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采菱

小学音乐采菱
小学音乐采菱

采菱

小学音乐教案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学习歌曲《采菱》

1.设问导入:谁吃过菱角?知道菱生成在何处吗?介绍有关菱的知识:菱是生成在池塘的一种植物,根在泥里,叶子浮在水面呈三角形状,花白色,果实的硬壳有角,因此称菱角,果肉可吃,甜而爽(出示挂图,或展出实物)。

教师引出歌曲,学生读出歌曲名字

2.请学生认真地听范唱。(教师的范唱要非常投入有情感,去打动学生的心灵。唱得要细腻亲切,在吐字和行腔上要有江南风格。)

学生回答对歌曲的感受

教师揭示歌曲主题:这又是一首富有江南水乡色彩的歌曲,用优美的旋律抒发了水乡的孩子对自己乡土的深厚情感。看江南水乡的图片,加深了解

3、听歌曲范唱,让学生想象歌曲的情景,跟随录音轻声哼唱,感受水乡的美,孩子们的快乐。

4.教师范唱歌谱。(歌谱的范唱要同样的有感情,流畅而动听,有力度起伏。)??

5.以乐句为单位进行学唱曲调。

6、师生进行接唱练习。

7、完整听琴演唱歌词。

●三、表演歌曲《采菱》

1、为歌曲伴奏

(1)选择节奏,哪一节奏谱,更适合于这首歌曲的伴奏;

(2)选择打击乐器;为什么这样用?

(3)在哪里加入铃鼓使歌曲推向高潮。

教材上的伴奏谱仅是一谱例,让学生创编节奏谱。

2、学生用乐器伴奏,选出演奏得好的同学

3、分小组用歌舞表演。评选出的好的一组

●四、小结:这又是水乡一景。从歌声中让我们领会了水乡的美丽,同学们回去后

唱给父母听一听,看看你唱得怎么样?

四年级下册音乐试卷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 小学四年级音乐试卷 班别:姓名:学号:得分: 例题:请听一段节奏,判断它和下面哪条节奏谱是相对应的?()音乐放两遍 A .2|4 x x | xx x || B. 2|4 x x |x x || 下面,测试开始,请仔细聆听,认真完成下面的题目。 1.请听歌曲,判断这首歌曲是由哪类人声演唱的? ()(音乐播放一遍) A.男声 B.童声 2.请听一段歌曲,判断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音乐播放一遍) A.悲伤地 B.风趣地 3.请听歌曲,判断这首歌曲的名称是什么? ()(音乐播放一遍) A.《我是少年阿凡提》 B. 《红蜻蜓》 4.请听一段音乐,判断这首乐曲表现了怎样的场景? ()(音乐播放两遍) A.热烈的舞蹈 B.哄宝宝入睡 5.请听一段4|4的歌曲,判断它的强弱规律是怎样的?()(音乐播放一遍) A.强弱次强弱 B.强弱弱 6.请听一段音乐,判断歌曲属于哪一种体裁?()(音乐播放一遍) A.进行曲(雄壮有力) B.舞曲(活泼轻松) 7.请听一一段歌曲,判断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音乐播放两遍) A.二拍子●O B.三拍子●00 8.请听一段音乐,判断这首乐曲表现了怎样的场景?()(音乐播放两遍) A.茂密森林 B.海上风暴 9.请听一段音乐,判断乐曲的演奏形式是什么?()(音乐播放两遍) A.钢琴独奏 B.口哨独奏 10.请听歌曲,判断歌曲是由哪类人声演唱的?()(音乐播放一遍) A.男声 B.童声 11.请听歌曲,判断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音乐播放两遍) A.二重唱 B.独唱 12.请听一段音乐,判断乐曲的演奏形式是什么?()(音乐播放一遍) A.乐队合奏 B.钢琴独奏 13.请听歌曲,判断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音乐播放一遍) A.无伴奏合唱 B.独唱 14.请听歌曲,你认为用怎样的速度来演唱才能表现出《摇篮曲》的意境?()(音乐播放一遍) A.快速 B.慢速 15.请听一段音乐,判断乐曲的速度有什么变化?()(音乐播放两遍) A.渐快 B.渐慢 16.请听音乐片段,选择有变音记号“升记号”的乐谱()(音乐播放三遍) A.1=G2|4 666 633 | 33 3. 0|22 #12 |30 0 || B.1=G2|4 666 633 | 33 3. 0|22 12 |30 0 || 17.请听一段节奏,判断它和下面哪条节奏谱是对应的?()(音乐播放三遍) A.2|4 X X | X X | X X X | XX X | B.2|4 X -| X - |X - | XX X | 18.请听交响童话《彼得与狼》音乐片段,判断乐曲采用了哪种乐器表现了猎人的枪声?( )(音乐播放两遍) A.单簧管 B.定音鼓

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音乐下册《采菱》教案

《采菱》教案 教材分析: 是一首江南水乡风格的民歌,通过描写水乡的景色和水乡孩子划船采菱的情景,表达了水乡孩子爱水乡的思想感情。这首歌曲节奏比较复杂,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学中我通过吸引学生有兴趣地、认真地听范唱,学好本歌,感受江南水乡民歌的风格特点。 教学目标: 1、能用连贯流畅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采菱》,感受江南水乡民歌细腻委婉的风格特点。 2、能唱出歌曲中抒情和活泼的对比,表现水乡孩子对家乡热爱、自豪的情感。 3、初步掌握切分音的演唱方法,初步认识D.S.反复记号。 教学重难点: 一、用连贯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能唱出抒情和活泼、跳跃的对比。 二、难点乐句的学唱。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播放一组江南水乡图片,初步感受江南水乡优美如画的风景,播放歌曲《采菱》做背景音乐。

2.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美丽的江南水乡,那里的孩子们,每天生活的可开心了!他们不但生活在风景如画的地方,而且还经常和小伙伴们一起撑起小船,泛舟水上采摘一种他们那里特有的‘水果’:它生长在池塘里,花开在水面呈三角形状,花白色的果实硬壳有角,有哪位同学知道是什么吗?”[设计意图,通过欣赏江南水乡图片,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关于本课当中菱角的相关知识,并初步感受江南水乡民歌细腻委婉的风格特点,为学习歌曲做好铺垫。] 二、新授歌曲《采菱》 1.初次聆听歌曲《采菱》 听情绪、节拍(板书:行板,愉悦的;1=C 2/4 四二拍)提问学生:“为什么歌曲要用中速来表现快乐的情绪?” 学生讨论并回答(因为他们是划船去采菱,歌曲用的是行船的速度) 2.再次聆听歌曲《采菱》,学生跟歌曲节奏用划船的动作表现歌曲。 3.教师范唱歌曲。 4.用“la”音模唱旋律,请学生自己找出音乐记号(出示曲谱) (1)介绍圆滑线(课件出示音乐记号讲解) 师:“我们江南水乡有许多河,那横跨在河上连接道路

人音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3课 《采菱》

第3课采菱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D.S.反复记号,能够准确运用到歌曲之中。 2、能够有表情的演唱歌曲《采菱》,知道这是一首具有浙江民歌风格的歌曲。 3、教育学生热家乡。 二.学情分析 参与本课学习的是四年级的学生,他们能初步体会歌曲情感并具有创作简单动作的能力。但从演唱和歌曲的处理方面都有一定的难度,老师要给予适当的引导,让学生有学习的信心,增加学习的兴趣。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准确地演唱歌曲《采菱》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进行表演。 四.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情境导入 设问导入:谁吃过菱角?知道菱生成在何处吗? 介绍有关菱的知识:菱是生成在池塘的一种植物,根在泥里,叶子浮在水面呈三角形状,花白色,果实的硬壳有角,因此称菱角,果肉可吃,甜而爽(出示挂图,或展出实物)。 教师引出歌曲,学生读出歌曲名字板书歌曲《采菱》 活动2【活动】寓教于乐

1、.请学生认真地听范唱。(教师的范唱要非常投入有情感,去打动学生的心灵。唱得要细腻亲切,在吐字和行腔上要有江南风格。)学生回答对歌曲的感受。教师揭示歌曲主题:这又是一首富有江南水乡色彩的歌曲,用优美的旋律抒发了水乡的孩子对自己乡土的深厚情感。看江南水乡的图片,加深了解。 2、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情绪,让学生想象歌曲的情景,跟随录音轻声哼唱,感受水乡的美,孩子们的快乐。 过渡语:看来同学们都很喜欢这首歌曲,我们再来听一遍。这首歌都唱了些什么? (2)演唱者带着什么样的情绪演唱的?(播放音乐,学生回答) 3、教师范唱歌谱。(歌谱的范唱要同样的有感情,流畅而动听,有力度起伏。) 4、以乐句为单位进行学唱曲调。(1)教师教唱2遍。 (2)生随琴视唱。 (3)师生进行接唱练习。 (4)随琴完整视唱曲谱。 5、学唱歌词 (1)听音乐唱词,初步做到节奏、音准。师生一起随琴唱词 (2)随琴加前奏演唱歌曲。

四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

第一课我们的国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教学目标: 一、通过学唱《国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真正了解《国歌》,唱好国歌。 二、能用庄重坚定和清晰准确的声音演唱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表达一个中国人的信心和决心。 三、学会模拟鼓号队的演奏,并能用其中的几件打击乐器统配节奏型参与歌曲的伴奏活动。 教材分析:略 教学内容: 一、歌曲: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二、欣赏军乐等多种形式唱(奏)的《国歌》,学习用打击乐器参与乐曲的演奏。教学重点: 围绕《国歌》开展演唱、演奏等活动。 教学难点: 感受三连音在作品中的运用。 教具:录音机、教学欣赏带。 课时:2。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教学重点: 学唱国歌。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教学。 1、欣赏: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让学生用语言相互交流心中对国歌的印象,播放《国歌》,请学生仔细欣赏,再谈谈听后的感受。 2、议论: 1)了解国歌歌词的作者,讲讲国歌的由来及创作花絮。 2)联系当今社会的实际,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歌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学唱国歌。 1、用比较法学唱:由于学生会唱国歌多年,老师先录下他们的声音,再与原音比较,让学生自己一句句找对错,找差距。 2、欣赏国歌,辨别三连音节奏。 3、讨论三连音在歌曲中的作用。 4、找出难点乐句,如歌曲中的三连音、附点节奏、弱起小节、重音记号、渐强记号,听老师范唱并练习。 5、跟琴学唱国歌,用歌声感受歌曲的情绪。 6、跟录音演唱,用动作感受歌曲雄壮的节奏型。 三、拓展 1、每当学校升国旗,同学门唱起雄壮的国歌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2、在哪些场合你还会看到升国旗唱国歌的情景? 四、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军乐等多种形式唱(奏)的《国歌》,学习用打击乐器参与乐曲的演奏。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国歌:用坚定勇敢的气势、唱出中国人的精神。 三、欣赏军乐等多种形式唱(奏)的《国歌》,学习用打击乐器参与乐曲的演奏。

小学四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跳起来》 第一课时《我们大家跳起来》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我们大家跳起来》。 2、在音乐活动中,初步感受小步舞曲的风格,能按三拍子的强弱规律进行身势动作的创编。 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参加集体舞。 教学重点:激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学会《我们大家跳起来》这首歌。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小步舞曲的风格,掌握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教具准备: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 1、导学铺垫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要给同学们介绍位新朋友,他可是世界上有名的大音乐家,他为什么那么出名呢?请大家带的这个问题来听一听,看一看他的成长故事。 2、播放ppt 3、说一说巴赫是怎样出名的! 2、导入 师:刚才我们了解了巴赫的故事,知道他是18世纪的宫廷乐师。那你们想知道18世纪欧洲的皇室贵族们开宫廷舞会的情景吗? 生: 师:那就让老师带着同学们穿越时空,到18世纪的宫廷舞会去看看吧,不过老师有个小要求,就是当音乐响起来后同学们要闭上眼睛,音乐停了以后才能睁开眼睛,同学们能够做到吗? 生: 师:那我们就出发吧!

3、听赏《小步舞曲》 播放:(CAI宫廷舞会片段)体会小步舞曲风格。 师:你们从参加舞会的人的表情和服饰上能看出什么? (端庄、彬彬有礼、华丽) 生: 师:小步舞是当时流行于贵族中的宫廷舞蹈,跳舞时人的姿态要高雅、端庄。 师:欣赏完华丽的宫廷舞蹈我们马上要回到我们的21世纪了,诶可是有一个新朋友说要和我们一块回来,我们来看看她是谁?她有什么话要跟大家说呢? (播放ppt认识来自18世纪的小精灵YY) 师:带着YY的问题,现在我们来听一听这首来自18世纪的歌曲,请同学们找一找这首歌曲在我们课本的哪一页?找到的同学请用你的坐姿告诉老师(坐端正) 师:同学们最厉害,诶!YY又有话说了,来我们看一看她说什么。 (播放ppt出示YY的问题) 师:你能够接受YY的挑战吗?挑战成功的同学将获得KT猫荣誉徽章一枚,同学们加油哦! (播放PPT出示乐理知识;答对的同学奖励荣誉徽章) (播放PPT出示YY的话) 师:同学们那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这首来自18世纪的歌曲吧! 4、师弹琴、学生填词 师:大家学唱了《我们大家跳起来》这首歌,你们觉得哪里最不好唱? 5、指导学习难点:第二、四乐句 6、跟琴划拍子演唱。 7、完整的划拍子演唱。 师:歌曲学完了,让我们也来开一个宫廷舞会好吗? 生: 师:那么请同学们(同桌)参照课本上给的插图来创编这支舞蹈,记住,舞

《采菱》教案及试讲稿

《采菱》教案及试讲稿 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歌曲的学习,学生能够受到音乐美的熏陶,领略水乡音乐独具的风格和魅力,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聆听和模仿的过程中,能够学会演唱歌曲,体会歌曲的情绪;通过小组合作演唱和表演,培养想象力、创造力和小组合作的能力。 知识与技能 通过对歌曲的学习,掌握节奏“X X XX”,并能够熟练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二、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熟练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体会歌曲的情绪,达到背唱的效果。 三、教学难点 掌握节奏“X X XX”,用课本中固定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教师演唱北方民歌《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引导学生探讨音乐特点(北方歌曲粗狂嘹亮)之后,引出不同地域的音乐作品《采菱》。 (二)教授新课 体验歌曲 (1)运用多媒体完整播放歌曲,提出问题“想象一下歌曲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江南水乡的孩子们在划船采菱的画面) (2)教师范唱歌曲,提出问题“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表现了水乡的孩子热爱南湖、热爱家乡的情感)

学唱歌曲 (1)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再次体会歌曲的情感。 (2)教师引导学生用科尔文手势进行发声练习,提示不要大声撕喊,要合理发声。 (3)教师弹琴,学生跟琴模唱旋律,并处理歌曲中的难点节奏X X XX。(将X X XX和X X X进行对比,感受区别后画出正确时值,多次练习后掌握难点) (4)再次完整演唱旋律。 填词演唱 (1)老师弹琴,学生尝试填词演唱,并讲授正确的演唱顺序,引出反复记号“D.S.”。(表示从记号“D.S.”处重复至“Fine.”处结束) (2)跟随多媒体的伴奏音乐完整演唱歌曲,注意歌曲所表达的感情。 (三)音乐活动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第1课《手挽手》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总第1学时) 课型:新授课案序:1 设计者:张丽英 学习目标: 1能试用抒情的情绪正确演唱《阳光牵着我的手》; 2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对党、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及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之情; 3能辨别正确和错误的发声,并能尝试用正确的发声方法演唱; 4能养成在唱自己的声部的同时倾听协调另一声部的和声,达到声部和谐统一的习惯。 评价设计 1针对目标1、2、3我采用交流式、表现性评价。 2针对目标4我采用自我评价。 学习重点: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提高音乐基础能力与即兴创作水平。 学习难点: 1两个声部合唱达到和谐统一。 2欣赏歌曲范唱,体会范唱歌曲的和谐与美。 学习用具: 电子琴歌片录音机 学习过程: 一、情景导入:

我们将在着这里度过快乐的四十优美的歌声开启了快乐的音乐课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分钟。 在学新课前,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想猜一猜吗?教师出示谜面“一个地球,热烘烘,出在东,落在西。”它是什么呢? 教师板前画“O”——太阳图片,那么,大家知道太阳有那些作用呢?学生纷纷发言: 太阳给人类带来了光明; 太阳是地球上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 太阳可以给我们带来温暖; 太阳光的紫外线有杀菌作用; 二、寓教于乐 太阳光对我们有这么多的好处?你们喜欢它吗?现在让我们闭上眼 睛回想:早晨,我们醒来打开窗帘,阳光一下子跳进了我的家,用它那温暖的大手抚摸着我们,暖悠悠、甜悠悠。(聆听范唱)你感觉到他的温暖了吗? 这便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歌曲《阳光牵着我的手》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首歌曲的调式和拍号。 1=E 2/4 2/4 强弱规律:强——弱 演唱速度:稍快 演唱情绪:充满活力 现在,我们一起来按2/4拍节奏来熟悉歌词并找出那几个乐句的曲调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采菱》人音版

《采菱》教案 课时目标: 一,能用连贯流畅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采菱》,感受江南水乡民歌 细腻委婉的风格特点。 二、能唱出歌曲中抒情和活泼的对比,表现水乡孩子对家乡热爱、自豪的 情感。 三、初步掌握切分音的演唱方法,初步认识D.S.反复记号。 教学重难点: 一、用连贯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能唱出抒情和活泼、跳跃的对比。 二、难点乐句的学唱。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播放一组江南水乡图片,初步感受江南水乡优美如画的风景,播放歌曲《采菱》做背景音乐。 2.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美丽的江南水乡,那里的孩子们,每 天生活的可开心了!他们不但生活在风景如画的地方,而且还经常和小伙伴们 一起撑起小船,泛舟水上采摘一种他们那里特有的‘水果’:它生长在池塘里,花开在水面呈三角形状,花白色的果实硬壳有角,有哪位同学知道是什么吗?”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江南水乡图片,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关于本课当 中菱角的相关知识,并初步感受江南水乡民歌细腻委婉的风格特点,为学习歌 曲做好铺垫。] 二、新授歌曲《采菱》 1.初次聆听歌曲《采菱》 听情绪、节拍(板书:行板,愉悦的;1=C 2/4 四二拍)提问学生:“为 什么歌曲要用中速来表现快乐的情绪?” 学生讨论并回答(因为他们是划船去采菱,歌曲用的是行船的速度) 2.再次聆听歌曲《采菱》,学生跟歌曲节奏用划船的动作表现歌曲。 3.教师范唱歌曲。 4.用“la”音模唱旋律,请学生自己找出音乐记号(出示曲谱)

(1)介绍圆滑线(课件出示音乐记号讲解) 师:“我们江南水乡有许多河,那横跨在河上连接道路的叫什么呢?(桥)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我们的谱子里也有许多这样的“桥”呢?(课件出示音乐记号讲解)同学们要注意,有“桥”的地方我们演唱时音要连在一起。” (2)介绍反复记号。 师:这首歌曲只有一段歌词呀!怎么刚才音乐中都唱了两遍呢?(课件出示音乐记号)原来都是因为有了它(D.S.)。这是一个反复记号,见到它,我们就要从 再唱一遍,一直唱到Fine结束。 5.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师: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自豪感一起来朗读歌词。(出示歌词) 6.填词学唱。 师:现在,我们就把歌词加入到旋律中吧!同学们要注意出现音乐记号的地方我们要唱准确哦!(跟伴奏演唱,发现问题) 教师:“同学们刚刚有两句的演唱啊有些不够标准,我们来看看是什么阻碍了大家的演唱呢?”(板书间奏:不需要演唱。并介绍前奏和尾声)提问:“为什么去采菱的孩子们唱完‘山中的清泉香喷喷’以后突然不唱了呢?他们怎么知道泉水是香喷喷的” 学生讨论并回答:“因为他们喝了泉水!” 教师:“泉水和水菱是那样的香甜!我们可不可以在间奏的地方加上喝泉水,采菱角的动作?请同学们自己设计动作,我们一起跟着音乐,用轻快的声音演唱这两个乐句,并把动作加到歌曲中来试一试!” 教师:“尝到了香喷喷的泉水,摘到了甜又香的水菱。看!孩子们还发现了不远处有一大片香甜的水菱!让我们快快用力划起小船,一起到那边去看看!” 7.有感情的跟伴奏表演唱,体会用连贯流畅的声音唱出江南水乡民歌的细腻委婉,抒情活泼的风格特点,以及水乡孩子们对家乡热爱自豪的情感。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让学生创编动作,解决了重难点乐句。初步聆听歌曲,教师范唱和钢琴跟唱,以及伴奏跟唱等分层次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感受和学习歌曲《采菱》。既巩固学生对歌曲的熟练程度,又让学生感受歌曲的风格特

人音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采菱》教案

《采菱》教案 教学内容: 1、认识D.S.反复记号 2、歌曲《采菱》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D.S.反复记号,能够准确运用到歌曲之中。 2、能够有表情的演唱歌曲《采菱》,知道这是一首具有浙江民歌风格的歌曲。 3、即兴创编歌词,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从而受到爱家乡的教育。 教学重点: 1、掌握D.S.反复记号的作用,并准确运用于歌曲之中。 2、有感情地、准确地演唱歌曲《采菱》。 3、准确为歌曲创编新歌词。 教学难点: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进行表演。 2、准确创编新歌词,并试唱。 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多媒体(图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设问导入:谁吃过菱角?知道菱生成在何处吗? 介绍有关菱的知识:菱是生成在池塘的一种植物,根在泥里,叶子浮在水面呈三角形状,花白色,果实的硬壳有角,因此称菱角,果肉可吃,甜而爽(出示挂图,或展出实物)。 (菱角)

教师引出歌曲,学生读出歌曲名字 板书歌曲《采菱》 二、寓教于乐 1、.请学生认真地听范唱。(教师的范唱要非常投入有情感,去打动学生的心灵。唱得要细腻亲切,在吐字和行腔上要有江南风格。)学生回答对歌曲的感受。 教师揭示歌曲主题:这又是一首富有江南水乡色彩的歌曲,用优美的旋律抒发了水乡的孩子对自己乡土的深厚情感。 看江南水乡的图片,加深了解。 2、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情绪,让学生想象歌曲的情景,跟随录音轻声哼唱,感受水乡的美,孩子们的快乐。 ..\歌曲\原唱\采菱.mp3 过渡语:看来同学们都很喜欢这首歌曲,我们再来听一遍。..\歌曲\原唱\采菱.mp3(1)这首歌都唱了些什么? (2)演唱者带着什么样的情绪演唱的?(播放音乐,学生回答) ..\歌曲\原唱\采菱.avi 3、教师范唱歌谱。(歌谱的范唱要同样的有感情,流畅而动听,有力度起伏。) 4、以乐句为单位进行学唱曲调。 (1)教师教唱2遍。 (2)生随琴视唱。 (3)师生进行接唱练习。 (4)随琴完整视唱曲谱。

花城版音乐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二课时 教学内容:唱歌《我爱中华》教学目标:1、通过网络了解本课介绍的有关中华民族的知识,学生参与两首歌曲的演唱,能感悟歌曲音乐中的中华情,体验华夏音乐蕴涵的美感。并能采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现歌曲的情绪。 2、通过学唱歌曲《爱我中华》,学生能用敲击乐器选择相应的节奏为歌曲伴奏。并即兴创编歌词;学会保护植被,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教学重点: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教学难点: 通过演唱、欣赏、律动、等音乐活动,让学生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教学过程:一、歌曲《我爱中华》1、播放音乐《爱我中华民国》这首歌曲,请学生想想这是什么歌?这是我们生活中的小家庭,我们这个中华大家庭叫什么名字? 2、播放多媒体课件《我爱中华》。请学生边听边看,看完后讲出看到了什么? 3、听中读。教师播放节奏《我爱中华》并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再请学生模仿教师朗读。 4、听中唱。教师声情并茂地范唱《我爱中华》,请学生轻声跟唱歌曲。学生通过教师声情并茂地范唱真正体验和感受到音乐的美,并进行模仿体验。 5、巩固知识。从头反复记号“:||” 6、听中评。学生分小组进行演唱,并互评:唱得好不好?好在什么地方?不好在什么地方?最后全班带着亲切深情的感情完整地演唱歌曲。 7、听赏相关歌曲。教师播放《爱我中华》、《祖国慈祥的母亲》让学生感受中华情与华夏音韵独具的美感。 8、唱唱敲敲。熟唱歌曲后,请学生任选敲击乐器,任选下列节奏型为他们伴奏。 9、唱唱跳跳。教师播放多媒体海南“调声”的歌舞形式的课件,请学生模仿舞步。熟走舞步后,教师可把学生分成二组,人少的一组围小圈,手拉手,边唱“问”的这部分音乐,边走舞步;人多的一组围大圈,手拉手,边唱“答”的这部分音乐边走舞步。 10、唱唱编编。教师引导学生创编新词演唱。 11、想想谈谈。二、小结:播放课件《我爱中华》,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不做破坏环境的事情。 第三、四课时 教学内容:唱歌《中国人》教学目标:1、通过网络了解本课介绍的有关中华民族的知识,学生参与两首歌曲的演唱,能感悟歌曲音乐中的中华情,体验华夏音乐蕴涵的美感。并能采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现歌曲的情绪。 2、通过学唱歌曲《中国人》,学生能用敲击乐器选择相应的节奏为歌曲伴奏。并即兴创编歌词;学会保护植被,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教学重点: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教学难点:通过演唱、欣赏、律动、等音乐活动,让学生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教学过程:一、安全教育二、创设情境学生听音乐进教室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师生活动 1 教师敲击节奏 2 学生讨论下雨天的感受,想象花儿,苗儿。 3 教师把节奏写到黑板上,解决难点。 4 把对应的乐谱写在节奏下面,解决乐谱中的难点。 5 节奏训练 6 发声练习 12 34 | 5 - | 54 32 |1 -|| 啊-------- 啊-------啦-------- 啦--------四、授新 1 初听,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旋律。感受快乐的情绪和热烈的场面 2 视唱,先模唱主题,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听辨这段旋律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 3 学生讨论下雨天的感受,想象花儿,苗儿。 4 采用听想法学会歌曲,教师弹琴,学生跟唱。 5 学生自己练习,教师巡视,纠正错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6 通过听,体会乐曲欢快,热烈的情绪。 7 让

小学音乐四年级歌曲采菱

教学内容: 1、认识D.S.反复记号 2、歌曲《采菱》 教材分析: 歌曲《采菱》 是一首富有江南水乡色彩的歌曲,采用六声宫调式,曲调流畅、婉转,歌曲运用了许多十六分音符构成的节奏型;以及切分节奏,给人以轻盈活泼之感。歌曲是一段体结构,为五个乐句组成。第一乐句(引子后第1-4小节)和第二乐句(第5-8小节)都是方整的4小节乐句,对称呼应;第三乐句(第9-14小节)分裂为由间奏隔开的两个乐节,显得更为活跃,生动;第四乐句(第15 -18小节)节奏拉宽,运用了“”这样的切分节奏,前后模进,模拟了划船时有力的重复的动作节奏;最后乐句扩充为6个小节,旋律较多地出现在高音区,酣畅地抒发了水乡的孩子对自己乡土的深厚情感。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D.S.反复记号,能够准确运用到歌曲之中。 2、能够有表情的演唱歌曲《采菱》,知道这是一首具有浙江民歌风格的歌曲。 3、即兴创编歌词,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https://www.360docs.net/doc/2a2822895.html,]的创编能力,从而受到爱家乡的教育。 教学重点: 1、掌握D.S.反复记号的作用,并准确运用于歌曲之中。 2、有感情地、准确地演唱歌曲《采菱》。 3、准确为歌曲创编新歌词。 教学难点: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进行表演。 2、准确创编新歌词,并试唱。 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多媒体(图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设问导入:谁吃过菱角?知道菱生成在何处吗? 介绍有关菱的知识:菱是生成在池塘的一种植物,根在泥里,叶子浮在水面呈三角形状,花白色,果实的硬壳有角,因此称菱角,果肉可吃,甜而爽(出示挂图,或展出实物)。

(菱角) 教师引出歌曲,学生读出歌曲名字 板书歌曲《采菱》 二、寓教于乐 1、.请学生认真地听范唱。(教师的范唱要非常投入有情感,去打动学生的心灵。唱得要细腻亲切,在吐字和行腔上要有江南风格。)学生回答对歌曲的感受。 教师揭示歌曲主题:这又是一首富有江南水乡色彩的歌曲,用优美的旋律抒发了水乡的孩子对自己乡土的深厚情感。 看江南水乡的图片(课件),加深了解。 2、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情绪,让学生想象歌曲的情景,跟随录音轻声哼唱,感受水乡的美,孩子们的快乐。 过渡语:看来同学们都很喜欢这首歌曲,我们再来听一遍。 (1)这首歌都唱了些什么? (2)演唱者带着什么样的情绪演唱的?(播放音乐,学生回答) 3、教师范唱歌谱。 (歌谱的范唱要同样的有感情,流畅而动听,有力度起伏。) 4、以乐句为单位进行学唱曲调。 (1)教师教唱2遍。 (2)生随琴视唱。 (3)师生进行接唱练习。 (4)随琴完整视唱曲谱。 5、学唱歌词 (1)听音乐唱词,初步做到节奏、音准。 师生一起随琴唱词 (2)随琴加前奏演唱歌曲。 过渡语:有进步,同学们在唱歌曲时,你发现歌曲里有你不认识的新朋友了吗? 生:有!D.S。 (3)认识反复记号D.S. 师:这首歌曲只有一段,但有了反复记号D.S.,我们就要再唱一遍。 (4)请同学们说说歌曲的演唱顺序。自己写一段旋律用上D.S。 (5)现在我们就完整的把这首歌曲唱一遍。 师小结:同学们唱得不错,看来大家已经和D.S.反复记号交上朋友了,请你不要把这位新

(完整版)四年级下册音乐知识点

四年级下册音乐知识点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又名《义勇军进行曲》演唱形式为齐唱,田汉作词聂耳作 曲,歌曲节拍为2/4拍 G大调速度为进行曲 2、《忆江南》唐代诗人白居易作词戴于吾作曲节拍2/4拍表情术语为优美地,应用优美、富有表情的声音演唱这首歌曲 3、《西湖春晓》演唱形式为童声合唱贺培真作词贺绿汀作曲陆在易编曲歌曲节拍为6/8拍表情俗语为柔美、清新、流畅地 4、《江南好》演奏形式为民乐合奏谭蜜子金士英作曲 5、竹笛是我国民族弹拨乐器,分为梆笛和曲笛两种。竹制、横吹,贴有笛膜。梆笛音 色较为清脆明亮,曲笛音色较为柔和抒情。 6、《少先队员采茶歌》郑南作词龚耀年作曲节拍为2/4拍表情术语为欢快、活泼地 7、《小燕子》胡鹏南作词汪玲作曲节拍为3/4拍速度为中速 C大调 8、《颂祖国》演奏形式为口风琴合奏是一首维吾尔族民歌节拍为2/4拍表情术语为欢快地 9、《唱山歌》是电影《闪闪的红星》的插曲是一首壮族民歌雷振邦编曲歌曲节拍为2/4拍速度为中速应用优美、委婉的声音来演唱这首歌曲 10、《苗岭的早晨》演奏形式为小提琴独奏白诚仁作曲陈钢改编。《苗岭的早晨》根据苗族民歌《歌唱美丽的家乡》改编而成 11、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海南、广西等省区。其民歌可分为飞歌、游 方歌、风俗歌、叙事歌、祭祀歌五中 12、《歌唱美丽的家乡》体裁为飞歌是一首苗族民歌节拍为2/4拍速度为中速节奏自由表情术语为奔放地 13、《天山之春》演奏形式为琵琶独奏乌斯满江、俞礼纯作曲王范地改编。乐曲A 段主题旋律优美,富有歌唱性乐曲B段主题旋律欢快、热烈,具有典型的新疆舞曲风 格 14、竹竿舞是我国西南少数民族中广泛流传的一种自娱性舞蹈 15、《竹竿舞》根据苗族民歌《栀子开花白又白》改编 16、《久不唱歌忘记歌》是一首贵州布依族民歌节拍为2/4拍速度为中速稍快

最新小学音乐五线谱四年级下册全册

小学音乐五线谱四年级下册全册

新人教版小学音乐(五线谱)四年级下册精品教案全册第一单元林中的鸟声(总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小鸟请到这里来》第一乐段:环境保护与小鸟的关系 教学目标: l、初步学会《小鸟请到这里来》第一乐段,能富有感情地演唱。 2、学会《小鸟请到这里来》第一乐段的歌谱。 3、在讨论论环境保护与小鸟的关系时能普遍参与,思维活跃。 教学重、难点:学会《小鸟请到这里来》第一乐段的歌谱。 教学过程: 1、导入: 今天学唱的歌曲是《小鸟请到这里来》,我们请小鸟到这里来做客。是请它长期居住里,成为我们的伙伴,为此我们准备了什么呢?正如歌词中所唱的那样:“这里树木长成排”“这里草地像绿海”“这里清泉为你流”“这里鲜花为你开”同学们看,这是多么美丽的景色啊!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小鸟才能婉转歌唱,才能自由飞翔,才能留恋不愿离去。所以我们请同学们首先讨论这样一个问题——环境与小鸟的关系,请同学们思考大胆发言。 教师总结:鸟儿是人类的好朋友,给我们带来了美妙的歌声和千姿百态的舞姿,鸟儿捉害虫,保护着森林果木。鸟粪落在地里使土壤更加肥沃。但是鸟儿也需要有良好的环境才能生存、在空气、河流被污染,树被砍光的地方,鸟儿是不会光顾的。报纸上已经有很多的新闻:某地由于环境保护得不好,原来冬天来栖息的鸟儿们都不来了,后来当人们改善了环境鸟儿们又纷纷回来了。 今天我们学唱的歌曲就是表现少年儿童与小鸟和和谐相处的《小鸟请到这里来》。先请大家朗读一遍歌词。 2、学唱歌曲

(l)欣赏童声合唱《小鸟请到这里来》两遍。 (2)播放《小鸟请到这里来》的伴奏带。 学生朗读歌词,以配乐朗诵的方式使学生熟悉歌曲的旋律及用词的内容。 (3)随录音带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词。 (4)随教师的琴声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词。 (5)讨论: 我们看教科书第5页,有一个问题:唱一唱下面两句旋律哪一句的情绪亲切,为什么?(学生回答) 教师:对,第二句增加了一小节。将“小鸟”重复了一次就产生了恳切和亲切的语气.就不似第一句那样生硬了。所以我们在演唱时也要唱出这种语气来。 “这里树木长成排”“这里清泉为你流”这两句旋律,一字对一音,要注意吐字的清晰像粒粒珍珠在滚动。“这里草地像绿海”“这里鲜花为你开”这两句旋律,尾句要开阔.把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尽情地抒发出来、现在再请同学们唱一遍(要求声情并茂)。 (6)现在我们来学唱这首歌曲的第一乐段。 学生随教师的歌声学唱歌谱,必要时可以教师唱一句学生唱一句。 在教唱过程中应注意的节奏和八分休止符,并要求学生注意到第1、3乐句完全相同,第2、4乐句相同。 3、小结:小结本节课学习的收获,要求学生自学歌曲的第二乐段。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学习演唱歌曲《小鸟请到这里来》第二乐段合唱部分。 2、欣赏重声合唱《林中的鸟声儿》。 3、节奏创造。

《采菱》-小学五年级音乐教案

《采菱》-小学五年级音乐教案 音乐教案《采菱》小学第十一册教材科目音乐任课教师任课班级五年级授课日期年月课题采菱课时课时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演唱歌曲,激发学生富有情感地歌唱,以情带声,声情并茂。 培养学生自学歌曲的能力并了解与歌曲相关的音乐常识。 利用音乐集体表演形式和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及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歌曲的音乐表现。 歌曲的演唱处理。 所用教具黑板钢琴背头计算机板书设计歌篇教学过程学生活动形式质疑一.复习歌曲导入新歌:.我们来复习《茉莉花》这支歌,唱后请大家告诉我这是什么地方的歌曲。 .南北方音乐特色有什么不同吗?二.新授:.范唱今天我们学唱新歌的名字叫《采菱》。 请大家听我唱一遍,之后请告诉我()这是什么风格的歌曲?()什么情绪?()采菱是在做什么?.介绍歌曲:这是一首用中国五声音阶创编的儿童歌曲。 旋律有浓郁的江南风格,抒发了水乡孩子热爱劳动和对家乡的依恋之情。 .划分乐句:()这是一首一段体的歌曲,由五个乐句组成。 ()这首歌曲里出现较多是什么音符?()出现几种形式的切分

音。 .分小组识谱:()请组长带领小组视谱,每组一个乐句,用指位读谱法。 ()请各小组汇报视唱结果。 ()各组唱的都不错,但每个同学只学唱了这支歌的一个乐句,下面按小组教唱。 ()连唱全曲,注意唱名要清楚。 .学唱歌词:()配乐朗诵请大家跟着钢琴,高位置有语气的朗诵歌词。 并展开联想,进入意境。 ()看到什么画面?()采菱的孩子在唱什么?我们来听听。 .歌曲处理:()第一二乐句什么地方相同?()谁来唱唱第三乐句?()他们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演唱,哪种更适合歌曲的情趣?请大家体会一下。 ()为什么?.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这个问题。 .歌曲处理(四五乐句):()请大家听老师唱第四乐句,有什么感觉?()这种起伏推动感在音乐中用什么节奏表示?()这里出现了弱拍弱位两个十六分音符,有什么作用?()第一乐句主题在第五乐句中再次出现,前后两个爱含义一样吗?()把第一段歌词完整地唱一遍。 .欣赏:()请大家听我唱《洪湖水浪打浪》,这是歌剧《洪湖赤

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教案歌曲《春风》

课时准备: 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习歌曲《春风》 2.听赏小提琴协奏曲《春》 教材分析: 1、歌曲《春风》,是一首日本儿童歌曲,旋律轻快活泼,充满着天真烂漫的儿童情趣。全曲为4/4拍子,大调式,二段体结构,第一乐段(1——8小节)运用弱起小节、切分音,歌词用拟声词“噜”描绘出和煦的春风轻轻吹佛大地的生动场景。第二乐段(9——16小节),前四小节旋律舒展、轻盈,展现了“嫩芽笑颜开”、“歌声响四方”的春天景色。特别是第12小节变化音的运用,使歌曲童趣盎然,充满生机。后四小节运用简单的二部合唱,进一步表现了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春光美景,表达了儿童对春天的热爱。 2、《春》是意大利作曲家和小提琴演奏家维瓦尔第的一部作品,作者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在欧洲广泛流传。1725年他出版了分别冠以“春、夏、秋、冬”副题和每首配有小诗的四首协奏曲,被统称为《四季》,而《春》就是其中的一首。 教学目标: 1、能够自信的与同学们合作,用甜美、自然的声音轻松愉快的学会演唱歌曲《春风》,用歌声表达人们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2、能认真听赏小提琴协奏曲《春》的第一乐章,能熟悉音乐主题,感受音乐情境。 教学设想: 春天来了,在温暖的春风吹拂下呈现出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人们喜爱春天是由于不仅远离了寒冷,还可以尽情地去享受鸟语花香,花红绿叶的大自然。本节音乐课以“春”为情境主题,根据学生对春天已有的感受与经验,我设计了歌曲《春风》和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春》的教学活动,歌曲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旋律,并能用甜美自然的声音轻松愉快的与同学合唱二声部;欣赏《春》的教学,让学生感受每一段的音乐形象,激发学生的音乐情感,达到培养学生音乐审美的目的。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启发学生感受每一段的音乐形象。 教学难点: 能用甜美自然的声音轻松愉快的与同学合唱二声部 教学准备: CAL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组美丽的图画。(CAL课件播放) (展示一组春天风景图片。)(背景音乐歌曲《春天在哪里》) 1、同学们边欣赏,边讨论

四年级下册全册音乐教案

教学进度:每课预计两课时 周次教学内容完成情况 一演唱《彩色的中国》听赏《歌唱祖国》 二演唱《达古拉》听赏《桑吉德玛》 三读谱唱歌《可爱的羊群》 四演唱《春晓》 五演唱《花蛤蟆》 六演唱《土风舞》听赏《彩云追月》 七听赏《鳟鱼》演唱《摇篮曲》 八音乐家故事《少年舒伯特》 九复习 十期中考试 十一演唱《小山羊》演唱《酒歌》 十二演唱《知更鸟的歌》 十三演唱《蜗牛与黄鹂鸟》 十四演唱《歌唱二小放牛郎》 十五演唱《叮铃铃》演唱《清晨》 十六演唱《太阳出来啦》 十七听赏《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十八音乐七巧板 十九期末复习 二十期末考试

第一课彩色的中国 教学目标: 1.正确地演唱歌曲中的休止符。并用线条或简单图形在谱中画一画,然后再唱一唱。有感情 2.地演唱歌曲《彩色的中国》,唱出三拍子的韵律感。 3.通过欣赏《歌唱祖国》,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并能运用雄浑有力的声音来表现歌曲雄壮激昂的情绪。 教学重难点: 1.唱好歌曲《彩色的中国》 2.细腻地表达歌曲真正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礼物,为大家演唱《爱我中华》。先给老师来点掌声鼓励鼓励好吗?谢谢! 师:谢谢同学们的掌声,刚刚老师唱的这首歌《爱我中华》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呢?请同学们积极踊跃的回答一下! 二、新授部分: 1.欣赏视频:(直接播放) 说说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播放音频 说说3/4拍的节拍特点或者说是强弱规律是怎样的。 生:强弱弱 师:嗯,很好!3/4拍的强弱规律是强弱弱,下面请同学们伸出你们的右手,跟着老师一起来打一下3/4拍的节奏(打四小节)。很好,同学们表现的非常好,那接下来就让我们共同来学3.学习这首歌曲,注意重音符号与休止符。

小学音乐采菱教学设计与反思

采菱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音乐教案 教学目标: ?? 1.这是一组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歌曲,表现一种特定的环境——水乡,充分体现了音乐与民族的关系,让我们热情地讴歌水乡,热爱我们的家乡。 ?? 2.掌握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并能辨别、比较四分音符与附点四分音符的长短。 3.发挥集体思维合作,进行以《远航》为主题的创作活动。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热情地讴歌水乡,抒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难点:掌握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 教学方法: 聆听、演唱、律动教学用具:琴、打击乐器等。 教学内容: ??一、聆听《采茶舞曲》 ??二、表演《采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聆听《采茶舞曲》用江南山水风景图导入。 ??设问:

(1)谁到过杭州游玩? ?? (2)谁到过茶山,见过茶农采茶的劳动? ?? (3)你听过越剧的唱腔吗? ?? 2.欣赏:在教学中要吸引学生有兴趣地认真地听范唱是学好本歌的关键。因此要求教师的范唱要非常投入有情感,去打动学生的心灵。唱得要细腻亲切,在吐字和行腔上要有江南风格。 ?? 3.教师的范唱不仅是唱歌,还要范唱歌谱,歌谱的范唱要同样的有感情,流畅而动听,有力度起伏。 ?? 4.听唱、学唱曲调一定要以乐句为单位进行,切忌支离破碎。 5. 这句的教学,不要讲解切分节奏而是通过划船的动作去学习,能很自然的唱好。同样D.S.的反复记号也不必要求学生去记住掌握。 6.伴奏的加入既是训练节奏感,也是为了营造一种氛围,这是要求: ?? (1)选择节奏,哪一节奏谱,更适合于这首歌曲的伴奏; ?? (2)选择打击乐器; ?? (3)在哪里加入铃鼓使歌曲推向高潮。 ??教材上的伴奏谱仅是一谱例,还可让学生创编节奏谱。 ?? 7.小结:水乡一景。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绿水江南 第一课《忆江南》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视、听、唱、动等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体验歌曲的意境美,学会背唱歌曲并初步学习轮唱、合唱歌曲。 2、引导学生参与以小组为单位的创编活动,使每位学生积极投入音乐实践活动。 3、从诗、景、歌、乐、舞等几个方面来让学生感受到江南水乡风光的秀美和江南音乐语言的甜美,激发学生对江南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愉快地演唱歌曲《忆江南》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编活动。 3、指导学生准确演唱一字多音处并学会用优美的声音背唱歌曲。 4、学习用轮唱、合唱等方法来演唱歌曲。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欣赏图片,配放音乐《翠湖春晓》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组很美的江南六大古镇风景图,请你欣赏后告诉我,你看到了哪些具有江南特色的景物?感觉怎样?想说些什么?(教师随机与学生互动模仿做各种动作或造型) 2 、教师配乐朗诵诗词《忆江南》 师: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晚年回忆江南美景时欣然写下了一首著名《忆江南》,请大家静静地听老师朗诵一遍。 3、学生配乐朗诵诗词 (二)新授教学 1、教师示范表演唱

师:这么美的诗用朗诵还不足以表达它的美的意境,老师想把它唱出来、跳出来,请说出你的感觉。 [教学效果评价]:教师借助精美的道具和声情并茂的演唱、舞蹈,让学生直接形象地感受歌曲的旋律之美和意境之美。 2、学生再次欣赏歌曲一遍。 3、请学生说说、唱唱自己最喜欢的和最难的一句歌词。师指导学生个别或集体唱一唱。 4、请学生试着将第一段歌词连起来唱一唱。 5、教师讲解并示范演唱高低八度的两句“忆江南”的唱法,学生模唱。 6、学生唱第二段歌词。 7、请学生为最后一句“忆江南”设计力度记号以表达作者对江南美景的留恋之情或见到江南美景时的激动兴奋之情。 8、请学生完整地背唱歌曲一遍。 9、请学生为歌曲设计速度,情绪,并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一遍。 (三)、表现歌曲 1、请学生自主合作创设小桥、垂柳、鲜花等造型和划船、摇橹等动作。表现歌曲意境。 师:同学们,你能与同学合作用身体动作来表现一些江南景物的造型吗?谁来表现轻拂的垂柳?弯弯的拱桥?轻轻地划船?请你按自己的爱好与同学自由组合创编。 2、师生互动合作表现,自由穿梭在各种“造型”中,边做划船动作边演唱歌曲[教学效果评价]:通过让学生合作创编、师生互动等音乐活动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与爱好都自主、积极、快乐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去,激发学生的想象与创造能力,同时将本课推向高潮。 3、教师二度范唱,创新表现歌曲。 师:同学们创编的真好,老师把这首歌也变一变,唱一唱,请你听听里面有哪些不同的演唱形式?(轮唱合唱) (1)学生学习轮唱歌曲。 (四)、拓宽欣赏

人音版社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采菱》教案

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第三课 《采菱》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歌曲《采菱》是一首富有江南水乡特色的歌曲,采用六声宫调式,四二拍。曲调流畅、婉转,歌曲切分节奏以及间奏的巧妙运用给人以轻盈活泼之感。歌曲中“划呀划”是对采菱时划船动作的描写,也是歌曲的高潮部分,表达了水菱丰收是激动的心情。歌曲抒发了水乡的孩子对家乡的深厚感情。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通过聆听与学唱,能够用柔美的声音演唱歌曲,认识D.S.反复记号。 2.过程方法:通过感受、体验、歌唱训练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来。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江南水乡民歌的风格,感受音乐美的意境,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 1.准确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认识反复记号、前奏与间奏。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生回答)在今天这节课上,老师就带领同学们来到江南水乡,去走一走看一看,去感受江南水乡的风土人情。同学们准备好了吗?(生回答) 师:请同学们跟随老师的笛声开启今天的音乐之旅。 请欣赏:(音画欣赏江南水乡) 师:刚才老师吹奏的乐曲叫做《水乡船歌》。同学们感受到江南音乐是细腻婉转的还是粗狂豪放的?(生回答)同学们的音乐感知能力非常准确,细腻婉转、柔美动听正是江南音乐的风格特点。 江南有好听的音乐,还有美丽的风景,南方和我们生活得北方有着很大的不同,旅途当中你都看到了什么? 生回答:船(这是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你观察得非常

仔细) 生回答:水(你找到了江南之所以被称作“水乡”的关键,那就是水多) 生回答:桥(水乡的桥可是真的多,就像是歌里唱的“水乡的小桥姿态多,石板缝里长藤萝,三步两桥连水巷啊,条条玉带映碧波”)生回答:植物(水乡是最适合植物生长的了,尤其是长在水里的植物特别多) 师:水乡的特点就是水多、船多,人们居住的房屋大多都是依水而建。人们出行的主要方式之一就是划船。同学们划过船吗? 让我们一起来模仿一下划船的动作吧。 学生模仿划船的动作,教师范唱歌曲高潮部分的乐句“啊划呀啊划,啊划呀啊划”。提前铺垫歌曲高潮部分的旋律。 师:同学们的模仿能力非常强,划船的动作都非常的有韵律感。江南水乡的人们不光出行需要划船,就连劳动也是划着船的。你听水乡的人们划着船又在做什么呢? 二、学唱歌曲 1.聆听歌曲 师:人们划着船在干什么?(生回答:采菱) 师:那你知道歌曲中的水菱是什么吗?(生回答,适当评价) 歌曲中所讲到的“菱”是一种水生植物。它的果实叫做菱角,菱的果肉吃起来香甜可口,是江南水乡的特产和也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今天咱们旅途的目的地南湖就盛产水菱。南湖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在这里曾经发生过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南湖的一艘游船上胜利闭幕,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正是因为这次具有世界意义的会议,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那生在南湖长在水乡的孩子们怎能不热爱自己的家乡。同学们你们爱自己的家乡吗?(生回答) 师:接下来让我们再次聆听歌曲,感受歌曲是怎样表达孩子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老师还要给同学们一个任务:这首歌一段歌词演唱了两边,这里运用了一组反复记号。同学们边听听歌曲的演唱顺序,对照乐谱找到反复记号所在的位置。(再次聆听歌曲)师:歌曲是怎样表达对家乡的热爱的?(生回答) 师:水乡的孩子爱水乡,这句歌词反复演唱了3遍,尤其是最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