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复习)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复习教学设计

生物《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复习课教学设计岳阳市第五中学陈濛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概述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取外界环境信息的情况;描述眼球和耳的结构以及各个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描述视觉和听觉形成的过程;说出近视的成因以及预防方法;说出导致耳聋的各种因素以及预防的措施。
2.过程与方法目标:尝试观察瞳孔的大小变化情况,并做出解释;练习观察和测量的技巧。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视觉和听觉的卫生习惯,关爱和帮助有视觉听觉障碍的人。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描述眼球和耳的结构以及各个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描述视觉和听觉形成的过程。
2.难点:描述眼球和耳的结构以及各个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
三、教学过程(一)课前测评1、尿的形成主要包括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两个连续的过程。
2、尿的生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歇的,这是因为膀胱有暂时贮存尿液的作用。
(二)情境导入感觉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开始,而各种感觉在我们感知世界的活动中的作用却不是均等的。
科学研究表明:感觉=87%视觉+7%听觉+6%其他。
据此可知,视觉是人们认知世界的最重要的手段和途径,其次是听觉。
那么视觉听觉分别是怎样形成的呢?(出示课题和学习目标)(三)学习程序1、学生课前独学:完成《全效学习》P43考点一眼和视觉、考点二耳和听觉知识清单,和本节《学案》。
2、学生课堂组学:各小组成员相互检查作业并讨论合作统一答案(组长根据完成情况给小组成员相应加减分),了解学习效果,并解决独学时存在的问题。
3、学生课堂展示:各小组通过分组合作学习根据老师预设的展示问题派代表分别展示讨论结果,以清晰学习目标。
小组展示采取由代表引导讲述边画图边学习眼和耳的结构为主线,贯穿视觉和听觉的形成过程的方法,学生层层递进理解记忆视觉听觉的形成过程。
随后教师点评学习效果,解决共性问题及生成性问题。
预设展示问题:(1)用图解的形式画出眼球的结构、写出视觉的形成过程。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复习课件

一、眼和视觉
1、眼球的结构
睫状体
虹 膜 1
角 膜 2
巩 6 膜 脉络膜 7
8 视网膜
9 视神经
晶状体 4 玻璃体 5
3 瞳 孔
二、视觉的形成过程
物体
光线
角膜
玻璃体
瞳孔 视网膜 上的感 光细胞
晶状体 视 觉 神 经
大脑一 定区域
正 常 眼 远处物体反射的光线经 过晶状体的折射后形成 的物像落在视网膜上
鼓 膜
声 波
听 小 骨
声 波
产 生 听 觉
大 脑 皮 层
兴奋
耳 蜗
声波
内 耳
1.视觉的形成过程中,图像和视觉的形成部位分别是(
C
)
A.视网膜、视网膜
C.视网膜、大脑
B.大脑、大脑
D.大脑、视神经
2.不论较近或较远的物体,对于正常人来说,都能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这主 要是因为( D ) A.视网膜可以前后移动调节 B.眼球的前后径移动调节 C.瞳孔可以缩小或放大 D.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 3、右图为什么眼?应如何进行矫正?(
近 视 眼 晶状体曲度过大或眼 球前后径过长使物像 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矫正:凹透镜
二、耳和听觉
1、耳的结构和功能
收集 声波
半规管 前庭 耳蜗
鼓 膜 听 鼓 小 室 骨
外 耳外
耳 郭
内 耳
耳 道 传送声波
咽鼓管
由鼓室通向咽
中耳
2、听觉的形成
外 声 波 界 外 耳 道
与 听 觉 耳廓 2外耳道 (2)7半规管 8前庭 (3)9耳蜗 (4)10咽鼓管 (5)2外耳道 3鼓膜 (6)听神经 大脑 (7)A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知识点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知识点- 人体感知外界环境的方式- 视觉感知:通过眼睛感知外界的光线,识别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等信息。
- 听觉感知:通过耳朵感知外界的声音,识别声音的来源、方向、音调等信息。
- 嗅觉感知:通过鼻子感知外界的气味,识别气味的种类、浓度等信息。
- 味觉感知:通过舌头感知外界的味道,识别味道的种类、浓度等信息。
- 触觉感知:通过皮肤感知外界的触摸、温度、压力等感觉,识别物体的硬度、软度、温度等信息。
- 感知过程中的神经传递- 感知信息通过感觉器官传递到大脑的感觉区域。
- 大脑接收到感知信息后,进行分析、整合、识别等处理。
- 大脑将处理后的信息传递到相应的区域,进行进一步的反应和行动。
- 感知过程中的误差- 感知信息的误差:由于感觉器官的不同,同一物体在不同的感觉器官中所接收到的信息可能不同。
- 处理信息的误差:由于大脑的处理方式不同,同一物体在不同的人中所产生的感知结果可能不同。
- 环境因素的误差:环境的影响也会对感知结果产生影响,比如光线、声音、气味、温度等因素。
- 感知对人体的影响- 感知能力的差异:不同人的感知能力不同,有些人对某些感官更加敏感,有些人则不敏感。
- 感知对行为的影响:感知信息会影响人的行为,比如看到危险的物体会引起人的警觉,听到悦耳的音乐会使人放松等。
- 感知对心理的影响:感知信息也会影响人的心理状态,比如看到美丽的景色会使人感到愉悦,闻到刺鼻的气味会使人感到不适等。
- 感知的应用- 感知技术:感知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领域。
- 感知训练:通过训练感知能力,可以提高人的感知水平,比如音乐、美术、运动等方面的训练。
- 感知疗法:感知疗法已经成为心理治疗的一种手段,比如音乐疗法、色彩疗法、气味疗法等。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一、眼和视觉
1、我们在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中,大多是来自视觉,其次是听觉。
2、人的眼球近似球体,由眼球壁和眼球的内容物构成.
3、视觉的形成过程:物体反射来的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
(视觉中枢)大脑的特定区域视神经视网膜
4、看远处或在光线较暗的环境,瞳孔变大;看近处或光线较亮的环境,瞳孔变小。
5、形成近视(眼)的原因: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者晶状体曲度过大且不易恢复原大小,远处物体折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所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前方,这样看到的是模糊不清的物像.
6、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物体的眼,称为近视眼.近视眼通过佩戴近视镜——凹透镜加以矫正。
近视眼未佩戴近视镜(凹透镜)前,物像落在视网膜前方近视眼佩戴近视镜(凹透镜)后,物像落在视网膜上,看清了物体。
7、保护视力的“三要”“四不要"(p82)
二、耳和听觉
2、听觉的形成过程:外界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
大脑的一定区域(听觉中枢)听觉神经
3、噪声:那些影响人们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称为噪声。
4、保护耳和听觉:P84—85 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开口,使咽鼓管张开;或闭嘴、堵耳,以保持鼓膜两侧大气压力平衡。
5、其他感觉味觉,嗅觉,冷、热、触、痛、压等感觉。
复习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瞳孔
思考:
光线从外界进入眼球到达视网膜的途径是怎样的?
角 膜 瞳 孔 晶状体
玻璃体
视网膜
人眼是如何看到物体的?
视觉最终在哪里形成?
物体反射的光线 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 (通过并折射) 视网膜 (成像) 视觉神经 (传导) 大脑皮层上的视觉中枢 (产生视觉)
专家会诊
有个失明者,经检查眼球的 结构完整无损,想一想,可 能是哪部分发生了病变?
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 ) ①堵耳 ②张口 ③闭嘴 ④喊叫 A ①② B ①④ C ②或①③ D ②④ 其目的是为了( ) E 听起来声音会变小 F 使鼓膜内外气压保持平衡 G 防止听小骨断裂 H 防止产生脑震荡
C
F
1、同学们在上课时,一会儿看桌上的书,一会儿抬头看
前面的黑板,物像都能落在视网膜上。看得很清楚, 这主要是因为( )
• 如图是人的耳和脑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上课铃响了,同学们听到铃声后陆续走进教室。请用图中字母及箭头写出 听觉形成过程的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听觉形成过程中,听觉神经传导的神经冲动是在【 】_______产生的。
(3)人在感冒时,如果鼻、咽、喉部出现炎症,应及时治疗,否则病菌有可能 会通过【 】 进人中耳,引发中耳炎,导致听力障碍。 (4)正常人都具有较好的躯体平衡能力,能够完成一些灵活、协调、准确的动 作。试写出两个主要与维持平衡有关的人体结构: 、 。
A
A
B
C
D
曲线图解析
【解题技巧】 (1)识图 看纵、横坐标表示的生物学涵义, 这是理解题意和进行正确思维的前提,看 曲线中的特殊点和曲线的走势。 (2)析图 分析特殊的点、曲线的变化趋势 和走向,分析曲线变化的因果关系,联想 与图象曲线相关的基础知识。
初二生物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生物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试题答案及解析1.外界的声波经过耳郭的收集,由________传到中耳,引起_______的振动,经过听小骨的______和______后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________产生于听觉相关信息。
这些信息再由听神经传递到大脑皮质的_________,形成听觉。
【答案】外耳道鼓膜传递放大听觉感受器听觉中枢【解析】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听觉的形成过程。
2.如图是眼球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1)眼球内能成像的部位是[ ] ,眼球内能调节光线强弱的主要结构是[ ] 。
(2)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就容易造成假性近视,这时眼球中[ ] 凸度变大,以后如果仍不注意用眼卫生,造成近视,需要配戴镜。
(3)亚洲人和欧洲人的眼睛颜色不同,实际上是[ ] 色素颜色不同。
(4)人眼中的“白眼球”实际上是指[ ] 。
【答案】(1)[ 8 ]视网膜 [ 3 ]瞳孔(2)[ 2 ]晶状体凹透(3)[ 5 ] 虹膜(4)[ 6 ]巩膜【解析】首先明确眼球的结构:1角膜、2晶状体、3瞳孔、5虹膜、6巩膜、7脉络膜、8视网膜、9玻璃体。
(1)视网膜上分布有感光细胞,能够将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一个倒立的实像,瞳孔是光线进入我们眼睛的窗口,光线强时瞳孔变小,光线弱时瞳孔变大,看近处时瞳孔变小,看远处时瞳孔变大。
(2)看近处物体时,必须通过睫状肌的收缩作用,使晶体的凸度增加,使近处的物体像能够落在视网膜上,才能看的清楚.长时间的近距离作业,如读书、写字、看电视、玩游戏机等,使眼睛长时间的调节紧张,头部前倾,眼球内不断的充血,眼内压相应的增高,以及眼外肌的紧张和压迫眼球,或者因调节时牵引涡状静脉,妨碍了血液的流通,使巩膜的抵抗力减弱,导致晶状体曲度过大,不能恢复成原状;严重时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需要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中考生物专题训练: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带解析)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中考生物专题训练: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一、选择题1.某市公共自行车,为市民出行提供了极大方便,某人骑车遇到红灯信号停车等待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遇红灯停车属于条件反射B.红灯信号形成的物像在视网膜上C.完成红灯停车反射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D.遇红灯停车是人类特有的反射活动【解析】选D。
遇红灯停车是后天形成的反射,属于条件反射;红灯信号形成的物像经晶状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完成红灯停车反射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遇红灯停车是对具体信号刺激完成的反射,属于人与动物共有的反射。
2.下列有关眼、耳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能够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是因为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B.近视眼患者看远处物体时,物像落到视网膜前方C.内耳的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D.由远眺转为看书,晶状体的曲度由小变大【解析】选A。
本题考查眼、耳的结构及视觉和听觉的形成。
我们的眼睛之所以能够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关键在于晶状体曲度的调节,与瞳孔调节无关,A项错误;近视眼患者由于晶状体曲度过大,远处物体反射的光线经折射后落在了视网膜的前方,因此看不清远处的物体,B项正确;内耳的耳蜗内有对声波振动敏感的细胞,即听觉感受器,C项正确;远眺时,晶状体曲度变小,看近处的物体时,晶状体曲度变大,D项正确。
3.下列疾病与病因不对应的是( )A.地方性甲状腺肿——饮水或食物中缺碘B.坏血病——体内缺乏维生素CC.夜盲症——体内缺乏维生素AD.侏儒症——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解析】选D。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饮水或食物中缺碘,会造成甲状腺增生肿大成地方性甲状腺肿(或大脖子病),A项正确;人体缺乏维生素C时,易患坏血病,B项正确;人体缺乏维生素A时,患夜盲症,C项正确;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时,生长发育迟缓,患侏儒症,D 项错误。
4.如图是人的膝跳反射示意图,图中①~③表示反射弧的部分环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复习

*鼻咽部有炎症时—— 鼻咽部有炎症时 鼻咽部的病菌可能通过咽鼓管进 鼻咽部的病菌可能通过咽鼓管进 咽鼓管 入中耳,因此,要及时就诊, 入中耳,因此,要及时就诊,以 免引起中耳炎 中耳炎。 免引起中耳炎。
1.人坐车时不靠视觉也能判断车速的快慢和左右转弯 1.人坐车时不靠视觉也能判断车速的快慢和左右转弯 因为感受刺激的感受器位于( ,因为感受刺激的感受器位于( B ) A.耳蜗和前庭内 B.前庭和半规管内 C.半规管和鼓膜内 D.鼓室和耳蜗内 2.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 应将口微微张开, 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 2.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应将口微微张开,其目的是 ( A ) 使鼓膜内外的气压平衡, A.使鼓膜内外的气压平衡,避免鼓膜受损伤 B.减缓紧张情绪 C.避免呕吐 进行深呼吸, D.进行深呼吸,以适应气压变化 3.听觉形成过程中感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结构是 听觉形成过程中感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结构是( 3.听觉形成过程中感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结构是( A) A.耳蜗 B.鼓膜 C.听觉中枢 D.半规管 A.耳蜗 B.鼓膜 C.听觉中枢 D.半规管
学 以 致 用
有人把人的眼球比喻成一架照相机, 有人把人的眼球比喻成一架照相机, 那么,照相机的镜头、光圈、 那么,照相机的镜头、光圈、暗室 的壁和胶卷分别相当于眼球的哪些 结构? 结构?
晶状体 瞳孔 脉络膜 视网膜
二、视觉的形成
3 2 4
1
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1、请详细描述视觉形成的路线: 、请详细描述视觉形成的路线:
内耳
位觉感受器
半规管和前庭 耳蜗 外耳道 鼓膜 耳郭
传导声波的通道 听觉感受器 位觉感受器 将声波转变成振动 收集声波
二、听 觉 的 形 成
二、听 觉 的 形 成
听 觉 的 形 成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巩膜 虹膜
(白眼珠) (黑眼珠)
瞳孔
瞳孔可以控制进入眼睛的光线的量
瞳孔可以控制进入眼睛的光线的量
瞳 孔 的 变 化
亮处 近处 瞳孔缩小
暗处 远处 瞳孔放大
二、视觉的形成
2 3 4
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1
1、请详细描述视觉形成的路线: 角膜 瞳孔 晶状体 光线 玻璃体 视网膜 视神经 大脑皮层视觉中枢 2、成像的部位是视网膜 _______ 大脑皮层视觉中枢 视觉形成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
复杂反射
获得的, 天性反射 参与
下图是耳的结构图,请回答: 1、通常被称为“黑眼珠”的 结构是 。它的 中央有一个小孔叫 可 以调节进入眼球光线的强 弱,在强光下会 , 在暗光下会 。 2、若看书看电视或用电脑时间过长 ,( ) 的调节负担过 重,不能恢复原状,甚至眼球的前 后径过长,致使远处物体折射所形 成的物
A
2、正常人不论较近或较远的物体都能看清楚,这 是因为( ) A.视网膜可以调节前后移动; B.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 C.瞳孔可以扩大和缩小; D.视神经可以传导图像信息。 3、对于进入眼球的外界物体的反射光,具有折射 作用的最主要的结构是( ) A.角膜; B.房水; C.晶状体; D.玻璃体 4、人们把眼睛比喻为自动相机。下列具有胶卷功 能的结构是( )。 A.脉络膜 ;B.视网膜;C.虹膜;D.角膜。
2
三、如图是人的耳和脑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上课铃响了,同学们听 到铃声陆续走到教室。请 用图中字母及箭头写出听 觉形成过程的途径: _______________ A→B→C→D→F 2.在听觉形成过程中,听 觉神经传导的神经冲动是 A 耳蜗 产生的 在[ D ]________
C
E
F D B
看书、看 要定期 电视或使 检查视 用电脑1 力,认 小时后要 真做眼 休息一下, 保健操。 要远眺几 分钟。
不在直射的 不在光线暗 光线下看书。 的地方看书。
不躺卧看书。不走路看书。
耳和听觉
一、耳朵的结构和功能
4 听小骨
耳郭 1 半规管 6
前庭 7
8 耳蜗
咽鼓管 9
外耳道 2
鼓膜 3
5 鼓室
耳的结构
像落到了( ) 的前 方,形成 近视,可以 戴 加以纠正。 3、结构( ) 人 们通常称它为“白眼球”。 4、你能看到远处有一座 楼房,是因为反射的光线 形成的物像落在 上, 这个信息通过 传给大 脑的一定区域而形成视觉。 5、预防近视要做到 “ ” 和“ ”。
下图是耳的结构图,请回答: 1、听觉形成的过程大致 是;外界声波经过 传到 ,引起 的振动,再由 传 到内耳,刺激 内对 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 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 的一定区域,人 就产生了听觉。 2、遇到巨大声响时,应该迅速 或 ,避免 损伤 。 3、在患咽喉炎时,要用盐水漱口, 以防止细菌经 进入中耳。 4、不能用尖锐的物体挖耳,以防止伤害 。
C
A
D
8.右图是人体眼球结构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7 1)角膜是图中( 3 )。 1 2)能感受光刺激并产生 2 8 神经冲动的是图中( 9 )。 9 3 3)当人看完电影刚走 10 4 出影院时,其眼球中4 的 5 大小变化是 由大到小 。 6 4)近视眼是指图中( 5 )所示结构过度变凸,因而看不 清远处的物体。近视眼需要配戴凹透镜 加以矫正。 5)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进入眼球后经(5)晶状体 和 视网膜 (6 )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9) 上形成清晰的物象 6)物象刺激了9上的 感光 细胞,这些细胞产生了大量 10 ) 视神经 传递到大脑皮层,形成视觉 。 的 神经冲动,经( 7)近视眼患者主要是由于不注意用眼卫生, 如 长时间看电视 或者 距离书本距离太近 会造成图中 晶状体的曲度过大,或前后径过长而引起的。
3.一位战士的耳被炮声震聋,损 鼓膜 。 伤部位最可能是[ B ]________
像落到了( ) 的前 方,形成 近视,可以 戴 加以纠正。 3、结构( ) 人 们通常称它为“白眼球”。 4、你能看到远处有一座 楼房,是因为反射的光线 形成的物像落在 上, 这个信息通过 传给大 脑的一定区域而形成视觉。 5、预防近视要做到 “ ” 和“ ”。
简单反射
(非条件反射)
复杂反射
(条件反射)
简单反射与复杂反射的区别、联系
简单反射
形成过程 神经中枢 能否消退 两者联系 反射以 反射为基础 就有的 天性反射 ( )
复杂反射
获得的, 天性反射 参与
下图是耳的结构图,请回答: 1、通常被称为“黑眼珠”的 结构是 。它的 中央有一个小孔叫 可 以调节进入眼球光线的强 弱,在强光下会 , 在暗光下会 。 2、若看书看电视或用电脑时间过长 ,( ) 的调节负担过 重,不能恢复原状,甚至眼球的前 后径过长,致使远处物体折射所形 成的物
照相机和眼球结构上的相同之处
观察与思考
镜头(调节物距)
(感光) 胶卷 (控制光线) 光圈
观察人眼球结构和照相机结构示意图,讨论:
眼球的晶状体、瞳孔和视网膜分 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镜头; 别相当于照相机的什么结构? 瞳孔相当于光圈;
视网膜相当于胶卷
看远处物体
晶 状 体 的 变 化
远处物体 曲度变?小 近处物体 曲度变?大 看近处物体
灵敏地感 知环境的 变化并对 自身的生 命活动进 行调节, 维持自身 的生存。
视觉
嗅觉
感觉
触 觉 听觉
味觉
一、眼球的结构
方式:结合课本P2图57自主识记名称、作用, 同桌互相提问至少5个问题。
睫状体 1 虹 2 膜 角 3 膜
巩 7膜
脉络膜 8
9 视网膜
视神经 10 晶状体 5 玻璃体 6
瞳 孔 4
人类特有 的中枢
语言中枢
躯体运动中 枢 躯体感觉中 枢
听觉中枢 大脑皮层神经中枢
视觉中枢
反射 功能
对外界或体内的刺激产生 有规律的反应。
脊 髓
传导 功能
能将某些刺激的反应传导 到大 脑,是脑与躯干、内 脏之间的联系通路。
脑神经和脊神经:传导神经冲动
神经元
神经元及其模式图
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 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
C
B
5、构成眼球壁外膜的是( ) A.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 B.视网膜; C.前方透明的角膜和后面白色的巩膜; D.角膜、巩膜、晶状体、玻璃体。 6、从暗室走到阳光灿烂的地方,瞳孔的变化( ) A.由大到小; B.由小到大; C.大小不会发生变化; D.无法确定。 7、人眼的“白眼球”和“黑眼球”,实际上分别 指的是( ) A.虹膜和角膜; B.角膜和巩膜; C.角膜和巩膜; D.巩膜和虹膜。
根据反射弧的模式图,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当手偶然碰到了某种刺 激(如火焰),手上皮肤 里的[ ]______受到刺激而产生神经冲动,神经 冲动沿着[ ]____传到脊髓里的[ ]________, (2)人在睡梦中拍打蚊子,此反射活动经过的途 径是(用数字、箭头表示)___________。突然从 睡梦中惊醒,并感到搔痒,此传导通路在[ ] ___________内,搔痒产生的部位是__________ _。此现象说明,脊髓具有__________ _功能。
(3)若2处已断, 用针刺激1,有无 痛觉? 。有无 反射? 。 (4)若4处已断, 用针刺激1,有无痛觉? 。有无反射? 。 (5)若2处已断,用针刺激1,用语言警告说 “刺”1,有无痛感? ____。 有无反射? 。
1.近视眼的成像位置及矫正办法分别是( ) A.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应配戴凹透镜; B.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应配戴凸透镜; C.成像在视网膜的后方,应配戴凹透镜; D.成像在视网膜的后方,应配戴凸透镜。
正 常 眼 光线 晶状体 视网膜
近 视 眼 晶状体曲度过大或眼 球前后径过长使物像 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近 视
矫 正
凹透镜
眼 晶状体曲度过小或眼 球前后径过短使物像 落在视网膜的后方
远 视
矫 正
凸透镜
四、近视眼的预防
“三要”
“四不看”
读写姿势 要正确, 眼与书的 距离要在 33厘米左 右。
无论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活动,都 是主要靠 来调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反射——人体通过 部的各种 所发生的有 反射的结构基础——
。
对外界或内 。
1
5
2 3
4 请说出图中1-5所代表的 结构名称
简单反射
(非条件反射)
复杂反射
(条件反射)
简单反射与复杂反射的区别、联系
简单反射
形成过程 神经中枢 能否消退 两者联系 反射以 反射为基础 就有的 天性反射 ( )
二、听 觉 的 形 成
听 觉 的 形 成过程
外 界声 波
外耳道
鼓膜 听神经
听小骨
耳蜗
大脑皮层听觉中枢
想一想:根据听觉的形成过程,哪些结 构受到损伤,有可能导致耳聋?
(1)鼓膜或听小骨损伤,会引起听力下降 即传导性耳聋 (2)耳蜗、听神经或听觉中枢损伤, 会造成听力完 全丧失 即神经性耳聋
*遇到巨大声响时—— 要迅速张口,使咽鼓管张开; 或闭嘴,同时双手堵耳,使鼓膜内 外的气压保持平衡,以免震破鼓膜。
二、右图是眼球的结构示意图。 (1)如果把眼球比作一架照相机,那么 装入的底片相当于图中的[ 3] 视网膜。 1 5 (2)守门员注视从远处向他飞来的足球 曲度由小变大 时,图中[4]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 (3)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就容易造成 曲度变大 假性近视,这时[4]的特点是_________ (4)有一失明患者,经检查眼球的结构 完好无损,原因之一可能是图中[ 2 ] 视神经 发生了病变。 4