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

合集下载

超声对先天性肌性斜颈的诊断价值

超声对先天性肌性斜颈的诊断价值

室 增大 。彩 色多普 勒 显示 一股 五彩 镶嵌 的血 流 由升
主动 脉射 向肺动 脉 。 喷 泉 状 。 续 整个 心 动周 期 , 呈 持
脉冲及连续多波多普勒显示双期高速湍流频谱。
AS P D的诊断 及鉴 别诊 断
可证 实分 流 的存 在及 血 流动力 学 改变 .并 可检 出合
肺 动 脉 问隔 缺 损 . 国超 声 医学 杂 志 .0 2。89 :1 中 2 0 1 ( )7 7
的五 彩镶嵌 的血 流信 号 .频谱 多普勒 于瘘 口处 探及 双期 连续性 的 湍流信 号
4游字光 , 叶军 . 凌月蓉 , 彩色多普勒诊断主肺动脉 间隔缺损. 等. 中国
超声 医学 杂 志 .9 7 1 ( )5 19 。3 2 :7
根据 A S P D的 彩色 多普 勒超 声心 动 图表 现特 征 即可做 出诊 断 。但 需与 以下几 种疾 病相 鉴别 : 1 室 () 间隔 缺损 :主要 是 与肺 动脉 瓣下室 缺亦 称 干下 型室 缺 相鉴别 。 心底 短轴 切面上 . 损 的回声 中断 紧邻 在 缺
肺 动脉瓣 下 .位 于右 室 流 出道侧 而 A S P D的 回声 中 断 则位 于肺 动脉瓣 上 的肺 动脉右 侧 。彩色 分流 束 由
并其 它 畸形 . 因其病 情发 展快 。 一旦 形成 艾森 曼 格 氏 综 合征 时 . 失去 了手 术 的机 会 。 便 因此 。 前 正 确 的 术 诊 断 .对外科 早期 手术 治疗 方式 的选 择 和患 者 的预 后 随访 具有 重要 意义 。彩 色多普 勒超 声 心动 图 对本 病 的诊 断无 创无 痛 、 晰直 观 、 确 可靠 、 清 准 简便 迅 速 、
( 稿 日期 20 - 70 收 060-4 -

彩色高频超声对婴儿肌性斜颈的诊断价值

彩色高频超声对婴儿肌性斜颈的诊断价值

彩色高频超声对婴儿肌性斜颈的诊断价值目的:探讨彩色高频超声在婴儿肌性斜颈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我院2010年5月至2013年11月期间47例肌性斜颈患儿临床资料,分析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患侧胸锁乳突肌形态、内部回声和血流情况,并与健侧进行比较。

结果: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47例患儿病灶均位于单侧胸锁乳突肌中下段,呈局限性显著增厚,内部回声不均匀,肌纤维穿行紊乱,可见血流信号,与健侧相比组间差异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彩色高频超声是诊断和鉴别诊断婴儿肌性斜颈的有效方法,在治疗和预后方面可发挥重要指导意义。

标签:彩色高频超声,婴儿肌性斜颈,诊断肌性斜颈是一种常见婴幼儿肌肉骨骼系统先天疾病,指因患侧胸锁乳突肌痉挛而导致的患儿头部向患侧偏斜的肌肉骨骼疾病[1],其发病率为0.4%~2.1%。

婴儿肌性斜颈临床主要表现为颈部扪及肿块,早期诊断和治疗的痊愈率可高达80%以上[2],但若未能早期发现,可致使患儿发生头和面部畸形,其手术治疗预后效果较差,因此婴儿肌性斜颈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本文就彩色高频超声在婴儿肌性斜颈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5月至2013年11月期间,我院诊治的肌性斜颈患儿47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经眼科检查和X线片检查排除眼性斜颈和骨性斜颈,并经手术或药物临床治疗确诊为肌性斜颈。

男26例,女21例;年龄5 d至1岁,平均年龄(36.4±12.5)d;其中3例产前羊水少,6例产前胎位不正;13例行剖腹产,34例顺产;36例临床表现为颈部扪及肿块,11例无颈部扪及肿块表现。

1.2 方法采用阿洛卡prosound F75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线阵变频探头,频率8~13 MHz。

家长横抱患儿,或患儿取仰卧位,在患儿入睡后再行检查的效果较好,患儿头颈向对侧略微旋转,伸展颈部,从而使颈部得到充分暴露,由上到下沿患儿胸锁乳突肌行横向及纵向扫查,对其大小、形态、肌肉纹理、回声强度等进行观察,并观察比较患侧和健侧,对其厚度和累及范围进行测量,重点对颈部肿块进行观察,并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肿块内部的血流状况进行观察,测定动脉频谱阻力指数。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价值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价值

130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5月 第2卷第10期重建成像能够充分的呈现出骨关节四周不同角度以及冠、矢、水平位的立体图像情况,有利于多方位以及各种角度的观察骨关节骨折的情况,展示出骨结构空间部位的变化、骨折碎片方向以及骨折线在骨表面走行等状态。

所以可以充分的帮助临床医生对骨关节骨折具体状态具有综合的认识,提供给治疗方案重要的依据[5]。

临床上有效的诊断骨关节骨折,对于制定手术方案方面可以形成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骨折类型,也会具有不尽相同的手术方案、手术入路,在实施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技术以后,有助于掌握住骨折的位置以及形态、移位情况等内容,进而为成功的手术治疗提供更加准确的依据。

4 结语综上所述,采取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技术在诊治骨关节骨折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提供给临床有效治疗方案重要的依据。

因此,此种方案值得大量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刘冬雄,汤文韬,蔡碧红.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骨关节创伤性骨折中应用价值[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7,26(03):759-761.[2]李燕,宋伟.骨关节骨折诊治中应用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技术的价值[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10):1800+1802.[3]谭芳欢,覃怀习.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及多平面重建对复杂部位骨折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J].实用医技杂志,2016,23(02):164.[4]吕荷荣,刘克昌,项少梅.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技术在骨关节骨折诊治中的应用[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5,25(03):560-563.[5]纪忠杰.研究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于舟状骨骨折的诊断价值[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01):144-145.先天性肌性斜颈指的是因胸锁乳突肌先天性挛缩,导致头以及颈不对称的一种疾病[1]。

是临床上新生儿较常见的肌肉骨骼系统疾病。

该病早期诊断以及早期治疗对患者的预后极为重要。

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超声诊断

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超声诊断

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超声诊断【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超声诊断价值。

方法:筛选我院于2015年6月-2016年8月间收治的50例行超声诊断的先天性肌性斜颈者参与本次研究,对其图像资料以及基础情况进行系统性的回顾分析,并总结对患儿行超声诊断的应用价值。

结果:依据超声图像特点可分为肿块型、弥漫型;其中,14例患儿检查到彩色血流现象,RI指标显示为0.74-0.87。

结论:对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者行超声诊断具有确切的应用价值,可在临床上大力推行。

【关键词】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彩色多普勒超声先天性肌性斜颈是指由一侧胸锁乳突肌发生挛缩,而致使头向一侧偏斜的疾病,该病是新生儿和婴幼儿发病率较高的肌肉骨骼系统性先天性病症之一,其发病率[1]约占小儿疾病的0.3%-1.9%,若该病治疗及时,可避免手术的创伤,由此可知对该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基于此,现就我院50例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的声像图展开研究,以期对患儿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50例行超声诊断的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均来源于我院2015年6月-2016年8月间前来就诊的患者中。

其中男女比例为24:26,年龄段在23d-1.3岁,年龄区间为(60.4±20.5)d;所有患儿经查阅其临床信息均无难产或者产伤史者,于出生后,并无显著的颈部临床表现,颈部扪以及肿块患儿31例,未扪及肿块患儿19例。

1.2 检测方法选用Philips iU、GE Voluson 730以及HD11等超声诊断设备,设定7-12MHz 作为本次探头的频率,协助患儿呈仰卧位或者由家长端抱,将颈部充分显露;顺着胸锁乳突肌从上处到下处行全方面的纵、横探查。

对患儿胸锁乳突肌的形状、大小以及内部肌肉纹理变化、回声变化、双侧对比情况等予以观察;其次,重在对颈部肿块的检查,后对胸锁乳突肌的大小以及病变分为予以测量。

完成上述操作后,对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进行分析,观察患儿肿块内的血流变化以及阻力指数(RI)。

小儿斜颈超声诊断

小儿斜颈超声诊断
力,致局部缺血,继而过度退化,为纤维结缔组织 所替代。 (3) 因产伤引起无菌性炎症,致肌肉退行性变和瘢痕 化,而形成斜颈。 (4) 出生时胸锁乳突肌内静脉的急性梗阻有关。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主要有宫内压迫学说:系胎儿在宫内胎位不正引起
的压力改变所致。 血运受阻学说:供应胸锁乳突肌的动静脉支闭塞引
定义
小儿斜颈,医学称先天性肌性斜颈(俗 称“歪脖子”),是由于一侧胸锁乳突 肌纤维性挛缩 ,导致缩短,颈部向一侧 偏斜畸形 ,同时伴有脸部发育受影响, 小于对侧,严重者导致颈椎侧凸畸形。
发病原因
病因不详,可能和下列因素有关 (1) 分娩时被损伤,一侧胸锁乳突肌因产伤致出血,
形成血肿后机化,继而挛缩。 (2) 宫内胎位不正,使一侧胸锁乳突肌承受过度的压Fra bibliotek治疗原则
本病治疗越早效果越好。婴儿期采用保守治疗, 大多数疗效满意。1岁后,若非手术治疗无效 则采用手术治疗。一般认为3岁以上,面部畸 形难以完全恢复正常。
谢谢!
辅助检查
B超检查对比二侧胸锁乳突肌厚薄,质地, 有助于鉴别是否肌性斜颈。
B超 非肿块型
肿块型
非肿块型
肿块型
鉴别诊断
1.骨性斜颈:颈椎异常如寰枢椎半脱位,半椎 体等X线继续检查可确诊,胸锁乳突肌不挛缩 。
2.颈部炎症:遇见淋巴结肿大,有压痛及全身 安排症状,胸锁乳突肌无挛缩。
3.眼肌异常:眼球外肌的肌力不平衡,斜视以 颈部偏斜协调视物,建议眼科就诊排除。
起肌肉的纤维化。 遗传学说:约1/5的患儿有家族史,且伴有其他部分
的畸形。 产伤学说:斜颈多发于难产分娩的病例特别是臀位
产约占3/4。
临床表现
婴儿出生后1月后 ,被发现一侧胸锁乳突肌有 梭形肿块,较硬不活动,至5个月后逐渐消退, 胸锁乳突肌纤维性萎缩变短呈条索状。牵扯拉 枕部偏向患侧下颌转向健侧肩部,面部健侧饱 满,患侧变小眼睛不在一个正确水平线,严重 者导致颈椎侧凸畸形。

【超声科普】婴幼儿先天性肌性斜颈超声筛查

【超声科普】婴幼儿先天性肌性斜颈超声筛查

【超声科普】婴幼儿先天性肌性斜颈超声筛查婴幼儿先天性肌性斜颈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其发病率约为0.4%-1%。

该病主要是由于胸锁乳突肌纤维化引起,导致头部和颈部向一侧倾斜,同时伴随着颈部活动受限、面部不对称等症状。

目前,超声检查是诊断婴幼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首选方法,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超声筛查的意义1.早期发现病变:超声筛查可以早期发现许多潜在的病变,例如先天性肌性斜颈、胎儿畸形、乳腺肿块等。

通过早期发现病变,可以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病情恶化,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率。

2.评估病变性质和程度:超声筛查可以评估病变的性质和程度,例如病变是良性还是恶性,病变的范围和深度等。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医生制定更加准确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3.监测病情进展:超声筛查可以动态监测病情的进展,例如监测肿瘤的生长情况、治疗效果的评价等。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率。

4.指导治疗方案:超声筛查可以指导治疗方案,例如选择何种手术方式、确定手术时机等。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医生制定更加准确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5.提高诊断准确性:超声筛查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减少漏诊和误诊的情况。

通过超声筛查,可以发现一些其他检查难以发现的病变,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的来说,超声筛查在许多领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应用,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帮助医生制定更加准确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二、超声检查方法进行超声检查时,通常采用高频线阵探头,将探头放置在患儿的胸锁乳突肌区域,进行多角度扫查。

医生可以通过超声图像观察胸锁乳突肌的形态、质地、血供等情况,同时可以观察颈部其他结构如颈椎、颈动脉、颈静脉等是否有异常。

在超声检查过程中,医生需要详细询问患儿的病史和临床表现,结合影像学特征进行综合判断。

通常,先天性肌性斜颈的超声图像表现为胸锁乳突肌局部增厚、质地不均匀、回声增强等特征。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儿先天性斜颈的诊断应用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儿先天性斜颈的诊断应用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儿先天性斜颈的诊断应用发表时间:2018-01-12T16:20:27.463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1月第1期作者:钟丽峰[导读] 对于增厚型,可双侧对比,测量厚度及长度,诊断难度不大。

甚至在指导治疗和评估治疗效果上亦有重要价值。

(江门市新会区妇女儿童医院广东江门 529100)【摘要】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小儿先天性斜颈的诊断应用。

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67例小儿先天性斜颈患儿,对其超声声像图及临床表现进行系统性的分析,总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儿先天性斜颈的诊断价值。

结果:在67例提示小儿先天性斜颈患儿中,男性39例,女性28例,年龄18天至14+月,肿块型46例(68%),弥漫型21例(32%)。

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明确诊断小儿先天性斜颈,可作为首选的诊断方法。

【关键词】先天性斜颈;小儿;彩色多普勒超声【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1-0111-02 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是一种婴幼儿较常见的畸形,是指由一侧胸锁乳突肌挛缩造成头偏向患侧,下颌转向健侧,颈部活动受限的一组病症。

常因家长发现患儿头部喜偏向一侧或摸到颈部有无痛性肿块而就诊时发现。

如未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可引起患儿面部和头颅畸形,还可能出现其他继发性畸形。

本文通过对近2年来在我院就诊的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的声像图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明确的依据。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取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间来我院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的并经临床证实的67例先天性斜颈患儿。

其中男性39例,女性28例。

年龄最小为18天,最大为14个月。

1.2 方法应用ALOKA α7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GE E8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采用高频探头(7~10MHz)。

采用直接扫查法,患儿取仰卧位或由家长横抱,颈部稍伸展,头颈略旋向对侧,充分暴露患儿颈部,沿患侧胸锁乳突肌自上而下进行多切面连续扫查,观察胸锁乳突肌的形态、结构、大小、内部肌肉条纹回声有无异常及其内部有无肿块,测量胸锁乳突肌的厚度及肿块大小、形态及内部结构的声像图特点,并运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及彩色多普勒能量图检测包块内部及周边的血流信号。

超声诊断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价值分析

超声诊断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价值分析

超声诊断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价值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对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行超声诊断的价值。

方法:应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34例患儿患侧胸锁乳突肌进行连续性扫查,观察其内部回声、包块形态及大小、血流情况等,测量其厚度,并与健侧对比观察。

结果:依据声像图特点分为肿块型25例及弥漫增厚型9例。

结论:超声检查是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诊断与鉴别诊断的较好方法,值得应用。

【关键词】超声;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9-0033-02先天性肌性斜颈是小儿发病率较高的肌肉骨骼系统性先天性病症之一,因颈部活动受限,下颌不能向肿块同侧肩部旋转,致使颈部向患侧偏斜,下颌部指向健侧,后期发生胸锁乳突肌挛缩时颈部偏斜更明显,颈部活动尤其是下颌转向患侧的旋转活动受限更明显,头颅前移,脸面部后仰,该病如不及时治疗,可出现各种继发畸形,患儿面部健侧饱满,患侧面部较健侧小,双眼、双耳不对称,晚期常伴有颈胸椎的侧凸,故对该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至关重要,可避免手术的创伤,本文对我院34例先天性斜颈患儿的超声声像图特点及检查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诊断为先天性肌性斜颈的患儿34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20例,年龄在19天~1岁。

所有患儿都是其家长发现患儿头向一侧偏斜或颈部扪及包块而来诊。

1.2 仪器及方法仪器采用西门子ACUSON2000超声诊断仪,7-9MHZ的变频探头。

检查时患儿取仰卧位,头颈略旋向对侧,充分暴露检查区,通过横向、纵向连续性扫查该侧胸锁乳突肌,图像辉度调节至健侧胸锁乳突肌肌腹为低回声,观察其内部回声、包块形态及大小、血流情况等,测量其厚度,并与健侧对比观察。

2.结果发现34例患儿胸锁乳突肌均有异常声象图表现,13例病变在左侧,20例病变在右侧,双侧1例。

以二维超声声像图特点为依据分为两类:1.肿块型:患侧探及肿块的有25例,右侧15例,左侧9例,双侧1例,均位于中下段,呈梭型团块,内部回声为中等回声或低回声,肌肉纹理欠清晰,2.弥漫性:9例,声像图显示患侧胸锁乳突肌较健侧均匀性增厚,左侧增厚4例,右侧增厚5例,肌肉纹理清晰,回声尚均匀,厚度在0.6~1.0c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
【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超声诊断并经临床证实的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46例的声像图特征。

结果本组46例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均发现异常声像图改变。

根据声像图特征,46例先天性肌性斜颈分为两种类型:肿块型25例(54.3%),弥漫型21例(45.7%)。

14例(30.4%) 先天性肌性斜颈内显示低速高阻动脉血流,阻力指数0.169~0.187。

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有明确的诊断价值。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colo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 in congenital muscular orticollis(CMT). Methods The son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of 46 children with CMT confirmed clinically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Results Abnormal ultrasound features could be visualized in all of 46 children with CMT. According to the sonogram features, 46 children were divided into 2 types:mass forming (25/46, 54.3%) and diffuse type (21/46, 45.7%). Arterial flow signals were detected in 14 children (14/46, 30.4 %),RI was 0.169~0.187. Conclusion Ultrasonography has specific value for the diagnosis of CMT.
【Key words】
Torticollis;Ultrasonography;Color Doppler
先天性肌性斜颈(congenital muscular torticollis,CMT)由一侧胸锁乳突肌挛缩造成头向一侧偏斜的病症1],是新生儿及婴幼儿最常见的肌肉骨骼系统先天性疾病之一,发病率约为0.3%~1.9%2]。

该病如治疗及时,可以非手术治愈,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对婴幼儿的预后至关重要。

患儿母亲因发现头偏向一侧或触及颈部肿块而就诊。

本文通过对近3年来在我院就诊的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声像图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超声对本病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2007年9月至2010年9月超声诊断并经临床证实的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46例,其中男26例,女
20例,年龄20 d~1.5岁, 有胎位不正史者42例:臀位产史者15例,难产史18例,剖腹产史9例,其中因难产或胎位不正而改行剖腹产6例。

颈部扪及肿块者40例,未扪及肿块者6例。

1.2 仪器与方法使用仪器为ALOKA prosound SSD4000 sV型彩色多普勒显像仪。

探头频率5~10 MHz。

患者仰卧位, 头转向健侧充分显示检查区。

探查该侧胸锁乳突肌的厚度, 肌纤维排列是否规则, 了解肿块的位置、形态、大小及
内部回声等情况, 对比观察健侧。

再用彩色多普勒检查肿块内的血流情况, 拍片打印记录。

患儿取仰卧位或由家长横抱,颈部稍伸展,头颈略旋向对侧,充分暴露颈部。

沿胸锁乳突肌自上而下进行全面的纵向及横向扫查,观察胸锁乳突肌的形态、大小、内部肌肉纹理及其回声强度变化,双侧对比,对颈部肿块重点观察,测量胸锁乳突肌的厚度及其累及的范围。

然后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观察肿块内部血流情况,可测及动脉频谱者,测量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

2 结果
本组患者,患侧均较健侧缩短、增厚。

患侧胸锁乳突肌中下段内可见团块回声,左侧20例,右侧26例。

25例为梭形肿块:大的截面大小约21 mm×17 mm,小的截面大小约10 mm×9 mm;21例为欠规则形肿块,年龄在2个月以下者,均为低回声团块,月龄大于2个月者,团块内可见高回声。

14例肿块内见点状彩色血流显示,32例未见明确彩色血流显示。

3 讨论
先天性肌性斜颈的原因尚未确定,多数认为与产时受伤、畸形、血供障碍、静脉回流受阻、遗传因素及肌纤维炎或多种因素同时存在有关3,4]。

目前认为基本病理变化是胸锁乳突肌间质增生及纤维化,导致胸锁乳突肌挛缩。

本组实验有胎位不正史者42例:臀位产史者15例,难产史18例,剖腹产史9例等不正常情况,可以证实以上的假设存在的可能性。

经超声检查能准确诊断先天性肌性斜颈,确定肿块的大小范围位置,便于临床及时的进行非手术或手术治疗。

高频超声具有分辨率高、图像清晰等特性,能清晰显示正常肌纤维排列连续。

该病的超声特点是早期胸锁乳突肌的局部呈梭形肿大,其肿块最大长径与胸锁乳突肌肌束长径方向一致,与正常肌纤维连续性好。

肿块无包膜,多数呈非均质性稍低回声,较大者可表现为混合性回声,但病变均在胸锁乳突肌上。

需要与之鉴别的是颈部囊性淋巴瘤、颈淋巴结肿大、颈动脉体瘤及其他一些软组织肿瘤,它们均与胸锁乳突肌无关,并有各自的声像图特点,不难鉴别。

所以,彩色多普勒高频二维超声对此病的早发现、早治疗会起着重要的作用。

对于需要手术的患儿,术前了解胸锁乳突肌挛缩的程度,对确定手术方案和松解范围很有意义。

超声检查能清晰显示胸锁乳突肌两端附着点,可通过测量双侧胸锁乳突肌长度准确计算出挛缩长度,为临床确定手术方案和松解范围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超声不但能准确诊断先天性肌斜颈,且可为临床手术提供帮助,同时还具有无创伤、无痛苦、价廉、易被患儿及家长接受等特点。

综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方面效果显著,为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患者早期治疗提供依据,最大程度的减轻患儿的痛苦。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354.
[2]Cheng JC, Metreweli C, Chen TM, et al. Correlation of ultrasonographic imaging of with clinical assessment in infants.Ultrasound Med Biol,2000,26(8):1237.
[3]李正,王慧贞,吉士俊.先天畸形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19320.
[4]LawrenceW.Way.纪宗正,黎一鸣主译.现代外科疾病诊断与治疗.第10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2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