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比较压强大小
教案-固体压强大小比较

学生上课时间年月日︰~︰段星期授课老师刘老师学科物理年级九年级教材版本沪教版阶段□观察期□维护期第()次课课题固体压强的大小比较教学目标1掌握柱形物体压强大小比较方法。
重点灵活运用FPs=p====ρgh难点密度、质量、重力和压力、压强综合解析并比较压强大小关系重难点回顾物理学中把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画压力示意图时要明确压力的作用点和方向:压力作用在被压物体的表面,压力的方向与被压物体的表面垂直。
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时,压力的与其自身重力的大小相等,因此只要知道物体的质量(或重力),就可知道压力的大小。
比较压强的大小关键是熟练掌握压强公式FPs=。
在物体的压力相等时,压强的大小与受力面积成反比;在受力面积相等时,压强的大小与压力成正比。
若物体的压力和受力面积均成倍的增大或减小,则压强大小不变。
授课内容概要压强公式FPs=p====ρgh例题1:某长方体的三条棱之比为1:2:4,当它如图1所示,,分别平放、竖放在水平面上时,对水平面的压强之比为1:4.图1 图2考点:压强大小比较.专题:压强、液体的压强.分析:已知长、宽、高之比可求平放和立放时的接触面积之比,平放或立放时对地面的压力相同,都为自身重力,根据公式P=即可求压强之比.解解:平放时对地面的压强:P1=,竖放时对地面的压强为:P2=,则压强之比:====.故答案为:1:4.点评:本题考查压强公式的应用,关键是知道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不管怎样放置,对地面的压力始终等于自身启文教育个性化辅导教案重力,难点是平放和立放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例题2:如图所示的A、B两个大理石柱,它们的高和截面积均不一样,h A<h B,S A>S B,那么它们对地面的压强p A<p B.(填“>”、“=”或“<”).考点:压强大小比较;重力的计算.专题:比较思想.分析:因为A、B两个大理石柱是标准的圆柱体,根据P=,此时F=G=mg=ρVg,可将P=推导成p=ρgh,再根据h A<h B,即可比较出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的大小.解答:解:因为A、B两个大理石柱是标准的圆柱体,静止在水平面上,所以F=G=mg=ρVg=ρshg,则P===ρgh,那么P A=ρgh A,P B=ρgh B,又因为h A<h B,所以P A<P B.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涉及到压强的大小比较,重力的计算,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A、B两个大理石柱自身的重力等于其对地面的压力.对于形状规则的固体来说,也可以用p=ρgh来计算固体压强.启文每周一练一、选择题1关于压力和压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A.物体的质量越大,对受力面的压力一定越大 B.压力越大,对受力面的压强越大C.受力面积越小,产生的压强一定越大 D.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产生的压强一定越大2关于压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A压力大,则压强一定大 B 受力面积大,则压强一定小B压力一定,受力面积大,压强一定大 D 受力面积一定,压力大,压强一定大3某同学穿钉鞋赛跑时,脚对鞋压强是p1,鞋对跑道的压强是p2,则(B)A p1>p2B.p1<p2C p1=p2D 条件不够,无法比较4某同学在水平公路上骑自行车,当车胎发生缓慢漏气时,车胎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 C )A.压力和压强不变 B.压力和压强都变大C.压力不变,压强变小 D.压力变小,压强变大5一薄壁平底杯子放在桌面上,杯子对桌面的压强为p1,若将杯子倒扣在桌面上,杯子对桌面的压强为p2,则有(C)A p1=p2B.p1>p2C.p1<p2D.无法判断6一只圆柱形平底玻璃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1所示,口朝上正放时(图甲),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是F1、P l;口朝下倒放时(图乙),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是F2、P2,则有( D )A.F1<F2,P1=P2 B.F l=F2,P1=P2 C.F1=F2,P1>P2 D.F1=F2,P1<P2图1 图27一块砖放在水平地面上,有平放、侧放、竖放三种放法,对地面产生的压强(A)A 竖放最大B 侧放最大C 平放最大D 三种放法一样大8一长方体金属块如图2,甲、乙分别平放和竖放在水平地面上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力F甲和F乙,压强P甲和P乙的关系是(C)A.F甲=F乙,P甲=P乙B.F甲>F乙,P甲>P乙C.F甲=F乙,P甲<P乙D.F甲<F乙,P甲<P乙9如图3所示一块砖将它分别平放、侧放、竖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1、P2、P3,则 ( D ) A.P1=P2=P3 B.平放P1最大C.侧放P2最大 D.竖放P3最大图3 图410如图4所示,压力和压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A平放时压力最大,压强最小B侧放时压力最小,压强最大C立放时压力最大,压强也最大D三种放法压力一样大,立放压强最大11一块砖它的棱长之比为1∶2∶4,将它分别平放、侧放、竖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5所示,它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1、P2、P3,则( B )A、P1=P2=P3B、P1∶P2=1∶2C、P2∶P3=1∶4D、P1∶P3=4∶1图512有两块相同的砖,如图6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其中对地面的压强最大的是(D)A B C D图613如图7所示,质量相等的三个圆柱体A、B、C,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P A、P B、P C,它们的关系是(A)图7 图8A P A最大B.P B最大C.P C最大D.P A=P B=P C14材料相同的甲、乙两个圆柱体,其高度相同,但底面积之比为S甲:S乙=4:1,则它们对桌面的压强之比为(D)A 1:4 B.4:1 C.1:5 D.1:115在水平桌面上,有三个竖直放置的同种物质制成的实心圆柱体,已知它们的高度相等,但质量不同,那么它们对桌面的压强(D)A 质量大的一定大B 底面积大的一定大C 底面积小的一定大D 三个一样大16由同种材料做成的三个高度相同但底面积不同实心圆柱体A、B、C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如图8所示,他们对水平面的压强大小关系是(C)A p A>p B>p C B.p A<p B<p C C p A=p B=p C D 无法判断17用同种材料制成的两个实心圆柱体A和B,竖放在水平地面上,高度h A:h B=3:1,底面积S A:S B=3:1,则两A、B圆柱体对地面的压强比为(A)AA3:1 B 1:3 C 1:1 D 9:1.18如图9,在水平桌面上放着三个铝制实心的圆柱体,它们的质量分别是100 克、130 克、170 克,它们对桌面的压强大小判断正确的是(C)A、甲最大B、丙最大C、一样大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19三个分别用铅、铁、铝制成的重力和高度都相同的圆柱体,竖直地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中对地面压强最小的是(A)A 铅圆柱体B 铁圆柱体C 铝圆柱体D 三个圆柱体一样20质量相同的三个实心正方体块,A为铜块,B为铁块,C为铝块(ρ铜>ρ铁>ρ铝)把它们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A)A P A>P B>P C B.P A<P B<P C C.P A=P B=P C D.无法判断21甲乙两人并排走在沙滩上,他们发现在沙滩上行走后留下的脚印大小不同,甲的脚印较大,但是深浅相同,则他们对沙地的压力及压强相比(C)A A F<F乙P甲>P乙B.F甲>F乙P甲>P乙甲CF甲>F乙P甲﹦P乙D.F甲﹦F乙P甲﹦P乙22 A、B、C分别为三个由不同物质做成的长方体,如图10放在一块水平放置的海棉上,发现它们使海棉凹陷的深度相同,则它们的重力G A、G B、G C之间的关系、海棉受到的压强P A、P B、P C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D)A G A<G B<G C B.P A>P B>P C C.G A=G B=G C D.P A=P B=P CA.图9 图1023如图11所示,等高的铜、铝两个实心圆柱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铜圆柱体的底面积是铝底面积的两倍,铜、铝两个圆柱体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铜、p铝(A)A、p铜>p铝B、p铜=p铝C、p铜<p铝D、无法判断24、如图12所示,甲、乙两个密度均匀的实心圆柱体放在水平桌面上,高度h甲<h乙,横截面积S甲<S乙,但它们对桌面的压强相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D)A、甲的密度小,重力也小B、甲的密度小,重力大C、甲的密度大,重力也大D、甲的密度大,重力小图11 图1225将两个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重力之比是1:3,两个物体与水平桌面的接触面之比2:1,则两物体对桌面的压强之比是(C)A 1:3B 1:2C 1:6 D.6:126如图13所示的甲、乙、丙三个用相同材料做成的高度和底面积相等的实心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甲、p甲,F乙、p乙,F丙、p丙,则有(A)A F>F乙>F丙、p甲>p乙>p丙 B F甲=F乙=F丙、p甲=p乙=p丙甲C F=F乙=F丙、p甲>p乙>p丙 D F甲>F乙>F丙、p甲=p乙=p丙甲图13 图1427小底大的实心圆台高为h,其密度为ρ,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如图14所示,它对桌面的压强(B)A 等于ρghB 小于ρghB 大于ρgh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28用相同材料,相同质量的物质做成实心的长方体,球体和圆锥体如图15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若三个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甲、F乙、F丙及p甲、p乙、p丙,则下述关系正确的是( C )A F甲>F乙>F丙B F甲<F乙<F丙C.p乙>p甲>p丙D.p丙>p甲>p乙图15 图16 图17 29一只底面积S的箱子,当放在面积为2S的桌面上时,箱子对桌面的压强为P,当放在面积为S/2的水平凳面上时,箱子对凳面的压强是: ( C )A.P/2 B. P C. 2P D. 4P30如图16所示,甲、乙、丙三个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
压强大小的比较

压强大小的比较作者:张德祥来源:《理科考试研究·初中》2016年第09期一、固体压强的比较1.准确判断压力、受力面积及其变化固体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有关.中考中对于固体压强的考查,往往会在同一情景中出现多个力、多个面积或力、受力面积发生变化的情景.想准确的比较、计算压强的大小,找准产生压强的压力和该压力的受力面积是关键.审题时要抓住“谁对谁的压强”,找到压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以及这两个物体的接触面积就可以准确判断压力和受力面积.例1(2008年山东淄博)如图1所示,物体A重30 N,B重15 N,物体A的底面积为10 cm2,物体B的底面积为5 cm2.则A对B的压强是Pa,B对桌面的压强是Pa.分析A对B的压力施力物体是A,等于A的重力,A、B的接触面积为B的上表面,可求出A对B的压强;B对地面压力的施力物体是A、B构成的整体,等于A、B重力之和,受力面积等于B的底面积,可求出B对地面的压强.答案p1=6×104 Pa,p2=9×104 Pa.2.用p=ρgh比较固体压强当物体放于水平面时,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物体重力F=G.对于圆柱体、长方体等体积可以通过公式V=Sh来计算,F=G=mg=ρVg =ρShg,再将F=ρShg代入p=FS,可得p=ρgh.对于此类物体用p=ρgh来比较压强的大小,用p=FS,难以直接分析的题目.例2(2006年宁波改编)如图2所示,甲、乙两个立方体(V甲>V乙)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沿水平方向截去高度相等的部分,剩余部分对于地面的压强关系是A.p甲>p乙B.p甲=p乙C.p甲分析本题中甲乙两物体的压力和受力面积都不相等,若采用公式p=FS进行分析难度较大.由于它们都是实心正方体,放于水平地面,且对地面的压强相等,两者高度h甲>h乙,根据p=ρgh可知,ρ甲答案C二、液体压强的比较1.液体深度的判别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液体密度、深度有关,比较液体压强的大小时,准确判断液体的深度或分析液体深度的变化十分重要.一般要注意以下两点.(1)液体深度是指液体中某处到液面的竖直距离.(2)当容器倾斜、倒置时液体总体积不变.例3(2008年哈尔滨)如图3所示,桌面上放有甲、乙两个鱼缸,同学们观察、比较后提出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鱼缸甲对桌面的压力小,缸中鱼受到水的压强大B.鱼缸甲对桌面的压力大,缸中鱼受到水的压强小C.鱼缸乙对桌面的压力小,缸中鱼受到水的压强小D.鱼缸乙对桌面的压力大.缸中鱼受到水的压强大分析由于甲鱼缸较大,且所装水也比乙鱼缸多,因此甲鱼缸的总重力大于以鱼缸的总重力,甲对桌面压力较大.由于甲鱼缸中金鱼和乙鱼缸中金鱼到容器底的高度相同,许多同学会误以为两鱼在水中深度相等,但鱼在水中深度是指鱼到水面的距离,显然h甲答案B.例4(2008年吉林改编)如图7甲所示.试管中装有一定质量的水,试管竖直放置是水对试管底部压强为p甲,当试管倾斜时,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为p乙.则p甲与p乙关系是A.p甲>p乙B.p甲=p乙C.p甲分析容器倾斜的过程中,水的体积不变,但水的深度是指容器底到水面的竖直距离.由图可知h甲>h乙,显然p甲>p乙.答案A.2.不同容器压力、压强的比较例5(2006年大连改编)如图4所示,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质量和底面积都相等的容器.向容器中注入高度相等的水,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分别为F甲、F乙.则A.p甲=p乙,F甲=F乙B.p甲>p乙,F甲=F乙C.p甲=p乙,F甲D.p甲分析甲乙容器中水的深度相等,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相等.而对于压力大小的比较,由于学生先学习固体压强,而固体压强的求解大部分采用p=FS=GS,使学生陷入“思维定势”,认为压力就等于重力.可以采用数学推理的方法,看看水对甲乙容器底的压力与重力的关系.F=pS=ρghS=ρgV=mg=G,显然这个G是以容器底为底面积,液体深度为高的圆柱形液体的重力,在甲图中这部分液体的重力就是容器中水的重力,有F=G水;而乙图这部分液体的重力只是虚线内液体的重力,显然F答案A.三、固体压强与液体压强的区分例6(2008年甘肃天水)如图5所示,重量为10 N,底面积为4×10-2 m2的水桶,内盛深度为20 cm的水压强是Pa.(g=10 N/kg),放在面积为1 m2的水平桌面的中央,水对桶底的压强Pa,桶对桌面的压强Pa.分析水对水桶底压力的施力物体是水,等于水的重力.而受力面积是桶的底面积.h=20 cm=0.2 m,V=Sh=0.2 m×4×10-2 m2=8×10-3 m3,F=G=ρVg=1.0×103 k g/m3×8×10-3 m3×10 N/kg=80 N,利用公式p=FS可求出水对水桶底压强.桶对桌面的压力的施力物体是桶,等于桶和水的重力之和,受力面积仍是桶的底面积.将桶的重力加上水的重力再除以桶的底面积,可得桶对桌面的压强.答案2000 Pa,4500 Pa.。
实验聚焦:压强大小比较(物理-八年级下册-人教版)

压强大小比较
一、实验用品
两支一次性注射器(一支为5mL,一支为2.5mL),胶皮管一小段(外径0.8cm),两小段
细玻璃管(或透明稍硬细塑料管!注射器套针头塑料管笔),AB胶。
二、实验方法
取1个饮料瓶盖子,在其上面打孔,直径能让大注射器的外筒紧紧套入。
将大注射器外筒上的手柄剪圆(注意留有翻边),把大注射器的外筒从盖里的孔中向盖外穿出,让注射器剪圆后的翻边卡在盖底(用AB胶再粘牢)。
将两支一粗一细的一次性注射器的装针部分去除(成圆筒状),用细玻璃管在火上烧热后在两注射器上打孔,在注射器打好的孔上分别安上玻璃管(或细塑料稍硬吸管),并用AB胶粘牢,形成两个“三通”。
在小注射器的外筒上套入一小段胶皮管后紧紧插入注射器的外筒内。
装置如图1所示。
1.“我”出“你”进
实验时将有色水装入(可用注射器)图1装置的a、b玻璃管中(成两段小水柱),对着瓶盖口往大注射器外筒内吹气。
由于大注射器外筒内的气柱流速比小注射器外筒的气柱流速小,看到的现象是a玻璃管中的水柱被“顶”出玻璃管外,b玻璃管中的水柱被“吸”进小注射器外筒内。
2.下管不喷水
将图1装置的饮料瓶盖拧在一个去掉瓶底的饮料瓶口上,实验时往瓶内倒水,如图2甲所示。
看到的现象是a玻璃管中有水喷出,而b玻璃管中无水喷出,若这时用注射器向b 玻璃管中注入红水,而红水立刻被吸进小注射器外筒内的水里,原理同前,不再赘述。
注意:这个实验缺少视频资源。
专题4 压强的大小与比较

专题4 压强的大小与比较
倒立放置时矿泉水瓶对桌面的压力:
返回目录
F′=G 水=m 水 g=0.28 kg×10 N/kg=2.8 N 倒立放置时矿泉水瓶对桌面的压强:
p′=SF瓶′盖 =8×21.08-N4 m2 =3 500 Pa 答:(1)倒立放置时瓶盖所受水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 1.04 N 和 1 300 Pa; (2)倒立放置时矿泉水瓶对桌面的压强为 3 500 Pa。
返回目录
专题4 压强的大小与比较
返回目录
9.解:(1)由题图知,倒立放置时,瓶内水深 13 cm ,瓶盖所受 水的压强:p=ρgh 倒立=1.0×103 kg/m3×10 N/kg×0.13 m=1 300 Pa
由 p=FS 可得,倒立放置时瓶盖所受水的压力: F=pS 瓶盖=1 300 Pa×8×10-4 m2=1.04 N (2)由题图知,正立放置时瓶内水深 10 cm,则瓶内水的体积: V=S 瓶底 h 正立=28 cm2×10 cm=280 cm3 瓶内水的质量:m 水=ρV=1.0 g/cm3×280 cm3=280 g=0.28 kg
专题4 压强的大小与比较
返回目录
专题4 压强的大小与比较
专题概述
专题精练
专题概述
返回目录
专题4 压强的大小与比较
1.本专题主要考查内容:对公式
p=FS
返回目录
和 p=ρgh 的理解和
运用,灵活运用公式及其变形式,比较固体压强、液体压强和大
气压强等相关物理量。
2.解题技巧:
(1)公式 p=FS 适用于计算所有物体的压强。
B.水桶内水的质量为25 kg
C.F的大小为154 N
D.F的大小为126 N
中考物理实验复习宝典实验14 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考点解读)

实验14 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设计与进行实验】图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对比实验1.实验器材:压强计、刻度尺、水、硫酸铜溶液(盐水)等。
2. 实验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用手轻压金属盒上的橡皮膜,观察U型管中的液柱是否变化,若漏气,两液柱始终相平;3. 实验前U形管液面应调平:为了避免橡皮管中有气体导致液面不相平,应拆除橡皮管重新安装;4. 实验方法:(1)转换法:通过观察U形管两液柱的高度差来比较压强的大小;(2)控制变量法:①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方向的关系:控制金属盒在同种液体的统一深度,改变金属盒的方向,观察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控制金属盒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方向不变,改变金属盒的深度,观察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③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控制金属盒在相同深度,金属盒方向不变,改变液体的种类,观察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5. 实验过程中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几乎不变的原因:实验仪器气密性不好;6.分析数据和现象,总结结论【交流与反思】7.探究移动方向的判断:改变液体密度,为了使液体压强不变,若密度增大,探头应向上移动,若密度减小,探究应向下移动;8.液体密度的相关判断:①同一深度处,液面差大的液体密度大;②液面差相等时,深度深的液体密度小;9.液体压强的相关计算;实验结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液面同一深度处,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深度越大,压强越大;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则压强越大。
10.注意:①液体压强大小与其他的因素,如重力、体积、容器的形状、底面积等无关。
②此实验只能定性的描述液体内部的压强特点。
【例1】如图所示为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四幅图中容器中的液面相平.甲乙丙丁(1)实验前,首先应检查U形管压强计的气密性是否良好.(2)在进行(1)中的操作时,发现无论重压还是轻压橡皮膜,U形管两侧的液柱的高度均变化很小,说明该U形管压强计气密性较差.(3)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内的水面已有高度差,通过②方法可以进行调节.(填序号)①从U形管中向外倒出适量的水②拆除软管重新安装③向U形管中倒入适量的水(4)U形管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两侧液柱的高度差来显示橡皮膜所受压强大小的. (5)比较图甲和图乙,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6)保持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不变,改变它的朝向,如图乙、丙所示,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初步得出结论: 在同一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7)比较图乙和图丁,能初步得出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的结论吗? 不能,理由是: 没有控制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 .(8)该实验中用到的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有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9)若图乙中U形管左侧液柱的高度为4 cm,右侧液柱的高度为7 cm,则U形管底部受到的液体的压强为700 Pa.(ρ水=1.0×103 kg/m3,g=10 N/kg)【例2】在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宇的探究过程如下:(1)他分别在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的一端扎上相同的橡皮薄膜(a、b、c粗细相同,d横截面细些),并在玻璃管内注入不同的液体,观察到橡皮薄膜分别向下凸起,实验现象如图戊所示:根据图甲cd 猜想A: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质量无关;根据图甲a、b猜想B:液体内部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深度有关;根据图甲b、c猜想C:液体内部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2)小宇用压强计继续探究,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吴却观察到如图乙a所示的情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U形管左支管液面上方的气压小于(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大气压:调节的方法是 B (填选项字母);A.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3)小宇再做如图乙b所示的操作,当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薄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几乎不变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软管与U形管接触不严密或漏气.(4)压强计调节正常后,小宇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不同液体中进行实验,如图乙c所示,并记录部分实验数据在下表中:实验序号液体的密度ρ(×103kg/m3)U形管液柱高度差H(cm)橡皮薄膜的深度h(cm)10.8 H 5.02 8.0 10.0实验序号液体的密度ρ(×103kg/m3)U形管液柱高度差H(cm)橡皮薄膜的深度h(cm)31.0 10.0 10.04 20.0 20.05ρ12.0 10.06 24.0 20.0忽略橡皮薄膜的影响,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序号1中的H= 4 cm,实验序号5和6中的ρ= 1.2×103kg/m3,再继续分析实验序号2、3、5的数据初步得出猜想 C 是正确的.赵华小组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时,遇到如下问题:(1)本实验探究中,主要用到的物理方法有转换法和控制变量法法.(2)如图甲,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在水中,若要使压强计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减小,可行的办法是 B (填选项字母).A.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向下移动一段距离B.将压强计金属盒向上移动一段距离C.将压强计金属盒在原位置转动180°D.将压强计金属盒放在同深度的食盐水中(3)该组同学用a、b两种液体进行了多次实验,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液体压强随深度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a、b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是ρa>ρb(选填“>”“=”或“<”).。
初中物理比较液体的压强大小的方法

比较液体的压强大小的方法液体的压强是学习的重点,比较液体的压强的大小是各省、市中考物理的热点,考题常以填空、选择等形式出现。
只有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全面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在中考时取得好成绩。
现以有关液体压强的中考题为例,介绍比较液体的压强大小的方法和技巧。
一. 密度比较法例1. 体积相同的正方体实心铁块和铝块,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则。
(填“>”、“=”、“<”)。
解:设正方体的体积为V,边长为h,则同理可得因为空格处填“>”。
点评:是液体的压强公式,对于固体来说,不能直接应用此公式,但对于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规则形状的物体来说,经过推导以后可以使用。
例2. 如图1所示,甲、乙为粗细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甲管倾斜放置,乙管竖直放置,两管液面相平时,两管液体对管底的压强分别为,则的关系为(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图1解: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两管液面相平,甲试管倾斜放置,液柱较长,乙试管竖直放置,液柱较短。
甲试管液体体积大于乙试管液体体积。
因为,得出,又已知,根据可知,。
空格处应填“小于”。
点评:本题为隐含条件,根据液体压强公式,挖掘隐含条件,而不能凭想象去解题。
二. 深度比较法例3. 如图2所示,内装等质量液体的三个容器A、B、C,已知底面积,A和B中盛水,C中盛煤油,B和C中液面相平,则这三个容器底部所受压强大小比较为()。
A.B.C.D.图2解:因为A、B容器内水的质量相等,则体积也相等,已知,则容器底处水的深度,又可知,。
因为所以。
则有正确答案应选(C)。
点评:找出题目中隐含条件是解本题的关键。
三. 假设比较法例4. 如图3所示,甲、乙两个容器的底面积相等,若分别在容器内注入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哪个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大?图3解:假设把图3中甲、乙容器的水和酒精分别倒入图4所示的柱形容器A、B(底面积与甲、乙相等)里,因柱形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液重,于是有,又因为得容器A、B底部所受的压强相等,即图4比较容器甲和A,有,可得。
液体内部的压强应用

F=G
F=G
F=G
p液 g h F p S
F>G
p液 g h F p S
F<G
p液 g h
应用2:判断压强的变化
如图所示的密封容器内充满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将 其倒置过来。 比较前后两次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的变化情况; 比较前后两次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和压力的变化情况。
容器底部受到的 F不变,始终等于液体和容器的重力 容器对桌面 ρ和h都不变, p不变 F不变,受力面积变小, p变大 p不变,S变小,F变小
应用2:判断压强的变化
如图所示的密封容器内充有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 将其倒置过来。 比较前后两次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的变化情况; 比较前后两次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的变化情况。
容器底部受到的 F不变,始终等于液体和容器的重力 容器对桌面 ρ不变,h变大, p变大 F不变,受力面积变小, p变大
应用3:压强的计算
知识回顾
1、液体对容器底有压强。 2、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压强。
3、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同一深度压强相等。 4、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5、同一深度处,液体密度越大,压强就越大。
知识回顾
6、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液=ρ 液gh h表示深度,深度是指液体内某一点到液面的垂直距离。
应用1:比较的压强大小
一个容器内盛有水,其中A点到底部的距离和B点到液面 的距离都为10厘米。比较两个点受到水的压强的大小。
ρA= ρB pA>pB hA>hB
应用1:比较的压强大小
甲、乙两个形状不同的容器中倒入质量相同的水, 比较两个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的大小。 ρ甲= ρ乙 p甲<p乙 h甲<h乙
比较压强与压力大小的方法

比较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压力大小的方法(甘肃省兰州市三十一中学撖爱嵘)关键词:液体内部压强压力重力浸没深度密度底面积文章摘要:根据公式P=ρ液g h知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密度ρ和深度h有关,再根据公式F=PS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容器底面积大小有关。
比较液体内部压强与压力时,应先根据公式P=ρ液g h比较P,再根据公式F=PS比较F。
学习液体内部压强以后,从公式p=ρ液g h来看这部分知识似乎很容易掌握,但是实际遇到的问题却很难处理,这部分内容是初中物理的重点也是难点,下面就怎样比较液体内部压强和压力大小给予讲解。
一、同种液体例1: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容器,底面积相同,高度相同,但形状不同,装满同一种液体:(不考虑容器本身的重力)(1)则容器底部所受到的压强: P甲 P乙P丙,(2)容器底部所受到的压力: F甲 F乙F丙,解析:(1)根据公式p=ρ液g h可知液体内部压强大小只与液体的密度ρ和深度h有关,所以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大小关系:P甲=P乙= P丙。
(2)再根据公式F=PS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与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和容器底面积大小有关,所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大小关系:F甲=F乙=F丙。
比较同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时,应先根据P=ρ液g h比较P,再根据F=PS比较F。
二、不同种液体例2:如图所示:水平桌面并排放着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体容器,两容器中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水和酒精,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1) P甲 P乙;(2)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F甲F乙;(3)容器底部所受到的压力与容器中液体的重力比较:F甲 G水, F乙G酒;解析:(1)根据公式P=ρ液g h与m液=ρ液v液=ρ液sh得:p=m液g/s,甲、乙是同一容器:S甲=S乙,且m水=m酒,因此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
(2)根据公式F=PS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甲=F乙。
(3)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与容器中液体的重力大小关系:F甲=G水,F乙=G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比较压强大小
江苏 兰凡跃
一、压力相同,比受力面积
例1 (2014杭州)如图1所示,密度为ρ、厚度为
d 、边长为L 的均匀正方形薄板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其右
端与桌子边缘相平。
板与桌面间的光滑程度不变,现用水平力向右推薄板使其运动4
L ,在推薄板的过程中薄板对桌面的压力F 、压强p 和摩擦力f 的变化情况是( )
A .p 、F 、f 均不变
B .p 大小由ρd g 增大为
34ρd g ,F 不变、f 变大 C. F 大小由ρL 2d g 减小为
43ρL 2d g ,p 不变、f 变小 D. p 大小由ρd g 增大为3
4ρd g ,F 、f 不变 解析 固体对水平支承面的压力大小始终等于物体的重力,所以从图甲到图乙的过程中,压力不变;图乙中薄板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变为原来的
43,根据压强公式S F p =可知,在压力不变时,压强增大为原来的3
4;而在推薄板的过程中,板与桌面间的光滑程度、压力不变,所以摩擦力也不变。
答案 D 。
二、受力面积相同,比压力
例2 (2014乐山)用两种物质分别制成棱长相同的实心正方体甲、乙,它们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如图2所示。
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则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P 甲︰P 乙为( )
A .8︰1
B .4︰3
C .4︰1
D .1︰2
解析 棱长相同的实心正方体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受力面积相
同,由图像可知,
33/818cm g cm g ==甲ρ,33
/144cm g cm g ==乙ρ,18=乙甲ρρ
图 1
图 2
根据V m ρ=可知,体积相同时,1
8m ==乙甲乙甲
ρρm 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之比18===g m g m G G F F l 乙甲乙
甲乙甲
根据公式S
F p =,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强之比等于压力之比,即18==乙甲乙甲F F p p l 答案 A 。
三、柱形物体比密度和高度
例3(2014德州)如图3所示,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圆
柱体A 和B 放在水平地面上。
高度之比h A ∶h B =2∶1,底面
积之比S A ∶S B =1∶2,则它们对地面的压强之比p A ∶
p B = 。
解析 对于实心圆柱体,其产生的压强压强大小
hg S Shg S Vg S mg S G S F p ρρρ======
由上式可知,圆柱体对地面的压强只与物体的高度和密
度有关,与物体的底面积等因素无关,同种材料制成的两个实心圆柱体其密度相同,B A ρρ= 它们对地面的压强之比等于其高度之比,即
1
2===B A B l A B A h h gh gh p p 乙甲ρρ 答案 2∶1
图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