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教案(人教选修1)
高中历史 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 教案1 新人教版选修1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财产等级制度改革不能带来真正的平等
正确评价财产等级制度
比较分析
建立“四百人会议〞
公民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四百人会议〞是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公民陪审法庭是最高司法机关
公民权力提高的进步意义和局限性
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比较推理
鼓励发展
农工商业
梭伦改革在发展农工商业方面的措施
探究梭伦改革对雅典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
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颁布“解负令〞
“解负令〞的内容;土地最高限额法令;遗嘱法
梭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对贵族反对的策略的现实性
探究“解负令〞对雅典社会结构带来的影响
情景再现
问题探究
顺应潮流,实事求是,改革就能成功
确立财产
等级制度
确立财产等级制度的方法、标准及权利义务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3课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教案3 新人教版选修1

第3课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特色教案】梭伦实行的改革推动了雅典社会的发展,但是,社会矛盾依然尖锐,梭伦不得不出走他乡,雅典出现了个人专制的“僭主政治”。
然而,“僭主政治”并不意味着旧秩序的复辟,梭伦改革的重要成果仍然保留下来,不仅推动了雅典工商业的发展,也为雅典民主政治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探究的主要问题】【重要概念】梭伦改革后“僭主政治”建立的原因是什么? 僭主政治为什么说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民主政治一、梭伦出走与僭主政治的建立【导入:雅典民主政治就是奴隶制民主共和国。
公元前6世纪初,执政官梭伦推行改革。
——公元前6世纪末,执政官克利斯提尼继续迸行改革。
——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改革,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被称为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
】【介绍必修一“梭伦改革”:公元前6世纪初,执政官梭伦推行改革。
他根据财产多寡,把公民分为四个等级,财产越多者等级越高、权利越大;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各等级公民均可参加;建立四百人议事会,前三等级公民均可入选;建立公民陪审法庭;废除债奴制等。
改革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梭伦改革时期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实际是氏族贵族政治。
那么后来希腊民主政治发展的情况怎么样呢?公元前8-6世纪的贵族政治(本册第一课)——僭主政治。
】梭伦改革虽然取得显著成效,但没有消除贵族与平民的根本矛盾。
贵族在改革中利益受损失比较多,对改革十分不满:下层平民由于重新分配土地以及广泛参政议政的愿望未能充分实现,也有很多抱怨。
平民和贵族矛盾又趋尖锐,梭伦成为矛盾的焦点。
当时,希腊一些城邦实行个人独裁的僭主政治。
有些人劝梭伦利用自己的权威,在雅典建立僭主政治,但遭到了梭伦的拒绝。
梭伦认为僭主政治将使人民“沦为卑贱的奴役地位”,不会有好下场。
后来,梭伦不得不放弃权力,离开雅典,到埃及、塞浦路斯、小亚细亚等地漫游。
高中历史 1.3 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

任何一种政治制度的确立都具有曲折性和复杂性,进步与反动的斗争始终影响着
改革的进程,梭伦不计较个人得失,以天下为己任,采用了分权的方法建立起一套比
政治的形成。
伯利克里 改革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2)公元前5世纪的_________
和完善,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空前繁荣。
基础梳理
点击思维
三、梭伦改革的历史局限 调停者 ”的角色,很 1.原因:梭伦在改革中主要扮演了“_______
折中 ”色彩。 多改革措施都带有“_____ 2.表现 (1)以财产资格确定公民不同的政治权利,富有的第一、 下层公民 没 第二等级在国家政权中占据着绝对的优势,_________ 有享有充分的参政议政的权利。 (2)氏族制度残余和贵族特权依然存在。 平民 的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贵族 和_____ (3)_____
3.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
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 正地占据优势。 ——梭伦诗句 请回答: (1)材料中的“大盾”是 指什么?“保护两方” 主要指哪两方? (2)梭伦改革的最终结果 与其目的是否一致?为
什么?
基础梳理
点击思维
【规律总结】 梭伦改革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同时也要看到
其改革的历史局限性,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贵族与平民的矛
基础梳理
点击思维
海岸派 ”拥护梭伦政策,但希望建立一个强有力 答案:(1)梭伦坚持民主信念 ③“_______
的政府,稳定秩序。
庇西特拉图 建立僭主政治。 (2)建立:公元前560年,___________ (3)措施:打击贵族势力,提高平民的经济地位,发展工
最新人教版选修1第3课《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教案

最新人教版选修1第3课《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教案三、问题诊断分析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立的意义,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学生理解能力不够和对相关史实的了解不多。
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联系必修一专题六的相关知识。
讲解时,老师应该用通俗的预言,化陌生为成熟,化繁难为简易。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在本节课的学前专题介绍中,计划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发式,这样便于快速投影文字、图片材料,便于学生形象、直观的理清本专题的学习线索。
五、教学过程导入:复习上一课的内容。
为帮助学生顺利掌握本目的主体知识,教师可首先引导学生回忆本单元第二课梭伦改革的主要内容并且归纳其主要特征。
如:梭伦改革政治经济方面的主要措施有哪些?试用一句话来归纳其基本特征,等等。
然后进入本课的学习。
(一)“梭伦出走与僭主政治的建立”一目的教学:请学生阅读梭伦出走的背景与史实,分析梭伦出走的原因以及雅典僭主政治建立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可从以下几个问题去提示学生:梭伦为何最终选择出走?你认为梭伦出走后建立何种政体最符合时局的要求?让学生在深入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并掌握梭伦改革的后期发展情况。
(二)“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一目:主要引导学生从梭伦改革的经济意义、政治意义以及在梭伦改革的基础上雅典民主政治最终确立的史实三方面归纳梭伦改革的重大历史意义。
关于梭伦改革的经济意义,选用了两幅历史图片:《雅典的比雷埃夫斯港》《陶瓶上的雅典商船》,展示了梭伦改革使雅典经济飞速发展,雅典很快成为古希腊最繁荣的工商业城市这一史实。
教学时可先就这两幅图片提问:雅典的比雷埃夫斯港是希腊最繁忙的港口说明了什么?雅典商船的图案能在居民的日常生活器皿上出现又说明了什么?引导学生得出雅典是当时希腊最繁荣的工商业城市,农业和工商业大大发展而这一切又都是梭伦改革的功劳的结论。
关于梭伦改革的政治意义,教师可先让学生回忆本单元第二课梭伦改革政治方面的措施,然后逐条根据政治常识从历史角度来分析其意义。
1.3 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 教案 (人教版 选修1)

1.3 教学目标: 目标内容 识记 梭伦出 走与僭 主政治的建立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 教案 (人教版 选修 1)A 课程目标: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知识与能力 理解 僭主政治建立 的必然性和偶 然性 梭伦改革是希 腊最为重要的 改革之一 梭伦改革局限 性的原因 运用 探究梭伦出走后 僭主政治建立的 原因 为什么梭伦改革 为雅典民主政治 的形成奠定了基 础 梭伦改革局 梭伦改 革的历 史局限 C 重点与难点: 重点:梭伦改革在雅典民主政治进程中的作用 难点:梭伦改革成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基石的原因 D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梭伦改革的主要内容及主要特征? A 颁布“解负令” ; B 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C 国家机构的改革(公民大会、四百人会议、公民陪审法庭) ; D 鼓励农工商业的发展。
【导入新课】 分析本课引言,提出问题 : 问题一,梭伦进行了希腊历史上最重要的政治改革,然而正当改革进入关键时刻,他却选择了放弃权 力,选择了出走,你分析是因为什么? 问题二,通过前一课对梭伦改革内容的学习并结合引言叙述你对梭伦改革如何评价? 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导入本课学习。
【讲述内容】 一、梭伦改革的结果 1、梭伦出走(原因) (1)随着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尖锐,梭伦成为矛盾焦点。
(根本原因) ①贵族利益受损,不满改革 ②下层平民没有重新分配土地和广泛参政,抱怨改革 (2)梭伦不愿建立僭主政治,践踏民主政治,出走漫游。
(主观原因) 公元前 572 年,梭伦年届 66 岁,他已任执政官 22 年。
他退休了。
经由雅典官员的宣誓,保证十年内 遵守他的法律而不变更,于是他开始出发旅行了,以观察埃及和东方的文明。
出了名言“活到老,学到老。
” 大概在此时,他说 限性的表现 从梭伦改革的历 史局限中探究其 改革的出发点 辩证分 析 问题探 究 公元前 560 年 雅典建立僭 主政治 雅典城邦民 雅典民主政治 的奠基石 主政治开始 确立 过程与 方法 研读理 解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 认识一种政治 制度的确立具有曲 折性和复杂性,进 步与反动的斗争始 终影响着改革的进 程,但进步的最终 会取得胜利 ② 通过肯定梭伦 不计个人得失的品 德,培养学生以天 下为己任的精神jiàn僭 主政治僭主政治:用武力夺取政权而建立的个人独裁统治。
高中历史人教版历史选修一教学案 第3课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

第3课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教学方案设计】【情景导入】2008年3月24日 17时46分,希腊当地时间11时46分,北京2008年奥运会圣火采集成功!全世界为北京欢呼!最高女祭司玛利亚·娜芙普利都,在点燃第一火炬手亚历山大·尼克拉泽斯手中火炬的同时,用古希腊语宣告:“将圣火传递给世界,告诉人们奥运会就要开始了。
”3月31日,奥运圣火将回到北京并拉开北京奥运会精彩的序幕。
圣火在阳光下跳起了欢快的舞姿。
它感染着全世界人民,也鼓舞着全世界人民。
圣火将从今天开始传遍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它告诉人们“奥运来了。
”要求学生思考圣火为什么要到希腊采集?通过今天的学习可以知道其中的原因。
【教材处理】首先通回忆第二节梭伦改革的内容,然后提出问题梭伦的改革能解决当时的社会矛盾吗?引入本课学习内容。
(1)关于梭伦出走和僭主政治的建立一目,可设计问题:梭伦为何最终选择出走?你认为梭伦出走后建立何种政体最符合时局的要求?让学生在深入探究的基础上了解并掌握梭伦改革的后期发展情况。
(2)关于“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
主要引导学生从梭伦改革的经济意义、政治意义以及在梭伦改革的基础上雅典民主最终确立的史实三方面归纳梭伦改革的重大历史意义。
关于经济意义要可用选用书上的图片展示梭伦改革促使雅典经济的飞速发展。
关于政治方面克里斯提尼改革和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城邦民主政治最终确立的内容,让学生认识到克里斯提尼改革和伯利克里正是沿着梭伦改革的道路继续走,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才使得雅典民主政治最终确立。
(3)关于“梭伦改革的历史局限”可设计这些问题:梭伦改革是在哪种历史背景下进行改革的?你认为在这种改革不可避免带有哪些历史局限性?然后教师归纳,培养学生辩证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
【主题探究导学】【自主学习】主题1:梭伦改革的结局l.取得显著成效,但没有消除贵族与平民的根本矛盾。
2.梭伦出走,游历10年后,退隐在家。
3.僭主政治:公元前560年,庇西特拉图建立僭主政治。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梭伦改革第3课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1)教学教案新人教版选修1

- 政治方面: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提高了平民的政治地位。
- 经济方面: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改善了平民的生活状况。
- 法律方面:树立了法律的权威,加强了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4.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 人民主权:公民有权参与政治决策,决定国家大事。
- 轮番而治:公职人员实行任期制度,避免权力滥用。
- 信息技术手段:教师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作用与目的:
-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梭伦改革课题,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 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讲述梭伦改革的历史故事或展示相关案例,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讲解知识点:教师详细讲解梭伦改革的背景、内容及其影响,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6.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历史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
1.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通过小组讨论的评价,了解学生的思考与表达能力。
3.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
1.教材:新人教版选修1《高中历史》。
2.多媒体课件:梭伦改革的相关图片、视频等。
- 反思总结法: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作用与目的:
-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梭伦改革知识点和分析历史事件的方法。
-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知识点梳理
1. 梭伦改革的背景
- 雅典社会的矛盾: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政治腐败,社会不公平等。
1.3 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 学案(人教版选修1)

第3课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课程标准]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一、梭伦改革的结局1.取得显著成效,但没有消除____________的根本矛盾。
2.梭伦出走,游历10年后,退隐在家。
3.僭主政治:公元前560年,______________建立僭主政治。
二、梭伦改革的影响1.积极意义(1)经济发展:大大促进了______和__________的发展,雅典成为古代希腊最繁荣的工商业城邦。
(2)民主奠基①“解负令”使广大平民成为__________________的公民,形成了民主政治必须具备的公民群体。
②以财产多寡来确定公民的政治权利,从根本上瓦解了贵族世袭政治特权的基础。
③恢复公民大会权力、设立四百人会议和________________等国家权力机构的改革措施,打破了贵族对国家政权的垄断,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的政治权利。
2.历史局限(1)原因:改革的目的是消除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很多改革措施都带有“______”色彩。
(2)表现①下层公民没有享有充分的____________的权利。
②__________________和贵族势力仍然存在。
③贵族和______的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三、民主政治的最终确立1.发展:公元前6世纪末,______________改革进一步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
2.确立:公元前5世纪,____________改革,雅典城邦民主政治最终确立。
知识点一梭伦出走与僭主政治的建立1.梭伦改革后雅典城邦的主要矛盾是()A.贵族之间的矛盾B.工商业奴隶主与贵族的矛盾C.奴隶与贵族的矛盾D.平民与贵族的矛盾2.下列关于庇西特拉图僭主政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凭借武力夺取政权B.废除了梭伦的改革成果C.打击了贵族势力D.提高了平民的经济地位知识点二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3.梭伦改革在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历程中的地位应该是()A.雅典民主政治的开端B.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C.雅典民主政治的最高峰D.雅典民主政治的终结点4.右图:陶瓶上的雅典商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一、教材分析【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公元前560年雅典建立僭主政治;雅典城邦民主政治开始确立;梭伦改革局限性的表现;(2)理解僭主政治建立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梭伦改革是希腊最为重要的改革之一;梭伦改革局限性的原因;(3)探究梭伦出走后僭主政治建立的原因,从梭伦改革的历史局限中探究其改革的出发点。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梭伦出走的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雅典民主政治确立过程的学习,提高学生对同一历史问题的纵向归纳和总结能力;(3)任何历史现象的发生,都与其特定的历史背景有关。
通过对梭伦改革的评价,学会把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分析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一种政治制度的确立具有曲折性和复杂性,进步与反动的斗争始终影响着改革的进程,但进步的最终会取得胜利;(2)通过肯定梭伦不计个人得失的品德,培养学生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3)使学生明确改革总会遇到阻力,关键是怎样处理。
梭伦改革所采取的“折中”手段的失误让我们认识到,改革必须果断、无畏,不能轻易向旧势力屈服。
【教学重难点】重点:梭伦改革在雅典民主政治进程中的作用。
难点:梭伦改革成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基石的原因。
【教学建议】课文以《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作课题,是对之前两篇课文,尤其是梭伦具体改革内容的高度评价,但也不回避其局限性,是“一分为二”分析问题的鲜明体现。
教学中,如果仅就梭伦改革的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性照本宣科,课堂将显得生硬、沉闷、无趣;串联全文,贯穿学习是本课教学不二的选择。
具体而言,可先复习前两课知识,巩固对梭伦改革的历史背景、主要目的、主要内容的认识,然后根据梭伦改革的内容,由材料题引入对其特点的分析,指出其局限和梭伦改革的尴尬局面,最后再引向对其积极意义的全面分析,肯定其历史功绩。
最后再将对改革的评价引向当今社会,使学史为社会发展服务!本课知识简单,教学中以成串问题形式呈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
二、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第一、二课前两课知识,巩固对梭伦改革的历史背景、主要目的、主要内容的认识,然后根据梭伦改革的内容,由此引入新课讲授。
★讲授新课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一)梭伦出走与僭主政治的建立:1、梭伦出走:(1)原因:①改革未能从根本上消除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尽管梭伦改革意义重大,但由于仍保留了大量的氏族制度残余,加之梭伦改革以财产资格确定公民不同的政治权利,因而梭伦改革未能从根本上消除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梭伦没有完全迁就贵族也不代表平民利益,改革不可避免的引起贵族的怨恨和平民的不满足,平民与贵族的斗争仍在继续并走向激化。
②梭伦不愿建立僭主政治,践踏民主政治。
【备课资料】僭主政治希腊文Tyrannia的意译,一作“暴君政治”,指以非法手段取得政权者(僭主)建立的独裁统治。
公元前7世纪—公元前6世纪在希腊的科林斯、阿哥斯、麦加拉、西基昂、雅典等城邦,都出现过僭主政治。
“僭主”一词起初并无贬义,在诗人(如品达)的作品中有时亦称“僭主”为“王者”。
雅典的庇西特拉图(公元前6世纪)所建立的僭主政治,在打击贵族势力,发展经济、文化方面,均有所建树。
科林斯僭主柏利安被列为古希腊“七贤”之一。
早期希腊的僭主政治一般对于肃清氏族制度的残余曾起积极作用,但在激荡的政治斗争潮流中却往往不能久存,迄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4世纪,“僭主”渐含贬意,如对西西里叙拉古僭主狄奥尼修父子即是。
中古时期,在意大利的某些城市也曾实行过僭主政治。
僭主政治的特征:①名义上的特征:“希腊的僭主都不称王(巴西琉斯)。
他们是事实上的专制君主,他们都用一些谦逊的称号,如‘终身执政官’、‘全权将军’等”。
然而,僭主虽然是事实上的王,但他们却始终不能完全替代真正的“王”而具有合法性和正当性,因为希腊的王权“起源于宗教色彩浓厚的古代,王权周围围绕有神佑的光轮”。
僭主始终被人们视为政权的篡夺者,始终都是不合法的王。
②形式上的特征:这在上面的“含义”部分已做了表述,一是具有强大的力量;二是实行无限制的专制统治。
③实质特征:如前所述,僭主独立于两大阶级之外,压制贵族的利益,给平民施以一定的好处,从而缩小两大阶级之间的贫富差距和其他利益上的差距。
只有这个特征才最好地体现出僭主政治的“中介”地位。
(2)出走:梭伦年少时,曾一度外出经商, 周游了希腊和小亚细亚很多地方, 增长了不少见识。
这次因雅典内部形势紧迫,梭伦在任期届满后, 晚年再次出游他乡, 到埃及、塞浦路斯、小亚细亚等地漫游。
晚年他退隐在家,从事研究和著述,死后骨灰撒在了他曾为之战斗过的美丽的萨拉米斯岛上。
2、僭主政治的建立:(1)背景:雅典政局动荡,三派纷争。
①平原派:企图恢复旧秩序②山地派:要求进一步改革③海岸派:拥护梭伦政策,但要求强有力的政府,稳定秩序。
(2)建立:公元前560年庇西特拉图【备课资料】庇西特拉图庇西特拉图(约前600~前527)雅典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化生活中的重要人物。
公元前594年庇西特拉图的亲戚梭伦实行宪法改革,提高雅典下层阶级的经济地位。
但是贵族们为夺取执政官的职位而展开激烈的斗争。
到庇西特拉图成年时,他们已经形成两大派别,即以利库尔戈斯为首的平原派和迈加克利斯所领导的海岸派。
公元前565年左右,庇西特拉图开始组织自己的政治集团,取名山地派。
在公元前561年一度执掌政权。
为了得到更多的支持,他与迈加克利斯的女儿结婚,再次执掌雅典的政权(约前556~前555)。
不过利库尔戈斯和迈加克利斯联合起来将他从雅典赶走。
庇西特拉图在希腊北方漂泊数年。
公元前546年,他来到优卑亚岛的埃雷特里亚,在帕伦尼一役大胜雅典军队。
庇西特拉图第二次成为雅典的主宰,大权独揽,建立起僭主政治,直到公元前527年去世为止。
庇西特拉图成为了雅典的主宰,大权独揽,建立了僭主政治,并在“僭主”的外衣下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梭伦时期民主改革的措施,竭力增进雅典城邦的统一和尊严。
首先,他继承并发展了梭伦时期的政治政策,对法律的修定和普遍颁行,使得政府日益正规化,并对贵族势力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他颁发法令使得公民大会继续召开,400人议事会仍负责为公民大会草拟议程;执政官和其他公职的选举活动也照常进行。
庇西特拉图的巡回法庭,对贵族进行的赤裸裸的放逐与暗杀以及改进税收对贵族的经济特权的打击等种种的措施使得贵族的势力受到了沉重的削弱。
其次,在僭主制下政治清明、司法改进有利于农民生产。
庇西特拉图严禁平时携带武器,“致力和平,保持安靖”,修昔底德认为雅典是希腊第一个过上和平、安逸生活的城邦。
雅典征收了农业税,根本上解决了粮荒。
从而使得地域组织在许多城邦内彻底取代血缘组织,标志国家取代氏族斗争的完结。
再次,庇西特拉图在外交政策上对梭伦鼓励工商业发展的措施进行了深化。
在庇西特拉图的带领之下,雅典通过武力征服,基本控制了前往黑海和南俄的通道,建造大批商船与舰队,又在赫勒斯滂海峡建立起殖民地,以控制黑海地区的贸易。
同时在雅典大兴土木,修筑神庙和道路。
与此同时,他发行了将流通500年而不衰的“枭鸟币”,整饬市场,架设输水管道为城市提供稳定的水源供应,大兴土木,系统开采劳里温银矿,还以贷款扶植小农的园艺业生产。
庇氏的工商政策卓有成效,其标志是当时的阿提卡彩绘陶器行销地中海各地,到处排挤着科林斯陶瓶。
最后,对宗教文化事业的重视有利于公民国家精神的培育。
城邦主神崇拜(如雅典之雅典娜、萨摩斯之赫拉)在官方提倡和支持下蓬勃发展。
雅典娜则是城邦和全体人民的共同保护神。
庇西特拉图还把厄琉西斯地母秘祭置于国家控制下,并亲任指挥。
通过宗教的改革使得鼓励分裂、弘扬贵族世系的英雄崇拜为更民主的城邦宗教所压倒。
(3)结果:进一步推动民主进程。
【合作探究】僭主政治与我们之前讲的雅典城邦体制下的贵族寡头政治有何联系和区别?贵族寡头政治:公元前7世纪希腊君主制被贵族集体当政取代,确立起雅典的贵族政治。
贵族制是一种集体领导的制度,必须实行平等协商、少数服从多数的法治原则,废除了世袭制、终身制。
贵族寡头政治取代君主制而为国家权力进一步下移、向民主政治转变提供了可能。
但贵族政治是少数贵族集体的统治,普通民众没有权力参与政府运作;经济上,由于缺少监督和有效的制约,雅典的贵族大肆侵吞平民的土地财产,激化了社会矛盾。
僭主政治:是一种个人专制的政体,是一些野心家利用贵族寡头政体面临新形势下的无能,纠集心怀不满的平民群众、组织个人卫队,毁弃当时的宪法和惯例,夺取政权而形成的。
夺取政权后,由于其本身出身于平民,所以实行一些有利于平民的政策,他们大都装扮成平民群众的保护人,领导他们对付贵族的任何不公道的损害,然而政权则不向平民开放。
【师】僭主政治的建立是否意味着贵族寡头政治的复辟?是否意味着梭伦改革的失败?【生】庇西特拉图的僭主政治并不意味着旧秩序的复辟;因为庇西特拉图建立僭主政治后继续改革,主要表现为:打击贵族势力;提高平民经济地位;发展工商业……他以独裁形式进一步推行民主政治进程,保护了改革成果。
【师】另外,梭伦改革虽然并没有解决当时雅典社会的所有问题,但它却为把雅典引上了建立民主政治和发展工商业的道路,为雅典社会后来的发展确立了方向。
我们不能光从表面的失利而否定改革的积极影响。
(指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二)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1、梭伦改革的历史意义:(1)经济意义: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大大促进了雅典的繁荣与发展。
梭伦改革经济方面的措施:①承认私有财产继承自由,消除了所有制关系上的氏族残余;②实行一系列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包括限制粮食出口、扩大橄榄油输出、实行货币改革、奖励外地工匠移居雅典和提倡公民学习手工业技术等。
作用:大大促进了雅典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使雅典很快成为古代希腊最繁荣的城邦。
表现:雅典生产的陶器、酒类大量出口,雅典商船出没于爱琴海沿岸甚至地中海许多港口,取得了丰厚的商业利润。
雅典的比雷埃夫斯港成为希腊最繁忙的港口。
(2)政治意义:动摇了贵族专制统治,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
解负令将广大平民从债务奴隶制的枷锁中解放出来,成为享有自由权利的公民,形成了民主政治必须具备的公民群体;以财产多寡来确定公民的政治权利打破了贵族专权的局面,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力,也使下层平民获得了一定的公民权利。
以财产资格取代血缘资格这就根本上瓦解了贵族世袭政治特权的基础;恢复公民大会设立四百人会议与设立公民陪审法庭等国家权力机构的改革措施打破了享有世袭特权的贵族对国家政权的垄断,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公民参加国家事务的政治权利。
这一切都是前无古人的独创,梭伦也由此成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人。
教师也可借助于下表来进行分析:☆注:由于该部分在第2课时已讲过,不宜罗嗦,可通过填空形式请学生回答具体作用,点到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