1.T2.F3.F4.F5.T6.F虽为p247原句,但对比p249“枪”应为“袍”才对7.F8.T9.F(唐代)10.T11.T12.F13.F(p262)14.T15.F16.F17.F(应删“自贡市”)18.T19.F20.T三、问答题(以教材内容为基石,归纳提炼时用语简洁扼要)1.参见教材第八章(川菜、川酒、川剧、川茶任选一皆可)2.参见教材p265271Mooseman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电大地域文化形成性考核册答案答案》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电大地域文化形成性考核册答案答案: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2021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专科《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_3

2021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专科《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_3

2021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专科《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2021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专科《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全力整理的电大期末纸质考试必备资料、盗传必究!) 说明:试卷号码:2072。

适用专业及层次:小学教育、学前教育专科。

资料整理于2021年9月11日。

一、名词解释 1.人文科学:通常被说成是“人文学”,是指关于人的本身的学说或者理论体系,是对人的存在、本质、价值和发展问题以及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进行研究的学问。

2.全球问题:指的是与整个世界全体人类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譬如人口增长、资源危机、环境污染、裁减军备等等问题,它们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

3.实证主义思潮: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产生的同时,一些哲学家强调哲学应当以实证自然科学为基础,以描述经验事实为限,以取得实际效用为目标,要求排除抽象的思辨,追求实证知识的可靠性、确切性。

由此开创了与非理性主义相对应的实证主义思潮。

4.经济自由主义:是与国家干预主义并列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的两大经济思潮之一。

它发端于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认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要增加一个国家的财富,最好的经济政策就是给私人经济活动以完全的自由。

二、单项选择题 1.科学是内在的整体,它被分解为单独的部份主要是由于(A)。

A.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B.事物的本质C.社会的需要D.科学自身的需要 2.我国把马克思主义列为人文社会科学体系中的(A)。

A.综合性的主干学科B.边缘学科C.交叉学科D.专业学科 3.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开始以分门别类的面目出现的时间是(C)。

A.15世纪B.16世纪C.17~18世纪D.19世纪 4.“计算机十插花艺术”是对哪一个国家企业管理艺术的概括(D)。

A.美国B.韩国C.泰国D.日本 5.在以下各种一般研究方法中,人文社会科学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较为偏重哪一种(B)。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地域文化考试题(卷)和答案解析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地域文化考试题(卷)和答案解析

某广播电视大学2014年1月期末考试1.文献记载伏羲的主要贡献有:ABCA.始作八卦,创造书契。

B.结网罟,教民渔猎。

C.养牺牲以充庖厨。

D.尝百草,播五谷。

2.马家窑类型彩陶:ABA.贮藏器瓮、罐逐渐增多。

B.多采用曲线构图。

C.非常盛行锯齿纹。

D.鸟形壶开始出现。

3.丝绸之路:ABCA.因X骞出使西域而开辟。

B.是横跨亚欧大陆的商旅之路和文化交流之路。

C.沿线重要都市都有不少胡商。

D.基本走向奠定于隋唐时期。

4.丝路重镇某:BCDA.是前凉、后凉、南凉、北凉都城。

B.隋代已成为国际商业大都市。

C.元代为某行省省会。

D.有保存完整的西夏大佛寺。

5.某境内的明长城:ABDA.大部分是1522年以后修起来的。

B.主干线西起嘉峪关。

C.在金塔县至敦煌的长城史称“令居塞”。

D.在某境内足有2000公里。

6.麦积山石窟:ABCDA.在北魏时期已发展成为一个繁荣昌盛的佛教艺术胜地。

B.现存造像中以北朝造像原作居多。

C.被誉为“东方雕塑陈列馆”。

D.洞窟多为佛殿式而无中心柱窟。

7.莫高窟壁画中:ABCDA.绘制的内容以佛教题材为主。

B.有因缘故事画、佛传故事画。

C.早期壁画流行说法图。

D.本生故事画内容丰富、题材多样,堪称艺术精品。

8.河陇学术人物中:ABA.王符是东汉后期一位杰出的思想家。

B.皇甫谧《针灸甲乙经》是我国针灸医学史上不朽的经典巨著。

C.王符《潜夫论》提出“中和之气”是万物的本源。

D.X澍“精通天文地舆之学”。

9.敦煌藏经洞文献:ABCA.大约百分之九十是佛教文献。

B.保存的诗歌数量很多,价值很高。

C.保存了有关摩尼教、景教文献。

D.保存了大量元、明时期的公私文书。

10.环县道情皮影:ABDA.是道情与皮影相互结合的产物。

B.表演特点是唱念做打,一人包揽。

C.人物造型风格粗犷浑厚,粗中见细,名曰“寸线”。

D.传统表演分为大本戏、小本戏和神戏。

1.某砖雕有什么特点?某砖雕表现的题材内容广泛,可分自然景物、社会生活及富有民族特色的装饰纹样等几类。

电大地域文化形成性考核册答案1

电大地域文化形成性考核册答案1

一、填空(每小题1分,共20分。

)1、康熙六年七月十二日(1667年8月30日),康熙批准了由吏部汇奏并经御前会议讨论通过的全国性地方行政区划和官制政革意见,其中,江南省正式分为江苏、安徽两省,改左布政使为安徽布政使,使安徽省三司健全,因此,康熙六年(1667)一般认为是安徽建省标志。

2、安徽建省大致经历了元末明初的行政区域统一;顺治十八年(1661年)左、右布政使划片分治;康熙四年(1665年)调整左、右布政使辖区,使苏、皖两省分省分治奠定基础,确定疆界;康熙六年七月甲寅,正式批准建省;乾隆二十五年八月己亥,正式将省会定于安庆。

因此,一般把公元1667年8月30日作为安徽省诞生纪念日。

3、解放战争后期,安徽境内的淮河南北、江淮地区先后解放,初建皖西、江淮、豫皖苏边区3个行政公署,下设专区,再下为县、市。

1949年4月,撤销上述3个行政公署,成立皖北人民行政公署。

5月,随着江南地区全部解放并普遍建政,成立皖南人民行政公署。

两个行署行使省的权力,但比省的规格要小。

行署下辖直辖市、专区,再下为县及专辖市。

1952年4月,撤销皖南、皖北2个人民行政公署,合并成立安徽省。

8月7日,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成立安徽省。

8月25日,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省会驻合肥。

4、地域文化就是一定地域内历史形成并被人们所感知和认同的各种文化现象。

地域文化具有历史性、地域性和独特性的特点。

5、安徽文化在其长期的发展中,由于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不同,在安徽大地上形成了三个各具特点的区域文化,即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徽州文化,它们共同构成了安徽文化。

6、安徽文化具有延续性、兼容性、多样性、不平衡性、开拓创新性的基本特点。

7、道家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学派之一,春秋末年的老子初步创立了道家思想体系,战国中期的庄子是先秦道家学术的集大成者。

老子的思想集中体现在所著的《老子》一书中。

《老子》共五千多字,故也称五千言,被后来的道教奉为经典,老子本人亦被尊为教祖。

2021年国家开放大学《地域文化(专)》随堂练习(3)

2021年国家开放大学《地域文化(专)》随堂练习(3)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地域文化(齐鲁文化概论)随堂练习(3)一、填空题1、姜太公名尚,字牙,尊称子牙。

2、周武王的弟弟管叔、蔡叔、霍叔分封于管、蔡、霍三国,以监视商纣王族等大批殷商遗民的聚居处,史称“三监”。

3、姜尚封齐后,定都营丘。

4、姜太公除了拥有赫赫战功外,还有军事著作《六韬》流传于世。

《六韬》包括《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和《犬韬》6卷,共60篇。

5、司马穰苴原名田穰苴,是陈公子田完的后裔。

6、司马穰苴“以仁为本”的战争观,实际上是从政治的角度来把握军事,比一般军事战术理论更高出一筹。

7、孙武所撰写的《孙子兵法》,历来被称为“兵学圣典”,全书共13篇,约6千余字。

8、孙武在《孙子兵法》中,提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作战指导原则。

9、孙膑早年曾与庞涓一起师从著名的兵学家鬼谷先生学习兵法。

10、公元前353年,魏国派大将庞涓率8万精兵进攻赵国,赵国苦战一年,支撑不住,向齐国求救。

齐国派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采取“围魏救赵”的计谋,在桂陵设下埋伏,大败魏军。

11、在马陵之战中,孙膑运用“示假隐真”的战法,大败魏军。

12、孙膑特别重视人在战争中的作用,提出了“间于天地之间者,莫贵于人”的论断。

13、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

14、刘备在徐庶的建议下,三顾茅庐,向诸葛亮求教统一天下的大计。

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指明了刘备称王图霸的方略。

后人把诸葛亮向刘备提出的战略构想,称为“隆中对”。

15、诸葛亮的盖世功名与他推演八阵的军事才能密不可分。

16、诸葛亮非常重视兵器研发,他曾创制出一种新式连弩。

17、檀道济在与北魏军队交战时,粮草断绝。

他采用“唱筹量沙”的办法,迷惑敌人,安然撤退。

18、在自己成功坚守德安和顺昌的基础上,陈规不断总结南宋城池防御发展的经验,著成《守城机要》一书。

19、《守城录》是中国军事史上的第一部城池防御专著,它集前代防御理论之大成,并开创了冷火并用时代城市防御理论的先河,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的城市防御理论。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2020年1月期末地域文化(专)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2020年1月期末地域文化(专)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2020年1月期末考试地域文化试卷(开卷)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所选正确选项填在答题框中,1.关于天梯山石窟,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天梯山石窟的大佛窟开凿于盛唐时期。

B.天梯山石窟是我国早期石窟艺术的代表。

C.天梯山石窟被称为“石窟之鼻祖”。

D.天梯山石窟的大佛窟有阿弥陀佛造像1尊。

2.关于武威文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棂星门背面书“孝友文章”四字。

B.现存的武威文庙,由东、中、西三组建筑构成。

C.东边文昌宫以桂籍殿为中心。

D.桂籍殿卷棚内保存的46块匾额,堪称西北之最。

3.关于西夏碑,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西夏碑由武威著名学者张澍发现。

B.西夏碑两面正中用汉文和西夏文篆额。

C.碑文主要记录了当时重修凉州感应塔的缘起和经过。

D.此碑两面碑文内容完全相同。

4.关于张掖大佛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佛殿南北两侧塑十大弟子像。

B.大佛殿殿门上方悬挂镌刻“无上正觉”匾额。

C.大佛殿殿身为两层楼阁,重檐歇山顶。

D.寺内的大卧佛是全国现存最大的室内卧佛。

5.关于金塔寺石窟,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金塔寺石窟分东、西两窟。

B.金塔寺石窟大约开凿于北凉时期。

C.金塔寺石窟两窟规模和形制差别很大。

D.东窟龛顶两侧有大型悬塑飞天。

6.关于骆驼城故址,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骆驼城故址在汉代为酒泉郡表是县地。

B.古城被东西走向的腰墙分为南北二城。

C.北城面积大于南城面积。

D.南城内西南又有一独立割开的小城。

7.关于锁阳城遗址,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锁阳城又名“苦峪城”、“瓜州故城”、“晋昌故城”。

B.锁阳城城址内城没有瓮城、角墩等防御设施。

C.锁阳城城址外城有环墙两道。

D.锁阳城东北方向有一座大型寺院遗址,俗称塔尔寺。

8.关于榆林窟,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榆林窟现存43个有完整壁画的洞窟。

B.榆林窟第2窟西壁门两侧各保留了一幅水月观音画像。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一网一平台《地域文化》教学考题库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一网一平台《地域文化》教学考题库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一网一平台《地域文化》教学考题库及答案国家开放高校电大专科一网一平台《地域文化》教学考题库及答案适用于22春之后的学员1.僧一行曾被“推为两京法主,三帝门师”。

推断题(2分)A.正确B.错误2.北宋王朝组织人编纂的《授时要录》是一部农家著作。

推断题(2分)A.正确B.错误3.《孙子》是孙膑的著作。

推断题(2分)A.正确B.错误4.玄奘,姓陈,名祎,洛州巩县人。

推断题(2分)A.正确B.错误5.中原马街书会始于明朝时期。

推断题(2分)A.正确B.错误6.我国有史以来最早的宴会,是4000多年大禹在今禹州市实行的钧台之享。

推断题(2分)A.正确B.错误7.宋朝苏舜钦的散文《沧浪亭记》与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推断题(2分)A.正确B.错误8.伏羲——阏伯文化是豫东文化区域的内核,陈宋化则是它的主流成分。

推断题(2分)A.正确B.错误9.一般认为,《孙子》是兵家文化的开山之作。

推断题(2分)A.正确B.错误10.司马迁在《论六家之要旨》中说:“法家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行改矣。

”推断题(2分)A.正确B.错误11.文化大发展大旺盛,是实现中原崛起的重要的前提条件。

推断题(2分)A.正确B.错误12.商代甲骨文是世界上最早记载日食、月食的载体。

推断题(2分)A.正确B.错误13.《大唐西域记》是唐玄奘编辑而成。

推断题(2分)A.正确B.错误14.程颐曾制定“为学六则”:一曰立志;二曰养志;三曰穷理;四曰实践;五曰虚心;六曰有恒。

推断题(2分)B.错误15.南朝梁锺嵘的《诗品》,是我国诗歌评论的代表作。

推断题(2分)A.正确B.错误16.《辞源》中对“中原”一词的说明为:“狭义的中原,指今洛阳以南一带。

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

”推断题(2分)A.正确B.错误17.《谏逐客书》是汉贾谊的代表作。

推断题(2分)A.正确B.错误18.魏晋南北朝属于佛教在我国发展阶段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2021年7月期末考试
地域文化试卷(开卷)
每小题3分,共30分)
1.关于武威地区的历史文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武威地区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B.西汉时命名原休屠王领地为“武威”,以彰显大汉帝国的武功军威。

C.“五凉”中的前凉、后凉、南凉、北凉曾建都于姑臧。

D.西夏曾经以凉州为国都。

2.关于武威雷台出土的铜奔马,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铜奔马为战国时期青铜器。

B.铜奔马作昂首嘶鸣、飞跃奔驰状。

C.铜奔马出土于1969年。

D.现藏甘肃省博物馆。

3.关于张掖地区的历史文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汉设置张掖郡,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之义。

B.隋唐时代是张掖历史上的鼎盛时期。

C.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置甘肃行省。

D.张掖大佛寺是五凉时期的佛教殿堂。

4.关于马蹄寺石窟群,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蹄寺石窟群是五代十国时期开凿的石窟群。

B.北魏晚期,受中原文化影响,部分洞窟重修。

C.千佛洞石窟北段为浮雕塔林。

D.马蹄南寺石窟又叫胜果寺,规模较小。

5.关于酒泉地区的历史文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汉时期设置了酒泉郡。

B.魏晋时期,肃州的名称开始使用。

C.明代为扼守中西交通的锁钥。

D.现有不可移动文物点上千处。

6.关于嘉峪关关城,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城向北8千米连黑山悬壁长城。

B.关城的罗城开南北两门。

C.关城向南7千米接天下第一墩。

D.为明代万里长城西端的起点。

7.关于新城魏晋墓彩绘砖壁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城魏晋墓群位于嘉峪关市东18千米的戈壁滩上。

B.彩绘砖壁画大部分构图较为简单,画面具备可叙事性和情节性。

C.绘画方面的内容,在美术领域填补了两汉时期绘画史上的空白。

D.彩绘砖壁画突出特点是“以形写神”。

8.关于莫高窟的营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莫高窟始建于公元366年(前秦建元二年)。

B.唐代是莫高窟全盛时代,洞窟数达千洞。

C.莫高窟开创者是法良禅师。

D.元代后莫高窟停止了兴建并逐渐湮没于世人的视野中。

9.关于莫高窟壁画的佛像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佛像包括佛与弟子、菩萨、天王等尊像。

B.佛像画表现了佛教传说与传播历史。

C.说法图是表现佛说法的场面。

D.唐代的说法图,人物大量增加。

10.关于鸣沙山、月牙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代《敦煌县志》将“沙岭晴鸣”列为敦煌八景之一。

B.鸣沙山所在地区具有特殊的风沙沉降和积存条件。

C.月牙泉最早见于东汉辛氏《三秦记》的记载,称沙井。

D.泉南岸古建筑众多,皆有百年以上历史。

二、简答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简述嘉峪关关城的罗城概况。

罗城城墙正中面西设关城之正门,也叫西城门,门额刻“嘉峪关”三个大字,这是古代进关的第一道城门。

(5分)门洞为五伏五券错层拱券式结构,基础砌三层条石。

门道长25米,宽4.2米,高6.3米,用大小不一的条石铺设,数百年来留下了深深的车辙。

(10分)此门顶上建有三层三檐式城楼一座,庄重大方,称嘉峪关楼,与东西二楼形制相同
2.简述新城魏晋墓彩绘砖画“驿使图”。

原画长34厘米,宽17厘米,为米色底,黑色轮廓线,马身涂黄,还有几笔红色的斑块。

驿使图再现了当时西北边疆驿使驰送文书的情景,被认为是我国发现最早的古代邮驿的形象资料。

(10分)画面上,一名邮驿使骑在红鬃马上,头戴进贤冠,身穿右襟宽袖衣,足蹬长靴,左手举木牍文书,右手持马缰,驿骑四蹄腾空,信使则稳坐马背飞奔传递。

传说图中的驿使脸上五官独独缺少了嘴巴,意在表明昔日驿传的保密性。

这种真实而又写意的手法,对后世中国的绘画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论述题(30分)
请谈谈莫高窟的大型彩塑。

要点:(1)莫高窟的大型彩塑均为唐代所造,如第96窟、第130窟分别高达35米和26米的大佛。

(5分)
(2)第96窟大佛,亦称北大像,为石胎泥塑的弥勒坐像。

在室内泥塑造像中,高度居全国之首,因此号称“室内第一大佛”。

第130窟大佛,亦称南大像,为石胎泥塑弥勒倚坐像,前后费时三十余年。

大佛除右手及胸部一片曾被后人重修之外,其余部分均保存了盛唐时期的原貌。

大佛造像处处体现出柔和之美,而在整体上又表现着一种雄强的阳刚之风。

(10分)
(3)第158窟大卧佛,又称涅槃像,是莫高窟彩塑代表作之一。

卧佛螺髻规整划一,面型端庄秀丽,右手平展,置于花团锦簇的软枕上,手托丰润饱满的面颊,睡态舒展安适,整体比例协调,既表现了佛的慈祥端庄、大智大勇,又表现出其涅槃时的从容不迫、泰然而归的神态,实为不可多得的出神入化之作。

(10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